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攝大乘論

淨界法師  2023/03/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二十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六十頁:

庚三、緣相差別(分二:辛一正釋;辛二反成)

辛一、正釋

我們講到四種差別,前面的[引發差別],是約著成就種子來說的;[異熟差別]是約著它能夠形成果報來說。總而言之,前面兩種差別的引生,都是跟名言種子、業種子的相互作用有關係。第三個[緣相差別]主要的是約著我見的熏習所產生,這當中有兩科:一、正釋;二、反成。第一個正釋:

此中緣相差別者,謂即意中我執緣相。

這個緣相差別是屬於[意],這個[意]就是第七意識的我執相貌。第七意識的我執,它的所緣境是依止阿賴耶識的見分而產生的我執,也就是說,阿賴耶識的相貌它是一個果報相。比如說你今生是一個女人,你這個俱生的我執,就以女人當做自我,從小到大,不管白天、不管做夢,你那個自我意識都是以女人來當做出發點的,這樣一個自我的不斷的熏習,叫做[我見熏習差別]。

辛二、反成

此若無者,染污意中我執所緣應不得成。

假設沒有這個緣相差別,第七意識[我執]行相就不能建立。我執有兩種:一個是分別,一個是俱生。分別我執主要是第六意識,它的變化很大。第六意識的行相,比如說你沒有學佛之前,你的我執可能很重;但學佛以後修空觀,慢慢慢慢的把這個分別的我見調伏了。所以這個我見的變化是很大的,你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因緣當中,這個自我意識會不斷的變化。但俱生的變化很難,就是說即使你修行得很好,你依止今生女人的一個自我主體,還是很難改變,因為它是一個比較微細的俱生我見。所以這個俱生的我見,

《唯識三十頌》:隨所生所繫。

第七意識攀緣第八識是一個什麼樣的相貌呢?隨所生所繫,隨著第八意識在哪一道受生,第七意識就以哪一道為自我,就是第八識在哪一道受生,它就以哪一道的心識為自我。比如以文昌帝君來說,他曾經做了十七世的世大夫,他在做世大夫的時候,他的思想、行為是一個讀書人的自我,以一個知書達理的自我來發動他的思想跟行為。但是不幸的是到第十八世的時候,因為他起了一個不好的邪願,結果變成一隻毒蛇。這個時候,他的自我就以毒蛇的心識──瞋恨、暴躁的心識為自我,這種自我就很容易造業了。

所以在菩薩道當中,如果你還是一個凡位的菩薩,包括資糧位,也包括加行位的菩薩,在唯識學上的說法:你在沒有成就聖道之前,盡量避免到三惡道去。像有些禪師說:我來生要做一條牛,要做一個什麼畜生。其實我們不應該發這個願,這都是不對的!因為畜生道的自我,內心是暗鈍的,它對無上菩提是障礙的,它不是一個隨順於聖道的心識,不是的!如果你對求生淨土沒有多大的興趣,那你來生唯一的選擇就是做人,唯一的選擇!天上不適合,三惡道更不適合,你一定要以人的心識、這個自我意識,才能夠繼續你菩提心的完成。

所以說第七意識的緣相差別,主要的是依止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到哪裡、到了哪一道,它就以那一道為自我。這種自我在這一期的生命當中,就比較難改變,因為它微細,它不受第六意識的分別而影響。這一個部分緣相差別的引生,主要的就是我見熏習,跟名言、業力的差別不大,因為它是發生在第七意識。我們每一個人當中,的確有很多自我的緣相差別,這個跟我們的果報有關係。你不要說是畜生道跟人道,同樣是人道也有差別。你要是生長在富貴人家的自我,跟生長在貧窮人家的自我,跟生長在一個比較中庸家庭的自我,都有差別的。

庚四、相貌差別(分二:辛一標;辛二釋)

辛一、標

前面的三種差別,主要是約著生命的別相來說,各別的相貌;這以下是前面三種相貌的混合體,等於是一個總相的說明。阿賴耶識的相貌,這當中有兩段的說明:第一個總標,第二個別釋。先看總標:

此中相貌差別者,謂即此識,有共相,有不共相,無受生種子相,有受生種子相等。

阿賴耶識的相貌差別,是就著阿賴耶識,因為不同的我見、名言跟業力的熏習,有[共相、不共相]跟無受生種子相、有受生種子相等。先標出來,這以下解釋。

辛二、釋(分五:壬一共不共等相;壬二粗重輕安相;壬三有無受盡相;壬四譬喻相;壬五具足不具足相)

壬一、共不共等依(分二:癸一正釋;癸二反成。)

癸一、正釋(分二:子一別釋四種;子二總顯對治)

子一、別釋四種

其實這個相貌差別有五種,阿賴耶識有五種的相貌,我們看標題就知道:一、共不共等相;二、粗重輕安相;三、有無受盡相;四、譬喻相;五、具足不具足相。我們先看共不共等相,又分成兩科:一、正釋;二、反成。先看正釋,這當中分兩段:一、別釋四種;二、總顯對治。先看別釋四種:

共相者,謂器世間種子。不共相者,謂各別內處種子。共相,即是無受生種子。不共相,即是有受生種子。

我們先說明共相跟不共相。[共相]就是由眾生共同業力所變現出來的相貌。比如說這個[器世間],就是我們所依止的山河大地、這依報的國土,這個都是由大眾共同的業力所創造出來的,叫做[共相]。那[不共相]呢?就是個人所專有的。比如說我們內處的種子,這個種子有外處跟內處:外處就是色、聲、香、味、觸這個五塵種子;內處的種子就是眼、耳、鼻、舌、身這個五根的種子。不過這個五根的種子,主要是約著淨色根來說,淨色根。這個淨色根,它是比較微細的,不是約浮塵根,就是只是你自己能夠受用的,這叫內處的種子,內處的種子是個人的業力所變現的。

[共相即是無受生種子],這個山河大地是屬於[無受生]的,它沒有感受的功能。你對山河大地好,它也不感到快樂;你對它不好,它不感到痛苦:它沒有感受的功能,所以這個共相是屬於無受生的種子。但是不共相它是有受生的種子,我們的眼、耳、鼻、舌、身,你適當的保養,它會產生不同的感受,有苦受、樂受的感受產生。也就是說,共相是由我們的共業所構成的,別相是由別業所構成。

所以我們在探討這個生命的緣起,一定要考慮所謂的[業],這個[業]有共業跟別業的差別。比如說,我們講[相逢就是有緣],大家能夠同在一個寺廟住,表示我們曾經在某一個時間、某一個處所,共同創造一個善業,而這個善業肯定跟三寶有關係的,所以我們大家會在這個地方共住。當然和尚尼一定是當初的領導者,她的業最強,所以她做方丈。就是說每一個人,你在這個寺廟能夠住多久,他住多久,這個地方就是共業當中有別業。這個共業,大家能夠共同去受用這個寺廟所有的資具,從這樣的地方,我們能夠吃、穿、住,能夠得到穩定,把握時間開始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那你為什麼有這個福報住在這個地方呢?就是大家有這樣的共業。但是每一個人在受用這個寺廟的時候,的確還是有所不同,這個地方的不同就是別業了,不共相。每一個人在共同發心的時候,每一個人發的心不同,他的付出不同,那當然有他各別受用的差別。其實每一件事都可以從共相跟別相來說,所以這個差別可以說是一個大判。

子二、總顯對治(分二:丑一長行;丑二偈頌)

丑一、長行(分二:寅一顯差別;寅二喻清淨)

寅一、顯差別

這個地方有兩科:一、長行;二、偈頌。看長行,這當中分成兩段:一、顯差別;二、喻清淨。先看顯差別:

對治生時,唯不共相所對治滅。

共相為他分別所持,但見清淨。

這個[對治]指的是我們內心戒、定、慧的聖道力量出現了,我們開始持戒,開始斷惡、修善,乃至於觀照生命的真相,觀察我空、法空的真理。這個時候,他所[對治]的是個人這一部分的[不共相],就是你的五蘊身心,會被你的聖道慢慢的轉變,境由心生,境隨心轉。你的心轉變了,你的眼、耳、鼻、舌、意也會跟著轉變。但是[共相]是不能改變的,因為你外在的山河大地是由眾多眾生的共業所共同執持的,所以這個地方不會因為你個人聖道的成就,而有所失壞;但是你看到這個山河大地,你自己這一部分,你是看到了[清淨]而不染污的。

也就是說,假設有一個聖人是初地菩薩,他的大悲心來到三界跟我們一起受生,他雖然跟我們生活在一起,也可能住在同一個寺廟;但是他看到的國土,就不是這樣一個泥土的情況,他是看到七寶莊嚴的依報國土,就是實報莊嚴土。這是為什麼呢?就是他的共相,他雖然不能改變別人,但是他在自己這一部分是[但見清淨]的,因為他的業是清淨的,所以他顯現出來的果報是清淨。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能夠改變的是自己這一部分的不共相跟自己的共相,那別人的共相我們不能改變。這以下講出一個譬喻:

寅二、喻清淨

如瑜伽師,於一物中,種種勝解,種種所見,皆得成立。

這是什麼道理呢?為什麼說他內心清淨,他就能夠心淨國土淨呢?這以下講出一個譬喻:假設有一個[瑜伽師],這個人是修止觀有所成就的瑜伽師,他在止觀當中針對某一個法,內心生起種種的勝解,依止不同的觀想,在觀想當中,他在外境上[皆得成立]。觀想這個大地是黃金,他就能夠感受到黃金所顯現的假名、假相、假用。他也可以改變一下,誒,這個大地是七寶,就變成七寶。就是說他的內心當中,依止他止觀的勝解,能夠隨心所現,他有這種所謂的定自在所生色,他自己能夠改變他自己的共相,還有他外在依報的這一部分因緣。

