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

淨界法師  2021/12/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十七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七面,請大家繼續看「三、「尋」,四、「伺」。」這是講到不定心所,它的體性是不決定的,不決定是善,也不決定是惡,所以叫做「不定」。前面「睡眠」跟「惡作」,已經解釋過了,再看第三跟第四。

『三、尋求者,令心悤務急遽,於意言境粗轉為性。』『四、伺察者,令心悤務急遽,於意言境細轉為性。』

這兩個心所的性質一樣,只是就著「粗轉」和「細轉」來加以分別。「尋求」,羅什大師舊翻譯為「覺」,「伺察」舊的翻譯為「觀」,所以尋伺又名為「覺觀」。『令心悤務急遽,於意言境,粗轉為性』,事實上「尋求」是兩個心所和合產生的,我們分成兩段來說明:

第一段「令心悤務急遽」,這是「思心所」的狀態。思心所是令心造作,可能是善心造作、也可能是恶心造作。前面講到五遍行「作意、觸、受、想、思」,「作意」令心王最初生起跟境界接觸、之後領納境界、然後去分別境界,最後在境界造業;「思」是造業的最主要因素,會帶動善、惡的心所生起,所謂「務急遽」,就是忙碌的樣子,不是寂靜的狀態,開始造業了,這是思心所的狀態。

其次『於意言境,粗轉為性』,這是「慧」。這個心所是在什麼境界活動呢?不是在外境。我們一般的境界,多數都是從「前五識」所領納的境界,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乃至於身體所接觸的種種感覺,落到第六意識,由第六意識來分別。但這地方是指第六意識的「獨頭意識」,第六意識它不假借前五識,而是單獨在內心當中,依止名言,所取之境─稱為「意言境」。

所謂『意言境』我們再解釋一下。「意」是指「心識」─意者,心也;「言」是名言,內心活動就要有名言,就像我們走路要有道路一樣。古德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語是我們內心的道路,如果言語停止了,內心就不能活動;我們從內心去思惟佛法的名言、或是世間雜染的名言,從名言當中就會出現很多的境界。譬如我們思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就在這十個字裡頭思惟,這時候心中就會出現「空性」的境界、真理。當我們在這「意言境」裡面粗轉──很粗淺不是很深入,就是大略地把它觀察一次,這叫做「尋求」,也就是一種觀察思惟。不過這種觀察思惟,不像平常在塵勞的境界,用眼睛觀察、用耳朵來聽…不是,而是「前五識」都停下來,第六意識的獨頭意識在心中名言裡,分別觀察,這樣叫做「尋求」;假設是屬於微細的思惟觀察,那就安立做「伺察」。

其實,這兩個有前後生起的次第,對於心中的名言境界,不論是打妄想,或是修止觀,總之剛開始先是「尋求」,慢慢觀察久了之後,越看越微細,就進入了「伺察」,所緣境都是同一個。

在《唯識》的經論裡面,講一個譬喻說:鳥兒在虛空中飛來飛去,虛空是鳥所飛行的境界,而虛空就是「意言境」;剛開始起飛要振動翅膀,等到在空中飛行,就不用這麼辛苦了,翅膀的振動就比較微細了,就像滑翔一樣,翅膀只要微微振動就可以。那麼剛開始起飛、振動翅膀的相貌,安立做「尋求」,是粗的;等到飛上天空,一切運轉正常了,這時候翅膀的振動比較微細,安立做「伺察」。總說:就是依「粗」、「細」之分別,而安立「尋求」跟「伺察」。這是講到它們的體性,有思跟慧的和合。看它的作用:

『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為業。』

這兩個心所表現出來的差別作用,是以身心「安住」與「不安住」來作區別。

其實「尋求」和「伺察」,這兩個跟「思心所」有關;「思心所」是跑到善的境界造作、還是跑到惡的境界造作,思心所不能決定;由誰來決定呢?是「作意」決定的。假設「尋伺」是跟不如理作意相應,然後不如理的「觸、受、想、思」,這時候你的身心表現出來的相貌,就是不安住。假設「尋伺」是跟如理作意相應,在佛法僧三寶的境界中「尋求」跟「伺察」,表現出來就是一種安住、寂靜的相貌。

