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七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七

尊者眾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辯定品第八之一

如是已辯諸智差別。次當分別智所依定。唯諸靜慮能具為依。故於此中先辯靜慮。或於先辯共功德中。已辯智所成無諍等功德。餘所成德今次當辯。於中先辯所依止定。且諸定內靜慮云何。頌曰。

 靜慮四各二  於中生已說
 定謂善一境  並伴五蘊性
 初具伺喜樂  後漸離前支

論曰。一切功德多依靜慮。故應先辯靜慮差別。此總有四種。謂初二三四。豈諸靜慮無如慈等不共名想。而今但說初等四數建立別名。此中非無不共名想。然無唯遍攝一地名。以諸靜慮各有二種。謂定及生有差別故。諸生靜慮如先已說。謂第四八前三各三。無有別名總詮一地。諸定靜慮總相無別。謂此四體總而言之。皆善性攝。心一境性以善等持為自性故。若並助伴五蘊為性。此二既同難知差別。相雖無別而地有異。為顯地異就數標名。故說為初乃至第四。此中經主自興問答。何名一境性。謂專一所緣。彼答非理。眼意二識若同一所緣應名一境性。故於此處應求別理。謂若依止一所依根。專一所緣名一境性。豈不一念無易所緣。應一切心中皆有一境性。理實皆有。一一剎那。心心所法一境轉故。然非一切皆得定名。以於此中說一境性。但為顯示由勝等持。令善心心所相續而轉故。若爾即心依一根轉。引緣自境餘心續生。此即名為心一境性。應離心外無別等持。此難不然。前已說故。謂先廣辯心所法中。已辯等持離心別有。謂若心體即三摩地。令心作等亦應無別。差別因緣不可得故。如是等難具顯如前。故非即心名三摩地。依何義故立靜慮名。由依此寂靜方能審慮故。審慮即是實了知義。如說心在定能如實了知。審慮義中置地界故。此論宗審慮定以慧為體。依訓釋理此是凝寂。思度境處得靜慮名。定令慧生。無濁亂故。有說此定持勝遍緣。如理思惟故名靜慮。勝言簡欲界。遍緣簡無色。如理思惟。簡異顛倒。能持此定。是妙等持。此妙等持名為靜慮。此言顯示止觀均行。無倒等持方名靜慮。若爾染污寧得此名。由彼亦能邪審慮故。於相似處亦立此名。如世間言朽敗種等。故無一切名靜慮失。若善性攝心一境性。並伴立為四靜慮者。依何相立初二三四。具伺喜樂建立為初。謂若位中善一境性。具與尋伺喜樂相應。如是等持名初靜慮。頌中但說與伺相應。已顯與尋亦相應義。以若有伺與喜樂俱。必無與尋不相應故。為顯第二除伺建立。故頌但說具伺非尋。異此應言具尋喜樂。舉尋有伺不說自成。漸離前支立二三四。離伺有二離二有樂。具離三種如其次第。故一境性分為四種。已辯靜慮。無色云何。頌曰。

