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六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六

尊者眾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辯智品第七之四

已辯願智。無礙解云何。頌曰。

 無癡解有四  謂法義詞辯
 名義言說道  無退智為性
 法詞唯俗智  五二地為依
 義十六辯九  皆依一切地
 但得必具四  餘如無諍說

論曰。諸無礙解總說有四。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三詞無礙解。四辯無礙解。此四總說如其次第。以緣名義言及說道。不可退轉智為自性。謂無退智緣能詮法。名句文身立為第一。趣所詮義說之為名。即是表召法自性義。辯所詮義說之為句。即是辯了法差別義。不待義聲獨能為覺。生所依託說之為文。即是迦遮吒多波等。理應有覺不待義聲。此覺不應無所緣境。此所緣境說之為文。文謂不能親目於義。但與名句為詮義依。此三能持諸所詮義。及軌生解。故名為法。即三自性說之為身。自性體身名差別故。三與聲義極相隣雜。為境生覺別相難知。故說身言顯有別體。若無退智緣一切法。所有勝義立為第二。義即諸法自相共相。雖名身等亦是義攝。而非勝義。有多想故。謂有如義有不如義。有有義有無義。有依假轉。有依實轉。了此無間。或於後時諸所度量名為勝義。為欲顯示義無礙解。所緣之境非語及名。故此所緣說為勝義。謂此但取依語起名。名所顯義非取汎爾。心之所行說名為義。若無退智緣諸方域。俗聖言詞立為第三。即能了知世語典語。於諸方域種種差別。若無退智緣應正理無滯礙說。及緣自在定慧二道。立為第四。即於文義能正宣揚。無滯言詞說名為辯。及諸所有已得功德。不由加行任運現前自在功能。亦名為辯。此能起辯立以辯名。了辯及因智名辯無礙解。即前所說能正宣揚。善應物機不違勝義。所有言說名應正理。即前所說無滯言詞。不待處時及有情等。辯析自在。名無滯礙。即上所言已得功德。不由加行任運現前。名為自在定慧二道。又能所詮相符會智。名初二無礙解。謂達此名屬如是義。及達此義有如是名。名能所詮相符會智。達時作等加行言詞。名第三無礙解。達所樂言說及自在道因。名第四無礙解。又色等六所知謂義。即此善等有為無為。色非色等差別謂法。即詮此二言說謂詞。三智即前三無礙解。即緣三種無罣礙智。名第四無礙解。又達世俗勝義二諦。名初二無礙解。此即行者自利圓德。能善宣說如是二諦。名第三無礙解。於此善巧問答難通。名第四無礙解。此即行者利他圓德。有說愚癡猶預散亂。是於宣辯有滯礙因。由解脫此三得現法樂住。及由此故利他行成。此智名為辯無礙解。若得如是定能宣說。符會正理無滯言詞。及得現前自在功德。又於名等勝義言詞。