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攝大乘論

淨界法師  2023/03/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六十七講)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二六頁,庚十、業。

這一大科是講到法身的功德。我們從前面的學習,可以把法身的功德分兩部分來作個總結:一個是從質,一個是從量。從本質上來說,法身的功德是具足了兩種:第一個是解脫身,三世諸佛在因地的時候,因為修習我空、法空的智慧,所以他成就這樣的一個法身,是解脫一切身心的障礙;第二個是安樂身,佛陀在因地的時候,依止大悲的願力,來修習種種的波羅蜜,所以他成就的果報,有種種的莊嚴、種種安樂的受用。

所以從他的本質上來說,有解脫身跟安樂身兩種的功德;如果從他的量來說,不管是解脫身跟安樂身,都是自在的,能夠隨心自在的。這樣等於是簡別阿羅漢跟菩薩,因為阿羅漢跟菩薩他們也有少分的解脫、少分的安樂;但是阿羅漢跟菩薩,不能夠在時間上成就相續、不能夠在空間上普及一切處;只有佛陀的安樂跟解脫,是能夠隨心自在,不受一切時空的障礙,所以我們說佛為法王,於法自在,就是讚歎佛陀的解脫跟安樂這兩種功德是隨心自在的。好,我們看第十段業,就是最後一段:

庚十、業(分二:辛一標釋五業;辛二釋其平等)

辛一、標釋五業(分二:壬一標數;壬二列釋)

壬一、標數

這一段也有一點總結前面功德的意思,分成兩段:一、標釋五業;二、釋其平等。先說明佛陀造業的種類,第二個說明他的平等相。我們看標釋五業,看第一段的的標數:

復次,應知如是諸佛法界,於一切時能作五業。

佛陀的法身能夠在一切時、一切處,成辦五種的事業。前面的九段,講到佛陀有種種解脫的功德、安樂的功德。這兩種功德,到底對我們眾生能夠造作什麼樣的業呢?這以下說明,能夠成辦五種的業。這五種業,我們看壬二的列釋:

壬二、列釋(分五:癸一救濟災橫;癸二救濟惡趣;癸三救濟 非方便;癸四救濟薩迦耶;癸五救濟乘)

癸一、救濟災橫

一、救濟災橫;二、救濟惡趣;三、救濟非方便;四、救濟薩迦耶;五、救濟乘。這五種業,我們分成兩大部分:佛陀法身對我們眾生所造的業,第一類是屬於神通救拔之業,第二類是屬於說法度脫之業,一個是暫時的救拔,一個是永恆的度脫。前面兩個是暫時的救拔,我們看第一個:

一者,救濟一切有情災橫為業。於暫見時,便能救濟盲聾狂等諸災橫故。

佛陀的法身,一切時、一切處的在加持我們眾生;當我們眾生很至誠憶念佛陀功德的時候,佛陀對眾生產生救拔有情災難橫禍之業。我們過去曾經造過殺盜淫妄的罪業,但是我們後來起了懺悔的心、歸依的心,很真誠的憶念佛陀的名號、或者是憶念佛陀的相好,乃至於憶念佛陀的功德,等到真誠跟佛陀感應道交的時候,暫見,就是心心相應的時候,啟動了法身的救拔,就能夠使令我們盲者得見、聾者得聽、狂者得正,種種的災難橫禍,使令我們解脫這樣的一個業障。這是第一個佛陀神通救拔有情災橫的別報。

