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攝大乘論

淨界法師  2023/03/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六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三頁,

壬二、釋名

這一科是講到所知依。就是說我們在修學佛法,我們想要去改造我們的生命。那你要改造生命,你要知道生命的根源在哪裡?否則你沒辦法改造它的。生命的根源,簡單的說就是所知依。

這個所知依,本論提出了三種相貌。前面是講到阿賴耶,所謂的攝藏;這以下是講到阿陀那,就是執持。執持前面是引聖言量來說明它的存在;這以下是依止它的義理,來證明阿陀那的存在。這以下有一個問答,先看問:

壬二、釋名(分三:癸一問;癸二答;癸三結)

癸一、問

何緣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

怎麼知道所知依的自體,又可以稱為阿陀那識呢?又可以稱為執持識呢?它除了是有攝藏義,所知依又可以當作執持義,這個執持義是怎麼安立的?它提出這個問,這以下回答:

癸二、答(分三:子一標;子二征;子三釋)

子一、標

回答當中有三科:標、征、釋。先看標的部分。

執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體取所依故。

執持這句話,在本論當中有兩層意思:第一個是執受義,這個受是感受的受;第二個是執取義,取就是取著的取。這個執受跟執取合起來就是執持。我們從它生起的次第,先解釋什麼叫執取,執取就是下面這一段。什麼叫執取義呢?一切自體取所依故。這個自體就是我們有情眾生生命的自體,就是它五蘊色心的自體。這個五蘊的色心自體,為什麼叫取所依故呢?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這個取所依就是說:在十二因緣當中,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這個識到名色的過程,就是由阿陀那識這個執取,來扮演這個角色,使令我們從這個識而變成名色。

我們解釋一下。就是我們臨命終的時候,前六識都停止活動了,這個時候就只有一個所知依,就是第八識,或者阿陀那識現前。阿陀那識它有很多的種子,就像瀑流一樣,在那個地方生滅變化。這當中會有一群成熟的業力,它會表現出來,來主導我們的心識,去跟父母遺體相結合。就是阿陀那識當中的業力,有一群是成熟的,這個成熟的業力,會引導我們的心識、或者講推動我們的心識,去投胎,投入到父母遺體當中去。當阿陀那識進入到父母遺體的時候,這就是所謂的執取,就是一切自體取所依故。

這樣子講,等於是一個有情眾生新生命的開始。這個新的開始之所以能夠開始,是由阿陀那來主導的。剛開始的時候,這個色心諸法是由父母的遺傳基因,但是慢慢的執受一切有色根故,他能夠增長廣大,他能夠活活潑潑的生存在世間。就是阿陀那不但是去執取這個遺體,它還把這個遺體慢慢慢慢的把它執受,使令它不失掉,它不會死亡。這個有色根,什麼叫有色根?這六根當中,前面的五根──眼、耳、鼻、舌、身,它是由四大所成的,叫有色根;第六意根,非四大所成,叫無色根。它能夠執持我們的眼、耳、鼻、舌、身,使令它慢慢的增長廣大。這個就是阿陀那識的功能,就是它引導你的心識去投胎,然後把這樣的一個胞胎,慢慢慢慢的把它執受,使令它增長廣大。這以下征:

子二、征

所以者何?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呢?這底下解釋了。

子三、釋

有色諸根,由此執受,無有失壞,盡壽隨轉。又於相續正結生時,取彼生故,執受自體。

我們先解釋這個執取義,看下面那一段。又於相續正結生時,在我們生命的相續當中正結生時,這個正結生時就是我們在受胎的時候,或者說是投胎的時候。我們前面說過:有情眾生的生命,是果報相續的。你死亡以後,它又會有一個新生命的開始,就是所謂的相續正結生時。這個時候,阿陀那扮演什麼角色呢?取彼生故,執受自體。它能夠在他內心當中,成熟業力的推動,取彼生故。這個生就是父母遺體,它能夠引導我們去跟父母遺體相結合,而產生一個色心的自體,就是名色。這就是我們生命的變化當中,阿陀那是扮演這樣的一個角色。

