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淨界法師  2021/12/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二十八講)

請打開講義七十五面,己三、修息二邊分別止成就中觀。

這個證果篇呢,智者大師依止他的證果的次第,分為空假中三觀。那麼,前面的空觀呢,是觀察諸法的本性,來息滅我們對一切法的執著。那麼這個假觀呢,是分別一切法的假名、假相、假用,他這個活動的範圍、觀察的範圍,是從假相去分別。那麼這個中觀呢,他是把前面的空觀和假觀做一個平衡。事實上,這個中觀,他不是另外案例的一個觀法,他是把空跟假兩個觀法圓融在一起,把它達到一種平衡的境界,這個就是中觀。我們看智者大師的開示:

菩薩雖復成就此二種觀,是名方便觀門,非正觀也。故經云:前二種為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若菩薩欲於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應修息二邊分別止,行於中道正觀。

這以下講中觀修學的目的。

為什麼修學中觀呢?說我們成就的前面兩種的觀:空觀,假觀,這是一個方便的觀門而已,還不是一個正式的觀法。那麼以下就以這個《瓔珞經》來引證,說前二種為方便道,前二種就是空觀跟假觀是方便道,那麼因是二空觀,因為我空法空觀的緣故,我們能夠慢慢地進一步悟入到中道的第一義觀,就是實相觀。

那麼什麼是第一義觀呢?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

我們一念心現前的時候,同時知道這個眾生他是假借因緣生。這個眾生長的特別的莊嚴,但是這個莊嚴的相貌它不是自性有的,它是因緣有的,因緣有當然就會有變化的了。那麼一方面知道它的本性是空,一方面知道它是因緣而有,雙照二諦,心心寂滅,這個寂滅就是不分別,對空有二邊都不分別。

所以這個地方講息二邊分別,就是我們要停息對於空假二邊的分別,那麼內心當中流入薩婆若海,就是一切種子。那麼流入薩婆若海,有什麼樣的好處呢?若菩薩欲於一念心中,具足一切佛法,應修息二邊分別止。這個一念心中,具足一切佛法,這個是佛的境界。我們凡夫的境界,我們這一念心,有這個我執跟法執啊,我們有時候也會起善心,我現在要佈施,我要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我的修止或者修觀,但是我們一念心在修一個善法的時候,不可能兼顧另一個善法,比如我佈施的時候,就會忘掉忍辱,我修止的時候就忘了觀,修觀的時候就不能同時操作止,我們凡夫的心裡有這個執著,他就有障礙。

那麼佛的那一念清淨的心,他能夠同時的具足一切一切的善法,沒有障礙。佛陀在行佈施的時候,他一定也具足了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就是佛的那一念心,他有這樣一種堪能性,一念心中,具足一切佛法的功德。當然,這個我們非常羨慕了,那應該怎麼辦呢?應修息二邊分別止,行於中道正觀。

看這段文的意思,智者大師是講出了一個消息,我們想要成佛,我們非常羨慕佛陀有這麼大的功能作用,那同樣是一個有情眾生,佛陀那一念心也是有明瞭性,我們這一念心也是有明瞭性,為什麼佛陀那一念心能創造那麼大的功德,我們這一念心就不行呢?這個地方智者大師在講述一個消息,說因為佛陀有中道正觀的智慧。

說這個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管是過去的佛,現在的佛,未來的佛,一切諸佛,他憑什麼成佛呢?他不是憑他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都是共外道的,三世諸佛之所以成佛,憑藉的就是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沒有一個佛是例外的,沒有一個佛。說他沒有智慧,他成佛了,沒有這回事情。

在這個地方他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今天想要成就佛的功德,在一念心中,具足一切法,一切佛法,怎麼辦呢?怎麼下手呢?應該修息二邊分別止,行於中道正觀。這個地方等於智者大師讚歎中道正觀的一個功德,勉勵我們去修習。

那麼應該怎麼修中道正觀呢?中道正觀的堪能性這麼大,怎麼修呢?看智者大師怎麼說:

云何修正觀?若體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緣真假之心,名之為正。諦觀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壞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則於心性通達中道,圓照二諦。若能於自心見中道二諦,則見一切諸法中道二諦,亦不取中道二諦,以決定性不可得故,是名中道正觀。

這以下講這個中道正觀的一個修法,先講這個正。什麼是正?若體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緣真假之心,名之為正。說我們現在有三條路,三條路只有中間這條路是正的,那麼我們觀察我們這一念心,它本身不是空,它也不是完全的就是空;它也不是完全就是假,那麼你能夠去消滅你對於空假的執著,這個就是中。

智者大師講這個正啊,他這個口氣,就類似龍樹菩薩在講《中觀論》的口氣,他用否定的方式來開講,他不用肯定的。那這個心性非真非假,所以你要去消滅你對真假的執著,你真假的執著消滅以後,你內心所呈現的相貌這個就是正。

那麼什麼是中道呢?

