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六十四面:
舉要言之,若作種種五塵,惱亂於人,令失善法,起諸煩惱,皆是魔軍。以能破壞平等佛法,令起貪慾、憂愁、瞋恚、睡眠等,諸障道法。
這以下智者大師講完魔境的差別相貌以後,他做了一個總結:舉要言之,或者是做種種的五塵,他的目的,惱亂於人,令失善法,起諸煩惱。這個魔在惱亂我們的時候,基本上他是兩個次第:
第一個他會先讓你令失善法,你本來念佛念的好好的,你這個魔境禪相會出現,你一定是先把佛號忘失了,把止觀的功德先忘失了,亡失你的所緣。然後第二個次第,你看到禪相才會生起貪慾,瞋恚的煩惱,這個是魔在破壞止觀的一貫的方式。第一個一定會讓你失掉止觀的所緣境,然後再使令你生起煩惱。
以能破壞平等佛法。佛法的關鍵是依止這個真如佛性,平等佛法,令起貪慾、憂愁、瞋恚、睡眠等,種種障道的法,這個都是屬於魔。
這以下把這個魔,智者大師引用《智度論》加以解釋。智者大師說的這個魔是內在的煩惱魔,因為智者大師的意思,內魔不生外魔不起的。引《智度論》有十種的魔軍。
如經偈中說:
欲是汝初軍 憂愁為第二
飢渴第三軍 渴愛為第四
睡眠第五軍 怖畏為第六
疑悔第七軍 瞋恚為第八
利養虛稱九 自高慢人十
如是等眾軍 壓沒出家人
我以禪智力 破汝此諸軍
得成佛道已 度脫一切人
這以下智者大師講出了,我們在修習止觀的時候,有十種的敵人。
第一種敵人,欲是汝初軍。這個欲指的男女的貪慾,這個是我們最大的敵人。說我們無量劫來,為什麼會流轉生死呢?當然這當中有很多因緣,但主要的因緣就是貪愛男女的色身,這個貪慾的煩惱,可想它的力量有多大,它使令我們一次一次的無量劫的在三界裡面流轉,而每一次的流轉都受到很多很多老病死的痛苦,但是我們在這樣的痛苦當中,我們還是歡喜跟貪慾的煩惱一起活動,可見它的力量有多大,明明知道這個生死是痛苦的,但是還是願意繼續流轉下去。
當然這個對治,佛法的對治從根本上的,對治顛倒。為什麼會有貪慾呢?就是我們認為男女的色身是美妙的,這個淨顛倒。所以我們應該觀察,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長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糞。觀察我們色身的相貌,從內在的觀察是一堆白骨,內盛三十六種不淨物的合和,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而且它還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糞,九孔經常流出不淨物,這樣子的觀察就把我們內心當中那種清淨的顛倒,慢慢慢慢就消滅了,使令我們恢復一種智慧的光明。這個欲是我們第一個要挑戰的。當然這個不僅僅是止,要修觀的,修不淨觀。
憂愁為第二。這個地方的憂愁指的修行人,說我們剛剛開始修行的人,斷欲去愛,我們放棄了三界的慾望,但是這個時候止觀的功德還沒有生起,這個時候內心會有憂愁的感覺,出了家以後,或者發心修止觀以後,你感到悶悶不樂的,這個就是憂愁,因為你平常的心情,你歡喜做這件事情,做那件事情,你才會感到快樂,雖然它本質不是快樂,但是你自己認為這樣做是快樂。那現在你知道做這做那是障礙止觀了,你勉強自己不去做,你這個時候就會憂愁。
