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三面,丁四、調和第四。
智者大師把修習止觀的內容分成了十科,前面的五科是一個修習正觀的方便,這是前面方便的第四科、調和。這當中分兩科:初、先明修心之要;二、正示調和之法。今初。
在調和五事之前,先說明我們修心,這個修心就是修止觀,因為止觀正是我們所修正的,是我們現前一念心性,叫修心。在修止觀當中有兩個重要的根本,兩個根本要建立起來:第一個真正發心,第二個是具足正見。
己一、真正發心
夫行者初學坐禪,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應當先發大誓願:度脫一切眾生,願求無上佛道。
這個地方智者大師告訴我們,行者初學修止觀,我們剛開始修習止觀,最主要的目的是欲修十方三世一切佛法。換句話說我們修止觀,並不是只是要得到一些人天的福報。你為什麼打坐?就是要治病,就是要身體健康,這樣的小小的境界而已,不是這個意思,是要修習十方三世的一切的佛法,成就諸佛一切的功德。
這當中你首先要注意一件事情,就是說,應當先發大誓願,你心中要先建立一個廣大的願力。什麼樣的願力呢?度脫一切眾生,願求無上佛道,這個等於是發菩提心的意思了。在《瑜珈師地論》上說,我們要發菩提心,有四種因緣能夠發起菩提心:
第一個就是見佛神變。你能夠讀誦大乘經典,看到大乘經典當中佛菩薩依止他這個禪定的三昧,現出種種的神通。你看到佛的這種自在神通的功德力,發起歡喜心,你就想,哎呀,這個無上菩提的功德太大了,我要成就無上菩提,我要成就這樣的神通。第一個因緣是見佛神變而發起的菩提心。
其次,聞法歡喜。你在大乘經典當中聽聞到這種真如佛性的道理,這種實相的道理,你感到非常的法喜,這樣的道理是從佛陀的無上菩提的智慧當中流露出來的,所以你也是希望成就無上菩提。第二個就是聞法歡喜。
第三個是悲眾生苦。你看到這無量無邊的眾生在生死流轉當中,受到老病死的折磨,而這些眾生都是你過去生的母親,你看到這個如母的有情,你想要救拔他們,你思惟,你只有內心當中成就無上菩提的功德,才有能力來救拔他們,所以,你悲眾生苦,發起了菩提心。
第四個哀聖教衰。佛法的這些正法,是世間的光明,當這些正法在世界上消失掉的時候,世界就是一個黑暗的時代了,大家就顛倒造罪業了,所以說哀聖教衰。你看到聖教要衰了,你自己生起一個使命感,要住持正法,續佛慧命,而發起了菩提心。
這當中的四個內涵,我們把它分成兩部分:
如果你是屬於智增上的菩薩,他發菩提心的因緣,他多偏重在思惟佛的功德,不管是佛的神通,不管是佛的智慧,偏重在見佛神變、聞法歡喜而發菩提心。有一類的菩薩是屬於悲增上菩薩。悲增上菩薩他發起菩提心的因緣,是偏重在思惟悲眾生苦,思惟在哀聖教衰。這是這兩個菩薩的發心因緣不同。
當然基本上來說,就是智者大師說的,度脫一切眾生,願求無上菩提。真正的菩提心的內涵,兩個都是要具足,一方面有一種心情要度脫如一切如母的眾生,使令他們解脫生死的痛苦;其次你也有一種心情,叫願求無上佛道,上求下化。這兩個都應該具足,但是應該有所偏重。有些人打坐的目的,是偏重在度脫一切眾生;有些人打坐的目的,是偏重在願求無上佛道,會有所偏重。這個是講到正,正確的發心。
這以下講到這個真實:
其心堅固,猶如金剛,精進勇猛,不惜身命。若不成就一切佛法,終不退轉!