 無色亦如是  四蘊離下地
 並上三近分  總名除色想
 無色謂無色  後色起從心
 空無邊等三  名從加行立
 非想非非想  昧劣故立名

論曰。此與靜慮數自性同。謂四各二生如前說。即世品說。由生有四。定無色體總而言之。亦善性攝。心一境性依此故說亦如是言。然助伴中此除色蘊。無色無有隨轉色故。雖一境性並伴無差。離下地生故分四種。謂若已離第四靜慮。生立空無邊處。乃至已離無所有處生立非想非非想處。離名何義。謂由此道解脫下地惑。是離下染義。即此四根本並上三近分。總說名為除去色想。空處近分未得此名。緣下地色起色想故。非緣下色想可立除色名。若爾何緣大種蘊說。除去色想是第四定。彼緣欲界住自身中所有諸色。漸除去故非無色界。可有此想是除色想。前加行故立根本名。亦無有失。依何義故立無色名。魯波言顯可變示義。依可變示說名為色。阿言即顯能制約義。為欲顯示生死海中亦有暫時制約色處。依制約義說名為無。由彼界中制約變示。依無色義名阿魯波。或此阿言兼顯極義。雖於餘界亦有不可變示法。而無色界是不可變示中極無。在此在彼所依諸色故。或此阿言兼顯有義。為遮此界唯是色無故。說阿言顯有無色。謂世亦有唯是遮言。亦見有能遮而兼表。如何顯此非但是遮。故說阿言具顯遮表。若異此者應說[褒-保+可]聲。或此界中都無有色。理應建立[褒-保+可]魯波名。然此名為阿魯波者。[褒-保+可]魯波體名阿魯波。聲雖短長而義無別。有言彼色微故亦名無。如物黃微亦名無黃物。如是所說。但有虛言。色相於彼不可說故。謂不可說彼有身語律儀。身語體既無。律儀不成故。若許彼界有身有語。如何乃許彼界色微。若彼界中身量小故。則傍生趣應有無色。有蟲至微不可見故。若謂彼界身極清妙故。則中有色界應名無色。若謂彼身清妙中極。應唯有頂得無色名。如定生身有勝劣故。又生靜慮所有色身。由定功能漸漸殊勝。上地望下清妙轉增。非下地根所能取故。與彼何異不名無色。若見有名不如義故。及見有名通二義故。不可如名定執義者。則無色界有色無色。應審尋求教理為證。有執彼界決定有色。經說壽煖識和合而轉故。既許彼界壽識非無。理應有煖。煖即是色。又說名色與識相依。如二蘆束相依住故。既許彼界識體非無。是則亦應許有名色。又世尊說。四識住故。既許彼界有能住識。必應許有所住色等。如世尊言。若說離色乃至離行識有去來。此但有言。乃至廣說。如是謂教亦有正理。若彼界中都無有色。彼沒生下色從何生。或阿羅漢蘊相續斷。應許後時蘊還相續。由斯教理彼色非無。此證不然。不審思故且初二教。如餘契經。約欲色界密意而說。如說。名色緣生六處。及六觸處名為士夫。豈許彼經通說三界。但依容有作如是說。若謂此經言無簡別不應異釋。理亦不然。無簡別言有義異故。即如向者所引二經。又外物中應有壽識。彼有煖觸及名色故。如此經言雖無簡別而許外煖離壽識生。及外名色不依識轉。如是經言。雖無簡別。應許無色壽識離煖。唯名與識展轉相依。又識住經亦不成證。此經意說。總離四種識有去來。無有是處。不言隨離一識則無去來。故識住經言總意別。如世尊說。五無間等經謂契經言。造五無間者。次生必墮[木*奈]落迦中。豈隨闕一無容墮彼。又說地動由四種因。雖無簡別言應作差別解。又說有情由四食住。豈色無色住亦由段食耶。准彼諸經應通此教。若謂經說有一類天超段食故。又說彼天喜為食故。彼無段食。契經亦說。無色有情。故不應言彼界有色。若謂色少得無色名。如食少鹽名無鹽者。亦不應理。以契經言一切色想皆超越故。由此彼所引諸阿笈摩。不能證成無色界有色。彼所立理亦不成證。以彼界中雖都無色後沒生下色從心生。現見世間色非色法。亦有展轉相依起故。謂心異故色差別生。色根有別識生便異。故從無色將生下時。順色生心相續而住。由彼勢力引下色生。然不可言唯從彼起。亦以先世色俱行心相續為緣。久已滅色為自種子。今色方起。