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

淨界法師  2021/12/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十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六面,六、「無瞋」,這是第六個善心所。

『六、無瞋者,於三苦及三苦資具,無所憎恚,而為體性;別則對治瞋恚,通則能作眾善,以為業用。』

「無瞋」心所的體性,是面對「三苦」─苦苦、壞苦、行苦,這個「三苦」是指正報,就是人所承受的種種苦惱;「三苦資具」,指外在環境,寒冷、炎熱、各式各樣不如意的境界。面對這些人事、或者依報環境,種種不如意的境界刺激,我們內心是什麼態度呢?『無所憎恚』,能夠安忍,無所憎惡、瞋恚,這就是「無瞋」的體性。

『別則對治瞋恚,通則能作眾善,以為業用。』因為這樣的慈悲心現前,就能夠把瞋恚心給消滅,通者容易做一些利益眾生的事;因為眾生對你的刺激,你能夠忍受,你度化他就比較容易。這個是「無瞋」。

「無瞋」跟「無貪」這兩個心所,一般初學者很難同時俱足。有些人無貪的心所,過去栽培的善根強,對於環境、財富、男女色看得很淡,但不一定有慈悲心。有些人慈悲心很強,但是對於世間還有一些貪煩惱,所以無貪、無瞋很難同時俱足。如果從自利、解脫的角度來看,「無貪」就很重要了。因為小乘的戒律,強調自利的解脫,在二百五十條戒中,對於比丘的衣缽、飲食、男女眾的距離,都有很嚴格的限制;多數的戒律都是在對治貪煩惱,小乘的戒律對於「無貪」是很強調的,內心要清淨。

大乘的戒法就不一樣,因為要跟眾生接觸、要攝受眾生,「慈悲心」就很重要。所以大乘的菩薩戒,對於菩薩擁有多少衣服、多少缽、跟女眾保持多大的距離,佛陀沒有很嚴格的限制。但是眾生對你有觸惱的事情、向你懺悔,你一定要接受;而且你不能起瞋恨心去譭謗三寶、去譭謗說四眾過,這些罪都制得很重。你看菩薩戒,菩薩要是以瞋恨心造罪,都是制得很重,你有點貪煩惱啊,制得比較輕,剛好跟小乘相反。為什麼呢?因為眾生要親近你,你的修行功德是一回事,你的慈悲心最重要。你在自利、解脫的角度,那你清淨的力量很重要,但是你攝受眾生,眾生不管你有沒有功德,你對他好一點,他就容易親近你。

《阿含經》也有這樣明顯的事情:舍利弗尊者是佛陀的第一上座,智慧第一,也是一個大阿羅漢。佛在世的時候,阿難尊者作佛陀的侍者,事情比較忙,也沒有時間修行,只證得初果。但是舍利弗尊者這大阿羅漢跟阿難尊者出去托缽的時候,遇到比丘尼,比丘尼有問題都是問阿難,不是問舍利弗尊者。為什麼呢?舍利弗尊者,當然他是沒有煩惱活動,阿羅漢是無我、無我所,但是他過去的瞋習還在,舍利弗尊者的身影,要是映在鴿子身上,鴿子還會顫抖,雖然他沒有煩惱,但是那種肅殺,嚴肅之氣還在,所以眾生不太敢跟他接觸。而阿難尊者只是一個初果,已經斷了見惑,三界的思惑─愛取的煩惱還會活動,但是眾生那管你愛取不愛取,只要你對他好一點,他就親近你。

所以說:這兩個善根作用上還是不一樣,站在小乘自利的角度,「無貪」的心所很重要,但是你要攝受眾生,慈悲心也很重要。不過這兩個都很重要,其實真正的慈悲是沒有愛著心,以佛法的高標準,慈悲心是沒有任何的愛著,那是普及而平等的。當然凡夫行菩薩道,慈悲心裡面,難免夾雜一點愛取的煩惱在活動,凡夫都是這樣,但是真正的慈悲心不應該有愛著心,那是一種平等的境界。