癸二、救濟惡趣

二者,救濟惡趣為業。拔諸有情出不善處,置善處故。

前面的災橫是偏重在別報,這個地方是講總報。就是我們已經墮入到三惡道、或者說在臨命終的時候即將墮三惡道,這個時候我們真誠的憶念佛陀,佛陀法身就會啟動他的救拔力量,使令我們離開三惡道,而安置在三善道。這個在《地藏經》有講過:一個人墮三惡道以後,他能夠很真誠的憶念佛菩薩的聖號,就能夠出離三惡道。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佛陀的神通救拔,我們前面也說過,他神通救拔的功德是自在的,佛為法王,於法自在,是不受時間、空間的影響。所以有人說:我們念什麼咒、持什麼聖號,有一定的時間、有一定的處所。這種說法,印光大師是反對的。印光大師說:我們念佛菩薩的聖號、念〈大悲咒〉,一切時、一切處都能夠得到諸佛的救拔。只是在不恭敬的處所,我們不要出聲,如此的差別而已,佛菩薩的救拔是沒有時間跟空間上的差別。這個地方我們要清楚,佛菩薩對我們的救拔力量,是無時無刻的。前面兩個的救拔,是偏重在我們一分的信心,眾生的信心為能感,諸佛的大悲為能應,感應道交產生神通救拔。這以下的三四五,就是眾生除了信心以外,要有智慧的善根,招感佛陀的說法:

癸三、救濟非方便

三者,救濟非方便為業。令諸外道捨非方便,求解脫行,置於如來聖教中故。

佛陀沒有出世之前,種種的外道,安立了很多邪惡的方便,使令我們離苦得樂,比如說持牛戒、持狗戒,修行這種無益的苦行,來追求生命的解脫,這種都是錯誤的方便。所以佛陀這個時候,就製定了清淨的戒法,使令外道們捨離了邪惡的方便,追求正確的解脫法門,使令他們能夠安置在如來的聖教當中。這個就是說,佛陀在說法之前,一定要先製定戒法,來約束身口,知道什麼是過失相、什麼是功德相,讓大家在身口二業當中,有一個共同遵守的準則,這個地方是救拔非方便。

癸四、救濟薩迦耶

四者,救濟薩迦耶見為業。授與能超三界道故。

弟子們能夠遵守佛陀的制教,身口二業能夠減少過失,佛陀開始說明我空的法門,說明薩迦耶來救拔,說明五蘊無我的道理,這個時候佛陀告訴我們:所謂的我,其實是我們眾生依止現前的五蘊,捏造一個自我出來,所謂的隨所生所繫。你現在是一個女眾的身心,你就依止你現在身心世界,捏造一個自我;你前生是一個男眾,就用男眾的身心世界,來捏造為自我:所以這個我是每一生每一生變化的,所以這個我既然是變化,自然是虛妄相。佛陀以五蘊無我的道理,來破除我們對於自我的執取,這樣子就能夠超越三界的正道。因為有一個自我,就會累積業力,無明緣行;自我消滅以後,那個業力就不能夠累積了。所以這個地方,佛陀開顯了三乘的正道,所謂我空的正見。

癸五、救濟乘

五者,救濟乘為業。拯拔欲趣餘乘菩薩,及不定種性諸聲聞等,安處令修大乘行故。

當這個弟子們能夠修習我空觀,產生對三界果報的出離,佛陀進一步的開顯大乘法門。這個大乘法門是針對什麼根機呢?第一個,救拔欲趣餘乘菩薩,有的菩薩他前生有大乘的善根,但他今生想要退轉、想要退大取小,佛陀開顯大乘法門的殊勝,來救拔這些想要退轉的菩薩。第二個,不定種性的聲聞,這個聲聞人他雖然是今生修習小乘法、修出離心,但是他前生曾經有大乘的善根,這個時候佛陀為他們說法空觀的道理,所謂的一切法是由心所變現的,從萬法唯識的道理,破除小乘那種堅固的法執,他對於生死涅槃──雜染法、清淨法那種堅固的執取,由執取產生對立,由對立造成他們修善跟度眾生的一個障礙,就把這個破除掉。這種成就有大乘善根的聲聞人、這種不定種性的聲聞,佛陀開顯大乘法門,發明萬法唯識的道理,使令他們回小向大,這個就是佛陀的說法度脫之業,就是眾生以智慧的善根為能感,諸佛的大悲為能應,招感佛陀的說法。我們看最後的釋其平等:

辛二、釋其平等(分二:壬一長行略標;壬二頌釋因緣)

壬一、長行略標

這個地方有兩段:第一個長行略標,第二個頌釋因緣。這個地方先作一個總結:

於此五業,應知諸佛業用平等。

前面的五種業,包括了神通救拔、包括了說法度脫,三世諸佛所造的業,是平等無差別的。我們前面也說過,三世諸佛造業,他的相貌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在三世諸佛當中,只要你能夠見到一尊佛,這一尊佛對你的度脫、對你的救拔,就等於是十方諸佛對你的救拔、對你的度脫一樣,沒有差別,你見一尊佛跟見二尊佛的效果是一樣。為什麼呢?諸佛業用平等故,每一尊佛他們救拔的能力,都完全相同的。這個意思就是說,因為諸佛的業,他的發動點是出自於我空、法空的真如,每一個佛都是從我空真如、法空真如所發動出來,所以是平等。我們看眾生的因緣:

壬二、頌釋因緣

此中有頌:

因依事性行,別故許業異,

世間此力別,無故非導師。

前面我們說的是諸佛的業用平等,但是眾生那個明瞭的心識,有我執跟法執的差別,就造成了五種的差別。第一個因有差別: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有他過去造作的業力,你看他今生很喜歡佈施、他很喜歡持戒、他很喜歡靜坐、這個人很喜歡誦經,他那個明瞭的心識,為什麼有這樣的傾向呢?就是他過去有這樣的業因,產生一種等流的力量,所以每一個人造業不同。你看一到了放香時間,每一個人要造的業都不同,當然共修的時候,那不得已,大家都要參加;只要有選擇餘地的時候,每一個人是個人造個人的業。為什麼呢?這個就牽涉到過去業因的差別,他習慣性的業。

第二個依:他今生有這個果報體,比如說你今生是一個女人,你做一個女眾,你造的業也會有所不同的;你前生是一個男眾,你造的業也不同;你變成一個天人、變成一隻螞蟻,造的業也不同:所以我們造業,是深受現前果報的影響。這個依,就是五蘊的果報有所不同。

第三個事:這個事就是講所從事的職業有所不同。比如說你在家、或者你出家,這樣的職業,就影響你所造的業。

第四性:這個性就是心中的喜好,你今生當中有很多見聞覺知的經驗,累積很多很多的喜好,也會影響到你的造業。

行:加行,這個地方的加行,包括有些人是精進的、有些人是懈怠的,也會影響到你所造的業。

因為眾生五種的因緣不同,造成了眾生所造的業有差異。世間此力別,在這個世間上,眾生有五種的功能差別,所以造成他的業是差別。無故非導師,三世諸佛內心所依止的我空、法空的真如,沒有過去的業因、沒有現前的果報、沒有現前的事業、也沒有心中的喜好、也沒有種種的加行,完全是一種我空、法空的清淨心情,因為佛陀沒有這五種差別,所以這種造業的差別,非導師所有,作一個總結。

這個業的意思就是說,比如說我們今天是修人天乘的法門、或者你修二乘的法門,這個人天乘有自我、二乘人是有法執,你在修人天乘跟二乘的時候,你不斷不斷的積功累德,你發覺你跟別人差別愈來愈明顯。你剛開始出家的時候,跟他還沒什麼差別;但是出家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你看他覺得很奇怪,他看你也很奇怪。你修聲聞法就是有這種問題,到最後我也不承認你,你也不承認我。但是大乘法門,你愈修行的時候,你覺得人跟人之間越來越平等、越來越平等、越來越平等,就是他這個立足點有不同。因為小乘的學者他的修行、他的根本思想,依止業力來安立的;大乘的思想依止我們一念心性,我空、法空的心性,所以他到最後的目標是愈來愈平等。

戊二、釋諸妨難(分八:己一釋說一乘;己二釋同時有多佛;己三釋佛畢竟涅槃及不涅槃;己四釋受用身非自性身;己五釋變化身非自性身;己六釋二身常;己七釋佛化身非畢竟住;己八釋求佛果應作功用)

己一、釋說一乘(分二:庚一長行問起;庚二以頌答釋)

庚一、長行問起

首先我們把這一科說一下,我們看二○三頁丁二、廣釋,廣釋法身的功德,有十門分別跟釋諸妨難。十門分別我們講過了,現在是講第二段釋諸妨難。好,我們把這八個妨難念一遍:一、釋說一乘;二、釋同時有多佛;三、釋佛畢竟涅槃及不涅槃;四、釋受用身非自性身;五、釋變化身非自性身;六、釋二身常;七、釋佛化身非畢竟住;八、釋求佛果應作功用。這八段,我們分成三大部分:第一個部分釋說一乘,是約著所說的法來開權顯實;第二到第七,是約著能說的人來開跡顯本,一個約法開權顯實,第二個約人開跡顯本;第三個是結示勸修,把前面兩個作個總結。我們看第一個釋說一乘,我們先看長行問起:

若此功德圓滿相應諸佛法身,不與聲聞獨覺乘共,以何意趣佛說一乘?

