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講)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一頁,
丑二、廣釋聞熏習。
蕅益大師在《佛遺教經》的註解當中,把佛陀的一代時教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善業力,第二個部分是正念力。所謂的善業力,就是說我們依止佈施、持戒、忍辱這樣的造作,能夠成就世間的功德;所謂的正念力,就是我們依止精進、禪定跟智慧的修學,能夠成就出世間的功德。蕅益大師就把《佛遺教經》分成了善業力跟正念力這兩種的功德。這兩種功德,在《大寶積經》,佛陀作了一個比較,說:
設滿恆沙界,珍寶供養佛,
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靜。
假設我們今天用滿恆河沙的七寶來供養十方諸佛,即使這麼大的善業,也比不上我們能夠專心的,乃至於在一天當中來修習寂靜。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因為我們依止善業力所成就的安樂,這樣的力量不能夠去抗拒、或者說是調伏我們心中的煩惱罪業。所以我們只是靠善業力的資持,我們的安樂是非常的脆弱,隨時有被煩惱、罪業破壞的可能性,所以這樣的安樂是暫時的安樂。我們內心當中,能夠產生正念的觀照、產生寂靜的力量,這種安樂是不可破壞的,是究竟永恆的安樂。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身為一個佛弟子,剛開始修學,當然是依止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來成就善業力;但是等到我們開始上路以後,如何趕緊把心中寂靜的力量生起來,我相信這是所有佛弟子共同的目標。這個寂靜的功德,如果詳細的分析,有大乘跟小乘的不同。小乘的寂靜是安立在空性的體性上,大乘的寂靜是安立在真空妙有。換句話說,小乘的寂靜,他只能夠自受用;大乘的寂靜,他在自受用當中,能夠生起大悲心,廣泛的攝受眾生,使令眾生也能夠得到安樂,有他受用的功德。
從小乘空性的寂靜,到大乘妙有的寂靜,這樣的一個關鍵點,就是要建立阿賴耶識。假設我們在觀察生命的時候,忽略了阿賴耶識的存在,生命的相續就變成不可能,所謂真空妙有的真理也就不能建立了。所以在觀察緣起的時候,建立阿賴耶識,能夠使令我們從一種完全的空性,進入到真空妙有的真如,從空性到真如的轉捩點的一個過渡時期,阿賴耶識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它非斷、非常的一個相續的力量,就能夠使令我們從小乘的空性,而建立到大乘的真如。
所以本論當中,論主講到大乘的十種殊勝法門,第一個講到所知依,就是要在我們內心當中,很深刻的建立阿賴耶識緣起的一個觀念。這個觀念,在本科當中,講到[廣釋聞熏習],就是講到依止阿賴耶識,所生起的雜染緣起跟清淨緣起,這一科是講到清淨的緣起。前一科是一個略說,這以下是廣說,廣泛的說明我們這個阿賴耶識如何生起清淨的善根?善根是怎麼生起的?生起以後,它如何的相續?乃至於這個善根有什麼樣的差別品類?在這一科當中都會詳細的說明。
丑二、廣釋聞熏習(分四:寅一釋妨難;寅二辨品類;寅三明所攝;寅四顯次第增)
寅一、釋妨難(分二:卯一釋淨心種;卯二釋種所依)
卯一、釋淨心種(分二:辰一別問;辰二總答)
辰一、別問(分二:巳一染為淨種難;巳二未習無種難)
巳一、染為淨種難
廣釋聞熏習當中分成四科:一、釋妨難;二、辨品類;三、明所攝;四、顯次第增。就是把這個清淨善根生起的因緣,它的差別品類,以及它生起的次第,都作一個說明。我們先看第一科釋妨難,[釋妨難]是問清淨的善根是怎麼有的?這當中分兩科:一、釋淨心種;二、釋種所依。淨心種當中分成兩段:一、別問;二、總答。別問當中分成兩科:一、染為淨種難;二、未習無種難。我們先看第一科,染為淨種難,看論文:
復次,云何一切種子異熟果識為雜染因,復為出世能對治彼淨心種子?