許同類因通過現故。諸阿羅漢般涅槃已。諸蘊相續。無餘斷故。現無少分諸蘊生緣。不可例同從無色沒。故所立理為證不成。又無色界決定無色。契經說彼出離色故。謂契經言。出離諸色名無色界。若彼界中猶有色者。寧說出離。若謂餘經說有不能出有。故知此經定有餘意。此亦非理。彼契經中遮遍永出密意說故。有餘於此作是釋言。出離色經意作是說。欲界系法色界中無。色界系法無色界無。非無色中全無有色。但遮色界說出離言。或此契經意作是說。由色界系智出離欲界系惑。無色界系智出離色界系惑。非無色中全無有色。但遮色惑說出離言。又若經言出離諸色名無色界。即謂彼界都無有色。如是無色出離色界非色法故。彼界亦應無非色法。或如有非色。色法亦應有。非無色中有色界系色及非色。然經但說出離色言。故知不依總出色界名為無色。唯依離色說無色言。又如色界出離諸欲。諸欲種類色界都無。非色界中無色種類。如是無色界出離諸色。諸色種類無色界都無。非無色界中無無色種類。又如滅界出離有為。滅界都無諸有為法。如是無色界既出離諸色。亦應諸色彼界都無。又無色中決定無色。契經說彼除色想故。謂無色界斷緣色貪。故說名為除去色想。若許彼界猶有諸色。於彼界色既未離貪。不應說為除去色想。雖有餘部作如是言。非約色身言彼有色。以契經說離色染時。心於五界已得離染。唯於識界未得離染。故知無色定無色身。然有無漏隨心轉色。此但有虛言。彼無大種故。非無大種可有造色。無漏律儀隨身生處。所有大種為能生因。有漏造色則不如是。勿有界地相雜過故。無漏不然。隨身大造。彼無身故。無無漏色。又隨轉色彼界定無。以契經言彼有受類乃至識類。不言有色。若有色者應作是說。彼有色類如靜慮中。又無色界決定無色。以契經言無色解脫。最為寂靜超諸色故。非無色界有不超色。為簡異彼說超色言。但為顯成諸無色地。乃至細色亦決定無。是故說彼超過諸色。若謂所說超諸色言。依超麁色密意說者。此亦非理。說一切故。謂契經說。無色有情一切色想皆超越故。乃至廣說。若謂無色實有色者。彼色自相定應可知。如何可言超色想等。故無色界細色亦無。教理極成不可傾動。如是已釋無色總名。何故別名空無邊等。且前三種名從加行。修加行位思無邊空。及無邊識無所有故。若由勝解思惟無邊。空加行所成。名空無邊處。謂若有法雖與色俱。而其自體不依屬色。諸有於色求出離者。必應最初思惟彼法。謂虛空體雖與色俱。而待色無方得顯了。外法所攝其相無邊。思惟彼時易能離色。故加行位思惟虛空。成時隨應亦緣餘法。但從加行建立此名。有餘師說。初離色地創違色故假立空名。有餘復言。諸觀行者由解脫色。即於此地受等蘊中。多住空想。依此建立空無邊名。若由勝解思惟無邊識加行所成。名識無邊處。謂於純淨六種識身。能了別中善取相已。安住勝解。由假想力思惟觀察無邊識相。由此加行為先所成。隨其所應亦緣餘法。但從加行建立此名。有餘師言。由意樂故及等流故。建立此名。謂瑜伽師將入此定。先起意樂緣無邊識。從此定出起此等流識相。最為可欣樂故。將入已出俱緣識境。若由勝解捨一切所有加行所成。名無所有處。謂見無邊行相麁動。為欲厭捨起此加行。是故此處名最勝捨。以於此中不復樂作無邊行相。心於所緣捨諸所有。寂然住故。由想昧劣立第四名。謂此地中想不明勝。如無想故得非想名。而想非全無故名非非想。此地猶有昧劣想故。此言顯示有頂地想。非如下七地故得非想名。非如三無心故名非非想。豈不有頂加行位中。諸瑜伽師。亦作是念。諸想如病如箭如癰。無想天中如癡如闇。唯有非想非非想天。與上相違寂靜美妙。寧此不就加行立名。理實應然。以觀行者必先厭想。及無想故。然或有問行者何緣修加行時作如是念。必應舉此為酬問因。故說立名由想昧劣。此四無色皆言處者。以是諸有生長處故。謂此四處為有無有。生長種種業煩惱故。為破妄計彼是涅槃。故佛說為生長有處。已辯無色。等至云何。頌曰。

