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攝大乘論

淨界法師  2023/03/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四十一講)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三四頁,壬二、悟入義利。

從本論的學習,我們可以把大乘佛法的修學歸納成三個重點:第一個重點就是誓願力。身為一個菩薩,我們在生命當中,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所謂的發菩提心。這個菩提心的發動,不能夠從情感性的、直覺性的發動,我們必須透過對大乘佛法的學習,產生大乘正見,由對十法界因果的了解,我們真實的了解到只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我們的生命才能夠究竟的離苦得樂,所以我們才發起這樣的四弘誓願,叫做菩提心。這就是我們生命的引導者,叫做誓願力。

第二個就是觀照力。當有了目標以後,我們應該要很正確的去觀察生命的真相。在修觀照的時候,有二個重點要注意的:

一、云何應住,二、云何降伏其心。

我們在觀照的時候,你的心一定要先有一個安住處。這個安住處就是我們講的現前一念心性、或者說是真如本性。假設我們今天在修觀照的時候,我們內心所依止的是一個妄想,就是所謂的阿賴耶識,大家都知道阿賴耶識是受熏的,我們很多身口意的造作,都會去牽動阿賴耶識。所以如果你觀照的依止點是阿賴耶識的生滅心,等到你情緒低落的時候、你臨命終的時候,你就不能修觀照,因為阿賴耶識本身的體性是變化的,而且會受環境的干擾。

所以我們一定要先找到一個不生不滅堅固的心性,然後內心完全的依靠這個心性,這就是天台宗經常強調的稱性起修。所以我們開始在觀照之前,一定要先找到一個不生不滅的心性,來當作依止處。找到了心性以後,我們開始去云何降伏其心,就正式的修習止觀。

從本論的學習,它的大乘止觀,是修習遍計本空跟依他如幻。遍計本空是修習空觀,調伏我們對世間人事的妄情執著,這個地方是偏重在誓斷一切惡,以空觀來斷除惡法。依他如幻是修假觀,能夠善了一切因果的法則,修善跟度眾生。所以說云何降伏其心,等於是實際的以空觀跟假觀,來實踐菩薩道斷惡、修善、度眾生的三大理想,這就是所謂的觀照力。透過這樣正確的空、假、中三觀的觀照,我們才有後面的行動,六波羅蜜的修學行動。前面講到遍計本空,依他如幻的觀照方法;這一科悟入義利是講到大乘的觀照,說明假設我們修習遍計本空,依他如幻,這樣會有什麼樣的功德利益?這是講悟入唯識性的功德利益,叫悟入義利。

壬二、悟入義利(分二:癸一問入所須;癸二以二智答)

癸一、問入所須

這個地方有兩科:一、問入所須;二、以二智答,先一個問,再一個答。我們看問的地方:

復次,為何義故,入唯識性?

身為一個菩薩,是為了要追求什麼樣的功德,才須要悟入唯識性呢?這個地方是提出一個問。我想外道的修學跟佛法的差異:外道的修學,基本上談不上什麼功德,我們叫做無益的苦行;佛法的每一個法門,你去修學,它一定有一個真實的功德,它是一個真實的道法:這是外道跟佛法不同的地方。

所以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當中,他說:外道的修學,叫做無花果。你這棵樹種了很久,它不會開花、也不會結果,白費力氣。二乘的修學,就是一花一果,他就是修習四諦法門,而成就一個涅槃自己受用,如此而已。大乘法門是一花多果,在大乘的法門當中,我們去栽培一棵樹,它長出一朵花,就有無量無邊的果實出現。就是說:我們內心當中,觀察遍計本空,調伏內心的執取;觀察依他如幻,而生起利他的妙用。這樣有什麼功德利益呢?當然有很多很多的功德利益。這個地方先提出一個問,以下再回答:

癸二、以二智答(分二:子一總由二智為獲自義;子二唯由後得善為他說)

