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攝大乘論

淨界法師  2023/03/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三十七講)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二二頁,乙三、入所知相分。

無著菩薩把大乘的菩薩道,從凡夫到成佛,分成十大科。這十科,我們分成了三個主題來加以說明:第一個主題是甚深見,第二個是廣大行,第三個是究竟果。我們前面講的主題叫甚深見,我們在修學佛法的時候,應該要先建立兩種大乘的正見:

第一個是所知依,就是你要先了解生命的根源在哪裡?什麼叫生命的根源呢?簡單的說,就是你要了解生從何來,死將何去?當我們出生的時候,我們的生命是從哪裡而來?當我們死亡的時候,我們的生命又將從何而去?你必須把那個生命的根源找到。

這個根源,古德經常說:把心帶回家,就是你要修行,你要先認識你的家在哪裡。這個家,在本論當中有兩個:一個是暫時的家,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這個家,它是經過長時間的流轉,有很多業力的熏習,產生很多的煩惱、很多的業力、很多苦惱的果報,這個就是我們現在所依止的家。這個家在本論當中,是屬於生滅門,只是暫時的家;我們有另外一個永恆常住的家,就是我們的清淨本性,也就是我們說的大圓鏡智,這當中有很多清淨莊嚴的功德。所以把心帶回家,整個修行就是把我們現前這種生滅苦惱的家,帶回到一個長久安樂的家。

所以所知依這一科當中,是說明你整個修行的起跑點在哪裡──阿賴耶識,你必須依止現在的心來修行;你必須面對無始劫所熏習的煩惱障、業障、報障,每一個人不同,但是你要去承當,從這個阿賴耶識開始起修,你必須了解你這個起跑點。第二個你要知道你的目標在哪裡──大圓鏡智,這每一個人都是一樣。所以這個所知依,就是先了解我們生命的根源,一個是雜染的根源,一個是清淨的根源,這個是我們第一大科的主題。

當我們知道這整個生命的根源以後,我們要知道第二個所知相──就是生命的相貌。這個相貌是從阿賴耶識,從我們現前這個雜染的家所變現的一個生命的相貌。我們現在所依止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它每動一個念頭,就會產生很多生命的相貌。這個生命的相貌,本論當中講到有三個:有依他起相、遍計所執相跟圓成實相,簡單的說就是,因緣、妄想、空性,我們的生命就這三個東西。

也就是說,我們生命的本質是空的;但是你動一個妄想,它就會有業力,就會創造一個因緣,可能是快樂的因緣、也可能是痛苦的因緣。我們面對這個因緣的時候,又動了一個妄想,又變成一個妄想,妄想又創造因緣,因緣又帶動妄想,就在因緣跟妄想當中交互作用,使令我們的生命永遠沒辦法回家了,阿賴耶識輾轉相續,生死流轉。所以這個所知相就是告訴你:我們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相貌?就是因緣跟妄想交互作用的相貌。

這兩個都是你在修學大乘佛法之前,你應該知道:什麼是你應該斷的?妄想是該斷的;什麼是該保留的?因緣該保留。所以這個地方是說明什麼是所斷、什麼是所證,這就是所知相。這第三科以後,到三、四、五、六、七、八總共六科,講到廣大行,就是我們從現在開始,要真正的把心帶回家,把一個雜染的家,換成一個清淨的家。乙三以後有六科講到修行的方法,前面是講理論,我們看修行的第一科,就是全部的第三科入所知相分。

乙三、入所知相分(分二:丙一結前問後;丙二標釋正答)

丙一、結前問後

我們先解釋這個入,這個入就是契入。契入在本論當中,由淺入深有兩個內涵:第一個是悟入,第二個是證入。這個悟入就是假藉文字思惟觀察,我們剛開始觀察這個生命相貌的時候,必須要假藉文字,就是我們這一念心跟真理不能完全契入,要有文字來作引導,或者說有文字來作橋樑,才能夠思惟真理,這叫悟入。

第二個叫證入,智理一如,平等不二。當我們觀照的智慧跟真理已經完全是一如,不必假藉文字,就能夠完全契入,這個時候,我們就不再假藉文字,智理一如,平等不二,這個叫證入。

也就是說,悟入是屬於資糧跟加行位兩種階位,證入就是通達位、修習位跟究竟位,總共有五個方法、五個階位,都是可以契入所知相分,也就是可以契入生命的真理,有五種的階位,這叫做入。這當中有二大科:一、結前問後;二、標釋正答。先看一個問:

如是已說所知相。入所知相,云何應見?