諦觀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壞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則於心性通達中道,圓照二諦。

這個中道就是說,你觀察一切法是非空非假,但是呢,你還不能破壞它的空假的存在。就是說,它是非空非假,但是它可也是即空即假,即空即假即中,智者大師經常說,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但是這個空假,它講即空即假,不是有真實的空假的體性可得。那麼這樣子呢,就是中道的意思。

那麼他修行的次第呢,若能於自心見中道二諦,則見一切諸法中道二諦。就是你剛開始先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然後再觀一切諸法即空即假即中,是這樣一個意思,這樣的一個次第。

這以下,智者大師引證這個《中觀論》的偈頌來證明這個空假中三觀,他這個觀法是有經論根據的,是根據龍樹菩薩的《中觀論》。

因緣所生法  我說即是空

亦名為假名  亦名中道義

這個天台宗的觀心法門,它這個傳承來自於最初的慧文禪師,慧文禪師傳給慧思禪師,再傳給智者大師。而慧文禪師這個三觀的智慧,這個靈感是來自於這個《中觀論》的偈頌,所以這個偈頌我們也應該解釋一下。

因緣所生法,它是一個所觀境。修觀,有一個能觀的心,一個所觀的境界,這個就是所觀境。這個所觀境是怎麼回事呢?是假借染淨的因緣所生的法,當然這個時候又包括了十法界的一切的依正諸法,一切十法界的五蘊六處十二因緣十八界。從天台宗的意思,它偏重在觀照現前一念心性。你也可以簡單的說,什麼是因緣所生法?就是你現前這一念分別心。

說我這念分別心,我喜歡這件事,我喜歡那件事,我不喜歡這,我不喜歡那,為什麼呢?為什麼我有這樣的分別呢?這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那這是怎麼回事呢?這是因緣所生法,因為你過去有這樣的因緣,有這樣的造作,有這樣的串習,所以你內心當中累積了這樣的等流習性。這個就是你的所觀境,就是你現前一念染淨的心性,當然這當中也有染的有淨的,都是因緣所生法。

那麼我們對現前的一念分別心,應該怎麼觀呢?底下有三種智慧來觀:

第一個,我說即是空。你觀察你心中的一切染淨諸法都是自性不可得,它的本性就是空。

我們一個修行人,有些人他對於自己的障礙,他能夠很快的超越過去。說這個人學習佛法沒多久,他的個性幾乎是脫胎換骨了,這個人跟過去判若兩人了。有些人學佛,你看他學佛三十年,還是老樣子,原封不動,這個是怎麼回事呢?跟修空觀有關係。你一個人不修空觀,那個自性執:哎呀,我的個性就是這樣子,不能改,能不能改變,不能改,我個性就是這樣子,那果然不能改變了。你認為一個人一定有一個這樣的個性,你一輩子不能改變,你下輩子還是這樣子,這個改造生命,離苦得樂,就是一句空話,因為你的心性不能突破,你怎麼改變呢?

所以說,我說即是空,這句話到是蠻重要的。你要去觀察你心中任何一個想法、一個概念,都是可以改變的。你心中不管有各式各樣的煩惱都沒有關係,都能改變,為什麼?因為它是因緣所生法。站在因緣所生法的角度我們可以肯定一件事,就是它本性是空的,世界上的事情是可以改造的。他過去喜歡拜佛,他的思想喜歡拜佛,他一拜佛他就歡喜,為什麼,因緣所生法;這個人喜歡持戒,因緣所生法;這個人它不喜歡持戒,它喜歡佈施,這也是因緣所生法;這個人貪煩惱重,這個人嗔心重,都是因緣所生法。換句話說,這些都可以假借因緣來修正,來改變,這就叫我說即是空。

