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卷第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二

尊者眾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辯本事品第一之二

於色蘊中已說根境唯餘無表此今當說。頌曰。

 亂心無心等  隨流淨不淨
 大種所造性  由此說無表

論曰。亂心無心等者。等言謂通兩處。即不亂心及有心位。不善無記名亂心。餘心名不亂。無想滅定名無心。此能滅心故。雖更有餘無心果位。而無表色非所隨流。故無心言不攝於彼。於三性心及無心位相似相續。故名隨流。淨不淨者。謂善不善。善心等起名淨無表。相似相續說為律儀。或非律儀。不善心等起名不淨無表。相似相續。說為不律儀。或非不律儀。若無記心亦為二種。剎那等起。由此即說二等起心。然淨不淨二無表色。其隨轉心或不相似。若淨無表或全無心。因等起心二各相似。已說亂心無心等隨流淨不淨。復說大種所造者。有餘隨流淨不淨得。為簡彼故。說造色言。此中造者。即表因義。云何知然。如契經說。色造我見。即是因色起我見義。復言由此說無表者。由善不善心所等起。諸位隨流淨不淨色。雖如表業。而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無表。為顯如是立名因緣。故言由此說者顯此。是餘師意。經主不許如是種類無表色故。以要言之。依止身語表業差別。及善不善心等差別。所生無礙善不善色。是名無表。今謂經主。於此頌中。不能具說無表色相。以說隨流名無表故。彼自釋言。相似相續說名隨流。非初剎那可名相續。勿有太過之失。是故決定初念無表。不入所說相中。又相續者。是假非實。無表非實。失對法宗。又定所發亂無心位不隨流故。應非無表。若言不亂有心位中此隨流故無斯過者。淨不淨表業應有無表相。又謂等言通無心者。此言無用。前已攝故。亂心等言。已攝一切餘有心位。第二等言。復何所攝。經主應思。或謂後等攝不亂心。前無用者。此不應然。無容攝故。何容後等攝不亂心。遮言理於相似處起。乘無起等。理不及餘。故非全攝。或可亂心言成無用。又應簡言。唯淨無表。於無心位隨流非餘。於自釋中亦不簡別。故於此理經主應思。云何離失說無表相。