《瑜伽師地論》上說,『不安住』的「尋伺」有五種情況:

一、「欲」的尋伺:好比打坐時,有時會起「欲」的尋伺,本來念佛念得好好的,突然間念頭跑掉了,跑到五欲的境界思惟觀察,這時候身心就不安住了。貪煩惱一生起來,內心就燥動了。

二、「恚」的尋伺:本來打坐得好好的,身心安住,但是想到不如意的人事,瞋心發動出來,這就是「恚」尋伺,在瞋恚的境界裡思惟觀察。

三、「親屬」尋伺:本來發了菩提心、懺除罪障、積聚資糧,不管出家或是在家,都願意好好修學聖道,但是想到上有高堂、兄弟姊妹都還在,應該跟他們一起團聚啊,不應該來這地方修學。這「親屬」尋伺,也是不如理作意。

四、「國土」尋伺:好比分別道場的好壞──唉呀!我不該來這個道場,這裡伙食辦得不好、也沒有佛法可以學習、環境又不好等等,分別國土的差別。本來你應該修四念處的,現在卻分別國土的好壞,不如理作意。

五、「不死」尋伺:心想:我還年輕、能力也具足,現在不應該修學聖道,應該去世間好好髮展一番,等年紀大了再來修學聖道。認為死亡離他還很久,稱之「不死」尋伺。

以上五種尋伺,是一般初學者容易發生,與不如理作意相應的尋伺,能使令身心不安住。

《瑜伽師地論》非常重視「尋、伺」這兩個心所,特地安立了一大科來解釋「尋」跟「伺」。本地分共有十七地,其中有三地用來解釋「尋、伺」。(有尋有伺地、有尋無伺地、無尋無伺地。)因為無明的生起,或是智慧的生起,都是依「尋、伺」而起的。

以上說明「不如理作意的尋伺」,下面解釋「如理作意的尋伺」:

一、思惟「業果」尋伺:這是思惟觀察業果的法則。思惟觀察業力,世間上有善業、惡業,善業的創造累積可以使令我們得到可樂果報,惡業的創造累積成就不可樂果報。生命就是由業力所創造的,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這個是業果的「尋伺」二、思惟「空性」尋伺:這是思惟空性的尋伺─「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前面「業果」的尋伺是以「我」來發動的,以「我」來思惟業果,但「空性」的思惟是把那個「我」給消滅了──無我、無我所,內心跟平等法性相應。

我們看神秀偈云:「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六祖偈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從這兩首偈,就可以感受到兩個人的尋伺活動範圍,淺深不同。

神秀師是說:有一個「我」能夠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從現在開始,「我」要斷除惡法、修習一切善法,莫使塵埃從身口意生起,這是很難得;但是還有一個「我」存在。剛出家的人也許沒有什麼感覺,但是出家久一點,對眾生、佛法有一點使命感,需要承當一些責任、跟人群的接觸會比較開闊,這時候就會發覺,如果單單斷惡、修善是不夠的。因為人與人之間接觸,會有一種對立的感覺,我們很容易站在「自我」的角度來看事情,這時候就會出現很多障礙。

如果能夠進一步學習「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時候內心的狀態是無我、無我所的,你看事情不是站在自我,是站在因緣的角度,世間上各有因緣,而你觀察世間上因緣的時候,那這種心境是調柔的,而且是善惡、因果清楚分明,沒有加上個人的主宰,沒有個人的思想在裡面。我們從這兩個偈頌可以看得出來,這兩個尋伺的境界有高低的差別。尋伺,就是你內心觀察思惟的活動情況,叫做尋伺。

