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淨界法師  2021/12/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淨界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第一講)

我們今天能夠暫時放下世間的塵勞,大家在一起研究佛法的課程,這件事情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是非常的稀有難得。

基本上,我們佛法的修習目的是追求身心的安樂。這當中也包括了現世的安樂,也包括了來生的安樂。那麼這種身心安樂的出現,必須有兩個主要的因素:

第一個因素就是善業。換句話說我們的身口假設造作了善業,就會使令我們身心出現安樂的果報;假設我們身口的造作是一種惡業,就使令我們的身心出現痛苦的果報。所以我們追求安樂的第一個修行,就是必須要持戒,透過戒法的修持來斷除我們的身口惡業,來積集廣大的善業,所謂的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這是我們追求安樂的第一個條件。

其次就是我們內心的善念。假設我們的內心是擾動不安,這種情況也會引伸我們痛苦的果報;假設我們的內心是一種寂靜安詳,它也會引伸安樂的果報。所以決定我們安樂的第二個因素就是我們心中的念頭。所以我們在持戒清淨以後,進一步要做的就是以止觀的修學來調伏我們心中的妄想,使令我們的內心能夠安詳寂靜,寂靜安詳,這樣子才能夠達到究竟的安樂。

我們這次研究的課程《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天台智者大師的慈悲,他總共利用十科,從止觀的具足條件到止觀的方法,乃至於到止觀的功德相貌,總共有十大科,很清楚的有次第的引導我們如何地修止,如何地修觀。我們透過這樣的一個修學能夠使令我們今生乃至於來生得到身心的安樂,這是我們學習這個課程的目的。

現在我們看講義:《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將述此義,大科分四:

甲一、解釋標題

甲二、作者略史

甲三、隨文釋義

甲四、結示勸修   今初

我們解釋這個課程分成四大科來說明:

甲一、解釋標題。首先我們解釋《修習止觀坐禪法要》這八個字的題目。

甲二、作者略史。第二科我們介紹天台智者大師的一個生平、一個簡略的歷史。

甲三、隨文釋義。我們就隨順本文來解釋其中的一個義理,這是正文的一個主要的內涵。

甲四,結示勸修。我們最後以一個簡單的表解來總結這個止觀的意義。

現在我們看第一科,解釋標題。解釋標題,我們分成兩科:第一個是總釋標題;第二個是別釋止觀。先一個籠統地解釋,第二個再各別地解釋。

甲一、解釋標題

乙一、總釋標題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這次的標題是《修習止觀坐禪法要》,這個標題是個單法立題。就是一個法,沒有人也沒有譬喻,就是以法來立題。這個法有兩個法:第一個法是止觀;第二個法是坐禪,這也是一個法。有兩個法門,我們先照次弟來解釋,先解釋修。

修:磨練身心,對治習氣名之為修。

就是說我們以清淨的佛法來磨練、來鍛煉我們的身心,來對治我們的煩惱習氣,叫做修。所以這個修有修正的意思,把錯誤的顛倒的習氣,用清淨的法門來改造它,使令它變成清淨,使令它變成不顛倒。修,有修正的意思,麿練身心,對治習氣,名之為修。

習就是:數數造作,不令間斷。

數數造作,不令間斷,就是說我們這樣的一個修行,它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是一次一次地重複,要長時間地數數地去造作,不令使它間斷,叫做習。由生轉熟,由生疏,這個法門的運轉在內心當中是生疏的,但是你強迫它一次一次的在心中運轉,它就變成熟,由生轉熟,由熟生巧,它就有力量。

修習兩個法門,這當中第一個是止觀的法門,第二個是坐禪的法門。這兩個法門的關係,一個是總相,一個是別相。止觀我們過一會會特別的解釋,它是一個總相,就是這個課程的主要內涵,就是在講止跟觀,以止跟觀來調心。

那麼為什麼又要安立一個坐禪呢?