子一、總由二智為獲自義

這個地方有兩段:第一個總由二智為獲自義,第二個唯由後得善為他說。先回答二智,我們看論文:

由緣總法出世止觀智故、由此後得種種相識智故,為斷及相阿賴耶識諸相種子,為長能觸法身種子,為轉所依,為欲證得一切佛法,為欲證得一切智智,入唯識性。

這一段的功德利益,分成兩段:第一個是講到能生之因,兩種智慧能生起功德之因;再說明所生之果,講到五種功德:就是有兩種智慧而引生五種功德。

先看第一個能生之因。我們修習遍計本空,依他如幻,會產生什麼樣的因地呢?由緣總法出世止觀智故,我們內心當中會去觀察總法,這總法就是一切法的總相,或者說是一切法內在的體性,就是真如,那個不生不滅的平等法界。我們透過遍計本空,把這些有所得的執取消滅了以後,我們看到生命的本質,其實是不生不滅的,一種離諸對待的平等法界。這種法界的智慧,是出世間無漏,它能夠對治有漏的煩惱,這第一個根本智生起了。第二個由此後得種種相識智故,當我們通達根本智以後,下一個就會生起有分別的差別智慧。這個差別智慧是觀察一切法的作用跟相狀,你造了五戒、十善,會招感人天的福報;你造了殺盜淫妄的業力,會招感三惡道的果報。這是觀察一切法的差別作用,這個作用是在根本智之後才生起,所以叫後得智。也就是說我們去觀察大乘的遍計本空,依他如幻的結果,會引生兩種的智慧──根本智跟後得智。

這兩個智慧的交互作用,會產生以下的五種功德:第一、為斷及相阿賴耶識諸相種子,它能夠斷除及相,及相這個及就是具足。這阿賴耶識當中,具足了很多雜染的相,這個雜染相就是煩惱障、業障、報障,這個惑業苦相狀的種子,這種子就是修習空觀來斷除。我們在懺悔的時候,經常使用的方法叫做對首懺悔,我向一個法師、或者向佛菩薩,宣佈我做錯了什麼,我表示我的後悔。這樣的懺悔,事實上,罪是不能真實的清淨,但是它產生一個調伏的力量。

所以你要確定你的業是不是真實的從阿賴耶識消失掉,一定要心若滅時罪亦亡,就是心境相接觸的時候,你那個分別心、愛取的心,不再生起。如果你的心跟雜染的境界接觸的時候,你愛取的心還會活動,那你這個業肯定是存在的,只是你對首懺悔,調伏下來而已。所以當我們內心當中,對於雜染法愛取的心慢慢平淡以後,其實我們三惡道的業力種子,也慢慢慢慢的在折損當中,因為它能夠斷除具足雜染相的這些有漏的種子,這是第一個,這個地方主要是空觀所對治。

第二、為長能觸法身種子。前面是斷惡,這個地方是修善。我們在修空觀跟假觀的時候,能增長觸,這個觸就是趨向,它有趨向清淨法身的無漏種子,因為你破一分的無明,就證一分的法身,所以斷惑跟證真,基本上是前後的關係,前面是斷惑,後面就證得清淨法身的真理。第三、為轉所依。前面是一個種子,是一種內心的功能;這個地方是講內心整體的體性,所依就是一切種子所依止處,就是阿賴耶識,我們能夠轉阿賴耶識成大圓鏡智,這第三種功能。第四、為欲證得一切佛法。我們從清淨的心當中,修習假觀、修習種種的六波羅蜜,就能夠成就一切法的功德。這個地方的功德,偏重在神通跟三昧,有無量無邊的六種神通、三昧、陀羅尼,都能夠從假觀當中次第的成就。第五、為欲證得一切智智入唯識性。有能夠成就我空、法空的智慧,悟入圓成實的平等法界。這個地方是總標兩種智慧而成就五種功德。

天台宗把菩薩道的修行分成兩個次第:第一個叫做緣修(緣就是因緣),第二個是見道位以後叫真修(真實的真)。我們剛開始發了菩提心,其實我們內心的空觀跟假觀的力量還非常的薄弱,觀照力很薄弱。其實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完全是依止一念的誓願力──我們對無上菩提的追求,絕不放棄。就是前面有一個光明點在引導著我們,如此而已,煩惱還是非常的粗重。這怎麼辦呢?怎麼修行呢?煩惱這麼重怎麼辦呢?

