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學常見辭彙(十九畫-卅三畫)

陳義孝居士  2010/06/27  大字體  護眼色

十九畫

【勸門】 勸誡二門之一。見勸誡條。

【勸誡】 教人行善叫做勸,制止為惡叫做誡。如來的教法不離此二門,經藏屬勸門,律藏屬誡門,諸惡莫作是誡門,眾善奉行是勸門。

【壞劫】 四劫之一,即三千大千世界進入破壞的時期。壞劫共有二十小劫,其初十九小劫壞有情世間,最後之一個小劫壞器世間。

【壞相】 六相之一。見六相條。

【壞苦】 三苦之一。見三苦條。

【壞色】 即袈裟,因袈裟避青黃赤白黑之五正色,而以不正色染壞之,故名壞色。有三種之壞色,即青壞色、黑壞色、木蘭壞色,這三種壞色是最合法的袈裟色。

【壞色衣】 袈裟。

【壞道沙門】 破戒和破壞佛道的沙門,是四沙門之一。

【懷海】 唐洪州百丈山大智禪師,名懷海,參馬祖得法,後居百丈山,作禪門的儀式,稱為百丈清規。

【懷靈】 有情的別名,與含識、含情、含靈同義。

【攀緣】 心隨外境而轉的意思。

【繫縛】 煩惱的別名,因煩惱如繩子能繫縛身心,使人不得自在。

【曠劫】 對很久遠的過去叫做曠劫,若對很久遠未來則叫做永劫。

【犢子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犢子原是一位外道,後來歸佛出家,叫做犢子比丘,他主張眾生有實我,其後門徒相傳不絕,名犢子部。

【羅剎】 惡鬼的總名,男的叫羅剎娑,女的叫羅剎私,或飛空,或地行,喜歡食人的血肉。

【羅剎國】 食人惡鬼的住處,在大海之中。

【羅剎鬼】 三十六鬼之一。

【羅漢】 阿羅漢的簡稱。見阿羅漢條。

【羅侯羅】 佛的兒子,也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密行第一著稱。他雖然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但後來在法華會上回小向大。

【藥叉】 夜叉。

【藥師】 葉師琉璃光如來的簡稱。見藥師琉璃光佛條。

【藥師三尊】 中尊藥師如來,左脅侍日光遍照菩薩,右脅侍月光遍照菩薩。

【藥師十二誓願】 一、自他身光明熾盛之願;二、威德巍巍開曉眾生之願;三、使眾生飽滿所欲而無乏少之願;四、使一切眾生安立大乘之願;五、使一切眾生行梵行具三聚戒之願;六、使一切不具者諸根完具之願;七、除一切眾生眾病,令身心安樂,證得無上菩提之願;八、轉女成男之願;九、使諸有情解脫天魔外道纏縛,邪思惡見稠林,引攝正見之願;十、使眾生解脫惡王劫賊等橫難之願;十一、使飢渴眾生得上食之願;十二、使貧乏無衣服者得妙衣之頂。

【藥師琉璃光佛】 簡稱藥師佛,是東方淨琉璃國的教主。此佛在行菩薩道時,曾發十二大願,其中第七願,願成佛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一聞其名號,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成佛,所以稱為藥師。又第二願,願成佛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過於日月,所以稱為琉璃光。