這個地方的隨心所現,在唯識學上說:定自在所生色有兩種差別:一個是八地之前的菩薩,八地之前菩薩的定自在所生色,只能夠自受用;但是八地以上的菩薩,他能夠他受用。比如說: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在禪定當中,他能夠生起種種的勝解,皆得成立。也就是說,我們生死凡夫我們可能,哦,有因緣坐車、坐船、發生了災難,這個時候至心稱念觀世間菩薩,觀世間菩薩尋聲救苦,你的這一念心跟觀世間菩薩聖號一接觸的時候,產生加持力。這是怎麼回事呢?就是觀世間菩薩在這個禪定三昧當中,他能夠依止他的勝解力來加持。這個八地菩薩的功德,他能夠生起他受用;但是雖然他受用,你自己也要跟他感應道交,如果你不能夠去憶念他的聖號,這樣的感應就不能建立了。

所以說[瑜伽師]在禪定當中,能夠依止種種的勝解,能夠轉變很多很多的環境,但是這個只是他自己能夠受用;那八地菩薩能夠他受用。看偈頌:

丑二、頌(分二:寅一頌前共相;寅二頌前譬喻)

寅一、頌前共相

偈頌當中分兩科:一、頌前共相;二、頌前譬喻。看頌前共相,把前面共相的道理作一個總結。

此中二頌:

難斷難遍知,應知名共結,瑜伽者心異,由外相大故。

有情眾生的共相是很難斷的,在果報上很難斷的,因為這個是眾生的共業,就算佛陀成佛了,佛陀無量無邊的功德,但是他還是不能改變這個眾生的世界,佛陀那麼厲害,也不可能使令三惡道消失,不可能!為什麼呢?這個是[難斷難遍知],這個很難了解,而且很難去斷除的。為什麼呢?[應知名共結],因為這是無量無邊有情眾生共同的煩惱跟業力所創造的,這不是單方面的。雖然身為一個有止觀功德的瑜伽者,他內心能夠依止自己的觀想不同,而顯現不同的環境,但是外在的共相,畢竟是太廣大,而難以了知、難以改變,所以我們沒辦法去改變這個外在的共相,只能夠改變自己這一部分的不共相。再看第二個偈頌:

淨者雖不滅,而於中見淨, 又清淨佛土,由佛見清淨。

雖然一個內心清淨者,他不能夠改變這個共業所成的共相,但是他自己見到的是一個清淨的國土,這第一個情況;第二個,假設這個國土是[佛]的清淨國土,是[佛]的本願力所變現的,不是眾生的共業所感的,這樣子[由佛見] (這個字要念成現),由佛的清淨心所顯現的,那是究竟清淨的。比如說西方淨土,這就不是眾生的共相,那是佛陀大悲願力的不共相所變現出來的,我們依止憶念彌陀的功德而感應道交,這樣子就是究竟無漏的國土。前面的淨者雖不滅,而於中見淨,是約穢土來說;下面這一段又清淨佛土,由佛見清淨,是約淨土來說,有這個差別。

寅二、頌前譬喻

復有別頌,對前所引種種勝解, 種種所見,皆得成立。諸瑜伽師於一物,種種勝解各不同, 種種所見皆得成,故知所取唯有識。

這個地方把共相跟別相的道理,再作一個總結,說瑜伽師能夠針對某一件事情,而生起不同的觀想,而這個觀想,都能夠種種的成就。所以從這樣的道理,我們可以知道一切法是[唯識]所現。大乘佛法不共小乘的地方當然很多,但從空觀的角度,小乘只建立我空,而大乘是建立我空跟法空。大乘佛法的法空是怎麼建立的呢?就是萬法唯識,一切法唯識,所以法沒有自性。比如說:它是個水,你說這個水的法是有自性嗎?假設有自性,為什麼人見到是水,餓鬼道見到是火,天人看到是琉璃地呢?所以這個水是沒有自性的。大乘佛法的法空觀,是建立在萬法唯識的道理上。這以下作一個總結:

癸二、反成

此若無者,諸器世間、有情世間生起差別,應不得成。

我們了解到依報的國土跟正報的身心,有種種的凡聖差別,我們都應該以共相跟不共相的思想來觀察,這樣子才能夠建立的,這是有共業、別業,各式各樣。這共業、別業當中,我們跟聖人之間的共享,就是聖人的功德也可以跟我們共享,他有他受用的功德;但是這個時候你必須憶念他的聖號,才能夠跟他共享。這就是說明這個果報差別相的建立。

壬二、粗重輕安相(分三:癸一標名;癸二正釋;癸三反成)

癸一、標名

這當中有三段:一、標名;二、正釋;三、反成。先看標名:

復有粗重相,及輕安相。

我們看解釋:

癸二、正釋

粗重相者,謂煩惱、隨煩惱種子。輕安相者,謂有漏善法種子。

有情眾生的果報體,除了共相跟別相以外,還有粗重跟輕安的差別。[粗重]這個[粗]就是粗惡,這個[重]就是很沉重。有些人的身心世界,他感到他的生命非常的粗惡沉重,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為他內心當中有很多很多的煩惱,貪、瞋、癡、高慢心的煩惱,以及這個煩惱等流的種子,這個地方應該也包括罪業,就是煩惱跟罪業這個種子太多的時候,就使令一個人內心粗重。這種粗重性,一般來說,剛開始出家的人,這種相貌會比較明顯。就是剛開始出家的人,他內心就是依止一念的善根,他的善根遇到三寶因緣的刺激,發動了想要修行的意樂;但是他剛剛來到僧團,他的內心當中基本上都是粗重的,你看他沒有事情就是悶悶不樂,當然也不是他喜歡這樣,就是他內心的煩惱跟罪業產生了遮障。

