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離

成剛法師  2021/05/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離

我們要想出「苦」,不是空間處所的改變,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離。「心」上迷惑了,貪著、攀緣、妄想執著這一切事物,在這一切事物上起惑造業,循業受報,所以被眾苦所逼迫,苦不堪言。要想出「苦」,那麼我們得悟明實相,通達般若,然後呢,正念觀察,我們就不去貪著、攀緣、妄想執著這一切事物。

「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所以我們就不能平息「心」上的分爭。沒有斗亂,沒有危害,沒有分爭,也就沒有生死,沒有眾苦的逼迫,成就如來的智慧德相。是在「心」上出離。「心」還貪著、濁惡染污呢,總想得安樂,那就不可能了,這就是說要很好的依法修行。

因為眾生都是在迷,眾生在妄,一個人一個「心」,一個「心」說一樣話,做一樣事,所以「世間相」常住,不能按照我們的意志去平衡。但是我們有了佛法,我們可以用佛法去調適我們的心,平衡我們的心,我們的心裡就沒有這些差別相,這樣就能解脫這「一切苦」的逼迫。這是一個出苦得樂的道路,應當這樣認識,從自己「心」上找差距。

說「事不隨心,還有秉性沒有化。」不隨自己的心意,為什麼不隨心呢?還是自己的妄想習氣在障礙。「秉性」就是我們貪、瞋、癡的習性,這種惡習在裡障礙,所以不隨心。不是「事」不隨心,要從自己「心」上找,這是廣闊天地,如果在事相上論,論到未來際,也還是糾纏不清的。

事不隨心,不能向外怨,是自己的貪、瞋、癡性在作祟,在障礙,所以不隨心。這句話好像不是咱們佛門的話,但是說的在理,說的實在,契合佛說的因果律。

「還有秉性沒化」,就是我們這種貪、瞋、癡的惡劣習性在頑固作祟,所以不隨心。如果我們的秉性化了,沒有隨不隨心,是好是壞都隨心,沒有什麼隨心的事,不隨心的事,本來平常,這個是「金剛不壞」。

一會這個事情不隨心了,把它克服了,那個事情又接踵而至,沒有頭緒,我們怎麼把它理順哪?一直到離開世間也理順不了。所以在「心」上得平靜。

那麼我們想出離一切苦,首先得知道苦在何處,苦之所在是指什麼說的,我們認識了什麼是苦,然後才能依據佛法,出離一切眾苦的逼迫,得大自在。

就我們這一期生死來說,從生到死,就是三界六道的全體,是個生死苦果,舉體皆苦,無所不苦,在這個生死苦果上,我們找不到哪一種事物是不苦的。既然苦了,我們就不能再去貪著它,妄想執著它,就要知苦即離。我們修學佛法,修學般若離相甚深法門,是徹底出苦得樂的道路,真實不虛的方便辦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推薦】以逆境苦難為師

古聖先賢無一不在逆境苦難中,成就人格與大業。佛教四...

【推薦】前世雖有修持,現世又放逸,空留下無盡的遺憾

通常我們遇到一些逆境時都會說,我上輩子造了什麼孽,...

世界是你內心的影像

我們引用這個《占察業報經》裡面有一段的這個無分別智...

為何不能把心安住在外境

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要把握兩個很重要的...

遇到什麼災難,就這樣去發願

菩薩做些個什麼事呢?利益眾生。總的說一句,就是利益...

什麼是你的心

寶通禪師初參石頭希遷禪師時,石頭禪師問道: 哪裡個是...

生死都是一種痛苦,如何能權衡於期間呢

問: 生死都是一種痛苦,而我們又如何權衡於期間呢?...

【推薦】吃苦了苦,苦盡甘來

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 世事生生息...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受持弘揚楞嚴經的真實功德和意義

我們好好的去受持《楞嚴經》、弘揚本經,到底有什麼樣...

羅狀元十嘆無常歌

一、 嘆無常,嘆無常,一嘆無常好淒涼; 為名苦,為利...

本煥長老行願無盡

臨近清明時節,本煥長老靜靜地走了。 坊間傳說,本老...

祭祀酒肉反而害了祖先

明代高僧蓮池大師所著的《竹窗隨筆》上記載:浙江省錢...

什麼樣的人應當來學佛

今天一件事情的反思,使我想跟大家說一說,關於什麼樣...

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

人就是這麼不同,相似的遭遇,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能有...

修學佛道卻變成外道,自己還不知道

若能了達法身乃解脫自在,離一切二法之過,而以正智觀...

惑障、業障和報障

障礙,我們修行的障礙,一般說是願消三障諸煩惱。三障...

慧律法師《莫拒外境念念清靜》

學佛的過程中,往往必須經歷重複的掙扎;重複的創傷、...

一切都只在一念心

佛陀說,人生空幻如泡影。生命無常,什麼時候會退出,...

【推薦】佛是教我們開發佛性,而不是強調個性

有一些人雖然學佛很久,但是時常都還強調自己的個性是...

聖嚴法師:快樂不需向外尋求

快樂有很多層次,而一般人所追求的「欲樂」,是一種刺...

雲居山博雅老和尚的外三件、內三件

博雅老和尚在雲居山打七出定回來後,一個小和尚跑去求...

佛門裡的大孝

佛教裡說的大孝,就是自己能夠真正地學佛。自己學佛,...

保持善心原有的味道

週末,與父親一同去登山。我們走到了山腰,便坐在涼亭...

看護病人會犯煞犯沖嗎

問: 朋友與親戚有病苦,當我欲前往探望病人之際,相...

【佛教詞典】方分

主張極微有上、下、左、右之方位,在空間佔有體積,稱...

【佛教詞典】獨秉

(術語)謂心念法也。以此告於自己一人之心念而其事成...

【視頻】菩薩行的思想

菩薩行的思想

【視頻】宏海法師《楞嚴經略講》

宏海法師《楞嚴經略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