【藥師琉璃光如來】 見藥師琉璃光佛條。

【藥珠二身】 藥樹王身和如意珠王身。佛為了拔除眾生的苦難而化現之身叫做藥樹王身;為了給眾生安樂而化現之身叫做如意珠王身。

【藥樹王身】 佛菩薩為了拔除眾生的苦難而在六道之中化現的身。

【證】 即證果,亦即一般人所說的開悟或得道。

【證法】 俱舍論所說教證二法之一,即證悟各種果位的道法。

【證果】 即一般人所說的開悟或得道。

【證悟】 證知悟解。

【證智】 指菩薩於初地時證悟中道之理的無漏正智。

【證覺】 證是證得妙道,覺是覺悟真理。

【證入】 證得妙道而入於真理。

【證入成佛】 華嚴宗所立三生成佛之一。見三生成佛條。

【證信序】 每部經的通序,用如是我聞等六種成就以證明此經是佛親說,並非偽品。

【證大菩提】 謂證得佛的正覺。佛的正覺即叫做大菩提。

【證滿成佛】 四滿成佛之一。

【譏嫌】 被人家說壤話。

【譏嫌戒】 息世譏嫌戒的簡稱,亦即停止做讓人家說壞話的事的戒律。

【識】 心的別名,了別之義。心對於境而了別,叫做識。

【識心】 六識或八識之心王。

【識住】 識所安住或愛著的境界。見四識住條。

【識身】 心身。

【識食】 地獄和無色界的眾生全靠識來保持身體,謂之識食,為四食之一。

【識界】 十八界之一。

【識海】 真如是如來藏識,真如因隨緣而起諸法,好像大海掀起波濤一樣,所以叫做識海。

【識藏】 如來藏與無明和合而成阿賴耶識,生出一切萬法,故指如來藏為識藏。

【識蘊】 五蘊之一。見五蘊條。

【識變】 一切萬法唯識所變。

【識無邊處天】 無色界之第二天名,為四空處之一。

【識無邊處定】 見四空定條。

【邊見】 五見之一,即遍於一邊的惡見。如有人固執人死之後為斷滅,沒有後世,叫做斷見或無見。又有人固執人死之後仍是為人,豬馬牛羊死後仍是為豬馬牛羊,叫做常見或有見。這些執斷執常的見解,都遍於一邊,不合中道,故名邊見。

【邊界】 邊地懈慢界的簡稱。

【邊罪】 比丘犯了殺盜淫和大妄語等四重罪,叫做邊罪,因其罪深重,為佛法邊外的人。

【邊地】 邊隅之地。在西方極樂世界的邊隅,有地名懈慢界,又名胎宮,往生到那裡的人,五百歲間不得見聞三寶。

【邊執見】 簡稱邊見。見邊見條。

【邊際智】 指等覺菩薩的智慧,因這種智慧是居於妙覺位的邊際。

【願】 誓願。願有總願和別願兩種,如四弘誓願是總願,如彌陀的四十八願和藥師的十二願是別願。

【願土】 依阿彌陀佛的本願而成就的國土,即極樂淨土。

【願身】 佛十身之一。見十身條。

【願佛】 酬報因願之佛,亦即八相成道之化身佛,是十種佛之一。

【願度】 十度之一。見十度條。

【願食】 五食之一。見五食條。

【願海】 (喻)菩薩的誓願深廣如海。

【願船】 (喻)彌陀的本願如船,能將眾生渡到彼岸。

【願輪】 菩薩的誓願很堅固,能摧破一切的怨敵,好像輪王的輪寶一樣,所以叫做輪。

【願力】 誓願的力量。

【願力自然】 謂靠著阿彌陀佛本願的力量,眾生自然能夠往生淨土。

【願行】 誓願和修行。

【願行具足】 誓願和修行圓滿具足。

【願波羅蜜】 十波羅蜜之一。見十波羅蜜條。

【願波羅蜜十德】 盡成就一切眾生、盡莊嚴一切世界、盡供養一切諸佛、盡通達無障礙之法、盡修行遍法界之行、身恆住而盡未來劫、智盡知一切之心念、盡覺悟流轉還滅、盡示現一切之國土、盡證得如來之智慧。