前面是一種本質的正確。你為什麼打坐?你不是為了要追求身體的健康,不是為了人天的福報,更不是為了神通三昧,你的目的是要度脫一切眾生,願求無上佛道。而這樣的心情,在他的量上,其心堅固,猶如金剛。你內心對於這樣的一種願力,堅固不可破壞,就像金剛一樣。
在這個止觀修學當中,精進勇猛,不惜身命,智者大師就講到這個不惜生命。
我們要是不修行,我們很難體會智者大師講到這個不惜生命的這句話的內涵,但是你要是真正要修行,你要從你內心的妄想當中建立一種清淨的功德,而這個功德是要違背你無始的生死的妄想,逆生死流,那這個過程當中會有很多的逆境會考驗你,非常多的逆境,你本身的煩惱會障礙你,你的罪業也會障礙你,你的果報體也會障礙你,惑業苦,煩惱障、業障、報障,還有你無始劫的怨親債主在鬼神道,他也會障礙你,這個天魔波旬,他也會障礙你,後面講到這個覺知魔事,你有很多的逆境。
而你之所以能夠通過這個重重的逆境,關鍵就是你那一念要成就聖道、那一念要度化眾生的心情,達到了精進勇猛,不惜身命,你覺得你隨時可以放棄生命,沒關係的。你以這個成就無上菩提為最終使命,這種情況就是:若不成就一切佛法,終不退轉!
智者大師說,這個地方的關鍵點就是退轉的問題。說,我們這個修行人,很多人發心修行,但是真正成功的也不多,就是容易退轉,真正發心求生淨土的人也很多,真正達到臨終正念的人,實際上是不多,這個關鍵就是在於你因地的時候是不是發起了菩提心。
我們看智者大師的傳記,智者大師二十二歲受戒,他親近慧思禪師親近了八年,這八年當中學習法華三昧,得到了旋陀羅尼。三十歲離開了慧思禪師,到了瓦官寺講經,在那個地方講經講了八年,講《法華經》《法華玄義》《釋禪波羅蜜》。這八年當中,他的因緣非常殊勝,不管是朝中的大臣,不管是民間的信徒,對他都有很大的皈依心。他到三十八歲的時候,他思惟,佛法的因緣只是外表的興盛,實際的內涵已經是慢慢的消失了,所以他能夠放棄當時的名聞利養,而進入到荒山,那個時候天台山是荒山野外,他帶著幾個信徒到天台山繼續用功。果然在天台山用功,有所突破,創造了天台的教觀,使令天台宗的教法更加完備,流傳的更加久遠。
智者大師當初能夠生起這樣的抉擇是非常不容易的。比如我也看到很多的居士,也看到很多出家眾,我們剛開始親近三寶都不能說有什麼資糧,流轉三界中,何處是依怙。我們在三界當中,在顛顛倒倒的無明當中,我們受到很多的痛苦,然後皈依了三寶,修學了佛法,我們內心當中根據佛法的這些真理來操作、運轉,果然能夠滅罪生善,內心當中能夠生起很多很多的功德。但是有些人就在福報現前的時候退轉了,他就在這個通往大安樂的生死功德之前,在這些路邊的小花當中就把他給障礙住了,這種小小的順境,就把他給迷惑了。為什麼呢?就是他在因地的時候,他沒有把自己的目標給確定下來,這是一個問題。
你剛開始還沒發覺發菩提心的重要性,但是你一路走過去,等到你福報現前的時候,你沒有菩提心,你就通不過去了,這個障礙就通不過去了。所以《楞嚴經》上說,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你因地當中要是不真,夾雜著名利,你在福報現前的時候,你一定會被你的福報所障住,這就是一個問題。
這個地方是智者大師的慈悲,先明修心之要。就是你在修止觀,你修止觀以後,你根據佛菩薩這一類止觀的操作,內心當中會從一個罪業的心識,轉成一個功德的心識,甚至於在你的現生當中會出現福報的相貌出來,但是這都是一個生滅相,這還是一個無常的生滅相,你要繼續的走下去,廣大的功德在後面。
所以說,在修止觀之前,你一定要度脫一切眾生,願求無上佛道,其心堅固,猶如金剛,精進勇猛,不惜身命。若不成就一切佛法,終不退轉!你內心當中一定要有這個的理想跟目標。
己二、具足正見
有了目標以後,還要有一種智慧、抉擇。
然後坐中正念思惟一切諸法真實之相。
有了這樣的理想目標以後,你在這個寂靜當中要正念思惟。思惟什麼呢?一切諸法的真實之相。引用大乘佛法來說,也就是十法界的差別果報,佛菩薩的功德,人間的可樂果報,二乘的偏空涅槃,乃至於三惡道的苦,這些果報當中它有一個真實的一個相貌。這以下就解釋,什麼是一切諸法的真實相呢?