不過我們要強調:這兩個善根都是經過長時間的修止、修觀,所生起的一種對治力量,並不是坐在那裡,沒人來干擾我、內心當中沒有貪也沒有瞋;緣缺不生的情況,不能構成無貪、無瞋。你沒有三有跟三有的資具來引誘你、沒有三苦跟三苦的資具來刺激你,不起瞋煩惱是正常的。這個地方的無貪、無瞋,是經過你長時間的修止、修觀,所生起的一種對治的力量,而不是緣缺不生的情況。這個大家要注意。這兩個心所都很重要。

第七是「無癡」,「無癡」簡單說就是一種智慧。

『七、無癡者,於諸諦理及諸實事明解,而為體性;別則對治愚癡,通則能作眾善,以為業用。』

什麼是「無癡」呢?就是對於兩件事情,能夠明白了解:

一、諦理:所謂「諦」就是真實不虛。這個真實不虛的道理,是我空跟法空的真如——我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我空法空的真理,是一種不顛倒的真理,所以叫做「諦理」。

二、一切實事:即對於因果道理──造殺盜淫妄,到三惡道得果報;造五戒十善,得人天果報;修四諦十二因緣,成就二乘的涅槃;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成就佛菩薩的功德。這十法界的因緣果報,都是真實的事情,你能夠明白、能夠理解因果的事相,這是它的體性。

『對治愚癡,通則能作眾善,以為業用。』有智慧的人,做善事就簡單了;而智能的生起有兩個層次:第一個是從諦理,一個是從實事。

不過我們剛開始學佛,都是先相信因果,先從事相上去了解:哦,這宇宙人生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它有一個軌則,什麼軌則呢?就是「業力」的觀念;造善業,就到可樂的法界去得果報,造惡業,就到三惡道去得果報;世間之事,都是由業力主宰的。我們剛開始學佛,先了解這個道理─善業是功德的相貌、惡業是苦惱的相貌,由這樣的因果道理,慢慢生起慚愧心。

這個時候,你要進一步去研究經典,就會發覺我空跟法空──「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生命只是由業力變現的一種剎那剎那相續的相貌。生命的本質,沒有一個恆常住、不變異的自體叫「我」,這個「我」是不可得的,這個了解就更深了,這是「空性」的道理。

如果說我們學佛以後,智慧一直停留在因果的事相上,有什麼缺點呢?我就認為生命中有一個「我」,由這個「我」來造善業、也由這個「我」來得果報;這個還是有因果,雖然說因果不斷的變化,有時候造善、有時候造惡,但是這個「我」是不變的,這樣的思想有一個問題:就是當你要對治煩惱的時候,你會有困難。因為你有一個我的時候,「我」是真實的,是不能改變的。使令你在整個菩提道中,生命的增上很慢,因為這件事情是真實的,你總是認為這件事情是不能改變的。你這樣認為,這件事情的確就是這樣子。

如果你能夠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空性的道理,你會發覺過去一直在繫縛我們的這些煩惱,並不是那麼堅固、也不是那麼有力量;當你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的時候,你會發覺把煩惱消滅是有可能的,因為本性是清淨的,煩惱是因緣熏習而有的;當你知道煩惱如夢如幻的時候,要對治它就容易多了。就是說:一個懂得空性道理的人,在佛法上想要進步是非常快的,日劫相倍。就像我們從這個地方到那個地方,用走路的要走好幾天,你坐車一下子就到了;你有般若波羅蜜那就不一樣了,就能夠在短時間裡面,使令你的生命產生很大的轉變。為什麼?因為「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所以般若波羅蜜對我們生命的增上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的。

不過,剛開始當然要先從因果上建立,慢慢、慢慢從緣起再看到空性;看到空性之後,你會更相信因果——因為一切法空,所以一切法因緣有。

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有人問他說:師父你是一個開悟的人,開悟之後是什麼境界呢?開悟以後做什麼事?蕅益大師回答說:一個開悟的人,了解一切法畢竟空,他會熾然修福!加上『熾然』,表示修福是主動積極的。因為一切法畢竟空,所以你創造的善業,就會熾然得果報。一切法就會畢竟有。所以才說你看到空性,你對因果就更深信了。所以蕅益大師說:熾然修福!熾然修福。這個就是智慧。對於「諦理」,真實的道理,二空的道理,對一切因果的事相,能夠明白理解而為體性。