這樣的一個父母遺體,經過阿陀那的執受,它會慢慢的廣大,我們看前面那一段:有色諸根,由此執受,無有失壞,盡壽隨轉。慢慢慢慢的長大,阿陀那又把這樣的根身執受。它能夠執受,它也不斷的釋放業力,使令它不失不壞,盡其生命相續的轉生。

所以有人說:一個人以四十歲為中間點,就是你四十歲以前的相貌,多少帶點遺傳;但四十歲以後的相貌,就跟你業力有關係。因為你這個阿陀那它……,當然剛開始你有這樣的色身,是阿陀那這個心識去跟你父母遺體和合,所以你一定會帶有你父母遺體,這個是很正常的;但是隨著年紀的長大,因為你阿陀那本身也有業力,它本身不斷的釋放業力,這業力也會主導色法不斷的變化。所以四十歲以後,你就不能再怪你父母親,把你生得好不好(哈──);因為這阿陀那已經慢慢在主導這個色法,不斷的變化。

我們看前面的阿賴耶,它只是很粗分的講到攝藏,它攝藏業力,變現果報。這個業力怎麼變現果報,它沒有講出來,但是阿陀那講出來。就是在內心深處當中,有一群業力來主導我們去投胎;投胎以後又不斷的去滋潤這個色法,使令它無有失壞,盡壽隨轉,慢慢的增長廣大。最後作一個總結:

癸三、結

是故,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

前面的阿賴耶叫攝藏;這個地方就是執持,有執取義跟執受義。不過這個地方阿陀那有一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我們淨土宗很重視臨命終,你平常千念萬念,就是求得臨終正念。所以這個臨命終對淨土宗來說,可以說是判定一個人成功失敗的標準。所以我平常跟煩惱很多次的作戰,有時候成功、有時候失敗,但這都還不算成功失敗。真正的成功失敗,是臨終那一個最後的大決戰──真妄交攻的大決戰。成功了,永做閑漢,拚個今生,永做閑漢,從此以後解脫這些苦惱的三界;失敗的話,你再來一次,就這樣子。

這個地方的成功失敗,我們淨土宗很習慣說:臨終有隨業往生,有隨念往生,是不是。你這個人如果正念沒有現前,就隨業往生。其實這個隨業往生,跟心念也是有關係的。

在《瑜伽師地論》上說:臨終的時候,是由成熟的業力來主導你的心識(阿陀那識)去投胎。什麼樣的業力叫成熟呢?這個地方是個問題。在《瑜伽師地論》上說:你要是臨終的時候,不斷的去憶念某一個事情,這件事情的業力就容易成熟。

就是說:你平常在用功的時候,你稍微檢查一下你這個阿陀那識的功能。當然檢查是第六意識,就是說你第六意識當中:有些事情是揮之不去,它經常會出現,哪些事情你總是放不下?這件事情好像你一定要把它做了以後,你才滿意了。這樣子,這個念頭對你就有一種非常重要的危機了。就是說臨終的時候,它就會對你的生命產生主導。你不斷的去憶念某一件事情,你就很容易碰觸到這一部分的業力,使令它成熟。當然你要是臨終的時候不斷的憶念彌陀,這個時候阿陀那識就不是跟父母遺體結合,而是跟阿彌陀佛的功德結合。

所以說我在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跟所有修淨土宗的人互相勉勵:我們修淨土宗的人,往往是偏重修善,不重視斷惡,就是你只要念佛就好。其實你念佛是培養往生淨土的一個正面力量;但是我們內心當中,有很多負面的力量,你要盡量排除。如果你只是栽培正面的力量,你也栽培負面的力量,而負面的力量是熟境界,往生的力量是生疏的境界,臨終可能你就跳不過去了。所以你不能夠說很多事情,臨終再請人家來開導我。