這一科[染為淨種難],這個[染]就是雜染法,說雜染法怎麼能夠生起清淨心的種子?就是你是雜染的,怎麼能夠創造一個清淨的種子呢?提出這一個問難。好,我們看論文。為什麼身為[一切種子異熟果識]、這個阿賴耶識,它是一個生死雜染的因緣?我們可以這樣講:所有的煩惱、罪業,所有老、病、死的果報都是阿賴耶識所延伸出來的,所以它是一個[雜染因]。阿賴耶識身為一個[雜染因],怎麼能夠生起出世間能夠對治雜染法清淨性的種子呢?就說你是雜染的因,怎麼能夠生起出世間對治雜染的清淨種子?
這個地方的大意是說:阿賴耶識的生起,是有種子才能夠生起的,這個種子有本性住種跟習所成種。[本性住]是本來有的,習所成是後天的熏習才有的。這一段是問難本性住種,就是說阿賴耶識怎麼會本來就具足無漏的善根種子呢?因為你是雜染,這個善根種子是清淨的,你怎麼能夠把它生起來呢?這一段是問難[本性住種],這個是[染為淨種難]。
巳二、未習無種難
這個地方是問難習所成種。如果我們今天幷沒有經過清淨心的熏習,怎麼會有善根的種子?就是沒有熏習,不應該有種子的!看論文:
又出世心,昔未曾習,故彼熏習決定應無。既無熏習,從何種生?
無始劫來,我們內心的狀態,簡單的講就是[心隨妄轉],每一個人不管造善、造惡,都是活在無明妄想當中,沒有離開十二因緣的[無明緣行],乃至於生、老、病、死的力量。所以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當中,從來沒有生起這種清淨的無分別智,這個[出世心]就是根本無分別智,我們沒有這種清淨心,換句話說我們未曾有清淨心的熏習。沒有這種熏習,清淨心的種子是怎麼產生的?因為你要有種子,一定要有這個現行法的熏習,有兩個法的熏習:有清淨心跟阿賴耶識在那個地方同時同處的運轉。那我們沒有生過清淨心,怎麼會有這個種子呢?這段是問[習所成種]。就是以這兩個問題,來問難大乘的阿賴耶識是怎麼能夠生起善根的?
辰二、總答
論主以一個答案,總答前面兩個問題。
是故應答:從最清淨法界等流,正聞熏習種子所生。
身為一個生死凡夫,我們內心寂靜的力量,這第一個因緣是怎麼生起的呢?這當中有兩個重要因素,能夠使令我們生起寂靜的力量:第一個,[最清淨法界等流]。[最清淨法界]是佛陀自受用的一個大般涅槃的境界,佛陀經過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內心安住在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離諸對待的安樂法界,這個法界是最極清淨的,沒有煩惱障、沒有所知障的垢染。佛陀在這樣一個自受用當中,依止他的大悲願力,生起他的[等流正法],這個[等流正法]廣泛來說有五層:色、聲、香、味、觸;狹義來說,主要就是語言文字這種佛陀的教法。
佛陀的教法為什麼叫做法界等流呢?就是說它本身雖然不是清淨法界,但是它能夠引生我們趨向於清淨法界。比如說:這個船,船本身不是彼岸,但是我們內心當中依止這個船,能夠引導我們趨向彼岸,它本身不是彼岸,但是它有引導我們趨向彼岸的力量,所以叫做等流,它有這種等流的力量。也就是說,必須有佛陀的出世說法,我們眾生才有得度的因緣,這是第一個,必須有佛陀清淨等流的教法出現於人間,這是第一個因緣。第二個,[正聞熏習種子所生]。弟子們必須要經過歷代善知識的傳承,能夠正確而不錯謬的聽聞,經過聽聞乃至如理思惟以後,我們就能夠生起這種寂靜的善根。第一個必須有正法的流傳,第二個要如理的聽聞。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智慧善根的觀照力,主要的因素就是靠聽聞。
在禪師的語錄當中,講到有一個禪師,他讀到
