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攝大乘論

淨界法師  2023/03/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六十二講)

請打開《講義》二0七頁。

癸四、常住為相(分二:子一列;子二釋)

子一、列

我們這一段是講到法身的相貌,有五種。

四、常住為相。

法身的相貌,他是常住的,他沒有生滅變化,那是恆常存在,沒有消失跟斷滅的情況,叫做常住。這當中有三段解釋:

子二、釋

謂真如清淨相故,本願所引故,所應作事無竟期故。

為什麼佛菩薩的法身會常住呢?這當中有三種理由:第一個,[真如清淨相故]。就是說因為在因地的時候,所有佛菩薩都是契證了二空真如,都是依止這個二空真如的體性來修習善法,沒有一個佛菩薩是依止私心而成佛的,都是以這種無私的奉獻,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如,生起一種無私的平等大悲心,修習善法而成就佛道。所以他所依止的這個真如,是離一切的相,沒有生滅相,所以他所現出來的功德自然是常住的,因為他所依的體是清淨相。

第二個,[本願所引故],前面是說他所依的理體,這個地方是說他所修的因緣也有差別,他因地所發的願也是無止盡的。我相信沒有一個佛菩薩在因地的時候發願說:我從現在開始發菩提心,我度了十萬個眾生,我就入涅槃,沒有人這樣發願的。你發了這種願,你不可能成就法身菩薩的,因為你這個願跟法身不相應,怎麼會趨向法身呢?有止盡的願嘛!就是說,所有的菩薩在因地的時候,都是發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的願,不管他做得到做不到,他的願不能有止盡,一定要無止盡的願,才能跟法身相應,你的力量才會趨向法身。既然佛菩薩在因地所發的願是沒有止盡的,當然他成就法身以後,他的願力就不斷引導他,他也就沒有止盡,這個本願是無窮盡的。

第三個,他所應作的事情沒有[竟期],你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也不可能讓你度完,所以度眾生的誓願是永遠做不完的,所以法身也就無止盡。有這三種理由,說明法身是常住的。

這五種法身常住的相貌,這個太重要了。我們每天會拜佛,有時候會在寂靜的心中,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我不知道諸位的想法怎麼樣,你認為你拜佛、念佛真的有效果嗎?真的能夠感應道交、滅惡生善嗎?所有的效果都要安立在這個法身常住,這個地方,我們要把這個存在的問題跟不存在問題釐清。這個存在,很多人忽略存在的重要性,我們只記得存在它有什麼樣的特性、有什麼樣的功德,但是我們忽略了所有的功德都必須要存在,這個功德才能顯現。

我舉一個例子:在中部有一個道場的大殿,我去看過,非常的莊嚴,它是經過設計的,它的佛像特別的莊嚴,正報特別莊嚴;它的依報也很莊嚴,它的地板都是檜木的,牆壁燈光都設計得非常好。這個大殿的功德,第一個莊嚴,第二個攝心,一進去,感覺到真是能夠產生一種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但是我必須提醒大家,這個大殿它的功德是攝心莊嚴,這種功德必須要怎麼樣?這個大殿必須存在,是不是。結果這個大殿,在九二一大地震的時候被破壞了,那你說這個大殿的功德在不在呢?不在了,因為,它所有的功德都必須要存在,這個功德才會出現。你說這個老和尚很慈悲、很有智慧、很善巧度化眾生,但是要有一個條件──這個老和尚要存在;這個老和尚不存在,他所有的功德都消失掉。你說這個杯子很好,我剛剛喝了開水,覺得身體很舒服,這個杯子有讓我解渴的功德,但是有一個條件──這個杯子必需存在;這個杯子要是不存在了,這個解渴的功德就失掉了。

我們經常會讚歎佛菩薩:啊!佛菩薩有不可思議的解脫的功德、自在的功德,但是這個功德必需有一個條件──它必需存在。你說這個功德消失了,那我們現在學習這個幹什麼呢?學習法身,了解到這麼多法身的功德,結果這個法身不存在?那我們真的是浪費時間,說實在是浪費時間,你就像在研究一個過去的歷史。

我們今天這樣講,佛陀跟菩薩、阿羅漢最大的差別,就是這個存在問題,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其實阿羅漢的功德也不可思議,三明、六通、八解脫,他要度化你,能力是綽綽有餘,問題點在哪裡呢?因為他不存在,這個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所以我們在讚歎佛菩薩的時候,經常會說: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