這個事情是這樣,這是一個別相,這是初學者的一個下手方便。雖然止觀的調心是通於行住坐臥,因為它是一個心地法門,不管你的身體的動作是在走路或者是站著或者是躺在床上或者是坐,行住坐臥都可以在內心當中去修習,都可以在心中去運轉,但是就著初學者來說,你以坐姿最容易相應,因為你如果是在身體的活動,身勞神動,你身體的活動會帶動你內心的擾動,所以它容易引生掉舉。雖然你躺在床上身體不動很舒服,但是你容易造成昏沉,睡著了。所以就著一個初學者來說,這個坐姿是最容易相應的。

所以這個地方,它在講完止觀以後特別地標出他的一個下手方便——坐禪,以坐姿來修習止觀。

禪就是靜慮,寂靜就是止,思慮就是觀。禪事實上就是止觀,以坐姿來修習止觀。換句話說呢,標題當中就是要我們修習止觀跟修習坐禪,一個是一個廣大的法門,一個是下手方便,這個是一個簡要地解釋這次的標題。

看乙二,別示止觀。第二段我們就要詳細地來解釋止觀的內涵,看丙一、止觀功德。我們先解釋為什麼要修習止觀?修習止觀對我們的身心有什麼好處呢?我們看第一段:

乙二、別釋止觀

丙一、止觀功德

一、《解深密經》云:慈氏,若諸聲聞、若諸菩薩、若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應知皆是此奢摩他、毘缽舍那所得之果。

佛陀在《解深密經》當中,他招呼了一聲慈氏,這個慈氏就是彌勒菩薩,他說世間上的三乘的聖人,不管是聲聞、不管是菩薩、不管是如來,這種三寶的境界,這種三寶的功德,這種三乘的聖人當然內心當中有很多很多的功德法寶,這當中提出了兩個功德:第一個世間的善法,第二個出世間的善法。

聖人他還沒有入涅槃之前,他有時候會入三昧,顯出種種的神通變化,這種有為的境界,有生滅變異的境界。其次他由於入涅槃了以後,他一念心由於甚深法性三昧跟一個畢竟空的真如法性相應,那是一種無相的真如的境界,無為的境界,沒有這種生滅擾動的這種相貌。

為什麼聖人會有這樣的功德呢?聖人的內心當中他為什麼能夠顯出種種的神通,他又能夠入無餘無為的涅槃,我們凡夫就不可以呢?這是怎麼回事呢?這不是上帝給他的。應知皆是此奢摩他、毘缽舍那所得之果,是在因地的時候,因為他曾經努力地修習止、修習觀所引生的功德。

換句話說,我們講心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我們在經典當中在看佛陀讚歎法寶的殊勝,讀《楞嚴咒》讀過一遍以後,你現世所造的殺、盜、淫、妄的罪業當下就消滅,能夠轉地獄的火成金蓮花,轉地獄的火成安樂果等等。

的確,這個法寶、這個法,真的有這樣的力量,但是,所有經典讚歎的這個法寶的功德,它決定不是在散亂心的時候出現,它一定是在一種寂靜的三昧當中,去運轉這個法,這個法才有這樣功德。換句話說,我們這一念心可以去操作很多的法寶,當然,我們這樣子一天散散亂亂的,也能夠出現少份的功德,但是如果我們今天有廣大的理想,要成就大功德,那你一定要修習寂靜,你要用止觀的法門來調伏你的昏沉掉舉,把你內心的力量、內心的堪能性加強起來,這個時候法寶在你心中運轉,才能夠生起廣大的力量。

所以這個地方佛陀就是勉勵我們,說聖人的世間出世間的這一切的功德莊嚴,他們都是在因地修行奢摩他和毘缽舍那所引生的果報。這個地方佛陀就直截了當地說出止觀是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功德的一個因地。

我們可以這樣子講,我們一個佛弟子,剛開始斷惡修善,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剛開始應該好好地持戒,以戒法來對治我們身口的罪業,進一步就要開始有止觀的修學,每天在家裡面半個小時、一個小時,有一定的時間,來自淨其意,這個是得到更深、更廣大功德的一個因緣。