這個憂愁的對治,你應該去思惟這個放逸的過患,思惟修行的功德,思惟你未來的廣大的功德,這個時候對治你的憂愁。這個是第二軍,這個一般都是在修行的時候才會有的。
飢渴第三軍。飢渴是對飲食的貪著,當然這個飲食不能完全斷除了,這個要調和,使令它能夠很正常,要調和。
渴愛為第四。這個渴愛是指生活的資具,對於一般的生活資具,房子了,車子了,生活的資具。
睡眠第五軍。睡眠也是調和,也不能完全斷除的。
怖畏為第六。這個怖畏是說你曾經造了一個殺盜淫妄的罪業,你真實的在佛前如法的懺悔了,但是你內心當中還是怖畏,這個就障道了。尤其是臨命終的時候,你要生起怖畏啊,饒你有再大的功德,都經不起這一次的怖畏。
所以臨終的關懷,他一定要把你心的罣礙解開的,讓你內心能夠開朗,你念佛才能感應道交的。你心有千千結,念佛也沒用,沒辦法感應道交,所以這個怖畏也是很厲害的。當然這跟智慧有關係,你如果認為這一切法都是真實的,造的罪業就永遠不能消滅了,罪業的本性是真實的,那你是要消滅這個怖畏就比較困難。
你要是能夠從生命的根源去思惟,我們生命的根源是一念的清淨心,從一念的清淨心來觀察我們各式各樣的煩惱,各式各樣的罪業都是如夢如幻,它能夠假借因緣而生,它也能夠假借因緣消失。諸法因緣生,可也能夠諸法因緣滅。假借一念的顛倒造罪而顯現這樣的罪業相,也能夠假借一念的慚愧心,依止清淨的儀軌,也能夠消滅,這樣子來消除怖畏。當然這個消除怖畏不是等到臨命終了,平常就應該把你有怖畏的地方趕快消除掉。
疑悔第七軍。這個疑,就是懷疑師長,懷疑法門,懷疑你自己的力量,疑師、疑法、疑自。悔是後悔,你不該做的事情做了,做了以後就後悔,這也是一個障道的,疑悔。不過這個疑比悔更厲害,信為道源功德母,你有各式各樣的病,你對佛法很有信心,師長有信心,你還有救。你對教育你的師長,對各式各樣的法門有懷疑,那就比較困難了,這個人的信心善根薄弱,就比較有困難了。
瞋恚為第八。當然一般人也經常會發脾氣了,這個不談。假設是一個修行人,他會發脾氣啊,多少這個人是一個精進的人,多少。或者是持戒精進,或者是打坐精進,或者是智慧精進,總之他內心當中一定有一個他感到驕傲的功德。那這麼有功德怎麼會有瞋恚呢?因為他有這個功德,他就會跟別人相比,說,你們這些人都是放逸的境界,就開始生氣了。
菩薩戒對這個嗔心的訶責的製法特別的重,你看菩薩戒有不少是跟嗔心有關的,嗔心不受悔,嗔心不受悔還是波羅夷罪的,你發了脾氣,別人向你懺悔,你說,不可以,你對我懺悔,我不能接受,這是原則問題,波羅夷罪。你看佛陀制這個罪制的這麼重,因為你這個菩薩,你要利益有情,眾生才不管你智慧高不高,你對我慈悲心,我就皈依你。所以你要把這個佛法散佈出去,這個慈悲心是根本。嗔恨心重,沒有人親近你啊,你這個人太清高了,曲高和寡,佛法就不能流通出去了。這個小乘的戒重貪,小乘以出離心為主,這個貪是生起的根本,菩薩以利益有情為主,佛陀對這個嗔製法很重。這兩是不同的角度了。
利養虛稱九。有各種各樣的利養,財富了,資具了,各種利養,或者是是虛名,歡喜別人的尊敬,這個虛名是比較困難對治的。比如這個人有一個師長,你跟另外一個同參道友在一起,這個師長給另外一個人東西,沒有給你東西,你內心一定不高興。你為什麼不高興呢?你並不是很在乎那個東西的價值,而是說你怎麼看不起我呢?主要還是在乎那個虛名,那虛名的執著比那個財富還厲害。當然這個虛名跟「我」有關係了,我們認為有一個「我」的人,他就歡喜別人尊敬。
