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五面,三、善十一者:
『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進。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瞋。七、無癡。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行捨。十一、不害。』
在「心所有法」當中,前面兩個「遍行」跟「別境」,總共有十個心所,就是「作意、觸、受、想、思」,以及「欲、勝解、念、定、慧」,這十個心所它不決定是善,也不決定是惡。假設跟善的心所相應,就能夠加強善心所的勢力,就變成了善;假設跟煩惱相應,也能加強煩惱的勢力,就變成了惡;所以遍行跟別境的心所,體性是不決定的。
而這十一個善心所,它體性決定是「善」的。換句話說,這十一個心所在我們內心活動的時候,能夠產生兩個功能:第一個、令我們今生得到安樂;第二個、令我們來世也得到安樂。它的體性是決定的,不管它表現出來的身業、口業是什麼情況,是寂靜的相貌、或是粗暴的相貌,只要內心跟這十一個心所相應,就是屬於善的。
這十一個善心所:第一個「信」、第二個「精進」、第三個「慚」、第四個「愧」,剛開始先從這四個心所下手,因為這四個心所讓我們建立因果的觀念,深信因果而啟發「精進、慚、愧」,進一步達到「無貪、無瞋、無癡」。「無貪、無瞋、無癡」必需要有一點止觀的力量,內心有對治的力量;而「輕安」、「不放逸」、「行捨」,跟「不害」,這個多少要有一點禪定的力量,這四個心所要生起就比較不容易了,不是散亂心就能夠生起的。多數有一點禪定相應。
上一堂課講到蕅益大師說:『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是說善心所的活動,能夠帶動此世順益、或是來世順益,所以說它的體性是善的,因為它能夠成就可樂的果報。
第一個「信」,昨天大致講過了,我們再簡單說明一下。什麼是「信」呢?『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而為體性;對治不信,樂求善法,而為業用。』這個「信」,所信的對像,主要是對三寶的境界,假設是對外道的教法生起信心,那就不是這裡講的「善」。因為你對邪知邪見生起信心,不一定能夠引生今生、來生可樂果報,所以不能講善。這個地方的「信」,所信的對像一定是佛法僧的三寶境界。我們對於三寶境界,有三方面要生信:
第一個、「實」:相信三寶的功德是真實存在的。第二個、「德」:相信三寶具有大功德,內心生歡喜心。第三個、「能」:相信三寶的功德,通過努力是可以成就的;這不是天方夜譚,是可以成就的事情。
『深忍樂欲,心淨而為體性』,對於三寶的實、德、能,出自內心的真誠,沒有一點虛假,是一種很清淨、很真誠的皈依,這個就安立作「信」。「信」一活動,能夠把我們不信的疑根消滅;既然相信三寶,就很容易會去修習一切善法,這是它的作用。
我們對於三寶的信心,大乘跟小乘有點不同;我們講「皈依佛」,小乘所謂的「佛」是指應化身,因為《阿含經》裡面,並沒有明顯講到佛陀的法身、報身。在《阿含經》裡面是說:佛陀在迦毘羅衛國出生,之後出家修行,然後在菩提樹下菩提迦耶成道、轉法輪,最後八十歲入涅槃。經中對於佛陀是這樣描述的,其他的就一字不提了。所以小乘所皈依的佛,是兩千五百多年、那一期應化的佛,應化身佛是有老病死的,所以佛陀就滅度了。
你看《阿含經》的思想,強調自依止、法依止,不強調皈依佛,因為佛陀入滅了、入了無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是一種不生不滅的境界,沒有生滅相。以《大毘婆沙論》說,一切阿羅漢入涅槃之後,等於是一個無情境界,這時候你去憶念祂的名號,不能感應道交。
