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淨界法師  2021/12/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二十七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十三面,丁十、證果第十。

智者大師把正宗分分成十科,前面的九科包括方便、正修、對治,是屬於因地的修行,第十科是說明止觀的果地功德,是約果地的功德來發明這一科。這一科講到證果的差別分兩科:

分二:初、明初心證果之相。二、明後心證果之相。

這個地方的初心指的是初地,初地菩薩他那一念清淨心正式現前,這叫做初心。後心是初地以後的,乃至於等覺菩薩,乃至於佛陀,這個地方都歸屬於後心。就是一念的清淨心現前以後,再繼續的乘性起修,這個叫後心。智者大師把這個證果之相,分成這兩部分來解釋。

戊一、明初心證果之相

這當中有三科,就是天台宗的三止三觀。

己一、修體真止成就空觀

三止三觀的次第就是先空觀次假觀後中觀,空假中三觀。三觀當中的每一觀都有一個相應的止。智者大師認為在觀察一切法的真相的時候,他內心一定是安住的狀態,不是躁動的狀態。那麼空觀,當初的安住是約著體真止,它也是一個止,修體真止成就空觀,是這個意思。

什麼是體真止?智者大師有解釋:

若行者如是修止觀時,能了知一切諸法,皆由心生,因緣虛假不實故空;以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諸法名字相,則體真止也。

我們在修止觀這是一個因地,當然你修止觀,一定要具足正見,大乘的正見。什麼是大乘佛法的正見呢?能了知一切諸法,皆由心生,這是你要修止觀,你一定具足一切諸法皆由心生這樣的正見,你才有資格修止觀。

我們不要講的太廣泛了,就講你的生命體好了,你這個五蘊身心,扣著你的生命體。我們的生命體有各式各樣的生命體,有男人的生命體,有女人的生命體,有天人有三惡道,有各式各樣的身心世界。這個身心世界當然是不斷變化,像流水一樣,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這整個變化的因緣主要是以一念的心來決定的,所以蕅益大師說,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輪迴頓息。我們生命的苦樂,整個變化的因素,是一念心性的迷悟來決定的,是這個意思。

一念心性的迷悟來決定我們的快樂和痛苦。

如果我們曾經修過懺,你會有這種感覺,你曾經很認真的拜懺,這個拜懺,內心當然就是思惟過去的罪業,內心當中曾經累積了過去殺盜淫妄的罪業,這個罪業在我們心中,使令我們感到不安、恐怖、痛苦,當然這個罪業也有花報,會讓你有很多很多的病痛,很多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出現。我們修懺的時候,你不斷的懺悔,訶責自己,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這時候你的所觀境是觀察你過去所造的罪業,然後你內心當中是用訶責的心情來訶責,慢慢的慢慢的你就會感覺到你的內心會有變化,你內心當中從最初的躁動的心情,慢慢的那個惡念的相續會被你訶責的因緣停下來,內心先表現一種寂靜清涼的境界出現,同時你發覺,當你的內心變化以後,你整個外在的環境也開始變化,你的病痛也有一些貴人出現,幫你治好,你過去的一些逆境也自然的消失掉,那麼你會想,我在修懺之前跟修懺之後,生命體產生這麼大的變化,這是怎麼回事呢?就是這句話,一切諸法皆由心生,因為你修懺之前,那個所謂的「你」,跟修懺以後那個「你」,內心的狀態不同,所以它表現出來的生命現像也就不同,就是這個意思。

這個是整個大乘佛法的一個根本思想,就是我們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依止這樣的思想我們就可以修觀了,你有這樣的正見,你就可以修觀了,以下講修空觀。

因緣虛假不實故空。

大乘佛法的空,它是怎麼安立的呢?什麼是空觀呢?