自高慢人十,這個自高也是跟我有關了,這個功高我慢一般也都是有點功德的。
中國文化的《易經》,就講我們人生命要怎麼樣趨吉避凶,《易經》講了很多。什麼是易?有三層意思:
第一個是變易,說明這個現象各式各樣變化的相貌,叫易經。說一個人富貴可能變得貧窮,貧窮也可能變得富貴,這個生命的現像是變化的。第二個這個易當不變異講,這當中有一個不變化的規則存在,這個易又有不變異的意思。第三層這個易當簡易講。就是《易經》這部經的殊勝,它能用簡易的文字來表達生命玄奧的道理,叫做易,有三層意思。
那麼為什麼它說簡易呢?《易經》說了很多,主要就是兩句話,我們可以用兩句話來總持《易經》的內涵:
第一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你希望趨吉避凶,那怎麼辦呢?積善,你積不善,你就會有災難出現,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你希望趨吉避凶,那怎麼辦呢?斷惡修善。
第二個謙受益,滿招損。《易經》對這個謙似乎特別讚歎,謙卑會使令一個人不斷的受益,你高慢只有讓你自己折損你的功德,對你一點都沒好處。我們中國文化,對這個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似乎特別的重視。你看南傳佛教,西藏佛教,對這個謙卑不是很強調,當然佛法講無我觀,其實那個謙卑最後的方向,它是跟無我相應的,你雖然剛開始是從有相的謙卑下手,但它的目標是趨向於無我的。
如是等眾軍,壓沒出家人。前面十種煩惱的軍隊,破壞的是修行人,出家人是個代表,也包括在家的修行居士,那怎麼辦呢?我以禪智力,破汝此諸軍,得成佛道已,度脫一切人。這是佛法的一個殊勝處,佛法面對煩惱,怎麼辦呢?我以禪智力,破汝此諸軍,這個禪就是指止,禪定力。心於所緣無分別住,這是止。這個觀就是對諸法實相的觀察思惟,以這種止觀的力量來破除我們心中的種種煩惱。
我曾經遇到一個天主教的神父,這個神父出家很多年了,我說你們天主教當中,人總會有煩惱的,你們也是出家了,出家以後有煩惱怎麼辦呢?他說我們去打羽毛球,游泳啊,把這個精神體力發泄一下,當然這也能暫時的去調伏煩惱。佛法調伏煩惱的態度不是讓你去打羽毛球,去游泳,我以禪智力,破汝此諸軍,佛法是從內心的顛倒下手,從根本上下手。破掉這個煩惱有什麼好處呢?得成佛道已,度脫一切人。成就自利的功德,得成佛道已,度脫一切人。我還是把這樣的禪智力來廣度一切的眾生,告訴後來的修學者如何的修止修觀。
這個是智者大師引用龍樹菩薩《大智度論》的一個偈誦,前面是說明這個魔境的相貌。
戊三、除卻之法
說明消滅魔境的方法。
行者既覺知魔事,即當卻之。卻法有二:一者修止卻之。凡見一切外諸惡魔境,悉知虛誑,不憂不怖,亦不取不捨,妄計分別,息心寂靜,彼自當滅。
我們在修行的時候出現了很多禪相,而這個禪相我們感覺它使令我擾動不安的,它對止觀是破壞的,我就知道,哦,這個是魔事干擾我。怎麼辦呢?我不能隨順它,即當卻之,我應該想辦法消滅它。那怎麼個辦法呢?