所謂善不善無記法,內外根塵妄識,一切有漏煩惱法,三界有為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故《十地經》云:三界無別有,唯是一心作。
這以下就把這個生命的真相給說出來了。這當中包括了一個因跟果的差別。
先講這個因,因相。這個因相有三種:善、不善、無記法。就是我們這個身口意,一動就是一個業相,可能是一個善業的相貌,可能是一個惡業的相貌,包括了善業、不善業、無記的業,這是個因地的相貌。
這個果報的相貌,內外根塵妄識。這個果報的相貌就是十八界,五蘊六處十二因緣十八界,開合的不同,就是一個身心世界。
這個妄識就是講的前六識,六識是內,這個身心裡面屬於內,這個六根六塵是屬於外。這個十八界,當然每一個人的十八界都不同,這個福報大的人,他的根塵識特別的莊嚴美妙;福報差的人,這個根塵識就比較丑陋卑賤。這一切有漏的煩惱法,三界有為生死因果法,是怎麼來的呢?皆因心有,是我們一念的心識所變現。這以下引證:
故《十地經》云:三界無別有,唯是一心作。
這三界的因果,它不是上帝創造的,它也不是自然出現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現前一念心識所變現出來的。這個大乘佛法的實相印,就是這個觀念,三界無別有,唯是一心作。
這個地方我們從唯識的角度,可以從兩個部分來解釋這句話——唯是一心作。
唯識學的意識,就是我們的心識,有粗的心識,有細的心識。粗的心識,那個前六識的活動,很粗顯;這個細的心識就是我們的第八識——阿賴耶識。這個阿賴耶就是一個藏,它能夠含藏無量無邊的善業惡業的種子。我們過去當中無量的生命,我們造了很多的善業,也造了很多的惡業,這些善業惡業都跑哪裡去了呢?我們的生命就像流水一樣剎那剎那的過去了。你造的業,你當時的行動,也是剎那剎那的過去了,諸行無常,但是你的業力可也沒有過去,完全被你的第八識給保存下來了,所以說第八識它有變現一期果報的功能。
就是假設你善業起現行,它就變現可樂的根身器界,諸根長的美妙,內心也特別的快樂;如果你罪業起現行,你的諸根就長的丑陋,內心也感到卑賤,這個就是由於你的阿賴耶識的業種子所變現,這個叫因緣變,完全是過去的善惡業力的因緣所變現。
其次就是一個粗顯的分別變,就是前六識,當然主要是第六意識,第六識夾帶前五識去分別你的根身器界,你會在這個根身當中安立很多的名言的分別,當然這個名言也可能是隨順於煩惱的名言,就是所謂的遍計執;也可能是這種隨順於佛法道理的名言,隨順於這個圓成實性。
我們講的唯是一心作,包括了你現在的生命的受用,有兩個主要的因素:
第一個,你過去業力所顯現的果報體;第二個,你現在的心情如何去分別它,如何去面對它;這個就是所謂的這一切的果報,主要是你一念心識所變現,也是你一念心識所去分別它。
若知心無性,則諸法不實。心無染著,則一切生死業行止息。作是觀已,乃應如次起行修習也。
前面是偏重在內心的作用,它能夠創造三界可樂不可樂根身器界,這以下是說明這個內心的本質,我們能夠了解這個內心是無自性的。這個無自性,就是說你內心的狀態,它是假借因緣的薰習才有的,離開了因緣,你內心的狀態就不存在了,它沒有一個獨立的自性。換句話說,你內心的狀態是可以通過止觀來改變的,因為它沒有自性。
那內心沒有自性,那麼依止內心所變現的諸法,也就不真實了。那麼心無染著,這一切的生死業力就停止下來了。
作是觀已,乃應如次起行修習也。
這個地方講到正見,就是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在《楞嚴經》裡,佛陀就問阿難尊者一句,說:阿難尊者,你知道為什麼嗎?佛陀的每一個造作,佛陀身體的一動,佛陀講一句話,佛陀的造作都能夠創造廣大的功德,為什麼眾生的每一個造作都會創造很多的罪業,這兩個生命體,同樣是一個有明瞭性的有情眾生,為什麼佛陀的種種造作都是跟功德相應,眾生的造作都是跟煩惱罪業相應,他問阿難尊者這是怎麼回事呢?當然,阿難尊者不能回答。佛陀說,主要的關鍵就是內心的迷悟。所以佛陀講出兩種心:一個是攀緣心,一個是常住真心。