另外一個觀照智慧,亦名為假名,雖然本性是空,但是你動了一念頭,它就會帶動整個十法界的因果的變化,這整個十法界就是一個受生的力量,你動了一個菩提心的念頭,你這個生命體就往這個佛菩薩的功德前進一步;你動了出離心的念頭,就往二乘人的涅槃動了一步;動了一種增上的善心,就往人天的果報動了一步;動了一個增上的惡念,就往這個三惡道的果報近了一步。就是說,在畢竟空當中,你動了任何一個念頭,它就有十法界的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這個就是假觀,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

當我們把前面的自性空跟因緣有這兩種道理,把它融合在一起,所謂的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也不要去障礙真空,這就是亦名中道義,這個中道就是這樣安立起來的。你這個真空的智慧,這個自性空不要障礙因緣有,因緣有也不要障礙你的自性空,這個就是中道義。智者大師的中道,他是傳承於龍樹菩薩的思想。

深尋此偈意,非惟具足分別中觀之相,亦是兼明前二方便觀門旨趣。

我們就能夠明白三止三觀的真實內涵。

前面是說明中道正觀的內涵,這以下讚歎中道正觀的功德。這個功德我們分成兩大段,第一個是總標,第二個是別釋。看總標:

當知中道正觀,則是佛眼,一切種智。若住此觀,則定慧力等,了了見佛性。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風,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行如來行,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則以如來莊嚴而自莊嚴。

這段是一個總嘆。說我們內心當中去觀照中道的正觀,這樣有什麼好處呢?這樣子表示你開始有佛的智慧了。佛眼,有一切種智了。

你內心當中能夠安住在中道正觀,安住在這個即空即假即中的正觀,定慧均等,了了見到中道佛性。怎麼個見佛性法呢?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風,自然流入薩婆若海。這個是智者大師引用《法華經》的話。我們內心當中念念的觀察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表示我們內心當中安住在大白牛車,行步平正。這個大白牛車走的時候,它是平正,不彎曲,就是說你生命當中不會墮入二乘,而且是其疾如風,直接了當,直趨涅槃城,直接趨向大般涅槃,速度很快,自然流入薩婆若海,獲得一切種智了。

行如來行,就是成就如來的事業。什麼是如來的事業呢?這以下開出來三種:

第一,入如來室。如來室者大悲心,內心當中安住在大悲心。

第二,著忍辱衣,成就這個柔和忍辱,柔和忍辱衣。如來衣者柔和忍辱是。用這個忍辱的境界來保護自己。

第三,坐如來座,安住在我空法空的座,以如來的功德而自莊嚴。

說你觀照這個中道的正觀,你等於是跟三世諸佛同一個鼻孔出氣,你內心當中,有諸佛菩薩的功德在內心當中慢慢的出現,是這個意思,這是一個總嘆。

這以下別嘆。別釋當中我們分成二門,先講本門,再講跡門。先看本門:

獲得六根清淨,入佛境界,於一切法無所染著,一切佛法皆現在前。成就念佛三昧,安住首楞嚴定,則是普現色身三昧。普入十方佛土,教化眾生;嚴淨一切佛剎,供養十方諸佛,受持一切諸佛法藏,具足一切諸行波羅蜜,悟入大菩薩位,則與普賢文殊為其等侶。常住法性身中,則為諸佛稱嘆授記。

這個是讚歎他本門的功德。

你安住在中道正觀,有什麼好處呢?獲得六根清淨,入佛境界。這個六根清淨是佛法不共於外道的功德。外道也能夠修禪定,外道也能夠在那一念寂靜的心中:哦,今天有人要來找我,大概幾點來找我,那個人是什麼名字,是什麼事情,外道也能夠在禪定當中顯種種的神通變化,但是外道的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他不能夠做到六根清淨,他一定有所住,他有很多的執著,他有很多的罣礙。這個大乘的菩薩他也有神通,他也會預知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這個境界跟他的心接觸的時候,六根清淨,他有這個無住的力量,當然這是一種智慧的力量。

那麼什麼是六根清淨呢?於一切法無所染著,一切佛法皆現在前。他無染著,一切功德都能自在顯現。成就念佛三昧,我們一般凡夫念佛,我們能念的當然是我們能分別的心,所念的是阿彌陀佛功德的莊嚴,我們一般要不修中道的智慧,這個念佛的心情就是我是業障深重,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了脫生死,能夠念的這念心是有真實性的,我是一個業障深重的凡夫我是不能夠解脫生死,所念的是阿彌陀佛的功德莊嚴,一定能夠救拔我,所以,怎麼辦呢?我對阿彌陀佛通身靠倒,這也不錯。

