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誡初心學人文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誡初心學人文

夫初心之人。須遠離惡友親近賢善。受五戒十戒等。善知持犯開遮。但依金口聖言。莫順庸流妄說。既已出家參陪清眾。常念柔和善順不得我慢貢高。大者為兄小者為弟。儻有諍者兩說和合。但以慈心相向。不得惡語傷人。若也欺凌同伴論說是非。如此出家全無利益。財色之禍甚於毒蛇省己知非常須遠離。無緣事則不得入他房院。當屏處不得強知他事。非六日不得洗浣內衣。臨盥漱不得高聲涕唾。行益次不得搪揬越序。經行次不得開襟掉臂。言談次不得高聲戲笑。非要事不得出於門外。有病人須慈心守護。見賓客須欣然迎接。逢尊長鬚肅恭迴避。辦道具須儉約知足。齋食時飲啜不得作聲執放。要須安詳不得舉顏顧視。不得欣厭精麁。須默無言說。須防護雜念。須知受食但療形枯為成道業。須念般若心經觀三輪清淨不違道用。赴焚修須早暮勤行自貴懈怠。知眾行次不得雜亂。讚唄咒願須誦文觀義。不得但隨音聲。不得韻曲不調。瞻敬尊顏不得攀緣異境。須知自身罪障猶如山海。須知理懺事懺可以消除。深觀能禮所禮皆從真性緣起。深信感應不虛影響相從。居眾寮須相讓不爭。須遞相扶護。慎詳論勝負。慎聚頭閑話。慎誤著他鞋。慎坐臥越次。對客言談不得揚於家丑。但讚院門佛事。不得詣庫房見聞雜事自生疑惑。非要事不得游州獵縣。與俗交通令他憎嫉失自道情。儻有要事出行。告住持人及管眾者。令知去處。若入俗家切須堅持正念。慎勿見色聞聲流蕩邪心。又況披襟戲笑亂說雜事。非時酒食妄作無礙之行深乖佛戒。又處賢善人嫌疑之間。豈為有智慧人也。住社堂慎沙彌同行。慎人事往還。慎見他好惡。慎貪求文字。慎睡眠過度。慎散亂攀緣。若遇示師陞座說法。切不得於法作懸崖想生退屈心。或作串聞想生容易心。當須虛懷聞之。必有機發之時。不得隨學語者但取口辦。所謂蛇飲水成毒。牛飲水成乳。智學成菩提。愚學成生死是也。又不得於主法人生輕薄想。因之於道有障。不能進修切須慎之。論雲。如人夜行罪人執炬當路。若以人惡故不受光明。墮坑落塹去矣。聞法之次如履薄氷。必須側耳目而聽玄音。肅情塵而賞幽致。下堂後默坐觀之。如有所疑博問先覺。夕惕朝詢不濫絲發。如是乃可能生正信。以道為懷者歟。無始習熟愛慾恚癡纏綿意地。暫伏還起如隔日瘧。一切時中直須用加行方便智慧之力痛自遮護。豈可閑謾游談無根虛喪天日。欲冀心宗而求出路哉。但堅志節責躬匪懈。知非遷善改悔調柔。勤修而觀力轉深。鍊磨而行門益淨。長起難遭之想道業恆新。常懷慶幸之心終不退轉。如是久久自然定慧圓明見自心性。用如幻悲智還度眾生。作人天大福田。切須勉之。泰和乙丑冬月。海東曹溪山老衲知訥志。

皖山正凝禪師示蒙山法語

師見蒙山來禮。先自問雲。爾還信得及麽。山雲。若信不及不到這裡。師云。十分信得更要持戒。持戒易得靈驗。若無戒行如空中架樓閣。還持戒麽山雲。見持五戒。師云。此後只看箇無字。不要思量卜度。不得作有無解會。且莫看經教語錄之類。只單單提箇無字。於十二時中四威儀內。須要惺惺如貓捕鼠如雞抱卵無令斷續。未得透徹時。當如老鼠咬棺材相似不可改移。時復鞭起疑雲。一切含靈皆有佛性。趙州因甚道無意作麽生。既有疑時默默提箇無字迴光自看。只這箇無字要識得自己。要識得趙州。要捉敗佛祖得人憎處。但信我如此說話。驀直做將去。決定有發明時節。斷不誤爾。云云。

