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法修學,以智慧為先導

2013/10/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去年和今年的九月,末學去大慶接受由淨界法師親自傳授的菩薩戒,師父一再強調要守好十重戒,其中尤其對酒戒做了嚴格的開示:「千萬不要賣酒,飲酒是輕罪,賣酒是重罪。」師父在整個七天修學過程中,強調了好幾次,這段開示讓我聯想起在北京一位素食店的經理曾經問過我關於店裡賣酒的問題。

他對賣酒內心很牴觸,但老闆堅持,自己迫於無奈,只能隨順,畢竟找個善業做工作不容易,還要養家餬口。當時,因為他沒有受菩薩戒,既然問我的看法,我讓他勸說無效,就千萬不要主動積極去推銷,有人點酒,也最好勸客人轉向飲料。

但是,當我半月誦戒時,《梵網經》云:「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中無手。」而且飲酒賣酒是愚癡的果報。在貪瞋癡三毒中,又以「癡」為罪魀禍首,其它二毒皆是由於愚癡而產生的。

雖然菩薩福慧雙修,但以「智慧」作為先導,因此六度中,布施後加一個「波羅蜜」,智慧的觀照,不然就只是人天的善法。所修的福報也是癡福,沒有照破無明的力量。

淨界法師告誡凡夫菩薩,修學佛法,剛開始不要急於修福報,應該將智慧的修學放在第一位,不然引申很大的過患,福報修得越大,沒有相應的智慧作引導,就很難聽進別人的勸告,錯得離譜自己還不自知,旁邊的人看得很清楚,卻都不敢跟他講,大福報的凡夫就會將「我執」用福報養得更加肥碩。

智慧的引導,對菩薩的重要性在諸多經典中都有描述。《八大人覺經》中:「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強調菩薩應該以智慧修學為重。淨界法師在《佛法修學概要》的第四十集中講述道菩薩的階位時講到:「在《楞嚴經》上說,我們一個凡夫,修百萬億劫的善法,比不上十地菩薩一念的善心。」如果我們的福報沒有迴向無上菩提,就是生滅的人天福報,只是做一個好夢而已。

可見,智慧對一個佛教徒的重要性,雖然沒有受菩薩戒的人,賣酒的果報依然會顯現,如同一位不信因果的屠夫,還是會受被殺的果報一樣。所以補充一下我以前的建議:

1,要極力勸說股東不要賣酒,將過患告知,比如將此文,或其它關於賣酒過患的文章給他們讀;

2,過去有布施的因,賣果汁一樣賺錢,過去沒有布施的因,賣酒也不賺錢;

3,如果以為自己在行菩薩道,認為「吃素喝酒,強過吃肉喝酒」,應當將果報的風險降到最低,比如當店裡不再賣酒,有些客人會問起,能否自帶酒進店嗎,說明這類人對酒太重視了,應該說:「店規不允許,但既然問我個人,你自己看著辦。」而不能直接回答:「好的。」最好連隨喜也不要犯。

4,照顧員工的因果,遠勝過照顧他們的身心健康;

5,做了一切努力沒有說動股東改變,又實在迫於生計,一時無法改行,就只能保護內心的善根:至少要用慚愧心面對自己的業力,勤加懺悔,不要自認為在行菩薩道,而洋洋得意。

今年去增受戒,受到師父再三提醒,將以前對人家不圓滿的建議加以補充,讓自己心安而無愧,願一切聽聞者能重視智慧的修學,得大智慧,在這個五濁惡世中,避免諸多過患,讓善業的果報更加圓滿,少一點痛苦的毒藥。南無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不要把福報漏了

我們賺得的錢財,把它放在口袋裡,口袋有缺口,錢財漏...

真正的福報是自然而然的

蓮師說我們死亡之時,無論你的尸身是用檀香木的柴堆燒...

既迴向往生極樂、又迴向現世安穩,是否如法

問: 頂禮法師!弟子知道一切善法都要迴向往生極樂世界...

一個人的福報,靠攀緣拉關係來改變是很難的

蟾宮折桂,金榜題名,是很多未諳出世解脫法之人所追求...

積累功德福報的十件善事

一、戒殺放生: 皈依佛法的人,要有慈悲之心。不能戒...

股神巴菲特:我為什麼要捐掉99%的財富

2006年,我曾作出承諾,逐漸將我持有的所有伯克希爾哈...

享福是沒有福的人

有福不享不是傻瓜嗎?很多人希望享福,實際上享福的人...

【推薦】只要你願意念佛,你就不需要修福報了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大藏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大藏經】【註音版】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受戒與不受戒的差別

在家人通常說:心好就好了嘛,受什麼戒嘛,不受戒與受...

【推薦】「心有千千結」是啟動不了佛號的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這個就是生滅心! 第一個,你今生...

印順法師:為在家居士說法

佛教的信徒,可以分為兩大類,就是出家與在家的分別,...

一別成永訣

一直不願意承認這樣的事實,身邊的人是會走的,就在所...

果真法師:心念轉變病就能痊癒

科學日新月異,醫學也隨之不斷進步,而人類的疾病卻相...

老母親學佛康復的故事

母親今年已經八十三歲高齡了,雖然五年前的一場劫難徹...

老年人應追求的五種境界

我國已經開始進入老齡社會,我也是老年人了,不免經常...

角度不一樣,看問題也不同

蘇軾有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

當善良遇到狡詐凶殘 它們滅絕揭示人性黑暗

編者按: 蒙上馬的眼睛推下懸崖,僅僅為了自己的影視作...

圓因法師:行善後為何得不到善報

為何有些人行善後不覺得有善報?這可能有下列幾個因素...

迥脫根塵,靈光獨耀

蕅益大師,他在二十五歲時,他有一次在徑山坐禪。坐禪...

如何擇法擇師

問: 如何擇法擇師? 智慧法師答: 《瑜伽師地論》裡...

如何看待算命一說

問: 一個人的生辰八字給兩個會算命的居士算,卻算出...

地藏菩薩救護眾生的故事

關於地藏菩薩的種種殊勝功德,我們從《大方廣十輪經》...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說佛教有崇拜的話,那麼,...

凡是佛所說的法,你都不要譭謗

造五無間,誹謗正法,毀呰賢聖,離諸善法,具諸惡法。...

【佛教詞典】安樂堂

為禪林中老僧休養之寮舍。類似之寮舍,有收容、治療病...

【佛教詞典】迦濕彌羅城結集

(故事)小乘經典第四期之結集,為說一切有部所傳。有...

【視頻】妙華法師《六祖壇經法要》

妙華法師《六祖壇經法要》

【視頻】《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有聲書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有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