其實一個修行人,你平常檢查你就知道──足以引導你內心業力的是哪些心念?當它出現的時候,你不能夠說:啊!轉念念佛,把它轉掉。因為即使你把它轉掉,那個功能還是在啊!只是它變成潛伏!你要能夠很徹底的放下,就一定要修觀,說服你自己這個東西是虛妄相、是苦惱相,這個念頭就永遠不再生起了,這個負面的力量就會消失掉了。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跟淨土宗的學者,互相勉勵!念佛是培養正面的力量;但是你也要盡量消除一些負面的力量,就是這個阿陀那的勢力。它今天會引導我們在三界裡面執取,這種力量要盡量把它破壞掉。你說臨終無障礙,其實你自己佔百分之九十;外境的刺激,其實那只是增上緣。所以這個地方阿陀那就講得很清楚了,我們今天從業力會變成果報,就是又於相續正結生時,取彼生故,執受自體,就是我們自己要去投胎的,不是別人強迫我們去投胎的。

這個地方的所知依體,講到阿陀那的執持義,把業力變成果報的過程,講得更加的清楚了。看下一科:

辛二、釋心(分二:壬一引教;壬二釋名)

壬一、引教

這個所知依的自體,除了阿賴耶、阿陀那,還有第三種功能叫做心,那麼心也是一樣,先引聖言量,再引義理來證明。先引聖教量,看論文:

此亦名心。如世尊說:心、意、識三。

這個所知依的自體,也可以叫做心。怎麼知道呢?因為世尊在經典當中,經常提到心、意、識三。佛陀在經典當中,習慣性把我們這一念明瞭分別的心識,分成三大類:

一者、心,心者積集義,就是第八識;

二者、意,意者思量義,就是第七意識;

三者、識,就是了別意,就是前六轉識。

佛陀習慣性把我們這個明瞭分別的心識分成三類。這個地方是說:前面在講到所知依的時候,是單單的講到第八識,它的阿賴耶、阿陀那。但事實上,我們要知道第八識,是受著前六識跟第七意識的影響,所以八識是相互作用的。你要談所知依,你不能夠只講第八識,因為阿陀那為什麼會投胎呢?因為第六識不斷的憶念某一個法,去刺激它的業力,所以觸動阿陀那去投胎的。所以這個地方,前面只是單獨的講第八識,這個地方講到所知依,就把八識的相互作用都標出來。

我們看無著菩薩怎麼解釋心、意、識?

壬二、釋名(分二:癸一例釋意名;癸二正釋心名)

癸一、例釋意名(分三:子一出體;子二證成;子三性攝)

子一、出體(分三:丑一出二體;丑二顯識依;丑三釋得名

丑一、出二體(分二:寅一無間滅意;寅二染污意)

釋名當中分兩科:例釋意名、正釋心名。先例釋意名,解釋這個意。在心、意、識當中,先解釋這個意。意當中分三科:出體、證成、性攝。先出體,先指出它有兩種自體:顯識依、釋得名。兩種自體當中,第一個是無間滅意,第二個是染污意。身為意,當然是一種恆審思量。恆審思量,基本上在我們生命當中,它扮演兩種功能:第一個無間滅意,第二個染污意。先看第一個功能:

寅一、無間滅意

此中意有二種:第一、與作等無間緣所依止性,無間滅識,能與意識作生依止;

這個思量、這個意,有兩種差別的作用:第一個與作等無間緣,這個等無間緣,就是說心識它是相續的,它生起消失、消失又生起,中間沒有間隔,它不會中斷停止。這樣子第七意識的相續作用,它能夠當作所依止性,它能夠當作第六意識生起的依止,叫做染淨依。就是說第六意識要生起,它必須要仰仗第七意識相續的作用,第六意識才能生起的。那這個地方就有問題了,後面會說明。你要依止它生起,那你就要受它影響了。這個地方所依止性,下面地方就解釋什麼叫所依止性呢?因為無間滅識,能與意識作生依止。就是說這個第七意識的恆常相續,它能夠當作第六意識生起的依止,這第六意識生起,要有第七意識當作染淨依,就是講這個意思,就是說它能夠當作第六意識生起的因緣。第二、染污意,它本身是染污的,看第二個:寅二、染污意。