這一點也是大乘跟小乘不一樣的地方,大乘所皈依的佛,主要是佛的法身、報身,就是天台宗說的「跡本二門」。天台宗的思想是認為:雖然佛陀的應化身有老病死,但是佛陀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積功累劫、所成就的清淨法身跟報身,是沒有老病死的──「深信諸佛皆充滿」。所以大乘裡面講到「他力門」,有淨土宗跟密宗,很強調與本尊相應。
就是說:我們一個念佛人,你一定要相信阿彌陀佛沒有滅度,這件事情很重要。雖然說我們的眼睛看不到、耳朵也聽不到,見聞覺知都感覺不出阿彌陀佛的存在,但是我們從大乘經典─佛陀的聖教量,可以確定阿彌陀佛沒有滅度,祂無量功德莊嚴的法身、報身,存在法界當中。
天台圓教宗也說:佛陀那一念清淨心是有明瞭性的,不像阿羅漢的涅槃,是空空蕩蕩的沒有明瞭性;大乘的涅槃有明瞭性,有明瞭性那就可以感應道交,你憶念祂的名號,就能夠「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念念跟彌陀的大悲願力感應道交。所以這地方大乘、小乘對於「佛」的定義是有點不一樣。這是大乘不共小乘的地方,我們皈依佛的應化身,但是我們更要皈依佛的法身、報身,這就是所謂「感應道交」。
在《阿彌陀經》講到往生的條件,臨命終時要「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這個正念分明,以唯識來說,正念起碼有三個心所要現前:第一個,你的「信心」要現前。第二個,你的「願力」要現前。第三個,名號,名號那個「聲相」要現前。三者合起來說就是:「信、願、持名」。也就是:當佛號現前時,你一定要相信這句名號總持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祂一定能夠救拔你,然後你對這個名號通身靠倒、一心皈命。如果信心的力量沒有生起,那這句名號就不能幫助你。
所以說彌陀的功德,對你到底能產生多大的加持力,完全決定於我們的信心;你一分的信心、一分的加持,十分的信心、十分的加持。當然,臨命終的信心,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要靠你平常的栽培,不斷的去串習這樣的法義,一次又一次「聞經達理,斷疑生信」,把道理弄懂。對於佛陀的皈依,先把無始的疑根拔除,相信彌陀是存在的,存在於法界,這時候你才能夠對祂生起皈依,這是「信」的範圍。
再看第二個善心所:「精進」。
『二、精進者,於斷惡修善事中,勇猛強悍,而為體性;對治懈怠,成滿善事,而為業用。』精進的對像有兩件事情:第一個「斷惡」,第二個「修善」。我們對於這兩件事情,是什麼樣的態度呢?『勇猛強悍,而為體性。』不是畏畏縮縮的,是一種勇猛的、強悍的,任何逆境現前都不能夠障礙,這是精進的體性。『對治懈怠,成滿善事,而為業用。』當精進心生起時,懈怠的心就消滅了,能夠快速的、乃至在一生當中,就能夠成就圓滿善事。所以說「精進」能夠使令我們快速成就功德。
精進的對像有兩個─「斷惡」和「修善」;就著「斷惡」來說,有兩件事情要做:
第一、已生的惡法令斷:這是說我們一個修行人,要經常保持覺照的功夫,就是不要老是看別人的缺點,多反觀自己的身業、口業、意業,有沒有出現惡法。假設這三業有出現惡法,馬上就要讓它停下來。為什麼?因為惡法的出現,表示它會引生你未來痛苦的果報,假設你不停止的話,你就要為現前的惡法,付出痛苦的代價。所以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強調說:「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叫它消滅。」就是「當下」這兩個字,你馬上要轉念念佛,因為你內心的煩惱相續,表示你未來會出現痛苦。所以斷惡的第一個態度,就是在你身口意裡面,已生的惡法,要趕快令它斷滅。
