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講)
打開講義第三十面,已五、棄疑蓋,這個是棄五蓋的最後一科。
這個疑就是猶豫不決,我們對於人或者對於法,猶豫不決。就是說你心中也不決定是肯定,也不決定是否定,就是在那個地方猶豫而不能夠決斷,叫做疑。我們看它的內涵:
五棄疑蓋者:以疑覆心故,於諸法中,不得信心,信心無故,於佛法中,空無所獲。譬如人入於寶山,若無有手,無所能取。
這以下就講出了懷疑的過患。我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以疑覆心,我們經常生起猶豫不決的心,對於在整個法門當中就很難生起信心,不管是念佛,不管是持咒,我們都懷疑。這個佛號真的會救拔我嗎?這個《大悲咒》真的能夠幫我破除障礙嗎?你對於種種法門你不能成就信心。沒有信心的緣故,雖然你在佛法當中很努力的修習,一次一次去修習這個法門,但是空無所獲。
這種情況智者大師講一個譬喻,譬如人入於寶山,若無有手,無所能取。
說我們一個人進入寶山當中,這個寶山也真實的有很多的寶,紅寶石、藍寶石,我們的眼睛也看到了很多的寶,但是我們出來以後,還是一無所有,這是我們沒有雙手。我們沒有雙手,我們就不能夠取寶,雖然跟這個寶也接觸了,但是得不到這個寶的受用。
換句話說,我們內心當中也實際的把這個無量無邊的法寶在心中很如實的操作,但是這個寶對我們產生的加持力,並沒有生起。問題在什麼地方呢?就是我們對這個法寶沒有信心。就像我們內心當中,也真實跟寶接觸,但是沒有雙手就不能取寶,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然則疑過甚多,未必障定,今正障定。疑者,有三種:
懷疑的過失很多,它的所緣境也非常多,對無量無邊的事情,對無量無邊的眾生有很多的懷疑,但不是每一種懷疑都障礙修習止觀,這個地方說障礙止觀的,主要有三種:
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諸根暗鈍,罪垢深重,非其人乎!自作此疑,定法終不得發。若欲修定,勿當自輕,以宿世善根難測故。
我們在修習止跟觀的時候,疑自,懷疑自己的能力。你是怎麼個懷疑法呢?而作是念,你經常心中有這樣的想法,說我諸根暗鈍,這個諸根主要是眼耳鼻舌身意。
當然眼睛看不清楚也會有障礙,耳朵聽不到聲音也會有障礙,諸根的障礙,最主要是第六意識,這個修行,第六意識太暗頓就比較麻煩。有些人的第六意識念力很差,轉頭就忘了,他對一個法的憶持力很差,你剛剛跟他講一件事,他三分鐘忘掉了,就是他那個執持名號的執持力很差。唯識的思想,念力,這個明記不忘的念力很差,這個明記不忘會障礙止。
觀,當然就是智慧,你一定要知道怎麼去觀。有些人,他對這個觀有困難,這個就是有問題,諸根暗頓。或者說罪垢深重,你曾經造了罪業,造了罪業的人,他的內心就比較粗重,經常會悶悶不樂,因為罪業它的本性是粗重性的,擾動性的。非其人乎!你就會想,哎呀,我不是一個修止觀的材料。
自作此疑,定法終不得發。你這樣子的懷疑,你雖然努力的修行,但是止跟觀的功德是不能生起的。所以,若欲修定,勿當自輕,以宿世善根難測故。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我們經常懷疑自己的能力。
當然,一個沒有學佛的人他可能很自大,他完全不在觀察自己。但是一個修行人,我們剛開始在觀心的時候,經常觀察我們內心的活動,你就會發覺,我們大多數時間都是起煩惱,今天這樣子觀察,明天這樣子觀察,為什麼我的內心當中,生起善心的時間很短呢?大部分都是起不好的念頭。時間久了,你就會生起這樣的想法:我諸根暗鈍,罪垢深重,非其人乎!