就是說,我們今天在抉擇一個生命體,不管你看到一個男人或者一個女人,一隻螞蟻或者一隻鳥類的眾生,你怎麼判斷這個眾生他是一個功德或者是一個罪過?你去判斷他的內心狀態,就能夠看出來這個人的生命是快樂還是痛苦,可以看得出來。
所以你看那個《了凡四訓》,《了凡四訓》它也說,你跟一個人講話就知道這個人有福報沒福報,怎麼說呢?有福報的人講話他厚道,他講話不會傷人,他處處為別人著想,這個人,他的生命體,可以預知他的一生當中他快樂的時間多,痛苦的時間少。有一種人講話刻薄,這個講話就像刀子一樣處處傷人,你跟這個人接觸,你馬上知道,這個人一生當中,他肯定他痛苦的時間多,快樂的時間少。你能夠從他的內心狀態,你馬上能夠抉擇出這一個人,他是快樂還是痛苦,看得出來。
我們住在這個山上,看到很多眾生的相貌,有時候把佛法的道理看一看,發現佛法講的真是很有道理。比如我們山中有很多的鳥,跟我們生命最接近的就是燕子和麻雀。這個麻雀不會做窩,但是它喜歡佔燕子的窩,燕子喜歡在我們住的房子下面做窩,但是燕子它不在乎,你要佔,就給你,它就另外再找一個地方做窩。麻雀佔了窩以後,沒多久窩就給破壞了,麻雀不會愛惜,我看它的動作很粗獷。
而且還有一點,這個麻雀的胸量小,燕子胸量大。比如說,我們的淘米水去倒的時候,你倒在地上,如果燕子先來吃,麻雀再來吃的時候,燕子不會趕它走,它吃它的,有飯大家吃,胸量大。如果說這個米水倒下去,麻雀先來吃,燕子後來吃,那不得了,麻雀集體的把燕子趕走。所以說,這個麻雀的個性和燕子的個性不一樣。
所以說平常,你看燕子的個性它非常穩定,它看到我們一般人,它不怕的,除非你對它很靠近。你跟它有點距離,它看起來非常安神非常尊貴,非常的寂靜,它不認為人類會傷害它,因為它內心當中從來沒想過會傷害別人。麻雀不同,麻雀你老遠看到它,它跳到地上去叨米的時候,它眼睛東看西看怕你傷害它,隨時看,怕你去傷害它。
我們看麻雀和燕子的個性,我們知道,麻雀的一生當中痛苦的時間肯定是多,燕子它果報體它也是畜生它也是共業,但是相對於麻雀來說,我們看燕子它安祥的時間多,它有事沒事就站在上面,看風景,欣賞風景,身體健康心情愉快。但是麻雀就非常燥動不安,因為它老是去傷害別人,它也假設別人隨時會傷害它。
這個地方是說一個什麼消息?說我們修止觀,我們剛開始修止觀是不容易的。你要把這個錢佈施做慈善事業,你要佈施,一個月花個三千五千不難,但是你要去改變你的個性,這個就不容易,因為它是無始劫來,每一天每一個念頭,無量個生命當中所累積的一個強大的習氣。
修止觀它正是對治你的習氣,你看這件事情,這可不容易啊。不容易的時候,你整天坐在那個地方,你有時候就會生起一個邪見,你說,我坐在這個地方幹什麼?我應該馬上行動起來做善業。好,你要是以為你這個思想是對的,你就放棄了修止觀,其實那是錯誤的,因為你未來之所以成就你廣大的功德,你臨命終為什麼能夠生起正念,往生西方,就是你在這個時候點點滴滴的栽培,那是一種隨順於解脫、隨順於聖道的功德,那哪是你在那個地方紛紛擾擾放縱你的煩惱習氣、微少的善業能比的。
這個地方智者大師他就很慈悲的指出來,你修止觀:第一個,你必須有一個廣大的理想目標,你要成就聖道,你要度化眾生;第二個,你要明白,你要憑什麼度眾生,憑什麼成就聖道,就是你要憑著你一念的清淨心,而這個清淨心的成就是你坐在那個地方修止修觀的時候,慢慢的慢慢的調整,就像你吃藥一樣,你不要小看,你坐在那個地方啥事都不做,你在那個地方入止、念佛、修觀,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其實你的內心當中已經在對治你無始劫的煩惱跟罪業了,那是一個滅罪的法門。
這個地方智者大師提醒我們三界無別有,唯是一心作。所以說,我們要改造我們的生命,第一個你一定要很有耐心的坐下來,根據止觀的操作原則,慢慢的慢慢的來調整你這一念心,你未來的生命才有希望能夠改變。
六祖大師說,自性若迷,夫何可救!如果你一生學佛,只是修一些福報,對內心的這些功德的開發一點不在乎,那你的生命,不就是得到一些零零散散的福報嗎?比如口渴,喝一杯開水如此而已,以後還會繼續口渴,不能夠徹底的改造你的生命,不可以。
