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因果法》

聖嚴法師  2010/10/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接著我們來講‘因果’,因果是從因緣而來的。從‘前與後’的關係看,叫作因果;從‘彼與此’的關係看,叫作因緣。你和我的關係,他和他的關係,彼此之間發生關係叫作緣。由現在的緣,連接上過去的緣和未來的緣,便是三個時間和位置的兩重因果關係。

諸位想聽佛法,結果來農禪寺聽聖嚴講‘因緣果法’,這是因果。諸位都聽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話,種時叫因,得時叫果;好人一定有好報,壞人也一定有壞的下場。若僅從現在一生來說,因果論是不容易說服人的,佛法所談論的因果,必須是三世的兩重,並且是從現在的三世,追溯過去的三世,推展到未來的三世。

我們現在的三世是指這一生的時間過程:昨天、今天、明天,乃至往上有父母、祖先,往下有子子孫孫;過去的三世是指我們自己在此生未出生以前,無量世中的每一個時間的過程中,在何處做何事、遇何人;未來的三世是指這期生命結束以後,來生、再來生以後的無窮來生所接受到的一切。

如果僅僅講現在生的三世,是沒有辦法講得合理的。有的人做了很多的善事,積很多的陰德,可是沒有親生的兒子來繼承其遺產;有的人出生於窮苦的家庭,甚至有一雙為非作歹的父母,他自己卻是社會佼佼者,乃至是國家的忠貞志士,這種例子很多。因此,在人間能夠大富大貴、連續數代的,很不容易。以其興衰之間,似有因果,然非定則。如果把因果觀念延伸到過去三世及未來三世,對現在所遭遇到任何不幸,都不會怨天尤人;對於現在所得的成就和幸運,也不會覺得驕傲和炫耀。遇到倒霉不如意的事會心平氣和;遇到平步青雲,一帆風順的時候,仍會虛懷若谷、謹慎小心。只要時時努力,不必擔憂未來的前途。如果你現在不求努力改進,因循怠惰,既來的惡運不易除;已有的好運不會久,壞的會更壞,好的不會再來。若對今生所有的遭遇,平心靜氣的接受它,且繼續不斷的改善它,一定會有無限光明的前途,就在前面等待著我們;不僅僅是天堂或極樂世界,最後還能成佛。就如同我們將一分一毫的小錢,慢慢地存起來,日積月累,到最後甚至於可開一間銀行。所以我們的功德智慧都是從日常生活之中,隨時隨地、點點滴滴地逐漸累積起來,最後功德圓滿就成佛了。

相反地,因與果也不是必然的,剛才我們提到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實則種瓜不一定得瓜,種豆也不一定得豆。記得我在日本求學時,曾遇到一位大居士給我一筆錢。我問他:‘你是不是要我替你做什麼?’他說:‘因為我在求學的時代很窮,靠別人的資助才完成學業。如今我有了力量,也以同樣的心態來讚助別人求學。’這種情形叫‘同類因得同類果’,因為前人對他怎麼做,他對後人也怎麼做。當時我告訴他:‘我是和尚,不可能很富有,將來大概無法以財力幫助他人。’他說:‘法師,你將來並不是以錢佈施,而是以佛法做佈施,以修行去化世。’這是‘同類因得異類果’。

如果助人不求回報,不懷任何目的,是種有漏的因,得無漏的果。什麼是有漏、無漏呢?我幫助人,而別人真正得到物質上、精神上的利益,將來他們也會給我回饋,來幫助我;這好像是做投資生意,種何因得何果,這是世間法,是有漏的。如果不求果報,那便做了善事而不以為有善事可做,雖度一切眾生而實無一眾生得度。這種情形對眾生而言,是有的,是種有為因得無為果;對佛菩薩來說,是既未種因也不得果,名為無漏因與無漏果。

有因不一定有果。如果我們將任何一粒種子放在倉庫裡,不去理會它,它是永遠都不會發芽的。若種因以後,不加以培植、照顧和保護,那麼這個因等於沒種;甚至將稻種存放數年後,再去播種,發芽的比例便會減少;光播種而不給予陽光、空氣、水及肥料等外緣,也難有結果可見。所以我們曾做過的好事,也必須繼續不斷地培養它,才能結成善果;若不加悉心的照料,而任其枯萎,是非常可惜的事。

反過來說,做惡事也不一定有惡報。很多人自認為業障深重,想學佛很難,更何況了生死,因此,乾脆不學佛不修行,這就錯了。佛經裡有一段比喻說:麻園裡有很多的草籽,草籽會發芽長出草來,但由於麻很高大,草雖長出來,但得不到足夠的陽光及露水滋潤,不久,也就慢慢枯萎了。同樣地,我們雖然有業障,若能不斷地修行,且在修行的過程,業障也必然會起現行,可是,由於不再造惡業,且不斷地增強修行的力量,慢慢地也能將重罪轉為輕報;本來應該被砍頭的,因為修行的關係,結果被竹竿或樹枝打一下就算了;或者造了地獄因,當受地獄報,卻因修行很努力,結果害了一場重病就抵償光了。