無滯說中各得善巧。如次建立四無礙解。前三善巧說名為因。由境不同故有差別。第四名果能說無滯。又由四分別他事成。謂巧於文了達於義。妙閑聲韻定慧自在。故無礙解建立有四。此即總說無礙解體。兼顯四種所緣差別。契經略舉此數及名。諸對法中廣顯其相。又經列此先義後法。諸對法中先法後義。此為顯示二智生時。或義因名。或名因義。故經與論作差別說。謂聽法者先分別名。既正知名次尋其義。正知義已欲為他說。次必應求無滯說智。依此次第故名在先。然此四中義智最勝。餘是助伴故義在先。謂於義中若正了達。次應方便尋究其名。既已知名欲為他說。次應於說求巧便智。是故此四次第如是。辯無礙解若緣說時。何異第三詞無礙解。第三了達訓釋言詞。如有變礙故名色等。此達應理無滯礙說。有說詞詮諸法自性。辯能顯示諸法差別。有說於法直說名詞。展轉無滯分析名辯。緣此二種三四有別。四中法詞俗智為性。非無漏智緣名身等。及世言詞事境界故。法無礙解通依五地。謂依欲界四本靜慮。上地中無名身等故。彼不別緣下名等故。詞無礙解唯依二地。謂依欲界初本靜慮。上諸地中無尋伺故。彼地必無自語言故。此因非理。所以者何。非發語智名無礙解。勿無礙解定中無故。由此不應作如是說。無尋伺故上地中無。無斯過失。因義異故。何謂因義。謂此意言尋伺二法能發語故。相不寂靜自性麁動。上無此故寂靜微細。詞無礙解緣外言詞。亦不寂靜麁動類攝。是故此解上地中無。初靜慮中亦有尋伺。故於定內亦有此解。由此極成但依二地。義無礙解十六智性。謂若諸法皆名為義。則十智性。若唯涅槃名為義者則六智性。謂俗法類滅盡無生。辯無礙解九智為性。謂唯除滅緣說道故。此二通依一切地起。謂依欲界乃至有頂。辯無礙解於說道中。許隨緣一皆得起故。通依諸地。亦無有失。然於其中但緣說者。唯依二地與第三同。有說盡無生非無礙解攝。以無礙解是見性故。彼說第二或四或八。第四唯七。准上應知。此四應知如四聖種。隨得一種必具得四。非不具四可名為得。隨欲現起或具不具。有餘師言。有不具得無理得一必令得四。有說此四無礙解生。如次串習算計佛語。聲明因明為前加行。若於四處未得善巧。必不能生無礙解故。理實一切無礙解生。唯學佛語能為加行。要待前生久習名等。四種善巧今乃能修。無礙解名釋有多義。謂於彼彼境領悟無礙名無礙解。或於彼彼境決斷無礙名無礙解。或於彼彼境正說無礙名無礙解。有餘師說。缽剌底是助聲目現前義。如缽剌底日火蝩來。是日火蝩現前來義。三目無倒毘陀目智。此言意顯於境現前。無顛倒智名無礙解。四無礙解三乘俱得。何故經說唯我世尊。獨名成就四無礙解。無相違失。經自釋故。謂彼經言唯佛無謬。成就無上故作是說。聲聞獨覺自分境中。智無退故名無礙解。諸佛世尊於一切法。圓滿知故名無礙解。有餘師說。無別第四即依前三總集建立。此說非理。緣法義詞與緣說道智相別故。此四依地自性所緣。與無諍別。前來已辯種性依身如無諍說。謂不動種性依三洲人身。如是所說無諍智等。頌曰。