 作等餘心等  及無心有記
 無對所造性  是名無表色

已說無表。此中所言大種所造。大種云何。頌曰。

 大種謂四界  即地水火風
 能成持等業  堅濕煖動性

論曰。此諸大種何緣名界。一切色法出生處故。亦從大種大種出生。諸出生處世間說名界。如金等礦立金等界名。或種種苦出生處故。說名為界。喻如前說有說。能持大種自相及所造色。故名為界。如是諸界亦名大種。何故言種。云何名大。種種造色差別生時。彼彼品類差別能起。是故言種。有說。有情業增上故。無始生死未嘗非有。是故言種。或法出現即名為有。生長有性。是故言種。即是生長法有性義。或是生長有情身義。或能顯了十種造色。是故言種。由此勢力彼顯了故。若爾便有大過之失。一切因緣於果生位。皆有用故。無大過失。有大用故。言大用者。謂諸有情根本事中。如是四種。有勝作用。依此建立識之與空。乃得說為有情根本。為別所餘故復名大。又於誑惑愚夫事中。此四最勝。故名為大。如矯賊中事業勝者。別餘故名大矯大賊。如是此四因緣中勝。名大別餘。無太過失。有說。此四普為一切餘色所依。廣故名大。有說。一切色等聚中具有堅等。故名為大。風增聚中闕於色等。火增聚中闕於味等。色界諸聚皆無香味。青等聚中闕於黃等。滑等聚中闕於澁等。聲等不定。是故唯此四種名大。何故虛空不名大種。彼大種相不成立故。能損益故。立大種名。虛空不然。故非大種。豈不虛空有容受故能損益耶。虛空實無容受之用。非可聚色隨所住方虛空開避。云何容受。然無對故。不障彼住。由是虛空無損益用。若爾何意作如是說。能容受故名曰虛空。此說意言。有虛空故。令有對色展轉相容以虛空界與虛空相少分相似。故有此處假號虛空。空界即是咽喉等穴。能令眾生吞嚥飲食。及有轉變便利等事。以無容受損益功能。是故虛空定非大種。又諸大種非一非常。自相眾多果別無量。虛空自性是一是常。相無差別。全無有果。非無別因生有別果。是故虛空不名大種。若謂餘因有差別故能助虛空生別果者。即此別因能生別果。何用執此虛空為因。有說。虛空其性常故。法生滅位相無差別。地等不爾。故法不同。現見大種。種等位中。其相轉變芽等位起。虛空無為則不如是。性相常故。作用都無。既不能生故非大種。又於此中。由大及種二言具故。唯四義成。虛空有大而無種義。種與能生名差別故。有說。虛空亦無大義。體非色故。造色及餘有為非色性能生故。是種非大。如前所說。大種二義互不成故。隨闕一種不能。生成所造色故。大種唯四不增不減。毘婆沙者作如是言。減即無能。增便無用。故唯有四。如床座足有說。大種法爾唯四。有說。大種於所造色唯須持攝熟長四業。若減若增無能無用。云何得知。此四大種恆不相離。如入胎經及大造經。應了知故。又理應然。何等為理。謂石等中現有能攝。生火增墜三業可得。故知於此有水火風恆不相離。於諸水中現有持攝。煖性流動三業可得。故知於此有地火風恆不相離。於火焰中現有任持。攝聚擊動三業可得。故知於此有地水風恆不相離。於風聚中現有能持。起冷煖觸三業可得。故知於此有地水火恆不相離。復云何知。如是四界。由此因緣恆相隨逐。由此能成持等業故。謂地等界如次能成持攝熟長四種事業。由此因緣。於諸色聚。若有持等四業可得。即知此中有地等界。互不相離恆相隨逐。為能持等四業即是界自相耶。不爾云何。如是四界隨其次第。堅濕煖動以為自相。應知此中說性顯體。為明體性不相離故。云何應知。地等四種。異堅等相。有持等業。復云何知。地等四種。