我們讚歎佛菩薩的存在,以及因為他存在所產生這麼多攝受眾生的功德,我們都一一的讚歎,但是最根本的是[深信諸佛皆充滿],他必需要存在。我們很少人讚嘆法身的存在,我們說法身有很多的功德,但是諸位要知道,他如果不存在,這個功德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我認為五種相貌,這個常住為相是特別有意義,因為它的存在性,所有的功德才有價值的。所以這個常住為相,我們不要忽略了。

癸五、不可思議為相(分二:子一列;子二釋)

子一、列

五、不可思議為相。

子二、釋

謂真如清淨自內證故,無有世間喻能喻故,非諸尋思所行處故。

這個法身的功德,理論上來說是不能心思口議的,你再怎麼想也想不到,你再怎麼譬喻也不能夠真實去譬喻它。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真如清淨自內證故,這種清淨法身的理體,是只有自己唯證方知的。我們經常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喝開水,這個水的溫度,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用種種的言詞來譬喻他、形容他,那都是一個方便。[無有世間喻能喻故],我們很難找到一個世間的功德法,來比喻這個法身。你說這個法身像虛空,那只是形容他的一部分而已,不能夠完全取代法身。非諸尋思所行處故,不是凡夫尋思這種思惟分別所能夠去理解的,所以講[不可思議為相]。

這個真如,我們經常說真如有兩種:一種是叫做[離言真如],這個是不能講的,那是親證的內涵;另外一種叫[依言真如],它必須要依止言說來形容真如的體性。什麼是[真如]?[覓即知君不可見],但是[不離當處常湛然],你自己去參,這個就是真如,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你看《法華經》剛開始〈序品〉的時候,佛陀在諸大阿羅漢弟子面前,讚歎佛陀的功德,佛陀很少在阿羅漢面前讚歎佛的功德,這個時候阿羅漢就很吃驚,今天佛陀很特別,佛陀不為我們講聲聞法,而讚歎佛的功德?

這個時候舍利弗尊者就代表大眾起來發問:佛陀!今天心情特別快樂,讚歎佛陀有不可思議的真實功德,可不可為我們宣說呢?佛陀說:這種功德是不能宣說的。舍利弗尊者請了三次,佛陀都拒絕說:這個是不可思議,不能宣說。裡面很多的弟子,就覺得這樣沒有意思了,就離開了。舍利弗尊者說:那這樣子不能宣說,是不是可以講一些[方便]呢?誒,[方便]可以。佛陀就開始講出〈方便品〉,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可以。所以我們講真如是不能宣說,但是你說方便那就可以宣說了,不可思議為相嘛![[不可思議為相]意思是說:佛陀所施設的這些教法,都是趨向真如的方便,它本身都不是真如。這個指頭是標月指,你透過指頭看到月亮,這個指頭不是月亮。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的教法互相譭謗,中觀的人批評天台,天台宗的人看不起唯識。其實我們這樣講:所有的教法都是戲論,沒有一個教法能夠代表真如,沒有一個教法;那說方便門,如果從方便的角度,所有的教法都不可思議;但是你要執著這個教法的時候,所有的教法都是戲論,因為真如是不可思議的,你落入言說相就是對立相。

但是這個人這樣子講他能夠受益,那個人這樣講能夠受益,結果方便有多門,進入到二空真如的時候,歸元無二路,這個成佛之道的確是真妙,每一個人的過程不同,結果卻一樣,這個只有佛陀做得出來。這個只有大智能的佛陀,能夠施設這麼多的教法,來引導這麼多顛倒的眾生,結果到最後,大家碰面的時候,結果是一樣。這個就是所謂的不可思議為相,真如是離開言說戲論的。

庚二、證得(分二:辛一征;辛二釋)

辛一、征

前面是講相貌,這個地方是講法身的第二相證得,怎麼能夠證入法身呢?

復次,云何如是法身最初證得?

我們知道法身有很多功德,但是剛開始要怎麼進入法身?這個門,這個法身一定要有一個門,你要認清這個路頭,把這個門找到,你才進得去。我們看解釋,有三段:

辛二、釋(分三:壬一顯所由;壬二顯所依;壬三顯所證)

壬一、顯所由

謂緣總相大乘法境無分別智,及後得智,五相善修。

證得法身之門的一個關鍵點──你的所緣境是很重要的,你必須要緣總相的大乘法境。比如你說你一天到晚佈施,不能證得法身,這佈施是個別相,你一天到晚緣佈施的功德,佈施產生福報、產生資具;你一天到晚所想的都是持戒,也不能證得法身:你必須要緣佈施跟持戒它們兩個有什麼共同點?你去緣差別的功德、緣諸法的別相,是沒辦法證得法身的。佈施有佈施的相貌、持戒有持戒的相貌,這兩個相貌有什麼共同點?