 六依邊際得  邊際六後定
 遍順至究竟  佛餘加行得

論曰。無諍願智四無礙解。六種皆依邊際定得。邊際定力所引發故。邊際靜慮體有六種。前六除詞餘五少分。及除此外復更有餘。加行所得上品靜慮。名邊際定。故成六種。詞無礙解雖依彼得。而體非彼靜慮所攝。邊際名但依第四靜慮故。此一切地遍所隨順故。增至究竟故得邊際名。由此不應亦通餘地。云何此名遍所隨順。謂正修學此靜慮時。從初靜慮次第順入乃至有頂。復從有頂次第逆入至初靜慮。從初靜慮次第順入。展轉乃至第四靜慮。名一切地遍所隨順。云何此名增至究竟。謂專修習第四靜慮。從下至中從中至上。如是三品復各分三。上上品生名至究竟。如是靜慮得邊際名。此中三乘非無差別。而各於自得究竟名。此中邊名顯無越義。勝無越此故名為邊際言。為顯類義極義。如說四際及實際言。如是二言顯此靜慮。是最勝類定中最極。殊勝功德多此引生。樂通行中此最勝故。有言無諍體即是悲。哀愍有情修無諍故。趣入無諍以悲為門。如何異悲別有自體。此說非理。不決定故。謂修無諍非定由悲。於諸有情拔苦行相。但為令彼煩惱不生。寂靜思惟為門而入。設許決定以悲為門。亦不可言以悲為體。勿慧由定發體即是定故。若住無諍能息他惑。則應世尊不住無諍氣噓。指鬘等緣佛生惑故。實非無諍恆現在前。以佛世尊具無量德。隨時所欲起一現前。寧一切時偏住無諍。佛於聖住多住於空。先由此門入離生故。能引舍故。極微妙故。最難修故。是不共故。佛於梵住多住於悲。最能濟拔有情苦故。無諍不然。故多不起。世尊對彼具壽善現。饒益他志雖勝無邊。而不恆時住無諍者。為欲永拔彼煩惱故。初縱令起後方調伏。如是可謂真實哀愍。願智為先方起無諍。非起願智無諍為先。謂要先知諸有情類。由我安住如是威儀。煩惱便生。餘則不爾。然後方起無諍現前。願智無緣由無諍起。雖俱邊際靜慮為先。加行有殊得有差別。有說此二展轉相攝。理不應然。行相別故。謂別行相為息他惑。起別行相為了所知。若加行中為息他惑。後從定起他惑不生。如是即名無諍事辦。若加行位為知所了。後起定時了所知境。如是名曰願智事成。行相既殊如何相攝。如是所說無諍智等。除佛餘聖唯加行得。非離染得。非皆得故唯佛於此。亦離染得。諸佛功德初盡智時。由離染故一切頓得。後時隨欲能引現前不由加行。以佛世尊於一切法自在轉故。已辯前三唯共餘聖德。於亦共凡德且應辯通。頌曰。

