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出家人吃飯為什麼用缽

2015/10/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出家人吃飯為什麼用缽

缽,又稱缽多羅、缽和蘭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般作為食器。其形狀為圓形稍扁、底平、口略小。缽的材料,如鐵製,稱鐵缽;陶土製,稱瓦缽、泥缽、土缽。釋尊所用的缽,稱佛缽。

缽的大小於各律典中都有差別,其容量也因名稱而異,通常有大、中、小三種。大的三斗,小的一斗半。另外還有過缽、上缽等,缽的顏色為「黑色、赤色或褐色」等。

比丘持缽以應受他人的飲食,缽又稱為應器。持缽行乞時稱為「托缽」。而比丘不得儲存多個缽,護持缽要如護持自己眼睛一般,應當經常以澡豆洗淨除去垢膩。缽損壞時,如果用五種修補方法修後不漏,不能用新缽。

古人修行啥都放下,放下一切世俗的名利與慾望,去修「無為法」,那時的出家人身上貴重的物品就只有三衣一缽最貴重了,所以「缽」對出家人來講也就顯得重要了。

就比如缽的大小要依佛制,缽是如來應量器,也是佛的象徵。我們出家人修行就要放得下,出家人有「三衣、一缽」就夠了,所以出家人修行應該清心寡慾,佛在世的時候出家人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也不倒單。古人這樣的出家人叫苦行頭陀僧;那的出家人的缽像眼睛一樣珍貴無比,出家人受了比丘、比丘尼戒律以後,缽外加三衣終生一定不可捨棄,特別是我們現在的末法時期,若想得到一個如法的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們應該珍惜所持用的缽。

幾千年的佛教文化傳到我們這一代出家人身上,我們定要格外的珍惜我們手中使用的缽,我們修行是為了續佛慧命,等我們將來修好了,得道了,我們還要擔當度化一切法界有情眾生的任務,我們離俗出家,放下一切,修無為法,我們要靠這吃飯的「缽」修行,修行就是要了脫生死,脫離六道的輪迴。

缽是我們出家人吃飯的工具,我們修道啥都能夠放得下,唯獨這吃飯的「缽」不能放下,人活著就要吃飯,你不吃飯就會餓死,所以缽能夠成就我們一切善根,我們一切善根都要靠「缽」來成就,出家人吃飯的「缽」不可離身,我們所使用的「缽」也是成佛的一個關鍵問題。

佛在世的時候,那時候所有的人都是用缽來吃飯的,就如同我們吃飯的碗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的,其實我們出家人用什麼東西吃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夠放得下,修行要放得下金錢與名利。古代的出家人對缽重視的原因,是叫我們放下身心所有的一切,這缽就不能再放了,我們還得靠吃飯來滋養我們的福身慧命。現在的很多寺院的出家師父們也不用「缽」吃飯,也很難說你是一個佛的弟子,因為佛法在古代政法到相法時期,一個真正出家人,必須用缽吃飯,而且缽也是代表佛的標誌。

出家人最好還要使用一個真正比較如法的缽來吃飯,我們有了一個真正如法的缽,我們出去托缽乞食就不會被人輕慢,以免給輕慢我們的眾生帶來罪業,我們出家人「托缽乞食」應該嘗試,你沒有真正的乞過食,也就不知道我們過著「托缽乞食」的生活,能否使我們生存下去,我們要怎麼樣去修行,大家總要有個嘗試。

修行人就要放的下,就要去戰勝我們自己,我們的敵人就是自己,我們要能夠戰勝我們自己,我們就能夠吃得下別人吃不了的苦啊,就知道我們我們出家人托缽行腳,總要試一試才能夠知道你行不行,才知道你能否過的了托缽行腳修行的生活。

我們行腳托缽乞食不可攀援,當我們真正托缽乞食的時候,我們就明白了佛法是應該怎樣修行,修行就要放的下,一切都要放下。我們出家人修行不但要放得下一切,還應該斷去世間的一切外緣,我們修行人不要再攀緣了。因為我們不攀緣,修慈悲平等的包容之心,慈悲心修好了,我們就會生起無緣的大慈,同體的大悲心、還有大行、大願、大智慧等佛菩薩的性德,我們也都能夠修出來,都能夠證得。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知足不是沒有追求

01、知足不是沒有追求,而是追求之後要知足,而是在追...

宣化上人:何謂三藏十二部

「三藏」,就是經藏、律藏、論藏。經藏是說定學,律藏...

漢地寺院常見的佛事與疑問

供齋 第一個,供齋。所謂供齋,通俗地說就是你們拿錢請...

過堂

過堂,是上齋堂用餐之意,就是佛門中的吃飯,有別於印...

文殊菩薩為什麼要高舉寶劍

我們看到文殊菩薩的塑像,他右手拿著寶劍,很多佛像也...

何謂十二因緣

好,阿彌陀佛,各位大家吉祥。今天呢,想跟大家說說,...

貪婪是最真實的貧窮

有一個人想擁有一塊自己的土地,上帝就對他說,清早,...

星雲大師《如何解決你我他之間的紛爭》

世間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紛爭,尤其有我有你再加...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禪堂裡的香板是怎麼來的

香板,指形如寶劍的木板,是禪堂中法力極大的法寶。 香...

在家居士應注意的威儀

什麼是居士? 答:是指虔誠信仰佛教,並且受了三歸五戒...

淺說佛教八苦

八苦:既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

六個步驟降伏自心煩惱

今天呢我們在道場白華庵,跟大家分享一點點最近的一些...

當別人遭受痛苦時不要幸災樂禍

佛陀在《諸法集要經》中說:若見造非法,生劣心隨喜,...

學佛人要透過這關,不需要去求

這個世間還有求不得苦。由於我們有慾望,對外部世界有...

修學佛法首先要培養內心的甚深見

《攝大乘論》是無著菩薩所作的。在本論的修行當中,主...

【推薦】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燒不可

在好多大乘經典上,如《法華經》所說的捨身、燃身、燃...

對於初學佛者,應該怎麼安排較好

問: 請法師開示:對於初學佛者,應該怎麼安排較好?...

沒有一個是求來的,都是修來的

所有的修行一定是向內安住的;你安住了,你不求功德,...

請理解出家人的不易

古德說:出家是大丈夫的事,不是將軍宰相所能做得到的...

淨土法門是三根普被、上下兼收最好的法門

那麼我們下面呢,還要迴向,為啥呢?現在我將這個祖師...

神通為何不能保人平安

有一信眾問我:聽說佛陀的弟子大目犍連是被外道殺害的...

天底下最難的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佛教的是非觀 天底下,我們最不能正確面對的就是是與非...

【推薦】這世上只有一個人會讓你痛苦

這世上只有一個人會讓你痛苦,就是你自己! 心生種種法...

憤怒讓全身「中毒」8招滅怒火

乘車時遭遇交通堵塞,不知何時才能通過下一個路口;孩...

【佛教詞典】宿住隨念智力

梵語 pūrva-nivāsānusmrti-jāna-bala。又作宿命無...

【佛教詞典】頓大

(術語)指華嚴經。頓為頓教,大為大乘教也。如般若經...

【視頻】界詮法師《新戒如何學戒》只限出家眾觀看

界詮法師《新戒如何學戒》只限出家眾觀看

【視頻】百年極樂(哈爾濱極樂寺建寺百年)

百年極樂(哈爾濱極樂寺建寺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