緣修!就是你剛開始要依止四種因緣,來保護你的菩提心。我們前面說過,菩薩剛開始的四種善根:第一個誓願力,你要不斷的在佛前發願,你一定要追求無上菩提,絕不放棄;第二個善友力,你要經常親近善知識、同參道友,依止僧團,依眾靠眾,靠大眾威德的攝受,調伏煩惱;第三個是作意力,你要經常在大眾中作定課,加強你的正念;第四個資糧力,要廣修種種福德智慧的資糧。

所以我們剛開始的時候,沒有生起根本智、也沒有生起後得智,就靠四種因緣在資持。但這個地方的菩薩,經過資糧位、加行位以後,他已經成就了根本智、後得智,這個時候叫真修,他內心當中已經見到真理,跟無所得相應,所以他能夠真實的依止內心起修,不必依靠外在的因緣。這個地方是講到成就大乘止觀的功德利益。

子二、唯由後得善為他說

這是把後得智再加強,因為前面的五種功德,基本上有四種功德是針對根本智,所以後得智講得少,這個地方把後得智再補充一下。

又後得智,於一切阿賴耶識所生一切了別相中,見如幻等,性無倒轉。是故菩薩,譬如幻師,於所幻事,於諸相中,及說因果,常無顛倒。

菩薩他修空觀,但是他也修假觀,善能分別一切法的差別。這個假觀有什麼作用呢?它對於阿賴耶識雜染種子所生的一切因緣法當中,能夠看到這一切三界的果報,榮華富貴、或者是卑賤痛苦的果報,都像是如夢如幻。這個時候,菩薩在觀察三界果報的時候,內心是安住在不顛倒的狀態。我們過去沒有修習空觀,直接修假觀,我們內心當中對三界果報,會有個人的情感,會生起種種顛倒的想法、錯謬的想法,這個時候菩薩是性無倒轉。

這個地方是菩薩內心當中自身的受用,他內心看到果報,他沒有起顛倒的心,是故菩薩,譬如幻師,於所幻事,於諸相中,及說因果,常無顛倒。他為人演說因果,也能夠像是幻師,變化種種的事物,在整個三界的果報當中,他為人宣說因果,也是沒有倒轉的,沒有顛倒的狀態。

這個根本智,它的功能是斷惑證真,就是我空、法空的智慧。空性的智慧,大家要知道,這個空性的智慧從大乘的角度是向內的,你這個空不要空掉外境,要空掉自己內心的執取,自己心中不平等的一些心靈的聯想,所以空觀是向內。這個假觀是向外,他觀察這一切的因果,造善得安樂的果報、造惡得痛苦的果報。如果我們今天出了家以後,或者是發了菩提心以後,你不先修空觀,你直接修假觀去度化眾生,這會有什麼結果?就是我不修根本智,我直接修後得智,直接觀察一切法的差別,引導眾生斷惡修善!你沒有經過空觀斷惑證真的過程,直接修假觀,你的心就會顛倒錯亂。什麼叫顛倒錯亂?