你要改造生命,你心中一定要生起一個正念的力量,能夠對治你煩惱的正念的力量才可以。所以智者大師說,作是觀已,乃應如次起行修習也。你有這樣的一個心理準備,有一個理想目標,明白改造內心的重要性,這是一個影響你未來無量生命快樂痛苦的關鍵,這是一件如此重要的事情,你才可以去準備修止觀的。
這個就是你在修止觀之前你應該知道的兩個根本。
戊二、正示調和之法
在修止觀之前,我們應該要做一些調和的工作,這個調和包括調飲食、調睡眠跟調身、調息、調心,調五事。
這當中我們分成兩科,先看己一、釋名述義,先解釋什麼是調和。
己一、釋名述義
云何名調和?今借近譬,以況斯法。如世間陶師,欲造眾器,先須善巧調泥,令使不強不懦,然後可就輪繩。亦如彈琴,前應調弦令寬急得所,方可入弄,出諸妙曲。
這解釋調和的意義,智者大師先提出了兩個譬喻,使令我們明白這個調和在修止觀當中它所站的一個角色。今借近譬,以況斯法。我們先假借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一個淺近的譬喻,來比況這個調和的法門。
先講第一個譬喻,如世間陶師,這個接陶器的師傅要做這個陶器,欲造眾器,他要做一個花瓶或者做一個碗,各式各樣的陶器,他不能夠馬上去做,他應該怎麼辦呢?先須善巧調泥,這個泥土拿到以後不能馬上做成陶器的形狀,不可以!要把這個泥土調一調,令使不強不懦。要把這個泥土調的不太幹,因為太幹它的粘性不夠,捏造不出好的相貌;它也不能太濕,太濕的話,也不能成型,太懦太濕。這個水份要調的剛好,不強也不懦,不幹也不濕,然後可就輪繩,把這個調好的泥土放在這個轉動的輪盤上,再去捏造出你所要的陶器的相貌。
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在正式把這個泥土放在輪盤捏造陶器,就是正式修止觀。正式修止觀之前,你去把泥土調一調,這個就是調和五事。這是一個前方便,你這個泥土調的好,你後面做陶器就順利,你這個泥土沒有調好,正式做陶器就有障礙,是這個意思,這是第一個譬喻。
亦如彈琴,前應調弦令寬急得所,方可入弄,出諸妙曲。
比如彈琴,你也不能說拿到琴就彈,你要把這個弦調一調,令它寬急得所,這個弦不能太寬鬆,太寬鬆就彈不出美妙的音聲;也不能太緊,太緊也容易折斷。所以說把這個弦調到寬急得所,然後才可以去入弄,才可以去調弄,然後才能夠生出種種美妙的曲子。
我們正修調琴就是正修止觀,在正式彈琴之前去調弄這個弦,這個就是調和五事,你在彈琴之前你這個弦能夠調到寬急得所,你在彈琴的時候就順利;你這個弦剛開始沒有調好,你彈琴就有障礙,是這個意思。
這前面把這個調和講出兩個譬喻,我們能夠看出他在修止觀當中相關的地位。這以下和法。
行者修心,亦復如是!善調五事,必使和適,則三昧易生。有所不調,多諸妨難,善根難發。
我們在修心,我們以這個止觀來修正我們這一念心,它本來是顛倒的,把它修正成光明的,智慧的;它本來是充滿著煩惱罪業的,把它修正成充滿功德的。你在修行的過程也是這樣,你要善調五事,你要把你的飲食、睡眠、身、息、心,這五件事把它調的合適,使令它感到和順,使令它感到適當,這樣子,三昧易生,如果有所不調,多諸妨難,你止觀的善根就很難生起。
這個調和五事,是說我們修止觀,他也不是三天兩天能夠完成的,你這個內心當中,無量劫來,貪愛娑婆世界,貪愛五欲,他可也不是一天養成的,無量劫來念念相續,無有間斷才養成的,你現在要把這樣的一個方向調到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那是盡形壽的事情,那是一個廣大的事業,一個成佛的大事業。這個事業是一個盡形壽的工作,所以說,你首先必須要創造一個有利於修止觀的條件,先把你的身心世界調到一個隨順修止觀的條件,這樣子,你正式操作止觀就容易成就,三昧易生,是這個意思。這就是一個前方便。
這前面是講調和的意義,這以下講出調和的正式內涵。那麼怎麼調和呢?