你要找到它們兩個都是緣起性空的,它的體性都是我不可得、法不可得,你佈施的時候再體會──那只是一個因緣的造作,沒有一個自我意識,也沒有所施捨的眾生,那只是因緣的一種善法的造作。你能夠在每一個法當中,思惟一切法我空、法空的總相,第一個你證得了無分別智,無分別智就是契證二空真如理,然後下一剎那引生了後得智,它的過程就是前面說的五相修學,這五相前面說過了,就是

集總修、無相修、無功用修、熾盛修、無喜足修。

總之你要成就法身,你在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的時候,你要經常觀察諸法的總相,這是一個關鍵點。

壬二、顯所依

於一切地善集資糧金剛喻定,破滅微細難破障故。

你說[緣總相]是一個智慧,那你還得要有一個依止處,在整個十地當中,你要積集廣大的福德、智慧兩種的資糧,到了等覺菩薩的時候,產生一種[金剛喻定],這個禪定是特別的堅固不可破壞,它能夠破滅這個微細的生相無明,把俱生的煩惱障、所知障的種子徹底的消滅,要有這個高深的禪定作依止,有這個緣總相的智慧跟禪定作依止。

壬三、顯所證

此定無間離一切障,故得轉依。

在這個金剛喻定相續的力量資持之下,消滅這些煩惱障、所知障的種子,而成就了轉依。這個地方,我們說一個觀念。我們剛剛說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這個地方有它的深義。

天台宗很強調眾生的本性是清淨的,它認為清淨不是修來的,你在修行當中,只是把這個障礙、這些妄想消滅而已,它很強調這種觀念。比如天台宗,它成佛講一個偈頌說:[從來真皆妄],我們過去都是把真心轉成妄想;[今日妄皆真],成佛以後原來這個妄想通通是真;[但複本實性],我們只是恢複本來的體性;[更無一法新],沒有一個法是在六波羅蜜過程當中所成就的,只是恢複本性的面目。

我們這樣子講好了,假設我們的本性不是清淨的,清淨是因為你修行以後得到的,那每一個人都不會一樣,你的過程不一樣,得到的東西怎麼會一樣呢?一定要本性是清淨、是大家每一個人具足的,而你只是消滅你心中自己的妄想,每一個人妄想不同,所以消滅妄想也各式各樣,但是總之你把妄想消滅了以後,你的清淨跟他的清淨是一樣的。為什麼?你們只是[但複本實性,更無一法新],這個地方很重要,[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觀念對我們太重要了,也是悟入法身的第一個最重要的門。

我們經常強調六波羅蜜的善法,但是我必須提醒大家:你修習善法的時候,你心的依止點是很重要的,云何應住?你站在什麼角度來修習善法是很重要的。

在《彌陀要解》蕅益大師說:我們念佛,我們都知道念佛可以感應道交,念佛的感應有兩種:一個是事持,你心是向外追求,透過你對事相的念佛,最後產生因果的感應,這叫因果的感應。你的心是憶念十萬億外的佛土有一個佛,然後你跟他感應,這個叫做因果的感應。

第二個,你在念佛的時候是理持,你念佛之前先迴光返照,找到你生命的根源、找到你生命的根源,我們一切法是有根源的,諸位要知道,我們現在沒有站在根源上。宇宙萬法的生起是有根源,這個根源在大乘菩薩裡面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你能夠迴光返照,找到你生命的根源,然後在那個地方住下來念佛,稱性起修,這個時候的念佛叫做同體法性的加持,那不是因果感應而已,那個加持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

其實念佛如此,修六波羅蜜何嘗又不是這樣呢!就說佈施好了,你問我說:佈施有什麼功德?那我必須問你一句話?你站在什麼角度佈施?你為了你自己的安樂而佈施──你這個心安住點站在自我,以私心來佈施,我告訴你:你會成就人天安樂的果報,因為你沒有找到生命的根源;但是你這個佈施會有因果的招感,也不可思議。如果你今天能夠找到你生命的根源,找到你我空、法空的真如點,在那個地方,發起了廣大的平等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在這個我空、法空清淨的本性當中發起願力,然後來行佈施,那你這個佈施就是成就法身的功德,因為你找到法身的門了。所以世間上的因緣就是說,你找到這個因緣,他就有這樣的結果;你找到另外一個因緣,就有另外一個結果。

