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

淨界法師  2021/12/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十一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五面,上一堂課講到「三、善十一」,這是解釋良善的心所。所謂良善的心所意思是說,這十一個心所的活動,能夠使令我們今生跟來生招感可樂的果報,所以我們安立作善心所。這十一個善心所的體性跟業用,我們已經全部介紹完畢了,最後把它生起的次第,再做一個攏總的解釋。

這十一個善心所的生起,我們分成三個次第:

第一個次第是:信、精進、慚、愧,四個心所。

第二個次第是:無貪、無瞋、無癡,三個心所。

第三個次第是: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四個心所。

我們簡單解釋:我們在無明的妄想當中,由於過去的善根,今生跟佛法接觸時,第一個出現的善根就是「信」,就是我們在無明的妄想當中,出現了一念的清淨信心;這個信心最主要就是深信因果。我們相信生命的本質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生命的痛苦和快樂是怎麼來的呢?是由業力來的。我們由於過去殺盜淫妄的罪業,而招感三惡道的果報;由於五戒十善的業力,得人天果報;由於四諦十二因緣的業力,趨向於二乘的涅槃;由於菩提心跟六波羅蜜的業力,成就佛菩薩的萬德莊嚴。

這時候,我們對宇宙人生的因果法則,生起了清淨的信心,因為這一念信心的支持,就會皈依三寶──在無量無邊強大的業力洪流當中,我們沒有依靠,唯有皈依佛、法、僧,相信三寶能夠在強大的生死業力當中,決定能夠救拔我們。這就是我們初到佛門的信心,包括了「深信因果」,也包括了「皈依三寶」。

我們會進一步「精進」,會去接觸一些佛法,或者到道場去親近三寶、或者做一些慈善事業;勇猛精進一段時間以後,就會受持戒法,或者受在家五戒、八關齋戒,或者是出家戒。由於戒法的攝持,內心就有一個標準,在受戒的時候面對三寶境界許下誓願:我某某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這個時候內心當中有一個標準,就是「慚愧心」,以「崇重賢善,輕拒暴惡」為標準。

一個沒有學佛的人,內心是沒有標準的,對於聖人的理想追求,以及對罪業的厭離,完全不當一回事,只要現在快樂就好,管它是賢善、是暴惡,完全沒有標準。但是受過戒的佛弟子,內心有慚有愧,開始會尊重善法、會排斥惡法,有慚有愧。

從修善進一步去斷惡,就是由慚愧心的攝持,對於身口的惡業,殺盜淫妄的惡業,能夠慢慢降低下來,不但能斷惡,也能修善。這斷惡跟修善,內心所依止的四種功德就是信、精進、慚、愧。這是我們剛開始學佛的第一個次第。

進一步由於慚愧心的加強,我們對於善法的追求,以及惡法的調伏會更深入,這個時候就進入到第二階段──無貪、無瞋、無癡。這三個首先生起的是無癡─「般若波羅蜜」,前面所依止的是一種世俗諦的智慧,主要是在有相的境界活動。皈依三寶,三寶在哪裡呢?佛像就是佛寶,要是看不到佛像,就忘了佛寶;法就是這些經典,誦經的時候皈依法,離開了經典,內心還是苦惱的;僧就是僧團。都是在有相的境界分別、攀緣;雖然身口二業由於慚愧心的攝持,能夠減少惡業,但是內心受境界刺激的波動,還是不能停下來。

到了「無癡」,才慢慢學習大乘經典,解第一義諦;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時候依止聖教量的指導,開始迴光返照,看到內心深處那一念的清淨心,是無我無我所、沒有貪瞋癡、「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由於空性的體會,我們能夠把內心貪、瞋的煩惱調伏下來,這就是修習止觀。

這時候所皈依的三寶,就不只是皈依外相的三寶,我們也皈依外相的三寶,更皈依了內心的三寶。什麼是「佛」?「一念不生,即如如佛」。清淨心就是佛,所以要經常皈依佛,保持清淨心,心中有一個家。不像前面的慚愧,內心沒有家,境界八風一吹,就動盪不安,這時候有止觀的力量,內心有一個家,多少也能夠作主,面對煩惱的波動,止觀法寶一現前,很快就可以把心帶回家,煩惱就停下來了。這是第二個次第:無貪、無瞋、無癡;從前面慚愧的戒波羅蜜,進步到「止觀」的力量。