第二、未生的惡法令不生:講實話,我們都是煩惱眾生,有時候在清淨的環境,身口意不出現惡法,但不表示我們內心就是清淨的。所以隨時要注意,盡量不要跟惡因緣接觸,修行就是要「戒慎恐懼」,小心一點,不要太過於大膽。
我們看懺公師父的修行,他老人家一生都很謹慎小心,我聽說懺公師父五十歲之前,不正眼看女眾,親近他再久的女眾信徒,他跟妳講話,眼睛是看地下的,當然他老人家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他要做給後輩看。像這樣一個修行人,尚且要戰戰兢兢,尚且跟女眾保持距離,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我出家幾十年來,我發覺很多人在菩提道上栽觔斗,栽在女色境界的,多數都是藝高人膽大的人,不怕死的。所以說修行人要保守一點,煩惱沒有斷,它隨時會活動,古人講:「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戰戰兢兢,一直到臨命終為止。
你要是入了法身境界,那是無障礙境界,那是可以的,現在不是啊。我們從現在到往生極樂世界之前,都要隨時小心,一步走錯,很可能你這十幾年來,努力的積功累德,完全破壞掉,多可惜啊,還得重新開始。所以這個「未生的惡法令不生」很重要,你經常要注意外在的惡因緣,不要讓它生起。
這是我們對於惡法的兩個態度─已生的惡法令斷,未生的惡法令不生。其次,對於善法也有兩個態度:
第一、未生的善法令生:我們每個人的善根不一樣,這個人歡喜打坐、他打坐很好,這個人歡喜持戒、這個歡喜拜佛,每個人善根不一樣。對於別人的優點,我們都要讚歎,看到別人修行我都要隨喜;這種隨喜的心,能夠使令我們沒有生起的善根,容易生起。為什麼呢?先結個善緣。我們修行人最怕的就是嫉妒心──「你一天拜一千拜,有什麼了不起!」他是沒什麼了不起,我們是起不了,你就是不能拜啊。所以說我們對一切善法的態度要隨喜,先跟這樣的善法結善緣,這個善法在你的身心要出現,就會比較容易。這是未生的善法,要使令它趕快生起。
第二、已生善法令增長:如果你已經能夠打坐一個小時了,不要得少為足,不要說「能夠這樣已經很不錯了,很多人十五分鐘都坐不下去!」你這樣想就障道了。修行善法的態度,應該是「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我們對於善法的追求,是沒有滿足的、愈多愈好;一個小時成就以後,再往一個半小時努力。已生的善法要使令它相續增長,善法是愈多愈好。
這是對善法也是兩個態度:未生的善法令生,已生的善法令增長。
這是「精進」的相貌,是對斷惡、修善能夠勇猛強悍而為體性。透過精進,就能夠在很短的時間成就大功德,這是精進的作用。
再看第三個「慚」,第四個「愧」,這兩個一般都是合起來用的。
『三、慚者,依於自身及法,生於尊貴增上,由斯崇尚,敬重賢善,羞恥過惡而不敢為,以為體性;別則對治無慚,通則息諸惡行,以為業用。』
「慚」,主要是依止兩種力量:第一個是「自身增上」。第二個是「法增長」。「自身增上」,就是一種自我的期許,自我期許有兩個:一個你要想:我得到暇滿人身,比如說我得到一個天人的果報,天人的果報太快樂,沒有出離心,這不是修道的法器,這種身心的快樂綿延不斷太快樂,太快樂了這個人靜不下來,他也不想靜沒有出離心。而三惡道的果報是有出離心,但是太苦惱了,苦惱的逼迫太厲害了,想要修學佛法沒辦法專注,因為那個苦惱太厲害了。只有「人」的果報,才是修道的法器,所以得到暇滿人身要知道珍惜,這就是「自增上」,珍惜自己的一種自我期許。