當然,智慧的生起,一定要依止聖教量,不是在那裡靜靜打坐,從禪定當中自然生起,不是這樣,必須透過聞、思、修,次第生起。「無癡」是一個很重要的心所,前面的無貪、無瞋都要依止智慧。因為無貪的心所要生起,要透過不淨觀、無常觀;無瞋的心所,也一定要修慈悲觀─觀功念恩,觀察一切眾生都是我過去的母親,她對我有很多的功德,她對我有很多的恩惠。觀察眾生的功德恩惠你才能夠生慈悲心,而這樣的觀行,都是依止智慧做基礎的,所以說「無癡」是「無貪」跟「無瞋」的基礎。總之,無貪、無瞋跟無癡,在整個菩提道上,這三個心所都非常重要,無量善法都以此為根本。

第八個「輕安」,這就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夠得到的。

『八、輕安者,遠離粗重雜染法品,調暢身心,於善法中,堪任修持,而為體性;對治惛沉,轉捨染濁身心,轉得清淨身心,而為業用。』

「輕安」是什麼樣的性質呢?『遠離粗重雜染法品』,所謂「粗重」是指欲界的身心是粗重的,欲界的色身跟色界、無色界不一樣;色界、無色界的色身是一種精妙的境界,沒有什麼負擔。而我們欲界的色身有負擔,你坐在那個地方太久,不是腳痛就是腰痛、不是腰痛就是頭痛、脖子酸痛,就是感覺到色身很粗重,這是第一個。其次,就是約內心來說,攀緣心東去西去,躁動的境界也是粗重的。這個輕安,必須要把欲界身心粗重調伏、遠離。就是這個粗重的境界停下來了。使人身心調暢;所謂「調暢」是指「輕安樂」,一種調和順暢的身心。『於善法中,堪任修持』,這時候堪能性加大,而為體性。

關於「調暢身心」,是這樣:我們欲界的身心粗重,身體粗重、內心也粗重。但是我們可以修止,世間上的事情都是可以改變的,諸法因緣生。我們厭惡這種粗重的身心,可以找一個根本所緣;假設你是選擇佛號,你就「一句彌陀念、誦、聽」,心在佛號專一安住,乃至於相續安住,慢慢慢慢這句佛號把心給攝持住了,這時候從「欲界定」一直到「未到地定」;到了未到地定的時候,雖然還沒有進入除禪,但你的內心就寂靜下來,無量無邊躁動的煩惱,被這個定攝持住不動了,如石壓草,不動了,內心就會產生一種寂靜的力量。

所以「調暢身心」的出現,是先生起調暢,你的內心特別的調暢。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內心寂靜,色身會產生一種風大,這是一個氣息,周遍身心;有時候是從腳部生起,有時候從頭部生起,總之最後這個氣在身體流動,身體感到很調暢。我們剛開始打坐,總是覺得色身坐在那個地方,有很沉重的負擔,但是現在這個色身感到很調暢,這就是與「定」相應,起碼是未到地定,就有一種輕安的三昧樂。

這樣有什麼好處呢?『於善法中,堪任修持』,這時候你的堪能性就加強了。堪能性簡單來說,就是你內心的造業功能加強了。好比一隻羊、一匹馬,馬比羊的堪能性大,馬能夠拖很重的東西,羊只能夠拖輕的東西,但是牛的堪能性又比馬大,牛拖得東西更重、力量更大。當「輕安」出現時,心想要造善、造惡,力量都很大;你說你要背《法華經》,七卷《法華經》六萬多個字,要背很久,有禪定的人背一次就可以全部背下來;一個散亂心的人持大悲咒,持很久,沒有什麼力量;一個有禪定的人,他持大悲咒,一遍力量就很大,堪能性很強。當然這樣的禪定力量,要是造惡業也是不得了,他可以把一個世界毀滅掉。不過相信佛法的人,會把這種力量用在佛法上,這時候修止、修觀,力量都很大,這就是輕安的體性。遠離了粗重,得到了調暢身心,內心當中有強大的勘能性來修習善法,這個是它的體性。

