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好,請放掌。
學人這次很歡喜有這個殊勝的因緣,能夠跟大家共同來學習唯識學的一個根本論典──《攝大乘論》。我們在講本論之前,有兩點要跟大家作一個說明。
第一點、我們講到修學佛法的一個基本態度。在《無量壽經》上說:
《無量壽經》:假使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
假使身止諸苦毒中,是說明我們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我們所安住的因緣。這個安住的因緣有兩種情況:第一個、我們由於過去的善業力生起了現行,所以我們感到人事非常的順利,身心也感到安樂,這樣一種樂受的資持,使令我們對三寶充滿了信心,對未來也充滿了理想跟希望,這是一種順境因緣來修學佛法。第二種的因緣,是由於罪業的力量而生起的現行。這個時候,我們感到人事的因緣是充滿了障礙,身心也充滿了病痛;這樣一種挫折的感受,就會刺激我們對三寶的信心跟未來理想的目標。
假設我們今天是安住在惡因緣的環境之下來修學佛法,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呢?我行精進,忍終不悔。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夠因為一時的逆境,而放棄了對無上菩提的追求。我們應該要以內心的忍辱力、精進力,來自求突破。因為身為一位凡位的菩薩,我們不斷的修學佛法,使令自己的生命不斷的增上,這是我們離苦得樂唯一的方法。也就是說有很多的順境、逆境的因緣,我們是沒辦法選擇的,我們不能夠去主宰,我們到底是安住在順境、或者是逆境。重要的就是說:我們內心當中,要培養一種忍辱力跟精進力,來突破所有的障礙。這是我們在研究本論之前,我們應該建立兩種基本的態度。
第二點、我們簡單的介紹本論在唯識教法當中的特色。在瑜珈的教法當中,把大乘的修行分成兩個重點:
第一個是甚深見,第二個是廣大行。
這個甚深見,就是我們在修行之前,你應該要對整個生命的真實相,所謂雜染的緣起跟清淨的緣起,有一個正確的了知。因為你對生命的理解,所謂知見的建立,會影響到你對修學的目標,跟你修行的內涵,乃至於你未來果證的差別。所以這樣的甚深見,叫做根本法門。它在菩薩道當中,是一個主導性的,它是一個根本。第二是廣大行。我們對於緣起正見的理解,開展出菩薩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妙行,這個是廣大行。因為它是由根本所引生的枝末,所以我們叫做枝末法門。
在整個瑜伽的唯識教法當中,有些是偏重在甚深見,也就是理觀的成分多;有些是偏重在廣大行,在事修的成分多。本論在唯識學的一個特色就是:它同時在知見的建立方面,很深入的探討生命的真相,來建立我們的甚深見。那麼講到修行的時候,它廣泛的講到菩薩六度,所謂的自利、利他的妙行。所以本論在唯識學上的一個特色,就是它的一個完整性,這個是非常難得的:它能夠深入的講到甚深見,也廣泛的講到廣大行,這個是本論的一個的修學特色。接下來我們看《講義》第一頁。
《攝大乘論》講表,看《講表》以後,我們看下面的三段:
無著菩薩造,玄奘大師譯,韓清淨科。
無著菩薩,(又名無障礙)。生於釋迦牟尼佛滅後九百年(約公元四、五世紀之間),為北印度犍陀羅國富婁沙富羅城夏普拉(即今白夏瓦)人。父名憍尸迦,為國師婆羅門,極受國君、人民的禮敬和愛戴。