『併用思及慧之各一分為體。』

尋、伺兩個心所,都是由「思」及「慧」各一分作為體性。

思正慧助,不深推度——名之為尋。

慧正思助,能深推度——名之為伺。

「尋」它的多分是「思」,「慧」是少分;因為剛與「意言境」接觸,這時多分還是屬於「思」。就是心中假藉如理作意,在佛法的名言裡面造作,一種造作的意志(心願)。但是這時真正抉擇觀察的成分少,尚不深入─『不深推度』,所以安立為「尋」。慢慢的在名言裡面,觀察久了,此時「思」慢慢就淡了,代之而起,「慧」的成分就多了─『能深推度』所以安立為「伺」。這兩個的差別就在這個地方,但都是以「思」和「慧」各一分作為體性。

尋伺在修觀很重要,當然在「修止」的時候,是不能有尋伺的,因為修止對於根本所緣,必須是「無分別住」。好比「一句彌陀念誦聽」,這個時候對佛號只有一種皈依的心,對佛號是不能分別的,一分別就不能達到一心不亂了。但是「修觀」的時候,也就是尋伺,修觀就是要靠尋伺。

我們對不淨、苦、無常無我,每一個人幾十年的生命多多少少還是有些體會,但是遇到境界的時候還是顛倒,為什麼呢?體驗不深刻。就是不淨、苦、無常無我的境界現前,你才感覺到,平常的時候你都活在顛倒當中,你還是覺得色身是清淨美妙的,你還是去貪染,所以這個尋伺很重要,我們要是不在佛法的名言尋伺,老是「無分別住」,你怎麼能夠生起智慧呢?

一般的修行人第六意識很懶惰,事情忙完了以後,我靜一靜就好,把佛號念一念,沒有錯,「一句彌陀念誦聽」,心與佛號專一安住,心與佛號相續安住,一下子煩惱就停下來。停個十五分鐘,三十分鐘頂多一個小時,又開始去工作了,就是這樣一天過一天。我們一路修止怎麼能夠生起智慧呢?從因果的觀念大家仔細想一想,如果只是讓內心寂靜住,自然生起智慧,會有這樣的事情嗎?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內心無量無邊的顛倒,只是被那個止一時壓住而已;雖然「修觀」比較耗神,多數人不喜歡修觀,耗神,但是你不栽培「觀」,你沒有「正憶念」是不能對治顛倒的。

總之,「尋伺」若與「不如理作意」相應,是一切罪業的根源,帶動很大的煩惱;「尋伺」若與「如理作意」相應,能夠成就佛法甚深的智慧。這兩個心所不定,不決定是善,也不決定是惡。

這個地方就把不定心所講完了。大家有沒有問題?

問:……

答:推度,簡單說就是觀察,思惟觀察,沒有很深入的思惟觀察叫做「尋」,「尋」它的成分是「思」的成分多,「慧」的成分少;到「伺」的時候,「慧」的成分就多了,「思」的成分就少;有這樣的差別。經上說:「萬法唯識」,意識就是說:生命的本質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是由各人業力來決定的,而業力也是我們內心所變現的,因此可以說:生命的本質,就是你內心的念頭!只要每天看自己的起心動念,就知道下一輩子會到哪裡去,根本不用找人算命;這五十一個心所,每天起心動念大致看一看,善的心所強,還是惡的心所強,就很清楚來生去哪裡。如果你不調整,那你的命就會被人家算的很準,如果你願意調整,你的命運就能夠改變。

不過對於調整煩惱,煩惱那很多,六根本、二十個隨煩惱,加起來就有二十六個煩惱,佛法要你先找到根本法寶──把心帶回家。佛法的意思不是要你靠自己力量去抗拒煩惱,不是;必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先找一個法寶──佛號、或是空性的名言真理,然後在寂靜處,不斷的把法寶力量加強起來,靠著「止」就是「念」,「觀」就是「慧」──由念住心、由慧觀察;念跟慧,主要是這兩個心所;把心中的法寶、這個家啊,一天一天堅固地建立起來。

然後,離開佛堂跟境界接觸,煩惱一活動,就把你的法寶現出來,轉念念佛;剛開始做得很勉強──不能念要它念,不能轉要它轉!不過你要轉它,一定要思惟煩惱的過患──這是一個賊呀,又來破壞我的功德!你對賊的過患要很清楚。依止對佛法的信心、慚愧心,強迫自己把在世間的五欲煩惱,轉到佛號的境界。

