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對治自我意識

淨界法師  2014/08/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如何對治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在斷惡修善的時候,我們有一種想要主宰的概念出來——有所得。我們認為這一切都是真的,想要去得到一些什麼東西,好像今生,我不得到一點東西啊,不太甘願的感覺。就是說我們希望在今生的當中,拿一點東西,把它拿到來生去受用,有這種概念,你想要主宰它、想要去攀緣它,這個就自我意識了。

就是第六意識它不安分——真如不守自性,本來你不要去攀緣,該你的,什麼都跑不掉,但是我們就喜歡多事。就是說按照因果法則:你不要去追求,該是你的東西,它自已會顯現的,你根本不要多事的,但是第七意識就喜歡多事——去攀緣,就把整個心給搞砸了,把因緣搞砸了。就是這因果法則,本來它是一個自然的輪動:你造善,你一定會得到安樂的果報,但是你去攀緣它的時候,就讓這個果報變成卑劣——本來是功德莊嚴,變成人天有漏的福報了。所以我們想要去得到一個東西,有所求、有所得,這個就是有自我意識。所以對治自我意識只有一種情況:就是無分別!因為有所得心,它必須要靠很多的分別去帶動它。所以你看天親菩薩,怎麼讚美這個初地菩薩:「無得不思議。」第一個無所得的智慧。

我們剛開始會建立一個善惡的概念,這個是很正常,但是你不能永遠活在善惡,因為你這個善惡還是有所得。你要從善惡的概念,要進入到無所得:就是說你該造善還是造善,你該斷惡還是斷惡,但是你不要有一種想要去得到什麼東西的思想,因為該是你的,就一定是你的,你不必多事,因果法則是絕對不會錯亂的。不是說:哦,你求,它才會有,就是你求,結果把因緣搞砸了,佛法是這個意思。你不求,你得到的是更多、更莊嚴,那你要去求,那對不起,你啟動了第七意識。第七意識的可怕,它擾亂了因果,第一個:因地,它擾亂第六意識,讓你的所有的資糧變成卑劣;更可怕的是第七意識,它向內跟第八識結合,把你所有的業力變成生死輪迴。

所以這個第七意識的可怕,內、外都干擾:向外干擾第六,讓你所造的善業是有漏;向內它干擾第八,把你的業力竄成生死輪迴。所以它的可怕是不得了的,它的影響是不得了的——內、外干擾。第六意識跟第八識都是依他起性,本來都是無辜的,就是第七意識——自我意識在那邊作祟。所以你看,整個唯識學第一個下手:就是除了一開始斷惡修善——資糧位的菩薩,一到加行位,就開始面對你的根本問題了——就自我意識了,一到加行位以後,所以這塊是很關鍵。

當然淨土宗也很關鍵,因為你自我意識太強的人,你要離開娑婆世界很難的。因為你這個一切法的執取太重,你很難放下娑婆世界。我們在娑婆世界已經打滾太久太久太久,你不可能把所有的東西,一個一個對治:哦,這個是無常,把這個放下,A是無常的、B是無常的、C是無常的、D是無常的……不可能!你不可能把你過去所有的執著都放下,你只有一種情況:從根本上把這個自我放下,所有都脫落了。因為它都跟自我意識有關係,所以你要是夠聰明:擒賊要擒王,你不對治自我意識,那你就很忙了:「時時勤拂拭」,哦,這個鏡子那麼大,你慢慢去擦吧,真的,那你很辛苦,就是「修道多辛苦。」所以你沒有般若方便,你花的時間多,效果又差,你這個鏡子髒了很簡單:把鏡子拿掉就好了——「本來無一物」,它本來就沒有嘛!這一句話只有偉大的佛陀跟歷代的祖師說得出來,觀一切法空——就是最簡單的方式,你的心全部停下來。

所以臨終的正念就是這樣,你不可能一一的去:哦,這個是無常的、那個也是無常的……來不及了,臨終的時候來不及了!你觀察:這個都是無所得的,人生本來如夢如幻,你只要把那個自我拿掉,你來人生,你不是想要得到什麼,那只是一個因緣的流動而已,它只是業力的顯現,緣生緣滅的假相而已。在因果當中沒有一個自我可得,這個就是緣起性空。