所以這個地方的證得就是說:我們都希望進入法身,但是你要知道他的門在哪裡,你要進入法身有一個條件,你要先找到你生命的根源。我再提醒大家,生命是有根源的,你要把這個生命的根源找到──什麼是我生命的根源?什麼是我的本來面目?這件事情你找到了,你開始跟法身產生互動力量。

我們這樣子講好了,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這個行菩薩道,你會發覺我們的生命是很脆弱的,我們發了很大的願,但是我們覺得我們很脆弱,一下子病痛、一下子人事的障礙,一下子這個、一下子那個,我們不是在順境中修行;支持你在整個無量劫當中,你願意這樣子來積功累德,繼續在菩薩道的風風雨雨中走下去,這當中有一個理由,就是你找到了根源,你找到宇宙間一個真實的根源,而你跟諸佛產生一定的感應,然後支持你走下去的。如果你到現在都還沒有找到生命的根源,我看你的菩薩道是很難走下去,因為你這個外面的風是吹來吹去的。

所以你看《梵網經菩薩戒》,成就菩薩的戒體,為什麼能夠成就堅固的戒體?因為他找到生命的根源,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我是一個微小的生命,我們在風雨中行菩薩道;但是我找到生命的根源,產生很大的資持。這個地方要注意,法身的證得,緣諸法的總相而進入法身,這個諸法的總相,簡單的說就是生命的根源。這個地方是所有菩薩都要努力,因為你沒有找到生命的根源,那你這個菩薩道根本走不下去,你在枝末中打轉,一直在依止自我意識的等流性,那你是在原地打轉。這個地方講到法身的證得。我們看第三段的自在:

庚三、自在(分二:辛一征;辛二釋)

辛一、征

復次,法身由幾自在而得自在?

我們講大功德法之所莊嚴,這到底有幾種功德自在的法呢?

辛二、釋(分二:壬一標數;壬二列釋)

壬一、標數

略由五種:

前面講到十種自在,這個地方講五種自在;前面的十種是約六波羅蜜,這個地方的五種是約著五蘊,轉五蘊,轉有漏的五蘊而成就無漏的五蘊。我們先看第一個色蘊,示現自在:

壬二、列釋(分五:癸一示現自在;癸二受用自在;癸三辯說 自在;癸四思自在;癸五智自在)

癸一、示現自在

一、由佛土、自身相好、無邊音聲、無見頂相自在,由轉色蘊依故。

色蘊有兩種:第一個,依報就是佛土,法身所安住的佛土是清淨微妙的世界;第二個,他正報的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個色身的自在又開展出兩種,簡單提出兩種:第一個音聲,你看佛的音聲是不可限量,你只要在法會聽法,不管你跟佛陀有多近多遠,都能夠聽得清清楚楚,音聲得到自在;第二個,這個三十二相有一個無見頂相,佛陀這個頭頂上的肉髻相,也是得自在。

所有的佛菩薩,你用神通力往上怎麼飛,你永遠看不到佛陀的無見頂相。佛陀的色蘊為什麼自在呢?因為他可以轉色蘊依故,這個地方很重要了,轉色蘊。對於色蘊的態度有三種不同:我們凡夫是向外追求,執著有色蘊,色蘊是真實的。我們講過心跟境接觸的時候,看誰先動,你心一動,色蘊就主導我們,所以我們在色蘊不得自在。

比如說你現在是一個女眾的色身,你對女眾的色身很不歡喜,你說我要換個色身,你沒辦法換。為什麼?因為我們對色蘊執著,所以不能換,你沒有找到色蘊的根源,你要改變一個東西,要找到他的根源你才能夠轉變。我們在枝末上執著,所以我們動彈不得,業力分配你什麼色法,你只有照單全收,色蘊不得自在。

阿羅漢的態度呢?是我全部不要,我拒絕業力給我的好的五蘊、壞的五蘊,我全部一切法不受。阿羅漢是一味的排斥,凡夫是照單全收。佛菩薩是找到色蘊的根源,然後在那個地方發一個什麼願,那個色蘊就隨他的願變化,這個叫做色蘊自在。

經常有很多人,特別是那些修習聲聞法的人,就爭論說:誒,你看這個大殿,擺一個觀世音菩薩,實在是不如法,觀世音菩薩是一個女相,怎麼擺在這個地方,讓比丘來拜呢?其實你要是知道諸佛的色蘊得自在,你就不會起這種顛倒的知見。你說觀世音菩薩是男眾?是女眾?你說說看!他這個色蘊自在,他哪有什麼男眾、女眾的固定相。所以第一個,佛菩薩的色蘊是得自在的,他能夠隨心所欲的現出清淨的依正莊嚴。