我們前面把生命的根源跟生命的相貌都說過了。那麼悟入生命真理的方法,應該怎麼去了知呢?前面講到理論,理論我了解了,我知道把心帶回家,雖然我現在是一個生滅雜染苦惱的家,我另外還有一個選擇,是一個安樂清淨的家。問題是這兩個家有很大的距離,我應該怎麼把這個雜染的家,轉換成清淨的家?這個方法應該如何了知呢?云何應見?提出這個問,這以下整科都是在回答這個問題。

丙二、標釋正答(分二:丁一長行;丁二頌)

丁一、長行(分三:戊一舉能入識;戊二說入次第;戊三現觀差別)

戊一、舉能入識(分二:己一出識體;己二成能入)

己一、出識體

這當中有長行跟偈頌,先看長行。長行當中分成三科:一、舉能入識;二、說入次第;三、現觀差別。這一大科的三個科,我要說明一下,這三科很重要。悟入所知相有三個主題:第一個舉能入識,先說明能夠觀察的智慧。就是你觀察真理,你是依止什麼樣的智慧來觀察?能夠悟入的這個心識,這個識就是智慧的自體。第二個說入次第,這個智慧從淺入深,它有什麼樣的次第?這說明它的淺深次第。第三個現觀差別,當這個智慧現前的時候,大小乘的止觀,到底有什麼差別?或者說大小乘的空觀,它們的差別點在哪裡?這個地方有三個主題要研究。首先我們看第一個舉能入識,先說明大乘止觀所依止的智慧,它的自體是什麼?我們看出識體,再說明成能入。先看出識體,看論文:

多聞熏習所依,非阿賴耶識所攝,如阿賴耶識成種子;如理作意所攝,似法似義而生,似所取事,有見意言。

一個人內心能夠產生觀照,這當中的觀照自體由兩個因素所成就:第一個,多聞熏習。我們在內心的妄想當中,要不斷的聽聞大乘的法義。這個地方的大乘法義,特別指的是諸法三自相的道理,也就是說你對於遍計本空、依他如幻的道理,要不斷長時間的聽聞。依止這個聽聞,產生一個效果。什麼效果呢?非阿賴耶識所收攝。阿賴耶識是一個我們不喜歡的家,我們不得已、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阿賴耶識,它的相貌就是一個自我意識,一個大我。我們日常生活的起心動念,都是從自我意識發動出來的,以自我為中心,作種種的思想、作種種的行為。

我們深愛著自我,所以日常生活當中,對自己的標準跟對別人的標準是完全不同,有兩種標準。我們對自己總是比較袒護,這件事情出現在自己的身上,我們找很多的理由來加以修飾、包容;但是這個事情出現在別人身上,我們就用比較嚴格的標準來加以訶責:這個就是阿賴耶識的相貌。但是我們聽聞佛法產生的智慧,它不是阿賴耶識所收攝,它不是雜染性的,它是一個平等法界相應的清淨體性,所以它不是阿賴耶識的雜染所收攝的,它是清淨所收攝的。

如阿賴耶識成種子,它的體性不是阿賴耶識,但是它必須要在阿賴耶識當中,而成就一個清淨的種子;也就是說,它要依止阿賴耶識而住,但是它又能夠對治阿賴耶識。就是說,你聽聞大乘佛法所產生的智慧,它是住在阿賴耶識當中;但是它的光明,會對治阿賴耶識的黑暗,就是這個道理。非阿賴耶識所攝,但是如阿賴耶識成種子,這個是我們產生大乘止觀智慧的第一個條件,多聞熏習。

第二個,如理作意所攝。如理這個如是隨順,就是我們在聽聞佛法以後,要找一個空閑的時間,隨順於所聽聞的道理,一次一次的去思惟觀察,這個作意就是思惟觀察。這個道理,真理愈辯愈明,你一次一次的觀察,這個真理的力量在你的心中,就一次一次的加強。這個如理作意就是說,我內心當中隨順真理去觀察。這樣的內心是一個什麼樣的相貌呢?這以下說明,把這個如理作意的相貌開展出來。

