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

宋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

宋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捨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王波斯匿乘羽[羽*包]車群臣圍繞,出捨衛城,便往園中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欲聽說法。

時世尊告波斯匿王:「有四人出現世間。云何為四?或復有人先丑而後妙,或復有人先妙而後丑,或復有人先丑後丑,或復有人先妙後妙。

「云何人先丑後妙?或復有人生卑賤家,若旃陀羅家,若魁膾家,若工巧家,若剔鬚髮家、貧窮家,無穀米處食不充口,雖復得食臭穢弊惡。生如此家,顏色丑弊,人不喜見為人輕蔑,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彼已身修善行、口修善行、意修善行,若見沙門婆羅門已,便起謙卑意,承事恭敬不失時節。若見供養者,見已便歡喜踴躍,命終時生善處天上。譬如有人從地至小床,從小床至大床,從大床至馬,從馬至象,從象至大講堂,以是故我說此人先丑後妙。如是,彼人先丑後妙。

「云何人先妙後丑?若有人生豪尊家,或剎利大姓家,婆羅門大姓家,或長者大姓家,或王家,或太子家,或大臣家及諸大家,顏色端正無有比,色如桃花。彼人便身行惡、口行惡、意行惡,彼若見沙門、婆羅門、諸長宿,彼見已無恭敬心亦不禮事,亦不與言論。彼若見供養者,見已便起嫉妬心,此是邪見、猶豫見所攝此便有邪見,無施亦無福亦無受者,亦無善惡行,亦無今世後世,無父無母,世無阿羅漢等修妙行者,疾得證通而娛樂中。彼以有此成就惡邪見,若命終時生三惡趣獄中,猶如彼人從講堂轉下至象項,從象至馬,從馬至大床,從大床至小床,從小床首足墮地,由是故我說彼人先妙後丑。如是,彼人先妙後丑。

「彼云何人先丑後丑?或有人生卑賤家,或旃陀羅家,或魁膾家,或工巧家,或剔鬚髮家,及餘貧賤,無有飲食,雖復得食臭穢難嘗。生如此家,彼身行惡、口行惡、意行惡。彼已身行惡、口行惡、意行惡,若見沙門、婆羅門、諸尊長者,亦不恭敬亦不禮事,亦不與共言論,彼是邪見與猶豫見相應,彼便有是見,無施無福亦無受者,亦無善惡行報,亦無今世後世,無父無母,世無沙門婆羅門等行業者,無阿羅漢於今世後世疾得證通娛樂其中。彼與惡見相應,命終時生三趣入地獄中。譬如人從冥至冥,從暗至暗,由是故說此人先丑後丑。如是,彼人先丑後丑。

「彼云何人先妙後妙?若有人生豪尊家,生剎利大姓家,或婆羅門大姓家,或長者大姓家,或王家,或太子家,大臣家,極富饒財多寶,彼人極端正無比,色如桃華。彼身修善行、口修善行、意修善行。彼身已修善行,口已修善行,意已修善行,彼若見沙門、婆羅門、諸尊長者,若見便恭敬禮事供養供給,若見有人來供養承事禮敬,便發歡喜,彼與等見相應無顛倒相。彼有是見,有施有福有受者,有善惡行,有今世後世,有父有母,世有沙門、婆羅門等修梵行者,阿羅漢於今世後世疾得證通娛樂其中。彼已成就善見,命終時生天上。譬如人從講堂至講堂,從觀至觀,游一宮殿至一宮殿,由是故我說彼人先妙後妙。如是,彼人先妙後妙。如是,大王!有四人出現於世。」

爾時世尊便說偈言:

「大王人貧賤,  得信好布施,
 見沙門梵志,  及諸乞求者,
 承事禮恭敬,  等修諸善業,
 見施常歡喜,  乞者亦惠施,
 是施微妙業,  更不受瑕穢。
 如是王此人,  彼臨命終時,
 生三十三天,  先丑而後妙。
 大王人有財,  無信懷嫉妬,
 常欲行非行,  邪見無有師,
 見沙門梵志,  及諸乞求者,
 誹謗常罵詈,  慳貪如無財,
 見施往遏絕,  乞者不惠施,
 彼命非妙業,  彼人受瑕穢。
 如是王此人,  臨欲命終時,
 必生入地獄,  先妙而後丑。
 大王人貧賤,  無信慳貪心,
 常欲行非行,  邪見無有師,
 見沙門梵志,  及諸乞求者,
 誹謗常罵詈,  慳貪言無財,
 見施而遏絕,  乞者不惠施,
 彼命非妙業,  彼人受瑕穢。
 如是王此人,  臨欲命終時,
 必生入地獄,  先丑而後丑。
 大王人饒財,  好信常布施,
 見沙門梵志,  及諸乞求者,
 承事禮恭敬,  等修諸善業,
 見施常歡喜,  乞者亦惠施,
 是世微妙業,  更不受瑕穢。
 如是王此人,  臨欲命終時,
 生三十三天,  先妙而後妙。

「是故,大王!當作是學。如是,大王!當作是學,先妙而後妙,莫學先丑而後丑。如是,大王!當作是學。」

爾時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


上篇:佛說阿羅漢具德經

下篇:須摩提女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捨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 (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佛說馬有三相經

佛說馬有三相經(出雜阿含別譯) 後漢沙門支曜譯 聞如是...

弊魔試目連經

弊魔試目連經(一名魔嬈亂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

佛說阿遬達經

佛說阿遬達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佛在...

佛說意經

佛說意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婆...

華嚴關脈義記

華嚴關脈義記 無礙勢。四問答取文勢。 第一展轉無盡者...

觀虛空藏菩薩經

觀虛空藏菩薩經 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 如是我聞: 一...

戀西大師淨土必求(淨業痛策)

淨土必求自敘 大本彌陀經雲。佛告彌勒。其有得聞彼佛...

【註音版】佛說分別布施經

佛說分別布施經...

佛說義足經

佛說義足經卷上(八雙十六輩)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桀貪...

伽耶山頂經

伽耶山頂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

心銘

心性不生,何須知見。本無一法,誰論熏煉。 往返無端...

佛說馬有三相經

佛說馬有三相經(出雜阿含別譯) 後漢沙門支曜譯 聞如是...

五方便念佛門

五方便念佛門 天台智者大師撰 一凝心禪、二制心禪、三...

【佛教詞典】九上緣惑

【九上緣惑】 九種緣上界上地所起之惑。即見苦所斷之邪...

【佛教詞典】制怛羅

(雜名)Caitra,星名。此星現於正月,故名正月曰制怛...

心要與法相應

曾經有位修行者,去參學一個很有名的道場。那裡住著很...

大安法師:淨土法門的專修

修行淨土法門,宜專精。善導大師提出專修的五種正行:...

佛號招牌度眾生

我要呼籲大家一個度眾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每一位佛教徒...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由於鄰居家著火,火勢蔓延,衛錦洲居士家也被毀於一旦...

廚師改行,全家獲福

阿融的職業是在酒樓餐館中專門從事下刀斬剁宰殺飛禽、...

淨界法師:靈峰宗論

《靈峰宗論》是蕅益大師一生當中在佛法的修學心得。在...

地球不是只屬於人類

世界上最寶貴者莫如生命,任何形式的生命都應該得到我...

翻翻經書是否等於跟念經一樣

問: 我是緬甸華僑,我看經書有的時候不懂,那天有一...

佛法宇宙觀之四大部洲

這次我們再打通了整個欲界來講,咱們作為人,在四土的...

修行佛法莫作容易想

菩薩曰:心行處滅,是諸佛常住真心。心行處有,是眾生...

日月如梭,很快一天就過去了

這個打警策是考驗你,警告你要好好地用功:今天又過了...

東林寺出家需具備什麼資格條件

問: 來自南洋的弟子,可否到東林寺出家?出家需具備什...

【視頻】早課(福嚴佛學院)

早課(福嚴佛學院)

【視頻】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孔雀山僧團)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孔雀山僧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