但是,這樣的念佛是一種有能所的自性的執著,能念的這一念心是一個獨立自主的體性,這個體性不能改變了。說我業障深重,真的是業障深重,不能改變了。那麼阿彌陀佛是萬德莊嚴,我只好去投靠他了,就像一個乞丐去投靠大富長者一樣,當然這樣的心境也是可以往生,不過這叫事持,這樣的念佛三昧是事相念佛三昧。

這個地方講念佛三昧就講的更深刻,更深入了。能念所念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既然講念佛三昧,那當然是感應道交了。這個地方的感應道交是怎麼安立的呢?是安立在能念的心,我能念的這個明瞭寂靜的心是畢竟空,那一念清淨心的本性是畢竟空,佛的萬德莊嚴也是假借因緣生,我們把它恢復到原點,它的本性也是畢竟空,一如無二如,所以說,我雖業障深重是彌陀心內之眾生,彌陀的萬德莊嚴是我心內的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應道交。這個時候的念佛三昧是這樣的意境,是安立在能念所念性空寂的境界,同體的法性見面了,在同體的法性裡面感應道交了,這個當然就更深,更深入了。

安住首楞嚴大定,首楞嚴大定大家應該都明白了,就是修這個首楞嚴大定。則是普現色身三昧,怎麼個普現色身法呢?下面解釋了:

普入十方佛土,他還不是一個身體了,現出各式各樣的色身,到十方國土去,幹什麼呢?一方面教化眾生,一方面嚴淨佛土。他還能供養十方諸佛,供養諸佛,他還能聽聞佛法,受持一切諸佛法藏,具足一切諸行波羅蜜,悟入大菩薩位,則與普賢文殊等為其伴侶,也有這種境界。這個中道正觀,他在自受用的本門有這麼多的功德。

這以下總結本門的功德。

總之修中道正觀的人,他的那一念心常住法性身中,則為諸佛稱嘆授記。佛陀要給一個人授記做佛,這個人要入正定聚才行,說佛陀為你授記作佛,結果你這個人造業到三惡道去了,這是不可以的。所以成就諸佛的授記,他這是入正定聚,那一定是初地以上。

這是讚歎本門的功德,這以下講跡門的功德,從本垂跡。

則是莊嚴兜率陀天,示現降神母胎,出家,詣道場,降魔怨,成正覺,轉法輪,入涅槃。於十方國土究竟一切佛事,具足真應二身則是初發心菩薩也。

跡門的功德就是說他能夠從前面的本門,法報二身能夠變現出一個應化身,先到兜率天,賢劫千佛都是在兜率天準備,然後降神母胎,然後出家,然後到菩提樹下修行,然後降魔,然後成就無上菩提,轉法輪入涅槃,八相成道。當然他不是在一個國土示現八相成道,在十方國土示現一切的八相成道,成就一切佛事,具足真應二身。真就是法身報身,是本門;這個應,就是應化身,這個就是初發心菩薩。

這個地方是讚歎修習中道正觀能夠成就這麼多的功德境界。

這以下就引經典做證明。

《華嚴經》中: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亦云:初發心菩薩,得如來一身,作無量身。亦云:初發心菩薩即是佛。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華嚴經》講初發心,他發起的那一念心是清淨心,清淨的菩提心,這個時候就是成佛了,當然成的是分證即佛。分證即佛是什麼樣的境界呢?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明白一切法的真實體性是即空即假即中,所有慧身不由他悟,就是說這個智慧的開展是我們自性本具的。

所以這個止觀它的方向…我們一路學過來,智者大師他說這個止觀的方向,就是莫向外求,他用止用觀,這兩個工具來開發你內心的智慧,果地的功德是你內心本具的,假借止觀兩個工具把它挖出來。

所以修止觀,你一有念頭,要心外求法,要跟誰呀,要假借外力感應道交,你遲早要出狀況的。這句話到是蠻重要的,《華嚴經》的這一句話,所有慧身不由它悟,無量無邊的智慧都不是外來的,是你自性本具,假借止觀的修德開顯出來的。

亦云:初發心菩薩,得如來一身,作無量身。當然佛陀的這個法性身能夠變現無量無邊的應化身。初發心菩薩就是佛,這是分證即佛,跟諸佛同一鼻孔出氣了,同一個生命體了。

《涅槃經》云:

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

這個地方講發心。初發心菩薩,畢竟就是佛,初發心菩薩的那一念心跟佛的那一念清淨心是沒有差別的,沒有差別是講本質沒有差別,量是有差別的。說初一的月亮跟十五的月亮這個本質是無差別的,但十五的月亮的量比較圓滿。

如是二心前心難,在成就這麼多的清淨心,初地的清淨心,二地清淨心,乃至於十地的清淨心,這個初地是最難的。因為你從凡夫到初地障礙特別多,初地以上就容易了。《華嚴經》講一個譬喻說,就像我們從此岸到彼岸,這個船,你剛開始要離開陸地很困難,這地心引力,你要用力劃,等到這個船到了中央以後,有了風,離開了大地的吸引,你就順著風向掌握好方向就好了,它很自然的往另外一個彼岸去前進。

就是說我們初心菩薩,煩惱障礙你,你起煩惱了,我不發心修菩薩道了;罪業障礙你,你過去有殺盜淫妄罪業了,他也障礙你;果報體,老病死,它也障礙你的菩提心,三障。所以說成就這個初心是比較困難的。

《大品經》云:須菩提!有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正法輪,當知則是菩薩為如佛也。

說初發心就能夠安住道場,轉正法輪,這個菩薩跟佛是沒有差別的,這是講本質沒有差別。

《法華經》中,龍女所現珠為證。如是等經皆明初心具足一切佛法。即是《大品經》中阿字門,即是《法華經》中為令眾生開佛知見,即是《涅槃經》中見佛性故住大涅槃。已略說初心菩薩因修止觀證果之相。

這個初心菩薩就像《大品經》中的阿字法門,阿就是無生的意思。也是《法華經》中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也是《涅槃經》中見佛性故住大涅槃等等,這個都屬於初發心菩薩的證果之相。

智者大師講這個證果,本來佛菩薩有很多很多的功德,智者大師把這些功德會歸到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智慧,就是內心的智慧,他這段經文一路讀過來,他表顯佛菩薩很多很多的功德,他處處讚歎這個功德的根源就是一念的即空即假即中的智慧。

過去臨濟宗的祖師,黃檗禪師,有一天在行腳的時候,碰到一個修苦行的比丘,他們兩個人相約同時行腳,走到河邊的時候,黃檗禪師在那等船,那個修苦行的比丘他有神通就踏著水,一步一步踏著河走過去了,走到對岸去了,到了對岸以後,黃檗禪師坐的船也過去了,黃檗禪師說,饒你神通變化,步步蓮花,佛法還是在老僧這一邊。意思是說,這種神通變化的境界,是共外道的,佛法的功德是約內心,佛法三世傳承的是內心的智慧。

為什麼佛陀那麼重視內心的智慧呢?而不重視這種外表的東西呢?

因為你內心有智慧,你但得本不愁末,你總有一天會開顯出外表的功德。你一開始就從外表去下手,會讓你起顛倒心,而這個外表的東西,你沒有智慧的支持,你還不一定造善業,反而讓你墮落,所以他這個地方講它的根本。

古人講,什麼是佛法的根本?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

故我一念心,全體即法界。

我們今天把法界攝用歸體,法界當然指十法界,十法界的差別,法界整個圓融體會歸,就是我一念心性的迷悟,依體起用來說,故我一念心,全體即法界,我一念心迷悟的心就開展出染淨的十法界。

故我一念心,全體即法界,這句話怎麼體會?我想我們每一個念佛人,我們在內心的深處去憶念彌陀的名號,這幾年來,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應該有感應的事情出現,但是你會發覺,為什麼你同樣憶念一句佛號,但是你不同的心境,感應不同?當你內心越真誠的時候,阿彌陀佛在你的心中表現的功德就越大;當你的心越隨便的時候,阿彌陀佛的名號在你的心中表現的功德就越小。

故我一念心,全體即法界,表示說阿彌陀佛的名號是無自性的,所以,你那能操作的一念心是關鍵點。

這個意思就是說,修止觀是很重要的,雖然你今天在那個地方打坐,什麼事情都不幹,但是你是在改造內心,這是一個大事業。你無量無邊生命的變化,就在你那一念、念念之間的止觀當中慢慢成就,故我一念心,全體即法界,你從根本上去調整你內心,你整個生命的法界就開始變化了,是這個意思。