因緣虛假。

大乘佛法的空它不是否定一切因緣果報現象的存在。說這個人造了罪業到三惡道去了,這個人造善業到人天果報去了,這些的現象都是存在的,存在怎麼能說是空呢?因為因緣虛假,空是依止這個因緣生,這個世間上的生命現象,它要假借因緣才能夠出現,離開了因緣這個東西就不能存在了,所以它沒有一個自性,沒有一個獨立自主的體性,沒有獨立自主的體性,我們稱它為空,就是空掉我們對這個法的自性執。

我們凡夫的心情,我們不認為我的生命是一個因緣,我認為現在我是一個男人一個女人,現在身體健康,我永遠都會健康,你不認為你的健康是一個善業的因緣支持,而這個善業它也有用完的時候,你生命的壽命也是由善業的因緣,這個善業你造作的時候是有一定的期限,所以你的壽命也有一定的期限。我們經常忽略因緣的存在性,就會產生一種常見,產生一種自性執,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就不明白空了,所以這個地方講空,因緣虛假不實故空。為什麼叫不真實呢?因為它會變化,就像魔術師,他拿一個手帕,一下子變一個兔子,一下子變一個老鼠,這個兔子跟老鼠都是暫時的因緣,不真實,這個時候我們安立做空。

明白空以後,就不得一切諸法名字的相貌,這個是體真止,把我們心中的遍計執消滅了,是這個意思。空是空掉一切諸法的這些遍計執,不是空掉諸法,法的自體是假借因緣生,它有它存在的因緣果報的相貌,我們只是空掉我們對它的一個名言分別,是這個意思。這個時候內心當中安住在一種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境界,心中沒有名言分別的,這個是講到空的內涵。

爾時上不見佛果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是名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

一個修空觀人的心情,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情呢?智者大師把這個修空觀的心情講出來。說他安住在空性的時候,他那一念清淨的空性智慧相應的心,上不見佛果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

當然一個菩薩發了菩提心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但是一個人入了空觀以後,他以空的智慧來觀察,所謂的佛是假借清淨的因緣所顯現的,所謂的眾生是假借雜染的因緣所顯現的,所以說從本性上來觀察,他是沒有一個佛果的真實相可以求,也沒有一個眾生的真實相可以度,因為這兩個都是假借因緣而有,離開了因緣,所謂的佛所謂的眾生根本不可能存在,離開了佛在因地六波羅蜜的善法,不可能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無邊萬德莊嚴的佛果,不可能;離開了眾生殺盜淫妄的因緣,他不可能會出現刀山油鍋的相貌,不可能。

所以從自性來觀察,這些都不可得,這個就是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二諦觀當然是從假入空,這個假指世俗諦,這個空是真諦,這個世俗諦的境界,入到了真諦。

禪宗有一個雪峰禪師,他在福建的一個道場做方丈,福建是沿海地方,有一個內陸的比丘來參訪他,去見過方丈頂禮以後,雪峰禪師就問了,你從什麼地方來?這個禪師說,我從內陸,從西北那個地方一路走到南方,來求見您老。雪峰禪師說,你一路辛苦了,走這麼遠的路。那個禪師說,仰慕道德,不耽辛勞。仰慕您高超的道德,所以我不怕辛勞。你找我幹什麼呢?請和尚開示。這個時候雪峰禪師就說:出去。兩個字而已,就走了。

出去,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凡夫的一念心都是習慣在有相的境界分別活動的,在這個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活動,你要我開示,我就告訴你一個方法好了,你不要在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活動了,你從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活動當中出去,到哪去呢?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呢?你進入到畢竟空的境界去,這就是出去,就是這句話,從假入空觀。

一個初學者你不適合在假名假相的境界中分別,你應該要先淨化你的自性執,應該先做這個工作。

所以雪峰禪師說,你先出去好了。你現在還不是在假名假相分別的時候,所以這個叫二諦觀。這個地方的二諦主要偏重在真諦,依止世俗諦而趨向於真諦,還是重點在真諦。亦名慧眼,這個是空的真智慧。亦名一切智,因為一切法的總相是空,它能通達一開始法的總相,所以叫一切智。

看智者大師的證果次第,他把空觀安排第一個,他是大乘菩薩的一個基礎觀法。這怎麼說呢?我們行菩薩道,發了菩提心,菩薩發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呢?這的確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這個菩薩他開始去弘揚佛法廣度眾生,做各式各樣的義工來實踐他的菩薩道,他有這樣的一個心情要利益眾生,但是這個菩薩的內心要如何的安住自己?