《法華經》: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他產生了疑惑,不明白。說:一切法有很多的生滅相,為什麼說每一個法的本性是寂滅的呢?他在生滅跟寂滅當中,產生一個矛盾的疑惑。這個時候,他就去參禪,內心當中不斷的去思惟、消化這個文字的義理。長時間的打坐,秋天過去冬天到來,冬天過去春天到來。在春天到來的時候,他在寮房打坐,聽到黃鶯的鳥叫聲,突然間開悟了,豁然開朗。豁然開朗以後,他就講出他體驗的偈頌,他說: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春到百花開,黃鶯鳴柳上。
說:一切法的本性雖然是寂滅相,但是這個寂滅相是不障礙緣起的,雖然一切法是寂滅,但是有春天的因緣,使令百花盛開,黃鶯也在柳枝上叫。所以說,身為一個禪師,他的內心剛開始是活在自己的妄想當中,這個時候[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這是清淨法界等流正法,剛開始進入到這個禪師心中的時候,它的力量是薄弱的,對他的生命並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力。但是這樣的一個文字,在心中不斷的串習、不斷的消化,總有一天,這個種子不斷的熏習累積,它就會產生一個光明的力量,使令在妄想當中,對生命產生如實的觀照。
所以這個人的清淨心怎麼生起?他為什麼能夠通達生命的真相,產生這麼大的覺悟、產生這麼大的一個行為的扭轉?他剛開始也是一句話進去而已,就是從[最清淨等流正法],我們[正聞熏習]產生一個[種子],這樣子慢慢慢慢引生我們的出世心。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佛陀的出世,給我們很多很多的好處,但是最重要就是:佛陀演說很多語言文字的正法,使令我們有得度的因緣,這是一個非常重要因素。這個地方是總答這個清淨的善根剛開始是怎麼生起的?就是由於聽聞正法、如理思惟而生的。
卯二、釋種所依(分二:辰一雙關征難;辰二答喻俱轉)
辰一、雙關征難
他經過聽聞以後,生起了這個無漏的善根,生起以後,它依止什麼而住呢?它應該住在哪裡呢?這個地方是講到無漏善根它如何的相續。這當中分成兩段:一、雙關征難;二、答喻俱轉。先看雙關征難,看論文:
此聞熏習,為是阿賴耶識自性?為非阿賴耶識自性?若是阿賴耶識自性,云何是彼對治種子?若非阿賴耶識自性,此聞熏習種子所依,云何可見?
當然我們聽聞以後,是一個無漏的善根。那聽聞正法熏習的這個善根,它是以阿賴耶識為自性?還是它不以阿賴耶識為自性?就是阿賴耶識是雜染法,你是清淨的,那你到底是要跟它在一起?還是不跟它在一起?你的體性到底是跟它相同?還是不同?提出這個問題。若是你這個無漏的善根體性,跟阿賴耶識是相同的體性,你是跟它相同,你怎麼能夠去對治、或者說是消滅阿賴耶識的種子呢?說你跟它相同,你們兩個應該是和合的、隨順的;但是,不是!
你這個善根種子進去以後,對阿賴耶識的這種生滅性,這個阿賴耶識是恆轉如瀑流,它是啟動我們生死業力一個最大的動力。生命的水流為什麼能夠相續?就是有阿賴耶識有漏種子的推動,那我們聽聞這個佛法的善根,進入到我們心中以後,它產生一種對治生死的力量。如果說你的體性跟阿賴耶識相同,它怎麼會對治阿賴耶識呢?如果是不同於阿賴耶識,你是清淨的,阿賴耶識是雜染的,你不屑跟它在一起,這樣子的話,你這個種子的依止處到底在哪裡呢?你不依止阿賴耶識,那你依止誰而住呢?