我們經常觀心的時候,經常會看到自己的缺點。但是,我們如果讀讀大乘經典,佛陀在大乘經典裡面開示,何期自性本自清靜,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們這一念心,我們這個明瞭性的德能,能夠創造惡法,它也能夠創造善法,只是我們這個功能沒有表現出來,沒有去栽培它而已,並不是它沒有這個德能。
就像《法華經》上說,說我們現在暫時做乞丐,在外面流浪,但是不要忘了,我們還是大富長者的兒子,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我內心當中沒錯,我內心當中現在所串習的是一種煩惱和罪業的相貌,但是我的佛性是永遠沒有失掉的,等待著我去開發,但是我的德能沒有表現出來,只是因為我沒有去薰習而已,不表示我沒有這種能力,這個是我們在學佛的時候你必須有的一個認知。
所以在菩薩戒裡面也強調,說什麼是菩薩戒的戒體?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常做如是信,戒體已具足,是這個意思。所以智者大師告訴我們,勿當自輕,以宿世善根難測故,這是第一個。
二者疑師:彼人威儀,相貌如是,自尚無道,何能教我?作是疑慢,即為障定。
前面是對自己能力的懷疑,第二個是對師長能力的懷疑。你怎麼會生起懷疑呢?當然我們凡夫的眼睛是看不到師長內心的功德,他只看外表。
彼人威儀,說,你看這個法師,衣服穿的這個樣子,威儀不具足,或者有一些小動作,非威儀的小動作;或者你看他的相貌,這個法師長的很平常,也沒有什麼修行的樣子,人心中就做出這樣的轉想了,自尚無道,何能教我?你自己都沒有功德,怎麼能教導我呢?你心中生起這樣的懷疑,生起這樣的憍慢,障礙自己修習止觀。
欲除之法,如《摩訶衍論》中說:
從這個《大智度論》當中說。
如臭皮囊中,以貪金故,不可棄其臭囊!行者亦爾,師雖不清淨,亦應生佛想。
龍樹菩薩告訴我們弟子,一個弟子他心中應有的態度。我們在面對師長的時候,當然這個師長可能還是一個凡夫,凡夫的內心就是有煩惱,動不動就會從他的身口意表現出來,就像一個臭皮囊。但是他心中有他的功德,他的內心當中也不完全是煩惱,他也是有一些戒定慧的功德,這個黃金,就是功德。你這個貧窮人,你希望得到黃金的緣故,你要忍受他的這個臭皮囊。
行者亦爾,師雖不清淨,亦應生佛想。這個師長的功德,如果我們今天生長在正法時代,這個懷疑就不容易生起,你拜文殊菩薩做師父,你拜一個阿羅漢做師父,這個聖人在律上稱為寶,他是僧寶,他的身口意散發出來,都是清靜莊嚴的。你跟在他的旁邊,你得到他的教化,你也能夠得到他的功德的攝受。
當然我們沒有生長在正法時代,我們生長在末法時代,就有困難了。末法時代,這個住持聖法的善知識,大部分都是凡夫,雖然他也曾經努力的修行過,內心當中也會有一些無漏的寶,戒定慧的功德,但是他也有一些煩惱跟罪業,他有時候,有意無意的就會表現一些煩惱的相貌出來,那這就有困難了。怎麼辦呢?師雖不清淨,亦應生佛想。因為你沒有辦法,你沒有選擇的餘地。
這個地方我們要檢別一下,不清靜這個地方,我們要檢別一下。宗喀巴大師說,我們親近善知識,之前要先判斷這個人是不是合乎善知識的標準:
第一個他要有戒行,雖然他的微細戒可能會不清淨,但是根本戒不能違反。
第二個他有禪定的功德,他有一些修禪定修止的經驗。
第三個是觀,這個觀指的是空觀、智慧,戒定慧的功德。
第四個他要能夠通達實性,通達一切的教量。
第五個要有悲憫心,他通達實性,他不想教你也沒用,他有悲憫心,他有種種的方便力。這五個。