我們應該還要再進步,這時候就是要加強「禪定」。前面的無貪、無瞋、無癡,這個止觀,經常能夠做定課但心還是散亂,雖然有時候入無相行、有時候是有相行,但心都是散亂的境界,完全都是聞思的智慧。這時候息諸外緣,加行,把這散亂的心,以一句佛號攝持──「一句彌陀念誦聽,十句成片三三四」,慢慢把散亂心收攝回來,從欲界定到未到地定,乃至於到初禪。這時候內心有了禪定,就會出現「輕安」,身心有殊勝的三昧樂。當這種輕安樂一出現,對佛法的信心那是不得了,更加有信心,三寶是大功德的境界,由於輕安樂我們也不容易放逸了。

這個禪定的力量不得了,這時候「行捨」任運現前,不像前面無貪、無瞋、無癡,有時候打坐正念分明,離開了座位,回到塵勞的境界,煩惱多少還會活動;但有了禪定,正念任運現前─「行捨」。更進一步「不害」─慈悲心生起、心調柔了。這時候繼續修慧─般若波羅蜜─空性的智慧;因為有禪定的攝持,突然之間一念相應─「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就把無始的我執跟法執給破壞掉,證入無生法忍。

這就是我們修學十一個心所的次第,這十一個心所的次第,它的總相都不離開皈依三寶;剛開始是外相三寶,然後提升到內心三寶,最後是一念的相應,原來「能皈依的心」跟「所皈依的三寶」是不二──證入了法性。

換句話說,我們如果不是皈依三寶、跟三寶相應,你在外道也能夠生起信心、也能夠精進、多少有點慚愧,但是都不是「百法」所說的十一個善心所;這十一個心所都必須要跟皈依三寶相應,才能夠成為大乘的善心所。這個是我們把十一個善心所,它生起的次第做一個總結。

接著再看心所法的第四類,第十九面:

[四、煩惱六者。一貪。二嗔。三慢。四無明。五疑。六不正見。]

這裡的煩惱是指「根本煩惱」。我們看蕅益大師的解釋,分成兩部分,先解釋煩惱的定義,再解釋煩惱的差別相貌。先看第一個解釋:

『煩躁擾動,惱亂身心,故名煩惱。』

什麼是「煩惱」的體性跟業用呢?『煩躁擾動』。就是煩惱出現的時候,不管是貪、瞋、慢,煩惱在我們內心出現,它的體性都是煩躁擾動,不是寂靜的狀態,不是隨順於涅槃。這樣的煩躁擾動,產生什麼作用呢?『惱亂身心』。本來我們內心很寂靜,結果境界一刺激,貪煩惱、瞋煩惱現前,就把我們寂靜的功德破壞了,惱害我們現世的身心,也惱害來生的身心,因為煩惱的活動,使令我們墮到苦惱的法界去得果報。惱害今生的身心,它也惱害我們來世的身心,這是怎麼有的呢?就是因為煩躁擾動的境界引生的,故名「煩惱」。

中國禪宗二祖,去見初祖時,對初祖說:「弟子心不安。」初祖就說:「將心來,與汝安!」二祖這時候一迴光返照:「覓心了不可得。」初祖說:「與汝安心竟!」我們從這個公案可以了解──「弟子心不安」,為什麼我們不學習佛法,心會不安呢?因為這個人怎麼樣、那件事情怎麼樣…我們會認為不安的原因緣,來自於外境,是外面的人,外面的事讓我們心不安。但是我們從初祖的回答:「將心來,與汝安」、「覓心了不可得」、「與汝安心竟」。意思是說,我們內心不安,是因為我們心中有煩惱,這時候二祖一迴光返照,從粗重的煩惱,觀照到內心深處──喔,「覓心了不可得」,在空性當中,那個不安的心不可得,這時候整個煩惱心就停下來了。所以佛法說:「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一切不安的狀態,都是由於內心有煩惱的緣故。

《唯識學》有一個名詞叫「煩惱障」,是說煩惱的活動能障礙我們修學聖道。因為菩薩的一切功德,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都是在寂靜的心境下生起的,不能夠跟煩惱相應,煩惱一活動,會障礙六波羅蜜,因為它的體性是違背涅槃──「煩躁擾動,惱亂身心」,由此可知,它的體性能破壞涅槃。