我們講詳細一點。凡夫的顛倒基本上有兩個相貌:第一個叫增益(增加的增,益是利益的益,增益的相貌),就是這個人是你喜歡的、這件事情是你歡喜的,你就會把他講得非常好,好到超過他原來的本質叫增益。他本來沒這麼好,你把他想像得非常好,這不是失去他的本來面目嗎?這個就是增益的顛倒。你自己帶了一個黃色的眼鏡、或者是紅色的眼鏡,你看一切都是紅的,因為你對他有一種貪愛的情感,所以你就把他的功能增加。

第二個是減損,你看到這個人很討厭、你對這件事情非常排斥,然後你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就會用種種不好的名言來安立這件事,這就是減損。他本來沒這麼差,你把他想像成非常差,這個在佛法叫做顛倒。所以諸位要永遠記住一個觀念:佛法的差別相,一定是先修平等觀再修差別觀、一定先修平等再修差別。

為什麼一定要先空觀再假觀?它有它的道理,你一定要把心不平等的想法,這種單向思考的想法先把它調平等,然後再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這個時候你會很理性的知道:他今天會有這個相貌,是有他的因緣;這事情會有什麼相貌,它有它的因緣。你不會加上你個人的情感去做增益、或者是損減的想法。這就是我們說的,見到一切法如夢如幻,而內心是不顛倒。他為什麼不顛倒呢?因為他這個假觀的背後,有空觀的平等性在資持。

所以這個地方,大家要了解這個差別。這就是菩薩修習遍計本空,依他如幻以後,他生起兩種智慧,這兩種智慧非常重要,是後面整個菩薩修學六波羅蜜行動的兩大基礎。

這個地方的科判我們要修正一下,我們看《講義》一二八頁。一二八頁我們講到唯識止觀,庚二、別顯方便答云何問,就是說明智慧的淺深,有勝解行地、見道位的止觀,跟修道、究竟道的止觀。

辛一、勝解行地及見道位(分三)

壬一、悟入漸次。壬二、悟入義利。壬三、悟入依止。

在勝解行地跟見道當中的止觀,有三個重點:一、悟入漸次;壬二、悟入義利,這個地方少了一科,應該三科,就是我們這一科所說的壬三、悟入依止,要多一科悟入依止,就是從資糧位到加行位、通達位,要說明他悟入圓成實性的依止。

這一科是資糧位、加行位的最後一科,悟入圓成實性的依止。這個依止就是禪定的意思,就是我們要真實的斷惑證真,只有智慧是不夠的,要依止禪定,才能夠產生斷惑證真的力量,禪定是智慧的依止。這個地方有問跟答,我們看問的地方:

壬三、悟入依止(分二:癸一問;癸二答)

癸一、問  悟入圓成實性,它所依止的是什麼?

於此悟入唯識性時,有四種三摩地,是四種順抉擇分依止。云何應知?

當我們凡夫在一個不平等、有所得的思考,這種躁動的妄想,要悟入平等的唯識性,這整個過程當中,我們必須有四種三摩地,四種禪定來當作依止,這四種禪定叫做四種順抉擇分依止。這抉擇分就是真實的智慧,也就是見道位的智慧。這智慧為什麼叫抉擇呢?因為智慧能夠決斷無疑,叫決,他對事情沒有任何的疑惑,決斷無疑。

第二個擇,對真理是通達無礙的。因為智慧具足決跟擇,所以我們叫抉擇。這個加行位的菩薩,其實他的真實智慧還沒有生起,因為他還是要帶相觀空,他還要假藉佛法的文字來生起觀照,所以這個地方叫做順。它本身不是真實智慧,但是他已經念念的隨順於這樣的智慧,叫順抉擇分。這個加行位抉擇分的智慧,要有四種禪定來作依止,這個地方提出這個問。我們看回答:

癸二、答(分二:子一顯別依止;子二明現觀邊)

子一、顯別依止(分二:丑一由四尋思;丑二由四如實智)

丑一、由四尋思(分二:寅一辨暖依止及出定名;寅二辨頂依止及出定名)

寅一、辨暖依止及出定名

回答的地方,顯別依止跟明現觀邊,這個差別的依止有兩段:先說明四尋思,再說明四如實智。四尋思事實上有兩段:一個是暖位,一個是頂位。一個依止暖而生起禪定,一個依止頂。暖、頂、忍、世第一,這個暖跟頂是四尋思;這個忍跟世第一是四如實智。我們先看第一個,暖位所依止的禪定是什麼禪定?看第一段:

應知由四尋思,於下品無義忍中,有明得三摩地,是暖順抉擇分依止。

我們前面說過,大乘止觀它破除遍計執,主要的觀察是四尋思。就是說所謂的好壞──這個人是好人是壞人、這件事情是得是失,它沒有真實體性。沒有真實體性,我們怎麼會有這種觀念呢?