 此本等至八  前七各有三
 謂味淨無漏  後味淨二種
 味謂愛相應  淨謂世間善
 此即所味著  無漏謂出世

論曰。此上所辯靜慮無色。根本等至總有八種。於中前七各具有三。有頂等至唯有二種。此地昧劣無無漏故。初味等至謂愛相應。愛能味著故名為味。彼相應故此得味名。愛相應言依自性說。此以等持為自性故。若並助伴應作是言。愛俱品法名味等至。此但取愛一果品法。淨等至名目世善定。離惑垢故與無貪等。諸白淨法共相應故。此是善故與味有殊。是有漏故與無漏別。此即是前所味著境。此無間滅彼味定生。緣過去淨深生味著。爾時雖名出所味定。於能味定得名為入。諸從定出總有五種。一出地。二出剎那。三出行相。四出所緣。五出種類。從初靜慮入第二等。名為出地。於同一地行相所緣。相續轉位前念無間入於後念。名出剎那。從無常行相入苦行相等。名出行相。從緣色蘊入緣受等。名出所緣。從有漏入無漏。從不染污入染污等。名出種類。依出種類此中說言。從所味出入能味定。豈不二言更相違反。能味是愛非所入定。所入是定不名能味。如何可言入能味定。無相違過。現見相應隨舉一名說俱品故。如勸長者作意記別。互相雜故俱得二名。由愛相應等持名味。等持力故愛得定名。故無二言更相違過。有說定愛相續現前。諸後剎那緣前為境。所味即是前滅剎那。後生剎那說名能味。此能味愛現在前時。緣過去境不緣現在。自性相應及俱有法。以必不觀自性等故。不緣未來未曾領故。於所緣境專注不移。方名為定。愛相應定亦專一境。故得定名。餘惑相應則不如是。謂餘煩惱於自所緣。不能令心專注如愛。故三摩地若與愛俱。專注一緣與善相似。無漏定者。謂出世定。愛不緣故非所味著。如是所說八等至中。靜慮攝支非諸無色。以諸無色極寂靜故。謂瑜伽師樂修善品。若於廣大功德聚中。別建立支精勤修習。若諸無色寂靜增故。心心所法昧劣而轉。是故於彼不建立支。或彼地中等持偏勝。非一偏勝可立支名。要多法增方名支故。由此靜慮獨得立支。定慧均行多法增故。由此近分亦不立支。色近分中唯慧增故。有餘師說。若諸地中有別心所。無餘斷滅方於此地立支非餘。初靜慮中憂苦斷滅。第二靜慮尋伺無餘。第三滅喜。第四斷樂。無色地中雖總漸滅。而無隨地無餘斷滅。此釋未能遣他疑問。何緣唯此方建立支。是故應如前釋為善。於四靜慮各有幾支。頌曰。

 靜慮初五支  尋伺喜樂定
 第二有四支  內淨喜樂定
 第三具五支  捨念慧樂定
 第四有四支  捨念中受定

論曰。唯淨無漏四靜慮中。初具五支。一尋。二伺。三喜。四樂。五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定異名。定與等持體同名異。故言定者即勝等持。此中說為心一境性。第二靜慮唯有四支。一內等淨。二喜。三樂。四心一境性。第三靜慮具有五支。一行捨。二正念。三正慧。四受樂。五心一境性。第四靜慮唯有四支。一行捨清淨。二念清淨。三非苦樂受。四心一境性。何緣初三支各具五。第二第四唯各四支。各唯爾所堪立支故。或由欲界多諸惡法及妙五欲難斷難捨。第二靜慮有重地喜。其相動踴喜中之極。引五部愛難捨難斷。為對治彼故初三各五支。初三不然故餘各四。或為隨順超等至法。謂最初起超等至時。入異類難入同類易。然超等至初起位中。或從初入三。或從二入四。故二第四各唯四支。初及第三各具有五。後起則易故上無支。靜慮支名既有十八。於中實事總有幾種。頌曰。