我們剛開始安心是依止這個業果的道理,我們思惟我們的行為有善業有罪業,這個罪業的因緣會使令我們墮入到卑賤痛苦的果報,這個善業的因緣會使令我們成就尊貴快樂的果報,我們剛開始是依止這樣的思惟,所以我自己的安心,我應該安住在善業,我要避免自己去造罪業,我在度眾生的時候,別人怎麼樣我不管,我要求我自己不造罪業,安住在善業的境界,深信業果,斷惡修善,剛開始菩薩是這樣子的,這是對的。

但是慢慢的慢慢的這個菩薩,他這個事業越做越大,所緣境越來越廣,遇到了人事因緣也就越來越複雜,慢慢的他會覺得這樣的道理已經不足以安心了,因為很多很多的錯綜複雜的人事因緣,不是善惡這兩句話就能解決的,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是不能講清楚的,這個時候他會感到弟子心不安,雖然我要求我自己斷惡修善,但是我發覺這樣的道理還不足以安心。那麼這個時候這個菩薩應該怎麼辦呢?就要進步,從假入空。

就是說,你這個時候不要分別誰對誰錯,他對你錯,這些有相的善惡業果完全放下,你安住在一切法畢竟空的空寂的體性上去,這個時候把你心中的所有的名言分別全部的停下來,這個時候,你會發覺到:哎呀,這是一個大安樂處啊!在這個境界裡面都不必講任何的理由,也不必為誰辯解,你內心當中跟你的真如佛性念念的相應,那種寂靜的境界,這個就是最大的安樂處。

這個菩薩道的大悲心,他是依止空性發動出來的,不是依止我執我見的。

這個就是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這是通達一切法的總相的智慧。

前面這一段是說明體真止,也就是空觀的內涵,這以下智者大師對於菩薩修的空觀提出一份警告,要注意一件事情。

若住此觀,即墮聲聞辟支佛地。故經云: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化眾生,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不生喜樂。當知若見無為入正位者,其人終不能發三菩提心。此即定力多故,不見佛性。

智者大師說,我們修空觀,不能住,空觀不是不能修,但是你不能執著在空的內涵上,不能以這個為究竟,如果你執著在空觀這,就會墮落到聲聞辟支佛的二乘人的境界中去。

這以下引經來證明,以下引《法華經》譬喻品,《法華經》是佛陀開權顯實,開三乘之權,顯一佛乘之實,簡單說,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使令一切的聲聞人發菩提心。這一段經文就是迦葉尊者他發了菩提心以後,他回憶他過去在做阿羅漢的心情,我們看看一個阿羅漢,他內心證得無生以後,阿羅漢是什麼心情呢?

他說,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化眾生,心不喜樂。

事實上迦葉尊者他見到佛陀,七天就證得阿羅漢了,證得阿羅漢以後,他也是常隨佛學,經常依止在佛的旁邊,當然佛陀也不是完全講小乘法,偶爾也給菩薩講大乘法,那些阿羅漢也在旁邊聽著,招呼著,但是這個阿羅漢聽到這個大乘佛法,所謂的淨佛國土,教化眾生,這是大乘佛法的兩個內涵:一個是上求佛道,成就無量無邊的依正二報的國土莊嚴,這是成就自利的功德;另外一個下化眾生,教化這些無量無邊的如母的有情。佛陀有時候也講這些大乘的不可思議的境界,淨佛國土下化眾生,但是阿羅漢在旁邊聽到這樣的教法,內心是什麼心情呢?心不喜樂。對於教化眾生的境界,對於成就法身,對於成就淨土,我內心沒有歡喜心。

為什麼對於這樣一個殊勝的境界沒有歡喜心呢?這以下講出一個理由: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不生喜樂。因為阿羅漢的心情,他內心安住在一切諸法,皆悉空寂。什麼叫空寂,就是他以畢竟空的智慧來觀察一切法,無生無滅,沒有這種生滅變異的有為相,因為從一切法的本性上來觀察,一切法是不生也不滅的。

這不生不滅不是一句話,你把不生不滅念成一句話,那就產生自性執。不生,然後,不滅,這是兩句話,這句話懂嗎?不生,不滅,這是兩句話。你把這兩句話合成一句話講出來,不生不滅,剛好是一個東西不生不滅出現,那是自性執,我們應該講這句話,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它這都是兩句話,離開兩邊的。你不要把不生不滅,不垢不淨,把它讀成一句話,你要讀成一句話,你又創造了一個法的自性出來,有一個東西是不生不滅的,那你這個就不是空意了。

從畢竟空的角度說,一切法是不生也不滅,不大也不小,而且是無漏無為,我內心就暫時安住在一個無漏無為的境界,所以我這樣的思惟,不生喜樂。對於佛菩薩無量無邊的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不生喜樂。