再舉個例子:我在美國的道場,後院雜草叢生,拔不勝拔,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有一位洋弟子為了曬坐墊,將一塊三夾板平放在院子裡,結果他忘記將板子收回,一直放了三個月後我回美國時,才叫他收回。當他將板子拿起來時,發現木板下寸草不生,連草根草種子,都腐爛光了,而木板外四週是雜草成堆。淨土法門說帶業往生,生到極樂世界以後,等到花開見佛之時,業障也就消掉了。我們有很多的業障,只要至誠懇切地念阿彌陀佛聖號,定能生西方,到西方極樂世界以後,那些業障就沒有機會萌芽受報,慢慢地業的力量也就消失殆盡。

因此,種因不一定結果。但要想讓已種的因不結果,有二種方法:1.種善因而不繼續努力,因就不會結果。2.種惡因卻繼續不斷地努力修行,則惡因也不會結果。所以講因緣一定要講果報,講果報不一定是決定性的,如果是絕對的,那麼眾生就無法成佛了。但是在凡夫地,是沒辦法逃避因果,唯有努力不懈地學佛修行,才有辦法離開因果報應。一般人怕閻王、怕死、怕下地獄,閻王是真的存在,是我們自己所造的業所招感來的。因此,閻王是緣,不是因,我們不造因則閻王奈何不了我們的;我們造了業,就是沒有閻王,也會跑出一個來。諸位,我們如果站在緣的立場,那麼我們就不會造罪因,為什麼呢?因為‘無我’。一切的一切都是為別人幸福,如此還會有我嗎?所以,要做緣,不要做因,我們要不怕業果,就怕自己不能不造業因。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為善福隨,為惡禍追

在釋迦牟尼佛駐錫捨衛國弘法的時期,國中有一位名叫兜...

相貌丑陋莊嚴的前因後果

一個人長相很丑陋,來自於什麼原因?來自於他瞋恨,有...

糜子仲為善得福

三國時代,東海朐縣有一位名叫糜子仲的人,他的祖先世...

財祿乃前世佈施而來,非強力之所能求

人世間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

好人天照應!但行好事,自有前程

大約十年前,父母開始信佛,他們不是那種只知道燒香求...

字體潦草易誤事

【原文】 書信一事,關係甚重。若常用草體,或成習慣,...

【推薦】先求認命,再求改造命運

《唯識學》上說:我們凡夫的執取,它不是普遍的,它是...

【推薦】方海權《日行一善》

一、行善積德篇 問:我們用什麼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

【大藏經】佛說月光菩薩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苾芻眾,而...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聖嚴法師《在網絡的虛幻中體驗真實》

佛教是非常重視實驗、實證和親身體驗的,是從生活與心...

聖嚴法師《以佈施對治貪念》

貪念會帶給我們許多的煩惱,該如何幫自己除貪、解毒呢...

聖嚴法師《為什麼貪心》

只要是貪,都是不好的心態,不會因你所貪著的東西種類...

聖嚴法師《智者多聞》

多聞令志明,己明智慧增; 智則博解義,見義行法安。...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

靜波法師於百年婦女節座談會上的開示

尊敬的市宗教局的領導、市婦女聯合會的領導、各位法師...

天天都在等福報,那你永遠是苦難者

為什麼說諸菩薩不受福德呢?要知道,諸菩薩眾是自覺覺...

欲生淨土不得怕死

千萬不可怕死,怕死則仍不能不死,反致了無生西之分矣...

戒律與生活

一、在家戒以五戒為根本 說到佛教戒律,主要有兩種:...

做到這二十五法,就能開發禪定和智慧

禪堂的居士身上穿的禪褂上都有止觀兩個字,在我們修行...

略舉地藏菩薩十大利益

你想過嗎:在這個世界的每個角落,每個時候,包括你現...

念佛的秘訣與方法

我們修念佛法門,有沒有秘訣?印光大師這樣告訴我們,...

忙碌的在家人應如何修學佛法

問: 法師慈悲,請問對生活忙碌,想發心修行的在家人...

大安法師:如何理解「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問: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古德多有言及。西方極樂世...

日常修行的七法

自古以來,百姓將每日的必需品柴米油鹽醬醋茶稱作開門...

東林聖賢往生畫傳

一、東林蓮社,高賢雲集 在廬山東林白蓮社念佛求生西方...

【佛教詞典】齋退

禪林用語。又作齋罷。指午時齋食後,自正午至午後三時...

【佛教詞典】徑山佛鑒

(1178~1249)宋代僧。四川梓潼人,俗姓雍。名師範,...

【視頻】《大乘大集十輪經》自誠法師唱誦

《大乘大集十輪經》自誠法師唱誦

【視頻】宏海法師《普陀山白華庵-伐樹撅根》

宏海法師《普陀山白華庵-伐樹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