假設具足無量功德圓滿相應的諸佛法身,他不跟聲聞、緣覺是共的:聲聞、緣覺他發了出離心修我空觀,他的果報是不能成就法身的,他只能夠成就一種偏空的涅槃;換句話說,佛陀的法身是不共聲聞人跟獨覺的。這意思就是說,的確這個三乘的因果是有差別的;既然三乘因果是有差別的,佛陀為什麼要說一佛乘呢?你看佛陀在圓頓的經典當中,《華嚴經》,特別是《法華經》,佛陀說: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

佛陀到法華會上,普遍的告訴聲聞人說:其實佛陀的教法只有一個,就是使令一切眾生成佛;我告訴你成就阿羅漢,那個阿羅漢的果位是一個虛妄的化城,沒有真實的阿羅漢可得,你成就阿羅漢以後,你還是要繼續往前走的,那只是為了攝受你的一個暫時方便,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的。所以這個時候,佛陀就普遍的為阿羅漢,一一的受成佛的記,這個時候等於把整個三乘的差別全部融通了。這樣講就有矛盾了──佛陀有時候說三乘的因果是有差別的,有時候說三乘是共同趨向於佛道的?就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把三乘跟一乘這兩個之間的關係,提出一個問題。我們看論主的回答:

庚二、以頌答釋(分二:辛一略辨所為;辛二廣別意趣)

辛一、略辨所為

回答當中有兩段:一、略辨所為;二、廣別意趣。這個略辨所為,是說明佛陀宣說一佛乘的目的,為什麼要說一佛乘?第二個廣別意趣,是說明一佛乘的內涵是什麼?我們先看略辨所為:

此中有二頌:

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

由不定種性,諸佛說一乘。

佛陀剛開始出世的時候,是廣泛的宣說三乘的教法,為聲聞人說四諦、為緣覺說十二因緣、為菩薩說六波羅蜜,這個三乘的因果是有差別。但是佛陀到晚年即將涅槃的時候,他為了兩種人來宣說一佛乘的道理:第一種人為引攝一類不定種性,佛陀為引導攝受一類不定種性的聲聞人,就是說他剛開始發出離心、修四聖諦,成就了我空的真理了,這個時候佛陀觀察他在我空真理的心中,有大乘大悲心的善根在裡面,佛陀開顯了這個一佛乘的道理,原來佛陀要你們成就阿羅漢果,是一個暫時的方便,這個時候使令他回小向大,也就是說反正你遲早要成佛的,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做阿羅漢的,這是一個假名字而已,引導這種不定聲聞人,繼續的回小向大,繼續的往前走。

第二個攝受一類任持所餘的不定種性的菩薩,佛陀為了要攝受這種所餘,就是說他已經修學大乘佛法,但是準備要退大取小,這種菩薩大部分都是因為資糧不足,可能是福報不夠、也可能智慧不足,面對這麼剛強的眾生準備要退轉了,看到眾生難度,乾脆做一個自了漢罷了。這個時候佛陀告訴你:你不要退,你退了以後,你遲早還是要回來的。因為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乘法,你沒有選擇餘地的,你一定要成佛的;你現在不過去,你以後還是乖乖的回來走這條路的,所以你既然要面對,就早一點面對。這個時候佛陀開顯一佛乘,使令這種準備退大取小的菩薩,繼續的堅持下去。這意思就是說,一佛乘的開演是有對像的,譬如說你這種人根性堅固,他三乘的聲聞、緣覺的種性是非常堅固的,佛陀是不開顯一佛乘的道理讓他了解。

你看法華會上,佛陀要講《法華經》之前,舍利弗尊者三次啟請,佛陀都保持默然。這個時候,五千的比丘、比丘尼,看情況退席了,退席以後佛陀再開始開講。佛陀說:這五千人不能聽到一佛乘的道理,聽到以後內心產生輕慢譭謗,沒有好處。所以這個一佛乘,是針對這種不定種性的聲聞跟不定種性的菩薩。這個是說明,它的對像是要簡別的。第二個,什麼是一佛乘呢?到底它的內涵是什麼?