看第二段:

二、《佛遺教經》云: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

第二段是引用《佛遺教經》來開示,說汝等比丘,包括了所有的七眾弟子。說佛弟子,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就我們經常的在一天的工作之餘,每天晚上或者早上有一定的時間來幹什麼呢?做一些攝心的功夫。攝心的功夫有什麼好處呢?你內心容易安定,不要讓你內心當中一天到晚擾擾動動的,生命就在擾動當中度過了,不要這樣子。

那麼佛陀你要我們修定有什麼好處呢?佛陀就解釋修定的好處。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就是說假設你能夠讓內心當中保持寂靜住,你能夠知,知就是能夠深入地觀察生命的真相,你能夠觀察到生命有種種的這種生滅變異的相貌。

我們一個人內心當中經常心外求法,在廣大的色香味觸法裡面跑來跑去,這樣子紛紛擾擾這個境界,我們很難看到生命的真相。佛陀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我們這一念擾動的心跟這個法一接觸,一點都沒有感覺,就像湯匙放在湯裡面,我們不能去嘗到湯的味道。

但是我們的心寂靜下來,到佛堂當中先拜拜佛,懺悔業障,然後經行一下坐下來修止、修觀,修觀、修止,讓內心寂靜,這個時候我們再以這樣的一種法寶,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來觀察這個身心,你會有強大的感覺,你會覺得佛陀是一個真實語者,他講話是這麼的真實。這個時候你對三寶的皈依就加強了,這個智慧會增長信心,就像說舌頭和湯接觸,你能夠明白這個湯的味道。

所以說我們能夠經常地攝心在定,我們就容易依止佛陀的指導去深入觀察世間的生滅法相,所以佛陀勉勵我們,說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

這段是一個總說,在以下講出一個譬喻,為什麼要這樣做呢?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說我們經常在定,心就不會擾動,講一個譬喻,說一個人他非常愛惜這個水,這個水指的是智慧,因為這個水能夠洗除我們身上的污垢,就像是智慧它能夠洗除我們心中的煩惱。那麼這個水怎麼能夠保存呢?善治堤塘。堤塘就是做一個圍牆,說下雨了,有很多的水,但是沒有堤塘沒有這個圍牆,水就分散掉了。

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

修行人亦復如是,我們為了要成就更深入的智慧,更廣大的功德,應該要經常修習禪定這個堤塘,使令智慧不漏失,這是一個修定的目的。

這個地方,從這段的開示,我們也知道一個消息,就是說這個止觀,它是要先成就止再成就觀。就是說你一定是先把堤塘做好了,才能把水累積起來。就是說我們去觀察生命的真相,你一定不是在擾動當中觀察,你一定是先讓心寂靜住,再觀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為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你的內心寂靜的時候呢,你把這個法寶在心中運轉的時候,你就能夠去深刻地體驗。

所以這個地方是說,這個止觀的修學,先修止,再成就觀,佛陀有這樣的一種意思。看第三段:

三、《大寶積經》云:

滿設恆沙界,珍寶供養佛,

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靜。

佛陀在這當中做了一個比較,說這當中有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佈施,是一個什麼樣的境界佈施呢?滿設恆沙界的珍寶,用滿是恆河沙世間這麼多的珍寶,這麼廣大的財物來供養誰呢?來供養佛,來供養最殊勝福田的佛。那麼你做這樣廣大的佈施呢,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靜。你不如在一天當中出家,當然這個出家也包括出世俗家,也包括你能夠出煩惱家。就是你在家裡面,你能夠拔出一個小時的時間,不要一天到晚跟煩惱在一起,我一個小時要解脫煩惱。幹什麼呢?修寂靜,這個寂靜就是修止修觀。

這個地方,我們很難明白佛陀這段話的一個本意,不過我們簡單地做一個解釋:

基本上我們這個安樂有兩種的安樂:第一個是屬於色身的安樂;第二個是屬於內心的安樂,這兩種差別。色身的安樂就是我們這個眼耳鼻舌身去接觸色聲香味觸,會有一種快樂的感覺,感官的感受,但是這種感受有兩個過患:

第一個,它是擾動不安的,就是這個感官的快樂雖然有樂受,但是讓你擾動,讓你弟子心不安,就有這個過患。

第二個它是雜染性的,就是說你在受用色身安樂的時候,它會增長你的煩惱跟罪業,這件事情很嚴重,會增長你的煩惱罪業。就好像說桌子上有美好的食物,裡面放著毒藥,你去嘗這個美好食物的當下,你也必須要去承當它所夾雜的煩惱罪業的毒藥,因為你不吃不行,藥已經放在裡面了。

所以說色身的安樂它有擾動性,有雜染性。

這個內心的安樂它的本質是寂靜的,就是說我們在佛堂當中的用功,出家修寂靜,你的拜佛,拜完佛以後靜下來誦一部經,或者思維一下經典的法義,這種甚深的法寶,內心當中產生一種法喜的安樂,這種內心的安樂它是寂靜的,雖然安樂但是它還寂靜,它不擾動。其次它是清淨的,它是隨順於涅槃的,它不會增長煩惱。

所以內心的安樂,哪怕是短暫的,就是說你這麼一個短的時間,一日當中能夠修寂靜,超過你以這樣的一種擾動的境界去修供養。一個是雜染性的,它是隨順於生死的;一個是清淨性的,隨順於涅槃的。所以這個地方佛陀做了一個比較。這個地方我們等於是引用了經典的三段開示來讚歎修習止觀的一個殊勝。

好,我們接下來看丙二、止觀的體性,這是講到正式的內涵。

淨界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止觀的修學你第一個要懂得方法,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它一定要遵守這個軌則,就是說你內心能夠遵守這個軌則,它就會出現這樣的功德;你內心不遵守這樣的軌則,你就不能出現這樣的功德;這個叫做因緣所生法。你有這樣的因緣就有這樣的果報,你不遵守佛陀這樣的因緣就沒有這個果報。所以說這個體性一定要弄清楚,你才知道怎麼去操作。

這樣的體性我們分成兩段,先一個簡略地解釋,再一個詳細地解釋。看第一段:

丙二、止觀體性

止:以善緣心,心一境性,諸三摩地,悉皆攝為奢摩他品。——《菩提道次第略論》

這當中我們分兩段來解釋。第一段是一個修因,第二段是一個證相,一個因地一個果相。修因是以善緣心,心一境性。先解釋心一境性。

心一境性是止的真正的體性。就是說我內心當中怎麼知道我安住在止的功德呢?就是你內心當中面對一個所緣境,如果是數息觀,它就安住在這個息,呼吸的息;如果是念佛人,他的所緣境就是佛號。你的內心當中對於你的所緣,能夠專一相續的安住,這個就是心一境性。

就是你把你過去那種攀緣的心,歡喜在色聲香味觸法活動的心,強迫它一次一次的安住在你的所緣境,這個叫作止的一個體性,心一境性。

這種體性是在什麼情況下完成呢?以善緣心。你內心當中必須跟善心相應,就是無貪無嗔無癡。換句話說,假設你是跟貪瞋癡相應去做某一件事,雖然這件事情非常地專一,非常地安住,不能夠成奢摩他,當然沒有奢摩他的功德,因為它是和煩惱相應。就是奢摩他一定跟無貪無嗔無癡的善心相應,這是基本定義。

這樣的一個因地的造作,有什麼功德呢?