第一個是我們的名言,我們心中對這個人跟事,自己捏造了很多的聯想。由這個聯想,就產生一個義相,就產生差別的作用,然後這個作用就有它的體性、有它差別的變化。所以當我們不生起這個聯想的時候,其實這樣的差別好壞作用是不存在的。就是它到底是好壞、得失,是我自己心中的聯想捏造出來的。所以這個四尋思,就破除我們心中一種不平等的聯想、這種情感性的聯想,這個時候慢慢的調伏自己,這個地方主要是遍計本空,這時會產生一個下品的無義忍。無義忍這個無義,就是前面四尋思產生的結果。就是我們觀察到一切法是唯識無義,其實外境本身沒有任何的意義,它有任何的意義,是我們的心變現出來的,所以叫唯識無義。

對唯識無義的道理,開始產生忍可隨順,念念的觀照,這樣的觀照,在暖位的時候是下品的,就是它這個智慧剛開始生起,不是非常堅固,經常會忘失掉,叫下品。這個暖位的智慧叫下品無義忍,它依止的禪定叫明得三摩地,禪定當中它有一種觀照的光明,叫明得三摩地,是暖順抉擇分所依止。

我們在判定資糧位跟加行位的差別,主要是依據禪定。資糧位的菩薩,我們現在就是叫做資糧位的菩薩,我們的菩提心非常脆弱,完全靠著一個誓願力跟簡單的行動,這個行動還不是六波羅蜜的行動。資糧位的行動力是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如此的行動力而已。所以資糧位菩薩的心,是隨風飄蕩的,這個八風在吹的時候,是不斷的波動。但是這個資糧位菩薩的不可思議,就是他不放棄努力,他內心的希望──對無上菩提的追求、對聖道的追求,我可以做得不夠好,我也可以隨時調整自己,但是我絕不放棄,就是靠著這個不放棄的力量,在資持著資糧位的菩薩。所以

《三十頌》:

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

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

這個資糧位的菩薩就是求住唯識性,他內心當中對於無上菩提的追求,是永遠不放棄的,雖然他內心當中還有很多感情的障礙、他內心當中有很多的善根還沒有成熟,但是他內心當中永遠不會放棄他的目標,資糧位就是這樣的一個相貌。但是加行位菩薩不是這樣子,他不是只是靠著一念的誓願而已,他內心的觀照力,因為禪定的加強,他內心不平等的這種情感,已經被調伏下來,他有禪定,所以他那個誓願力的旁邊,多一個觀照力,就是多一個光明,就是在黑暗當中,他出現一道光明,叫明得三摩地。所以資糧位跟加行位最簡單的判定方法,就是禪定,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分界線。我們再看頂位:

寅二、辨頂依止及出定名

於上品無義忍中,有明增三摩地,是頂順抉擇分依止。

前面的無義忍是下品,這個地方叫上品。他從暖位不斷的靜坐用功,他已經從下品的情況變成上品。這個上品古德的解釋就是由生轉熟。我們凡夫總是認為外面人事的這種義相、這種好壞的功能是真實的,這個是非常熟的,慢慢慢慢由熟轉生。唯識無義的觀念本來是生疏的,現在轉成熟,就是你智慧的觀察相續的時間多了,這叫上品。這個時候禪定的光明增加了,叫明增三摩地。其實這個禪定還是前面的禪定,只是這個禪定的智能增加,明增三摩地,是頂順抉擇分依止。暖、頂二位都是在破除對外境的執取,叫做四尋思,這個前面說過。我們再看四如實智:

丑二、由四如實智(分二:寅一辨諦順忍依止及出定名;寅二辨世第一法依止及出定名)

寅一、辨諦順忍依止及出定名

這四如實智已經不是對外境的執取,它是破除內心的執取。四如實智有兩個階位:第一個是忍位,第二個是世第一。先看忍,忍所依止的禪定。

復由四種如實遍智,已入唯識,於無義中,已得決定,有入真義一分三摩地,是諦順忍依止。

復由四種如實遍智,四種就是名、義、自性、差別,對這樣的四個法,產生真實的理解,這個時候契入了唯識的真實性。於無義中,已得決定這個無義,就是外境是沒有真實義,都是你的心捏造出來的。所以說這個地方,是破除所取相的執取。他面對所有的順境、逆境,內心是保持一個平常心的狀態,於無義中,已得決定,有入真義一分三摩地。契入唯識的真實義,應該是有兩分的三摩地:一分是破所取相,一分是破能取相。這個忍位已經破除了所取相,所以他已經成就一分,對於外境的好壞是不可得,這一部分已經決定理解;對於內心的沒有能取相,也能夠隨順忍可,他內心當中能觀照的智慧也是不可得,也能夠隨順忍可。這個是講忍。

這個暖、頂、忍,我們說明一下。暖位這個暖,就是一種溫暖相,就是我們在鑽木取火的時候,這個火還沒有生起,溫暖的相貌先生起。這表示說,這個菩薩在黑暗當中摸索,已經出現了溫暖,但是這個光明還沒有真正生起,就是這個智慧還很薄弱,但是已經有那個智慧的氣氛出現,這叫暖。這個頂的意思就像一個人爬山,已經到達了山頂。我們一個人在山頂上看房子、看樹木,就非常清楚分明,所以這個頂位就是他對外境是不可得這樣的理解,是非常清楚的,這叫做頂。慧目增長,尋思未及,這個叫頂。這個忍的意思,就是對於我空、法空的真理,外境是無所取畢竟空、內心也是畢竟空,對二空這樣的智慧,已經能夠隨順忍可。雖然沒有證得,但是已經開始隨順,叫忍。

寅二、辨世第一法依止及出定名

從此無間,伏唯識想,有無間三摩地,是世第一法依止。

前面的忍是開始念念的隨順內心,其實能觀照的智慧也是因緣所生,也是覓之了不可得。他這樣的觀照力是無間斷的,這地方有十六剎那是無間斷的,就是這個時候,他念念當中,不會生起任何的妄想,慢慢的伏除唯識的想法(這個唯識想就是能觀的智慧),他本來是靠能觀的智慧去破外境,現在他慢慢的也把這個能觀的智慧慢慢的調伏。怎麼調伏呢?就靠這個無間三摩地,就是靠這個正念的相續,迴光返照這個能觀的唯識想──也是因緣所生,覓之了不可得,這樣就成就了世第一法,有為法中,最為第一。這個世第一法的下一剎那就是見道位,所以這個世第一法是無間三摩地。

其實世第一法的時間相當的快,在《大毗婆沙論》上說:暖、頂叫做五根──信、進、念、定、慧,對於大乘甚深的真理──遍計本空,依他如幻的真理,生起了信、進、念、定、慧的善根。但是五根它能夠生起善根,它不能破惡,所以暖、頂是會退。暖、頂雖然會退轉菩提心,也可能遇到惡因緣會造惡;但是他的情況雖墮惡趣,終不久留,他有善根,到了惡道以後,遇到苦惱的剌激,他的善根就會發動。善根發動,就生起增上慚愧,他的罪業就瞬間消失,就從三惡道跳出來。就是他的內心有這個五根,五種對大乘法的堅定善根。