這個造論者是印度的無著菩薩。無著菩薩的歷史,我們簡單的說明一下。在藏經上的記載,無著菩薩他是出生在佛滅度後將近九百年的一個婆羅門的世家。他有三個兄弟,就是無著菩薩、天親菩薩跟獅子覺菩薩。他父親是一個婆羅門的長老,在當時的婆羅門是相當有地位,所以他對三兄弟充滿著期待,不斷的去教授婆羅門的教法。在整個學習過程當中,因為無著菩薩的年齡,比他兩個弟弟大了將近二十五歲,所以基本上是由無著菩薩領導這兩個弟弟修學。
後來無著菩薩遇到特殊的因緣,放棄了婆羅門教,出家修行,在一個小乘的有部裡面出家。出家以後,剛開始他是修學禪定,在成就四禪以後,也就成就了離欲的功德,離開了三界的貪慾。成就禪定以後,又得到了大阿羅漢賓頭盧尊者的教授,修習小乘的空觀。成就小乘空觀以後,他覺得小乘空觀的證量比較狹隘,不能夠圓滿;
所以他就以禪定力到了兜率天的內院,請示彌勒菩薩大乘的甚深空義。這個時候,彌勒菩薩就用瑜伽唯識的教法,教授他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他那個時候是在兜率天,學習了將近有二十五年,就是人壽二十五年,成就了大乘的無生法忍,後來就回到人間。
回到人間以後,這個時候天親菩薩的弟弟也出家了,在小乘的教派當中,也是頗具影響力的小乘學者。那個時候天親菩薩造論,對大乘佛法諸多的批評,甚至於誹謗;所以無著菩薩非常的擔憂,就派一個人請天親菩薩天親菩薩來到的時候,無著菩薩就使令他一弟子讀誦《無盡意菩薩經》。這個時候,天親菩薩聽到這部經,講到大乘的因地甚深見、廣大行,他被大乘佛法修行的甚深廣大而感動。接下來,無著菩薩又使令他另一個弟子,誦《華嚴經》的〈十地品〉,把菩薩的功德開顯出來。這個時候,天親菩薩看到了大乘因地的甚深廣大、果地的功德莊嚴,就正式的回小向大。他也造了很多部論,來弘揚大乘的教法。
無著菩薩在晚年的時候,做了這部《攝大乘論》,這可以說是他晚年的代表作。他覺得他的精神體力已經有限了,就把這部論交給天親菩薩,希望他為它作註解,流通後世。所以我們這次講本論的時候,雖然有很多諸家的註解,但是我們會根據天親菩薩的註解,所謂的《攝大乘論釋》來作主要的依據。理由就是:無著菩薩跟天親菩薩,在世俗上是兄弟;但是在佛法上,可以說是師徒的關係。
我們要是看到天親菩薩的著作,就會感覺到:無著菩薩講唯識學,他的表達方式是比較綱要式的;但天親菩薩在發明義理的時候,他是詳細的、深入的去發揮。當然他的思想跟無著菩薩也不完全一樣,可以說是有所傳承、有所發揮。但是他根本的架構,是無著菩薩所教授的,所以他們兩個也可以說是一個師承。所以我們在研究本論的時候,應該要參考天親菩薩的註解。好,我們現在看《講義》。
將述此義,大科分四:
壹、解釋論題
貳、修學綱要
參、隨文釋義
肆、結示勸修 今初。
本論當中有四大科:第一科解釋論題,這是我們在研究經典所遵循的第一個原則,就是解釋本論的論題;第二科修學綱要,我們在正式進入論文之前,應該要先掌握本論的修學綱要是什麼,才能夠提綱挈領,知道如何的匯歸;第三科隨文釋義,我們就正式的根據論文,來解釋這其中的義理;第四科結示勸修,我們研究本論以後,作一個總結。現在我們先看第一科解釋論題。
壹、解釋論題
解釋論題當中,我們把這個論題分成三段。首先我們看第一段,解釋這個攝字。
甲一、釋攝
這個攝它單字的意思叫含攝,含攝在本論當中,它代表了兩層意思:
第一個、從它的內容來說,它是以總攝別,它是以總相的法,來含攝別相的法。這個別相的法就是說:這個法本身,它不是完整性的,它是單一性的。
比如說我們過去研究過天親菩薩的《唯識三十頌》,他的《三十頌》當中,事實上它講理論的部分,講了二十四個偈頌,講這麼多理論;但是它講到修行,只有講一個偈頌;後面五個偈頌,是講它果證的差別。所以這個《三十頌》,基本上它是偏重理觀的,所以它是一個別相的法門。