諸三摩地。這個三摩地翻成中文叫等持,平等的等,執持的持。就是平等持心於一境轉。就是你內心當中經過你這樣的一個操作以後,你內心的狀態,它也不會掉舉,內心也不會太高,在那個地方浮動;但是它也不會太低,不至於昏沉,他內心當中是平等的,明瞭又寂靜,寂靜又明瞭。那麼平等持心,於一境轉,在一個所緣境當中呢,相續地運轉,這樣子叫三摩地。

三摩地當然很多了,念佛三昧、首楞嚴王三昧、法華三昧,就是你的所緣境不同,他就有各式各樣的三昧,但是他三昧的本質都是等持,都是平等持心,於一境轉。這樣子的一種因地跟他的果相叫做奢摩他品,品就是這一大類的,這是一個修奢摩他的一個因果。

再看第二段,第二段就講得更詳細了,把修止的一個內涵講得更詳細了。

獨處空閑,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解深密經》

我們也分成因跟果。因地有兩個,第一個是獨處空閑,這個是一個修止的環境。我這個修止在什麼環境下去修呢?獨處空閑。

獨處,就是說你這個修行,最好是一個人,或者是同見同行的大家共修,大家都共同修習一個法門,這個也叫獨處。就是說要麼我一個人在佛堂裡面用功,拜佛,讚歎禮拜,禮拜讚歎,你不可以跟不是修行的人在一起。就是說你在修行的時候,別人在客廳裡面看電視,你在客廳拜佛,不可以!初學者不可以,沒有那種功夫,所以說獨處。

空閑,就是說沒有吵雜的環境。一天當中你計劃一下,一天當中我需要耗損多少精力應付在這個現實的環境,然後我一天當中想辦法拔出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在自己的佛堂,沒有佛堂也無所謂,找一個空閑的環境,不受干擾的環境,這個是你要先準備一個環境。獨處空閑。

那麼他的方法呢?以下講他的方法:作意思維,這四個字很重要。

先講這個思維,這個地方的思維,是說善取所緣境的的相貌。就是說你今天修止,你有一個所緣境,比如說我們淨土法門有一個佛號,萬德洪名這個名號,你必須要透過你的身口的造作,或者是禮拜或者是讚歎,一句彌陀念誦聽,心念口誦耳聽,經過這三個階段,把你的佛號的相貌,在你的心中分明地顯現出來。你念佛的時候你可以創造很多很多的佛號,他也創造佛號,大家共修,別人怎麼樣我們不管,就是你自己要把這個佛號的聲音在你的心中分明地顯現出來,而不是把佛號念出來而己,就是這個佛號它要你把你外面這個佛號轉成你心中的一個佛號,把心中的所緣境顯現出來,這個叫做善取所緣境的相貌,叫做思維。

這樣的思維怎麼能夠成就呢?作意。這個作意在《百法明門論》,我們上一堂課在講《百法明門論》,說作意有兩種作用:第一個它有警覺的作用;第二個它有引導的作用。就是說它能夠把你這一念散亂的心警覺,我現在要念佛號了,這個時候它能夠警覺,它能夠提醒你,然後引導你這一念心去趨向於你所要攀緣的境界,引心令去自淨,引導這一念心跟佛號相應。

這個意思就是說作意,我們剛開始在修止,不是自然的,是違背我們的習氣,我們剛開始就是我們這念心的習慣,就是無量劫來這個串習的習氣,我們不喜歡受約束,我們喜歡自由自在的在色身香味觸法裡面跑過來跑過去,現在不可以,不能念要它念,不能專要它專,這個作意就是有強迫的意思,這個警覺講白話就是強迫。

你思維名號的功德,我不能夠再這樣散亂下去,我臨命終時怎麼辦呢?心中沒有皈依處,弟子心不安哪。我不行,我一定要讓這個佛號的力量在心中生根。這個時候你這麼一想,就產生一個警覺的功能,我不能在這個六塵境界跑來跑去,就像一個人沒有家一樣,在外面到處流浪,獅子、老虎就把我吃掉。這個時候呢,你透過你的作意產生思維,一次一次地去取到你的所緣境。

那麼取到所緣境以後,該怎麼辦呢?復即於此能思維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你這個動作,這樣作意的思惟,去取所緣境要相續作意,一次一次地重複,不是短時間的,你必須經常保持警覺,經常注意你的佛號在不在,經常注意你的心是不是跑出去了,相續作意思維。