卻法有二:一者修止卻之。
修止,這個止,智者大師指的是體真止。你看到一切各式各樣的境界,你應該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它都是虛妄不實的,沒有一個真實的男眾女眾,一個老者,來跟我講話,它都是一個如夢如幻的境界,內心當中能夠不憂不怖,不取不捨,不妄計分別,這是講到由粗而細,先從不憂不怖下手,然後再不取不捨,然後再不妄計分別。
這個不取我們容易理解,還要我們不捨,智者大師說你還不要刻意去捨,因為它不真實,不真實的東西你怎麼能夠去捨呢?息心寂靜,彼自當滅。意思就是說,你內心當中有魔境出現,你繼續念你的佛,安住在佛號上,用佛號來鍛煉它,它如果是跟這個佛號相應的,它就會增長廣大;它如果跟佛號不相應,它就會慢慢消滅。用修止來消滅。
二者修觀卻之。若見如上所說種種魔境,用止不去,即當反觀能見之心,不見處所,彼何所惱?如是觀時,尋當滅謝。若遲遲不去,但當正心,勿生懼想,不惜軀命,正念不動。知魔界如即佛界如,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如是了知,則魔界無所捨,佛界無所取,佛法自當現前,魔境自然消滅。
第二個修觀卻之。如果有種種恐怖的或者是可愛的魔境,你修止它不消滅,因為一般的修行人,他不一定是念佛,沒有佛力加被,他可能是數息,這個魔力太強,修止還是不去,你怎麼辦呢?修觀。反觀能見之心,不見處所,被何所惱?觀察我們這個能夠見聞覺知的這一念心,它是不見處所的,換句話說這個明瞭的心,它是隨著因緣剎那剎那生滅的,剎那剎那的生滅,這當中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我不可得。我不可得,你來干擾我,那麼我不可得,你干擾誰呢?這個時候,尋當滅謝。因為這樣的一種對立心消滅以後,它也就慢慢的消失了。我們講感應道交嘛,世界上的事情不是單方面的,有一個能感的,又有一個能應的,感跟應要嘛兩個,要嘛都沒有,感跟應去掉一個,另外一個也是不存在的。
若遲遲不去,這個魔境,如果他過去跟你沒有什麼怨仇,他只是你修止觀,他故意來破壞你,這可能容易過關。如果說他過去跟你有一點怨仇,我們的生命有無量的生命,不是今生才有生命,過去生生世世多多少少得罪了一些人,這些人剛好到鬼神道去了,還有一點福報力,你剛好得到人身,又開始修行。這個時候,這個鬼神是有神通的,他一看,哎呀,我過去的怨家要修止觀了,要離開三界到極樂世界去了,我現在不找他,更待何時,那這樣子夾帶著怨仇而來的,就不容易了,就不是說三兩下修止觀,就容易消失的,因為他那個恨,太重了。
但是我們不要怕,這怎麼辦呢?但當正心,你還是端正內心,勿生懼想,不惜身命,正念不動。智者大師很強調不惜生命。不惜生命,我也去體會這件事情,你一個人怕死,你心中那個正氣就薄弱;你一個人果真不怕死,你那個力量是不可思議的。那力量不可思議,那個正氣啊,不要說我們修行人,古時候那些讀書人,那種士大夫,男人死耳,不可為不義屈,他只是為了讓世間上留下一個美好的名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們就能夠發動出那種浩然正氣。一個人不怕死的時候,力量很大的,就能夠感動很多人。
那麼說,你為什麼不怕死呢?每個人都愛惜生命啊,不過有件事情我們可以這樣想,你不管怕不怕死,你遲早要死,不是說你不怕死你就不死,而我們所關心的是我們來生去哪裡,就是我們關心的是,我們未來還要面對無量的生命,這是我們所關心的,不是我們今生死不死,今生是一定要死的,那我們今天修行是為什麼呢?追求來生盡未來際的安樂,是在這裡,還不是在乎我今生死不死。
智者大師這個地方講出重點。不惜軀命,正念不動。你一個人不怕死以後,你還不一定會死,你內心那個正氣發動出來的時候,那浩然正氣力量不得了。當然,只是一念的正氣是不夠的,不怕死還不夠的,還要正念不動。什麼叫正念不動呢?這就是智慧了。
知魔界如即佛界如,以般若波羅蜜的智慧觀察魔的境界,魔那一念無明妄想的境界它是畢竟空,佛的境界是萬德莊嚴,但是那明瞭性的本性也是畢竟空,魔境如佛境如,一如無二如。換句話說,從如的角度來觀察,佛跟魔是一體的,都是從如的角度。如是了知,則魔界無所捨,佛界無所取,佛法自當現前,魔境自然消滅。