第二種相貌就是輕安相,[謂有漏的善法種子]。你在三寶當中不斷的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這個時候你的身心世界會改變,改變成一種輕鬆安樂的相貌。就是我們內心的種子,累積很多的善業跟善念的種子,這個種子雖然它正式的果報在來生,來生的果報才正式出現;但是在今生的時候,你會有一點消息出現,就是它即使是個種子,你都能夠感受到它所釋放出來的輕安相,雖然你的果報是來生,但是你今生當中也有一點徵兆。是什麼徵兆呢?你感到你的身心特別輕安,就是這個人內心善業強。

癸三、反成

此若無者。所感異熟無所堪能、有所堪能所依差別,應不得成。

假設沒有這種粗重跟輕安相,我們內心當中的無所堪能跟有所堪能的差別,就不能建立了。這個[無所堪能],就是我們在修學善法,特別是修學聞、思、修智慧的時候,有些人沒有堪能性,他要去聽聞佛法、思惟佛法有困難,因為他那個明瞭性是粗重的;有些人他內心當中煩惱淡薄、善業強,他聽聞佛法、思惟佛法,他就能夠很容易相應、很容易隨順,就是[有所堪能]。這種差別都是跟你的煩惱,跟這個善法的種子的累積有關係。

我們在修行的時候,當然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但是有時候,你也要偶爾檢查一下你的夢境。(呵──)你做什麼夢?這也是很重要的指標。如果你懈怠的時候,你發覺你做的夢會不一樣,就是這個粗重性會出現,就是你感暗鈍、憂愁、恐怖等等,在恐怖的時候就不得了了,你要注意了,它是一個徵兆。如果你在用功的時候,你夢境當中出現都是光明相、安樂相,雖然這個果報都還沒出現,但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哈──),事實上它有徵兆的,你從這個徵兆,尤其是修懺的人,我們講懺悔法門,你要判定你的罪滅之相,往往都是從夢境來判斷──見好相。就是說我怎麼知道我的種子改變了?這個夢境就會告訴你,由這個粗重相跟輕安相,因為在夢中的意境,你是不能主導的,你只能夠讓你心中的種子自然表現,所以夢中的境界是不能主導的,你不能刻意去主導它,所以它往往可以看到你內心的真實相貌。假設你是粗重相,那就要多懺悔業障、積集資糧。

我看懺公師父他老人家在教導弟子們的次第,我就慢慢體會,他主要有兩個重點:如果是初學者,他強調行門跟事務門,就是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他不是很重視你去看經、聽經,因為你的心粗重,無所堪能,你聽經效果也差;但是等到你這個煩惱罪業轉變過來,輕安相的時候,他就鼓勵你解行並重,就可以看經了:老人家是這樣的教導方式,就是剛開始先對治粗重相,這個也是很重要的關鍵。

壬三、有無受盡相(分三:癸一標名;癸二正釋;癸三反成)

癸一、標名

這當中有三段:一、標名;二、正釋;三、反成。先看標名:

復有有受盡、無受盡相。

這個受就是內心的感受,我們在受果報的時候,有的果報它的感受是有止盡的,它受完就沒有;有的果報在受的時候,是沒有止盡的。這是標出它的名稱,這以下解釋它的內涵。

癸二、正釋

有受盡相者,謂已成熟異熟果善、不善種子。無受盡相者,謂名言熏習種子。無始時來,種種戲論流轉種子故。

什麼叫[有受盡相]?就是已經成熟的這些果報,它是由善惡的業種子所招感的,這樣的果報的感受是有間斷的。比如說你的佈施、持戒,你在因地的時候,你也不是一路的佈施、持戒,只是在某一個時空當中有所造作,所以得果報的時候,這個果報受完就沒有了。比如說你多病,這個多病,你只要能夠依止三寶,不斷的懺悔,它是有受盡相,它這個種子釋放完也就沒有了。但是[無受盡相],就是你內心的[名言熏習種子],你內心當中所產生的這種邪惡的思想,或者是善良的思想,這樣的種子,對你產生的感受刺激是沒有停止的。為什麼呢?[無始時來,種種戲論流轉種子故]。我們不斷的去[戲論],這個戲論就是[但有言說,都無實義],簡單的說就是心中的妄想。我們不斷的去相續增長這個妄想的勢力,這個妄想給我們痛苦跟安樂的感受,是沒有窮盡、沒有間斷的,所以叫做[無受盡相]。

癸三、反成(分二:子一成有受盡相;子二成無受盡相)

子一、成有受盡相

反成當中分兩段:一、成有受盡相;二、成無受盡相。先看成有受盡相:

此若無者,已作已作善、惡二業,與果受盡,應不得成。

假設沒有這個受盡相的話,那已作的善跟已作的惡,這兩種業力當獲得果報的時候,就不應該有窮盡的一天了,它用反方向來成立。就是說,這個業種子它得果報是有窮盡的,你不管造善、造惡都是有為法,它這個果報結束以後,這個果報就消失了。比如說:《宗鏡錄》講到這個老虎,說你造罪業變成老虎,老虎這個果報體不能再有招感性了,老虎即使它吃了很多的鹿、很多的動物,這個業都是無記業,都是沒有招感性的。為什麼?因為畜生道的內心是暗鈍,猶如夢中所造的業,是一種不增長業,這個業不能得果報。永明大師說:假設老虎這個果報體,吃這個肉有招感性,那就一因多果,它造了罪業變成老虎,老虎又使令它繼續造罪,那它就永遠沒有出離的因緣。所以罪業變成一個果報的時候,這個果報體,這個時候是有受盡相,不能再相續下去,受完就沒有了。那什麼是[無受盡相]呢?這個是比較可怕的。

子二、成無受盡相

又新名言熏習生起,應不得成。

你內心當中錯誤的思想,或者是善良思想的熏習,這個是無止盡的。你受完以後,你內心當中還有這種思想,還可能繼續造惡、造罪、造善,這個是我們比較在乎的。

所以這個思想、這個正見,它為什麼被列入根本法呢?就是它的主導性是相續的。你出家的時候是什麼思想,你以後也是這個思想,不可能減少,只有增加而已。所以我們剛開始受戒以後,為什麼要先學戒?沒有錯,我們很多微細的戒法,都不可能持得很圓滿,事實!但是你學戒以後有一個不同就是,你起碼知道在你的行為當中,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隨順聖道、什麼是障礙聖道,你知道這件事情。即使你一時有一些錯誤的現行,但是你知道這個是錯的,你有慚愧心,這個是非常珍貴的,就是你那個戒體,至少你這個戒體是存在,防非止惡還存在。一個人最可怕、最嚴重的過失就是愚癡,沒有什麼過失比愚癡還可怕。就是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他明明做錯了,他無慚無愧,那這種業就會加重。

所以和尚尼的慈悲,她老人家重視戒律,這是非常有智慧的。就是說我們雖然學戒,不表示我們可以把所有戒都持好,但是我們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我們的判斷力沒有錯。一個人能夠戒法有一點過失,但是知見不能有差錯,就是你的根本不能有錯。我知道這件事我不對,雖然我一時做得不好,我希望以後做得更好。而一個生命的增上,就是從這樣的增上意樂裡面不斷的栽培。你一開始就不學戒,那你的依止處就完全根據你的妄想跟生命經驗,你不尊重佛陀的抉擇,完全根據你的妄想來判斷對錯,那你的生命就非常危險了。所以在這個地方講:思想的熏習是無受盡相,它不斷,你今生是這個思想,你來生還是這個思想、來生還是這個思想,它沒有受盡的一天。

壬四、譬喻相(分三:癸一標名;癸二正釋;癸三反成)

癸一、標名

復有譬喻相。

癸二、正釋

謂此阿賴耶識,幻炎夢翳為譬喻故。

什麼叫譬喻相呢?就是幻,幻相,魔術師依止這個手帕所變現種種的兔子相貌;[炎]就是陽焰,這個水蒸氣在陽光的折射之下,所顯現相似的水氣;或者做夢;或者是眼中有翳,在空中見到種種的花等等。這是說明阿賴耶識所顯現的果報,是如幻、如炎、如夢、如翳,雖然有,但是不真實。

癸三、反成

此若無者,由不實遍計種子故,顛倒緣相,應不得成。

假設沒有這種譬喻的虛妄相,我們依止顛倒的遍計所執,所產生的顛倒緣相,就不得成立了。這個譬喻相在修行佛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關。佛教的生命觀,一言以蔽之,就是因緣觀: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我佛大沙門,常做如是說。

這個因緣觀,大小乘在解讀的時候,的確是有一點差異。我們看小乘的教法,它在解讀因緣觀,比較偏重諸法因緣滅,比較偏重無常、無我的空性,對一切法的建立比較不強調。大乘在解讀因緣觀,它一方面也知道[諸法因緣滅],以這個空觀來調伏心中的愛取;但是它也會看到[諸法因緣生],有它生命的相續相,而作出正確的抉擇。所以智者大師的生命觀,他提出了一心三觀──空、假、中三觀,而他真正精彩的部分,是他的假觀。大乘佛法的菩薩,他的殊勝處在假觀,而這個假觀就是我們這個地方講的──觀一切法如夢如幻。一個菩薩能夠在有為法當中善知抉擇,就是修這個假觀,就是你要能夠修善、度眾生,都要依止這個假觀的。修淨土宗的人,那更重視假觀了:雖然娑婆世界是夢幻泡影,極樂世界也是夢幻泡影;但是在夢幻泡影當中,娑婆世界是惡夢者也、添夢者也,極樂世界是好夢者也、醒夢者也,還是要作出抉擇,有染淨不同的因緣。

