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心銘

牛頭法融禪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心性不生,何須知見。本無一法,誰論熏煉。

往返無端,追尋不見。一切莫作,明寂自現。

前際如空,知處迷宗。分明照境,隨照冥蒙。

一心有滯,諸法不通。去來自爾,胡假推窮。

生無生相,生照一同。欲得心淨,無心用功。

縱橫無照,最為微妙。知法無知,無知知要。

將心守靜,猶未離病。生死忘懷,即是本性。

至理無詮,非解非纏。靈通應物,常在目前。

目前無物,無物宛然。不勞智鑒,體自虛玄。

念起念滅,前後無別。後念不生,前念自絕。

三世無物,無心無佛。眾生無心,依無心出。

分別凡聖,煩惱轉盛。計較乖常,求真背正。

雙泯對治,湛然明淨。不須功巧,守嬰兒行。

惺惺了知,見網轉彌。寂寂無見,暗室不移。

惺惺無妄,寂寂明亮。萬象真常,森羅一相。

去來坐立,一切莫執。決定無方,誰為出入。

無合無散,不遲不疾。明寂自然,不可言及。

心無異心,不斷貪淫。性空自離,任運浮沉。

非清非濁,非淺非深。本來非古,見在非今。

見在無住,見在本心。本來不存,本來即今。

菩提本有,無須用守。煩惱本無,無須用除。

靈知自照,萬法歸如。無歸無受,絕觀忘守。

四德不生,三身本有。六根對境,分別非識。

一心無妄,萬緣調直。心性本齊,同居不攜。

無生順物,隨處幽棲。覺由不覺,即覺無覺。

得失兩邊,誰論好惡。一切有為,本無造作。

知心不心,無病無藥。迷時捨事,悟罷非異。

本無可取,今何用棄。謂有魔興,言空象備。

莫滅凡情,唯教息意。意無心滅,心無行絕。

不用證空,自然明徹。滅盡生死,冥心入理。

開目見相,心隨境起。心外無境,境外無心。

將心滅境,彼此由侵。心寂境如,不遣不拘。

境隨心滅,心隨境無。兩處不生,寂靜虛明。

菩提影現,心水常清。德性如愚,不立親疏。

寵辱不變,不擇所居。諸緣頓息,一切不憶。

永日如夜,永夜如日。外似頑嚚,內心虛真。

對境不動,有力大人。無人無見,無見常現。

通達一切,未嘗不遍。思維轉昏,汩亂精魂。

將心止動,轉止轉奔。萬法無所,只有一門。

不入不出,非靜非喧。聲聞緣覺,智不能論。

實無一物,妙智獨存。本際虛沖,非心所窮。

正覺無覺,真空不空。三世諸佛,皆乘此宗。

此宗毫末,沙界含容。一切莫顧,安心無處。

無處安心,虛明自露。寂靜不生,放曠縱橫。

所作無滯,去住皆平。慧日寂寂,定光明明。

照無相苑,朗涅槃城。諸緣忘畢,詮神定質。

不起法座,安眠虛室。樂道恬然,優遊真實。

無為無得,依無自出。四等六度,同一乘路。

心若不生,法無差互。知生無生,現前常住。

智者方知,非言詮悟。


上篇:善女人傳

下篇:在家菩薩戒本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諸宗部目錄

【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馬祖道一禪師廣錄

江西馬祖道一禪師語錄(四家語錄卷一) 江西道一禪師...

禪門鍛煉說

禪門鍛煉說 江西南康雲居山真如禪寺晦山戒顯著 堅誓忍...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觀心釋

已申如實不空義 如如演說不取著 攝彼名句及文身 融...

止觀大意

止觀大意 唐天台沙門釋湛然述   因員外李華欲知止觀...

淨土法語

夫修行法門,乃如來對病之良藥也。藥隨病廣,數逾恆沙...

略法華三昧補助儀

略法華三昧補助儀並序 (由此懺法隨事觀想。並指法華三...

瑞州洞山良价禪師語錄

瑞州洞山良价禪師語錄 徑山沙門語風圓信無地地主人郭...

華嚴法界玄鏡

華嚴法界玄鏡卷上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餘覃思...

銀色女經

銀色女經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

聖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一百八名真實圓義陀羅尼經

聖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一百八名真實圓義陀羅尼經 西天...

佛說樂想經

佛說樂想經 西晉月支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大方等如來藏經

大方等如來藏經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南無月光如來神咒

南無月光如來神咒...

華嚴法界玄鏡

華嚴法界玄鏡卷上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餘覃思...

念佛警策

念佛警策卷上 菩薩戒弟子 彭際清 纂 無量壽經 佛告...

佛說鴦掘摩經

佛說鴦掘摩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罪業應報教化地獄經

佛說罪業應報教化地獄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如是我...

【佛教詞典】經藏堂主

(職位)藏主之下有堂主。藏主不居藏殿。堂主守經,常...

【佛教詞典】父母

(雜語)梵語雜名曰:父比多,母莽多。Pitṛ(N.sg....

一句佛號圓融四法界

一句彌陀,圓融法界。覿體全真,交羅無礙。徹悟大師 一...

色受想行識裡面的「想」和「識」有什麼不同

問: 請問法師,色、受、想、行、識裡面的想和識有什麼...

聖嚴法師《開放的心境》

一般人思考事情時,總是喜歡從自己的角度來看,所以遇...

真能念佛,即是現前修行六度萬行

漢傳大乘法門裡面所講的六度萬行,佈施、持戒、忍辱、...

天堂淨土

挑水雲水僧,是一位有名的禪師,曾在好幾個叢林禪院住...

寬運法師《放生之意義與功德》

(一)為何要放生?放生的目的與意義何在? 佛教提倡...

有所執著,必有所束縛

朋友帶我去看一位收藏家的收藏,據說他收藏的都是頂級...

學佛的目的在於解脫自在

學佛的目的,在於解脫、自在。而不少人,學佛之後,處...

念佛人很多,為何成就的人非常少

淨土宗其實在逐漸衰微當中,這是很遺憾的事!念佛人很...

何曾生過,又何曾死過

眾生的心是很複雜的,實際慢慢地就能體會到,不管我們...

皈依的三寶有兩種

我們在前面講到皈依的兩種內涵,這個地方講到我所皈依...

【佛學漫畫】人身難得

人身得來非常之不易,命中率極低,遇正法更難,如果這...

【視頻】《普賢行願品》旃檀居士念誦

《普賢行願品》旃檀居士念誦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平興寺唱誦

《佛說阿彌陀經》平興寺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