我們前面說過,魔王他內心的活動範圍很廣大,他能夠現出凡夫的雜染的各式各樣的相貌,他也能夠現出佛陀的大威德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放大光明的相貌,但是有一個地方是魔王那一念無明妄想的心不能到達的,那就是一個畢竟空的一種涅槃的境界,所以說,你觀察一切法如的時候,你跟他就沒辦法感應道交了,所以說魔境自然慢慢消滅,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你內心當中跟涅槃的法相應以後,你的力量會增長,你本身這個抗拒魔的力量會增長。
在這個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他提到一件事說,蓮池大師是在雲棲寺做方丈,有一天一個信徒說,師父,山下有一個道士很有加持力,一個人有什麼災難有什麼病痛,他念念咒加持一下就好了。哦,蓮池大師很好奇了,有一天就專程下山去看這個修行人到底是做什麼事情有這麼大的加持力。
蓮池大師觀察以後,做了一個結論。他看到一件事,他看到人家供養這個道士,這道士不管對有錢人,對貧窮的叫花子,他完全的一視同仁,你供養他什麼錢,他不看的,他全部就丟到那個功德箱去。蓮池大師說,一念的平等心就有加持力,加持力怎麼來的,就是那一念平等心,這個一念的平等心跟什麼相應呢?那是跟真如相應。佛陀為什麼能現出那麼多的功德呢?三昧神通,那就是從真如流露出來的,所以我們觀察,佛的境界是如,魔的境界是如,一如無二如,我們這一念心是跟佛性的平等心相應的,這個時候你會得到佛性的加持力。
這個正念不動,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你觀察這個如的境界,你得到自性的加持力,自性功德的加持力,這是第一點,增加你的抵抗力。
第二個,你觀察如的境界,魔不能觀察如,你到如的境界,他不能到如的境界,這個時候你們之間的因緣就慢慢淡泊了,因為沒辦法感應道交了,因為這個如的境界是魔王所不能到達的,這兩層意思。
復次若見魔境不謝,不鬚生憂;若見滅謝,亦勿生喜。所以者何?未曾見有人坐禪,見魔化作虎狼來食人;亦未曾見魔,化作男女來為夫婦,當其幻化。愚人不了,心生驚怖,及起貪著,因是心亂,失定發狂,自致其患,皆是行人無智受患,非魔所為。
如果說這個魔境經常都不消失掉,有時候現,有時候不現,這個時候我們也不要生憂,因為這個正念不動,不容易啊。我們有時候正念不動,魔境消失了,但是我們的內心偶爾會跟這個如的境界相應,但是不能長時間,我們攀緣心太重了,我們一下子又從如的境界出來,又在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活動,又被魔王抓到,這時候,沒關係,你也不要憂。
為什麼?因為從古到現在,沒有一個坐禪人見到魔化做虎狼真的把你吃掉,也沒見到一個魔王現出男女,來真的跟你做夫妻,因為那都是幻化不實的,那只是你心中的影像而已,他不會真的把你吃掉的,那你為什麼會有障礙呢?障礙是你自己生起的,罪從心起將心懺,功德是你自己生起的。這個止觀呢,怎麼會有止觀呢?不是佛菩薩給你的,是你內心當中根據止觀的法門的操作生起的。怎麼會破壞止觀呢?也不是別人破壞的,是你自己破壞你自己生起的止觀。
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功德一定是你自己的內心生起的,而破壞你功德的,也一定是你的內心,不是魔王。所以說,只有愚癡的人心生驚怖,及起貪著,因是心亂,失定發狂,自致其患,你是自己破壞你的止觀,不是魔王。
無智受患,非魔所為。這句話就講的很明白了。你一個人受魔境干擾破壞止觀,你還不能完全怪別人,因為魔不能真實破壞你的止觀的,他能破壞你的止觀,他那麼辛苦幹什麼呢?他還現出那麼多的境界,他直接破壞你止觀不就成了,就是說,他是引誘你,讓你自己破壞止觀。
所以智者大師這一科標的題非常的好,覺知魔事,這個關鍵在這個覺知,要你覺悟,覺悟這個魔的境界是虛妄不實的,就是做這件事情,你能夠對這個魔境,不迷不取不動,關鍵在這個地方,他還不是要你消滅魔事,要你覺知。
前面的對治方法,都是偏重在一種自力,安住在自性清淨心的功德力。第二段就偏重在法力,佛法的力量,有時候我們內心羸弱,就需要靠法力的加持。
若諸魔境惱亂行人,或經年月不去。但當端心正念堅固,不惜身命。莫懷憂懼!當誦大乘方等諸經、治魔咒,默念誦之,存念三寶。若出禪定,亦當誦咒自防,懺悔慚愧,及誦波羅提木叉,邪不干正,久久自滅。魔事眾多,說不可盡,善須識之!