『對治惛沉,轉捨染濁身心,轉得清淨身心,而為業用。』得到輕安以後,昏沉的心所就調伏了,內心完全明瞭、不會惛沉,明瞭性很強。『轉捨染濁身心,轉得清淨身心。』這時候若身若心,都比較清淨。

清淨就是說:我們今天是一個人的果報,人的色身是很髒的,「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你得到的定是色界、無色界的定,雖然你還是人的果報,欲界的果報沒有輕安樂,只有色界、無色界的四大才有輕安樂,但是你一入定,你的色身就有少分的色界、無色界四大出現。而色界、無色界的四大特別精妙,它有輕安樂。那麼你一出定之後,這個色界、無色界的四大,就會慢慢消失掉,又恢復到欲界的四大。

所以得到禪定的人要經常入定,久不入定,你的身心還是會照樣粗重;但是你一入定,那種粗重的身心就消失,會變成色界、無色界調暢的身心。在定中能夠「轉捨染濁身心,轉得清淨身心,而為業用」。當然這樣的輕安,我們沒有得到未到地定之前是不會出現的,就算你坐在那個地方感到很輕鬆,也只是一種輕鬆,而不是輕安。

『九、不放逸者,即精進及無貪無瞋無癡三種善根,於所斷惡,防令不生;於所修善,修令增長,而為體性;對治放逸,成滿一切世出世間善事,而為業用。』我們看「不放逸」,這個心所,要有四個心所做基礎:首先要有「精進」的力量,來斷惡修善,勇悍為性;其次,要有「無貪、無瞋、無癡」的心所幫忙;你內心當中這樣的精進,是沒有貪著心、是無瞋的、無癡的,以這四個心所來做基礎。這四個心所在活動時,對於所斷的惡法─防令不生,對於所修的善法─修令增長;不斷的懺除罪障、積集資糧,這就是它的體性。

『對治放逸,成滿一切世出世間善事,而為業用。』

這個不放逸,對我們出家人的確是個很大問題。你說世間的在家人,平常就是活在五欲境界裡,偶爾來僧團打個佛七,這七天當中,睡得少、吃的也少,拚個七天,短時間不放逸並不難,回去以後,就繼續在五欲境界裡打滾。但是我們出家人就不一樣了,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盡形壽要在菩提道上,長時間的減少飲食、長時間的減少睡眠、長時間的斷除五欲的境界,這件事情就不是很容易了。

所謂「勇猛心易發,恆常心難持」,我相信每個修行人都知道,在菩提道上,我們還沒有見到法性、證到空性,都是帶業修行;所以有時候正念強、有時候正念薄弱,煩惱纏縛著我們。我們內心當中,多數來說依止的都是信心跟慚愧在支持我們,內心的活動就是信、慚愧,偶爾有無貪無嗔無癡但多數沒有。長時間要不放逸不容易,幾十年的用功不容易。

那怎麼辦呢?懺公師父有一個辦法,他說「依眾靠眾」。就是說你完全靠你的力量來抵抗無始的煩惱,你想想看,無明煩惱它在你內心活動,不是一生一世,它是多生多劫就控制你的內心。你現在皈依三寶了,要把它給推翻掉——我現在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我不皈依無明瞭。我們有這樣的希望是一回事,但是無明煩惱在我們內心是一個熟境界,三寶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生疏的境界;想要轉變整個內心,不容易,完全靠自己的力量,不容易。所以末法時代,依止一個有制度的僧團,每天跟著大眾運作,就非常重要。依眾靠眾,你就不敢放逸,一打板你一定要去。所以這個不放逸有時候還要靠外在的因素,對一個初學者來說,尤其重要。

『十、行捨者,亦即精進及三善根,能令其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而為體性;對治掉舉,寂靜而住,以為業用,此與五受中之捨受不同,故名行捨。』