如理作意——似法似義而生,似所取事,有見意言。

就是什麼叫如理作意呢?似法似義而生。當我們根據佛法的文字去思惟的時候,這個時候會產生一個法跟義。剛開始依止法,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個法有十個字在心中出現,這個法就是能詮,就是佛陀所詮釋能詮的這個清淨的佛法。

我們在內心當中,根據這十個字的法,開始思惟觀察,就會產生所詮釋的義理出現。這個法跟義,雖然都不是真實的法跟義,但是已經是相似,或者講隨順,你內心當中會出現一個相似而隨順的法與義。這種情況,可不可以講出一個譬喻呢?似所取相,就好像我們平常去了知一個不知道的事情,去取這個相的情況是一樣的。

比如說,我一生當中都沒有看過大象。那怎麼辦呢?似法似義而生,我可以去買大象的照片,買簡介大象功能的文字,我根據這個照片、文字簡介的描述,我對大象就有一個相似的了解。雖然跟大象的真實本質還有一段距離,但是已經對大像有相似的了解,已經產生似所取相。就好像我們日常生活去學習世俗的事物一樣,經過我們心中的如理作意,內心會產生一種功德相。這以下我們把內心的功德作一個說明。說你多聞熏習、如理思惟,那有什麼結果呢?有見意言,剛開始會產生一個清淨的意言,這個意言就是思想,產生一種清淨而正確的思想。這個思想再加以不斷的不斷的串習,就產生一種大乘正見。

所以這個思想,剛開始比較不堅固叫思想,當這個思想堅固了就叫知見。這就是我們修習大乘止觀,或者講修習唯識止觀,它智慧自體生起的因緣。這個地方主要的宗旨是說:一個人的生命,有人過得很痛苦、有的人過得很快樂,的確有差別。當然這個快樂跟痛苦都不是自然產生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業力行為有差別。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行為呢?因為你有不同的思想。所以這個思想是我們整個生命一個非常重要的主導者。你有這種思想,你就會有這種命運。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一個淺的例子。我們每一個人在修行的過程當中,都會遇到逆境,沒有一個人沒有逆境。遇到逆境,我們基本上有兩種不同的思想:有一種人遇到逆境,一味的逃避放棄;另外一種人它的思想是遇到逆境,我一定要克服它,把它當作所緣境,安忍不動,一定要把逆境克服。這兩種思想,會創造兩種不同的命運出現。如果你是第一種人,遇到逆境就想逃避,我敢保證你回顧過去的生命,你很多事情都是半途而廢,很多事情你都有希望成功,但是你都沒有成功。

為什麼?因為你對逆境產生錯誤的思想,你認為對付逆境最好的方法是逃避。我在這個道埸住,住了一年、二年、三年,遇到逆境我不住了。不住,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但是問題是你那個思想還在,到另外一個地方去,逆境出現,你又不住了。修行一個法門,你遇到障礙,這個法門你就不修了。你回顧你無量的生命,你的生命都是片斷的,破碎的生命,沒有一個功德是圓滿的。你要是不扭轉你的思想,你的生命就是歷史不斷的重演。

所以你說:誒,這個人為什麼他能夠成功、成就那麼大的功德?那就是因為有好的思想。所以這個地方,你會發覺:改造生命的根源,就是先扭轉你錯誤的思想。我們說懺悔,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你不改造思想,你只是把這個行為壓住,你的思想還在,遇境逢緣,照樣去造業,照樣。所以這個止觀就是在扭轉你錯誤的思想。

講一個比較實際的例子,比如說:有一個小孩子,他很喜歡吃蜂蜜。小孩子喜歡追求安樂、喜歡甜蜜這是可以理解;但是他總是認為,最好的蜂蜜在廚房,尤其是刀上的蜂蜜。他看到刀上的蜂蜜,就去舔刀上的蜂蜜;但是他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吃完蜂蜜以候,滿嘴都是傷痕!他以為要吃蜂蜜,就一定要付出這種代價。他的思想,時間久了就變成知見,他一想到吃蜂蜜就跑到廚房去,把那刀子的蜂蜜拿來舔一舔,結果又是滿嘴的傷。當然,他的思想不改變,行為也就不能改變,命運也就不能改變。直到有一天,有一個菩薩大人出現,他說:你想吃蜂蜜是可以理解的,為什麼客廳的蜂蜜你不吃,客廳的蜂蜜沒有刀,你一定要跑到廚房去吃蜂蜜?