就是戒定慧,通達實性跟悲憫心,這五個功德都要超過你,乃至於他沒有圓滿,你走五十步,他走一百步,他就會教你五十步的部分。就是說,你親近的善知識,他的戒定慧,通達實性,悲憫心的功德,都要超過你,這個人就可以親近,而且要亦應生佛想,因為你跟在佛陀的旁邊,佛陀也是照這個正常的軌則教你,也是告訴你,你現在有煩惱,你內心當中應該怎麼去操做,即從心起,還從心滅。滅除煩惱的軌則,佛陀也就是告訴你這個軌則而已,他的功能也就跟佛一樣。佛非水洗眾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將己德移於餘,唯為說法令解脫。所以說,我們剛開始抉擇這個人是不是適合當我的善知識,抉擇以後你就應該把他當做佛陀的轉想。因為佛陀的出世也就是為我說法,使令我如法修習,善知識也是這個功德,一樣的。
在古德的開示當中有一句話,他說這個聰明睿智,守之以愚。一個聰明睿智的人,他的分別心強,那這怎麼辦呢?一個人太聰明就落入刻薄。守之以愚,帶點厚道,帶一點包容,來平衡你這個太尖銳的分別心。
道德隆重守之以謙。你的內心當中攝持很多功德,福德資糧都不錯,你應該怎麼辦呢?守之以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你要用這個謙來攝持你的功德,使令你的功德不斷的進步。如果你慢心的話,你就不容易進步了,你就很難跟別人學習了。
所以說,聰明睿智,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謙。所以這個個性刻薄憍慢的人,他很難得到善知識的教授。你很難得到善知識的教授,就表示所有的事情,你都要自己去摸索,也很難得到這些古德聖賢經驗的傳承,那你的生命有限啊,你花那麼多時間得到經驗,別人只要三分鐘就得到經驗,那你為什麼有這個問題,就是因為你個性太刻薄。
這個地方也是蠻重要的,一個人能夠很快的進步,也是跟這個師長的信心有很大的關係的。
三者疑法:世人多執本心,於所受法,不能即信,敬心受行。若心生猶豫,即法不染心。
一般人是多執本心,就是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你之前所接受的法,你就認為它是最圓滿的,對於新所受的法,就不能馬上的相信,敬心受行。你的心對於新的法懷疑,這個法就不能薰染你的內心。
何以故?疑障之義,如偈中說:
如人在歧道 疑惑無所趣
諸法實相中 疑亦復如是
疑故不勤求 諸法之實相
是疑從癡生 惡中之惡者
這段是說明懷疑的過患。如人在歧道,疑惑無所趣。我們的生命會面對很多很多的因緣,我們每一個生命的時空會面對很多的抉擇,這時候有兩條路,你是選擇左邊,你是選擇右邊?選擇左邊你的生命有一種因緣,選擇右邊有另外一種因緣。我們的生命有很多很多的抉擇,而每一次的抉擇都會影響我們未來生命的果報。
我們現在生命的歧路當中,有兩條路出現,當然我們可以把這個岐道分成一個大方向,一個是雜染的道路,使令你通向生死流轉的,這是一個道路;其次使令你趨向解脫安樂的道路。疑惑無所趣,我現在內心當中出現一個相貌,我沒辦法判斷這個相貌是隨順於真實的,隨順於涅槃的,我應該是消滅它呢,或者我是增長它呢?疑惑無所趣。
諸法實相中,疑亦復如是。我們對於生命的諸法實相的懷疑亦復如是。為什麼呢?疑故不勤求,諸法之實相。因為精進,精進根是因為信根而生起的,信進念定慧,它是前前引生後後,那你對這個法的懷疑,你就很難精進的去用功。那這個懷疑是從什麼地方生起的呢?是疑從癡生。懷疑是因為愚癡的關係,由愚癡生起懷疑,由懷疑就障礙你的精進。惡中之惡者,這是惡法中最惡的地方。