當然,剛開始誰也不願意回家,大家在外面跑慣了,那一個人願意回家呢?但是你不回家,苦頭吃多了,遲早還是要回家。所以說剛開始要回三寶的家,都有一點強迫性質,佛陀、三世諸佛,祂們現在很自在,在大般涅槃這個家安住了,但是剛開始也是不願回家,也跟我們一樣掙扎。

不過你要想想看,你現在不回家,外面有老虎會咬你,獅子咬你、毒蛇也會傷害你,你下輩子來,還是一樣被煩惱所攻擊。你自己不願意回家誰也沒辦法,生死這件事,不是拖延就能夠解決問題。應該下定決心,把握現在,強迫你自己,把趨向於五欲的心,帶回到三寶的家。一次一次,慢慢慢慢…它就習慣了,就會發覺你的念頭,大多能與三寶相應,住在家裡的時間多、往外跑的時間少,那就有進步了!慢慢慢慢你會發覺,大部分的時間,你的心都在家裡面,偶爾出去走一走而已,這個時候你的生命就改變了。

佛法的對治方法,是要你先建一個家,否則很難跟無始煩惱抗拒。為什麼我們剛開始要息諸緣務,在一個寂靜處修止、修觀,就是這個緣故,你要先把內心的家蓋起來,然後在家裡安住,慢慢慢慢外面煩惱活動就減少了。當然這個家都是要自己去蓋,外面的房子別人可以幫我們蓋,你內心的家,除了自己努力以外,誰也沒辦法。你自己不蓋,那你就沒有一個家,老虎來的時候你沒地方跑,毒蛇來的時候你也沒地方跑,臨命終的時候沒有依靠,你看看多可憐。沒有家只好隨業流轉了。所以要及時把握生命,努力把心中的,佛法僧三寶的家,在心中建立起來,這件事情太重要了!太重要了!

以上五十一個心所,我們就講解到這裡。

己三、色法

前面的心王跟心所都是有了別性,能夠明瞭、分別外在境界,有明瞭、分別的功能。以下這十一種色法沒有明瞭性,即便是色界、無色界清淨光明的四大,特別的精妙,也沒有明瞭性,還是屬於色法。

「色法」在唯識學的定義叫做「質礙」;「質」是具有質量、重量,「礙」是佔有空間,你要從它那邊走過去,它會障礙你;有一定的質量、空間,叫做「色法」。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種: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聲。八、香。九、味。十、觸。十一、法處所攝色。]

前面心所法有五十一個,色法就比較少;這十一個色法,都是有質礙,我們看蕅益大師的註解,總共分成三段:

第一段「總標」:『心心所,所變相分,皆名為色。』這是說明色法的由來,這世間怎麼會出現色法呢?『心心所,所變相分』,第一個「心」是指「八識心王」,「心所」就是五十一個相應心所;當心王帶動心所活動時,會變現這個「相分」。

《唯識》的思想是說:「識」有四個部份,其中「自證分、證自證分、見分」,這三個是能變現,屬於「能」的部份;「相分」是所變現的境界,這個「所變現的相分」就是屬於色法。這裡說「色法」是識所變現的,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的色身以及一切山河大地─內五根、外五塵啊,它的性質不是從它自身生起的,而是由內心生起的。好比這朵蓮華,不是從蓮華生起的,是從我們的內心變現出來的。既然是內心所變現的,我的內心改變,外在的世界就改變,是講這個道理。

『心心所,所變相分,皆名為色』

正說明色法的由來,是心王、心所變現出來的影相。當然,修行人的心王、心所,大都是良善的,所以所受用的色法,看到的都是莊嚴美妙;苦惱的心王、心所,煩惱重的人哪,看到色法大都是粗重的,就不一樣了。這是說明色法的由來。再看下一段,色法的種類。