這是解釋煩惱的體性跟業用,以下再看煩惱的差別相用。

「一、貪者,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善根,生苦為業。」

六根本煩惱的第一個是「貪」,貪的體性是『於有』,這個有是三界的正報,是我們所貪的境界;或者貪愛自身,或者貪愛他人的色身,都是屬於三界的正報。『有具』就是我們正報所依止的環境,房子、或是車子等等資具,這也是我們所貪愛的境界。對於這一切正報、依報,內心出現一種狀態,什麼狀態呢?『染著』。因為這些是我們所歡喜的境界,我們的心已經跟這些境界合在一起了,雖然這個境界已經不出現,但是我們內心經常想起這些境界、我們這念心跟這些境界不可以分開,時時刻刻希望這些境界能再出現,心已經跟這些境界合在一起了,這就是「貪」的體性。

這樣有什麼過患呢?『能障無貪善根,生苦為業。』如果我們經常思惟、附著在三界的色身、三界的資具,就會把我們過去生,所栽培無貪的善根給破壞掉。你過去生本來修四念處修得很好,今生一放逸、貪煩惱一活動,就把這些善根破壞掉,『生苦為業』,內心很多的苦惱。

如果我們沒有學習佛法,世間人的心情就是:從小學、國中、高中一直到大學,讀很多書,到社會上工作,幹什麼呢?就是追求五欲,娶個太太、買個房子、生活美滿,我們總認為五欲的快樂,能夠使令我們內心安樂。但是我們觀察世間的環境,歷史的變化,雖然物質一天一天的進步,人類的苦惱卻愈來愈厲害,自殺率、犯罪率、離婚率都在提高,所以說『生苦為業』,其實苦惱的本身,不是外境來的。你為什麼苦惱呢?因為我的生活環境太簡單了,不是!是因為愛煩惱的愛著心,「愛是苦本」,我們的「愛著心」才是痛苦的根源。

在《涅槃經》裡,佛陀講一個故事說:有一個貧窮人向天禱告,禱告了幾年之後,突然有一天,天人就到這個貧窮家去敲門,一開門,啊呀,看到一個相貌莊嚴的女眾,穿得非常高貴莊嚴,貧窮人問說:「你是誰呢?」她說:「我是功德天。」貧窮人說:「妳來我們家幹什麼呢?」她說:「我到你們家來,可以賜給你種種的幸福、快樂。」這個貧窮人說:「太好了,妳趕快到我家來!」就把功德天供奉在家裡。

那麼隔沒多久,又有一個人來敲門,門一打開,啊呀,一個很丑陋的女子,這個貧窮人問說:「你是誰啊?」她說:「我是黑暗。」「你來這裡幹什麼?」她說:「我來這個地方,我要把你的幸福全破壞掉,帶給你種種的痛苦。」這貧窮人說:「我不希望你進來!」黑暗說:「不可以!因為你前面接受的功德天是我姊姊,我是她妹妹,我們兩個姊妹從來沒有分開過,你一旦接受我姊姊,也一定要接受我。」這個貧窮人一想,我要是得到了功德天、也一定要得到黑暗,那乾脆兩人都不要,就把她們姊妹統統驅逐出去。這兩個姊妹就到另外一家貧窮人,那個貧窮人就接受下來了。

佛陀講這個故事是說:前面的貧窮人是一個修行人,他知道痛苦的根源,來自於內心的貪煩惱,他能夠拒絕五欲的境界,以戒定慧來調伏煩惱。第二個貧窮人收下功德天跟黑暗,是世間愚癡的人,雖然能得到暫時的安樂,卻為未來種下很多痛苦的因。意思是說:世間的五欲果報,它是由業力因緣所變現的,我們過去造業的時候,有一定的時間,好比佈施也不是經常佈施,持戒也不是經常持戒,這個業有一定的勢力,當業力一消失,我們果報就要變化了。我們面對五欲的境界的時候,面對眷屬、面對房子、財富,已經深深的愛著,我們的心住在這些境界上,當境界被破壞時,我們內心就很痛苦,痛苦是這樣來的。

所以說「愛是苦本」,痛苦是因為我們內心的愛著;因為「諸行無常」本來就是諸法的真相,但是我們看不到,染著心住在境界上,境界一變化,就很苦惱。所以說貪煩惱的過患,能令我們生起很多的痛苦,這是貪煩惱的體性跟業用。