在佛法當中你有點煩惱,有點罪業,但是你對於你所修的法寶信願具足,就是說,你這個人修行已經上路了,佛陀很放心。雖然說你有煩惱你有罪業,但是你已經在開始操作你的法門了。換句話說你的生命是一天一天一定是業障消除,一天一天的福慧增長。那如果你這個人煩惱不是很重,罪業也不是很重,但是你對於你修的法門完全沒有信心,佛陀就非常擔心,因為你還沒有上路,你整個修行都沒有上路,你隨時還會造罪業,而且你根本就沒有消滅罪業的方法,這個人修行還沒上路。那為什麼沒有上路,就是這個懷疑,在那個地方猶豫不決,就把時間給空過了。
這個地方是說明這個懷疑的過患。那應該怎麼辦呢?這以下講出對治的方法。
善不善法中 生死及涅槃
定實真有法 於中莫生疑
汝若懷疑惑 死王獄吏縛
如獅子搏鹿 不能得解脫
在世雖有疑 當隨喜善法
譬如觀歧道 利好者應逐
在這個生命的現像當中有所謂的因跟果,這個地方就解釋什麼是諸法實相。什麼是生命的真實相呢?生命的真實相不是上帝創造的,是有因果的。
因,有兩個:一個是善,各種各樣的善法,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還有不善,殺盜淫妄。
這個果法也有兩個:一個是隨順於生死流轉的果法;第二個是隨順於涅槃安樂的。前面的善不善業跟生死涅槃的果,定實真有法,是真實存的法。於中莫生疑,宇宙生命當中的確是有存在善、惡的業跟可樂不可樂的果報,這是真實的。
那麼於中莫生疑,汝若懷疑惑,死亡獄吏縛,如獅子搏鹿,不能得解脫。如果我們懷疑的話,死亡獄吏縛,這個死亡就是閻羅王,臨命終的時候這個閻羅王跟這個獄吏就把你給抓住了。換句話說,如果你懷疑,你臨命終不管你持大悲咒也好,念佛也好,你很難解脫生死。
講一個譬喻,如獅子搏鹿,不能得解脫。你因為懷疑的緣故,你的修行就沒有力量,就像一個小鹿怎麼能跟獅子搏鬥呢?你無始劫的煩惱業這麼重,你對法寶那麼懷疑,沒有力量的,不能得解脫。
那怎麼辦呢?在世雖有疑,當隨喜善法,譬如觀歧道,利好者應逐。我們應該利用一口氣還在的時候,有懷疑這個很正常,但是你應該要趕快去學習善法,這個地方的學習善法,是追求智慧,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
譬如觀歧道,就像我們經常的要觀察生命的道路,觀察我們現在的身心世界,有個身心世界的抉擇,我應該去隨順什麼法,我應該要訶責對治什麼法,利好者應逐,選擇一個對我們生命有功德的,對我們來生產生安樂的,那麼我們應該去隨順,去追尋。
佛法之中,信為能入;若無信者,雖在佛法,終無所獲。如是種種因緣,覺知疑過,當急棄之!
這個懷疑的對治,就是要以智慧,聞經達理,斷疑生信,你一定要靠智慧,才能拔除疑根。你勉強自己去相信是不對的,佛陀也不同意。說你懷疑生起了,你勉強你自己不去懷疑,這樣子沒有力量,因為修行它是一個心地法門,它要求的是你內心的一種皈依跟意樂,而你真實的皈依的心生起,一定是透過你佛法的學習,經過你的抉擇,才能夠生起皈依的,而絕對不是糊里糊塗的勉強的境界,那個很薄弱。
在世雖有疑,當隨喜善法,譬如觀歧道,利好者應逐。你應該要學習智慧,來破除你的疑根,是這個意思。
我們再看戊二、問答釋疑
這一科,我們看一下科判,看二十五面。這個二十五面的棄蓋,我們是分三科,初是正明棄蓋之法,前面講過了;第二是問答釋疑;第三是嘆德勸修。
問曰:不善法廣,塵數無量,何故但棄五法?
我們內心當中不善的心所很多,廣大無邊,塵數無量,就像灰塵一樣無量,怎麼這個地方只棄五蓋呢?
