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裴休宰相,是一個很虔誠的佛教徒,他的兒子裴文德,年紀輕輕的就中了狀元,皇帝封他為翰林,但是裴休不希望兒子這麼早就飛黃騰達,少年仕進。因此就把他送到寺院裡修行參學,並且要他先從行單(苦工)上的水頭和火頭做起。這位少年得意的翰林學士,天天在寺院裡挑水砍柴,弄得身心疲累,而又煩惱重重,心裡就不停的嘀咕,不時的怨恨父親把他送到這種深山古寺裡來做牛做馬,但因父命難違,強自隱忍,像這樣心不甘情不願的做了一段時間之後,終於忍耐不住,滿懷怨恨的發牢騷道:
「翰林擔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
寺裡的住持無德禪師剛巧聽到,微微一笑,也念了兩句詩回答道:
「老僧一炷香,能消萬劫糧。」
裴文德嚇了一跳,從此收束身心,苦勞作役。
偉大人物,不是坐在高位上給人崇拜,禪者是從卑賤作業,苦役勞動中身體力行,磨勵意志。儒者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佛教更是重視苦行頭陀,勞役歷練。雖然如斯,這也只是充實福德因緣,乃屬世間有為法,若禪者炷香,心能橫遍十方,性能豎窮三際,心性能與無為法相應,當然「老僧一炷香,能消萬劫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