第二、染污意,與四煩惱恆共相應者:一者、薩迦耶見;二者、我慢;三者、我愛;四者、無明。

第七意識的思量,它思量的結果,是染污的思量。這個染污,在唯識學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覆蓋真如,讓你對我空、法空的真如,產生迷惑,就是染污了。有時候我們總是覺得:內心當中有一個自我,我生命的本來面目不是空性的。那你為什麼會有這個想法呢?就是這個染污,這個第七意識在干擾你,它覆蓋真如。

第二個、障礙聖道。當你想要進步的時候,這個第七意識會釋放一種訊息,叫你不要修行,障礙聖道。

所以這個第七意識,是非常嚴重的過失。今天第六意識依止第七意識生起,當然它會受它影響。

那第七意識它的缺點在哪裡呢?它有四種的煩惱經常釋放出來,來干擾第六意識。我們看哪四種煩惱:這四種煩惱生起的因緣,一者、薩迦耶見;二者、我慢;三者、我愛;四者、無明。

它生起的次第,應該先講無明。這個無明就是愚癡,這個地方的愚癡,特別指的是我癡,對我空真理的迷惑不清,就是無明。對我空真理的迷惑,無明只是迷惑不清,長時間的不清以後,就產生了薩迦耶見。

這個癡跟見不同。見它是產生一種顛倒的認知,愚癡是他不知道什麼是對、也不知道什麼是錯,他還猶豫不決。當它變成見的時候,他很清楚的知道,他已經清楚的知道什麼是對;但是他所認知的對,是錯誤的、顛倒的認知,所以叫做我見。

由愚癡的增長,而變成我見,我見以後產生我慢。所以我們在團體的生活,習慣性總是覺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自己是不可取代的,把自己的地位高舉起來。所以我們在修大悲心,第一個就是修自他平等,其實我們跟其他眾生沒有什麼差別,就是一個明瞭的心識,想要離苦得樂,就是這樣子而已。但是我們習慣性會覺得自己是與眾不同的,這是我慢。

三者、我愛,我們不但與眾不同,我們還愛著自己,在一切人事因緣當中,跟自己利益有關係的,我們會去保護自己。這就是第七意識,它所釋放出來的四種邪惡的功能:我癡、我見、我慢、我愛。我們看:

丑二、顯識依

這個地方開顯是第六意識所依止的。

此即是識雜染所依。識復由彼第一依生,第二雜染,了別境義故。

這個此就是染污意,它就是第六意識雜染的依止處。怎麼說呢?怎麼說第七意識是第六意識的雜染依止呢?因為第六意識,識復由彼第一依生,這第六意識依止第七意識而轉生。就是前面說的無間滅意,第六意識要活動,一定要附在第七意識的身上,它不能離開第七意識單獨活動,不可以的。你要活動,你一定要依止第七意識才能活動。生起以後呢,第二雜染。(這個第二雜染的下面,要加一個逗號,就是第二雜染,逗號,了別境義故,應該是這樣子的。)那這個地方是說明第六意識的生起因緣:第一個、它要依止第七意識而轉生;第二個、它受到了第七意識的雜染,來了別這六塵的境界。所以我們作個總結:

丑三、釋得名

等無間義故,思量義故,意成二種。

第七意識,它有等無間義、有恆審思量,產生我愛、我癡、我慢這樣的義故,而構成這個意的成立。這個地方的第七意識,大家要注意:就是說我們今天要不了解第七意識的存在,你一定會產生錯誤的修行。