『二、瞋著,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瞋善根,不安穩性惡行所依為業。』

前面「貪」,所面對的境界是如意的境界;「瞋」煩惱所面對的境界是不如意境界,是三界的一種苦果。也就是我們正報─老病死的苦惱,這個苦是約正報來說的;而正報所依止的外在環境,飢餓、或者是寒冷等等,這些不如意的環境,叫「苦具」。我們對於不如意的依正二報,內心出現了憎恚─「憎恨」跟「憤怒」,這就是「瞋」的體性。當憎恚心一活動,『能障無瞋善根,不安穩性惡行所依為業。』我們過去所栽培的慈悲觀就被破壞了,引生不安穩,內心躁動,引生身口意種種惡行依止憎恚心都生起了。

「貪煩惱」能引生痛苦,但不一定不安穩,但這個「瞋」煩惱是不安穩的。古德形容:「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是說我們來到佛門以後,又是佈施、又是持戒,積聚了很多功德,就像種樹一樣,今天種一棵、明天種一棵,慢慢慢慢形成樹林,但是我們瞋煩惱一活動,就把這些樹林全都燒光了,很可惜,它會破壞我們的功德。

在《高僧傳》中,講到南北朝有一位道秀法師。這位法師,他持戒相當嚴謹,又博學多聞,但是這個人勝負對立心很強,老是跟人家辯論。而他辯論不完全只是為了理解,而是勝負心、瞋恨心重,一定要把對方辯倒為止,是以一種對立心情來跟對方辯論。

有一天,有一位慧懿法師,從外地來這個地方講經,慧懿法師是一位年輕法師,而道秀法師是一位老和尚。慧懿法師也聽說到這地方講經要注意,這裡有一位道秀法師會當眾問難、讓你出丑。慧懿法師聽了以後,特地去拜訪道秀法師:「我要來這個地方講經,我是一個初學者,你老人家高抬貴手,不要在講座上問難我。」講完之後,慧懿法師就回去了。

過幾天開始開講,大家聽得法喜充滿,結束的時候道秀法師還是站起來,提出很多問題來問難,他的口氣完全不是為了求解,就是想把對方給駁倒,一種勝負對立心。但是他的問題剛好是慧懿法師最熟悉的,慧懿法師馬上就回答出來,勝負很快就出現了,慧懿法師把對方給駁倒了。

道秀法師本來是要問難的,結果反被對方駁倒,就起瞋恨心,惱羞成怒,當眾帶著他幾個徒弟離開,就往森林走回去。走到一棵大樹下,他心中的火(瞋是心中火),燒得很厲害,他叫他的徒弟:「你們趕快爬到樹上去,我快要變成一條蛇了!」徒弟聽到馬上爬到樹上去,道秀法師心中瞋心一起,他的腳就開始變成蛇的尾巴,慢慢慢慢變成蛇的身體,最後只剩下一個人頭;那個人頭往樹上一撞,把人頭撞破,變現出一條大蟒蛇出來,兩個眼睛目光如炬,之後叢林裡面幾百條小蛇出來迎接牠,東看看、西看看,就爬進蛇洞裡面去了。

《高僧傳》上說:你看一生的修持,持戒精進、博學多聞,所有的資糧換成三惡道的蛇身。我們佈施、持戒本來是要成就尊貴身,結果為什麼得到蛇身呢?「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因為瞋煩惱一活動,把功德全破壞掉。所以在六波羅蜜當中,你行佈施之後還要持戒,持戒以之後還要忍辱。

宗喀巴大師說:忍辱就像一個大倉庫,能夠把佈施跟持戒的功德保存不失。因為瞋心一動、經常發脾氣,功德都被破壞掉,就像一個人有珍寶,賺了很多錢沒有用倉庫鎖起來,就常常被賊偷走,所以「忍波羅蜜」很重要啊!

「瞋心」的殺傷力,我們看經典分析超過於貪煩惱;尤其是菩薩戒,對於慈悲心、菩提心善根的要求很高。貪煩惱的活動,還不會破壞我們慈悲心跟菩提心,但是瞋心一活動,就會把我們無始劫來,辛辛苦苦打坐思惟所栽培的慈悲破壞掉,所以「瞋心」在大乘裡面呵責的很嚴重。這是我們應該要了解的過患:『不安穩性惡行所依為業』,瞋煩惱一活動,種種躁動惡行就會發動出來,這是講到「瞋」的體性跟業用。

『三、慢者,恃己所長,於他有情,心生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

對於「慢」,凡夫總認為我們的生命體、五蘊身心中有一個「我」,是「我」來受用我的身心世界──我來造業、我來得果報。要是「我」沒有資糧,比較不會起慢,問題是『恃己所長』,當「我」累積了一點功德、造了一點善業的時候,由善業感得莊嚴、財富、眷屬,這個時候『於他有情,高舉為性』,就會以自我為中心,夾帶這些功德把這個「我」給提高——啊呀,你們這些人,沒有一個比得上我,心生高舉。