【顛倒】 倒見事理的意思,如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等是。

【顛倒心】 心思不定,顛顛倒倒,亂轉念頭。

【離蓋】 脫離五蓋,也就是脫離五種煩惱。見五蓋條。

【離垢】 脫離煩惱的垢染。

【離垢地】 菩薩十地之一。見菩薩十地條。

【離垢眼】 脫離煩惱之垢染的清淨法眼。

【離垢世界】 舍利弗將來成佛的國名。

【離相】 法華經所說三相之一。見三相條。

【離相戒】 又名無相戒,即持戒的人心無所著,視一切戒律,猶如虛空,了無持犯之相。

【離生】 脫離生死。

【離生性】 出離生死的正性,亦即得道之聖者通達諦理斷見思惑永離三界之生死的正性。

【離生喜樂地】 三界九地之一,即色界之初禪天,因此天是脫離欲界之罪惡而生喜歡二受之處。

【離衣宿】 佛制僧尼不得三衣離身他處宿。

【離染服】 袈裟的別名。

【離欲地】 通教十地之一,即離欲界之地位,相等於藏教的不還果。

【離間語】 離間人家和好的言語,是十惡業之一。

【離塵服】 袈裟的別名。

【離縛斷】 四斷之一。見四斷條。

【離系果】 脫離煩惱之繫縛的果位,即涅槃,是五果之一。

【離言真如】 二真如之一。見二真如條。

【離怖畏如來】 在施餓鬼之法中,五如來中北方如來之名,亦即釋迦如來。

【難陀】 1.比丘名,華譯為善歡喜,又名牧牛難陀,因問佛放牛十一事,知佛具一切智,後來跟佛出家,獲證阿羅漢果。2.孫陀罹難陀的簡稱,是佛的堂弟,家有艷妻,因沉溺於其妻的美色,不樂出家,後來為佛方便度化,結果證得阿羅漢果。

【難度】 眾生剛強,很難濟度。

【難伏地】 佛地的別名,因無任何力量足以降伏佛。

【難行】 艱難修行的方法。

【難行道】 二道之一。見二道條。

【難勝地】 菩薩十地之第五。見菩薩十地條。

【難易二道】 難行道和易行道。見二道條。

二十畫

【嚴淨】 國土莊嚴清淨。

【寶印】 1.指三寶中的法寶。2.三法印。3.指諸佛菩薩種種的印契。

【寶地】 佛地。

【寶車】 以眾寶莊嚴的大白牛車,(喻)一乘佛法。

【寶性】 如來藏的別名,因如來藏在眾生之煩惱中,不失其真如清淨之本性。

【寶相】 謂佛像很莊嚴。

【寶王】 佛陀的尊稱,因佛陀是以諸功德作莊嚴。

【寶王三昧】 念佛三昧的美名,因念佛即是三昧中的至寶。

【寶樓觀】 觀經所說十六觀之一,即觀想極樂世界寶樓珠閣之相。

【寶樹觀】 觀經所說十六觀之一,即觀想極樂世界寶樹之相。

【寶池觀】 觀經所說十六觀之一,即觀想極樂世界八功德池之相。

【寶勝如來】 在施餓鬼之法中,五如來中南方寶生如來,叫做寶勝如來。

【懺】 梵語懺摩的簡稱,是悔過的意思。

【懺法】 拜懺的儀制,有慈悲懺法、水懺法、觀音懺法、阿彌陀懺法、圓通懺法、法華懺法、方等懺法、金光明懺法、吉祥懺法等等。

【懺儀】 懺法的儀式。有法華懺法、方等懺法、觀音懺法、彌陀懺法等之別。

【懺摩】 簡稱懺,是悔過的意思。見懺悔條。

【懺悔】 懺是發露過去所作的舊惡,悔是知錯以後不會再作。

【懺悔功德】 天台所立五悔之一。

【蘇怛羅】 又作蘇多羅、素呾纜、修多羅、修妒路等,華譯為綖線,又譯作經、契經、綖經,是經典的通稱。

【蘇悉地】 華譯為妙成就。

【蘇悉地羯羅】 華譯為妙成就作業,亦即成就一切世出世間作業的妙法。

【蘊】 積集之義。有色蘊(物質)與心蘊(精神)的分別。

【蘊界】 五蘊與十八界。

【蘊識】 1.蘊蓄心識的意思,與含識同義。2.識是五蘊之一,故名蘊識。

【蘊魔】 四魔之一。

【蘊善巧】 見十善巧條。

【蘊處界】 舊譯為陰、入、界。其中蘊即五蘊,又名五陰,即色、受、想、行、識,為眾生的心身。處即十二處,又名十二入,即六根對六塵之處。界即十八界,為六根對六塵,生起六識,三六共為十八,界即境界。此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通常叫做三科。

