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對立心強的人,妄想就打的重

淨界法師  2023/06/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對立心強的人,妄想就打的重

要改變自己就先了解自己,楞嚴經的「七處破妄,十番顯見」,就是教我們去判定真跟妄,經中判定真妄有兩個方向:第一個從它的相狀,真實的心是離一切相的,它沒有相狀的,它去了別一切法的時候清楚分明,但是它心中沒有相狀,它是不取一相,它沒有住在一個固定的相狀。妄想就不是了,妄想它是一種感受,它先有感受,在感受當中有很多的想像。

比方說喜歡喝茶的人,他就把茶產生很多美好的想像,喜歡喝咖啡的人,他的心跟咖啡接觸的時候,把咖啡做很多的想像,然後心就住在這個想像當中。因此只要是妄想在活動,它肯定是帶有相狀的,而且也一定是住在這個相狀。

為什麼我們打妄想的時候總是感到不安穩?因為相狀是變化的,只要是相狀它就是生滅變化的,你住在一個生滅變化的東西,你就感到「弟子心不安」,不安穩!內心本來是安穩的,其實我們本來是安穩的,是我們自己把自己弄得不安穩,我們住在一個心中假想的影像當中,然後讓自己不安穩,就是「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要判定我們現在是住在真實的心性,還是住在顛倒的妄想,第一個你看看你心中有沒有一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有沒有住在一相相狀。

你看古代善知識說「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起煩惱,你心中一定有一個相狀,你被這個相狀纏縛了。第一個判定就是從相狀的有無來判斷真妄,這是從它的對立跟不對立的角度,所以即一切法,真實的心是離一切相,但是又普遍的具足一切圓滿諸法,妄想它一旦住在一個相狀,它肯定是對立的。

所以,一個人他的對立心很重,比放方說有些人嫉惡如仇,這個人妄想心一定打得很重,你嫉惡如仇你肯定住在善法,你住在善法,你就跟惡法對立了,而惡法本身也是菩提性所顯現。所以你的生命就變得非常的狹小。為什麼我們講小呢?因為胸量狹小,對立。

我們住在相狀第一個我們感到不安穩,第二個跟一切法產生對立,有我就沒有你,有你就沒有我,就使令我們生命當中失去了廣大的大海,而只擁有一個小小的水泡。就是我們對這個相狀的執取,產生的兩個過失:一個把我們的生命弄得非常不安穩痛苦,一個把我們的生命弄得非常的狹小。

但是我們是可以選擇的,那我們會問妄想是什麼地方來呢?這是阿賴耶識變現的,「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我們過去不斷打這個妄想,你前生很喜歡喝茶,看到茶就產生美好的想像,你今生看到茶葉,還是打這個妄想,阿賴耶識它是如實把你過去的想像,把它繼承下來。我們今生為什麼打這麼這麼多妄想?因為前生太多的生命累積下來太多妄想,習氣如暴流,非常快速的水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原來不打妄想是非常快樂的

未到地定跟初禪相貌的差別,這以下講的很清楚:謂由心...

想要了生死,必須真修實證

想要了生死,必須真修實證。倘若只有悟而沒有證,縱然...

一人與萬人敵,在今人則不行

用功的人,謂一人與萬人敵。這一句話,在古人最好,在...

【推薦】都是自己業力變現出來的

前六識這是屬於心法,根、塵是屬於色法。那麼前六識主...

判斷「生滅心」與「不生滅心」的方法

這一段是講到我們凡夫的現前一念心識,這個真妄不二的...

阿賴耶識有漏種子的分類

影響種性的這些種子,種類是什麼?什麼東西會影響我們...

無心的阿賴耶識「猶隔一重關」

修學佛法跟修學世間法這當中的差別,蕅益大師有一段的...

修行人有什麼事情,千萬不要輕舉妄動

我們身為一個修行者,經常會注意自己內心的狀態,很快...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婆提城祇樹給...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大藏經】【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圓通」的解脫境界

下面我們再看一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什麼叫做...

積極護生,如法放生

一、古代放生與現代放生之亂象 據經典記載,救護生命是...

如何在臨命終時落實信願心

念佛就能往生嗎? 清朝續法法師曾著文論述念佛人的一百...

如實知自心

坐禪的過程和我們人生的經歷一樣,二者具有共性。剛開...

對治帶有執著的妄想

於諸識內,獨得意名; 向有漏中,作無明主。 不間不斷...

修藥師法門是否比彌陀法門好

問: 有人說彌陀法門是送死的法門,如果修藥師法門,...

出家人看到異性還會動心嗎

很多居士來寺廟裡找師父傾訴,都是因為情愛的煩惱而來...

斌宗法師《涅槃是什麼》

前言 修學佛法最後的歸趣在求證涅槃,那麼學佛修行的...

持咒不可作降魔想,起嗔恨心,魔是妄想

一切境界都是幻境,由於輕昏覺照不明,出現種種虛幻現...

只要老實下來,就能得到利益

【都言念佛是愚夫,得作愚夫亦已夫。龍樹辯才還拙否,...

女人獲得幸福的十大定律

有些人說:佛陀兩千五百多年以前說的這個經,現在是不...

印光大師的十念計數法

印光大師的十念計數法是把慈雲尊者的十聲念佛,就是呼...

挪用善款是否犯偷盜戒

問: 弟子每月都會代收善款,有時還挪用一些善款來應...

四大不調在身體上的表現

一者四大增損病相:若地大增者,則腫結沉重,身體枯瘠...

念佛人也吃肉,應如何解決

問: 請問有的人也念佛,可是他照樣吃雞鴨魚肉,應怎...

砍樹取果

在一座宮庭中,有一棵非常高大且茂盛的樹,結出的果實...

【佛教詞典】大愛道比丘尼經

(經名)二卷,失譯。敘大愛道三請出家。不許。遂依阿...

【佛教詞典】地藏十輪經

(經名)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之略名。十卷,唐玄奘譯。...

【視頻】代代有人葬身大海

代代有人葬身大海

【視頻】東林祖庭的年味

東林祖庭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