相業無異徵審異耶。不見相業有差別故。我等不見堅等持等相業有異故。反徵審汝。謂我言離堅等相條然別有持等業耶。然持等業與堅等相。非離非即。堅等即是地等自相。無所觀故。持等業用。別有所觀而施設故。非持自相。說此持業。勿一切法有持業故。皆名為地。成太過失是故應知。地界堅相無別所觀別觀所持說能持業。水界濕相無別所觀。別觀所攝說能攝業。火界煖相無別所觀。別觀所熟說能熟業。風界動相無別所觀。別觀所長羯剌藍等。或復芽等說能長業。長謂增盛。或復流引。動謂能引大種造色。令其相續生至餘方。是故持等業非即堅等相。有說。三時一時異故。知相與業其義不同。有說。地等有持等業。若地界等有堅等相。此說不然。風與風界無差別故。長動應一。風界若以動為性者。何故契經及品類足論。皆言風界謂輕等動性。復說輕性為所造色。說動為風。輕為造色。是顯自相。輕為風者。舉果顯因。是風果故。豈不火界亦是輕因。說火風增生於輕故。雖有是說而火不定。若有輕性。火增為因。是處必有增盛風界。或有輕性。風增為因。而其中無增盛火界。如葦等花飄舉輕性。此中火界若增盛者。其中應有熱觸可得。由此風界遍為輕因。故別舉輕偏顯風界。然地等相易可了知。故不須說重等果。顯對堅等三動難了故。為地等界即地等耶。不爾。云何頌曰。

 地謂顯形色  隨世想立名
 水火亦復然  風即界亦爾

論曰。地言唯表顯形色處。豈不總地四處合成。何故但言顯形為地。此中雖有香味觸處。而隨世想故作是言。由諸世間相示地者。以顯形色而相示故。若爾世間相示衣等。亦以顯形而相表示。如言衣等。白等長等而許四處為衣等性。地亦應然。何故唯色又諸世間亦於香等施設地名。謂作是言。我今嗅地嘗地觸地。雖有是事而顯形色。於地水火能通表示。所以者何。世不多說我嗅於水。亦不多說嗅嘗於火。雖言觸地等而即地等界。是故地中雖有香等。而顯形色勝故偏說。又顯形色表示二界。地等無異是故偏說。若爾顯形表示衣等。勝香等故亦應偏說。世起想名無有決定。故對。法者隨世想名。示現地等衣等差別。又實有物非世共成。世所共成皆是假有。故於假法應隨世間所起想名差別而說。由是香等假說為地。亦無有失。且就顯形表示地者。作如是說。由諸世間想名無定。不可以一例餘皆同。已說衣等四處為性。諸餘總法如應當知。衣等物中亦有生等。彼物應以五處為性。雖非非有。而諸世間不於彼起衣等想名。若爾聲處應名衣等。以世間說聞衣等聲。雖亦有聲而非相續。色等恆有故唯說四。如地但用顯形為體。水火亦然。隨世想故。世間現見水青長等。故說顯形為水自性。世間見觸水流相已。便作是說。此中水流。然此流體理非實水。眼等五根境各別故。亦非顯色。身可觸故。又非形色。八不攝故。非離顯形有別色處。云何見觸水流相耶。眾水聚集風力所推。生彼彼方展轉相續。世間於此起流想名。如是眾水異方生時。於中顯形為眼所見。其間濕性為身所觸。是故顯形及與濕性。風力所擊展轉相推異方生時說為流性。非離此外別有流體。故水流等是假非真。世間現見火赤長等。故說顯形為火自性。又即色觸轉變生時。名火焰炭。是假非實。無一實物身眼得故。已說地等與界差別。世間於動立風名故。風與風界無有差別。由此道理言風即界。豈不世間於顯形色亦生風想。世間現以黑風團風更相示故。有通此難故說言亦。是如地等與界別義。古昔諸師咸作是說。地於中雜故見如此。為顯其風即是風界。故復言爾爾者定義。此二說中前說為勝。遍處不淨無差別故。不淨唯緣色處境故。頌曰。