癸二、受用自在

二、由無罪無量廣大樂住自在,由轉受蘊依故。

佛陀的內心跟環境接觸的時候,他的感受是怎麼樣呢?是沒有煩惱罪業,而且會產生廣大安樂的這種力量。為什麼呢?因為他找到生命的根源,所以他轉受蘊而得自在。《楞嚴經》上說:佛陀有一次帶著比丘去安居的時候,國王忘了供養佛陀,結果佛陀跟阿羅漢吃馬麥。凡夫吃馬麥,那真的是吃到馬麥;阿羅漢吃到馬麥呢,他入這個想受滅無為,他一切法不受,他可以不受;佛陀他不是受,他是受而不受、不受而受,這個馬麥進入到佛陀的舌頭裡面,入此人口成甘露味。為什麼呢?你說阿羅漢,為什麼不能夠去轉變它?阿羅漢只能夠拒絕,阿羅漢是可以拒絕的,但是阿羅漢沒有辦法去轉變它。為什麼?因為阿羅漢沒有找到生命的根源,這個原因就在這裡。佛陀找到生命的根源,在那個根源當中發起廣大的願力,結果就得到受用自在。

癸三、辯說自在

三、由辯說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由轉想蘊依故。

這個想是於境取相,施設名言。這個名言的意思就是文身,文身就是一個字,很多的字把它集合起來叫做名,很多的名集合起來叫做句。佛菩薩的內心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如,他找到生命的根源,他能夠安立很多很多的名言,安立很多很多的我相、法相的分別,來引導眾生滅惡生善入理。

癸四、思自在

四、由現化、變易、引攝大眾、引攝白法自在,由轉行蘊依故。

這個思就是造作。他的什麼造作呢?現化,他的正報能夠產生很多變化:你要度化這個人,這個人他喜歡你現比丘相,你就現比丘相;這個人希望你現居士相,你就現居土相,變化。依報也可以變化,這個變易指的是依報,他可以把大地變成黃金。引攝大眾,在大眾當中說法,他能夠放光來調伏眾生的妄想跟遮障,而且能夠引攝白法,引攝眾生生起種種的善根。為什麼呢?因為佛陀已經轉變他內心的行蘊,於行蘊得自在。

癸五、智自在

五、由圓鏡、平等、觀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轉識蘊依故。

這個轉識蘊,就是轉八識成四智:這個大圓鏡智是轉第八識,這個大圓鏡智,古德說是約攝持來說,它能夠攝持無量無邊的無漏的種子;這個平等性智是約現身,現出應化身、現出報身;這個妙觀察智,是偏重說法,說法自在;成所作智是成業,它成就身口意三業、成就莊嚴的三業。攝持、現身、說法、成業,在四種當中得自在。為什麼?因為轉八識成四智,得到智自在。

我們講這個轉依,有時候偏重轉識成智,其實它是整個五蘊都轉,不是識蘊轉而已,色、受、想都轉。我們一再強調,你想要轉變你的生命,你一定要找到你生命的根源,這個是轉變的關鍵,這是門。

庚四、依止(分二:辛一征;辛二釋)

辛一、征

復次,法身由幾種處應知依止?

這個法身有幾種的功德,來依止這個法身?講到這個大功德法有幾種功德法呢?我們看標:

辛二、釋(分二:壬一標數;壬二列釋)

壬一、標數

略由三處:

壬二、列釋(分三:癸一由佛住;癸二由受用身;癸三由變化身)

癸一、由佛住(分二:子一長行列;子二頌釋)

子一、長行列

一、由佛住;二、由受用身;三、由變化身。先看佛住:

一、由種種佛住依止。

這個[佛住],就是佛心的意思,這個法身是佛的心所依止,這個是偏重自受用。佛的心到底有幾種心呢?古德解釋,佛有三種的心:第一個是天住,佛陀的心經常會住在色界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特別是在顯神通的時候,這當中,佛陀偏住在第四禪,佛的心以禪定為住,這個禪定依止法身。第二個梵住,這個梵住指的是慈、悲、喜、捨,這當中,佛陀的心偏安住在大悲,因為這個拔苦比與樂更重要、更急迫,佛陀的大悲心也是依法身而住。第三個聖住,這個聖住指的是空、無相、無願,那這個地方偏重在空,佛陀的內心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理,這個空性的心也是依法身為住。簡單的說,佛陀的智慧、禪定、大悲的心,是依法身而住的,所謂[種種佛住所依止]。這個地方,下面有一個偈頌,是說明為什麼佛陀的三種心要依法身而住呢?他的理由在哪裡?