誒,對喔!其實我有另外一個選擇。我到客廳裡面去吃那個瓶中的蜂蜜,沒有過失。好,他改變他的思想,他開始放棄廚房刀上的蜂蜜,追求客廳的蜂蜜,他的思想一改變,他的生命就開始改變。

就是我們追求安樂,我們不一定要追求五欲的安樂,我們要追求聖道沒有過失的安樂。所以,其實我們很多的思想,都是從學習佛法開始導正,也就是說其實你的命運,就在導正思想當中已經產生扭轉。這個地方我們會問:你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思想?兩種因緣:第一個是多聞熏習,第二個是如理作意。第一個,你接受了這個教法的熏習;第二個,你根據這個教法不斷的思惟,產生堅定的理解,由理解產生思想跟知見:這個就是我們修習大乘止觀的智慧的自體。這一段是下面所有文的一個總標,下面的文章都是把這個思想、觀念再開展出來,就是這個智慧的自體。

己二、成能入(分三:庚一能入人;庚二能入處;庚三能入因)

庚一、能入人(分二:辛一問;辛二答)

辛一、問

智慧可以悟入真理,但是悟入真理要有很多條件,除了多聞熏習跟如理作意的大原則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助緣。這以下就說明智慧要悟入真理成就的因緣,這當中有三段:一、能入人;二、能入處;三、能入因。先說明人,看問:

此中誰能悟入所應知相?

就是說大乘佛法的多聞熏習、如理作意,是誰能夠去接受這樣的熏習、接受這樣的作意呢?是誰?也就是說唯識宗把眾生分成五種種性,到底是人天種性、或者是二乘種性、或者是菩薩種性,是誰有資格去成就這個大乘的智慧?問能修行的人是誰,我們看回答:

辛二、答

回答當中有四段,我們加以說明:

大乘多聞熏習相續,已得逢事無量諸佛出現於世,已得一向決定勝解,已善積集諸善根故,善備福智資糧菩薩。

這個地方講,只有菩薩,才有資格成就大乘止觀的自體。成就大乘止觀的自體,這種智慧的自體,有四種因緣:

第一個是內因力,內在的內,因果的因,內因力。什麼叫內因力呢?大乘多聞熏習相續,就是說在你的生命當中,要相續、不間斷的聽聞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的熏習,要栽培是不容易的,不是你聽了三天二天就可以有的,要不斷的、重複的去熏習。從熏習當中產生大乘的信解──信心跟理解,然後由信解當中發起菩提心。所以這一科就是強調你從聽聞大乘佛法當中,生起了無上的菩提心,所以是一個成佛的正因,叫內因力,天親菩薩把這個判做內因力。

第二個是善友力,就是善知識的攝受,已得逢事無量諸佛出現於世。你在生命當中要經常的遇到佛陀,或者廣義來說,遇到能夠弘宣教導大乘佛法的善知識。這個善知識有開導佛法跟糾正過失兩個優點:你不明白道理,他告訴你道理,他陪著你成長;你有過錯,他隨時的糾正你。人都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這個善知識在你成長的過程當中,扮演著一個輾轉相諫、相教、懺悔的重要角色,就是修行一定要有同參道友,乃至大乘善知識的攝受。

第三個是作意力,已得一向決定勝解,已善積集諸善根故。這個地方就是你要不斷的修習大乘的止觀,這個勝解就是你對於大乘的空性(大乘的空觀,簡單的說是遍計本空,依他如幻,這兩個主題我們到下一段再說。)。遍計本空,依他如幻,你對這個觀念的理解,要產生一個什麼相貌呢?一向決定,就是信心具足,無有疑惑,沒有何的疑惑,這叫一向決定。任何人跟你作任何邪知邪見的散播,你都不為所動。為什麼呢?已善積集諸善根故,因為你已經長時間的聽聞,而且不斷的數數思惟觀察,已經產生一向決定的勝解,這個叫做作意力,心中不斷的如理作意。