答曰:此五蓋中,即具有三毒等分,四法為根本,亦得攝八萬四千諸塵勞法門。
這個五蓋當中,它事實上就具足了貪瞋癡三毒,跟等分。這個等分,就是三個都具足,有些人是貪重,有些人是嗔重,有些人是癡重,有些人三個都具足,叫等分。四法,就是貪瞋癡跟等分,這四個法,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開展出來八萬四千諸塵勞法門。以下就把它做一個歸納:
一貪慾蓋,即貪毒。二瞋恚蓋,即瞋毒。三睡眠及疑,此二法是癡毒。四掉悔,即是等分攝。合為四分煩惱,一中有二萬一千,四中合為八萬四千。四分,我們就不要去執著了。
是故除此五蓋,即是除一切不善之法。
我們發覺智者大師,他的確是有廣大的智慧,你看他在這麼廣大的經論當中,他還能抉擇出來一套修行的道次第,告訴你怎麼樣具五緣,訶五欲,棄五蓋,調五事,正修的時候有什麼善根發相,對治魔事,功德相貌,智者大師他能夠在這麼複雜,沒有系統的經論當中,他能夠抉擇出一個修止觀的次第出來,很明明白白的告訴你,內心應該怎麼去操作止觀,這個的確是不容易。
戊三、嘆德勸修
行者如是等種種因緣,棄於五蓋。譬如負債得脫;重病得差;如飢餓之人得至豐國;如於惡賊中得自免濟,安隱無患。
這以下讚歎棄五蓋的功德。先講一個譬喻,說我們能夠如此的去曉知五蓋的過患,棄捨心中五蓋的煩惱,就像是有一個人負債得脫。我們心中負債,心中有很多的壓力,現在把這個債務給還清楚了,就覺得很輕鬆。就像是有病得差,有的蓋是蓋覆你的明瞭性,有的蓋是障礙你的寂靜心。就像一個人得病,把這個病治好。
如飢餓之人得至豐國。前面是約破惡,這個地方是約生善,一個體質虛弱的人,到達物產豐富的國家,得到美好的飲食,身體就強壯了,我們去除五蓋以後,我們內心的止跟觀的功德就容易生起。如於惡賊中得自免濟。我們不但能生起止觀,還能解脫生死,得自免濟,能夠破除煩惱解脫生死,在生命當中安隱無患。
前面是用譬喻來讚歎,這以下以合法:
行者亦如是,除此五蓋,其心安隱,清涼快樂。如日月以五事覆翳,煙塵雲霧羅睺阿修羅手障,則不能明照。人心五蓋,亦復如是!
我們修習止觀的人亦復如是,棄除五蓋,內心的相貌,其心安隱,清涼快樂,不再有煩惱來障礙我們,就好像日月的光明被五種事所遮蔽。煙塵雲霧,這個雲霧是指水蒸汽,比較高的叫雲,比較低的叫霧,都是水蒸汽。或者是阿修羅的手,這個阿修羅的手能夠遮蔽日月的光明。人心五蓋,亦復如是,障礙我們的明瞭寂靜,不能顯現。
我們這次講的兩科,訶五欲,棄五蓋,其實就是調伏心中的煩惱。只不過說這個煩惱生起的因緣不同,假設說這個煩惱的生起是由於外在的境界引生的,是由色聲香味觸的境界引生的,我們稱為五欲;這個煩惱是由內心自己生起的,那我們稱為五蓋,是這樣子的。其實合起來就是貪瞋癡慢疑這幾個煩惱,我們對待這個煩惱,在本論中很明顯,叫做訶責,而不是隨喜,不是隨順的。
為什麼這樣子做呢?因為站在一個修淨土的人來說,我們臨命終的時候,所謂帶業往生,橫超三界,你臨命終的時候,一定要跟彌陀感應道交。臨命終的時候為什麼能夠跟彌陀感應道交呢?仰仗的就是你的信願持名三種資糧,但是這三種資糧,它還是可以破壞的。就是說,如果你平時對於煩惱沒有訶責調伏,臨命終的煩惱一活動的時候,它就破壞你的信願持名。《阿彌陀經》說,臨命終的時候,一定要達到一心不亂,是這個意思。
這個一心不亂,這個古德解釋,他把一心把它判做於定門,這個不亂,判做慧門。