如是正行多安住故,這個是一個成功失敗的關鍵。

說這樣的一個去取所緣境,這樣的事情不是三天兩天的,懺公師父勉勵我們所有的在家弟子做定課,這個定課就是一個固定的作息,今天你坐半個小時、念佛半個小時,明天還是半個小時,一年坐半個小時,十年坐半個小時,這件事你就不可思議,這就叫滴水長流,久能穿石。屋簷上的水滴雖然它很小,這個水又如此地柔軟,但是它又一次一次地滴在石頭上,它一次一次地同時的滴在同一個石頭上,這個石頭會被它穿破一個洞,所以這個地方的關鍵就是你要專。

修行要有成就,置心一處,無事不辦。就是你選擇一個所緣境,你專修大悲咒,你就好好地持大悲咒;你專修阿彌陀佛法門,你就好好地跟你的阿彌陀佛的本尊相應。

最怕你是怎麼樣呢?今天持大悲咒,明天念觀世音菩薩,後天念往生咒,各式各樣的法寶,什麼樣的法門都沒辦法成就三昧,什麼法寶在你心中操作起來都沒有力量,這個就不好了。

不過當然,我們允許有正行助行的,允許的,但是你的正行的時間一定是多的,有些法門是可以兼修,但是你內心當中所皈依的法寶那一定有一個固定的法門。所以這個地方講,如是正行,這個正行就是你的根本法寶在心中的操作,這件事情不是短時間的,多安住故,常時間地這樣子操作。那麼這個地方講到因地,這樣子有什麼樣好處呢?

起身輕安及心輕安。這個時候,我們一次一次地強迫自己在我們的根本法寶當中安住,剛開始會產生心輕安,就是你過去的這樣一個內心的一種粗重,我們內心打妄想打多的人呀,他能夠明白什麼叫粗重,妄想打多的人,就是內心的負擔很大。

那麼這一層粗重的境界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種內心的輕安,感到內心當中輕鬆安詳,安詳輕鬆,這個時候喝一杯開水都很快樂。所以剛一開始是有心輕安,然後還有身輕安,色身的四大你會覺得很輕安。這個是一個奢摩他的一個因果,是名奢摩他品。

這個奢摩他這個止,主要的就是兩個內涵:

第一個你要善取所緣境的相貌。不管是什麼法門,你絕對不可以說口念彌陀心散亂,你一定要把法寶的相貌在你的心中現出來,這是第一個。你的內心一定要取到你的所緣境,就是善取所緣境的相貌。

取到所緣境以後你做什麼事呢?心於所緣,專一安注;心於所緣,相續安注。你要專一的,一次一次的去安住在你的所緣境,這個是一個修止的一個內涵。

關於這個所緣境,我們也解釋一下:所緣境,智者大師他提出了有三個主要的所緣境:

第一個是眾生法。

眾生法就是你的所緣境是你的五蘊,色受想行識,或者是以色身為所緣境,或者是你的感受,乃至於你的想乃至於你的識,色受想行識。那麼一般的小乘的修行者,他的所緣境都是扣著現前的身心,身受心法。這樣的一種所緣境,他起觀的時候,這個時候觀察身心的時候,他主要是一種訶責的,厭離的,觀察身受心法是不淨是苦,是無常無我,他主要是依止這樣的心情,訶責性的,厭離性的,這是第一個所緣境,就是你的眾生法界,這樣一種雜染的境界。

第二個所緣境就是佛法界。

佛法界大部分是大乘的淨土跟密宗,他歡喜觀佛法界,就是觀察佛的身像或者是看看密宗畫的唐卡、檀城,把佛菩薩的依正二報畫出來,這個時候就本尊相應,或者是阿彌陀佛、本尊釋迦摩尼佛,內心當然先取所緣境的相貌,如果說是觀想觀像,眼睛要看佛相,看完以後你把佛相在心中把他現出來,善取所緣境的相貌;現出來不清楚,眼睛再打開再看一次,把影相再記下來,然後眼睛再閉起來,再把心中的佛相現出來,直到很清楚為止。