 通六謂神境  天眼耳他心
 宿住漏盡通  解脫道慧攝
 四俗他心五  漏盡通如力
 五依四靜慮  自下地為境
 聲聞麟喻佛  二三千無數
 未曾由加行  曾修離染得
 念住初三身  他心三餘四
 天眼耳無記  餘四通唯善

論曰。通有六種。一神境智證通。二天眼智證通。三天耳智證通。四他心智證通。五宿住隨念智證通。六漏盡智證通。雖六通中第六唯聖。然其前五異生亦得。依總相說亦共異生。如是六通解脫道攝。慧為自性如沙門果。解脫道言顯出障義。勝進道中亦容有故。如是通慧無間道無。此位定遮他心智故。勿阿羅漢舍無間道。即名亦舍漏盡通故。品類足說。善慧是通二應非通。無記性故。義各別故。此彼無違。彼說所知及所通法。舉諸智慧為能知通。以顯所知及所通法。雖諸智慧皆能知通。而且說善勝遍緣故。所知所通雖無廣陝。而能知外有別能通。故說所知已復說所通法。此所辯通唯勝定果。通無記慧。與彼何違。又彼但言通謂善慧。不言唯善。故亦無違。如說能知謂諸善智。豈惡無記皆非智攝。彼此通別應作四句。有彼非此。謂除四通所餘善慧。有此非彼。謂解脫道二無記慧。有彼亦此。謂即四通。有非彼此。謂除前說。除他心漏盡。餘四俗智攝。西方諸師說。宿住通六智。謂俗法類及苦集道。俗智能了過去俗事。餘隨所應各緣自境。然觀經意唯俗智攝。如說隨憶無量宿住。謂或一生乃至廣說。非無漏智此行相轉。他心通五智攝。謂法類道世俗他心。漏盡通如力說。謂或六或十智。由此已顯漏盡智通。依一切地緣一切境。前之五通依四靜慮不依無色。近分中間彼無五通所依定故。要攝支定是五通依。非漏盡通亦不依彼。諸地皆能緣漏盡故。不待觀色為加行故。前三通境無色不能緣。由此三通但別緣色。故修他心通色為門。故修宿住通漸次憶念。分位差別方得成滿。於加行中必觀色故。依無色地無如是能。若爾中間及五近分。亦容緣色應有五通。不爾由前所說因故。謂攝支定是五通依。若不攝支等持劣故。又彼止觀隨一減故。若爾何緣有漏盡通。樂苦遲速地皆能盡漏。故五是別修殊勝功德。要殊勝地方能發起。若宿住通不依無色。應不能憶無色界事。契經何故說佛世尊無上法中。言佛能憶過去有色無色等事。此是決定比智所知。非宿住通。故無有失。謂諸外道。若見有情慾色命終不知生處。執有情類死已斷滅。見生欲色不知所從。便執有情本無而有。聲聞獨覺見彼命終。二萬劫中不見所在。便謂彼歿生於空處。而彼或生上不盡壽命終。如是乃至八萬劫中不見所在。便謂彼歿生於非想非非想處。而或生下地經二三生等。見生欲色時謂所從亦爾。世尊觀彼死時生時。如實比知所生從處。有盡壽量。有中殀者。雖亦比知非不決定。故與餘聖比知有別。修神境等前三通時。思輕光聲以為加行。成已自在隨所欲為。諸有欲修他心通者。先審觀己身心二相。前後變異展轉相隨。後覆審觀他身心相。由此加行漸次得成。成已不觀自心諸色。於他心等能如實知。諸有欲修宿住通者。先自審察次前滅心。漸復逆觀此生分位。前前差別至結生心。乃至能憶知中有前一念。名自宿住加行已成。為憶念他加行亦爾。此通初起唯次第知。串習成時亦能超憶諸所憶事。要曾領受憶淨居者。昔曾聞故從無色歿來生此者。依他相續初起此通。所餘亦依自相續起。如是五通境唯自下。且如神境隨依何地。於自下地行化自在。於上不然。勢力劣故。餘四亦爾。隨其所應。是故無能取無色界他心宿住為二通境。即此五通於世界境。作用廣陝諸聖不同。謂大聲聞麟喻大覺不極作意。如次能於一二三千諸世界境。起行化等自在作用。若極作意如次能於二千三千無數世界。如是五通若有殊勝勢用勐利。從無始來曾未得者由加行得。若曾串習無勝勢用。及彼種類由離染得。若起現前皆由加行。佛於一切皆離染得。隨欲現前不由加行。三乘聖者後有異生。通得曾得未曾得者。所餘異生唯得曾得。約四念住辯六通者。約境約體二義有殊。有說二通即天眼耳。所餘四種以慧為性。彼說眼耳通是身念住境。餘四皆是法念住境。然實六種皆慧為性。經說皆能了達境故。由此皆是法念住境。若約體辯則六通中。前三唯身。但緣色故。謂神境通緣外四處。天眼緣色。天耳緣聲。若爾何緣說死生智知有情類。由現身中成身語意諸惡行等。非天眼通能知此事。有別勝智是通眷屬。依聖身起能如是知。是天眼通力所引故。與通合立死生智名。他心智通三念住攝。謂受心法緣心等故。宿住漏盡經主欲令一一皆通四念住攝。通緣五蘊一切境故。而實宿住法念住攝。雖契經說念曾領受苦樂等事。是憶前生苦樂等受所領眾具。即是雜緣法念住攝。漏盡如力或法或四。不應定言四念住攝。若約善等分別六通。有餘師言。六皆是善而實眼耳唯無記性。餘之四通一向是善。經主於此作是釋言。天眼耳通無記性攝。是眼耳識相應慧故。若爾寧說依四靜慮。隨根說故。亦無有失。謂所依止眼耳二根。由四靜慮力所引起即彼地攝。故依四地通依根故說依四言。或此依通無間道說。通無間道依四地故。此釋不然。六通皆是解脫道攝。眼耳二識是解脫道。理不成故。應作是說。四靜慮中有定相應。勝無記慧。能引自地勝大種果。此慧現前便引自地天眼天耳。令現在前為所依根發眼耳識。故眼耳二識相應慧非通。但可說言是通所引。如契經說無學三明。彼於六通以何為性。頌曰。

