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往生的人要把生死業力降到最低

淨界法師  2016/12/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往生的人要把生死業力降到最低

淨土宗要做兩件事:第一個離開三界,第二個投生淨土。投生到淨土這一塊,你可以說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我的,阿彌陀佛讓我進來的,這個功德不是我修的,阿彌陀佛修好以後把我帶過去的。可以!這個可以!但是關鍵問題來了,你怎麼離開三界的?你講個道理我聽聽看。

你的生死業力還在,三界能放過你嗎?所以這個地方就必須用唯識學的概念了。因為我臨終時正念分明,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我沒有去刺激它。諸位!業力要得果報,從唯識的角度,除了種子,還要有輾轉熏習,它必須要有第六意識的顛倒愛取。你的田裡面有很多的種子,但是你沒有去灌溉它,沒有去施肥,它就不能開花結果。所以帶業往生簡單地說就是讓你的生死業力沉澱下來。

所以,你看淨土宗為什麼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淨念相繼我們就不談了,你要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問題在於,念佛就念佛,幹嘛要「都攝六根」呢?因為不「都攝六根」,你的心向外攀緣,就會刺激生死業力。很多人之所以不能往生,不是說他淨念相繼功課沒做好,不是說他跟阿彌陀佛沒有感應道交,而是三界沒放過他,他的第一關都沒過。你把生死業力刺激得這麼強大,阿彌陀佛來了也沒辦法。你先得有本事走出三界,才有辦法迎接彌陀的光明。你三界都走不出來,那有什麼辦法呢?

所以一個人到晚年的時候為什麼要收心?就是這樣。不收心就是在輾轉熏習,不斷地攀緣它,你的生死業力到最後怎麼辦?有些人念佛不攝心的,到佛堂時,他專心念佛;出去該放逸時還照樣放逸。這樣會產生兩種力量:第一種生死業力,第二種往生的願力,臨終時同時現前。諸位!你們猜猜哪一種力量大?當然是生死業力的力量大! 因為這是熟境界。你一天念兩個小時佛號,但你一天要打二十二小時的妄想。

所以諸位!我一再告訴淨土宗人,你不是只做念佛一件事,你要做兩件事:你要收心,再念佛,這兩個。很多人都沒有看到「都攝六根」這四個字。「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缺一不可。你對娑婆世界不放棄,不斷地攀緣它,你這句佛號再怎麼念也沒有用,因為你不斷地刺激生死業力。從唯識學的角度,業力本來沒有自性,雖然有種子,但是它不會得果報的,除非你第六意識去刺激它。所以你不能再刺激生死業力了,要趕快放下,所謂「我今暫作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

一個要往生的人,他的身口意三業要有兩種相貌:第一種,都攝六根的功德要出現;第二種,憶佛念佛的淨念要相繼現前。往生,要把生死業力降到最低,往生的願力要現前,願力強過業力,這個叫帶業往生。但是這個業要帶走,你必須讓它處於沉澱狀態。如果你今天刺激業力,那就不是你把業帶走,是業把你帶走。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

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此...

回觀此土修行者,齷齪生涯太苦人

相好凡夫皆具足,六通無礙異常倫。 直將果用為吾用,不...

專修、助修與雜修

問: 末學就是根據某居士講課中說的和寫的一本《化解看...

平時就要訓練,信願才能堅如金剛

何為重心。我輩修習淨業,信貴於深,願貴於切。以信深...

為亡者助念,怎樣確定亡者生到哪裡

問: 現在很多居士為亡者助念,有時候看見亡者坐蓮花升...

南無阿彌陀佛即六字真經

【六字真經堪讀誦,誰言名字假非因。即名顯體方稱妙,...

宏海法師:