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夢幻泡影的觀,怎麼觀察才能夠生起呢?如何修假觀呢?在《楞嚴經》當中,佛陀講出一個方法:你要修菩薩的假觀,所謂的如幻三摩地(觀一切法如夢如幻的如幻),你剛開始一定要先攝用歸體,一定是先觀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慢慢慢慢的知道一切法的本性是清淨、是畢竟空的時候,從清淨心裡面出來,再觀察這一切法的時候,你就容易知道它是如夢如幻,再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假設你一開始不先攝用歸體,就直接觀一切法如夢如幻,你觀不起來,你一定會認為這一切法是真實的。所以這個如夢如幻的觀,是先攝用歸體以後,再依體起用,你就知道這一切法有它的如夢如幻的假名、假相、假用,在這個因緣的如夢如幻當中,去做你的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這個是菩薩的假觀。

壬五、具足不具足相(分三:癸一標名;癸二正釋;癸三反成)

癸一、標名

復有具足相、不具足相。

癸二、正釋(分二:子一具足相;子二不具足相)

子一、具足相

謂諸具縛者,名具足相;

什麼叫[具足相]呢?就是內心有煩惱的繫縛叫具足相。我們生死凡夫,剛開始在學佛法的時候,完全是依止一念的信心來斷惡、修善、佈施、持戒,雖然能夠積集善業,但是對煩惱沒有抗拒調伏的力量,這種人,我們講修行還沒有上路,對煩惱的現行一點法子都沒有。就是說煩惱現行的時候,還是由煩惱來主導,這叫[具足相],就是煩惱一點都沒辦法對治。再看不具足相:

子二、不具足相(分三:丑一損減相;丑二一分永拔相;丑三全永拔相)

丑一、損減相

世間離欲者,名損減相。

當我們不斷的修行,對世間五欲的貪愛有一分調伏的力量,一般來說這是屬於內凡加行位的菩薩,他在信心當中多了一分止觀的力量,對於煩惱的現行,能夠有部分的調伏。你煩惱現行,我有辦法觀察你是生滅無常的,我不隨妄轉,不隨妄轉的力量生起的時候,叫做[損減相],你已經對它有對治力了,你多少能夠作得了主了。

丑二、一分永拔相

有學聲聞及諸菩薩,名一分永拔相。

小乘的初果到三果,乃至入了聖道初地以上的菩薩,對煩惱的種子有一分的斷除。前面的損減相只是約著現行,這個地方是種子永久的斷除,這個就是講位不退的菩薩,入了聖位,他在任何因緣當中都不會退轉。這個[損減相]有時候還會退轉,它只是對治現行。

丑三、全永拔相

阿羅漢、獨覺及諸如來,名煩惱障全永拔相,及煩惱所知障全永拔相。如其所應。

二乘的無學──阿羅漢、獨覺,跟大乘無學的佛果菩提,叫做煩惱障全永拔相,及煩惱所知障全永拔相。假設你是修成小乘,你的果位是[煩惱障全永拔相],你內心當中沒有煩惱,但是無量無邊的智慧沒有生起;如果你是[如來]的話,是[煩惱障]斷除了,這個[所知障]也斷除了。煩惱障是我執引生的,它所產生的是煩惱,煩惱即是障,障礙我們的寂靜、安樂,也障礙了出世的聖道。這個所知障是法執引生的,它障礙我們所應了知的種種法門,無量的神通三昧,我們都還有所不知,這叫所知障。佛陀能夠調伏煩惱,還能夠無所不知、無所不見,所以叫做[煩惱所知障全永拔相]。為什麼會有這兩種差別的果報呢?因為[如其所應],因為他因地的時候,他有這樣不同的發心、不同的宗見,所以他就會有他相應的果報出現。

癸三、反成

此若無者。如是次第,雜染、還滅,應不得成。

假設沒有具足相、不具足相的差別,我們從凡位的雜染位要變成清淨的還滅位,這樣的果位差別就不能建立了。就是說我們要判定雜染跟清淨,是從具足、不具足相來判斷的。

佛法在判定一個人生命的價值,它不很重視你的現行──你一時的現行;但是它很重視你潛伏的功能,這當中還比較重視你煩惱的種子是不是調伏!就是你的調伏力。它不看你的福報有多大,更不看你是不是有神通,這些都不足以判定生命的價值。就是說你是不是能夠不受慾望的干擾?你這個明瞭的心性是不是能夠得到自在?就是煩惱現行的時候,你作得了主,這是判定一個人生命價值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這一段此若無者。如是次第,雜染、還滅,應不得成。我們要判定一個人是雜染相、清淨相,不看他的福報,也不看他是不是有神通,是看他對煩惱現行跟種子的調伏,是這個意思。這個煩惱的調伏除了持戒以外,就是止觀,更重要就是你對煩惱的如實觀照。