 第五二六明  治三際愚故
 後真二假說  學有闇非明

論曰。言三明者。一宿住智證明。二死生智證明。三漏盡智證明。如其次第。以無學位。攝第五二六通為其自性。六中三種獨名明者。如次對治三際愚故。謂宿住智通治前際愚。死生智通治後際愚。漏盡智通治中際愚。是故此三獨標明號。又宿住通憶念前際自他苦事。死生智通觀察後際他身苦事。由此厭背生死眾苦。起漏盡通觀涅槃樂。故唯三種偏立為明。又此三通如次能舍常斷有見故立為明。又此能除有有情法三種愚故。偏立為明。有餘師言。宿住能見過去諸蘊。展轉相因次第傳來都無作者。由此能引空解脫門。死生能觀有情生死。下上旋轉猶如灌輪。故不希求三有果報。由此能引無願解脫門。厭離為門歸無相法。故起漏盡無相解脫門。是故三通獨標明號。此三皆名無學明者。俱在無學身中起故。於中最後容有是真通無漏故。餘二假說體唯非學非無學故。由此最後得無學名。自性相續皆無學故。前之二種得無學名。但由相續不由自性。如施設論作如是言。有等持相應無覆無記慧。不由善故及無漏故得立聖名。由聖身中此可得故。說名為聖。此亦應爾。故名無學。有學身中有愚闇故。雖有前二不立為明。雖有暫時伏滅愚闇。後還被蔽。不可立明。要暗永無。方名明故。契經中說示導有三。彼於六通以何為性。頌曰。

 第一四六導  教誡導為尊
 定由通所成  引利樂果故

論曰。三示導者。一神變示導。二記心示導。三教誡示導。如其次第。以六通中第一四六。為其自性。唯此三種引所化生。令初發心最為勝故。能示能導立示導名。三示導中教誡最勝。定由通所成故。定引利樂果故。謂前二導咒等亦能。不但由通故非決定。如有咒術名健馱梨。持此便能騰空自在。或有藥草具勝功能。若服若持飛行自在。復有咒術名伊剎尼。持此便能知他心念。或由觀相聽彼言音。亦能了知他心所念。教誡示導。除漏盡通。餘不能為。故是決定。或前二導外道亦能。第三不然。故名決定。又前二導有但令他暫時迴心。不能引得畢竟利益及安樂果。教誡示導亦定令他引當利益及安樂果。以能如實方便說故。由此教誡最勝非餘。神境二言為目何義。頌曰。

 神體謂等持  境二謂行化
 行三意勢佛  運身勝解通
 化二謂欲色  四二外處性
 此各有二種  謂似自他身

論曰。神名所目唯勝等持。由此能為神變事故。而契經說。神果名神。意為舉麁以顯細故。又顯勝等持是彼近因故。然神變事體實非神。此廣如前覺分中辨。諸神變事說名為境。此有二種。謂行及化。行復三種。一者運身。謂乘空行猶如飛鳥。二者勝解。謂極遠方作近思惟便能速至。若於極遠色究竟天。作近思惟即便能至。本無來去。何謂速行。此實亦行但由近解。行極速故得勝解名。或世尊言。靜慮境界不思議故。唯佛能了。三者意勢。謂極遠方舉心緣時。身即能至。此勢如意得意勢名。如心取境頃至色究竟故。於此三中意勢唯佛。運身勝解亦通餘乘。謂我世尊神通迅速。隨方遠近舉心即至。由此世尊作如是說。諸佛境界不可思議。如日舒光蘊流亦爾。能頓至遠故說為行。若謂不然此沒彼出。中間既斷行義應無。或佛威神不思議故。舉心即至不可測量。故意勢行唯世尊有。勝解兼餘聖運身並異生。化復二種。謂欲色界。若欲界化外四處除聲。若色界化唯二謂色觸。以色界中無香味故。此二界化各有二種。謂屬自身他身別故。身在欲界化有四種。在色亦然。故總成八。雖生在色作欲界化。而無色界成香味失。化作自身唯二處故。有說亦化四如衣等不成。非神境通能起化事。要此通果諸能化心。此能化心有幾何相。頌曰。

 能化心十四  定果二至五
 如所依定得  從淨自生二
 化事由自地  語通由自下
 化身與化主  語必俱非佛
 先立願留身  後起餘心語
 有死留堅體  餘說無留義
 初多心一化  成滿此相違
 修得無記攝  餘得通三性