第四個是資糧力,善備福智資糧菩薩,這個地方的資糧是偏重在福德資糧。我們如果是修習小乘法,這個福德資糧所扮演的角色就不是這麼重要,因為小乘法它偏重出離心,所以它這個福報不是非常重要。但是你要修習大乘佛法,你沒有這個福報力,那你簡直是入道多辛苦。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上說:一個大乘的行者,如果福報太少,很容昜生起邪見。為什麼呢?因為福報不具足,你就很容昜遇到惡知識,這個世間上有善知識、有惡知識,你就很自然的遇到惡知識,生起邪見。所以這個福報力是非常重要的,它有保護你大乘善根的作用。這個地方是講能修行的人,就是具有這四種因緣。

這四種因緣,後面是把它稱做大乘善根,其實這四種因緣,我們可以把它會歸成兩種因緣:一個是菩提心,一個是空正見,大乘的兩種善根。這怎麼說呢?大乘多聞熏習相續這是主要的因,就是菩提心;後面三個──善友力、作意力跟資糧力,其實主要是空正見,就是這個作意力;因為你的善知識、你的福報,都是在幫助你的空正見。

所以在整個大乘的止觀當中,你所依止的善根有兩個。你為什麼有資格修大乘止觀呢?因為你有空正見跟菩提心,你就有資格成就大乘止觀智慧的自體,這四種善根可以會歸成兩種善根。

庚二、能入處(分二:辛一問;辛二答)

辛一、問

這當中有一個問答,我們看問的地方:

何處能入?

前面我們講到能入的智慧,所謂的多聞熏習、如理作意,也就是說這個人已經具足了菩提心跟空正見,他已經有能悟入中道實相的條件。但是這個中道實相──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那是一個不思議境,不能夠心思口議的,你連碰都不能碰。古人說:

動念即乖,開口便錯。

那不思議境,怎麼悟入呢?譬如說這個房子是很安樂、很莊嚴,那這個房子怎麼進來呢?你總得有一個進入的門,有方便法門才可以。中道實相也是這樣,它是不思議境,但是不思議境,它總是有一個進去的門吧?這個地方就是把這個門找出來。在圓融無礙不思議的中道實相當中,到底進入這個中道實相的門在哪裡?何處能入?問這個門在哪裡,這是問。看回答,標列處位,釋其行相。先看標列處位:

辛二、回答(分二:壬一標列處位;壬二釋其行相)

壬一、標列處位

謂即於彼有見似法似義意言,大乘法相等所生起勝解行地,見道、修道,究竟道中。

這個地方是說明悟入中道實相的門,謂即於彼這個彼,就是我們對於大乘佛法生起一種見,就是如實的觀照智慧,在觀照當中,產生一種似法似義的名言,就是依教起觀。這個似法似義的名言我們說明一下。大乘的中道實相是不帶名言的,我們講離言真如,真實真如的道理是離言說相,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你說不得的。雖然說不得,但是剛開始的入門一定要說得,一定要帶相觀空,就是剛開始入門的處所,是要假藉名言來修觀,所以講依彼這個知見,生起似法似義的名言,這就是帶相觀空。

就是你剛開始先從有分別為門,慢慢慢慢進去以後,變成無分別,是這個意思。也就是說從似法似義這樣思想的觀察,觀察大乘法相,生起一個勝解行地。勝解行地是資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的初地;修道是從二地到十地,到最後究竟的佛果。所以說這個成佛的心,佛的心跟真理相應的時候,是一切法如,如如智照如如理,如如理又起如如智,所以智、理是一如的,是不能有任何的語言文字夾雜在這中間的;但是在勝解行地、見道位、修道位都要假藉文字,這個都是門。這是說明標列處位。

壬二、釋其行相

這個門到底是什麼樣子呢?