 此中根與境  即說十處界

論曰。已說實物根境無表為色蘊性。此中根境亦即說為十處十界。於處門中立為十處。謂眼處等。於界門中立為十界。謂眼界等。已立色蘊並立處界。此中色蘊何緣名色。善逝聖教。且說變壞故名為色。此說意言。苦受因故。有觸對故。可轉易故。名為變壞。由變壞故說名為色。苦受因者。色有變壞。能生苦受。如義品言。

 趣求諸欲人  常起於希望
 諸欲若不遂  惱壞如箭中

有觸對者。手等所觸色便變壞。是有對礙可變壞義。可轉易者。如牛羊等身可轉易。是可轉變及貿易義。由可轉易故名變壞。云何色法可轉易耶。謂異相生故名轉易。或能表示宿所習業。故名為色。如契經說。此摩納婆。宿習能招惡形色業。謂多忿恨。或能表示內心所有。故名為色。如契經說。具壽。汝今諸根凝悅定證甘露。豈不此說唯就有見有情數色訓釋色詞。唯此能表宿所習業及內心故。若爾無見非情數色。應皆非色。無斯過失。唯色聚中有此義故。不說諸色皆能表示。且於一切非色。聚中無能表示。故此釋詞理得成立。如契經說。業為生因。此說諸生皆因於業。不言諸業皆是生因。今不應難。業非生因便為非業。若不爾者。善逝訓詞亦可為難。非一切色皆變壞故。世尊且據有對礙色。說如是言。有變壞故說名為色。又作是言。誰能變壞。謂手觸故即便變壞。乃至廣說。復作是言。諸習欲者。無有惡業而非所為。非諸聖者全不習欲。而竟不為招惡趣業。故知彼說唯據異生。此亦應然。不可為難。或一切色皆能表示宿所習業。非有情色。亦共許為宿業果故。無見諸色云何表示。與有見色不相離故。非離無見而有有見。有見無見一業果故。由此無見能表義成。而無受等亦成色過。雖從業生非恆有故。設恆有者。細難知故。異熟生色非思慮生無間隨轉。故唯諸色有能表示宿所習業。若爾聲非異熟生故。應不成色。雖非業生而能表示宿所習業。如鹽賢等是。所引證。又聲生因處無心定亦常現有。故於所釋色義無違。有說。變礙故名為色。若爾極微云何變礙。無一極微現在獨住。積集住故變礙義成有說。亦有獨住極微。然有變礙而不發識。五識依緣要積集故。如立極微。雖無方分亦無觸對。而許極微有礙有對有障用故。應知變礙義亦如是。已滅未生是彼類故。如所燒薪。彼同分眼。又如世說。急食急行故名為馬。而非一切。雖無彼德而似彼故。種類義成。但隨少分建立名想。此亦如是。由此即釋。定不生法住色相故。亦得色名。又如世間於未有用逆說當有。如言當火今若欻起焚燒村邏無一得存。亦如世間於用已滅追說曾有。如言昔火今若欻起焚燒村邏無一得存。非未有用及用已滅能實焚燒。而相類同說亦應理。定不生法理亦應然。彼設當生亦應變礙。是故變礙釋色義成。去來雖爾。無表云何。有釋。表色有變礙故。無表隨彼亦受色名。此不應理。隨心轉色不從表生。應非色故。經主於此誤立前宗。言如樹動影亦隨動。即說過言。如樹滅時影必隨滅。表色滅時無表應滅。然非彼喻。所立異故。謂立所依有變礙故此亦名色。說是喻言。無表所依即四大種。非彼大種不成就時無表隨轉。故於此中無如是失。又此相違有不定過。謂不決定此從彼生。彼若滅時此亦隨滅。如父工匠種等滅時。非子殿堂芽等隨滅。又如所依金剛喻定。滅不成就。所生盡智至蘊相續不滅隨轉。又如無漏俱生所依。生上界時所依雖滅無表隨轉。若以所依大種變礙。能依無表亦名色者。眼等五識所依五根。有變礙故。應亦名色。有釋此言。無斯過失。無表依止大種轉時。如影依樹光依珠寶。眼等五識依眼等時。則不如是。唯能為作助生緣故。經主謂此如影依樹光依寶言。非為符順毘婆沙義。由許影等顯色極微各自依止四大種故。此非本論毘婆沙說。亦非不順毘婆沙義。此言意說。影等大種。樹等大種。為所依故。所以者何。影等大種生住變時。皆隨彼故。此影光言意表總聚。非唯顯色。如樹寶言。是故影等影色極微。依止影等大種而轉。影等大種復依樹等大種而生。故於此中無不順過。經主復說。設許影光依止樹寶。而無表色不同彼依。由許所依大種雖滅而無表色不隨滅故。此難不關毘婆沙義。能依所依許俱滅故。無表所依大種若滅。能依無表未常不滅。初念無表可與所依大種俱滅。第二念等無表云何。第二念等大種若無。其無表色豈得現有。雖此位中非無大種。而彼大種非此所依。非生因故。奇哉如是善解對法。豈不非唯生因大種望所造色。能為所依。然更有餘四因大種。望所造色許為依故。若彼所依大種滅已。能依無表猶不滅者。聖生無色無漏無表。既許成就應得現前。生依二因大種滅已。無漏無表。雖成不行。故知欲界無表行者。定由所依大種不滅。此若不爾。彼云何然。由此諸師咸作是說。諸所造色有二種依。一生起依。二力轉依。聖生無色。由力轉依大種無故。無漏無表雖復成就而不現行。由未承奉無倒解釋對法諸師。致斯迷亂。然眼等識所依五根。雖有變礙而不成色。由彼種類有別異故。有識種類不依於色。唯五識身依色而起六識皆用意為所依。無色界中意亦可得又於下地眠夢定等。意用可得無五根用。又理不應。六識自性一法種類亦色非色。無有無表不依色生。故應所依有變礙故。能依無表亦得名色。又言色者。如牛孔雀。依少分類。以立想名。非無差別。不應為難。已說色蘊。當說受等。頌曰。