所以你不斷的串習,臨終的時候,你就很容易。當你這個生命結束的時候,你就很快的從過去跳脫出來,去面對未來。如果你有所得心很重,你很難放棄過去,那你就沒有所謂的欣求極樂,因為你連娑婆世界都放不下,你前腳都踏不出來,那就沒有未來可言——一個人活在過去,你只好失掉未來。所以當你離開娑婆世界的時候,你是不是能夠很輕鬆的走出那個有所得那一關,也就是說你必須要從娑婆世界走出來,你才可能進入彌陀的光明。你不可能兩個都要:哦,娑婆世界我也想要,阿彌陀佛光明也要,沒有這種人,因為這兩個是不兩立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修行必須下苦功夫

若人發願往生他國淨土,應當隨著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

巢窟不可愛,終將敗壞

佛陀時代,有一位比丘於清晨前往河邊洗浴,後至岸邊歇...

真我與假我

生活中,我和許多人一樣,總是慣於從身外尋找參照物,...

沒有什麼是絕對必須的

如果有一天石油真的沒有了,我們的生活的確會起很大的...

淨界法師:一心三觀

那麼怎麼樣從第六意識的如理的思惟、想像來改變我們過...

斷除生命的相續——自我意識

在唯識學的相續,它提出兩塊:一個是雜染的相續;一個...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不起貪計身見願

第十 不起貪計身見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起想念貪...

臨終能夠記住這句話就有救了

有一個禪師,他去參訪雪峰禪師。雪峰禪師當時在福州。...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藏經】佛說法滅盡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

【大藏經】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波沙山(孤絕山也)過去諸...

【大藏經】【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印光大師校印本)...

信願法師《生死之解脫》

沒有生命,一切希望,皆是空談;沒有生命,一切理想,...

只有福業相等的人才能成為夫妻

每個人都希望找到完美的另一半,而能否獲得美好的伴侶...

善用金錢

財富必須被善加利用,以便增進你和他人的福利。假如一...

牛過窗櫺,為何尾巴過不得

禪宗公案中有一則牛過窗櫺的著名典故。五祖法演禪師說...

菩薩成就國土,要有兩種準備

這一科是與之授記。舍利弗尊者在方便品明白了權實不二...

從淨土宗角度看器官捐贈

現在有很多人提倡器官捐贈,器官捐贈在佛教界有多次地...

放棄自我主導權,真如才會顯現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創造很多很多的業力,當然我們...

為何修行人要過午不食

問: 修行的人過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為什麼? 成...

印光大師關於《金剛經》的開示

金剛經者,即有談空,不墮空邊。即空論有,不墮有邊。...

集體創作

在過去,有一群畫家,每個人在繪畫創作方面各有所長,...

你在哪裡,哪裡就是風水

在佛法當中,我們學來學去,也沒有離開這一念心。 在廣...

以身作則,反求諸己

人活在充滿罪惡的世間,自身又有私慾偏情、妒忌佔有等...

【推薦】十心嚮往,命終必生極樂國土

又云,十心嚮往,命終必生彼佛國土,是《寶積》義。《...

反聞聞自性與反聞聞妄想

我師兄弟,他問海公一個問題問得很好,他說:反聞聞自...

欲愛的根源來自於這念心

過去,佛住在舍衛國只樹精舍時,為所有的天人等四輩說...

禍福吉凶,汝自作怪

【示沈元輝曰:深潛不露,是名持戒,若浮而外,未久必...

【佛教詞典】蠶繭

(譬喻)蠶為繭而自縛,譬眾生自以煩惱之繩系體也。三...

【佛教詞典】故骨如山

(雜語)謂生死流轉,一有情之故骨,一劫之間如山也。...

【視頻】大安法師《2024年夏令營開示與答疑》音頻

大安法師《2024年夏令營開示與答疑》音頻

【視頻】《南傳法句經》女聲讀誦

《南傳法句經》女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