所以一個人遇到痛苦,就可以考驗你有沒有善根。你看世間人遇到痛苦,他更加造業、恶心更重,他沒有善根;沒有善根的人遇到痛苦,只會增加他貪瞋的煩惱,所以他的罪業、痛苦更增加。有善根的人,他這個善根平常是保存在心中,但是他遇到痛苦的時候,他的善根會表達出來,他真實的懺悔,所以他能夠從痛苦當中跳脫出來,這叫暖、頂。這個忍跟世第一叫五力,力就是破惡,他再也不墮落到惡趣,終不墮惡趣,到忍位的時候,就不到三惡道去。在忍位的時候,如果他沒有意外死亡,他今生決定是要成就聖道。這個叫做暖、頂、忍、世第一,就是他遍計本空的智慧,依止禪定,先破除對外境的執取,然後破除對內心的執取,最後悟入平等法界,證得真如的道理。

子二、明現觀邊

應知如是諸三摩地,是現觀邊。

這個地方是作一個總結。前面的四種三摩地,這個暖、頂、忍、世第一所依止的三摩地,是現觀邊。現觀就是二空平等的智慧,這種智慧是明瞭的現前,叫現觀。資糧位、加行位菩薩的智慧不能叫現觀,資糧位、加行位在觀察真如平等理的時候,是比量的智能,要假藉文字來觀察,比度量知的。見道位的菩薩,他在觀察真理,他不夾帶文字,直接趨入叫現觀,就是那個智慧是現前明瞭的。四加行的菩薩,他的智慧雖然是帶相觀空,但是已經跟見道位的智慧現觀了,已經非常的接近,所以叫做現觀邊,他還沒有到現觀,但是已經到了現觀的邊緣。這是作一個總結。這個地方是講到四加行,前面是資糧位,這個地方講到加行位。

看本論的次第,我們可以了解:大乘佛法修戒、定、慧,跟小乘有什麼不同?小乘就是持戒、修定、修慧;大乘佛法的戒、定、慧是先持戒,先斷除身口二業,因為你要行菩薩道,一定要先避免到三惡道去。你到三惡道去,你怎麼聽聞佛法?你不可能發菩提心。

所以大乘佛法剛開始先持戒,先遠離惡道;第二個修智慧,不是先修禪定,先從智慧當中,成就菩提心跟空正見兩種根本的善根;然後修了將近一大阿僧祇劫,到四加行的時候,再修禪定,再斷惑證真。有人就會問:為什麼資糧位不修禪定,要到加行位才修禪定?如果一個菩薩大乘的善根沒有堅固,就先修禪定,就容易生起過失。什麼過失呢?就是你這個禪定太深,而大乘的善根不足,你內心當中就很容易不樂修善、忘失大悲。因為禪定所產生的寂靜安樂的力量太強烈,這寂靜安樂的感受,會讓你不想活動、不想修善,而且對眾生的痛苦,也沒有任何感覺,這樣就很容易落入二乘。

如果在禪定當中,你又貪著神通,那你連二乘都不如,就是外道種性了。為什麼呢?禪定的安樂,跟世俗的五欲安樂是不同。世俗的五欲安樂是非常躁動、粗重,你很容易可以遠離,因為它的過失太強烈,你馬上就可以感覺到它的過失,譬如刀上的蜂蜜。但是禪定的安樂,它跟涅槃是非常接近,它也是寂靜相。所以菩薩耽著禪定,你一定會退失菩提心。

所以這個地方,為什麼一定要在資糧位不斷的加強你的誓願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把你生命的目標、理想,完全的根深蒂固,菩提心跟空正見兩個根本堅固的插在心中,然後再修禪定。你在禪定的寂靜安樂當中,那個寂靜安樂的感受會不斷的誘惑你,你可以毫不猶豫的走過去,你知道這不是你要的,你能夠通過禪定,而不為禪定所迷惑。你利用禪定來斷惑,但是禪定的寂靜安樂感受生起的時候,你不會在那個地方停留,你能夠很順暢的走過去。如果你的菩提心不夠堅固,你到那個地方就走不過去,你就因小失大換取糖果吃,就在禪定停留下來。

