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太子墓魄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太子墓魄經(開元錄云:沐魄或慕魄)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告諸比丘:

「昔者有王名波羅[木*奈]。王有一太子,字名墓魄,生有無窮之明,端正妙潔,無有雙比。父母奇之,供養瞻視,須其長大,當為立字。然太子結舌不語十有三歲,恬惔質樸,志若死灰,意如枯木;目不視色,耳不聽音,狀類瘖瘂聾盲之人。於是父母患而厭之。

「王語夫人:『當奈之何?此子將為他國所笑。』夫人語王:『當召相師相之,知當語不?』王即召婆羅門師,使相太子。婆羅門言:『此子非是世間人,為是熒惑耳。外為端正,內懷不祥;危國滅宗,將至不久。不可畜養,宜當生埋,誅而殺之。不除此子,則絕國嗣。』王語夫人:『當如之何?今若不除此子,恐後無復立太子。』於是夫人隨王所為。

「王即召國中大臣共議之。一臣言:『當遠徙深山無人之處。』一臣言:『當沒深水中。』一臣言:『但當隨師所語,掘作深坑而生埋之。』王即隨是一臣所語,即召外陣兵三千餘人,使掘地作藏。給世資糧,侍以五僕,太子衣服、瓔珞、珠寶盡還太子。於是夫人心欲傷絕:『我獨無相,生子薄命,乃值此殃,事不得止。』涕淚哽咽,不能自勝。

「於是復送太子著正殿上,五百夫人見太子端正姝好,無有雙比,皆言:『太子何以不語,而當生埋?』五百婇女見太子端正姝好,皆為太子作禮而言:『何以不語,而當生埋?』各為太子作其伎樂。太子默然,不觀不聽。

「復送太子著外殿上,五百大臣見太子端正姝好,無有雙比,前白大王:『太子非是不語之人,且復宿留,語在不久。婆羅門言,不可審信。』王語大臣:『此是國事,非卿所知。』

「作藏已訖,來迎太子。王語其僕:『使太子載我四望象車,令國中人民就觀,太子當語。若語者,便載來還。』於是太子乘車尋路。國中耆舊大臣皆宛轉車前而言:『太子!要當一語。若不語者,便以車輾我上過去。』遮蠡虎賁扶避使過。遂侍太子遂到藏所。時有數千萬人,皆隨太子往到藏所,皆塞藏戶,太子復不得前。遮蠡虎賁麾人便卻。太子適前,飛鳥走獸復驚來前,遶藏三匝,復塞藏戶,太子復不得前。於是太子舉右手,住而言:『我正不語,而當生埋。我適欲語,恐入地獄。我所以不語者,欲安身避害,濟神離苦,是以不語。而信誑詐之言,謂我聾盲為實瘖瘂。』

「是時人民聞太子語有絕妙之音,世所希聞,行者為止,坐者為之起,皆言:『太子神聖乃爾。』皆前叩頭,求恩悔過,原赦我罪。其僕聞之,歡喜踴躍,馳白大王:『太子已語,上徹蒼天,下徹黃泉。飛鳥走獸皆來伏聽於太子前。』

「王聞太子語,歡欣踴躍,即與夫人駕四望象車,往迎太子。太子顧視父王,下車避道,四拜而起而言:『勞屈父王遠來見迎。今日父子已生相棄捐,恩愛已乖,骨肉以離,其義甚愆,不可聽觀。』王語太子:『不可!不可!汝為智者,當原不及。共還入國,舉位與汝,我自避退。』太子答言:『我曾為國王,用行有缺漏故,下入地獄六萬餘歲,蒸煑剝裂,其痛難忍。當此之時,父母寧能知我地獄苦痛劇不?寧能分取我身上痛不?我厭畏地獄苦,是以結舌不語十有三歲,冀得免瑕,除去垢穢,出於塵埃之外,不與罪會。除憂去累,念生若寄。不可選軟,去道日遠。高翔遠逝,自濟於世。世間無常,恍惚如夢;室家歡娛,須臾間耳;歡樂暫有,憂苦延長。』

「王知太子意堅志固,遂聽學道。於是太子棄國捐王,入山求道,思惟禪定。壽終即生兜術天上,畢天之壽,下生世間,為迦維羅衛王作太子,自致得佛。」

佛告阿難:「爾時太子墓魄者,我身是也;是時父王者,今閱頭檀是也;是時母者,今摩耶是也;是時侍我五僕者,阿若拘隣等是也;是時婆羅門欲生埋我者,今調達是也,我與調達,世世有怨。」佛說經訖,諸弟子、諸天龍、鬼神、帝王、人民皆大歡喜,為佛作禮。

佛說太子墓魄經


上篇:佛說太子慕魄經

下篇:佛說月明菩薩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本緣部目錄

【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一 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佛說頂生王因緣經

佛說頂生王因緣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

佛說譬喻經

佛說譬喻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

佛說師子月佛本生經

佛說師子月佛本生經 新為失譯人名附三秦錄 如是我聞:...

佛說鐵城泥犁經

佛說鐵城泥犁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佛在舍衛祇洹...

大乘百福莊嚴相經

大乘百福莊嚴相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再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佛說佛地經

佛說佛地經...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卷第一 終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門釋...

寶女所問經

寶女所問經卷第一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問慧品第一...

淨業痛策

淨業痛策附刻序 淨業痛策者。乃涔陽空靈大師。諱照瑩...

佛說法印經

佛說法印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一卷 比丘善導集記  依...

佛說摩達國王經

佛說摩達國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佛...

【佛教詞典】五種拘礙

【五種拘礙】 p0260 瑜伽八卷七頁云:拘礙者:有五拘礙...

【佛教詞典】毗奈耶藏

梵名 Vinaya-pitaka。三藏之一。又稱毗尼藏。意譯為律...

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嗎

有人問:你們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嗎? 答:不但出家人能役...

人如群牛

在《法句譬喻經》中有這樣一個公案:往昔佛陀曾在王捨...

淨業行人應閱讀哪些書籍

問: 請為年輕淨業行人推薦應該閱讀的書目。其中哪些需...

真誠懺悔 消除惡業(圖)

一、貧家之子,勤勞孝親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隆...

把妄想的道路切斷

你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試著心中不要講話,你發覺你...

禪宗裡的無念是怎樣一種境界

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是六祖慧能大師《壇經...

到市場買菜去

有兩個禪寺,同在一個城中,相距不遠。每天清晨,兩個...

念佛為什麼得不到受用

憨山大師說:一般的人念佛為什麼得不到受用,甚至不能...

在家供佛,何業不消何福不生

供養佛菩薩像。或西方三聖佛像(阿彌陀佛、觀音菩薩、...

正如法師:一切生命都可以成佛

01、生命平等、至高無上、無限尊貴,不論形體。 02、...

送水喻

從前有一個村落,距離國王居住的城裡有五由旬遠(一由...

聞信彌陀名號的人,當下就得十方諸佛護念

得到佛的護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途佛法得佛的護念的...

【視頻】《了凡四訓》女聲念誦

《了凡四訓》女聲念誦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比丘尼唱誦版

《佛說阿彌陀經》比丘尼唱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