 受領納隨觸  想取像為體
 四餘名行蘊  如是受等三
 及無表無為  名法處法界

論曰。隨觸而生領納可愛及不可愛俱相違觸。名為受蘊。領納即是能受用義。此復三種。謂樂及苦不苦不樂。能益身心。故名為樂。能損身心。故名為苦。有所領納而非苦樂。名不苦不樂。如非黑非白。復云何知此別有體。有說。以能增益損減諸根大種及俱相違。三用別故。知有三體。或有說者。增貪瞋癡隨眠別故。知有三體。雖於諸受一切隨增。而由所緣及相應故。就別相說。又癡雖與三受相應。貪瞋各二而就多分相應現行故作是說復有說者。與貪瞋癡行相相似。故作是說。有餘師說。對法中言。於樂受中貪隨增者。不說樂受唯能起貪。但說其貪隨樂受起。二受瞋癡應知亦爾。今正說者。由教及理。知第三受決定非無。教者如言。由樂斷故。及苦斷故。此中唯有不苦不樂。理者離受心必不生。離苦樂心現可得故。焉知離受心必不生。由諸契經同所說故。如契經說。眼及色為緣生於眼識三和合觸俱起受想思。如是乃至。意及法為緣生於意識。三和合觸俱起受想思。無第七心離受而起。故知決定有第三受。又說諸受略有二種。一執取受。二自性受。執取受者。謂能領納自所緣境。自性受者。謂能領納自所隨觸。故世尊言。順樂受觸。順苦受觸。及順不苦不樂受觸。是樂受等所領觸義領所緣受與一境法。差別之相難可了知。如契經言。具足領受。此領受言似依慧說。故彼契經。次後復說。不受後有。如實了知。雖受亦能領納境界。而此領納自性難知。故領納觸為自性受。此不共餘易了差別。如是諸受。與心等法同所緣故。異領納故。所緣事別。所領事別由此觸於受。若時為所領。是時非所緣。若時為所緣。是時非所領。故緣領事別。由此善通如是文句受樂受時。如實了知受於樂受。乃至廣說。此中意說。能以覺慧。無倒審知三受差別。非樂謂苦。非苦謂樂。非於苦樂謂俱相違。餘亦如是。此中非受領受自性。即受性故。但領所緣受及餘法。一切皆是心及心所所領受故。有阿笈摩。能顯此理。如契經言。緣種種界。有種種觸。緣種種觸。有種種受。緣種種受。有種種愛種種界者。謂根境識種種性相有差別故。何故不言緣種種界有種種受。復何不言緣種種界有種種愛。此亦同疑。故應俱釋。次第法爾安立無過現見世間。從先種子生後果時。由花乳等有差別故。果有差別。如次第生立因果定。俱生因果亦應定立。是故諸受雖亦因界。而要用觸以為近因。又如兩木相磨生火。風為近緣。如是三法和合生受。觸為近緣。故就領觸。為受自性。非領所緣。理定成立。此受約世總說為三。就觸所依別分為六。已說受蘊。第三想蘊取像為體。謂於一切隨本安立。青長等色。琴貝等聲。生蓮等香。苦辛等味。滑澁等觸。生滅等法。所緣境中如相而取。故名為想。是故此想隨德立名。以能取像故名為想。總別三六如受應知。已說想蘊。第四行蘊。四餘諸行。謂除前說色受想三。及除當說識為第四。餘有為法名為行蘊。此有相應及不相應。思等得等如其次第。契經唯說六思身者。由最勝故。所以者何。思是業性。為因感果。其力最強。故世尊言。若能造作有漏有為。名行取蘊。若謂唯此名行蘊者。理必不然。餘行色等所不攝故。應非蘊攝。若言如此有何過者。則非苦集知斷應無。設爾何失。違聖教故。如世尊言。若於一法未達未知。我說不能作苦邊際。未斷未滅。說亦如是。若謂餘行猶如虛空及非擇滅。無斯過者。理亦不然。彼是增長我執事故。我執能障苦盡法故。彼上座說。行蘊唯思。餘作意等是思差別。復作是言。作意等行。不可離思知別有體。或離餘行。別有少分思體可得。由此行蘊。雖非一物而一思攝。是故契經。雖舉一思。而不違理。復云何知。作意等行。一切皆用思為自體。以薄伽梵於契經中說六思身為行蘊故。說貪瞋等名意業故。非黑非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此以思名說聖道故。說諸靜慮無量無色。以為白白異熟業故。不應異名說異法故。非一說一。是謬言故。諸薄伽梵終無謬言。彼上座宗所說如此。理謂不然。前後所立且相違故謂彼前說行蘊唯思。後言行蘊非唯一物。何容一思即非一物。唯說六思為行蘊故。知作意等思為體者。其理不然。說法異故。現見經中。世尊說法有種種異。或舉初攝後。或舉後攝初或舉初後以攝中間。或舉中間以攝初後。何等經中舉初攝後。謂靜慮食。瞿波洛迦。不退墮法。集諦等經。靜慮即是四修等持。契經中說。若修初靜慮。得現法樂住。非餘不得現法樂住。舉初攝後故作是說。由是如來。所說無減。食謂四食契經中說。第一段食。有麁有細。非餘三食無有麁細。舉初攝後故作是說。瞿波洛迦。謂彼經說不了知色。非餘四蘊。已得了知。舉初攝後故作是說。不退墮法。謂彼經言。預流果人不墮惡趣。非餘聖者墮諸惡趣。舉初攝後故作是說。集諦謂彼契經中說愛為集諦。非餘染法集諦不收。舉初攝後故作是說。思擇諦中當別顯示。諸如是等無量契經。皆舉最初以攝於後。由是如來所說無減。何等經中舉後攝初。謂得自體識住。讚頌福田等經。得自體者。四得自體契經中說。生在非想非非想天。非可自害。非可他害。非不一切色無色天。非可自害。非可他害。舉後攝初故作是說。識住謂彼七識住經作如是說。有色有情身一想異。如極光淨天。是第三識住。非不少光無量光天亦名有色身一想異。舉後攝初故作是說。讚頌福田。謂彼經說。