一心,就是我們內心當中對於佛號專一安住,這叫一心,這個還不難,一句佛號接著一句佛號,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這個我看還不是很難,這個不亂不容易,不為煩惱所亂。不為煩惱所亂,換句話說,你對煩惱有調伏的能力,如果你平常都不修觀,只是一路的修止,那你怎麼可能以這個幾年的功夫,去對抗你無始劫來所栽培的煩惱呢?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上說,饒你一天念彌陀十萬聲,念一百年,你所栽培的這個持名的念力,如爪中土,我們心中的煩惱如大地土,是這樣子的。你完全靠念力,你的止的力量和煩惱抗拒那是不可能的,一個生疏境界,一個是熟境界,那我怎麼能不為煩惱所亂呢?關鍵在於智慧的抉擇,就是你看到了煩惱的真實相,因為煩惱會活動,來自於你心中的顛倒,你產生錯誤的認知,你會認為常樂我淨,你認為它是美妙的,你認為它是快樂的,所以你願意隨順它。
那麼,你透過前面智者大師的智慧,他告訴你應該怎麼去觀察,當然不是打妄想,他會告訴你怎麼觀察,你觀察它像大火一樣,誰願意跟大火在一起呢?把心中的功德都燒光了。就像毒蛇,我們看到毒蛇就會怖畏。譬如怨賊,他把你的珍寶偷走了。
從這兩科當中就可以學習如何觀察去煩惱,這個煩惱被你一觀以後,它的勢力就薄弱了,雖然它也會有些奇跡會再出現,但是這個觀和止不同,止是如石壓草,觀是從根本上破壞它的勢力。
你看這個十二因緣,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那是一個多大的力量啊!你看我們煩惱的活動,無明緣行,行緣識,煩惱一活動創造業力,由業力創造阿賴耶識,這個阿賴耶識創造很多的生命,生老病死。你現在的工作是做什麼呢?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於生老病生滅,是這樣子的。
所以佛法不共於外道的地方,是佛法有智慧,這是外道最難最難得到的東西。
外道也有佈施、持戒、忍辱,也有禪定,但是他們的功德是如此的脆弱,就是他沒有佛菩薩跟歷代祖師的傳承所留下這些觀察煩惱罪業的方法,他沒有這個方法,這個是外道不信的地方。所以他們對於煩惱一直是非常的無助,我好不容易花了幾十年把它調伏了,等到它一活動,全部把我破壞了,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所以外道很多人就生起邪見。你看外道禪定破壞以後,生起大邪見,原來世界上沒有涅槃,不管我們怎麼努力,我們不能斷除煩惱;不管我們怎麼努力,不能離開生死。因為他好不容易得到了禪定,他以為就是涅槃,然後破壞以後,他非常沮喪,他就認為說,生為一個人,他就永遠這樣流轉的,沒有一個人能夠解脫的,誰也沒辦法,生起邪見,誹謗正法,謗無四諦,誹謗沒有滅道二諦,這就墮惡道去了。
所以智者大師慈悲,他告訴你,怎麼去訶責煩惱。就是說,我們一方面去執持名號,把這個心中佛號的力量加強,但是你旁邊要有一些觀,觀照的功夫,不淨、苦,用不淨相、苦惱相來訶責煩惱,來幫助你的正念,是這個意思。
當然這個地方,他講出很多煩惱,貪瞋癡慢疑,所緣境也很多,色聲香味觸的境界,那麼你怎麼辦呢?祖師說,折服現行煩惱為修行之要務!你不可能所有的煩惱都在活動吧,有的是種子位,那怎麼辦呢?現行煩惱,這個煩惱已經在你的內心當中一次一次的出現了,已經是現行的活動,那你就從這個地方先訶責,因為這個勢力最大,譬如治病,先治重症,譬如擒賊先則擒王。
這個破惡,已生的惡法令斷,未生的惡法令不生。未生的惡法令不生也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已生的惡法令斷。就是說,折服現行煩惱為修行之要務,先把已經活動的煩惱進行調伏,調伏的方法不能用強壓的,要訶責,知道它的過患去訶責。這地方就是講到訶五欲跟棄五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