辛二、廣別意趣

法無我解脫,等故姓不同,

得二意樂化,究竟說一乘。

在修行的過程當中:第一個所成就的功德,第二個能修行的心。就著三乘所成就的功德,是沒有差別的。第一個法,這個法身,就是二空平等之理,這個是沒有差別的。無我,這個無我指的是般若德,我空、法空的智慧,也是沒有差別。第三個解脫,這種解脫三界的生死,成就出世的涅槃,這種解脫德也是沒有差別的。三乘的法身、般若、解脫,是趨向於同一個目標的。這樣子講,三乘的差別是怎麼安立的呢?是約著能修行人的根機有淺深的不同,而安立了三乘的差別,所成就的法是沒有差別的,能修行的人有差別。

我們根據《涅槃經》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三獸過河,大海是沒有差別,但是三隻野獸在大海當中,走過的時候淺深有不同。你看兔子在大海里面走,它的深度是很淺,它入法性是很淺;馬在河裡面遊走,它的深度就稍微深了一點;這個大象,雙腳就踩在這個實際理地,直接的踩到我們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踩在大地上:雖然三獸都過河了,但是淺深有不同;雖然淺深不同,但是目標卻是一致的。這個目標一致很重要,比如說你剛開始修小乘的人,成就偏空涅槃,好,你要回小向大;既然目標是一致,表示你之前所成就的涅槃是肯定的,不是說你前面修的完全白費,而是說你只要照著你前面的基礎,再往上的發菩提心,前面所成就的我空真理是可以肯定的,所謂的三百由旬跟五百由旬,是同一條路的。所以三乘的教法,是約著根機而安立淺深,但是法是沒有差別。

[得二意樂化,究竟說一乘]。佛陀剛開始為了眾生的根機,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到什麼情況佛陀究竟說一乘呢?為了成就兩種平等的意樂教化:第一個,法性平等的意樂教化,佛陀看眾生的根機成熟了,開顯眾生平等的現前一念心性,告訴眾生:每一個眾生所依止的本來面目是沒有差別,依止一念清淨平等的心性,所以開顯一佛乘的道理。第二個,從佛陀攝取平等的意樂,佛陀的大悲心,佛陀出世的本懷是要使令一切眾生成佛,佛陀這樣的心是沒有偏私的,為了從平等大悲的角度,佛陀也開顯一佛乘的道理。

這個地方是說明所謂的一佛乘,是約著眾生平等跟佛陀的大悲平等而安立。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以後在度化眾生,施設教法也是這個意思,眾生的根性沒有成熟,我們應該要為實施權,要安立方便;眾生的根機成熟了,我們應該開權顯實,開顯真實的道理:這個法門的安立是這樣子安立的。前面這一段是約著法來開權顯實,這以下就探討到底佛陀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己二、釋同時有多佛(分二:庚一長行問起;庚二以頌答釋)

庚一、長行問起

先看第一個長行問起:

如是諸佛同一法身,而佛有多,何緣可見?

說三世諸佛既然都是依止同一個清淨法身,但是在示現變化身的時候,就有很多很多的差別,你看有的是示現釋迦牟尼佛、有的是示現阿彌陀佛、有的是示現藥師佛,他們的身相、名號都不同的,這是什麼原因呢?也就是說,這個成就法身跟成就變化身之間的差別因緣是什麼?提出這個問題。我們看回答:

庚二、以頌答釋

此中有頌:

一界中無二,同時無量圓,

次第轉非理,故成有多佛。

這個地方,我們先說明成就應化身的佛。因為成就應化身,在同一個世界,在同一個四大部洲,是不可以有兩尊佛出現。譬如說釋迦牟尼佛現在的法還沒有斷,雖然是末法,但末法還是法,所以這個時候,就不允許有另外一尊佛出現,不可以,一定要等到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在人世間全部斷滅,另外一尊佛才能出現,要一世無二佛。這個意思就是說,成就應化身的佛是要等待因緣的。但是成就法身佛呢?同時無量圓,次第轉非理,成就法身佛是不須要等待因緣的。比如說你這個菩薩,你的福德智慧圓滿了,你今天可以成佛,他明天可以成佛。所以當一個菩薩的福慧兩種資糧圓滿以後,卻要等待而轉生,這個是不合道理的。

所以說,成就應化身是要等待因緣;成就法身佛,是不須要等待因緣:這就是為什麼一個法身,能夠有多佛的理由。你看我們戒律裡面的大妄語,你說你是觀世音菩薩示現,那是犯大妄語戒;你說你是佛陀出世,犯方便罪,因為沒有人會相信你,一世無二佛,因為釋迦牟尼佛的法還沒有斷,怎麼可能會有佛出世呢?這個就是說,你有能力是一回事,你說你是法身,你有能力來示現成應化身;但是你的時間沒有到,你不能夠現八相成道,你只能夠示現菩薩身來護持別人。所以這個地方的意思是說,成就應化身的因緣是要等待的。我們看第三段釋佛畢竟涅槃及不涅槃,涅槃跟不涅槃的道理:

己三、釋佛畢竟涅槃及不涅槃(分二:庚一長行問起;庚二以頌答釋)

庚一、長行問起

云何應知於法身中,佛非畢竟入於涅槃,亦非畢竟不入涅槃?

在小乘的教法當中,佛陀是畢竟入於涅槃,是灰身泯智的;但是在大乘清淨法身的觀念當中,佛陀非真實的入於涅槃,但是佛陀也已經入於涅槃。這是什麼道理呢?我們看這個偈頌:

庚二、以頌答釋

此中有頌:

一切障脫故,所作無竟故,

佛畢竟涅槃,畢竟不涅槃。

我們說佛陀已經涅槃,是約著佛陀自受用的角度,佛陀的內心,一切的煩惱障、所知障完全解脫了,所以佛陀完全跟涅槃寂靜的安樂相應,所以我們說佛陀入涅槃,那是約著自受用的角度來說;但是約著佛陀利他他受用的角度,所作無竟故,畢竟不涅槃,佛陀的清淨法身內心當中,他那個眾生無邊誓願度,他的願力並沒有完全實踐,還有無量無邊的眾生在生死當中流轉,佛所要做的事情沒有做完,所以我們說佛陀還沒有入涅槃,因為他還會再出現。所以這個是從自利跟利他兩種的角度差別,來安立涅槃跟不涅槃的差別。

己四、釋受用身非自性身(分三:庚一征;庚二釋;庚三結)

庚一、征

何故受用身,非即自性身?

這個地方就真實的開跡顯本。這個受用身就是佛陀的報身,度化十地菩薩所現的無量光明、無量相好的報身。怎麼知道報身不是法身呢?因為這個報身是無量的壽命,法身也是無量壽命,這兩個就很容易混濫,所以這個地方有須要加以說明:

庚二、釋(分二:辛一標由六因;辛二一一別列)

辛一、標由六因

由六因故:

辛二、一一別列

一、色身可見故;

二、無量佛眾會差別可見故;

三、隨勝解見,自性不定可見故;

四、別別而見,自性變動可見故;

五、菩薩聲聞及諸天等種種眾會,間雜可見故;

六、阿賴耶識與諸轉識,轉依非理可見故。

這個地方有六種的原因,來說明報身不是法性身,前面的五個是約事相來說明,第六個是約理論。我們先看第一個,色身可見故,因為受用身是可以見聞覺知的,這個初地菩薩可以看得到報身;但是佛的清淨法身那個法性身,是不可以見的,只有佛佛之間,以智慧來互相感應的。所以佛的法性身,是不能見聞覺知的,這一點是有差別的,因為受用身可見,所以他不是法性身。