子二、頌釋

丑一、標自五喜

此中有二頌:

諸佛證得五性喜,皆由等證自界故,

離喜都由不證此,故求喜者應等證。

諸佛的內心成就五種的喜悅,為什麼呢?因為他平等的證入內心的根源,內心我空、法空的真理。一個人會離開這種喜悅,因為我們忘失了這個生命的根源;所以一個要追求喜悅的人,應該趕快去找到你生命的根源,這是很重要的。什麼是五種喜悅呢?

丑二、釋五喜相

由能無量及事成,法味義德俱圓滿,

得喜最勝無過失,諸佛見常無盡故。

這地方有五種的歡喜:第一個[能無量],佛陀的內心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理論上來說,只要一尊佛,就能夠具足一切佛的功德,理論上來說一尊佛能夠度盡一切眾生;但事實上不可能,因為眾生得度的因緣是差別的;但是就著佛陀的能量來說是無限量。第二[事成],佛陀成辦的事業,他一定可以成就(因緣具足),只要他去做,沒有什麼事不能成辦。[法味],佛陀能夠施設種種的教法,這個教法有各式各樣的法味的。[義],佛陀在教法當中,具足種種不同的義理。[德],佛陀有時候說法、有時候顯神通,佛陀的內心有種種三昧陀羅尼、種種神通的妙用,而這些的喜悅都是遠離世間的過失。為什麼能夠這樣子呢?因為諸佛見到了我空、法空的常住真理,所以能夠顯現無窮盡的五種喜悅。這個地方是說明佛住。

癸二、由受用身(分二:子一列;子二釋)

子一、列

二、由種種受用身依止。

子二、釋

但為成熟諸菩薩故。

佛陀為了教化這些法身菩薩,他這個報身也是依止法身而住。

癸三、由變化身(分二:子一列;子二釋)

子一、列

三、由種種變化身依止。

子二、釋

多為成熟聲聞等故。

佛陀這一期的示現──八相成道,他的因緣大部分是成熟聲聞人,聲聞人是常隨眾,所以大部分的時間都攝受聲聞人;但是有少數的因緣也攝受凡夫菩薩:這個應化身也是依止法身而住。有三種功德,依止法身而住。

好,我們今天先講到這個地方。

這個法身,可以說是諸佛所有功德的代表。我們一路學來,我們感覺到佛法身的成就,是兩種因緣要成就的:

第一個是菩提心、大悲心,第二個空正見。你沒有無窮盡的願力,你不能成就法身。你說我修小乘法不必發願,因為小乘本來就沒有什麼願──空、無相、無願。大乘法你沒有願力是成就不了法身的,你有願還不夠,你還要找到你內心深處我空、法空的真理。這二個成就的次第,你說菩提心跟空正見,哪一個更重要?空正見又特別重要,空正見特別重要。

前二天有一位法師打電話給我,他說:他想要讀佛教大學,問我的看法怎麼樣?我說:你去讀佛教大學,跟你去修行的因緣是不同的。你去讀這個世間的大學,你的心是向外的,那跟法身是沒有關係的,你可以在這個地方得到一些知識,你也可以發表很多美好的論文,得到一定的肯定;但是這跟法身是不相應的,如果你是一個初學者,我認為不適合。當然這是程度,如果我空正見、菩提心都已經成就了,我讀佛教大學當方便,那我覺得可以。

如果你是初學者,我覺得你要先在空正見上下功夫,找一個地方住下來,拜懺、思惟止觀,真正的在內心深處找到什麼是你的本來面目,找到你生命的根源,然後在那個地方停留下來,發願,在你一念的清淨平等的心中,那個時候是無我、無我所,那個時候是沒有私心的,那是一個明瞭的心性現前,然後在那個地方發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立定你的志向,這個就是成就菩薩種性,這個時候,你才能夠跟法身一步一步的趨進。你沒有找到你生命的根源,你一直在枝末上打轉!我們講得跟失,諸位要知道,世間法、有為法,有得一定會有失,有失一定會有得。你如果是從事世間法,世間法是先得後失,你看世間人,他是愈來愈以自我為中心,以自私的心情,自己的東西愈來愈多,擁有的東西愈來愈多,到最後全部失掉。菩薩道是相反的,菩薩道是先失後得,你要捨掉你現在的東西、你擁有的東西,你才能夠得到另外一個東西,你要先捨。