這個地方是講這個初心菩薩的證果之相。

戊二、明後心菩薩證果之相

後心菩薩,是指初地以後,初地的後心,乃至於成佛。

次後心菩薩證果之相:後心所證境界,則不可知。今推教所明,終不離止觀二法。

這以下我們講後心證果之相。後心當然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了,不可思議我們怎麼知道呢?根據教理的說明,我們也能夠判斷不離止觀,這以下就引證:

所以者何?如《法華經》云:慇勤稱嘆諸佛智慧。則觀義,此即約觀以明果也。《涅槃經》廣辯百句解脫以釋大涅槃者,涅槃則止義,是約止以明果也,故云大般涅槃,名常寂定。定者即是止義。《法華經》中雖約觀明果,則攝於止,故云乃至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涅槃經》中雖止明果,則攝於觀,故以三德為大涅槃。此二大經雖覆文言出沒不同,莫不皆約止觀二門辨其究竟,並據定慧二法以明極果。

二地以上的菩薩,境界是不可思議的,但是不可思議,事實上他的功德也離不開止跟觀的功德,這以下智者大師引經典來證明。

《法華經》使令二乘人發菩提心,他是用什麼功德來引發二乘人呢?佛陀是慇勤讚歎諸佛智慧。還是以智慧來代表佛的功德,當然這個是觀的意思。

《涅槃經》講佛的功德百句解脫,解釋大般涅槃,涅槃是止義,以這個止義來發明果。大般涅槃就是常寂定,這當然是止的意思。

前面是個別講止跟觀,這以下把止觀給會歸在一起了。

《法華經》中隨約觀來說明佛果,但是當中也有止的意思,所以說,乃至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這是體真止。

《涅槃經》雖然明顯的講到這個止來發明佛果,但是,他止當中也有觀,所以三德為大般涅槃。大般涅槃是止,但是他裡面有三種功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這個般若德就是觀的意思。

所以這兩部經,雖然文字上有出沒的不同,出就是顯露,沒就是秘密。《法華經》偏重在觀,以觀為顯露,以止為秘密;《涅槃經》是以止為顯露,以觀為秘密。但是,事實上都是以止觀二門來說明佛果的究竟,而且以定慧二法來說明這個極果。

我們剛開始修止觀,止就是止,觀就是觀,因為我們凡夫的心有所得,很難說這個止觀雙運,因為止是無分別住,觀是有分別住,這個對我們凡夫有所得的心來說,這兩個是不可能同時操作的,但是聖人的那一念心就不同,他能夠止觀雙運,二地菩薩有這種境界,他止中有觀,觀中有止。

乙三、結論

行者當知,初中後果皆不可思議!故新譯《金光明經》云:前際如來不可思議,中際如來種種莊嚴,後際如來常無破壞。皆約修止觀二心以辨其果故。

最後的總結,智者大師引這個《金光明經》來說明。

前際如來,指的是初發心,初地菩薩,見道位的菩薩,他那一念清淨心現前,是不可思議的,離開一切的名言分別,一切戲論。初地以上的菩薩,他不但不可思議,他有種種的莊嚴。初地菩薩開始從空出假,開始廣度眾生,有各式各樣的功德莊嚴。後際如來就是究竟佛果,常無破壞,常樂我淨的功德是恆長的受用,常無破壞。這是以止觀來成就,來辨別它的佛果。

最後智者大師講一個偈頌做總結:

《般舟三昧經》中偈云:

諸佛從心得解脫,心者清淨名無垢;

五道鮮潔不受色,有學此者成大道。

說諸佛的解脫,他不是改變別人,也不是改變環境,那諸佛是怎麼解脫的呢?諸佛是從他自己的內心去成就解脫,三世諸佛都是以止觀的力量來調伏自己的煩惱,而成就解脫,不是去改變別人。

他這個解脫的相貌是什麼呢?心者清淨名無垢,剛開始是先求清淨心,就是修空觀來調伏自己的我執和法執。

第二個修假觀:五道鮮潔不受色,能夠觀察這五道,這五道實際上等於是六道,這六道的差別的因緣果報,都能夠鮮潔,能夠清楚分明,但是又能夠不執著,這是假觀。這個不受色,意思是這個假觀是從空裡面出來的,從空出假,所以他能夠不受色。

有學此者成大道,你能夠從這兩個方向,空假二觀去學習,你就能夠成就佛道。

誓願所行者:須除三障五蓋。如或不除,雖勤用功,終無所益!