另外,思惟得更深一點:「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阿彌陀佛具足大功德,祂是已成之佛;雖然我是苦惱凡夫,但是我是未成之佛,從「佛性」的角度來說,是無差別的,只要經過努力,我們有成佛的可能。如果說我們沒有成佛的可能,那大家就自暴自棄了,再怎麼努力都不能成佛;但事實上不然,只要我們努力,都有成佛的可能,這個也是自增上,自己要對自己一種期許。
第二個是「法增上」:這是思惟佛法的功德。佛法是黑暗中的明燈,我們能夠遇到佛法,一定要好好尊崇佛法,不要違背佛法,隨順佛法而行,這是法增上。
雖然說我是一個生死凡夫,依止自增上、法增上的一種尊貴心,這時候崇尚敬重賢善,對於一切賢善的事情崇尚敬重,那麼羞恥自己身口意的過惡,不敢作。這個不敢作是帶一點勉強,那麼本來是想做,因為自增上、法增上的關係,也不敢做了。這樣的一種體性,能夠對治我們的「無慚」,通來說它能夠息滅我們身口意的惡行,以為業用,這就是「慚」。
『四、愧者,依於世間他人,訶厭增上,輕拒暴惡,由此羞恥過罪而不敢為,以為體性;別則對治無愧,通亦息諸惡行,以為業用。』
前面的「慚」是依止自增上、法增上,而產生尊貴增上的力量,崇重賢善;因為這樣的力量,使令我們不敢去造惡業。而這個「愧」是依止世間增上,就是我們去思惟:不能去做一些身業、口業、意業的惡法。為什麼不能做呢?因為我是一個出家人,或是一位五戒優婆塞,我做了錯事,世間人會譏嫌我,你看這個人,這個出家人做這種事情。其次,這無量無邊的鬼神啊,像山神、樹神,他們也都有神通,雖然是在自己房裡造惡事,他們也都知道啊──你看,出家人起這個念頭,根本不像一個出家人,護法會神譏嫌我;第三,無量無邊的諸佛菩薩,在大般涅槃、光明的境界,我們的起心動念,如來悉知、如來悉見,也看得到我們起惡念。
換句話說,我們知道有很多眼睛在看著我們,不能做錯啊,雖然我很想做錯事,但是我不敢,為什麼?世間增上,世間的譏嫌、訶厭使令我們增上。就是這個增上不是我自己的力量,而是顧慮世間的訶厭,使令我能夠增上。這樣的增上緣故,『輕拒暴惡』,一切暴惡的事情,我們就能夠輕視、能夠抗拒,『羞恥過罪而不敢為,以為體性。』而它的作用是『別則對治無愧,通亦息諸惡行,以為業用。』「愧」一活動的時候,也能夠消滅我們的惡行。這是就是「愧」。
「慚愧」啊,對一個凡夫來說相當重要,印光大師自稱為「常慚愧僧」。意思是說,他心中經常保持慚跟愧的心所在活動。有時候世間人看到我們佛教徒,都已經吃素幾十年了、出家幾年了,還做這種錯事啊!就是訶責我們。訶責我們是應該的,因為呵責我們才會進步。
我們從緣起的角度來看,一個佛教徒,雖然吃素也懂很多道理、深信因果,但畢竟還是煩惱眾生,有時控制不了,就會造作一些惡業。但是一個有正見的佛教徒,跟一般世間人去造惡業,還是不同。世間人沒有因果觀念,反正人死如燈滅;世間人造惡業,是什麼境界呢?盡情的造惡業!反正人死如燈滅嘛,就是及時行樂,所以造惡的時候,內心沒有慚、也沒有愧心所活動,完全沒有,造完之後也沒有任何感覺。而佛教徒多少有一點因果觀念,雖然有時候控制不住也造惡業,但內心有慚愧,當這個慚愧一活動的時候,『息諸惡行,以為業用』,就能夠把身口意惡業的勢力,削減掉一大部份。
所以我們看這個因果,在得果報的時候,有堅固跟不堅固的差別。好比有些人業障一現前,特別堅固,拜懺也不行、求上師加行也不可以,這八十八佛拜了三年、五年,還是不能轉變,就是那個業障特別堅固;有些人的業障不是很堅固,業障一現前,至誠懺悔,拜了一百零八部的八十八佛,誒,消除了。為什麼呢?就是因地的時候有慚愧心。