這一段的征問是說:我們凡夫的思考,在沒有經過大乘的熏習之前,我們都是有自性執。就是說這個雜染法跟清淨法是不兩立的,漢賊不兩立,你是雜染法就不應該跟清淨的法在一起,你是清淨法就不應該跟雜染法在一起,染淨不能共存,所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難。以下看論主怎麼回答:
辰二、答喻俱轉(分二:巳一寄識中,巳二非識性)
巳一、寄識中
[俱轉],它跟阿賴耶識是共同在一起運轉,這當中分兩科:一、寄識中;二、非識性。先說明它是寄住在阿賴耶識當中的,看論文:
乃至證得諸佛菩提,此聞熏習隨在一種所依轉處,寄在異熟識中,與彼和合俱轉。猶如水乳。
我們凡夫在證得無上菩提之前,就是在這個金剛道之前,這個時候,第八識異熟識都是存在的。我們在因地的時候,所積集的戒定慧的善根,都是依止在阿賴耶識當中。怎麼依止呢?[隨在一種所依轉處,寄在異熟識中]。隨在一種,就是說隨在一種三界的果報當中,阿賴耶識有不同的轉生處所,你就住在這一期阿賴耶識的轉生處所當中,跟阿賴耶識俱生俱滅同時的運轉。
比如說:你是一個人,你在人道的時候,栽培了聽聞佛法、如理思惟的無漏善根,你來生生到天人,你這個時候是一個所依轉處,你的阿賴耶識就變成一個天人的阿賴耶識,這個時候你雖然看起來外表是有漏的,但是你這個天人跟一般的天人不同。比如說:他是一貫道的信徒,他也修習善業到天人去了,他也現出天人;你是佛弟子,你修習戒定慧,但是你還沒有成佛之前,你也做天人。你們兩個是隔壁,看起來沒什麼差別,但是有差別!就是你這個有漏的天人果報當中,內心有無漏的善根,這一點是不共於一般的天人。
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當中,也講到一個情況:白鶴聽法而轉成一個禪師。說:誒,你看它是一隻白鶴,是一個畜生道的五蘊身心,但是這只白鶴,它雖然過去生有一種罪業的力量起現行而變成白鶴,但是我們不能忽略,它這個有漏的、帶有罪業的身心當中,它有無漏的善根,它能夠來到法師的說法處來聽法。所以在《瑜伽師地論》上說:菩薩在因地的時候,栽培無漏的善根,即使墮落到惡趣,[若墮惡趣,終不久留]。就是說有善根的人,在苦惱當中,他很容易生起慚愧心,所以他的罪業會比一般人早一點結束。
也就是說,當我們聽聞佛法以後,這個善根,在成佛之前,生生世世隨著我們某一期生命當中的轉生處所,就寄在這一期的異熟識當中,跟異熟識和合俱生俱滅。講一個譬喻:[猶如水乳]。這個[乳]指的是雜染性,[水]是清淨的,水跟乳雖然體性不同,但是它們兩個能夠完全和合的混在一起;說水是清淨的,乳是有雜質的,雖然體性不同,但是不影響它們之間的和合相處。就好像這個善根是無漏的,阿賴耶識是有漏的,但是它也可以暫時的寄住在阿賴耶識,這是合理的。
巳二、非識性
然非阿賴耶識,是彼對治種子性故。
雖然這個無漏的善根,它是暫時寄住在雜染的阿賴耶識;但是它本身不會被[阿賴耶識]的雜染所同化,而且它會去消滅、去對治這個阿賴耶識的有漏種子,這個就是說明染淨相依、染淨不二。就是說有時候我們也會覺得很奇怪,比如你在修行的時候,你說:我修行的這一念心,到底是雜染的?還是清淨的?有時候你會覺得很奇怪:誒,有時候我的心生起戒定慧,我在佛堂做功課的時候,心與佛合、心與道合;但是有這個雜染的因緣來刺激我的時候,我的內心就會出現貪慾、瞋恚、高慢、嫉妒的煩惱。如果我的心是清淨的,那它就不應該起煩惱;如果我的心是絕對的雜染,它就不應該生起清淨的戒定慧?其實我們的心是不決定的,染淨相依的,它有雜染的功能,也有清淨的功能,就是這麼回事。就是說,善根是寄住在阿賴耶識,這個雜染法跟清淨法是可以和合共住的:是迷悟的因緣來啟動你的心,就帶動了善根;是依止顛倒的因緣,就啟動了雜染的力量。這一段是說明善根的依止處所。
寅二、辨品類
這個善根有什麼品類?