【覺】 梵語叫做菩提,是覺察或覺悟的意思。在事障上,一切煩惱,伺隙侵人,惟至聖能隨緣省察,不為所困,是覺察義;在理障上,凡夫癡迷,顛倒執著,惟至聖能朗然徹悟,燭照無遺,是覺悟義。

【覺心】 本覺的妙心,亦即覺悟不迷的心。

【覺王】 佛的尊稱,因佛是覺悟最徹底的人。

【覺分】 梵語叫做菩提分,即順於覺的支分,有三十七法,亦即三十七科的道品。

【覺支】 觀察吾人心術的偏正,叫做覺法,覺法不止一個,所以叫做支。

【覺他】 使他人覺悟的意思,是二覺之一。

【覺母】 文殊菩薩的德號,因文殊於智理二門中司智門,而諸佛皆由智慧而生。

【覺位】 正覺的地位,亦即成佛的地位。

【覺性】 1.覺悟的自性。2.覺知之性。

【覺岸】 覺悟的彼岸,即佛的境界。

【覺者】 覺悟的人的意思,梵語叫做佛陀。被稱為覺者的人,必須具有三個條件,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缺一就不可以被稱為覺者。

【覺海】 1.(喻)覺性深廣如海。2.佛教以覺悟為宗,故稱譽佛教的教義深廣猶如大海。

【覺照】 用覺悟的心來觀照一切。

【覺路】 正覺的道路,亦即菩提之道。

【覺滿】 覺悟圓滿的人,即是佛。

【覺樹】 菩提樹。菩提華譯即是覺。世尊在畢波羅樹下成菩提,故稱其樹為菩提樹。

【覺觀】 新譯作尋伺,舊譯作覺觀,粗思名覺,細思名觀,二者都能擾亂定心。

【覺道支】 七覺支與八正道。

【觸】 感觸。

【觸食】 四食之一。

【觸欲】 五欲之一。

【觸塵】 六塵之一。

【譯師】 翻譯經論的法師。

【譯經院】 翻譯佛經的道場。

【譬喻經】 十二部經之一。

【釋】 釋迦的簡稱,是世尊的姓。晉時道安法師提倡佛子應以世尊的姓為姓,即姓釋,後來大家見到阿含經說‘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出家,皆稱釋種。’從此凡是出家人都姓釋。

【釋子】 釋迦佛的弟子。

【釋典】 釋教的經典,即佛典。

【釋帝】 三十三天的帝王名叫釋羅,所以叫做釋帝,通常稱為帝釋天。

【釋尊】 釋迦牟尼佛世尊。

【釋迦】 釋迦牟尼佛世尊。

【釋迦牟尼】 佛名,華譯為能仁寂默,是開創佛教的教主,本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王太子,父名淨飯,母名摩耶,因為了追求真理而出家修道成佛。降生於公元前六二三年,二十九歲出家,三十五歲成道,說法四十五年,談經三百餘會,所度人天,其數無量,約於公元前五四三年入滅,世壽八十歲。

【釋梵】 帝釋天和梵天。

【釋梵護法】 帝釋和梵天是護持世界佛法的天神。

【釋師子】 釋尊的德號,因佛在三界之中無畏自在,好像獸中的師子王。

【釋提桓因】 仞利天(三十三天)之主,簡稱釋帝,或帝釋。

【闡提】 一闡提迦的簡稱,是極難成佛的意思,有二種:一、不信因果,造五逆十惡,斷諸善根,墜入阿鼻地獄的人,此種人極難成佛,名斷善闡提;二、大悲菩薩,發一切眾生成佛,然後成佛之願,因眾生至多,時間至久,故此種菩薩,亦極難成佛,名大悲闡提。通常所指的一闡提人,多數是指斷善闡提。