『今且約內五根,外六塵,故但略有十一種也。』

雖然色法種類很多,這地方提出了十一種,分成兩部分:第一是「內五根」,「內」是指我們的色身─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這是屬於正報的色身。其次「外六塵」,「外」是指依報,外在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五根」和「六塵」這兩個色法,是有點不一樣。《成唯識論》上說,「色法」都是第八識所執持,但是第八識對外在六塵叫「執持」,對內在的五根叫「執受」,加上「受」字,就是領納以為自體,有「領納」的功能。譬如說,你拿一根棒子打一顆石頭,你不覺得痛,因為第八識只是執持它(石頭)、並沒有領納的功能;如果你用棒子打你的手啊,你會覺得痛,因為第八識對於內五根是執受,有領納的功能,這地方不同。雖然同樣是色法,但是第八識一個是執持、一個是執受;所對的一個是正報、一個是依報。這是總標。

第二段「別釋」,正式說明「五根」和「六塵」的相貌,分成兩段來解釋:

『眼耳鼻舌身五根,皆第八識相分,而各有二。』

這五根的內容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所謂「根」就是前面說過的「依托」。前五識必須依托這五根,才能生起了別作用,所以將眼、耳、鼻、舌、身,安立作「根」,雖然它本身沒有了別作用,但是能夠為「識」所依托。而這五根分成兩種:

『一者勝義五根:「即八識上色之功能,以能發識,比知是有,非他人所能見知。」』

所謂「勝義五根」,是第八識的一種色法功能。勝義五根是比較微細的四大,比如我們講「眼睛」,你看到的眼球是「浮塵五根」,但是浮塵根不能生識,生識的是內根﹙勝義根﹚,所以眼識真正所依止的不是眼球,而是「勝義五根」,也就是類似我們現代人講的「神經系統」,是一種微細的四大,非肉眼所能見到的。

那怎麼知道有呢?『以能發識,比知是有』,因為它能夠發起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我們從這個比量得知它的存在。『非他人所能見知』,它不是一般人所能夠見知的、不是肉眼能看見的,但不管再怎麼微細,還是屬於色法。

『二者浮塵五根:「即勝義五根所依托處,乃四大之所合成,眾生妄計以為我身,實與外之地水火風,無二無別,均是第八識相分耳。」』

「浮塵五根」就比較粗顯,是「勝義五根」所依托處。前面「勝義五根」為「識」所依托,而「勝義五根」又要依托「浮塵五根」。浮塵五根就是很明顯的,我們看得到眼睛、眼球,還有耳朵、鼻子、嘴巴、身體等等能夠見得到的。我們的「勝義五根」,就含藏在「浮塵五根」裡面,是『四大之所合成,眾生妄計以為我身,實與外之地水火風,無二無別,均是第八識相分耳。』我們認為這就是我的身體,我就住在身體裡面;其實這四大跟外在四大性質一樣,所不同的是「執持」和「執受」不同而已,都是第八識所變現的。簡單說:「前五識」所依止的是「勝義五根」,但是「勝義五根」又依止在「浮塵五根」裡面,所以有相互依存的關係。

不過這地方,「浮塵五根」跟「勝義五根」還是有點不同;「浮塵五根」是屬於別業中,有一點「共業」成分;那「勝義五根」完全是「別業」。怎麼知道呢?就像我們人的色身,由心識所攝持,生命還在,心識就在,「識之所在,命之所在」。但是時間到了以後,心識就會離開色身,又到另外一個法界去得果報。

醫學上有測量過說:一個人剛死那一剎那,重量會降低一點點,有某方面的物質消失了。其實我們死亡的時候,就是心識離開,而心識是沒有重量的,這表示什麼?你的「勝義五根」離開了。但是你看這個人眼睛還在、鼻子還在,其實這是浮塵五根,因為有眾生共業,你部分的業抽走了,別人的共業還在,所以是慢慢消失,因為浮塵五根別業中有某部分的共業,而「勝義五根」完全是你自己自受用,你的業力所攝持的。