看已二、調和五事。分三:初、調飲食;二、調睡眠;三、調三事。
智者大師這個調五事,他把這個飲食跟睡眠獨立的調,身、息、心三事,他認為這三個是分不開的,這三個要一起調和,所以我們就分成三科。
庚一、調飲食
一調食者:夫食之為法,本欲資身進道。食若過飽,則氣急身滿,百脈不通;令心閉塞,坐念不安。若食過少,則身羸心懸,意慮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穢濁之物,令人心識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則動宿病,使四大違反。此為修定之初,須深慎之也。故經云:
身安則道隆 飲食知節量
常樂在空閑 心靜樂精進
是名諸佛教
先看這個調飲食的方法,首先先說明這個飲食的功能。夫食之為法,本欲資身進道。我們之所以受用飲食,站在一個修行人的立場,它主要是有兩種功能:
第一個資身,滋養我們的色身。我們的色身,眼耳鼻舌身,這個五根的功能,如果沒有飲食的滋養,它就會敗壞,就死亡,所以這個飲食能夠滋養色身。
第二個進道。這個飲食到我們的身體,它產生的養分會給我們精神,使令我們內心當中會有精神體力來修止觀,有這個進道的功能。
我們欲界的果報體,我們欲界的身心世界它有三種慾望,這叫欲界。第一個是男女的慾望;第二個飲食的慾望;第三個是睡眠的慾望。站在一個修行止觀的角度,我們看佛陀的意思,佛陀要我們對男女慾望是完全的訶責,訶五欲。說這個男女的慾望對我們的身心世界只有傷害沒有好處,要完全的消滅。但是對於飲食跟睡眠那不是,你不能完全消滅,因為你的身心世界的確是需要飲食需要睡眠,只是要你適當。
所以說,對飲食跟睡眠的態度,他可不是訶責的,他的態度是調伏,使令它適當。因為夫食之為法,本欲資身進道,它有滋身進道的功德,是這個意思,這是說明飲食的功能。
以下的角度是不調的過失:
食若過飽,則氣急身滿,百脈不通;
令心閉塞,坐念不安。
如果你吃飯吃的太飽,對我們的身心世界是有障礙的,先講身體的障礙。氣急身滿,百脈不通。我們正常人氣血是很順暢的,有些人打坐久了,他的氣息從鼻孔一直深到丹田,這個呼吸非常的順暢。但是你這一天吃太飽,這個肚子漲漲的,使令你氣急,你就會發現你的呼吸不能到丹田,可能只到氣管或者到肺部了,呼吸短促了,那麼整個氣脈就不通了。就是說你吃的太飽會阻塞你的氣脈,使令它不通暢,會障礙你的呼吸,你本來呼吸能夠很長的,吃太飽就沒辦法,這是講到色身的障礙。
內心的障礙是:令心閉塞,坐念不安。這個令心閉塞就是說,我們一個人吃太飽以後,這個明瞭性很遲鈍,你本來前一支香打佛七的時候念的好好的,這一餐你吃太飽以後,你感覺你這一念心的活動,在操作的時候,不管修止,不管修觀,它這個活動就很遲鈍,就提不起勁。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身體的血液數量是固定的,血液能夠輸送空氣跟養分,血紅素跟養分,你要吃的太飽,為了消化你那麼多的東西,所有的血液都跑到肚子裡去了,那腦部的血液就不夠了。古人說,飽了肚子就餓了頭腦,這句話有道理。就是說,你吃的太多,就增加你消化的負擔,你為了要消化身體裡那麼多的東西,你所有的血液都跑到胃裡做消化了。你要去思考,你要打坐,這個身心的活動就有障礙了,血液不夠,就有障礙。
吃太飽則使令你氣急身滿,百脈不通;令心閉塞,坐念不安。拜佛也拜的不對,拜的沒有法喜,坐在那個地方第六意思在活動,修止修觀的操作也會感到很遲鈍。就會有這個問題。
若食過少,則身羸心懸,意慮不固,
此二皆非得定之道。