比如說我們上次跟大家研究《瑜伽菩薩戒》,《瑜伽菩薩戒》你打開來看,第一個字到最後一個字,它在講菩薩修行的內涵,菩薩道的三大目標,你的生命有三件事要作:斷惡、修善、度眾生,所謂的三聚淨戒。但是理觀的部分,講得非常少,它偏重事修。
所以說,基本上我們大乘佛法必須廣學,就是因為它的法本身,都是單一性的。你很難從一個單一的法當中,去廣泛的了解菩薩道的全貌。但是本論的特色,它是以總攝別,就是說:它是從整個大乘的因地,到大乘的果位,從它的理論、修行、位次,廣泛的介紹。所以它從內涵當中,是以總攝別,它是一個總相的法門,是一個完整性的教法。這是攝的第一層意思。
第二個、從文字上來說,以略攝廣。身為一個完整性的教法,事實上它的文字非常簡略,它以簡略的文字,來攝受廣大的教法。所以說攝這個字,在古德的註解當中,有人以總一切法,持無量義,用總持這兩個字,來解釋這個攝字。
也就是說本論是以簡要的文字,來開顯大乘的廣大教法。簡單的說:本論可以說是依止瑜伽唯識的教派,來開展整個菩提道的修學法要,就是唯識學的菩提道修學法要。
比如說我們看般若部的《大智度論》,它也是一個總相,它有理論、有修行、有位次;《瑜伽師地論》,它也是一個總相,非常完整的教法。但是這兩部論都是一百卷,相當的多。本論只有十卷,無著菩薩能夠以將近十分之一內涵的文字,廣泛的介紹大乘的法義,這一點是非常難得殊勝的,所以它有資格稱為攝,就是這個意思。
甲二、釋大乘
它到底是攝受什麼東西呢?說是以總攝別、以略攝廣,它到底是含攝什麼東西呢?就是含攝整個大乘的法義。這個大乘當中,我們分成兩段:第一段先解釋大乘的內涵;第二段再用比較的方式,來說明大乘的不共。先解釋大乘。
一、大
這個大,是約著法的法體、法的自體來說,叫做大。這個法體的大,這當中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是多跟勝。這個多是約它的量,大乘佛法的量是特別的廣泛,不管是它的因地,不管是它的果地,都是時空無盡的廣泛修學。不但是廣泛,它的本質也特別殊勝,所以它是量多質勝,名之為大。量多質勝,法藏大師開出了五點:就是
發大心、解大義、修大行、趣大果、證大道
這當中的五項修行,前面的三個發心、正見、修行,是大乘的因相;後面的趣大果、證大道是大乘的果相。
首先我們把大乘的因相,作一個解釋。這個因相,在佛法當中,我們一講到因地,這當中的一個主導者,就是你的宗見、宗見。宗見的意思就是你主要知見。當然我們學佛有很多的知見,但是你對緣起的根本正見,你主要的知見,這是最重要的,這叫宗見。
大乘的宗見之所以稱為大,我們作一個說明。在小乘的教法當中,它所依止的宗見,主要是依止空性。所以我們打開小乘的經論,不管是《阿含經》、阿毗達磨,你會看到在整個小乘的教法當中,它對生命的觀察,或者說是生命的抉擇,它主要是依止無常。就是說它用無常的思想,來遍觀整個生命,不管是人事的因緣、不管內在的身心,都是以無常來觀察。從它的生滅變異,他就感受到我們對生命是沒有主宰性的,說生滅變異,虛偽無主。
所以他從無常觀當中,切入了整個生命我空的真理。當然他今天對生命的主要觀察是空性,所以就帶動他對生命的目標是一個出離心,他所修行的內涵是遠離行。所以在整個聲聞戒當中,它偏重在遠離,也就是偏重在斷惡,這就是它的宗見。因為他用空性的智慧來觀察生命,就帶動他對生命的目標、他的修行,當然影響他的果證,這個就是小乘的宗見。
大乘的宗見,它是依止中道實相。這個中道實相,智者大師的解釋就是空、假、中三觀。就是說:身為一個大乘的菩薩,我們應該要觀察生命的緣起,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從一切法因緣生,它的本性是畢竟空當中,從緣起性空,而契入了大乘的空義,調伏心中的愛取,所以大乘學者也是修空。
大家會問說:這樣子講的話,小乘的空義跟大乘的空義,有什麼差別呢?