此中依下品熏習,成中品熏習;依中品熏習,成上品熏習。依聞、思、修多分修作得相應故。
這個善根的種子,依止它勢力的強弱有三品:剛開始叫[下品熏習],這個下品熏習叫做[聞所成慧]。聞所成慧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去熏習善根的時候,是透過我們正確而不錯謬的聽聞;聽聞了以後,我們內心當中產生一種正見;有這個正見的觀照,產生一種慚愧心;有這個慚愧心來滅惡生善。但是這個時候的慚愧心是不堅固的,有時候信心具足,慚愧心很強;有時候信心羸弱,慚愧心就消失了。所以我們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內心的善根,跟這個廣大的煩惱罪業作戰,我們有時候戰勝,有時候失敗。所以一個初學佛法的人,剛開始的情緒是變化很大,晴時多雲偶陣雨,你看他昨天好像正念現前,今天卻起煩惱。就是說他在跟煩惱對抗的時候,有時候是正念強,有時候正念薄弱,因為他的善根是薄弱的。所以他要面對無始的煩惱跟罪業,有時候就有很多的變化,這個我們都叫做聞所成慧。
第二個,當然我們可以再進步,仰仗我們不放棄的道心,慢慢的隨著我們修行時間的增長,就到了[中品熏習]。這個中品熏習叫做[思所成慧],就是我們經常在生命當中,利用這個空檔的時間,在寂靜的心中,思惟、消化這些語言文字的教法,把語言文字的教法,轉成內心的智能。這個語言文字是一個心外之法,但經過你的思惟以後,就變成你的心內之法,它就是有這種力量,這種對於佛法的善根,就叫做勝解,一種堅定而有力量的理解,這個時候,我們對煩惱的調伏力量就增加了。
這個思慧,一個人思慧產生以後的相貌,古人說這個人修行上路了,這個人上了高速公路了(哈──)。就是你剛出家的時候,在這個市區上到處轉,今天用功、明天懈怠,煩惱情緒的變化很大,因為你還沒有找到上高速公路的交流道。這個思慧不同,雖然他的內心當中,還有很多身口意的過失沒有消除,也有很多諸佛菩薩的功德還沒有生起;但是他內心當中不容易退轉了,這個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在他的生命當中,每一天都在增上當中,而他的情緒也穩定下來了。內心有再大的煩惱,對他來說都有辦法去調伏它,雖然不可能說沒有煩惱,但是他有抗拒煩惱、調伏煩惱的力量,這種人叫做修行上路了,就是這個人上了高速公路了,他到台北去,只是遲早的問題而已,這個叫做中品熏習。
當然我們不應該得少為足,[依中品熏習,成上品熏習],不斷的加強心中的禪定。這個上品熏習就是[修所成慧],他能夠依止一個專注的力量,以這個禪定力,在心中觀察、思惟諸法實相,這個時候,就能夠斷惑證真,轉凡成聖,所以這個上品熏習是能夠轉凡成聖、斷除煩惱的。總而言之,依聞、思、修多分修作得相應故,所有的善根要能夠進步,都是有聞、思、修的相續,而不間斷的修行,才能夠成就的。這個地方是把這個無漏的善根,分成了三個品類。
寅三、明所攝(分二:卯一明非阿賴耶識所攝;卯二明是法身解脫身所攝)
卯一、明非阿賴耶識所攝
這個地方把善根的體性作一個說明,這當中分兩科:一、明非阿賴耶識所攝;二、明是法身解脫身所攝。我們先看第一個明非阿賴耶識所攝:
又此正聞熏習種子下、中、上品,應知亦是法身種子。與阿賴耶識相違,非阿賴耶識所攝。是出世間最淨法界等流性故,雖是世間,而是出世心種子性。
這個[正聞熏習]的種子,就是一種無漏的善根種子,它有下品、中品、上品的差別。雖然強弱有聞、思、修的差別,但是它的體性都是法身的種子。這個[身]就是依止處,生命的依止處。凡夫的依止處叫做業報身,我們是由有漏的業力,所招感的一個果報體,叫做業報身。三世諸佛的[身],叫做大功德法之所莊嚴,故名法身。不過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如果我們今天是研究般若系的,或者講性宗的經典,般若系的法身,它所強調的是一個我空、法空的理性,因為在般若系的法身跟報身是分開來的,這個緣起的功德是約著報身,清淨的理性是約著法身。但是在唯識學講法身,它是把法身跟報身混在一起,大功德法之所莊嚴,故名法身,所以它這個法身是有莊嚴的。