修止觀還是要從內心的煩惱去調伏,三障五蓋。

甲四、結示勸修

我們這個小止觀,將述此義,大科分四,有四大科:

甲一、解釋標題,解釋修習止觀坐禪法要的標題。

甲二,作者略史,介紹智者大師的簡要歷史。

甲三,隨文釋義,我們就隨順智者大師的本文來解釋。

甲四,結示勸修。

這個是第四科。結示勸修是說我們剛開始修止觀的那一念心,有雜染的也有清淨的,所以它有空白的,也有黑點。換句話說,修止觀的目的就是把那個雜染的黑點去掉,這怎麼辦呢?這當中依止兩個法門:

第一個,自依止。這個自依止就是依止我們的菩提心,你剛開始依止你的菩提心,你修止觀的目的是不求人天福報,不求感應神通,你修止觀的目的,就是為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修止觀,依止你內在的菩提心。

第二個,法依止。依止佛陀的正法,就是止觀二法,當然這當中也要有持戒做基礎,你還得要諸惡莫做,眾善奉行,以持戒做基礎,然後來修止修觀。

根據自依止、法依止,我們這一念心慢慢慢慢就能夠從雜染成就清淨,我們的生命也就能夠從痛苦轉成安樂。

我們這次的止觀就跟大家學習到這個地方,我們迴向。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功課還沒做完,可以明天再補嗎

我經常給我們道友說,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下定...

修行為什麼要不間斷呢

正精進。正精進不要雜亂,不雜為精,不間斷叫進。這個...

【推薦】靜坐的姿勢與數息觀

【禪修的方法】 靜坐的姿勢 初學靜坐者,即應養成正確...

未論學佛,先學修身

未論學佛,先學修身。今開十端,眾當諦聽: 一不欺心 ...

沙彌的發心

過去,在雀離寺有一位證得阿羅漢果的長老比丘。一日,...

惟賢長老《修學佛法的基本綱領》

尊敬的夏林長,各位護法居士: 我這次從重慶出來,經...

僧璨大師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

禪門的修道,並沒有特別奇特之處

無門慧開禪師(11831260)是宋代著名高僧,字無門,杭...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對治貪心的不淨觀及異體觀的修法

無始以來,眾生以顛倒分別妄執諸法為常,五欲為樂,自...

經書損舊佛像磕碰,該如何處理

問: 經書損舊、佛像磕碰,怎麼處理才恭敬如法呢? 上...

印順法師:修學觀音大悲法

觀世音菩薩手執淨瓶與楊枝,以瓶中的甘露水遍灑人間。...

身處逆境時,不要忘卻的七個信念

1、深刻反省自己,修行是不是做到了至心懇切,制心一...

普陀山的不可思議

說到普陀山的境界真是不可思議! 山上有前寺後寺,前寺...

知見的釐清和建立

昨天講到有各種各樣的邪見。如果我們修行人一旦被邪見...

面對今生的果報,我們只能懺悔認命

所以我們今天承受果報的時候,我們只有一件事情,懺悔...

至心精進,何願不得

【爾時。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法藏比...

用智慧水去灌溉這個願

我講一個《法句經》的小故事給大家參考。神通第一的目...

破舌識有自體

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於舌根,應不自嘗,云何識知是...

活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等到等到似乎我們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

中醫如何看「素食夠不夠營養」

中醫更強調吸收能力 首先,傳統中醫的角度,基本上沒有...

以三見闡明破三關

修行要在實行,不是口說就能起作用的。此事無形無相,...

【推薦】父母過逝時,勿行落井下石之孝

【白話文】 昨天收到你寄來的訃信,知道你父親在上個月...

對別人最深的傷害是語言

在一個村子裡有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極其優秀,可是...

不能只欣求極樂,還要能厭離娑婆

念佛人不是只有念佛,你要培養信願,所以它是三資糧。...

【佛教詞典】八種法

三三昧、四禪定、四無量心、五無色定、八背捨、八勝處...

【佛教詞典】眼內處

【眼內處】 p0998 集異門論十五卷一頁云:云何眼內處?...

【視頻】惜福延壽命

惜福延壽命

【視頻】慧律法師《這種種的苦行都沒有意義》

慧律法師《這種種的苦行都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