「行捨」跟前面的「輕安」一樣,都是與「定」相應,不是散亂心能夠出現的。『亦即精進及三善根』,它的出現,也是要依止精進力跟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和合運轉,使令我們內心在所緣境、或者是佛號當中,達到三種境界:

第一「平等」:就是心於所緣能夠平等而住,也就是內心不昏沉;內心昏沉就是心太沉了。也不掉舉,掉舉就是太高舉、太浮了。能夠調到中庸,不太高、也不太低,不要沉沒也不要浮動,這個就是平等。換句話說,內心是明靜而住,這第一個。

第二「正直」:這樣的平等狀態要相續安住。就是前一念明靜而住,下一念也明靜而住,中間沒有任何的邪曲、任何的妄想出現,這種狀態要相續,不是短時間的,要正直。

第三「無功用住」:就是前面的:心於所緣明靜而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必須是任運現前,不假作意,就像泉水一樣,源源不斷湧出來。

具足這三個條件,就是「行捨」。它有什麼好處呢?『對治掉舉,寂靜而住,以為業用』。這時候你掉舉的心就消滅了,內心就能寂靜、明瞭、安住,以為它的業用。

一般我們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得到禪定,就是以「行捨」這個心所來作判斷。比方說你念佛,念到功夫成片──佛號一句接一句,內心沒有昏沉、沒有掉舉,明瞭而寂靜,寂靜而明瞭,明靜而住;你的佛號也能夠維持很長時間,那麼你的佛號到底是成片,還是得到一心不亂呢?就看你內心是不是有「行捨」的心所出現。如果你對佛號明靜而住,是一種平等的、正直的、無功用住的,那麼就是「一心不亂」,得定了。如果還要假借如理作意,那就只是「功夫成片」而已。所以一般判斷「你是不是與定相應」,就看你的內心是不是有「行捨」的心所在活動,這是主要關鍵。

『此與五受中之捨受不同,故名行捨』,為什麼「捨」,前面加一個「行」字呢?這地方解釋,因為它跟五受「苦、樂、憂、喜、捨」的捨受不同。「捨受」是不苦不樂的一種感受;「行捨」它是一種修持的功德,不一樣,所以前面加一個「行」字,來揀別五受中的「捨受」。

『十一、不害者,於諸有情,不為侵損逼惱,即以無瞋,而為體性;能對治害,悲傷憐愍,以為業用。』

所謂「不害」是我們對一切眾生,不要有任何的侵損、任何的逼惱;身業不去侵損逼惱他,口業講話要注意,不要講話傷人,乃至於意業也不去侵損逼惱;這就是以「無瞋」為體性。『能對治害,悲傷憐愍一切眾生,以為業用。』我們再看這一段,蕅祖再把「無瞋」跟「不害」的體性,做一個揀別:

『無瞋名慈,不害名悲,與樂拔苦,度生勝用,故體雖一,約用分二。』

前面的「無瞋」是「慈」,就是「與樂」,經常想要給眾生種種方便、隨時想要幫助眾生。而「不害」名為「悲」,就是「拔苦」,盡量不要給眾生製造苦惱,所以走路的時候留意不要踩到螞蟻,講話的時候注意自己的口氣,不要像刀子一樣傷人,內心也是這樣想─不給眾生添麻煩、添痛苦,這就是悲。

『與樂拔苦,度生勝用,故體雖一,約用分二。』

「與樂」和「拔苦」,是大乘度化眾生最重要的根本,你想要利益眾生:第一個,為眾生拔苦,最起碼不要給眾生增加痛苦;其次,就是給眾生種種方便、種種快樂;這是度化眾生最殊勝的作用。雖然體性是一個,但是在《百法》當中這兩個心所太重要了,所以約它們的作用把它分成兩個。因為這兩個心所太重要了,各有各的作用,所以把它揀別,把這兩個分別出來。