我剛開始在修習空觀的時候,也有這種心情,我剛出家的時候修空觀,我讀《阿彌陀經》沒有歡喜心,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安排這麼多的七寶池八功德水,宮殿樓閣,覺得也不錯,但是好像說沒有很大的歡喜心,我是後來讀了《法華經》,慢慢的慢慢的,另外一層的突破,這個時候讀《阿彌陀經》起大歡喜心,這種妙用,無量無邊的莊嚴,起大歡喜心。

所以說,如果我們剛開始修空觀的時候,如果沒有一個人引導你從空觀中出來,你真的會讀到佛土的莊嚴,你真的會像迦葉尊者的心情一樣,這一切法不生不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不生喜樂。

當知若見無為入正位者,其人終不能發三菩提心。此即定力多故,不見佛性。

如果你在這種畢竟空的大安樂的境界裡面入了無為,以這個為究竟目標了,你就證入了,當然這個證入就是阿羅漢位了,這個人的結果就很難再發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心了,就是定力多故,不見佛性。

有時候,我們菩薩道一路走過來,真的感覺到善知識的指導非常的重要,一點的差錯那都不是三言兩語能夠彌補,那一差錯,是百千萬劫距離的差別。

你看《華嚴經》,《華嚴經》它對菩薩道的開示怎麼樣呢?怎麼說法呢?《華嚴經》說: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薩影現中。第一個是講菩薩修空觀的一個境界,菩薩是怎麼修空觀的呢?菩薩那一念心的清涼月啊,常游畢竟空,你看他用游字,你看那一個月亮,它在空性當中是活動的,不是安住的,這句話就講的很清楚了,菩薩的清涼月是常游畢竟空,是在空性裡面活動的啊,他才有辦法眾生心垢淨,菩薩影現中,才能夠跟眾生感應道交。月亮的好就好在,它在空中是活動的,它不是死死的咬住空性,它在空性裡面游動的,這個地方是給我們菩薩一個修空觀的一個消息,不要錯損菩提。

不過話說回來,我們也不要因為修空觀能夠墮二乘而不修空觀,這個空觀是三乘人必修的法門。智者大師講,這個通教,般若波羅蜜的空觀智慧,通前通後,三乘共坐解脫床,沒有一個菩薩不修空觀能成就菩薩道的,沒有。你沒有修空觀,那你怎麼安住你的內心呢?安住在自我?安住在自我你行菩薩道,諸多過失,那一定都是有漏的,那都是不及格的了。

沒有修空觀修菩薩道,修的善業都是不及格的,人天善法。

這句話就是說,空觀應該修,但是不能執著,因為它是一個方便,它是一個以無所得為方便,無所得的智慧是趨向於菩薩道的一個方便,依止這個般若波羅蜜的方便來消滅我們的我執法執,是這個意思,可以修,但是不要錯損菩提,這是證果的第一個功德。

己二、修方便隨緣止成就假觀

他這個是有一個次第的,先空觀,次假觀。

若菩薩為一切眾生,成就一切佛法,不應取著無為,而自寂滅。爾時應修從空入假觀。則當諦觀,心性雖空,緣對之時,亦能出生一切諸法,猶如幻化,雖無定實,亦有見聞覺知等相差別不同。行者如是觀時,雖知一切諸法,畢竟空寂,能於空中修種種行。如空中種樹,亦能分別眾生諸根,性慾無量故,則說法無量。若能成就無礙辯才,則能利益六道眾生,是名方便隨緣止。乃是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亦名法眼,亦名道種智。住此觀中,智慧力多故,雖見佛性而不明瞭。

菩薩剛開始是修空觀,從假入空觀,先把自己的心安住好,這是第一個,先把心帶回家,在心中先蓋一個大殿,把心安住在大殿裡面,然後做第二件事情:若菩薩為一切眾生,成就一切佛法。你要能夠追求兩個事情:第一個,要利一切有情;要成就一切佛法的功德。

就是說,你安住在空以後,要憶念你的菩提本願,你的目的不是追求空性,你學習佛法的目的不只是把你的生命停下來,這樣消極自利就可以了,你學習佛法的真正目的是要利益一切有情,而成就佛的一切功德,既然你依止這樣的目的,你就不應該取著這個無為的境界,而自寂滅。那怎麼辦呢?爾時應修從空出假觀。從空性當中出來,在假名假相的境界繼續的活動。