那好,吃太多不好,那我乾脆這一餐就不吃了,可不可以呢?也不可以。因為你這個欲界的身體,你有體力的消耗,你就需要補充你的營養。你在那個地方拜佛,又是修止修觀,精神體力的耗損太多,那你不吃東西,身羸心懸,身體的氣血太虛弱,因為你這個食物,經過你的消化,它會產生一種營養,滋養你的精氣神。那麼你沒有身體的滋養,身體就虛弱,身體虛弱,心就懸,心就浮動,意慮不固。你想要專注在一個所緣境就有困難,你這個心一用力,就用不上力,沒有力量,沒有精神。想要專注的修止,想要專心的觀察娑婆世界的苦,專心的去思惟極樂世界的樂,就專心不起來,因為你那個精神力量太薄弱了。所以此二皆非得定之道。吃的太飽,吃的太少,都不是一個隨順於修止觀的方法。
前面是講它的數量,這以下是講飲食的本質。
若食穢濁之物,令人心識昏迷。
打坐的時候,吃東西還要注意,不要吃那種穢濁,臭穢污濁的東西。這個穢濁之物我們從兩個方面來說,就是說這個東西它本質就是一個穢濁之物,比如說這個五辛,大蒜、蔥、洋蔥等等,這種東西它裡面的養分,對我們的身體會產生什麼樣的作用呢?生吃增恚,熟吃發淫。這個五辛之物你吃下去,生吃它容易增長你的瞋恚心,煮熟了吃容易發動你的淫慾心,所以叫做穢濁之物,會使你心識昏迷。這種飲食吃到你的身體,對你的內心會產生不良的影響。這是第一個,它本質就是一個穢濁之物。
其次,它本質不是穢濁之物,但是它放的太久了,這個東西壞掉了,生起細菌黴菌,你吃進去,也會讓你的身體心識昏迷。尤其是那個水果,我們那個水果有的地方,它在搬運的過程,經過碰撞,碰撞那個地方就容易腐敗,變成黑黑一塊,那個絕對不要吃,要把它削掉。那個水果變成黑色,那肯定有細菌黴菌在裡面。當然,你身體抵抗力強,你能把它消滅,你身體要是抵抗力差,那就有問題了,那時你就會有病痛了,你去打坐就會覺得不對勁了。所以說,不要去吃這個穢濁之物,因為它會使令你的心識昏迷。
其次,若食不宜之物,則動宿病,使四大違反。
我們身體的毛病各式各樣,地水火風,有些人,他的身體火氣旺盛,火氣旺盛你就多吃一些涼的東西來調和;有些人的身體比較寒冷,那寒冷,你就少吃瓜果類的東西,寒冷又吃西瓜吃哈密瓜,使令你的身體更冷。
所以你應該知道你的身體適合吃什麼東西,我吃這個東西下去,我發覺對我的身體對健康是隨順,我吃另外一個東西吃下去,不是上火就是太冷,不可以的,你要知道你的身體的體質,盡量不要吃不適合你的東西,否則會觸動你的老毛病。你本來就有這個老毛病了,這個飲食吃下去就更嚴重了,你本來高血壓,你又吃人參,吃下去,火上澆油,使令四大違反,四大就失調。或者是火大,上火,或者是風大,等等。
此為修定之初,須慎之也。
這以下用經典引證:
故經云:
身安則道隆,飲食知節量,
常樂在空閑,心靜樂精進,
是名諸佛教。
智者大師引用這個經典說,身安則道隆,飲食知節量,這個是修止觀的前方便。說我們的色身調的好,色身能夠安,我們心中在修學聖道,他就容易成就。所以說依止這個觀念,所以飲食要有節量,不要吃的太飽也不要吃的太少,也不要吃這種穢濁之物,也不要吃這種不適宜的食物。
這個事情是這樣,身安則道隆。我們在正式操作止觀的時候,我們念阿彌陀佛也好,思惟娑婆世界的苦,思惟極樂世界的樂,增長你的信願,這個止跟觀完全是內心的造作,跟身體一點都沒有關係。但是,在唯識的思想上說,我們這個第六意識要生起分別的活動,它要依止這個根,就是說這個心法要活動,它要依止色法,心法不能離開了色法單獨的活動,不可以。雖然色法本身不能修止觀,但是它是心法的依止處。所以說這個根有問題,它就障礙你內心的狀態。
你看我們佛陀制戒,制酒戒,酒戒是怎麼制的呢?說佛在世的時候,有個村莊,有一條大湖泊,這個湖當中有條毒龍,經常跑出來傷害老百姓的財產和生命,這些居士就到僧團,來請比丘派人出來調伏這個毒龍。比丘就派這個周利盤陀伽去,大阿羅漢。周利盤陀伽一個阿羅漢,他顯神通,當然毒龍也有神通,但是這個凡夫的神通怎麼比的上阿羅漢的神通呢?阿羅漢的神通有這個聖道,一下子就把毒龍給調伏了,周利盤陀伽把這個毒龍給放在缽中,帶到僧團去了。