對於這個「慚愧心」,《南山律》說有三種情況:
最好的慚愧心,是在「方便時」:就是在造罪之前,你要去造罪,馬上起慚愧心:啊呀,我不能起這個念頭,這件事情是不能做的啊!我應該要「崇重賢善,輕拒暴惡」,我是一個深信因果的人,對於一切善法要尊重、對一切惡法要訶責,我怎麼能夠去隨順惡法呢?在「方便時」就起慚愧心,那是最好的。
第二等人是「根本時」:就是正造惡業的時候,慚愧心活動了,那麼把惡業的勢力給削減了,這是第二等人。
第三種人是「方便時」、「根本時」都沒有慚愧心,造完以後「成已時」。造完以後,啊呀,我剛剛不應該作這件事情。依此慚愧心而訶責自己。造完以後再慚愧這個是下品,但至少還有慚愧心。
假設你造一個惡業,「方便時」沒慚愧心、「根本時」沒慚愧心、「成已時」也沒慚愧心,那這個就是一個定業,很難轉變,一定得果報,果報也特別堅固。所以律上說,我們平常就要注意,當一個惡的行為出現時──「數數現行,都無慚愧」,這個業就要小心了!不管是大業、小業。經常出現而你已經習慣了,內心已經沒有慚愧心在活動了,那這個業力是不得了,以後得果報時候必定堅固,難以轉變,所以慚愧心是我們斷惡的一個指標。
當然,慚愧的心所,還要靠深信因果做基礎,如果你不深信因果,不相信世間上有善業、有惡業,你當然不可能崇重賢善、輕拒暴惡,所以這「慚」與「愧」還是依止正見而來的;這兩個心所對我們修行太重要了,一旦失去了慚愧心,那你的惡法就很容易出現。
再看:第五「無貪」。前面的四個善心所「信、精進、慚、愧」,大都是在初學的階段,依止佛法的正見,由正見而生起信心,這個信心還不是很深,就是仰信,仰信因果;之後,生起慚、生起愧,將惡法降低一點,就是這樣子而已。第五個「無貪」就不一樣了,內心有法的力量、有對治的力量,多少能夠作得了主。
『五、無貪者,於三有及三有資具,無所染著,而為體性;別則對治貪著,通則能作眾善,以為業用。』「無貪」的境界,簡單來講就是一種清淨心,內心沒有貪煩惱的活動,這樣的境界是針對「三有」,就是「三界」的正報,男眾、女眾;或是三有的資具,一切的依報如山河大地、房子、財物、動產、不動產,都是屬於三有的資具。那麼面對這樣的境界,內心是什麼狀態呢?『無所染著』,沒有染著,這個就是「無貪」,沒有染著的體性。這樣有什麼作用呢?『別則對治貪著,通則能作眾善,以為業用。』它能對治貪著心,當你內心清淨了,再做善法就容易了,不論是去佈施,或是持戒等等,很容易去做,這是它的作用。
這個「無貪」心所,是普遍於三界的一切正報、依報環境,不過這當中有輕重的差別。在道宣律祖的《淨心戒觀法》說:我們出家人有兩關很難過關,一個是「財關」、一個是「色關」。這財色兩關,年輕的出家人,血氣方剛,多數是貪色;年紀大的人,內心對自己沒有安全感,多數貪財,為什麼?因為他覺得財富能給他安全感。事實上這兩個思想都是顛倒的、不正確的,都是要對治的。
「無貪」的對治,先從「貪色」來說,我們之所以會貪著女色,就是貪煩惱會活動,它是依止「淨」的顛倒。好比說:誒,我見到這個女眾就起歡喜心,怎麼回事呢?因為我們心中有一種顛倒想,認為女眾很清淨,外相清淨、內相也清淨,但事實上不是這樣。我們看《智度論》上說:
「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糞。」龍樹菩薩有大智慧,他告訴我們事實真相:從內相來說,『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是說我們看到歡喜的女眾,你把她這層皮剝掉,看她的內在啊,有種種不淨物:膿血屎尿,大小便利,充滿於身內,而且不是很少,是很多很多。你說內相不淨,那外表看起來總好看吧,不是,『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糞。』這些不淨物不是只留在身體裡面,它有九個孔:兩個眼睛、兩個鼻孔、兩個耳朵、一個嘴巴、大便處、小便處,經常沒有停止的流出不淨物來。