經論上說,舍利弗有一個在家弟子非常虔誠,社會地位很高,是一位很有名氣的醫生,有時候坐著大象,在路上遇到舍利弗托缽,也會馬上從大象下來,在大眾當中至誠向舍利弗頂禮。行醫時間久了、老了之後死掉,就生到忉利天去。有一天舍利弗尊者打坐時想到:這個弟子到哪裡去了?很久沒見到。一入定觀察,生到忉利天去了。舍利弗有神通就到忉利天去看他。這時候他是一個天王,有很多眷屬圍繞在身邊,這些眷屬唱歌、跳舞很快樂,徒弟看到師父來,是斜著眼睛看的,連正眼都不看一眼,也不站起來,舍利弗看了以後,只有默然離開。一般人喜歡生天,但是得到天的果報──正報莊嚴、依報莊嚴,心就高舉了,看到他師父來,是用斜眼看的,這就是「慢」。

就是我們以自我去創造一些善業,由善業感得可樂果報,這時候自然就會把「我」提高了。這樣有什麼過患呢?『能障不慢,生苦為業』,會引生很多的苦惱,為什麼?「我慢山高,法水不入。」因為「慢」就像一座尖峭的高山,對我們有幫助的勸諫法語,我們一概不能接受,就像那山上的水都流掉一樣。我們是凡夫眾生,身口意哪沒有過患呢?別人勸諫你、你又聽不下去,這個過患就會慢慢慢慢的累積,總有一天會因為這些罪業而受諸苦惱,生苦為業。

好比我們的僧團,在大眾當中,有些人身口出現小小的罪業,很多人會告訴他:「某某人這件事不要做、那件事也不要做…」有很多人幫助他觀照身口意、幫他把惡法除掉。有些人惡法一出現,沒有人敢講他,他的惡法從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一直相續下去,到畢業為止、到老為止,三十年後看到他,還是過去的老樣子,身口意的罪業,還在繼續活動。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心生高舉為性』,你不受勸諫,人家就不講你了,是誰吃虧呢?是自己吃虧!因為我們得不到別人的勸諫、看不到自己的過失,這些過失在身口意相續的出現,會給我們帶來苦惱,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已,使令我們在道業上很難進步,所以我們謙卑一點,古人說:「謙受益,滿招損」,謙卑一點,才能受善知識的教化,同參道友會勸諫你、老師也會指導你,有很多鏡子幫你看清自己,身口意有過失,很快就能夠修正過來。所以這個「慢」是修行的一大障礙,這是慢心所。大家有沒有問題?

問:……

答:不安穩就是說,我個人的經驗,比如說我們有時候做定課,拜佛、止靜。止靜或者半個小時,或者四十五分鐘,這個時候內心是很安穩的。內心安住佛號,心與所緣,專一安住,心與所緣,相續安住。這個佛號是大功德的境界,我們經常皈依佛,內心就會有少分的寂靜。但是我們也不是一直打坐,有時候會處理一些事情發脾氣,發脾氣以後回到佛堂打坐,就坐不下去了。就是前面那個安穩的狀態不在了,很奇怪昨天坐的時候佛號現前,到三十句佛號的時候心就安定下來了,現在已經念了三十分鐘心還是波動,就是前面那個嗔心的等流一直在干擾你。所以嗔心的力量很大,它的體性就是不安穩,讓你的心經常保持躁動狀態。就是你想靜下來靜不下來。

我們可以自己體會,你發了脾氣以後,再去打坐你坐不下去了,不管是身體、不管是內心都不安穩,身心都不安穩。所以要修習止觀的人不能跟太惡的人住一起,他經常觸惱你你就坐不下去,打坐的人大家要和合,這樣的環境就容易修行,一個環境裡如果你也觸惱我,我也觸惱你,你也不安穩我也不安穩,大家都沒有道業了。所以剛開始修行為什麼要來到僧團,就是避免這種不安穩的狀態出現,就是「嗔」它會帶給我們不安穩、躁動。

貪煩惱活動的時候還不會不安穩,但是嗔就會,慢也不會,慢的煩惱是最微細的。你看色界、無色界的天人,他高深的禪定,那一念明靜不動的心其實慢心都還在活動。高舉,他那個禪定心當中思惟,你們這些欲界的眾生實在苦惱,他看不起欲界眾生。得到禪定人我慢心很重,看誰都看不起,釋提桓因都要對他恭敬,他是初禪的境界。慢心所的活動非常微細,貪嗔慢當中嗔煩惱最粗重,第二個才是貪煩惱,慢心所非常微細。