【露地坐】 在露地上坐禪,是十二頭陀行之一。

【鶖鷺子】 舍利弗的譯名。

廿一畫

【攝心】 收攝散亂的心意。

【攝受】 又叫做攝取,就是佛以慈悲心去攝取眾生。

【攝摩騰】 又作迦葉摩騰,中天竺人,能解大小乘經,漢明帝遣蔡愔等往天竺求法,遇之,永平十年,與竺法蘭至洛陽,譯四十二章經,為印度高僧蒞華傳法之第一人。

【攝化利生】 攝受教化和利益眾生。

【攝化隨緣】 順著眾生的機緣而以種種的方法去攝受和教化。

【攝眾生戒】 三聚淨戒之一。見三聚戒條。

【攝律儀戒】 三聚淨戒之一。見三聚戒條。

【攝善法戒】 三聚淨戒之一。見三聚戒條。

【灌頂】 密教有灌頂法,灌者大悲護念義,頂者佛果最上義,謂諸佛以大悲水灌頂,能使功德圓滿之意,有種種不同的方法。

【灌頂住】 十住之一。

【灌佛】 又名浴佛,即以水灌浴佛像而拂拭之。

【灌佛會】 又名佛生會,於陽曆五月月圓日實行之。

【瓔珞】 梵語叫做枳由羅,是一種似玉的寶石。

【纏】 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纏縛人們的身心,使不得自在。

【纏眠】 纏指現行,眠指種子。

【纏縛】 十纏和四縛。纏縛是指一切的煩惱,因煩惱能纏縛眾生於三界六道之中。

【纏蓋】 纏與蓋。纏與蓋都是煩惱的別名,纏有十纏,蓋有五蓋。

【羼底】 華譯為忍辱。

【羼提】 華譯為忍辱,六度之一。

【羼提波羅蜜】 忍辱波羅蜜,六波羅蜜之一。

【蘭若】 阿蘭若的簡稱,是僧人所住的地方。

【護念】 保護和憶念。

【護世者】 見護世四天王條。

【護世四天王】 又名護世者,四天王是持國、增長、廣目、多聞,因此四天王是守護世界的善神,所以叫做護世四天王。

【護法】 1.護持自己所修成的善法。2.擁護佛陀的正法。

【護法神】 守護正法和行者的善神。

【護法阿羅漢】 六種阿羅漢之一。

【護戒神】 守護佛所制戒的善神。已經三歸依的人,有三十六部的善神保護他,又受持五戒的人,因每戒各有五神,所以一共有二十五位善神保護他。

【護國四王】 又名護世四天王,即持國、增長、廣目、多聞之四天王,他們住在須彌山四方的山腰,時常護持四天下,故名護世,又名護國。

【辯才】 善巧說法的才幹。共有四種,叫做四無礙辯。見四無礙辯條。

【辯才天】 妙音天。

【辯才妙音】 辯才天就是妙音天。

【辯無礙解】 四無礙解之一。見四無礙解條。

【鐵樹】 (喻)無開花結果的希望。

【鐵缽】 缽是出家人乞食時所使用的器物,用鐵製成的缽叫做鐵缽,若用瓦或石製成的缽,則叫做瓦缽或石缽。

【鐵輪王】 四輪王之一。見四輪王條。

【鐵圍山】 圍繞鹼海而劃分一小世界的鐵山。

【鐵圍結集】 傳說彌勒菩薩等率領阿難於鐵圍山結集大乘的經典。

【鐵丸地獄】 十六游增地獄之一,此地獄有熱鐵丸,獄卒驅使罪人用手攝之,手足全部爛壞,故名。

【鐵剌林地獄】 犯邪淫的人所墮落的地獄。

【饑饉災】 中劫末期所發生的小三災之一。小三災是刀兵、疾疫、饑饉。

【飢餓地獄】 十六游增地獄之一。

【饒王】 世饒王佛的簡稱。見饒王佛條。

【饒王佛】 又名世自在王佛,阿彌陀佛曾向此佛誓立四十八大願。

【饒益】 給人豐富的利益。