我們看中國外道─道家,也有它很特殊的法術,過去的奇門盾甲,有一種叫「借尸還魂」,好比大富長者他的獨生子死了,請道家來念咒,找一個貧窮小孩過來,然後把他的神識奪過來,放到他兒子尸體上去,但是這具尸體不能敗壞,也不能腐臭。如果作法當中,七七四十九天沒有障礙,這個貧窮小孩就死了,然後富家小孩就活過來。但是活過來時,已經不是前面那個心識了。

這時候,生命有什麼不同呢?比如這個人過去眼睛近視,活過來沒有近視眼了,因為勝義五根改變了。你看他的眼睛、鼻子、嘴巴都跟大富長者兒子一樣啊,是的,因為你看到的是浮塵五根,所以是一樣。但是一個人心識離開以後,「勝義五根」就消失了,因為那完全是個人的別業,不共於其他人。你一走,那個「勝義五根」就消失了,完全是自受用;換一個第八識進來,那他有帶著他的「勝義五根」,所以說這兩個是有差別的。

「勝義五根」完全是你的八識所攝持,「浮塵五根」你自己在攝持、別人也在攝持,就跟別人有關係。所以你死了以後,浮塵五根不會馬上敗壞,因為別人的心識,還在攝持這個浮塵五根,是慢慢消失掉。但是「識」的了別,真正所依止的是「勝義五根」。這是講到內五根。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如何對治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在斷惡修善的時候,我們有...

對立心強的人,妄想就打的重

要改變自己就先了解自己,楞嚴經的七處破妄,十番顯見...

懂了這一點,便不會去害人

種子是【能生(因)】,現行就是所生的果,但是在起現...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內心變現出來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斷除你向外攀緣的心,斷除你有所得心。...

阿賴耶識是如何變現出果報的

阿賴耶識有兩個功能:第一個保存種子,第二個把種子成...

放棄自我主導權,真如才會顯現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創造很多很多的業力,當然我們...

「熊采玉米」的譬喻

「八識」:八個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圓成實性

什麼是依他起性? 我們一個念頭起來具足三性,你要正確...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心中抓取的影像越多,臨終越難離開

【修已於輪迴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晝夜唯求解脫心,...

臨終時心裡除佛號外,不使有別的念頭

所有存款,為防養老者,亦須交與孫子。即田地契志等,...

參禪的先決條件

我們一講到禪修,就會想到在禪堂裡面兩腿一盤,監香師...

戲劇大師蕭伯納談素食護生

我們是牲畜的活墳場,為了口腹之慾而將它們斬殺。饕餮...

【佛學漫畫】佛陀本生故事——捨身飼虎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薩道時,經歷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

豈能一日不拜佛

《普賢行願品》的第一大願是禮敬諸佛,可見佛法修持要...

聖嚴法師《時時懷抱感恩的心》

在自我修鏈的過程中,當我們達到自我肯定、自我成長之...

遇到魔障如何面對

前面的經文講到安住真如,我們要不斷地提醒自己 何期自...

真心求淨土者,勿憂臨終之退悔也

【原文】 一人問:釋迦如來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

改變一生命運的微笑

小李是一個事業有成的青年,從小繼承了數目龐大的家產...

為什麼一定要念佛呢

佛法的最要問題,就是了生死。若論了生死這樁大事,很...

大安法師:念佛人正確的目標定位

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每天繫念佛號這很好,...

只要真信切願必定往生

【原文】 如來憫念眾生自力了脫之難,於是特開一信願念...

虛雲老和尚的「大乘三大部」

修行首重見地。確立圓滿的見地,是修行的第一步。這第...

人貴有自知之明

春秋時期,在齊國有一位被公認的美男子,別人都叫他徐...

【推薦】往生的人要把生死業力降到最低

淨土宗要做兩件事:第一個離開三界,第二個投生淨土。...

【佛教詞典】行均

遼代僧。生卒年、籍貫均不詳。俗姓于。字廣濟。善音韻...

【佛教詞典】猛利愛

【猛利愛】 p1036 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頁云:猛利愛者:謂...

【視頻】天因法師《八關齋戒的意義及其功德》

天因法師《八關齋戒的意義及其功德》

【視頻】《觀世音普門品 心經》慧平法師讀誦

《觀世音普門品 心經》慧平法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