 若於阿羅漢  恆修妙施福
 常為諸天神  勸讚呈嘉瑞

非於前三修妙施福不蒙天等勸讚呈祥。舉後攝初故作是說。若謂前三堪應供養故亦得名阿羅漢者。便成此經非了義說。阿羅漢名主無學故。何等經中但舉初後以攝中間。謂讚出家證淨等經。讚出家者。謂彼經說。

 諸有出家人  能證預流果
 及阿羅漢果  是名多所作

非出家人。證一來果及不還果。非多所作。但舉初後以攝中間。故作是說。讚證淨者。謂彼經說。

 諸有於如來  住妙信無動
 及尸羅善淨  常得會嘉祥

非於法僧住信無動不會嘉祥。但舉初後以攝中間。故作是說。何等經中。但舉中間以攝初後。謂契經說。若有修習第四靜慮。名得漏盡。非不七依皆能盡漏。但舉中間以攝初後。故作是說。諸如是等無量契經。皆舉中間以攝初後。由是如來所說無減。諸經既爾。此亦應然。雖復行蘊多法集成。而但舉初說思無過。何不最初舉作意等。造作有為。思最勝故。如心能導三處現前修二法等。心能導者。如契經說。心導世間。此中非無受想等法。以心勝故。作如是說三處現前。謂契經說。信於三處現在前故。能生多福。此中非無無貪無瞋正見等。法以信勝故。作如是說。修二法者。如契經說。應修二法。謂奢摩他毘缽舍那。善有為法一切應修。止觀勝故。作如是說。如是等經。皆舉勝法以為初首。此亦應然。又佛世尊。有餘之說處處可得。如窣堵波諸善士趣及心解脫斷結等經。窣堵波者。如契經說。三人應為造窣堵波。此理不應。為異生者造窣堵波。非見諦者。當知此經是有餘說。善士趣者。如契經說。七善士趣。謂趣涅槃阿羅漢果。非餘聖生非善士趣。當知此經是有餘說。心解脫者。如契經言。得阿羅漢。其心解脫欲漏有漏及無明漏。然實解脫一切煩惱及隨煩惱。當知此經是有餘說。斷結者。謂契經中言。永斷三結證預流果。非不永斷見諦所斷一切煩惱。當知此經是有餘說。如是等經。皆就勝說此亦如是。造作有為。功能勝故。云何說此能造有為。謂有勝能。引生果故。果雖本有。而少分生此能隨引。故立為造。彼上座言。造有為者謂思能造本無有為。如織者言。我持此縷織作裳服。此亦應爾。如是所說。理必不然。有依無依不同法故。彼意謂思。如能織者。本無有為。謂如裳服。裳服所依縷無所喻。若許未來有為體有無少分用。造義得成。上座縷喻。顯有未來。或所立喻有言無義對法諸師。說假有法本無今有可為此喻。若執實體亦是本無。彼定不應立如是喻。又彼應說假實異相。若有異者。則無譬喻。若無異者。便似空花。說貪瞋等為意業故。知作意等思為體者。理亦不然。貪瞋邪見。體雖非業。業資糧故。亦說為業。如餘資糧亦名彼彼。如戒經言。見眾聖樂河階隥樂。彼樂資糧。故亦名樂。又如經說。若有眼根。不調不護。此法能感非愛異熟。眼根雖是無異熟法。非愛異熟法資糧故。亦說能感非愛異熟。又如經說。樂談論等五種退具。實退具者。謂諸煩惱。引退果故。樂談論等。是彼資糧。亦名退具。又如經言。