【饒益有情戒】 三聚淨戒之一。見三聚戒條。

【驅烏】 指七歲至十三歲的小沙彌,因這些小沙彌負責驅逐烏鳥,不使奪僧食。

【驅烏沙彌】 三沙彌之一,即驅逐烏鳥不使掠奪比丘之食物的小沙彌。

【鬘】 花鬘,以香草結成花鬘供佛。

【魔】 梵語魔羅的簡稱,華譯為能奪命、障礙、擾亂、破壞等,即能害人性命和障礙擾亂人們修道的餓鬼,欲界第六天之天主即是魔王。

【魔王】 魔中之王,即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他的名字叫做波旬,時常率領其眷屬向人界的修道者作種種的障礙和干擾。

【魔天】 惡魔所住的天界,即欲界頂上之他化自在天。

【魔戒】 謂比丘為求名聞利養而持戒。

【魔界】 又名魔道,即惡魔的境界。

【魔事】 惡魔所作的事,如干擾障礙人們修道是。

【魔佛】 天魔和佛陀。天魔是代表極惡,佛陀是代表至善。

【魔梵】 欲界第六天之魔王與色界之梵天王。

【魔病】 天魔使人所生的病惱。止觀說:‘魔病者與鬼亦不異。鬼但病身殺身;魔則破觀心,破法身慧命,起邪念想,奪人功德,與鬼無異。’

【魔軍】 惡魔的軍兵。

【魔道】 魔鬼的道途。楞嚴經說:‘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女,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魔障】 惡魔所作的障礙。

【魔羅】 簡稱魔。見魔條。

【魔羅道】 簡稱魔道。見魔道條。

【魔波旬】 魔是天魔,波旬是魔王的名字。

廿二畫

【歡喜】 1.環境順意時,心生喜悅。2.釋迦佛的弟子阿難陀,華譯為歡喜,或慶喜。

【歡喜日】 諸佛歡喜的日子,即農曆七月十五日,因此日僧眾結夏安居完畢,人人道業增進,所以諸佛歡喜。

【歡喜地】 十地之第一地。見菩薩十地條。

【歡喜會】 盂蘭盆會的別名,因此日由於供養自恣僧的功德而使到目連尊者的母親得免於餓鬼的痛苦,故取歡喜之意而名之。

【歡喜園】 又名歡喜苑,或歡樂園,或喜林苑,為忉利天帝釋四園之一,在喜見城外之北方,一切天人一到此地,就自然的生起歡喜的心情。

【權】 方便的別名,即暫時用之最後則廢之的教法。

【權化】 佛菩薩以神通力方便示現種種的身體或是種種的事物。

【權門】 方便門。

【權教】 方便的教法。華嚴天台等一乘家判法相三論之三乘教為權教,而華嚴天台自己的一乘教為實教。又以天台所立的四教來說,藏通別等三教是權教,圓教是實教。

【權智】 相機說法的方便智,是二智之一。

【權智實智之一心三觀】 如來所證的一心三觀,是實智的一心三觀,而如來所說的一心三觀,卻是權智的一心三觀。

【權實】 適宜於一時的教法叫做權,究竟而不變的教法叫做實。

【權實二智】 權智和實智。見二智條。

【權實二教】 權教和實教。見權實條。

【權實不二門】 十不二門之一。

【權乘菩薩】 指藏通別三教的菩薩,因他們的功行尚淺,實在還沒有達到真實菩薩的地位。

【聽衣】 見二衣條。

【聽教】 在佛所說的三藏中,只有律藏有制聽二教,依理而制的法叫做制教,隨緣計情而聽許的法叫做聽教。如四重禁是制教,如十二頭陀法是聽教。又三衣是制教,三衣以外的餘衣是聽教。