講出一個譬喻:『如漏囊盛糞』,就像一個皮囊裝滿了大便,破了九個洞,今天流出、明天也流出不淨物。如果我們依止這樣的正法去思惟這件事情,就會知道:原來色身是這樣子的啊,我過去的思想是顛倒的,不淨為淨。這就是我們常講的「佛者,覺也」,就是覺悟了,這時候「貪」煩惱就停下來,「無貪」的心所就現前了,面對於色的「無貪」的心所就現前了。
至於對於財富的對治,就需要修「無常觀」。為什麼我們會貪著財富呢?因為我們覺得財富能帶來安樂、各式各樣的保障。但是在《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大師講一個偈頌,說:
諸未施財無常滅,由施反成有財庫。
饒利有情所惠施,諸財無堅亦有實。
「諸未施財無常滅」,如果我們把這些錢財,放在身邊不肯佈施,總有一天會死亡會被無常破壞,也會失去它;你對它沒有所有權了,無常把它破壞掉,你一塊錢也帶不走。假設我們趁這口氣還在的時候,把這些錢財佈施出去,那就不一樣了;「由施反成有財庫」,由於佈施的善業,在我們的第八識當中,積集了一種財富的資糧;「饒利有情所惠施」,我們饒利有情所作的這些佈施,使令「諸財無堅亦有實」,雖然錢財是屬於無常、不堅固的,但是你能夠把這些不堅固的錢財佈施出去,反而能夠使令你得到真實的功德。
在《智度論》裡,講一個小故事說:有一棟房子起火,火燒得非常厲害,一個愚癡的人,就拿水去救火,結果救了半天,房子全被燒掉,裡面的財富也被燒掉了。而隔壁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他看這個火不能救了,火太大了。怎麼辦呢?跑到房子裡面,把珍貴的財寶全拿出來,雖然房子燒掉了,沒關係,他拿這些財寶在其他空曠的地方,又蓋了一間新房子。意思是說:「房子起火」表示生命是無常的,無常大火會燒盡我們的壽命,一天一天的「是日已過,命亦隨減」,色身是不能夠常住的。但是你把這些珍寶拿去佈施,哦,你能夠創造一種善業,下輩子又蓋一個新房子,又得到一個可樂果報。
「諸未施財無常滅,由施反成有財庫」。如果你能經常去思惟這個道理,就會明白:原來財富對我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是「善業」才能夠幫助我。所以說:我們生命不要去留財富,應該多留一些善的業力,因為財富你帶不走,但是佈施所累積的善業是可以帶的走,能夠跟著你的生命到下輩子,又創造一個可樂果報。你把錢財抓住,死亡以後,喪失了所有權什麼都沒有了。透過這樣的無常觀,一個有智慧的人,應該把錢財佈施出去。這是以無常觀,來對治我們對財富的執著,這是一個無貪的心所。大家有沒有問題?
問:何謂「三有」?
答:「三有」是指「欲有、色有跟無色有」,「有」是「存在」的意思。「有」在佛法上有兩個意義:一個是約「因地」,就是指業力。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這個「有」是指你所造的業力,經過愛取的滋潤之後,能夠得果報的強大勢力的業力,十二因緣得有指的是業力,我們這裡的「有」是指果報──三界的果報;就是存在的意思。本無今有,世間上本來是沒有的,你動了一個念頭就是一個業力,這個叫「有」,你得了一個果報也叫「有」。不過這個「有」多分來說,是指三界雜染的「有」;因為佛菩薩的功德,是加一個「妙」字,「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