 愚夫著欲而興諍  諸仙無諍由離欲
 是故應除一切欲  猶如麟角獨遊行

耽著境界興諸鬪諍。境實非欲。是欲資糧故亦名欲。是故經言。

 世諸妙境非真欲  真欲謂人分別貪

又如經說。增色隨眠。色非隨眠。是彼資糧故同彼說。又如經說。

 女為梵行垢  女惱害眾生

女實非垢。垢謂貪等。是垢資糧故亦名垢。又契經中宣說七漏。實漏唯二。餘皆非漏。是漏資糧故亦名漏。由此等經。證貪瞋等意業資糧故名意業。而非業體。道理成就。非黑非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此以思名說聖道故。知作意等思為體者。理亦不然。如想等名此無失故。如契經言。修無常想能除欲愛色無色愛。彼以想名說諸聖道。既許聖道非想差別。此亦應然。故無有失。又說受意能斷煩惱。故契經說。修喜覺支依離貪意能破巢窟。聖道既非受意差別。此亦應然。故無有失。有聞經說。業縛眾生。謂一切業皆能繫縛。為遣如是邪僻執故。說此思業能盡諸業。又顯業勝故作是說。說諸靜慮無量無色。以為白白異熟業故。知作意等思為體者。此非審察。諸靜慮等。五蘊四蘊為自性故。如契經言。此中所有若色若受。廣說乃至。名靜慮等。非譬喻師業有色性。為顯諸業於感異熟力最強故。此中一切善五蘊法。皆說為業。又如此中受想及識。雖說為業。而體非思。如是此中作意等法。亦應說業。而體非思。若言受等別蘊攝故無斯過者。是則成立得以異名說於異法。此既成立如上所言。說貪瞋等名意業故。謂即是思理不成立。現見極成異性受等。以業名說。餘亦應然。由此即破後所說因。不應異名說異法故。又見異名亦說異法。如言能行具香等施。施體是思。非即香等。然由香等覺發于思。故有異名說於異法。非一說一。是謬言故。諸薄伽梵終無謬言。知作意等思為體者。理亦不然。就勝說故。名義相屬不決定故。所化有情意樂別故。不了義經。現可得故。非薄伽梵謬說此言。若立行蘊體但是思。彼顯世尊言有謬失。由許世尊說一法體即為非一。復說非一。體即一故。若說行蘊非一物成。此顯世尊言無謬失。是故彼因有言無理。又彼所立違於比量。謂行蘊體非唯是思。立總想故。如法處界。若異此者。應但名思。一法成故。如受想蘊。此中意顯如外第六法處界聲立總想故。總攝十一十七處界。不攝多法。如是行聲。立總想故。總攝四蘊。不攝多行。故知行蘊體不唯思。若爾如彼應最後說。思次第中自當顯示。此非文便故應且止。又以芭蕉喻行蘊故。知行蘊體非唯是思。如說行蘊喻如芭蕉。此顯多物成行蘊體。又以經說相應言故。知行蘊體非唯是思。如契經言。見為根信證智相應。若信與智俱是思者。是則思體與思相應。自體相應理不應許。又作意等不應即是思之差別以契經中離作意等別說思故。如契經說。彼如是見即如是思。若彼邪見即是思者。此義應言。彼如是思即如是思。或如是見即如是見。若作是言。其義何別又如經說。彼有如是信欲勤安念智思舍。名為勝行。若信等行即是思者說信等已。何復說思。又此諸法似同時用。如何一思多體俱起。上座此中作如是釋。為攝此時所起餘行。故復舉思。前說信等。為顯此時所起勝行。如五濁法及四修行。謂五濁中見雖煩惱。由最勝故。復更別說。四修行者。如契經言。修身語意妙行正見。斷身語意惡行邪見。非正邪見意妙惡行之所不攝。勝故別說。此亦應爾。理不應然。信等亦應思所攝故。不應別說。豈不已說。為顯此時所起勝行。故說信等。雖知已說。然不應理。一法一時多體俱起。如受想等不應理故非受想等一法體類樂小等別有俱時起。是故彼說非佛法宗。又彼彼處若不舉思。彼彼契經所說應闕。如世尊言。學無學戒定慧解脫。此契經內。既不舉思。應闕所餘作意等法。若謂聞者於彼已知。則舉慧等。亦應無用。是故彼釋。因定不然。喻亦非理。諸見所持難解脫故。為顯諸見縛義堅強。故與煩惱總別顯過。意惡行中邪見最重。為顯邪見勝彼貪瞋。理須總別說斷對治。思於信等未見勝用。何緣此思總別而說。是故彼喻與法不齊。如前難彼。若執信等思為自性。思與信等總別而說。其理不成。彼立見喻。極不相似。非諸煩惱諸意惡行一切皆用見為自體。何得以見總別說故。例思同彼應總別說。又設許彼作意等法皆思為性。然所立思。不同邪見。色界色處。若增上緣。若能作因。若分別慧。修三摩地。法界法處。行蘊安立。除作意等。無多思故。又此經中別說何用。謂契經言。若有所受即有所思。若有所思即有所想。若有所想即有所尋。彼宗既許尋即是思。舉尋為乘。彼上座言。此經非乘。若不舉尋。疑思即是作意欲等。此不應疑。相有異故。彼體即思相如何異。若爾舉尋則應無用。彼執尋思其相一故。又作意等既許即思。疑思即彼。復有何過。是故彼言。都無有義。又彼所言。作意等行。不可離思。知別有者。於別有智。應正勤求。豈以無知。令作意等皆離思體無別有性。又如汝等頻言想識時依行緣相似轉故。雖不能示二相差別。而汝等宗。許其體異思作意等。應亦如是。縱汝不知體何妨異。若作意等體與思異。何故無經說為行蘊。亦說行故義已說蘊。謂說尋伺名為說行。說信欲等名為勝行。說諸命根名壽命行。非此等法體非蘊收。是有為故。如色受等。無經說彼餘蘊所攝。而有經中說彼為行。豈有利根言非行蘊。又如離愛餘後有因。雖說為集。不名集諦。而汝不應許非諦攝。諸因果法皆諦攝故。作意等行。亦應如是。雖說為行。不名行蘊。而汝不應許非蘊攝。一切有為蘊所攝故。世尊就勝且但說思。非作意等行蘊不攝。又彼不應作如是說。世尊無緣說於密語。離思餘法行蘊所收。如前已論。理極成立。豈非是佛說密語緣。又行蘊收思外餘法。理實是有。而但說思。此何密意。若無密意。便謗世尊。言不隨智。若有密意。即自成立佛密語緣故說四餘行名行蘊。理教相應義善成立。如是行蘊。非盡有依。故唯約世總說三種。如前分別色蘊體已。便約處界二門建立。如是此中辯受想行三蘊體已。亦應建立為處及界。謂此三蘊。及無表色。三種無為。如是七法。於處門中立為法處。於界門中立為法界。