這個「不害」,我們上學期研究小止觀時,有談到:有些人修行從最粗重的散亂心,到欲界定、未到地定、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一帆風順,什麼事都沒有,身體沒有病痛、鬼神也不干擾他,很自然就這樣一路修上去。有些人不是這樣,身體也病、鬼神也干擾、人我是非一大堆,什麼事情都出現。這是不是上帝的安排?不是啊,這跟你的因地有關係。

上次我們有講過「關於釋迦牟尼佛成道的因緣」,釋迦牟尼佛要成道的時候,他在菩提樹下先觀察──三世諸佛成道之前都要先降魔,我也應該遵循三世諸佛的軌則,就放光通知魔王,魔宮都震動了。魔王一看,啊呀,不得了!悉達多太子要成佛了,這件事情不可以。魔王就下來,問說「你在這邊幹什麼?」太子都不動,魔王就很生氣的離開,準備要找軍隊來傷害他。這時候,釋迦牟尼佛入定,觀察兩件事:

第一件事情,看看誰的福報大。觀察他怎麼會作魔王:第一個,持守一日一夜八關齋戒;第二個,辦了一次無遮供僧大會;第三個,蓋了一間寺廟。因為三件善業,愛著五欲,感得魔王的福樂。

然後,釋迦牟尼佛看看自己的因地,那不得了的啊,祂觀察三千大千世界,每一片土地,都是祂行六波羅蜜、捨生命的地方!沒有一塊土地不是祂捨生命的地方!這福報哪能比啊?當然完全看福報,還不能決定,再看看有沒有罪業,有些人有福報還有罪業。

釋迦牟尼佛從今生一直看到過去──啊,我多生多劫,從來沒有惱害眾生,別人在那地方打坐,我不敢干擾他;你在修行,我不敢破壞你,從來沒有去障礙別人修行,沒有這樣的罪業。所以釋迦佛知道,魔王不能干擾他。果然,魔王帶著軍隊來,拿箭去射釋迦牟尼佛,結果箭射到佛陀身上,變成蓮花掉落下來。

這是在說什麼事情?是說:世間種種事情,都有它的因果。如果你現在有事沒事,就去刺激人家,人家修行好好的,你講一句話來刺激他,讓他退道心、離開了道場,那你以後修行就會有問題。所以我們要留意,在道場裡面,身口意不惱害眾生──他在打坐,我走路、講話就小聲一點,他在誦經,我也小聲一點。不要只看到自己,看看別人在幹什麼,內心經常保持這種「不害」的心情,雖然不能幫助他,起碼不要去干擾他。你有這樣的因地,你以後修行就沒有障礙,我們講「如是因,如是果」,這個大家要注意!

講到這裡,十一個善心所都解釋完了;這十一個善心所,在我們內心當中經常活動,能夠使令我們今生、來生成就可樂的果報;所以沒有生起的要趕快讓它生起,已經生起的要使令它增長廣大,這個心所是愈多愈好,沒有壞處。

我講一個小故事,讓大家體會一下,我們能得到這個暇滿人身,的確要多栽培善根:佛陀滅度後七百年左右,在北印度的一個罽賓國,國內有一個很大的湖泊,作為南北交通的要道;就是你從南邊要到北邊,或者從北邊要到南邊,都要坐船渡過這個湖泊。很多商人、旅客,都在這個湖泊來來往往。

但是湖泊裡面住了一個龍王,叫「阿利那」;龍王的個性非常凶暴,福報大但是個性非常暴躁,瞋心很重,他高興就好,不高興的時候一發動,船跟人都會喪生到河裡去。大家很怕,但是怕也沒辦法,南北要道一定要經過那個湖泊。所以佛教徒就來到僧團,說:師父啊,我們實在很苦惱,坐船提心吊膽,不知道阿利那什麼時候要生氣。那麼僧團,佛陀滅度後七百年當時還有阿羅漢住世,就集五百個羅漢去降龍;這五百個羅漢一起入定,運用神通力,龍王也有神通,結果還是不能遣走這只毒龍。