那怎麼樣從空出假呢?則當諦觀,心性雖空,緣對之時,亦能出生一切諸法。從本性的境界來觀察我們這一念心是空,但是你起心動念,一個念頭一出現,它就有各式各樣的因緣果報,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

我們前面說過了,說你動一個念頭,就有各式各樣的因緣差別出現了,這個因緣就像魔術師所幻化的境界,雖然沒有真實性,但是它有暫時的見聞覺知的假名假相假用的差別,所以行者如是觀時,雖知一切諸法,畢竟空寂,但能於空中修種種行,從真空當中生起六波羅蜜的功德。

這以下講出一個譬喻,如空中種樹。這個空中種樹是出自於《維摩詰經》,不過智者大師講這個空中種樹就講的比較簡略了。他這段經文是說,三乘共坐解脫床,還是這句話,《維摩詰經》說,二乘人也證得畢竟空,大乘的菩薩也證得畢竟空,但這兩個畢竟空有所差別,什麼差別呢?

說二乘人的畢竟空,他不能種樹。你看到哪一個人在虛空中種樹的,那麼,菩薩能夠在空中種樹,為什麼呢?因為菩薩有大地,菩薩有菩提心的大地,菩薩能夠在大地跟虛空當中種樹,就是有這個大地的差別,就是菩薩有菩提心。

所以菩薩學者,他證得空性以後,他那個菩提心會推動他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為了成就無上的佛道,他就會從空出假,就像在空中的大地中種樹一樣。這樣,菩薩他就不會懈怠,他就會廣學一切的法門,來分別眾生的諸根,性慾的無量,他就會想辦法分別眾生根機的厚薄,他的過去的習性,他的喜好,這個人喜歡佈施,這個人喜歡持戒,這個人喜歡修習禪定等等,分別他的好壞,應機說法,說法無量。

若能成就無礙辯才,則能利益六道眾生。這個地方是說,菩薩在空中怎麼種樹呢?他要學習兩件事情,這個假觀事實上是要學習兩件事情:第一個,學習去觀察眾生的根機;第二個,學習無量無邊的法門。

就是說你做為一個中醫師,你第一個要把眾生的病給把出來,第二個你還要知道各式各樣的藥性,因病與藥。菩薩利益眾生亦復如是,你要廣學一切的法,知道佛陀所宣說的無量無邊的法門,然後再要去觀察眾生差別的根機,你要知道他無始劫來,哪一個煩惱比較重,哪一個善根比較強,應該先要用什麼方法來度化他,這個就是所謂的方便隨緣止,對各式各樣的因緣來施設不同的方便。

這個是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亦名法眼,亦名道種智。這個道種智,這個道,什麼是道呢?諸佛道法謂之道,你要學諸佛的無量無邊的道法,這是藥。什麼是種呢?眾生根性謂之種,你要能夠分別眾生差別的根性,這是種。所以這個假觀叫道種性,一個是藥,一個是病,把它合和起來。

住此觀中,智慧力多故,雖見佛性而不明瞭。他已經能夠觀察到中道的佛性了,但是還不圓滿,是這個意思。

智者大師的這個假觀他是就著一般的聖道門來開顯的,一般的聖道門的假觀是觀察眾生的根機,學習無量的法門,這是對的。但是站在淨土的角度,他這個假觀看這個淨土宗的歷代傳承祖師的開示,他好像還不要你去分別眾生的根機,他要你去分別娑婆世界的苦跟極樂世界的樂,他偏重在這個假觀,為什麼呢?因為往生淨土的關鍵就是願力,你一定有願力來引導念這句佛號,這句佛號才能趨向於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如果沒有願力的引導,這句佛號就在三界得果報了。

所以這個淨土的假觀,你看天親菩薩的五念法門:禮拜門,讚歎門,作願門,觀察門,迴向門,他這個觀察,還不要你觀察眾生的根機,他要你觀察娑婆世界的苦。

這個娑婆世界的苦,我們在觀察的時候要注意一點,你不能只是觀察三惡道的苦,當然這個別相的苦很重要,三惡道的苦這帖藥很重,治亂世用重典,貪戀心強,苦諦念之,這個是合理的,但是你一定要觀察到娑婆世界總相的苦,就是無常。就是說,我們有無量的生命,換句話說,我們一定有來生,你今生積集了很多的善業,你為什麼不在三界得果報呢?你一定是觀察到三界的果報是無常的。