論曰。能變化心總有十四。謂依根本四靜慮生。初靜慮生唯有二種。一欲界攝。二初靜慮。第二第三第四靜慮。如其次第有三四五。無上依下。下地劣故。上下地系一靜慮果。所依行等地有勝劣。一地繫上下靜慮果。地雖等所依行勝劣。下繫上果下果上系。如次地劣勝所依行勝劣如得靜慮化心亦然。果與所依俱時得故。然得靜慮總有三時。離染受生加行異故。謂離下染得上靜慮時。亦得此定所引化心果。從上地歿生色界時。及由加行起勝功德。但有新得所依靜慮。亦兼得彼所引化心。依欲界身得阿羅漢。及練根位得應果時。十四化心一時總得。乃至身在第四靜慮。得阿羅漢得五化心。無從化心直出觀義。此從淨定及自類生。能無間生自類淨定故唯從二生二非餘。唯自地化心起自地化事。化所發語由自下心。謂欲初定化唯自地心語。上化起語由初定心。彼地自無起表心故。若生欲界第二定等。化事轉時如何起表。非威儀路工巧處心。依異界身而可現起。彼必依止自界身故。此無有過。引彼界攝大種現前為所依故。謂引色界大種現前。與欲界身密合而住。依之起彼能發表心。無定地表心依散地身過。或起依定能發表心。如依定生天眼耳識。若一化主起多化身。要化主語時諸化身方語。言音詮表一切皆同。故有伽他作如是說。

 一化主語時  諸所化皆語
 一化主若默  諸所化亦然

此但說餘。佛則不爾。諸佛定力最自在故。與所化語容不俱時。言音所詮亦容有別。若上三地所化語時。初定表心現前發者。此心起位已出化心。應無化身化如何語。由先願力留所化身。後起餘心發語表業。故無化語闕所依過。非唯化主命現在時。能留化身令久時住。亦有令住至命終後。即如尊者大迦葉波。留骨鎖身至慈尊世。唯堅實體可得久留。異此飲光應留肉等。有餘師說。願力留身必無有能令至死後。聖大迦葉留骨鎖身。由諸天神持令久住。初習業者由多化心。要附所依起一化事。習成滿者由一化心。能不附所依起眾多化事。總有二類能變化心。一修所成。二生得等。所起化果亦如彼說。修所成化攝處如前。不能化為有情身故。生所得等。於欲界中化為九處。色界化七依不離根。言化九等理實無有能化作根。修果無心餘化容有。修果起表由化主心。餘容自心起身語表。修果飲食若為資身。必在化主身中消化。若為餘事吞金石等。或即住彼化事身中。或隨所宜置在別處。餘化飲食隨住所依。修果化心唯無記性。餘通三性。謂善惡等。如天龍等能變化心。彼亦能為自他身化。天眼耳言為目何義。為目慧體。為目色根。若慧不應名天眼耳。若色根者不應名通。此前已說前何所說。謂說根本四靜慮中。有定相應勝無記慧。名為天眼及天耳通。此所引生勝大種果名天眼耳。其體是何。頌曰。

 天眼耳謂根  即定地淨色
 恆同分無缺  取障細遠等

論曰。此體即是天眼耳根。謂緣聲光為加行故。依四靜慮於眼耳邊。引起彼地微妙大種。所造淨色眼耳二根。見色聞聲名天眼耳。如是眼耳何故名天。體即是天。定地攝故。極清淨故。立以天名。由此經言。天眼耳者無有皮肉筋纏血塗。唯妙大種所造淨色。然天眼耳種類有三。一修得天。即如前說。二者生得。謂生天中。三者似天。謂生餘趣由勝業等之所引生。能遠見聞似天眼耳。如藏臣寶菩薩輪王。諸龍鬼神及中有等。修得眼耳過現當生恆是同分。以至現在必與識俱。能見聞故處所必具無翳無缺。如生色界一切有情。能隨所應取彼障隔。極細遠等諸方色聲。故於此中有如是頌。