如果是執持名號的就是一句佛號念誦聽。

我們面對佛法界的心情就不像是前面的眾生法,一個訶責厭離的心情,這個時候的心情是讚歎皈依的,這個心情不同。需求本尊的加持,這個內心當中是通身靠倒的,這種時候一般都是屬於他力法門,就是屬於這種心中所緣的法界是一個清淨莊嚴的佛法界,佛的功德、佛的相貌、佛的名號。

第三種是心法。

這個心法它是通於染也通於淨。這個心如果是顛倒就落於眾生法界,如果心是清淨他就落入佛法界,就是以心為所緣境。一般的唯識跟天台都強調觀心,不過天台宗他比較偏重於觀察清淨心。所以天台宗跟禪宗的觀心它都是要你直接去照到你內心深處的清淨心,要你直下承擔。

唯識宗的觀心法門它要你偏重在觀察妄想,觀察妄想以後怎麼辦呢?訶責對治,是這樣的熏習。這個是第三種所緣境是以心為所緣境。

基本上我們在修止觀有這三種所緣境:第一個眾生法界,第二個佛法界,第三個是心法。站在淨土的角度偏重在佛號為所緣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功課還沒做完,可以明天再補嗎

我經常給我們道友說,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下定...

修行為什麼要不間斷呢

正精進。正精進不要雜亂,不雜為精,不間斷叫進。這個...

【推薦】靜坐的姿勢與數息觀

【禪修的方法】 靜坐的姿勢 初學靜坐者,即應養成正確...

未論學佛,先學修身

未論學佛,先學修身。今開十端,眾當諦聽: 一不欺心 ...

沙彌的發心

過去,在雀離寺有一位證得阿羅漢果的長老比丘。一日,...

惟賢長老《修學佛法的基本綱領》

尊敬的夏林長,各位護法居士: 我這次從重慶出來,經...

僧璨大師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

禪門的修道,並沒有特別奇特之處

無門慧開禪師(11831260)是宋代著名高僧,字無門,杭...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對治貪心的不淨觀及異體觀的修法

無始以來,眾生以顛倒分別妄執諸法為常,五欲為樂,自...

經書損舊佛像磕碰,該如何處理

問: 經書損舊、佛像磕碰,怎麼處理才恭敬如法呢? 上...

印順法師:修學觀音大悲法

觀世音菩薩手執淨瓶與楊枝,以瓶中的甘露水遍灑人間。...

身處逆境時,不要忘卻的七個信念

1、深刻反省自己,修行是不是做到了至心懇切,制心一...

普陀山的不可思議

說到普陀山的境界真是不可思議! 山上有前寺後寺,前寺...

知見的釐清和建立

昨天講到有各種各樣的邪見。如果我們修行人一旦被邪見...

面對今生的果報,我們只能懺悔認命

所以我們今天承受果報的時候,我們只有一件事情,懺悔...

至心精進,何願不得

【爾時。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法藏比...

用智慧水去灌溉這個願

我講一個《法句經》的小故事給大家參考。神通第一的目...

破舌識有自體

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於舌根,應不自嘗,云何識知是...

活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等到等到似乎我們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

中醫如何看「素食夠不夠營養」

中醫更強調吸收能力 首先,傳統中醫的角度,基本上沒有...

以三見闡明破三關

修行要在實行,不是口說就能起作用的。此事無形無相,...

【推薦】父母過逝時,勿行落井下石之孝

【白話文】 昨天收到你寄來的訃信,知道你父親在上個月...

對別人最深的傷害是語言

在一個村子裡有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極其優秀,可是...

不能只欣求極樂,還要能厭離娑婆

念佛人不是只有念佛,你要培養信願,所以它是三資糧。...

【佛教詞典】八種法

三三昧、四禪定、四無量心、五無色定、八背捨、八勝處...

【佛教詞典】眼內處

【眼內處】 p0998 集異門論十五卷一頁云:云何眼內處?...

【視頻】惜福延壽命

惜福延壽命

【視頻】慧律法師《這種種的苦行都沒有意義》

慧律法師《這種種的苦行都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