就是說我們內心當中有很多邪惡的功能,我們自己也非常不喜歡,自私的心態,我也不喜歡這樣子做;但是它就會表現出來,高慢心、嫉妒心。這個心念,有時候你看它看久了、看不習慣以後,你就會產生斷滅的思想:啊!乾脆全部消滅掉。你就一股腦的把心的功能全部消滅掉。這樣子的話,你把邪惡功能消滅了,你要生善、度眾生也不可能,灰身泯智了,這就是小乘學者的悲哀了。

大乘學者就告訴你說:第六意識沒有錯,第六意識本身它是無記性的;今天它有邪惡的功能,是受到第七意識的干擾。所以我們經常說:你修行,你在對治煩惱之前,你先思惟一個法語──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就把這一念分別的心,用真如門把它回歸到原點:原來我們本性是我空、法空的清淨。你把這個何期自性……念三遍,這個時候,你要對治煩惱會比較容易。

也就是說,我們第六意識習慣跟第七意識在一起,受到它我愛、我癡、我見、我慢的影響。這個時候,你在對治煩惱的時候,先念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先對治這個染污意,讓它跟染污意脫鉤,這個時候第六意識它就醒過來了,它就比較好對治。

所以你要不知道有第七意識的存在,你對第六意識會產生錯誤,以為心是惡源,形為罪藪,這第六意識是染污的根源;其實第六意識它沒有錯。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因為第六意識生起的時候,一定要依止第七意識,而不幸的是,第七意識是染污的,所以它受到它染污的影響;但第六意識本身沒有染污,所以它還是有希望,它可以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成就萬德莊嚴。所以你要對治的是第七意識的恆審思量,所以這個地方講第七意識的建立很重要。怎麼知道有第七意識的存在呢?這以下,看子二的證成,證明第七意識的存在。

子二、證成(分二:丑一長行;丑二頌)

丑一、長行(分二:寅一問;寅二答)

這當中分兩科:第一個長行,第二個偈頌。長行當中有一個問答,先看問。問當中,我們看論文:

寅一、問

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

怎麼知道我們內心當中的明瞭活動,我們這第六意識是受到染污意的干擾影響呢?因為在小乘的經論當中,幷沒有提到第七意識的存在,所以小乘的學者對第六意識,就全部的封殺掉了。大乘的學者,為了挽救這個過失,他就必須要建立染污意的存在,讓第六意識跟第七意識撇清。

寅二、答(分六:卯一無不共無明過;卯二無五同法過;卯三無訓釋詞過;卯四無二定別過;卯五無想無染過;卯六我執不恆行過)

這當中證明第七意識的存在,有六個回答:一、無不共無明過;二、無五同法過;三、無訓釋詞過;四、無二定別過;五、無想無染過;六、我執不恆行過。先看第一個,沒有不共無明的過失。

這個不共無明,我們內心的無明有兩種:第一個叫相應無明,這是第六意識所相應的,由環境的刺激引生的,叫相應無明,或者也叫做枝末無明;第二個叫做不共無明,它不必環境的刺激,它就會存在的、俱生的,或者叫做根本無明。如果沒有第七意識,這樣子不共無明就不能建立了,我們看這個論文的意思:

卯一、無不共無明過

謂此若無,不共無明則不得有,成過失故。

假設沒有第七意識,這個不共無明這個不共,這個無明煩惱是不共於其他煩惱的,很特別的,可以說是俱生的,你不用其他煩惱的資助,它就會存在的。如果沒有第七意識,那不共無明就不存在了,這樣子就會產生凡聖混濫的過失。

怎麼說凡聖混濫的過失呢?因為第七意識的無明是相應無明,這個相應無明它必須有染污環境的刺激才有;但是第六意識,有時候到了三寶的境界,它能夠聽聞佛法、如理思惟,誒,它也產生了清淨的心性,他也發起菩提心、持戒、念佛。第六意識,他這樣的一個清淨心,假設沒有第七意識的不共無明,這個時候,這個人就跟聖人一樣了。如果說我們心中的無明,只有相應無明的話,這樣子他在清淨的環境所栽培的清淨心識,就等同於聖人了,這樣子凡聖的區分就混濫了。