如果這個魔境來擾亂行人,很久很久都沒有去,那當然這個表示你跟它怨恨結的很深,這個時候你不要害怕,端心正念堅固,不惜身命也不要懷憂懼,那怎麼辦呢?讀誦大乘經典,讀誦《金剛經》《楞嚴經》《法華經》,一方面加強你的正念,一方面加強你的正氣,這個經典都有正氣。
或者誦治魔咒,《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默念誦之。這個默念誦之,是指在禪定的時候,出禪定的時候就要出聲了。如果經常存念三寶,念佛、念法、念僧,這個在禪定的時候默念誦之,如果是在出禪定,亦當誦咒自防,這個很重要。
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再三的強調,念佛人兼念《大悲咒》,因為我們無始劫來,跟很多人有很多很多的問題,盤根錯節,一時之間也不是容易處理的,你誦誦《大悲咒》保護自己,這個也很需要,當然出定以後,誦《大悲咒》要出聲。
或者懺悔,生慚愧心,對於過去所造的罪業,至誠的懺悔,拜拜《八十八佛》,或者誦波羅提木叉,頌戒,總之邪不干正,邪不能侵犯正,久久自滅。邪不勝正,那為什麼會有邪呢?就是正氣不夠,所以要加強這個正。
魔事眾多,說不可盡,善須識之!
智者大師說,我們對治這個魔境,關鍵是在這個正念不動。
在這個春秋戰國,春秋戰國是我們歷史上最混亂的時代,剛開始那個齊恆公,春秋五霸,第一個霸主,齊恆公,相管仲,九會諸侯,一匡天下。但是齊恆公,剛開始的時候發生一件事情,他還沒有做霸主的時候,這個魯國,就是孔夫子的國家,他得罪了齊國,得罪了齊桓公,齊桓公很生氣,要討伐魯國。這個時候齊桓公派鮑叔牙做將軍,領著幾千個兵車,浩浩蕩蕩從齊國一路殺到這個魯國的邊界去,從這個魯國的邊境勢如破竹,那當然這個魯國魯莊公派這個朝莫為將軍五百兵車去抵抗,五百兵車怎麼是幾千兵車的對手,一下就打到長塑,打到這個魯國國都的附近了,最後一戰,這個是生死存亡的關鍵,把整個魯國的國都都包圍起來了。
這個魯國的國君就很緊張,這個時候有一個大夫就舉薦朝劌,說朝劌能夠幫助我們退敵,朝劌這個時候就領著魯國的最後一千個兵車去打仗,如果失敗的話,魯國就滅亡了,朝劌跟這個鮑叔牙兩個對勢,當然那個時候朝劌一看啊,鮑叔牙氣勢旺,他從邊境一路打過來,三戰三勝,把朝莫打的都完全沒有信心了。
這個時候齊國就先擊鼓,當然第一步就攻擊,這時候魯國就一直退一直退一直守,這個時候朝劌就說,我們先不要擊鼓,等到他擊完三次再說。當然第一次不擊鼓就損失了一些兵將,第二次再擊鼓,魯國又再退,用那個擋箭牌擋;第三次又擊鼓又退。三次擊完鼓以後,朝劌說,我們現在可以擊鼓了,這個魯國一擊鼓的時候就一下子把齊國打敗了,打敗以後魯莊公很高興,說,你怎麼能打敗他們呢?