你想要調伏煩惱,首先你要知道煩惱的相貌,你了解它是生滅無常的,你的本性是清淨,它是生滅法,你是清淨的,你跟它根本不相應,你就能夠脫離它,[心常覺照,不隨妄轉],你先有這一分的觀照,再提起你的佛號,那就更有力量了!你在調伏的過程當中,只要你有一次的成功,你就有信心了,你就相信有第二次的成功、第三次的成功。而你就在不斷的成功當中,累積你臨終非常可貴的正念力了。我們不斷的跟煩惱打仗,雖然我們打了很多的敗仗,但是只要你有一次成功,就容易有第二次的成功,因為你心中的止觀是真實的功德,煩惱是虛妄相。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也不一定老是挨打,你有時候可以面對它,用你佛法所學的智慧來觀察它,總有一天,你會知道它不是真實的,等到你有這樣真實理解的時候,你要脫離這個煩惱就容易了,這就是我們修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臨終正念的栽培。

好,我們今天講到這裡。我簡單的回答幾個問題。

【學員提問】:若有一個比丘尼,雖然學佛之初是接觸到淨土法門,可是對淨土法門一直無法產生信心,但又發願求生西方,永斷輪迴之苦,請法師慈悲開示,如何才能夠建立對淨土的信心?

【師父答疑】:這個信心的建立,

蕅益大師說信心有二種:一者仰信,二者真信。

我們剛開始對淨土的信心是仰信,就是人云亦云,祖師這樣講,我們就這樣相信。但是這樣的相信是容易動搖的,所以我們要從仰信變成真信,就必須有智慧的觀照,就是

蕅益大師:聞經達理,斷疑生信。

就是說,有人告訴你:前面有二條路,你往東邊走是對的,往西邊走是不對的。如果你對這二條路的整個過程你完全不了解,你聽到這句話,你也會生起信心,但這個信心是薄弱的;等到你透過你的抉擇,這二條路的因緣過程怎麼樣,然後你生起內心的發願,那這個願力是真實的。如果你對淨土法門的信心還是薄弱,表示你對於淨土的功德跟娑婆世界的差別,沒有真實的了解。就是我們來生只有兩個選擇,我們不能到涅槃去,我們既然來生還有一個生命,我們應該對來生作好規劃。

講老實話,我們來生只有兩個選擇:第一個來娑婆世界,第二個到極樂世界,兩個選擇而已。那你為什麼要選擇極樂世界?你必須要很清楚的了解,這兩個之間所提供的果報差別,在修學聖道的時候,它提供的一個因緣,你必須要很清楚。這個時候,你內心當中產生的信願才能夠堅定。如果你一無所知,完全憑著宗教情操,這個信心是薄弱的。就是說如果你信心不夠,你應該加強對淨土教法的學習。

【學員提問】:如果說過去曾經有謗法的因緣,應該如何的懺悔?

【師父答疑】:這個懺悔的方法,不管你是謗法也好、殺盜淫妄也好,它的道理都是一樣。在懺悔的教法當中,第一個你要發露,你必須把曾經所造的罪業顯現出來,對於這樣的所緣境做二件事:第一個,懺悔過去的過非,就是訶責你曾經做這件事情;第二個,對未來的發願防護。這二件事情,第一個訶責過去,第二個發願未來。如果你懺悔,你心中根本不把這個所造的罪業發露出來、不把它這個所緣境現前,那你怎麼懺悔呢?你在對治什麼罪業呢?就不知道了!所有的懺悔,都應該透過發露、訶責、發願來對治。

【學員提問】:有些人喜歡將自己所做的功課作迴向,但是有人會說:你所做的一點點功課,就要迴向這麼多,怎麼足夠分呢?能達到效果嗎?(哈──)

【師父答疑】:這個是凡夫的知見。這個迴向,在大乘佛法當中非常重要。你看所有的法門,最後一定是迴向,你看淨土宗的五念法門:禮拜、讚歎、發願、觀察、迴向;普賢十大願王,最後也是普皆迴向。這個迴向法門,它能夠把你微小的功德轉成廣大的功德。譬如你一根蠟燭,燃起百千枝蠟燭,這個蠟燭的光明不但沒有損減,反而更加的明亮。我覺得我們學佛,不要用我們凡夫的情見來思惟很多法門的功德,應該要依止聖言量。其實你迴向,某一個程度來說,它是擴大你的胸量,這是回事向理、回己向他,這都是把你有所得的心迴向無上菩提,這個對你的功德都有加分的作用的。

【學員提問】:證得無生法忍以後,假若受傷、或被人傷害,是否還有痛的感覺?