也就是說,我們聽聞大乘的法義以後,它未來的功德是能夠引生諸佛的法身。[與阿賴耶識相違,非阿賴耶識所攝]。所以它的體性跟阿賴耶識的雜染性是相違背的,它不是阿賴耶識所收攝。我們前面也說過,阿賴耶識它是[恆轉如瀑流],你要研究阿賴耶識,你不能忽略第七意識,其實阿賴耶識的本來相貌就是我愛執藏。就是阿賴耶識它為什麼會像流水一樣不斷的流動?從人間流到了天上,從天上流到畜生道等等?就是這個第七意識的我愛執。
所以我們聽聞佛法的善根,它跟阿賴耶識生命的力量是相違背,它有對治有漏生命相續的力量,它是引導我們趨向清淨的法身,是出世間無漏的等流性所生的一個勝妙五塵。所以它在因地的時候,雖是世間,而是出世心的種子性,雖然它的體性是暫時的寄住在阿賴耶識的有漏世間,但是它未來的果報能夠引生出世心的法身德。所以說,我們佛法的修學不共於外道的就在這個地方。佛法也從事一些世間有為的善法,但是他在從事有為善法的時候,內心當中也栽培了出世的善根,雖是世間,而是出世心種子性故。這個地方是說明,聽聞佛法所成就的善根它的體性。
卯二、明是法身解脫身攝(分二:辰一先明世間勝利 ;辰二正辨三乘身攝)
辰一、先明世間勝利
前面是一個否定,它不是阿賴耶識所收攝。那它是什麼所收攝呢?是法身、或者是解脫身所收攝。分兩科:一、先明世間勝利;二、正辨三乘身攝。看第一段先明世間勝利:
又出世心雖未生時,已能對治諸煩惱纏,已能對治諸嶮惡趣,已作一切所有惡業朽壞對治,又能隨順逢事一切諸佛菩薩。
我們在聽聞佛法、栽培善根的時候,雖然我們正式的清淨心還沒有生起,換句話說,我們還是活在過去的雜染心識;但是我們這個無漏的善根,在心中會產生一種觀照力,這個觀照力對我們的生命有三種的好處:
第一個,[已能對治諸煩惱纏]。我們無始劫來,每一個人都有很多的煩惱,各式各樣,有些人貪慾重、有些人瞋心重,各式各樣的煩惱是不同的。如果你出家以後,你的修行都是心外求法,就是修習一點善業力、拜拜佛,修習一些慈善事業,那你只是在雜染的心中,多了一分善業的力量,如此而已。那煩惱呢?你在家的時候煩惱有多重,你現在的煩惱也是多重,沒有什麼改變,就只是在這個煩惱的細縫當中,多了一些善業力,如此而已。但是我們能夠去栽培佛法的善根,然後在心中依止佛陀的言教去思惟、觀察生命的真相,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時候我們觀察煩惱是一種虛妄相,煩惱最怕的就是被你真實的觀照,你不斷的觀照煩惱是虛妄的,這個時候煩惱就輕薄,雖然不是說沒有煩惱,但是輕薄。你一次一次的觀照,它的勢力就一次一次的淡薄,因為煩惱的根源是無明、自我意識,那你又直接從根源上去破壞它,使令煩惱的根不斷的鬆動。所以說,一個人他有在心地法門用功,他的出家生涯久了以後,你看他煩惱輕薄,調柔清淨,這種相貌就容易表現出來。為什麼他調柔清淨呢?因為他心中有不斷在觀照、調伏。
[已作一切所有惡業朽壞對治],前面是破除煩惱障,這一段是破除業障。我們在學佛之前,或者前生,乃至於今生,都可能造了很多殺盜淫妄的罪業,這個罪業都還沒有得果報。但是我們內心開始如實的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也會從清淨的心當中,看到了生命的緣起。在清淨的心中,因為雜染的因緣成就痛苦的果報,因為清淨的因緣成就安樂的果報,我們對善惡的法,會產生一個堅定的抉擇,這個時候,內心的增上慚愧心就會生起,而慚愧心正是消除罪業最大的力量。你在正見觀察的時候,透過你對染淨諸法的假觀,就會產生慚愧心,這個時候,你的罪業也會在慚愧心當中,慢慢慢慢的淡薄。在唯識學上說:一個人能夠滅罪,不是說你有罪業,你去佈施就能夠滅罪,不是這樣!滅罪是靠慚愧心。你在拜《八十八佛》的時候,沒有慚愧心,那你只是跟十方諸佛結緣,你只是在修歸依而已。所以拜《八十八佛》的心態,一方面是修歸依,觀察諸佛的功德;一方面要觀察自己的過失,生起慚愧心。所以你這個慚愧心生起的時候,就能夠滅除你心中的罪業,滅除這個業障。
第三個[已能對治諸嶮惡趣],這個是對治報障。我們在還沒有學佛之前,有可能來生會有到三惡道的危機,一個人有罪業就有危機,這個時候因為修行的關係,能夠避免到三惡道去,這個是約破惡來說的。第二個約生善,[又能隨順逢事一切諸佛菩薩]。我們不但是對惡法的破除,對十方諸佛的功德,也能夠生起強大的歸依,不斷的禮拜、讚歎、供養,來隨順承事一切諸佛的功德,以後能夠生到有佛住世的淨土去。這個是講到今生的利益,講到無漏善根滅惡生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