慢心所只有修無我觀才能對治,貪煩惱可以修不淨觀、無常觀可以破壞,嗔煩惱修慈悲觀,觀察:哎呀,人家對我一點觸惱,沒關係嘛,為什麼呢?觀功念恩,這些眾生無量劫都是我的母親,她過去對我有很多恩惠嘛,我看在她過去對我有恩惠的份上,我應該原諒她,為什麼呢?她是我過去的母親,如母有情,那麼我們去觀察眾生對我們的恩惠,就會對眾生包容,起慈悲心。

但是這個慢心的對治,因為他是因為我,主要是我而起的,所以這個慢,就是修無我觀,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我不可得,這個時候那個高舉的相貌就消失掉了,內心那個高山啊就崩潰了,變成平地,這跟平等法性、無諍三昧相應,所以這個外道要不修習無我觀修習禪定,那個慢、內心的高山是很高的。你看那個外道,不要說我們這些凡夫的境界,講他聽不進去,佛陀講他都聽不進去,這個慢心是這種境界。那麼這個是講到這個貪嗔慢。

問:……

答:有跟有具:一個是有一個是有具,有跟有具是兩個東西,一個是正報一個是依報。不過有跟有具是依著如意的境界,苦跟苦具是不如意的境界,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如何對治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在斷惡修善的時候,我們有...

對立心強的人,妄想就打的重

要改變自己就先了解自己,楞嚴經的七處破妄,十番顯見...

懂了這一點,便不會去害人

種子是【能生(因)】,現行就是所生的果,但是在起現...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內心變現出來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斷除你向外攀緣的心,斷除你有所得心。...

阿賴耶識是如何變現出果報的

阿賴耶識有兩個功能:第一個保存種子,第二個把種子成...

放棄自我主導權,真如才會顯現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創造很多很多的業力,當然我們...

「熊采玉米」的譬喻

「八識」:八個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圓成實性

什麼是依他起性? 我們一個念頭起來具足三性,你要正確...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心中抓取的影像越多,臨終越難離開

【修已於輪迴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晝夜唯求解脫心,...

臨終時心裡除佛號外,不使有別的念頭

所有存款,為防養老者,亦須交與孫子。即田地契志等,...

參禪的先決條件

我們一講到禪修,就會想到在禪堂裡面兩腿一盤,監香師...

戲劇大師蕭伯納談素食護生

我們是牲畜的活墳場,為了口腹之慾而將它們斬殺。饕餮...

【佛學漫畫】佛陀本生故事——捨身飼虎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薩道時,經歷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

豈能一日不拜佛

《普賢行願品》的第一大願是禮敬諸佛,可見佛法修持要...

聖嚴法師《時時懷抱感恩的心》

在自我修鏈的過程中,當我們達到自我肯定、自我成長之...

遇到魔障如何面對

前面的經文講到安住真如,我們要不斷地提醒自己 何期自...

真心求淨土者,勿憂臨終之退悔也

【原文】 一人問:釋迦如來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

改變一生命運的微笑

小李是一個事業有成的青年,從小繼承了數目龐大的家產...

為什麼一定要念佛呢

佛法的最要問題,就是了生死。若論了生死這樁大事,很...

大安法師:念佛人正確的目標定位

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每天繫念佛號這很好,...

只要真信切願必定往生

【原文】 如來憫念眾生自力了脫之難,於是特開一信願念...

虛雲老和尚的「大乘三大部」

修行首重見地。確立圓滿的見地,是修行的第一步。這第...

人貴有自知之明

春秋時期,在齊國有一位被公認的美男子,別人都叫他徐...

【推薦】往生的人要把生死業力降到最低

淨土宗要做兩件事:第一個離開三界,第二個投生淨土。...

【佛教詞典】行均

遼代僧。生卒年、籍貫均不詳。俗姓于。字廣濟。善音韻...

【佛教詞典】猛利愛

【猛利愛】 p1036 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頁云:猛利愛者:謂...

【視頻】天因法師《八關齋戒的意義及其功德》

天因法師《八關齋戒的意義及其功德》

【視頻】《觀世音普門品 心經》慧平法師讀誦

《觀世音普門品 心經》慧平法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