【師父答疑】:這個痛是感受,那為什麼會有感受呢?因為我們對果報有執受。我們打這個杯子,這個杯子不會痛,因為我們對杯子沒有執受。

這個執受有二種:一個俱生,一個分別。

如果是初地的菩薩,他應該還有俱生的我執,所以他微細的痛應該是有;但是他一入了止觀,這個受的感覺就消失了,但他分別的就沒有了。就算有,也是很輕很輕,因為他那個我空、法空的智慧,能夠不隨境轉,而能夠轉境。就是說,聖人也應該要去承受果報,不是說聖人就能夠完全不受因果的繫縛,也不是這個道理;但是聖人在受果報的時候,跟我們有所差別。我們把果報當真實想;聖人在面對果報的時候,他的心能夠入我空、法空的真理,所以他能夠把這個因緣法空掉,差在這個地方。你看這個聖人,他也是在吃馬麥,他也是在受果報,但是他的心能夠轉變,他能夠作得了主。所以我們讚歎佛陀,不是說佛陀你好像什麼都很好,當然他也是很好;但重點是,佛陀的可貴在於[佛為法王,於法自在],他能夠得到自在。聖人這樣的一個痛的感覺,對他來說,他有辦法轉變這個痛的感覺,他有辦法的。我們沒有止觀的力量,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學員提問】:何謂留惑潤生?留惑潤生是否只限於菩薩?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是否也留惑潤生?

【師父答疑】:這個留惑潤生的觀念,以智者大師的說法,這是一個不了義教,就是《般若經》的通教菩薩強調留惑潤生。留惑潤生就是說:他在生命當中沒有安立一個中道的真如,他的生命不是有就是空這兩個,業感緣起。這個菩薩他只有二諦,沒有安立第三諦的中道實相,那他就面臨抉擇了:我如果到空,我就沒有招感三界業力的力量;我如果到有,又失掉空,那怎麼辦呢?只好留惑,就是我斷除煩惱的現行,但是保留煩惱的種子。幹什麼呢?依止這個種子,再來到三界,陪著眾生流轉,建立佛法,廣度眾生。其實這個思想是不了義的。

智者大師的意思就是說:我們要來到三界,不必靠種子,可以靠願力,乘願再來就可以了。當然你要能夠依止願力,那你就必須建立一心真如,有法身的思想,所謂的從本垂跡,依體起用。因為通教的菩薩,他本身的思想是二諦的思想,所以他要能夠依體起用,他的理論基礎就變成有困難,因為他沒有建立這樣的理論,所以他只好說留惑潤生,保持煩惱的種子來滋潤生死,其實是不須要這樣做的。這個你可以看看《教觀綱宗》。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能造的心,所造的境全部是虛妄的

在唯識學當中它告訴我們說,人生的無奈來自於第八識的...

有了阿賴耶識,才能夠建立十法界染淨因果的相續

【若與如理作意相應生時,此聞所熏意識,與彼熏習,久...

阿賴耶識有漏種子的分類

影響種性的這些種子,種類是什麼?什麼東西會影響我們...

痛苦的果報,都是由錯誤的思想產生的

在依他起性當中,依他所執的遍計執是沒有的。這個地方...

修行必須下苦功夫

若人發願往生他國淨土,應當隨著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

唯識要義解說

一、唯識之義 唯識者,據《成唯識論述記》云:唯謂簡別...

機深教淺,效果適得其反

疏文:增結者,《淨名經》云,有二比丘犯根本戒,發露...

唯識五重觀

再介紹唯識的觀法:唯識五重觀。怕初聽同學不了解,我...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信心銘》中的用功訣竅

三祖僧璨大師的《信心銘》,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觀照自...

飲酒有三十六大危害

目前吸煙、酗酒或吸毒現象日趨嚴重,有害我們的智力,...

透視輪迴生命的狀況

以蘊為觀察對像 所謂認識生命的狀況,說到底就是認識蘊...

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包容缺點

假設我們以這一念凡夫的心去觀察,我們只是就著它的一...

【推薦】從事餐飲行業造殺業的人如何轉行

北京阜成門內大街,有一大葷館子,名九如春,生意很發...

發自內心的禮貌

人與人的關係是建立在禮貌之上,但是今天社會上懂禮貌...

合十的意義

合十,亦稱合掌。其形狀是兩手當胸、十指相合。合十為...

【推薦】50個淨土宗常用名詞解釋

1.一心不亂: 專注一事,使心不散亂,即是一心不亂。修...

時間無常,無論多麼奢華美麗將成過去

法眼文益禪師(五代): 擁毳對芳叢,由來迥不同, 發...

《金剛經》的心靈世界

(一)淨化人心 心靈環保便是人心的淨化,由人心的淨...

信解和勝解的區別,怎樣對佛號產生勝解

我們先把信解跟勝解做一個說明。信解其實就是聞慧,聞...

若要相貌美,先要心靈美

美貌也是一種福報。任何福報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財...

【推薦】法身功德在無漏 諸漏盡時法身成

杜漏歌 法身功德在無漏 諸漏盡時法身成 邪思妄想沉陰...

出家人吃飯為什麼用缽

缽,又稱缽多羅、缽和蘭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

北宋高僧四明知禮法師

各位吉祥,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介紹的)的祖師爺要穿...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為何還會受鬼神的騷擾

問: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是有護法神隱形保佑的,為何還...

【佛教詞典】道法智

(術語)觀道諦而得之智,又,斷迷於道諦之見惑之智也...

【佛教詞典】七識

(術語)八識中之第七識也,名末那識。...

【視頻】放生、護生是最大的行善

放生、護生是最大的行善

【視頻】妙境法師《凡夫不知道苦的境界》

妙境法師《凡夫不知道苦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