第二個,無量佛眾會差別可見故,這個報身在佛陀無量的差別法會當中,他所示現的相狀不同,他會變化。譬如說觀世音菩薩,他有時候現出千手千眼、有時候現出送子觀音,在不同的法會,他扮演不同的角色、他現出不同的相狀,這表示說報身是變化。誒,我上次看到彌勒菩薩,是一個大肚子的布袋和尚;有時候我們看彌勒菩薩,是現出毗盧,戴著毗盧帽的:所以這個報身,他是隨順不同的法會有不同的相貌,所以這一點不同。

第三隨勝解見,自性不定可見故,同一尊受用身內心的勝解不同,他所見不同,譬如初地看到的受用身跟二地看到的受用身不同。

第四別別而見,自性變動可見故,同一個人他的受用身,他見受用身的時候,隨其修行不同,所見就有所不同。譬如同一個人,你昨天看到的受用身,跟今天看到的受用身不同。

第五菩薩、聲聞及諸天等,種種眾會間雜可見故,在整個菩薩、聲聞跟諸天的法會當中,間雜可見故,每一個人個個看的不同,有人看到是佛陀的丈六比丘相,有的看到是年輕相、童子相,各各不同。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能造的心,所造的境全部是虛妄的

在唯識學當中它告訴我們說,人生的無奈來自於第八識的...

有了阿賴耶識,才能夠建立十法界染淨因果的相續

【若與如理作意相應生時,此聞所熏意識,與彼熏習,久...

阿賴耶識有漏種子的分類

影響種性的這些種子,種類是什麼?什麼東西會影響我們...

痛苦的果報,都是由錯誤的思想產生的

在依他起性當中,依他所執的遍計執是沒有的。這個地方...

修行必須下苦功夫

若人發願往生他國淨土,應當隨著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

唯識要義解說

一、唯識之義 唯識者,據《成唯識論述記》云:唯謂簡別...

機深教淺,效果適得其反

疏文:增結者,《淨名經》云,有二比丘犯根本戒,發露...

唯識五重觀

再介紹唯識的觀法:唯識五重觀。怕初聽同學不了解,我...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信心銘》中的用功訣竅

三祖僧璨大師的《信心銘》,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觀照自...

飲酒有三十六大危害

目前吸煙、酗酒或吸毒現象日趨嚴重,有害我們的智力,...

透視輪迴生命的狀況

以蘊為觀察對像 所謂認識生命的狀況,說到底就是認識蘊...

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包容缺點

假設我們以這一念凡夫的心去觀察,我們只是就著它的一...

【推薦】從事餐飲行業造殺業的人如何轉行

北京阜成門內大街,有一大葷館子,名九如春,生意很發...

發自內心的禮貌

人與人的關係是建立在禮貌之上,但是今天社會上懂禮貌...

合十的意義

合十,亦稱合掌。其形狀是兩手當胸、十指相合。合十為...

【推薦】50個淨土宗常用名詞解釋

1.一心不亂: 專注一事,使心不散亂,即是一心不亂。修...

時間無常,無論多麼奢華美麗將成過去

法眼文益禪師(五代): 擁毳對芳叢,由來迥不同, 發...

《金剛經》的心靈世界

(一)淨化人心 心靈環保便是人心的淨化,由人心的淨...

信解和勝解的區別,怎樣對佛號產生勝解

我們先把信解跟勝解做一個說明。信解其實就是聞慧,聞...

若要相貌美,先要心靈美

美貌也是一種福報。任何福報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財...

【推薦】法身功德在無漏 諸漏盡時法身成

杜漏歌 法身功德在無漏 諸漏盡時法身成 邪思妄想沉陰...

出家人吃飯為什麼用缽

缽,又稱缽多羅、缽和蘭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

北宋高僧四明知禮法師

各位吉祥,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介紹的)的祖師爺要穿...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為何還會受鬼神的騷擾

問: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是有護法神隱形保佑的,為何還...

【佛教詞典】道法智

(術語)觀道諦而得之智,又,斷迷於道諦之見惑之智也...

【佛教詞典】七識

(術語)八識中之第七識也,名末那識。...

【視頻】放生、護生是最大的行善

放生、護生是最大的行善

【視頻】妙境法師《凡夫不知道苦的境界》

妙境法師《凡夫不知道苦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