說一切有部順正理論卷第二

 

上篇: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下篇:阿毗達磨藏顯宗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

阿毘達磨俱舍論本頌(說一切有部) 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序 婆須蜜菩薩大士。次繼彌勒作佛...

阿毗達磨俱舍論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一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200卷)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二...

根本說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圓羯磨儀範

根本說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圓羯磨儀範 原夫贍部嘉運。至...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達磨笈...

淨土十要

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重刻序 (此序西蜀潘存評點)...

添品妙法蓮華經

添品妙法蓮華經序 隋仁壽元年崛多笈多二法師添品 《妙...

【註音版】大乘造像功德經

大乘造像功德經...

十不二門指要鈔

指要鈔序 宋東山沙門遵式述 大教隆夷存乎其人,諸祖既...

持人菩薩經

持人菩薩經卷第一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持人菩薩經四...

晚課蒙山施食儀

蒙山施食儀軌(念誦前應備淨水淨飯等) 一、華嚴經偈...

佛說四自侵經

佛說四自侵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佛言:「夙夜不學,老...

【佛教詞典】戒壇

(術語)授戒之壇場也。梵雲曼陀羅,譯曰壇。高築之,...

【佛教詞典】道悟

(一)(738~819)唐代禪師。渚宮(湖北江陵)人,俗姓...

為什麼會有望夫石這類「精神化為土木金石」的無想相眾生

由因世界愚鈍輪迴,癡顛倒故,和合頑成八萬四千枯槁亂...

報父母養育恩德,是一切眾生本有的天性

孝道在我們中國固有文化中,是極為重視的一種德行,所...

慧律心語

◆人因怕死而祈求長生不老,怕容貌改變而濃妝艷抹,因...

不拔眼中釘

我們在生活中如果碰了釘子,所謂「眼中釘」,要不要恨...

聖嚴法師:苦與樂只是主觀的感受

行菩薩道的人,心中沒有任何度眾生的念頭,也不計較自...

我們如何消滅心中的顛倒

前文我們講到智慧的觀照。生命本身並沒有什麼錯誤,生...

佛經不可不讀

原文: 予少時見前賢闢佛,主先入之言,作矮人之視,罔...

這些行為根本稱不上是「精進」

每天念佛多少萬聲是不是精進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

讚佛及說法的十種功德果報

一、讚歎佛的功德,使一切眾生都能聽聞(因心及願力)...

淨界法師:淨土教觀學苑開示

我們大家談一談淨土宗的一些基本觀念。 我想淨土宗在我...

學戒律要有三種心

弘一大師說,學戒律要有三種心:第一、厭離有為。第二...

祭祀

小村落裡有一戶人家,每天早晚都傳出清朗的誦經聲。主...

【視頻】晚課雙日(靈鷲山)

晚課雙日(靈鷲山)

【視頻】《達摩大師悟性論》女聲念誦

《達摩大師悟性論》女聲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