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老女人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老女人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墮捨羅,所止處名樂音。時有八百比丘、菩薩萬人俱。時有貧窮老女人來到佛所,以頭面著地,為佛作禮,白佛言:「願欲有所問。」

佛言:「善哉!當問。」

老女人言:「生從何所來,去至何所?老從何所來,去至何所?病從何所來,去至何所?死從何所來,去至何所?色、痛癢、思想、生死、識從何所來,去至何所?眼、耳、鼻、口、身、心從何所來,去至何所?地、水、火、風、空從何所來,去至何所?」

佛言:「善哉!問是大快。生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老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病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死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色、痛癢、思想、生死、識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眼、耳、鼻、口、身、心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地、水、火、風、空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諸法皆如是。

「譬如兩木相揩,火出還燒木;木盡火便滅。」

佛問老女人:「是火從何所來,去至何所?」

老女人言:「因緣合便得火,因緣離散火便滅。」

佛言:「諸法亦如是,因緣合乃成,因緣離散即滅。法亦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目見色即是意,意即是色。二者俱空,無所有成,滅亦如是。譬如鼓,不用一事成。有皮,有[壴*桑],有人持桴打鼓,鼓便有聲。是聲亦空,當來聲亦空,過去聲亦空。是聲亦不從皮,亦不從[壴*桑],亦不從桴、從人手出,合會諸物乃成鼓聲,聲從空盡空。萬物亦爾,本淨無所有因作法,法亦無所有。譬如雲起陰霧便雨,不從龍身出,亦不從龍心出,皆龍因緣所作乃致此雨。諸法亦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譬如畫師先治壁板素,便和調諸彩,自在所作。是畫不從壁板素出,亦不從人手出。隨意所作,各各悉成。生死亦如是,各自隨所作行。譬禍生、泥犁、天上、人間亦爾。有餘是者不著,著便有。」

老女人聞之,大歡喜言:「蒙佛恩,得法眼。雖身羸老,今得開解。」

阿難政衣服,長跪,白佛言:「是老女人何以智慧乃爾?聞佛言即開解。」

佛告阿難:「是老女人者,是我前世發意學道時母也。」

阿難問佛言:「是母何以貧窮困苦乃爾?」

佛言:「往昔拘留秦佛時,我欲作沙門。是母慈愛,不肯聽我去。我憂愁,不食一日。因是故五百世來生世間輒貧窮。今壽盡當生阿彌陀佛國,供養諸佛。卻後六十八億劫當作佛,號波犍,其國名化華。作佛時,人所有被服、飲食如忉利天上。其國中人民皆壽一劫。」

佛說經已,老女人及阿難,諸菩薩、比丘僧,諸鬼神、龍、天、人、阿須倫,皆大歡喜,前為佛作禮而去。

佛說老女人經


上篇:佛說龍施菩薩本起經

下篇:佛說老母女六英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註音版】地藏菩薩本願經

根據弘化社《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本印本校對註音。...

梵網經菩薩戒本

【依東林寺版本】 (舉香讚)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

佛說雜藏經

佛說雜藏經 東晉平陽沙門法顯譯 佛弟子諸阿羅漢,諸行...

佛說奈女耆婆經

佛說奈女耆婆經 後漢安世高譯 佛在世時,維耶離國王苑...

佛說華手經

佛說華手經卷第一(亦名攝諸善根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

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

曼殊室利呪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 大唐三藏沙門釋義淨譯...

蓮修必讀

蓮修必讀自序 佛法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凡詩歌偈...

央掘魔羅經

央掘魔羅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

六趣輪迴經

六趣輪迴經 馬鳴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

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

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 宋耆山沙門遵式述 維安養寶剎大...

佛說申日經

佛說申日經(開元錄中無法護譯,恐是支謙誤為法護) 西...

佛說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

佛說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註音版】法華經安樂行義

法華經安樂行義...

佛藏經

佛藏經卷上(奉入龍華經一名選擇諸法) 姚秦龜茲三藏鳩...

【註音版】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

【佛教詞典】無明軛

【無明軛】 p1046 集異門論八卷四頁云:云何無明軛?答...

【佛教詞典】奢摩他

奢摩他者,謂於內攝心令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

在生命相續中,阿賴耶識是非常重要的

又將沒時,造善造惡,或下或上,所依漸冷。若不信有阿...

修此五念門,畢竟得生安樂國

【原文】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行成就,畢竟得生...

中國僧服知多少

剃除鬚髮,身著染衣是佛教僧侶最顯著的標誌 剃除鬚髮...

小牛救母口吞殺刀 孝心打動屠戶養牛到老

能海上師曾經講過一個故事,是講到父母的恩德。同樣也...

見月律師的克苦精神

明末清初時,有見月律師,傳三昧老人衣缽,繼主千華(...

古人的修身箴言

教子的金科玉律 父母同負教育子女責任,今我寄旅京華,...

參禪前要注意的三個先決條件

參禪要有絕對、不動搖的信心,這對我們的修行非常重要...

當你最痛苦、障礙最深時,你就修這個觀

緣起性空,這是佛教最究竟根本的,一切法就是緣起性空...

這個「我」最怕你迴光返照

蕅益大師指導我們從這念迷惑的妄想轉成真心: 試思平日...

人羊大戰

從前,在遙遠的小村莊裡,住著一位主人、他的女僕,以...

阿修羅的十種原因

阿修羅是梵語,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無端或容貌丑陋...

護身符不靈

朝山路上,有人和師父要個護身符,聖耀師父講了下面這...

【視頻】浴佛法會(佛光山唱誦)

浴佛法會(佛光山唱誦)

【視頻】《佛說轉有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轉有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