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是二識,更互為緣

淨界法師  2021/09/02  大字體  護眼色

如是二識,更互為緣

如是二識,更互為緣。

「更互為緣」是什麼意思呢?簡單地說,就是因為有阿賴耶識才有受用識,因為有受用識才有阿賴耶識。這兩個是相互為緣的,當一個斷的時候,另外一個也消失掉了。它們兩個是互相為因緣的。

這以下「引證」。

如《阿毘達磨大乘經》中說伽陀曰: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

這個「諸法」,在唯識學的「諸法」,一般來說在凡夫位很少講到清淨法,就是雜染品法。當然,這個雜染品法主要是講心——前六識。心為業主,所有的法都是由心所創造的,所以前六識對於這個「藏識」——阿賴耶識,是「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

或者說,這個阿賴耶識對於前六識,也是「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就是說,你現在的這個明瞭的心識是怎麼來的呢?是阿賴耶識創造的。你的內心當中有罪業、有煩惱、也有善根,有時候起善根,有時候也起煩惱。這些差別都是阿賴耶識創造的。

這個第六意識在活動的時候,你的作意、如理作意,你的第六意識的造作又再熏習阿賴耶識,這個阿賴耶識又產生變化。阿賴耶識創造了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的造作又去改變阿賴耶識;這個時候阿賴耶識又創造另外一個新的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的造作又改變了新的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又創造一個新的第六意識……這就是所謂的「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它們兩個互相扮演著因跟果的相互的作用,就是如是地輾轉。在《阿毘達磨大乘經》佛陀有這樣子說過的。

我們前面講到緣起法。當然我們講緣起法一般都是講到依他起,就是由業力跟臨命終的愛取所變現的果報。但唯識,特別是在本論當中,講到受用緣起,就是後天的因緣,這個是非常重要。

比如說,你看秦朝末年楚漢相爭,大家讀過歷史應該知道。這個楚國,楚就是項羽。項羽,要從先天的命格上來說,是遠遠超過劉邦。他出生貴族,就是將軍的世家,他本身又驍勇善戰,劉邦怎麼是他的對手?劉邦,從先天的命格來說,他是一個賣草鞋的老百姓。

那個時候,秦朝末年民不聊生,英雄好漢逐鹿中原,就各憑本事。所以說,從一個人的果報體、先天的命,你的先天的命格當然佔一半,但是你後天的努力、後天的運勢也佔了一半。劉邦這個人他有一個優點,非常謙卑,「謙受益」,他處處地去尊重賢人。你看他打仗,有個常勝將軍叫什麼?韓信。對!他打仗有韓信,在處理事務的時候有張良、蕭何。韓信、張良、蕭何都曾經在項羽的座下。項羽這個人就太剛愎自用,不能用人才,對自己太有信心了,結果他們都跑到劉邦的座下。最後一戰的時候,垓下一役,韓信就把項羽打敗了。

所以說,「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就是說,沒錯,我們今生的這個果報體,前生的業力不可以忽略,這是事實,我們應該說佔百分之五十。阿賴耶識緣起,阿賴耶識裡面的業力所釋放出來的果報體,我們說先天的命格,佔百分之五十。但是你今生的努力也佔了百分之五十。

一般來說,你越到晚年,這個第六意識的主導性就越重要。所以有人說,你上了四十歲以上,你要為你的相貌負責任。四十歲以前那是你父母親所生的,前生的業力;但是,你活得越老,你今生努力的一些相貌是過失相、功德相——雖然正式果報是在來生,你今生還是會看出一點消息出來。

越到晚年的時候,你今生造作的相貌就有一部分會現出來。但小時候大部分都是前生的因緣,你長得怎麼樣,是業障相、是功德相,那跟前生的關係比較大。所以說,我們在探討緣起的時候,前生的阿賴耶識的業力,還有今生的第六意識的受用,這兩個都是互為因果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經常起負面的想法,其實是傷害你自己

相隨心轉 重點是在這裡,這個可以改變,會影響我們未來...

修行有沒有竅門和捷徑

在打七當中,有不少的人問怎麼做功夫,問自己究竟應該...

如何掌握唯識的宗旨

唯識的宗趣應該怎麼掌握呢?更進一步怎麼掌握呢?看下...

【推薦】財色名三法,就像狗嚙枯骨

唯心識觀,這個地方我們講一下。唯心識觀就是說, 當你...

外境沒有好壞,好壞是心安立出來的

唯心識觀是先遠離對外境的執取,遠離遍計執。我們講遍...

百煉成鋼我往西方

宋朝時,有一位姓黃的鐵匠,大家都叫他黃打鐵。他通過...

善用其心——可以扭轉人生

相隨心轉,這個很重要。當這個相出現的時候,我們又會...

修唯識止觀的三個重點

生命的相貌雖然是森羅萬象,但是從唯識學的角度,把它...

【推薦】嗔心會傷害你的菩提心根本

在我們的菩薩道,你的根本是菩提心,而對菩提心最大傷...

佛法的心要

當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證悟後,曾自己感嘆道:妙哉!妙...

流傳千年的中國四大智慧

四大智慧成就人生輝煌,四大智慧修煉人生坎坷道路;人...

怨是病之根

一個人如果你在心性裡面若有怨、恨、惱、怒、煩的負面...

戒法是否允許重受

關於重受的問題: ▲《業疏》云:若准《多論》,不得重...

皈依後在家人就可以穿海青了嗎

海青,《佛光大辭典》解釋得非常全面,對於我們增廣見...

羅狀元十嘆無常歌

一、 嘆無常,嘆無常,一嘆無常好淒涼; 為名苦,為利...

齋日和齋月

六齋日是指每個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

聖嚴法師《不死之藥》

戒為甘露道, 放逸為死徑, 不貪則不死, 失道為自喪...

舍利弗的牛脾氣

佛陀弟子中,舍利佛是智慧第一的尊者,但他也有頑固的...

做了恐怖的夢,就是不吉祥嗎

【普眼現見主山神,得令一切眾生,乃至夢中,增長善根...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本頌是印度的大論師天親菩薩所作,雖然只有三十個偈頌...

熬夜對身體的損害

地球上的規律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萬物在白天的時...

本煥長老行願無盡

臨近清明時節,本煥長老靜靜地走了。 坊間傳說,本老...

【佛教詞典】無羞僧

四種僧之一。僧侶依其品位可分為四種僧,無羞僧指破戒...

【佛教詞典】憍曇彌

(人名)Gautamī,巴Gotamī,新稱喬答彌。舊稱憍曇彌...

【視頻】慧律法師《真的愛他,就要讓他解脫》

慧律法師《真的愛他,就要讓他解脫》

【視頻】佛教動畫:鑒真大和尚

佛教動畫:鑒真大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