於一切法唯有識性,隨聞勝解故;如理通達故;治一切障故;離一切障故。

如理思惟到底是思惟什麼道理呢?簡單的說,就是思惟一切法唯有識性,就是觀察這一切法都是你的一念心識所變現出來的,離開了心識無有少法可得。一切法沒有真實的我、真實的法;就是一念的心在那個地方流動,然後變現一切法;變現一切法又起妄想:因緣妄想、妄想因緣,就產生很多很多的生命差別,這當中我不可得、法不可得。從這樣的思惟當中,隨文勝解故,隨文勝解故就是成就資糧位、加行位,外凡資糧、內凡加行。如理通達故到見道位,到治一切障故,這個智慧強了以後,開始破除煩惱、所知二障,到了修道位,到離一切障,到究竟位。這個地方講悟入的處所。

我們在修行的時候,我們要問一個問題:到底修行是要去分別,還是不分別?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這個事情應該這樣解釋:我們的目標是無分別,當真理真實出現的時候是不能分別;但是過程一定要分別,你過程沒有分別,沒有用文字的引導來修正你的思想,那你就不能悟入真理了。這個分別要怎麼分別呢?我們說明一下。

這個分別的方法,這個地方的方法是講行相,就是於一切法唯有識心。大乘止觀跟小乘止觀最大的差異在哪裡?小乘止觀它的空,是對外境全盤的否定,它就從無常下手,反正一切法被無常一觀照以後,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所有的東西都消滅掉,沒有價值。所以小乘的空觀,它所對的境界是五蘊諸法,整個五蘊被他的空觀一對治以後,全部消滅掉。

大乘佛法的空觀是遍計本空,依他如幻,它是保留外在的因緣,這個因緣依他如幻,如幻的意思就是說你不能動它,你知道它是生滅相,但是你不能去破壞它。那你要去破壞誰呢?所以大乘的空觀它所要對治的是你心中的遍計執,你心中的名言妄想。遍計本空這一句話的意境,簡單的說就是保持內心的平等,這就是遍計本空。

比如我今天看到一個人,誒,這個人對我很好。當你動了這個念頭的時候,你的心開始不平等。這個時候你馬上要觀照:這個人對你很好,你已經落入了不平等,不平等就是說,你已經開始在造業了,這個生死業力開始啟動了。你要把不平等調成平等,你應該觀照說:這個人對你,沒有很好、也沒有很壞,你的心就平等了。所以你在修遍計本空的時候,你心中的名言,你要記得一句話:多用否定的話,少用肯定的話。諸位如果讀過《大般若經》你會發覺,佛陀在《大般若經》裡面,很少用肯定的話: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這個意思。

但是你要注意,否定不能否定單方面,要二方面都否定。若你想這件事情對我有好處,你便開始不平等,你要開始對治:其實這件事情對我,沒有好處,也沒有壞處。你的心平等,就是遠離二邊。所以你對於每一件事情,你都用──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你的心安住在平等。所以在修遍計本空的時候,諸位要知道:你剛開始修大乘空觀的時候,你盡量少用肯定的字眼,多用否定二邊的字眼;你不能否定一邊,因為否定一邊,一高一低也不平等。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他剛開始修觀的時候,是先破對外境的執取,先破所取相,就是對外境保持平等,然後再對治能分別的心。因為這個外境對我們是比較疏遠,所以我們比較好對治,剛開始先對治對外境的不平等,然後再對治內心對自我的不平等。所以這個地方就說明於一切法唯有識性,就是把我們這種有所得不平等的心,帶入到平等的一真法界、不二法門去,就是於一切法唯有識性,進入到平等的圓成實性。依止這個平等觀,

隨聞勝解故,如理通達故,治一切障故,離一切障故。

這個就是修行大乘止觀的整個過程。

修行大乘止觀,我們也說過:整個大乘止觀,它很強調內在的改造,它不改變外境,外境完全不動,因為依他如幻,一切法有它背後的因緣,你知道就好,但是它是讓自己用平等心來面對。

我們看黃河,黃河氾濫一直是中國很大的天災,你看黃河一觸動的時候,生命財產的破壞不得了,所以治理黃河永遠是歷代君王一個重要的政策。剛開始是大禹的父親鯀去治水,他用圍堵的方式:你會氾濫,我就做很多的堤防來阻擋你。結果,這個水你不要看它看似柔弱,其實堅強,它一發狠的時候,再大的堤防都被它衝破,就失敗了。

大禹很聰明,知道這個水不能跟它硬擋,要疏導,把它疏導到一個乾旱的地方灌溉良田,不但沒有壞處,還有好處。其實我們的心也是這樣,看似柔弱,但是它要狠起來的時候,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所以你對心,你能夠硬壓,像外道的無想定?其實這個無想,完全把這個心的功能、思想完全壓住,這不是一個好方法,來生它會更嚴重。