小乘的空義,它的重點在滅色取空,也就是說它的空是對立的。所以從大乘的角度來觀察,其實小乘的空,嚴格上來說,它是我空、法有。它在主宰性這一部分是空;但是在法的差別當中,它是有執取的,就是說它的空跟有是對立的,你一個東西產生執取,就一定會產生對立。
大乘的空義是我空、法空相應的,所以我們經常講大乘的空是平等的,說是入不二法門,它是一個平等的法界,它沒有對立性。所以小乘的空是滅色取空,大乘的空是緣起性空,這一點我們應該要區別。
我們在修習中道實相的時候,也不能老是安住在空性。你一天到晚安住在空性,就會產生過失。什麼過失呢?就是不樂眾善,遠離大悲。菩薩經常修空觀,使令內心太過沉默,對於廣大善法的修學、對於苦惱眾生的度化,就會產生障礙,所以我們偶爾也應該從空出假。當我們從空性當中出來,觀察這些因緣所生法的時候,這個時候假觀很多。
這個假觀,在大乘當中的傳承有兩個不同。就是,如果你今天是依止淨土門,這個淨土學者在修假觀,他偏重在觀察娑婆世界的苦,跟極樂世界的安樂,這樣的一個對比。就是觀察娑婆世界的過失、觀察極樂世界的功德,而產生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淨土宗的假觀是這樣修的。如果你今天是一個聖道門,那是廣泛的觀察十法界的因果:觀察九法界的惑業苦,而產生厭離;觀察佛法界的功德莊嚴,產生欣求,而建立你的菩提心。
所以大乘修空觀,是調伏愛取;那修假觀呢,是產生取捨,善知取捨。在空、假當中,我們以中觀來加以調和。就是你空觀太強,以假觀來引導;假觀太強了,以空觀來安住:這樣子叫中觀──使令你空、假的平衡叫做中觀。
我們說大乘它的因地之所以稱為大(就是說小乘的學者,基本上對生命的態度是遠離,不管是三界的雜染法,遠離;諸佛菩薩的功德,他也遠離,他不生好樂的。大乘佛法的思想,是有所遠離、有所追求。他遠離的是雜染法;但是對諸佛菩薩的功德莊嚴,他修假觀,他是好樂追求,無有厭足。所以它成為大。),就是:它的思考是中道的;不像小乘的學者,是比較偏激的。
這一點,我們應該從它的宗見,來帶動不同的發心,也帶動不同的修行,看到大乘因地的殊勝──它的一個量多質勝。這樣的中道實相所開出的因地,它的結果是趣大果跟證大道。趣大果是約著他果報的受用,證大道是約他所覺悟的真理,他所覺悟的真理,是中道實相理,不像小乘是一個偏空的法性,它是中道的理性。他的果有三身、四智,種種的萬德莊嚴。這個是講到大乘果地上的量多質勝,這個地方是講大義。
二、乘
接下來我們看這個乘:前面的大,是從法體上來開顯這個大;這以下是依止譬喻。身為大乘法,它的內涵,以車乘來作一個譬喻。這個車乘有運載,它能夠使令我們從痛苦的此岸,而運載到安樂的彼岸。
能入——上達真理成就自利的功德
能出——下化有情成就利他的功德。
這個運載開出來有兩層意思:第一個,這個車乘有能入義跟能出。這個入,什麼叫能入呢?就是上達真理,成就自利的功德;能出是下化有情,成就利他的功德。這個車乘,它能夠引導我們進入真理,又能夠引導我們從真理出來,廣攝方便、度化眾生。
我們可以這樣講:這個大乘的車乘,當我們修從假入空觀,這樣子叫做能入。把我們的心識,從有相而入到我空、法空的真如理,把我們心中愛取的雜染,洗刷乾淨,成就根本無分別智。從這樣的一個清淨平等的法界當中,我們也可以再出來,這一點就不共小乘的學者。
小乘的乘,它進入到空性以後,它出不來,它沒辦法出來的,這個車乘是單方向的,它不能來回的。大乘的車乘,它可以去,也可以來。它可以從空性,再從空出假;從無相平等的法界,它又能夠帶我們來到這些因緣的差別相。這個是講假觀,後得智。這就是車乘。這個大乘的車乘是可以去,又可以來,所以叫做乘。
以上,我們是就著大乘的本位,解釋大乘法門的量多質勝。我們再看第二段,第二段我們是用一種對比的方式。身為大乘佛法,它的一個特色,應該以一種比較的方式來加以區別。
蕅益大師把有情眾生,分成四種種性。我們先看第一個:
一、依止邪見,起惑造業,成三塗苦果——破敗車乘
第一種人是一個生死凡夫,他也沒有經過佛法的教育,所以他內心當中的知見是邪見,這邪見最重要的就是撥無因果。就是生命只是一個偶然,沒有任何理由,這個人會產生安樂的果報、這個人會產生痛苦的果報,是沒有任何理由的。所以人生只有今生,你死亡以後,人死如燈滅,你只能夠活一次。所以你造善造惡,都沒有多大的意義。歸依三寶、斷惡修善,這件事情完全沒有任何的好處。這樣子的一個思考,就很容易帶動我們心中的煩惱去造罪業;因為你沒有依止生命的宗見,你只好依止你的妄想,心隨妄轉。
一個人心跟境接觸的時候,你不是依止智慧觀照,你就是依止你的感覺,兩種情況而已。你是什麼感覺,你就去做什麼事,那這種人就很容易墮落到三惡道,叫破敗車乘。他今天會產生這樣的行為、會招感這個果報,就是他剛開始的時候,對生命的知見產生錯誤,就造成了三塗的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