 肉眼於諸方  被障細遠色
 無能見功用  天眼見無遺

前說化心修餘得異。神境等五各有異耶。亦有。云何。頌曰。

 神境五修生  咒藥業成故
 他心修生咒  又加佔相成
 三修生業成  除修皆三性
 人唯無生得  地獄初能知

論曰。神境智類總有五種。一修得。二生得。三咒成。四藥成。五業成。曼馱多王及中有等。諸神境智是業成攝。有餘師說。神境有四。即前行三變化為一。言變化者。如契經言。分一為多。乃至廣說。他心智類總有四種。前三如上加佔相成。餘三各三。謂修生業。除修所得皆通善等。非定果故不得通名。人中都無生所得者。餘皆容有。隨其所應本性生念業所成攝。人由先業能憶過去。於地獄趣初受生時。唯以生得他心宿住知他心等。及過去生苦受逼已更無知義。彼憶過去以何證知。如契經言。彼自憶念。我等過去曾聞他說諸欲過失。而不厭離。故於今時。受斯劇苦。彼唯能憶次前一生。餘趣隨應恆有知義。傍生知過去。如蠡聲狗等鬼知過去。如有頌言。

 我昔集眾財  以法或非法
 他今受富樂  我獨受貧苦

天知過去。如有頌言。

 我施逝多林  蒙大法王住
 賢聖僧受用  故我心歡喜

又契經說。諸生天者初生必起三種念言。我從何歿今生何處。乘何業故來生此間。

說一切有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六

 

上篇: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下篇:阿毗達磨藏顯宗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雜阿毗曇心論

雜阿毘曇心論卷第一 尊者法救造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

阿毗曇五法行經

阿毘曇五法行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苦法黠可苦法黠...

阿毗曇八犍度論

阿毘曇八犍度論序 釋道安撰 阿毘曇者。秦言大法也。眾...

阿毗曇甘露味論

阿毘曇甘露味論卷上 尊者瞿沙造 曹魏代譯失三藏名 布...

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

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

八識規矩直解

八識規矩直解 三藏法師 玄奘 作 蕅益沙門 智旭 解...

【註音版】華嚴字母

一、華嚴字母 華嚴字母共有四十二個,出自《大方廣佛...

法華三昧懺儀

法華三昧懺儀勘定元本序 宋天竺寺傳天台教觀沙門遵式...

佛說沙曷比丘功德經

佛說沙曷比丘功德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佛...

【註音版】彌勒佛聖誕祝儀

本祝儀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

佛說八無暇有暇經

佛說八無暇有暇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佛說灌頂王喻經

佛說灌頂王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

順權方便經

順權方便經卷上(一名轉女菩薩) 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佛教詞典】貪慾由五因生

【貪慾由五因生】 p0978 瑜伽十七卷十五頁云:云何貪慾...

【佛教詞典】俱解脫

梵語 ubhayato-bhāga-vīmukta。「慧解脫」之對稱。九...

起心動念一舉一動,全部都是佛法

我們往往搞錯了,以為所謂修行就是說我每天抽一個小時...

觀音菩薩的形像

明代闕名彩畫《白衣觀音圖》 觀音,原譯觀世音,梵文...

《阿彌陀經》的三部重要註疏

古往今來《佛說阿彌陀經》有諸多的註疏,這些註解裡面...

淨業行人為何要讀誦大乘經典

《觀經》中佛為何提出淨業行人要讀誦大乘經典?因為念...

若疾病纏綿者,當力修淨業誓求往生

相晤已來,忽滿六年。不但星霜屢更,即國曆已非其舊。...

佛像常見的七種手印

佛像的各種手勢代表佛像的不同身份,表示佛教的各種教...

持戒懺悔使現生帶來好運吉祥

不管多偉大的人,業力來臨,都抵擋不住,至此才知道人...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和「至心信樂乃至十念」有衝突嗎

問: 《佛說阿彌陀經》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

圓滿人身的修養

一、做正信的學佛人 既然我們大家學佛,我們要明白,...

《楞嚴經》與《法華經》的差別

我們講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楞嚴經》是...

怡山發願文

爐香讚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

對面不識佛菩薩

以前中國有個杜順和尚,他收了一個徒弟,這個徒弟跟著...

【視頻】朝時課誦

朝時課誦

【視頻】《佛說淨業障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淨業障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