所以大乘佛法的資糧位,是先成就大乘善根。所以我們經常說:發菩提心、懺除罪障、積集資糧,就是這個意思。他先成就戒、成就慧,再成就禪定。當然有人說:這樣子的話,那禪定修不成,就不能斷惑證真了。那怎麼辦呢?有一個方法,為菩提道,求生淨土。所以,其實資糧位的菩薩,很多人在資糧位的時候就求生淨土,他這個加行位,不在人世間修,他到淨土修四加行。當然這是個人的選擇。

因為很多人是在資糧位的時候發菩提心,然後觀察這一大阿僧祇劫的發菩提心、懺悔業障、積集資糧,諸多的惡因緣。那怎麼辦呢?先到淨土去,這個地方果報又好、環境又好,然後在淨土中修四加行,經過暖、頂、忍、世第一,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能造的心,所造的境全部是虛妄的

在唯識學當中它告訴我們說,人生的無奈來自於第八識的...

有了阿賴耶識,才能夠建立十法界染淨因果的相續

【若與如理作意相應生時,此聞所熏意識,與彼熏習,久...

阿賴耶識有漏種子的分類

影響種性的這些種子,種類是什麼?什麼東西會影響我們...

痛苦的果報,都是由錯誤的思想產生的

在依他起性當中,依他所執的遍計執是沒有的。這個地方...

修行必須下苦功夫

若人發願往生他國淨土,應當隨著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

唯識要義解說

一、唯識之義 唯識者,據《成唯識論述記》云:唯謂簡別...

機深教淺,效果適得其反

疏文:增結者,《淨名經》云,有二比丘犯根本戒,發露...

唯識五重觀

再介紹唯識的觀法:唯識五重觀。怕初聽同學不了解,我...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信心銘》中的用功訣竅

三祖僧璨大師的《信心銘》,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觀照自...

飲酒有三十六大危害

目前吸煙、酗酒或吸毒現象日趨嚴重,有害我們的智力,...

透視輪迴生命的狀況

以蘊為觀察對像 所謂認識生命的狀況,說到底就是認識蘊...

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包容缺點

假設我們以這一念凡夫的心去觀察,我們只是就著它的一...

【推薦】從事餐飲行業造殺業的人如何轉行

北京阜成門內大街,有一大葷館子,名九如春,生意很發...

發自內心的禮貌

人與人的關係是建立在禮貌之上,但是今天社會上懂禮貌...

合十的意義

合十,亦稱合掌。其形狀是兩手當胸、十指相合。合十為...

【推薦】50個淨土宗常用名詞解釋

1.一心不亂: 專注一事,使心不散亂,即是一心不亂。修...

時間無常,無論多麼奢華美麗將成過去

法眼文益禪師(五代): 擁毳對芳叢,由來迥不同, 發...

《金剛經》的心靈世界

(一)淨化人心 心靈環保便是人心的淨化,由人心的淨...

信解和勝解的區別,怎樣對佛號產生勝解

我們先把信解跟勝解做一個說明。信解其實就是聞慧,聞...

若要相貌美,先要心靈美

美貌也是一種福報。任何福報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財...

【推薦】法身功德在無漏 諸漏盡時法身成

杜漏歌 法身功德在無漏 諸漏盡時法身成 邪思妄想沉陰...

出家人吃飯為什麼用缽

缽,又稱缽多羅、缽和蘭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

北宋高僧四明知禮法師

各位吉祥,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介紹的)的祖師爺要穿...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為何還會受鬼神的騷擾

問: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是有護法神隱形保佑的,為何還...

【佛教詞典】道法智

(術語)觀道諦而得之智,又,斷迷於道諦之見惑之智也...

【佛教詞典】七識

(術語)八識中之第七識也,名末那識。...

【視頻】放生、護生是最大的行善

放生、護生是最大的行善

【視頻】妙境法師《凡夫不知道苦的境界》

妙境法師《凡夫不知道苦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