 此實事十一  初二樂輕安
 內淨即信根  喜即是喜受

論曰。此支實事唯有十一。謂初五支即五實事。第二靜慮三支如前。增內淨支足前為六。第三靜慮等持如前。增餘四支足前為十。第四靜慮三支如前。增非苦樂支足前為十一。何緣心等非靜慮支。此應准前菩提分辯。有異彼者今略分別。受中立三非憂苦者。憂苦唯是欲界攝故。三受隨地為利益支。順定用強故皆支攝。何緣精進非靜慮支。諸靜慮支順自地勝。精進順上故不立支。或靜慮支適分安樂。精進求勝策勵疲苦。尋伺二種能助等持。制策於心令離麁細。對治欲惡故並立支。何緣無表非靜慮支。諸靜慮支助定住境。彼不緣境故不立支。故靜慮支隨地差別。雖有十八。而於實事種類中求應唯九種。然受相異故分十一。由此故說有是初支。非第二支。應作四句。第一句謂尋伺。第二句謂內淨。第三句謂喜樂等持。第四句謂除前餘法。餘支相對如理應思。此中支名為目何義。目顯成義。何所顯成。謂顯成此是初靜慮。乃至此是第四靜慮。或此支名目隨順義。如拘櫞等名為飲支。謂十八支各順自地。或資具義說名為支。如祠祀支即牛馬等。謂尋伺等展轉相資。毘婆沙師顯靜慮地等持最勝。故作是說。三摩地是靜慮亦靜慮支。尋伺等是靜慮支非靜慮。寧知靜慮地等持最勝耶。以契經中作如是說。於四靜慮應知定根。然於相成及相防護。義相似故作如是言。如四支軍。亦無有失。如王與眾雖互相資。而於其中王最為勝。豈不三定樂體是同。則靜慮支應無十一。第三定樂以受為體。初二靜慮樂即輕安。故靜慮支實有十一。輕安行捨遍四靜慮。何緣初二唯立輕安。後二地中唯立行捨。以此於彼偏隨順故。謂欲界中有諸惡法。初靜慮地有尋伺想。能逼惱心猶如毒箭。初二離彼故輕安增。第二靜慮喜極動湧。第三靜慮樂受極增。二俱能為愛勝生處。三四棄彼故行捨增。或欲及初有色根識。所引麁重甚於餘地。初二離彼故輕安增。三四地中離麁重遠。寂靜轉勝故行捨增。謂輕安樂如初捨擔。若更易地氣分微薄。故唯初二建立輕安。三四地中任運而轉。寂靜轉勝故立行捨。或初二定有輕安緣。喜與輕安為勝緣故。如契經說。喜故輕安。三四定中無喜緣故。輕安微劣。不立為支。行捨輕安互相覆蔽。若處有一第二便無。輕安治沉其相飄舉。行捨治掉其相寂止。故安與捨互相覆蔽。何理為證知三樂支。二是輕安第三是受。已說於彼偏隨順故。謂第三定樂非輕安。安非彼支。次前已說。初二定樂必非樂受。是身心受俱非理故。謂初二樂必非身受。正在定中無五識故亦非心受。應即喜故要離喜愛。餘地心悅方可異前立為樂受。喜即喜受。於一心中二受俱行。不應理故。若謂喜樂更互現起。無斯過者。理亦不然。說具五支及四支故。若謂五四約容有說。不必俱行。亦不應理。應有有尋無伺定故。然經但說有三等持。有尋有伺乃至廣說。若靜慮支非必俱起。何緣不說有有尋無伺定。又於欲界初靜慮中。亦應具有三三摩地。是則違害契經所言。經主此中假引他說。謂定無有心受樂根。三靜慮中說樂支者。皆是身受所攝樂故。若爾便害契經所說。如契經說。云何樂根。謂順樂觸力所引生身心樂受。實無違害。有餘於此增益心言。餘部經中唯說身故。何緣不謂餘部契經。有餘於彼削除心字。以契經說第二定等。無餘識身心一趣故。若固說彼有身受樂。與理相違。如後當辯。雖第三定所立樂支。契經說為身所受樂。然不能證彼地樂根非心受攝。亦說離生喜是身所證故。豈可由此便執喜根非心受攝。又非色法亦見說身。謂六觸身六受身等。若謂無色說名為身。無有身前不標名者。此非決定無色界中說身見故。又見於彼說身壞故。又說彼身下劣生故。又見經說此非汝身。亦非餘身。謂六觸處故。又色身前亦標別名故。如契經說。所有色身。故身前名有無不定。故知於此說意為身。此說身名為有何德。為顯彼樂受自內所證故。謂彼地樂非所依緣。所能顯了唯自內證。此則顯彼樂受中極。亦見於自說以身聲如說。由身證甘露界。則是自證甘露界義。或為顯示如是樂受。相似先時由身所證。非似下地心所證者。為欲簡別下心所證。故說彼為身所受樂。或為顯示一切樂根。無不依止依色身識。由此已顯輕安樂中亦有依止依非色識。則說彼樂一切地有。由是理趣此契經中。不分明說為意身所受樂。又若說意言有非受過故。謂若說為意所受樂。便謂此樂是境界受。然此不顯第三定樂。為意所緣名境界受。但為顯此能領相應。自所隨觸名自性受。是故於此不說意言。然為遣疑不總相說。若但總說所受樂者。便疑此樂受為境為現前。若標身言便無此惑。由有此德故應說身。又有樂根是心受攝。以經言我說入第三靜慮。具足住修習樂。又說修習此樂受時。於樂隨增貪隨眠斷。不可說此是身受樂。故不可說三靜慮中所有樂支皆身受攝。定應信有心受樂根。又如何知初二定樂。是身受樂非心輕安。第四靜慮輕安倍增。而不說彼有樂支故。此前已說。前說者何。輕安於彼不隨順故。又此輕安能生於樂。猶如樂境亦得樂名。故有樂地方得名樂。彼地無樂不得樂名。若爾第三定輕安應名樂。不爾。已說不隨順故。後二靜慮所有輕安。體雖勝前而相昧劣。由前所說多種因緣。是故輕安在彼非樂。若初二樂即是輕安。便與契經有相違過。如契經說。若於爾時諸聖弟子。於離生喜身作證具足住。彼於爾時已斷五法。修習五法皆得圓滿。廣說乃至。何等名為所修五法。一欣。二喜。三輕安。四樂。五三摩地。此經輕安與樂別說。若輕安即樂如何說有五。無違經過。由此經中所說樂言是樂根故。非此經內立靜慮支。總說能修初定五法。又我宗不說輕安即樂根。但說輕安是樂因故。於初二定立為樂支。如此所言於義何失。以於一切佛聖教中。非唯樂受說名為樂。見有餘法亦名樂故。謂契經言。樂有三種。一者斷樂。二者離樂。三者滅樂。又契經言。樂有五種。一出家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四菩提樂。五涅槃樂。有如是等眾多契經。所說樂名目種種法。是故若說初二靜慮樂根為支。便違正理。若說初二所有樂支即是輕安。無所違害。