也就是說,一定有一個微細的不共無明,不管你內心當中如何的清淨,這個俱生的煩惱──我執、我見永遠存在的,這跟外在的環境沒有關係。

所以這個地方不共無明的建立,等於是作出了凡夫跟聖人一個明顯的判定標準。如果沒有不共無明,凡聖就沒有辦法判定了,這在修行當中,就是一個嚴重的過失了。所以一定有第七意識,才能夠建立不共無明。

卯二、無五同法的過失(分二:辰一標過;辰二釋理)

這個五同法,就是五識共同法的過失,我們先看標出過失:

辰一、標過

又五同法亦不得有,成過失故。

這個五同法,就是前五識它有五種共同的法:

第一個、前五識俱依色根

前五識在了別的時候,它都是要依止一個有色法的根,有色根,就是四大所成的根,所以是俱依色根。

第二個、俱緣色境

它所攀緣的境界,都是有質礙的色、聲、香、味、觸的境界,所以是俱緣色境。

第三個、俱緣現在

前五識不能攀緣過去跟未來,它只能夠了別現在,你能夠了知過去跟未來,那都是你第六意識在打妄想,前五識只看到現在而已。

第四、俱為現量

前五識了別境界不帶名言,它不能帶名言都是現量的,它是直接了知的。當你帶名言的時候,那表示有第六意識的帶動,所以俱為現量。

第五、俱有間斷

前五識的了別是不能相續的,緣缺就不生了。

這五同法當中,這個地方特別指出來的是俱依色根。就是說前五識的了別,一定有它所依止的根,眼識依止眼根、耳識依止耳根,乃至身識依止身根,它有它的不共所依。假設沒有第七意識,第六意識沒有根,第六意識跟前五識是互相合作來了別境界,第六意識沒有根,那前五識也沒有根,那五同法就不能建立,就產生嚴重過失了。我們看它的解釋道理:

辰二、釋理

所以者何?以五識身,必有眼等俱有依故。

因為前五識的了別境界,一定要有眼等五根來當作它不共所依,或者講俱有依,這個俱有依,就是它是同時存在的。既然前五識在了別境界的時候,有它所依止的根,那第六意識也要有依止的根。那你說第六意識依止誰呢?你說第六意識依止第八識,這不可以,因為第八識是前五識共同依止的;這個根必須要不共的、它專有的,那只好說第七意識。所以第七意識不能建立,那第六意識就不能了別了;因為第六意識的了別,要依止第七意識當根,它才能夠生起。這個地方是講到:如果沒有第七意識,第六意識的了別就不能生起了。

卯三、無訓釋詞過

又訓釋詞亦不得有,成過失故。

這個地方是說,這個訓釋詞,這解釋名詞,就不能存在了。我們這一段,看前面的第十四頁,佛陀講到我們的明瞭性。

如世尊說:心、意、識三。

心、意、識三,這個心是第八識,這個識是前六識。如果說沒有第七意識,那這個意是誰呢?這個誰,你就講不出來了,這個解釋名詞就有過失。說是佛陀明明講出有心、意、識三種差別:心是第八識;識是前六識;那你沒有第七意識,這個意到底是誰?就沒辦法講了,就造成訓詞的過失──解釋名詞的過失。我們今天就到這個地方,因為後面會比較多。

這個所知依,它是很深層的來探討我們生命的根源。我經常有一個觀念就是:你要改造生命,你一定要先了解生命。你不了解生命,就算你能夠作部分的改造,到最後一定會錯損菩提。因為你不知道什麼該斷、什麼該保留,等到以後,你一定會因為你過去錯誤的修行,付出慘痛的代價。與其這樣子,我們倒不如剛開始起點的時候,就把內心詳細的分析:誰是過失點,誰是可以去帶動的,誰是可以依止它修行的,誰是一定要對治的,你要把你內心的狀態弄得很清楚,你要知道你在幹什麼。