就是說,你下輩子到天上去,很快樂,但是他會退轉,這個快樂跟不安穩性,說你買一個房子買在地震帶,你願意嘛?房子環境很好,你蓋的很漂亮,裝潢也很好,但是在地震帶,我看誰也不要,就是你住在裡面,你總是覺得不安穩,因為它隨時會破壞。

那為什麼說這個苦諦要安立在無常呢?因為無常故苦,這個相貌是通於整個三界的,而刀山油鍋的苦,它只是在三惡道。如果說,一開始你說服你自己,厭離娑婆的理由是因為有地獄,地獄的刀山油鍋,到了臨命終的時候,諸天的果報現前,你就控制不了自己了,因為你當初厭離娑婆的理由是有地獄,但是現在出現的不是地獄,所以你今天抉擇離開三界一定是安立在無常,因為無常是遍三界的。

說你為什麼要離開三界,因為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三界的房子再好,遲早會被無常大火所燒,極樂世界的房子沒有無常大火,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足夠讓你直至成佛。說我買一個房子買貴一點沒關係,買到這個房子能夠住永遠,一勞永逸。所以在分別假觀的時候,你一定要注意你這個觀察的智慧,是不是涵蓋三界,這個就很重要了。

這個是講到假觀,假觀就是分別假名假相假用,從這個角度上去分別。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功課還沒做完,可以明天再補嗎

我經常給我們道友說,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下定...

修行為什麼要不間斷呢

正精進。正精進不要雜亂,不雜為精,不間斷叫進。這個...

【推薦】靜坐的姿勢與數息觀

【禪修的方法】 靜坐的姿勢 初學靜坐者,即應養成正確...

未論學佛,先學修身

未論學佛,先學修身。今開十端,眾當諦聽: 一不欺心 ...

沙彌的發心

過去,在雀離寺有一位證得阿羅漢果的長老比丘。一日,...

惟賢長老《修學佛法的基本綱領》

尊敬的夏林長,各位護法居士: 我這次從重慶出來,經...

僧璨大師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

禪門的修道,並沒有特別奇特之處

無門慧開禪師(11831260)是宋代著名高僧,字無門,杭...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對治貪心的不淨觀及異體觀的修法

無始以來,眾生以顛倒分別妄執諸法為常,五欲為樂,自...

經書損舊佛像磕碰,該如何處理

問: 經書損舊、佛像磕碰,怎麼處理才恭敬如法呢? 上...

印順法師:修學觀音大悲法

觀世音菩薩手執淨瓶與楊枝,以瓶中的甘露水遍灑人間。...

身處逆境時,不要忘卻的七個信念

1、深刻反省自己,修行是不是做到了至心懇切,制心一...

普陀山的不可思議

說到普陀山的境界真是不可思議! 山上有前寺後寺,前寺...

知見的釐清和建立

昨天講到有各種各樣的邪見。如果我們修行人一旦被邪見...

面對今生的果報,我們只能懺悔認命

所以我們今天承受果報的時候,我們只有一件事情,懺悔...

至心精進,何願不得

【爾時。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法藏比...

用智慧水去灌溉這個願

我講一個《法句經》的小故事給大家參考。神通第一的目...

破舌識有自體

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於舌根,應不自嘗,云何識知是...

活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等到等到似乎我們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

中醫如何看「素食夠不夠營養」

中醫更強調吸收能力 首先,傳統中醫的角度,基本上沒有...

以三見闡明破三關

修行要在實行,不是口說就能起作用的。此事無形無相,...

【推薦】父母過逝時,勿行落井下石之孝

【白話文】 昨天收到你寄來的訃信,知道你父親在上個月...

對別人最深的傷害是語言

在一個村子裡有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極其優秀,可是...

不能只欣求極樂,還要能厭離娑婆

念佛人不是只有念佛,你要培養信願,所以它是三資糧。...

【佛教詞典】八種法

三三昧、四禪定、四無量心、五無色定、八背捨、八勝處...

【佛教詞典】眼內處

【眼內處】 p0998 集異門論十五卷一頁云:云何眼內處?...

【視頻】惜福延壽命

惜福延壽命

【視頻】慧律法師《這種種的苦行都沒有意義》

慧律法師《這種種的苦行都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