【讀誦】 對著文字念叫做讀,背文字叫做誦。

廿三畫

【變化】 轉換舊的形狀叫做變,由無而忽有叫做化。變化是指佛菩薩的神通力能夠變化出種種的事物。

【變化土】 三土之一。見三佛土條。

【變化生】 不須父母之緣而忽然而生之身,亦即四生中之化生。

【變化法身】 五種法身之一。見五種法身條。

【變易】 變易生死。這種生死是菩薩於三界外心念上生滅遷變轉易的生死,是屬於精神上的生死,與三界內凡夫肉體上的分段生死不同。

【變易身】 變易生死的身體,是三乘聖人在三界外淨土所受的正報。

【變易生死】 見變易條。

【變易而熟】 謂一切法的種子,熏習成熟,由因位變易而入於果位。

【顯示】 顯是顯露,示是曉示。

【顯正】 顯示中正的義理。

【顯宗】 顯教的宗旨。

【顯密】 顯教和密教。見二教條。

【顯教】 顯明易懂的教法,是二教之一。

【顯識】 阿賴耶識的別名,因阿賴耶識含藏一切善惡的種子,能顯現一切的境界。

【顯色】 顯然可見之色,如青、黃、赤、白、雲、煙、塵、霧、影、光、明、闇之十二色是。此中青黃赤白四色是本色,其餘八色是此四色的差別色。

【體】 一切事物的本體,與界、性等同義。

【體大】 起信論所說三大之一。見三大條。

【體用】 真如法身為體,現象應身為用,體用就是由真如法身之體所生起的種種應化眾生的妙用。

【體性】 體是本體,性是本性。體與性,同體而異名。

【體滅】 有為法的事物,由緣而生,剎那剎那,其體衰滅,叫做體滅。但此體滅並非斷滅,而會待緣再生,故體滅是指當體滅而已。

【體空】 諸法因緣和合而有,當體即空。

【體空教】 闡明體空的教門,如方等部般若部及涅槃經等是。

【體空觀】 徹見體空的觀法。

【體相】 體與相。實質為體;差別為相。

【體相用】 即起信論所說之三大。見三大條。

【鷲山】 又名靈鷲山,因此山的山頭似鷲,故名。

【鷲峰】 靈鷲山的別名。

【鷲頭山】 靈鷲山。

廿四畫

【靈光】 指人人本有的佛性,因其靈靈昭昭常放光明,故名。

【靈骨】 即佛的舍利子,是戒定慧薰馥所成的結晶體。

【靈感】 有靈驗或感應的意思。

【靈山】 舊稱耆闍崛山,新稱靈鷲山或靈山,因山形似鷲,而且山上鷲島又多,故名。位於摩竭陀國,王舍城東北。

【靈山會上】 在靈鷲山釋迦佛說法華經的法會上。

【靈鷲山】 簡稱靈山。見靈山條。

廿五畫

【觀】 以正慧觀察事理的意思。

【觀心】 觀察自己的心性。

【觀行】 1.先觀事理,然後起行。2.觀心的修行方法。

【觀法】 觀念真理的方法。

【觀空】 觀察諸法體空的道理。

【觀門】 1.教觀二門之一。見二門條。2.六妙門之一。見六妙門條。

【觀智】 觀察真理的正智。

【觀解】 觀念真理和悟解真理。

【觀慧】 觀察真理的智慧。

【觀音】 觀世音的簡稱。見觀世音條。

【觀音觀】 親經所說十六觀之一,即觀想極樂世界觀音菩薩的身相。

【觀音本地】 觀音的本來地位,即已成正覺的正法明如來。

【觀音懺法】 宋天台遵式法師,治定請觀音消伏毒害懺儀,即今所流行之觀音懺法。此懺法勸請觀世音及一切三寶加被,消除三業,以成就現當之二利。因此法以觀音為道場之主,故名觀音懺法。