東山崇藏主送子行腳法語

大凡行腳須以此道為懷。不可受現成供養了等閑過日。須是將生死二字釘在額上。十二時中裂轉面皮。討箇分曉始得。若秖隨群逐隊打空過時。他時閻羅老子打算飯錢。莫道我與爾不說。若做工夫須要日日打算時時點檢。自轉鼓起來至二更看。那裡是不得力處。那裡是打失處。那裡是不打失處。若如此做將去。定有到家時節。有一般辦道之人經不看佛不禮。才上薄團便打瞌睡。及至醒來又且胡思亂想。才下禪床便與人打雜交。若如此辦道至彌勒下生。也未有入手底時節。須是勐著精彩提起一箇無字。晝三夜三與他廝睚。不可坐在無事甲裡。又不可執在蒲團上死坐。須要活弄。恐雜念紛飛起時千萬。不可與他廝鬪轉鬪轉急。多有人在這裡不識進退解免不下。成風成顛壞了一生。須向紛飛起處輕輕放下打一箇。轉身下地行一遭。又上床開兩眼揑雙拳。竪起嵴梁依前提起。便覺清涼。如一鍋湯攙下一杓冷水相似。但如此做工夫。日久月深自有到家時節。工夫未得入手。莫生煩惱。恐煩惱魔入心。若覺省力不可生歡喜。恐歡喜魔入心。種種病痛言之不盡。恐眾中有老成兄弟辦道者。千萬時時請益。若無將祖師做工夫底言語看一遍。如親見相似。而今此道難得其人。千萬向前望汝早早打破漆桶歸來為我揩背。至囑至囑。

蒙山和尚示眾語

若有來此同甘寂寥者。捨此世緣除去執著顛倒。真實為生死大事。肯順庵中規矩。截斷人事隨緣受用。除三更外不許睡眠。不許出街。不許赴請。未有發明不許看讀。非公界請不許閱經。如法下三年工夫。若不見性通宗。山僧替爾入地獄。

後跋

夫心者。是世間出世間萬法之總相也。萬法即是心之別相。然其別有五。一肉團心。狀如蕉蕾。生色身中。係無情攝。二緣慮心。狀若野燒。忽生忽滅。係妄想攝。三集起心。狀如草子。埋伏識田。係習氣攝。四賴耶心。狀如良田。納種無厭。係無明攝。五真如心。狀同虛空。廓徹法界。係寂照攝。已上五心。前四皆妄念念生滅後一是真。三際一如。若不揀辯分明。猶恐認妄為真。其失非小。故引佛經祖語。問辯徵釋。開示迷妄根源。指陳修證本末。次第一十六章。始於正信。終乎所往。深明真心之捷徑。故名直說。予獲是書。僅十餘載。朝夕觀覽。以為棲神之秘要。一日出示眾。信善士感節庵。居士陳普忠。慨然樂施綉梓流傳。庶修心之士觀之者。感悟真心之妙。逈出直說之表也。是為跋。

正統十二年歲在丁卯。臘月八日大天界蒙堂比丘。


上篇:真心直說

下篇: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諸宗部目錄

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金光明最勝懺儀

金光明最勝懺儀 宋傳天台教觀四明沙門知禮集 一切恭敬...

止觀大意

止觀大意 唐天台沙門釋湛然述   因員外李華欲知止觀...

雲門匡真禪師廣錄

雲門匡真禪師廣錄卷上並序 祖燈相繼數百年間。出類邁...

原人論

原人論序 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萬靈蠢蠢皆有其本,...

佛說入無分別法門經

佛說入無分別法門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

【註音版】佛說師子月佛本生經

佛說師子月佛本生經...

【註音版】佛說不思議功德諸佛所護念經

佛說不思議功德諸佛所護念經...

國清百錄

國清百錄序 隋沙門灌頂撰 先師以陳太建七年歲次乙未。...

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

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序 終南山釋氏道宣撰 惟夫幔幢...

【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佛說舍衛國王十夢經

佛說舍衛國王十夢經 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弟子死復生經

弟子死復生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祇...

佛遺教經解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述 歸命常住大悲尊 應病與藥權實法...

【佛教詞典】功德池

在西方極樂世界有無量無數盛滿八功德水之寶池。...

【佛教詞典】二十億耳

(人名)Sroṇakoṭiviṁsa,比丘名。佛在世時證阿羅漢...

什麼時候適合通讀大藏經

問: 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時候適合通讀大藏經?通讀大...

每天都要上香嗎,還是心到就可以了?

問: 師父,像我們初學佛法的人,是每天都去上香拜佛...

學佛中常見的八種「病態」

一、煞有介事型 張口閉口,便是頂禮某大德;對人言必稱...

聖嚴法師《體驗》

你沒有真正去體驗自己的生命,也沒有真的想要體驗屬於...

聖嚴法師:見人低一級

所謂的「大丈夫」要能屈能伸、舒卷自如,一般人往往是...

這句佛號念得孤明歷歷,這裡面就有觀

問: 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的本身是否就有觀想...

獵人與小鳥

有一群小鳥每天很快樂的飛翔,有個獵人很想捕捉它們,...

四十八大願——(第4願)形色無有好丑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覺。...

大孝中的大孝

佛世,大目犍連事母至孝。母死出家,精進行道,得六神...

觀身不淨是對慾望的強制壓抑嗎

問: 請問師父,在修止觀的時候,如果觀身不淨是否打...

聖嚴法師《否極泰來》

一般人只知道無常是損壞、消失、死亡等消極面的現象,...

為耳聾昏迷癡呆者助念,有功效嗎

問: 若有耳聾或重聽之人,或昏迷,或患老年癡呆症者,...

【視頻】《佛說護淨經》聆志居士讀誦

《佛說護淨經》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楮訾)

《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楮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