說一切有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七

 

上篇: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下篇:阿毗達磨藏顯宗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200卷)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二...

阿毗曇心論經

阿毘曇心論經序 今欲解釋阿毘曇心利益弟子故。問曰。...

五事毗婆沙論

五事毘婆沙論卷上 尊者法救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一 尊者眾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

【註音版】佛說造塔功德經

佛說造塔功德經...

淨土法語

夫修行法門,乃如來對病之良藥也。藥隨病廣,數逾恆沙...

得道梯橙錫杖經

得道梯橙錫杖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觀世...

佛說鞞摩肅經

佛說鞞摩肅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

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註音版】佛說六門陀羅尼經

佛說六門陀羅尼經...

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

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

禪門要略

夫人修禪學慧法門。先明方便。後明正觀。方便者凡有五...

【佛教詞典】三等至

又作三定。謂四靜慮、四無色等八根本定,其性質有味、...

【佛教詞典】個個圓常道

(術語)是華嚴天台所說幽遠玄妙之教,一個一個之事物...

狗要吃屎理他做甚,魔力強勢不要爭鋒

至於某某外道,所偽造之書,吾人只好任彼所為,各行各...

為什麼要讓他控制我的情緒

著名作家歐亨利和一個朋友去超市里買餅乾,歐亨利禮貌...

業障清除的表現

修行兩件事情不能等,一是清淨業障,二是廣結善緣。我...

聖嚴法師《化自私的慾望為奉獻的願望》

佛教的觀念認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惱...

苦樂雙忘名極樂,死生俱盡說無生

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又稱為極樂?我們一般談樂,都馬上...

怎樣才能達到佛的涅槃境界

涅槃是無漏,是苦果苦因的消滅,也就是十二緣起法的止...

右手交給左手

從前在印度,有一個生性非常慳吝的人,不要說叫他佈施...

伏瞋除障,受懺有智

佛陀往昔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這一天,世尊著...

返觀內照,觀此生滅之心

若求心地一段受用,更須向讀書作文已了時,種種應緣處...

有什麼可嗔的

經文: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

你動在什麼地方,你的心就在那裡

古時候有一個公案說:在饑荒的時代,有一個母親,她要...

阿難的總持因緣

一天,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比丘們興起這樣的疑...

【視頻】晚課(圓光女眾佛學院)

晚課(圓光女眾佛學院)

【視頻】早課(文殊講堂法觀法師領眾)

早課(文殊講堂法觀法師領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