你這樣子,才能作出你內心整個生命的規劃。雖然你內心當中,有很多的過失要處理;但是你很清楚過失是哪些,你很清楚。你不能夠什麼都靠直覺,反正就是所有的念頭全部斷掉,這樣子不但是你本身的壓力很大,以後在成佛之道當中,也會引生很多很多負面的副作用。

所以這個地方所知依就是說:無著菩薩引導我們,很深層的去探討我們內心的世界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產生流轉的力量?為什麼會有清淨的力量?等你了解以後,雖然我們一時半刻不能完全做到;但是你的方向清楚了,這就是我們講的所知依,一切的雜染法、清淨法的依止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能造的心,所造的境全部是虛妄的

在唯識學當中它告訴我們說,人生的無奈來自於第八識的...

有了阿賴耶識,才能夠建立十法界染淨因果的相續

【若與如理作意相應生時,此聞所熏意識,與彼熏習,久...

阿賴耶識有漏種子的分類

影響種性的這些種子,種類是什麼?什麼東西會影響我們...

痛苦的果報,都是由錯誤的思想產生的

在依他起性當中,依他所執的遍計執是沒有的。這個地方...

修行必須下苦功夫

若人發願往生他國淨土,應當隨著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

唯識要義解說

一、唯識之義 唯識者,據《成唯識論述記》云:唯謂簡別...

機深教淺,效果適得其反

疏文:增結者,《淨名經》云,有二比丘犯根本戒,發露...

唯識五重觀

再介紹唯識的觀法:唯識五重觀。怕初聽同學不了解,我...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信心銘》中的用功訣竅

三祖僧璨大師的《信心銘》,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觀照自...

飲酒有三十六大危害

目前吸煙、酗酒或吸毒現象日趨嚴重,有害我們的智力,...

透視輪迴生命的狀況

以蘊為觀察對像 所謂認識生命的狀況,說到底就是認識蘊...

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包容缺點

假設我們以這一念凡夫的心去觀察,我們只是就著它的一...

【推薦】從事餐飲行業造殺業的人如何轉行

北京阜成門內大街,有一大葷館子,名九如春,生意很發...

發自內心的禮貌

人與人的關係是建立在禮貌之上,但是今天社會上懂禮貌...

合十的意義

合十,亦稱合掌。其形狀是兩手當胸、十指相合。合十為...

【推薦】50個淨土宗常用名詞解釋

1.一心不亂: 專注一事,使心不散亂,即是一心不亂。修...

時間無常,無論多麼奢華美麗將成過去

法眼文益禪師(五代): 擁毳對芳叢,由來迥不同, 發...

《金剛經》的心靈世界

(一)淨化人心 心靈環保便是人心的淨化,由人心的淨...

信解和勝解的區別,怎樣對佛號產生勝解

我們先把信解跟勝解做一個說明。信解其實就是聞慧,聞...

若要相貌美,先要心靈美

美貌也是一種福報。任何福報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財...

【推薦】法身功德在無漏 諸漏盡時法身成

杜漏歌 法身功德在無漏 諸漏盡時法身成 邪思妄想沉陰...

出家人吃飯為什麼用缽

缽,又稱缽多羅、缽和蘭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

北宋高僧四明知禮法師

各位吉祥,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介紹的)的祖師爺要穿...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為何還會受鬼神的騷擾

問: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是有護法神隱形保佑的,為何還...

【佛教詞典】道法智

(術語)觀道諦而得之智,又,斷迷於道諦之見惑之智也...

【佛教詞典】七識

(術語)八識中之第七識也,名末那識。...

【視頻】放生、護生是最大的行善

放生、護生是最大的行善

【視頻】妙境法師《凡夫不知道苦的境界》

妙境法師《凡夫不知道苦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