所以你要修行的時候,你要判斷一下──我怎麼知道我現在是跟法身相應?還是跟無明相應?如果你一出家、你一學佛,你東西越來越多──資具也很多、聲名也很多,好像整個生命都富貴起來了,那你不是跟法身相應,你是先得嘛。你一個人剛出家修行的時候,實在是犧牲奉獻、任勞任怨,你以前在家的時候,出了家的以後什麼都失掉了,誒,你的方向對了。先失,這個是一個非常好的徵兆。如果你的修行是先得,那我跟你講:你這個方向錯了,你的內心有問題了。

所以一切法都有徵兆的。我剛出家的時候,懺公師父經常在大殿開示說:修行人的性格是很重要的,性格要緊的是老實。什麼叫老實呢?就是要經常學吃虧。誒,這個學吃虧就是學失去。我們的思考總是想要得,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你這個觀念不轉變,你菩薩道走不下去的。菩薩道要追求失,而不是要追求得,你要先犧牲奉獻,然後在自然當中又得到一個新的東西。如果你一開始就得,你的層次永遠是這樣子,你說轉依,沒有你的份。你現在有這樣的因緣,你為了眾生、為了整個正法住世,放棄;放棄了以後,你的層次提高了,五蘊提高了,你再把這個放棄,又提高了,放棄又提高。

所以我們要行菩薩道,學吃虧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要很正確的走向菩薩道,我希望大家好好體驗這個失,就是犧牲奉獻的這個失它的妙用,你要體會到這個地方,你就知道怎麼樣趨向法身。如果你一天到晚還是活在得的觀念,那你跟法身完全不交集的。這個地方,諸位好好的體驗,有些重要的觀念,這個你要掌握得到,修行幾個重要的觀念你掌握得到,你的生命才能夠產生變化,否則我們習慣活在過去的等流習慣,你很難跳脫出來。

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簡單回答幾個問題:

【學員提問】:我們修止觀,安住在真如三昧,剛開始是坐著修?還是在行住坐臥當中修呢?譬如歷緣對境。

【師父答疑】:剛開始要坐著修。我們可以回憶一天的生活,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活在習慣性;只有遇到因緣刺激,才生起觀照,大部分。因為你不可能一天到晚都生起觀照,那這樣太辛苦了,也不可能有這種功力。所以你剛開始的時候是坐中修。

【學員提問】:修止觀的時候,是一個法門修完再修一個?

【師父答疑】:是的,因為你的所觀境不同,你不可能一個心去攀緣真如、又攀緣這個有為的不淨觀,不可能的,一個次第一個次第,是的。

【學員提問】:修觀的時候,每一個法門之間是不是有相互關係?

【師父答疑】:我們這樣子講好了,就是說任何一個菩薩,你修的止觀有共同點、有差別點。共同點是一定要修空觀,你要不斷的去找到你生命的根源、不斷的憶念你的根源、不斷的在空性裡面安住,這個我空、法空的真如。當然每一個人依止的名詞不同,你習慣用[覓之了不可得]、你習慣用[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都好,這個空觀是每一個人都要修的。

但是這個因緣觀就各式各樣,有些人偏重不淨觀、有些人偏重無常觀,各式各樣。這個各別的觀要怎麼判斷呢?跟你的目標有生起強烈的歸依心,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關係。你要先設定目標,你才知道在這麼多因緣觀當中,什麼因緣觀最重要。如果你今生往生淨土,那你在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個地方著眼。你的心是因緣所生法,你用什麼樣的因緣熏習它,它就產生一定的力量。你說我平常都不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我要求我自己臨終的時候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個是一句空話。

就是說,我現在有很多煩惱,我這個地方也不足、那個地方也不足,那空觀是每一個人的共同點,緣總相;這個別相,我到底是要偏重無常觀、哪一個觀呢?我覺得你這個過程啊,你要知道你的目標是什麼。你不告訴我你目標在哪裡,我不知道的你過程要修什麼。生命短暫,時間有限,我怎麼知道你要先成就哪一個功德呢?成佛之道的佈局,每一個人都不同。

但是如果你覺得你跟彌陀的感應、求生淨土,在你的成佛之道這是第一個佈局,你覺得往生對你來說是一個非常必要的條件,任何一個因緣跟它牴觸,都必須把這個因緣挪開,那你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是很重要。跟彌陀的感應,他還不怕你煩惱很重、他還不怕你罪業很重,但是他怕的是你沒有真實的對彌陀生起強烈的皈依心,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那種強烈的歸依心你沒有的時候,你是不能往生的。