所以諸位要知道,大乘的止觀,就是你要很勇敢的面對內心錯誤的思想,然後用佛法慢慢的加以導正,不要去壓制你錯誤的思想。錯誤的思想一來,我就念佛,當然這是剛開始的方法,我錯誤的思想一來,我就去拜佛,對,剛開始我們不一定要去跟它硬碰。

但是你要慢慢培養一套方法,來疏導這個錯誤的思想,就是遍計本空,就是用否定的言詞,把你的思想永遠保持在平等,使令你離開好壞得失的對立。

因為這個好壞得失,都是你自己的概念創造出來的,世間上的事情哪有好壞?世間上的事情就是依他如幻,它就是隨順很多的業力,顯現很多的影像,然後一直一直的過去、一直一直的過去。但是我們在過程當中,說這個是好、這個是壞,又產生很多很多的業力種子。所以我們應該讓內心保持平等,這就是所謂的於一切法唯有識性,這就是整個大乘止觀的相貌。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能造的心,所造的境全部是虛妄的

在唯識學當中它告訴我們說,人生的無奈來自於第八識的...

有了阿賴耶識,才能夠建立十法界染淨因果的相續

【若與如理作意相應生時,此聞所熏意識,與彼熏習,久...

阿賴耶識有漏種子的分類

影響種性的這些種子,種類是什麼?什麼東西會影響我們...

痛苦的果報,都是由錯誤的思想產生的

在依他起性當中,依他所執的遍計執是沒有的。這個地方...

修行必須下苦功夫

若人發願往生他國淨土,應當隨著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

唯識要義解說

一、唯識之義 唯識者,據《成唯識論述記》云:唯謂簡別...

機深教淺,效果適得其反

疏文:增結者,《淨名經》云,有二比丘犯根本戒,發露...

唯識五重觀

再介紹唯識的觀法:唯識五重觀。怕初聽同學不了解,我...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信心銘》中的用功訣竅

三祖僧璨大師的《信心銘》,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觀照自...

飲酒有三十六大危害

目前吸煙、酗酒或吸毒現象日趨嚴重,有害我們的智力,...

透視輪迴生命的狀況

以蘊為觀察對像 所謂認識生命的狀況,說到底就是認識蘊...

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包容缺點

假設我們以這一念凡夫的心去觀察,我們只是就著它的一...

【推薦】從事餐飲行業造殺業的人如何轉行

北京阜成門內大街,有一大葷館子,名九如春,生意很發...

發自內心的禮貌

人與人的關係是建立在禮貌之上,但是今天社會上懂禮貌...

合十的意義

合十,亦稱合掌。其形狀是兩手當胸、十指相合。合十為...

【推薦】50個淨土宗常用名詞解釋

1.一心不亂: 專注一事,使心不散亂,即是一心不亂。修...

時間無常,無論多麼奢華美麗將成過去

法眼文益禪師(五代): 擁毳對芳叢,由來迥不同, 發...

《金剛經》的心靈世界

(一)淨化人心 心靈環保便是人心的淨化,由人心的淨...

信解和勝解的區別,怎樣對佛號產生勝解

我們先把信解跟勝解做一個說明。信解其實就是聞慧,聞...

若要相貌美,先要心靈美

美貌也是一種福報。任何福報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財...

【推薦】法身功德在無漏 諸漏盡時法身成

杜漏歌 法身功德在無漏 諸漏盡時法身成 邪思妄想沉陰...

出家人吃飯為什麼用缽

缽,又稱缽多羅、缽和蘭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

北宋高僧四明知禮法師

各位吉祥,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介紹的)的祖師爺要穿...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為何還會受鬼神的騷擾

問: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是有護法神隱形保佑的,為何還...

【佛教詞典】道法智

(術語)觀道諦而得之智,又,斷迷於道諦之見惑之智也...

【佛教詞典】七識

(術語)八識中之第七識也,名末那識。...

【視頻】放生、護生是最大的行善

放生、護生是最大的行善

【視頻】妙境法師《凡夫不知道苦的境界》

妙境法師《凡夫不知道苦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