調伏了毒龍以後,這個居士隔天就很歡喜,除掉了他們的大患,就準備了很多的飲食,請周利盤陀伽來應供,感謝尊者周利盤陀伽。周利盤陀伽應供的時候吃了很多的東西,這旁邊就有一碗黑酒,用水果釀的黑酒,他口渴啊,就一下子就全部喝光。這黑酒喝光以後,他就醉了,在回僧團的路上,他就東倒西歪倒在地上就爬不起來了。這個時候佛陀跟阿難尊者從遠方回來,在僧團前面的路上,看到周利盤陀伽倒在地上,佛陀就明知故問說,這個人是誰呢?阿難尊者說,這是周利盤陀伽。佛陀說,哎呀,這個周利盤陀伽,是不是昨天調伏毒龍的那個周利盤陀伽?阿難尊者說,是的啊。佛陀說,你看他現在能不能調伏一隻蛤蟆?阿難尊者說,不可以,連一隻蛤蟆都沒辦法調伏。
佛陀這個時候就把所有的比丘都招集過來,種種訶責。你看,他昨天能夠調伏一條毒龍,今天躺在地上,連一個蛤蟆都不能調伏。所以佛陀就種種的訶責飲酒的過失,就製定了飲酒戒。
蕅益大師說,聖人飲酒尚且如是,況凡夫。就是說,聖人吃了不適合的東西,尚且影響他的明瞭性,何況是凡夫呢?你說,我的修行橫衝直撞,我也不管吃什麼,有東西就吃,一切不執著,不可以這樣子!因為你要隨順因緣,你的果報體就是一個因緣,你要是法身菩薩那當然是不需要揀別什麼的。你的果報體就是報障,你的果報體本身就有很多很多的忌諱跟很多很多的障礙,你沒有必要為自己去增加一些障礙,你應該要隨順你身體的情況,創造一個修習止觀的良好的因緣。這個聖人吃了不好的東西尚且影響他的明瞭性,何況是凡夫。所以身安則道隆,身體安,你心中的道才能夠生起。
基於以上的理由,所以我們飲食知節量。我們在調飲食以後,我們才能夠常樂在空閑,心靜樂精進。我們就會在空閑的地方,修習止修習觀,精進的,才能夠每一天、每一天的增加我們聖道的力量,是名諸佛教,這個是佛陀的真實教誨。
這個地方調飲食它偏重在量跟本質,飲食本身的量跟本質。這個地方我們也提出另外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說,你吃飯的這個心情也很重要,心情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你吃下的東西也容易消化。所以我們打佛七的時候,這個典座師父也要注意,飲食這個色聲香味也要調的好,因為你心情不好,身體不快樂,這個時候也會有問題。不過,我們每一個人吃飯,也要食存五觀,要起慚愧心,來受食,雙方面都要去努力。你在吃飯的時候盡量要吃少一點,我發覺這個數量盡量要吃少一點。尤其是人到了四十歲,四十歲以後,我看吃少一點,是比較好的。
就是說,你能夠維持你的拜佛、打坐,你平常的活動能夠維持的過去,就吃的少一點,尤其是晚上,吃少一點,晚上吃的太多影響你的睡眠。古人說,早餐吃好,早上吃營養一點;中午吃飽,所謂的飽就是七分飽八分飽。
這個飽,我們出家人的定義,什麼是飽?這個飽,就是你在吃完飯以後,你還可以再吃一碗飯,這個叫飽。就是說,我現在的心情還可以吃一碗飯,但是我不能吃了,這叫飽,這叫七分飽八分飽。因為你吃的多了,雖然有一種暫時的幸福的感受,但是你的身體要消化那一碗飯,它要有很多很多事要做,它可忙碌了,要耗損很多的精神體力去消化那一碗飯,所以這個是非常划不來的。所以這個數量吃少一點,吃健康的,吃飯的時候保持一個愉快的心情,所以佛陀要我們食存五觀也是這個道理,保持一個歡喜的心情來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