當然這不是唯一的法門,但是我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你的設定是來生求生淨土,那這樣的一個心理的栽培是很重要的。那你說:我是求增上生的,那又不同了,那有各式各樣的不同。就是說,你希望你來生是一個什麼樣的相貌?你要先規劃出來,菩薩不是先修行再發願的,我講過很多次,是先發願再修行。你希望你來生是一個什麼樣的相貌?我希望我來生是無貪,我覺得貪慾煩惱太嚴重了,所有的煩惱我都可以忍受,我不容許我心中有貪,那你要先對治貪,這是你的規劃;我認為瞋心對我的障礙太大,你就修慈悲觀。煩惱無盡,但是你要知道你的結果是什麼。比如說我的煩惱都不是很重要,我先求生淨土,那又有它的修行方法。

所以我們這樣子講,正念真如是所有大乘的總相,但是別相會因為你所發的願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規劃。就是說你的目標是這樣子,你現在的心是這個樣子,你一定要把你的心跟你的目標調整成一樣,這個調整的方法就是修觀。修觀就是在轉──轉識成智,調整你的心態,你要調整之前,你不設定目標,你怎麼調整呢?你說我的心要調整到哪裡去呢?一個人沒有目標可以修觀,實在不可思議!你說你不知道你的目標在哪裡,在那邊修止觀?那你想幹什麼,你也不知道,那你很容易落入到無記的狀態。修止觀是要由意樂來作引導的,要設定目標,你希望你的心三年後變成什麼樣、十年後變成什麼樣,你有一個目標,然後用這個方法不斷的熏習它,這個心不斷的變化、不斷的變化,朝你的目標慢慢的慢慢的趨進,這個就是修止觀。大家好好體會看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能造的心,所造的境全部是虛妄的

在唯識學當中它告訴我們說,人生的無奈來自於第八識的...

有了阿賴耶識,才能夠建立十法界染淨因果的相續

【若與如理作意相應生時,此聞所熏意識,與彼熏習,久...

阿賴耶識有漏種子的分類

影響種性的這些種子,種類是什麼?什麼東西會影響我們...

痛苦的果報,都是由錯誤的思想產生的

在依他起性當中,依他所執的遍計執是沒有的。這個地方...

修行必須下苦功夫

若人發願往生他國淨土,應當隨著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

唯識要義解說

一、唯識之義 唯識者,據《成唯識論述記》云:唯謂簡別...

機深教淺,效果適得其反

疏文:增結者,《淨名經》云,有二比丘犯根本戒,發露...

唯識五重觀

再介紹唯識的觀法:唯識五重觀。怕初聽同學不了解,我...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信心銘》中的用功訣竅

三祖僧璨大師的《信心銘》,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觀照自...

飲酒有三十六大危害

目前吸煙、酗酒或吸毒現象日趨嚴重,有害我們的智力,...

透視輪迴生命的狀況

以蘊為觀察對像 所謂認識生命的狀況,說到底就是認識蘊...

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包容缺點

假設我們以這一念凡夫的心去觀察,我們只是就著它的一...

【推薦】從事餐飲行業造殺業的人如何轉行

北京阜成門內大街,有一大葷館子,名九如春,生意很發...

發自內心的禮貌

人與人的關係是建立在禮貌之上,但是今天社會上懂禮貌...

合十的意義

合十,亦稱合掌。其形狀是兩手當胸、十指相合。合十為...

【推薦】50個淨土宗常用名詞解釋

1.一心不亂: 專注一事,使心不散亂,即是一心不亂。修...

時間無常,無論多麼奢華美麗將成過去

法眼文益禪師(五代): 擁毳對芳叢,由來迥不同, 發...

《金剛經》的心靈世界

(一)淨化人心 心靈環保便是人心的淨化,由人心的淨...

信解和勝解的區別,怎樣對佛號產生勝解

我們先把信解跟勝解做一個說明。信解其實就是聞慧,聞...

若要相貌美,先要心靈美

美貌也是一種福報。任何福報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財...

【推薦】法身功德在無漏 諸漏盡時法身成

杜漏歌 法身功德在無漏 諸漏盡時法身成 邪思妄想沉陰...

出家人吃飯為什麼用缽

缽,又稱缽多羅、缽和蘭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

北宋高僧四明知禮法師

各位吉祥,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介紹的)的祖師爺要穿...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為何還會受鬼神的騷擾

問: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是有護法神隱形保佑的,為何還...

【佛教詞典】道法智

(術語)觀道諦而得之智,又,斷迷於道諦之見惑之智也...

【佛教詞典】七識

(術語)八識中之第七識也,名末那識。...

【視頻】放生、護生是最大的行善

放生、護生是最大的行善

【視頻】妙境法師《凡夫不知道苦的境界》

妙境法師《凡夫不知道苦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