【觀照】 觀察照見,即用心光向心中看,向心中照,是一種修慧的方法。

【觀照般若】 觀察照見一切實相真理的智慧,是三種般若之一。

【觀想】 觀察想念。

【觀想念佛】 四種念佛之一。見四種念佛條。

【觀世音】 簡稱觀音,菩薩名,因此菩薩時常觀察世人稱念他的名號或痛苦的聲音而去垂救,故名。

【觀世自在】 觀世音菩薩的別名,因此菩薩時常觀察世界而自在拔苦與樂。

【觀自在】 1.觀音菩薩的別名,因觀音菩薩無論是自利或利人,都能得到大自在。2.觀一切法很自在的意思。

【觀念念佛】 觀想憶念阿彌陀佛。

【觀佛三昧】 觀想佛的相好到一心不亂的境界。此三昧成就,即見佛來示現。

【觀察門】 五念門之一,即觀想極樂世界莊嚴相的法門。

【觀察正行】 淨土宗所立五行之一。見五正行條。

【觀察法忍】 二忍之一。見二忍條。

【觀像念佛】 四種念佛之一。見四種念佛條。

廿六畫

【讚佛】 讚歎佛的功德相好。

【讚歎門】 淨土宗五念門之一。見五念門條。

卅三畫

【粗人】 修小乘的人叫做粗人,修大乘的人則叫做細人。

【粗惡語】 十惡業之一,即惡口,亦即粗話罵人。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文珠法師《改善自己的命運》

我們皈三寶,堅定信仰,盡形壽修學佛法,一定可以改善...

佛教對地理風水的看法

佛教對於世間萬象,都有深入的觀察,了知天有天理,地...

為何偏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

【原文】 問:等是念求生一佛淨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隨...

印光大師《三皈與五戒十善》

悲哉眾生!從無始來,輪迴六道,流轉四生,無救無歸,...

耀一法師:初學佛應讀的幾部經

一、 《地藏經》 《地藏經》專門講因果,然後再講到百...

寺院外牆為何大都漆成黃色

很多人會有這樣一個疑問,我們在朝訪遊歷名川古寺時,...

什麼是加持,加持是如何發生效用的

問: 什麼是加持?什麼是氣場?加持是怎麼發生效用的?...

虛雲老和尚《佛教律學入門》

甲、敘言 戒的意義,就是止惡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惡五...

【大藏經】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波沙山(孤絕山也)過去諸...

【大藏經】【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佛教千僧齋的由來與功德

何為千僧齋? 千僧齋會,顧名思義,即同時佈施一千名僧...

「二時臨齋儀」的內涵

我們佛教信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飯前都要唱念二時...

參加龍華三會的三種資格

龍華三會願相逢 究竟真實的佛法,是唯親證的諸佛乃能知...

皈依後在家人就可以穿海青了嗎

海青,《佛光大辭典》解釋得非常全面,對於我們增廣見...

如何解決人到中年的困惑

問: 弟子的丈夫在國內一所大學某機關任職中層幹部多...

生死輪迴淫為首

近年來,色-情氾濫,青少年男女同胞,色-情犯罪之事,...

佛道未成,先結人緣

佛教裡有句常用的話:佛道未成,先結人緣。就是說,還...

如何誦《地藏經》

誦經他有一個規矩的,按照這個誦經的規定呢,上來一般...

如何看待佛教的咒語

問: 我曾在網上查過咒語的來歷、定義和作用,但說法...

攝受之力與念佛之誠

如來一代所說一切法門,雖則大,小,頓,漸不同,權,...

寶篋塔是什麼意思

問: 師父,咱們讀誦《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

【推薦】惟覺老和尚《如何追求真富貴》

一 世間上的富貴、幸福與快樂是假的, 好像花兒一樣,...

明暘法師:禪宗史話

第一節 禪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傳 禪學是佛教根本教...

佛教徒快樂的秘訣

大乘菩薩行的安樂行,不但要自己求安樂,還要所有的眾...

用心誠懇

也許是離家的日了久了,回到冢中,發覺與相距七歲的弟...

金剛經的功德利益作用與十大威力

一、金剛經中佛於其城中,次第乞已,佛教導我們對一切...

【佛教詞典】半裝束數珠

(物名)全分水精之數珠曰本裝束。半分水精曰半裝束。...

【佛教詞典】吽字義

全一卷。日僧空海撰。又作吽字釋、吽字真言。為日本真...

【視頻】淨界法師《三皈五戒開示》

淨界法師《三皈五戒開示》

【視頻】妙境法師《念言語漢》

妙境法師《念言語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