這時候有一位比丘叫「祇夜多尊者」,他也是一個大阿羅漢,他帶著弟子要去托缽,剛好路過看到這個情況,稍微觀察一下,就知道怎麼回事了。他就走過去,三彈指說:「賢善!出去,不應住此!」說啊:龍王,你出去,不要住在這個地方!那只毒龍馬上就跑掉了。

之後,這五百阿羅漢問說:「我們同是阿羅漢,我等同入法性;你證空性,我們也證空性,為什麼你老人家三彈指,我們卻花很大的力量,也沒辦法調伏牠。」祇夜多尊者回答說:「我從凡夫地修行的時候,就是平等持戒──輕重等持,不管是根本戒,或是任何微細威儀,我都守得很好;我的因地圓滿,所以我的果地功德也是圓滿,特別有威德,就是這個原因。」雖然說都是阿羅漢,但是有些阿羅漢威儀也不是很好,所以威德就比較差一點。這時候,大家對祇夜多尊者就很尊重,稱為「降龍尊者」。

之後,祇夜多尊者又繼續帶著弟子,往城裡面走去,看見樹上有一隻烏鴉,就對烏鴉笑了一下,給烏鴉做三皈依,簡單說法就走了。進到一個城裡面去,但是進城沒多久又出來,內心有點憂傷的感覺。托完缽、吃完飯,弟子就問師父說:「師父啊,你在這個過程中,先看到一隻烏鴉,對他微笑,然後進了城,出來之後,面帶憂傷,這是怎麼回事呢?」

祇夜多尊者說:「這是講到我過去的往事,在九十一劫之前,時間很長九十一劫。那個時候毗婆尸佛時代,毗婆尸佛已經入滅了,到了毗婆尸佛像法末法時代,我是一位大富長者子,因為父母年紀大,才生我這個兒子,那時候毗婆尸婆雖然已經入滅,但是佛法還留存於世間,還有法寶流通,還有出家人住世。我經常去寺廟聽經聞法,就想要出家。但是我父母親反對,說:你怎麼能夠出家呢?我們家這麼大的產業要你繼承啊,怎麼能出家呢?我那時候堅持一定要出家,怎麼辦呢?母親就跟兒子協調說:這樣子,你一定要出家,也不是不可以,你幫我娶個妻、生個兒子,有人來繼承我們的家業,我就放你出家。這個兒子想想有道理,生個兒子來繼承家業,他就答應結婚,結婚以後就生了一個兒子。

等兒子慢慢長大,他又跟母親說:當初說生了兒子你就讓我出家,母親說你怎麼能出家呢?要有責任感啊,就慫恿他的孫子說:要把你的父親留住!這個兒子就哭哭啼啼跟父親說:你不能放下我們不管啊!當然父子就是有一種天生的感情。經過這一耽擱沒有出家,我又在三界裡面流轉生死,到三惡道受了很多的痛苦。好不容易才得到人身、多生栽培善根,一直到釋迦牟尼佛出世,經過九十一劫,今生才證得阿羅漢。那樹上的烏鴉,就是我那時候的兒子,現在作烏鴉了,九十一劫後現在又見面了,見面的是烏鴉的色身。」

那麼在城外,我看到一個瘦弱的餓鬼,這餓鬼對我說:「尊者啊,我的母親到城裡去找東西很久,都沒有出來,我肚子很餓,你幫我找母親啊!」我進城找到她的母親,告訴她說:「你兒子在外面等很久了,你要趕快去!」餓鬼母親說:「我在城裡,好不容易找到一些膿血,但是我剛生產沒有體力,一下子就被其他鬼搶走了,好不容易等到最近有一個大富長者,生了一個膿瘡要割除,我拿到這一點膿血,躲躲藏藏不敢讓人家看到,要出門的時候,守門的大力鬼神又不讓我出去,請尊者您幫我帶出去!」帶出去以後尊者就問他的母親說:「你做鬼很苦惱?」「是的,很苦惱,沒東西吃,經常飢餓,偶爾就吃一點膿血屎尿。」「那麼你做鬼多久了呢?」她說啊:「多久我不知道,不過我看這座城蓋起來之後、破壞掉了,又蓋起來、又破壞掉了,已經七次了,就這麼久,很長啊。」尊者跟弟子開示之後,大家聽了就發心精勤修行。