這個朝劌就講出一個很有智慧的話,他說,夫戰,勇氣也。打仗這件事情不是看人多人少,打的就是氣勢。你看看鮑叔牙,你看他那個時候的氣勢多旺啊,你怎麼打得過他,他從齊國浩浩蕩蕩領著齊國的軍隊興師問罪的,他從邊境一直打過來,你也看到了,那是三戰三勝啊。這個時候氣勢正旺,我們不能去抵抗他,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說,他第一次擊鼓的時候一鼓作氣,你看到了;他第一波攻擊的時候那第一波的攻擊勢力非常大,再而衰,你看他第二次的時候,就差了;第三次攻擊的時候,因為打仗是雙方面的,我不跟你打,我逃,那你還跟誰打呢?第三次打的時候就沒有力量了。那就是我們反攻的時候,彼竭我盈,你的氣勢正在衰的時候,我的氣勢正旺,因為魯國正退,那個兵將是很生氣的,忍了很久了,擊鼓的時候,所以這樣打,打勝了。
我們跟魔軍作戰也是用朝劌這個方法。可能我們過去的怨親債主在鬼神道或者是魔王,夾帶他過去的福報,這個時候,當然我們會念佛念法念僧,如果我們長時間不去,那肯定氣勢是很旺,但是世間上的事情有為法,會有用完的那一天,不管你是你的福報力,不管是你的氣勢,他總不是真如,真如是不生不滅的,它只要牽扯到有為法,他每一次對你的干擾,他就會折損一定的兵力,一定的福報力,你就跟他耗著,正念不動,就是這句話。你或者安住在你的空性清淨心,或者是念佛念法念僧念咒,他總有一天會把他的福報力耗完,因為他干擾出家人修行人他折損的福報力也很大的,當然他的心情是玉石俱焚,但是你就是正念不動,就是用朝劌的方式。
這個地方智者大師在文字當中就有這一層意思,你要不惜身命莫懷憂懼,但當端心正念堅固,就是這樣一種原則。這個是講到消滅魔境的方法,最後做一個總結。
是故初心行人,必須親近善知識,為有如此等難事。是魔入人心,能令行者心神狂亂,或喜或憂,因是成患致死。或時令得諸邪禪定智慧神通陀羅尼,說法教化,人皆信伏,後即壞人出世善事,及破壞正法。
這個是說明你著魔的過患,所以我們修行人要親近善知識,這很重要的,有時候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為什麼要有善知識的指點呢?因為經常會有魔難,特別是末法時代,魔強法弱。魔入人心以後,他會使令我們心神狂亂,或者是喜或者是憂,因是成患甚至於死亡。如果說你這個人有點福報力,他會給你一些邪禪定跟邪智慧,給你一些神通陀羅尼,使令你說法教化,人皆信伏,但是後即壞人出世善事,及破壞正法,最後你會造很多的罪業。
如是等諸異非一,說不可盡!今略示其要,為令行人於坐禪中,不妄受諸境界。取要言之:若欲遣邪歸正,當觀諸法實相,善修止觀,無邪不破。
故釋論云:除諸法實相,其餘一切皆是魔事。
總之這個魔事很多,有各式各樣的境界,說不可盡!今略示其要,為令行人在坐禪中的時候,要不妄受諸境界。就是不要去取著這種魔境界。取要言之:若欲遣邪歸正,當觀諸法實相。關鍵還是在觀諸法實相,觀一切法空,善修止觀,無邪不破。
故釋論雲。《大智度論》上說,除諸法實相,其餘一切皆是魔事。你跟諸法實相不相應的,跟清淨心不相應的,這一切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是生死流轉的事業,也就是跟魔相應的事業,因為魔的事業就是要大家一起在三界中流轉,魔王他就講明白,我是個牧牛者,我趕著牛在人間,在三惡道裡活動,這就是魔事業。
最後講一個偈頌,
若分別憶想,即是魔羅網;
不動不分別,是則為法印。
說我們這一念心有兩個大方向,第一個你修止觀你依止的是分別憶想,這種攀緣心,你遲早落入這個魔羅網,這個魔王就像蜘蛛編了很多的網,各式各樣的蚊蟲,跟這個網一接觸就被它抓住了。所以你在修止觀的時候,你不是依止菩提心,不是依止空正見,你依止分別憶想,那你入了魔羅網。
你能夠不動不分別,安住在你的清淨心,安住在你的菩提心,不動不分別,是則為法印。這個是趨向於涅槃的正法印。這是我們覺知魔境的一個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