這意思是說:我們不要輕易喪失這暇滿人身,你看尊者失掉一個機會以後,經九十一劫的生死流轉、受盡老病死的種種苦惱。所以《大智度論》告論我們:

「莫失好時,若失好時者,不可救!」不要隨便去浪費美好的時光。

什麼叫美好時光呢?第一個「善得人身」。第二個「生於勝處」。首先,能得到暇滿人身,人的果報對修道很重要。其次,生於佛法住世的地方。雖然正法消失了、像法也消失了,但是語言文字這些經典都還在,至少末法還在。「生於勝處」,這個殊勝的處所就是指「三寶住世」的地方。

這兩個因緣具足了,就是「好時」,莫失好時!你隨便喪失好時,以後沒有人能夠救拔你,就得繼續流轉。所以我們得到暇滿人身,要趕快把前面的十一個善心所,沒有生起的使令它生起,已生起的使令它增長廣大,也只有暇滿的人身,才能夠生起這十一個善心所,其他的果報都不容易生起,所以的確要好好把握,多多的積功累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如何對治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在斷惡修善的時候,我們有...

對立心強的人,妄想就打的重

要改變自己就先了解自己,楞嚴經的七處破妄,十番顯見...

懂了這一點,便不會去害人

種子是【能生(因)】,現行就是所生的果,但是在起現...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內心變現出來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斷除你向外攀緣的心,斷除你有所得心。...

阿賴耶識是如何變現出果報的

阿賴耶識有兩個功能:第一個保存種子,第二個把種子成...

放棄自我主導權,真如才會顯現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創造很多很多的業力,當然我們...

「熊采玉米」的譬喻

「八識」:八個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圓成實性

什麼是依他起性? 我們一個念頭起來具足三性,你要正確...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心中抓取的影像越多,臨終越難離開

【修已於輪迴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晝夜唯求解脫心,...

臨終時心裡除佛號外,不使有別的念頭

所有存款,為防養老者,亦須交與孫子。即田地契志等,...

參禪的先決條件

我們一講到禪修,就會想到在禪堂裡面兩腿一盤,監香師...

戲劇大師蕭伯納談素食護生

我們是牲畜的活墳場,為了口腹之慾而將它們斬殺。饕餮...

【佛學漫畫】佛陀本生故事——捨身飼虎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薩道時,經歷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

豈能一日不拜佛

《普賢行願品》的第一大願是禮敬諸佛,可見佛法修持要...

聖嚴法師《時時懷抱感恩的心》

在自我修鏈的過程中,當我們達到自我肯定、自我成長之...

遇到魔障如何面對

前面的經文講到安住真如,我們要不斷地提醒自己 何期自...

真心求淨土者,勿憂臨終之退悔也

【原文】 一人問:釋迦如來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

改變一生命運的微笑

小李是一個事業有成的青年,從小繼承了數目龐大的家產...

為什麼一定要念佛呢

佛法的最要問題,就是了生死。若論了生死這樁大事,很...

大安法師:念佛人正確的目標定位

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每天繫念佛號這很好,...

只要真信切願必定往生

【原文】 如來憫念眾生自力了脫之難,於是特開一信願念...

虛雲老和尚的「大乘三大部」

修行首重見地。確立圓滿的見地,是修行的第一步。這第...

人貴有自知之明

春秋時期,在齊國有一位被公認的美男子,別人都叫他徐...

【推薦】往生的人要把生死業力降到最低

淨土宗要做兩件事:第一個離開三界,第二個投生淨土。...

【佛教詞典】行均

遼代僧。生卒年、籍貫均不詳。俗姓于。字廣濟。善音韻...

【佛教詞典】猛利愛

【猛利愛】 p1036 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頁云:猛利愛者:謂...

【視頻】天因法師《八關齋戒的意義及其功德》

天因法師《八關齋戒的意義及其功德》

【視頻】《觀世音普門品 心經》慧平法師讀誦

《觀世音普門品 心經》慧平法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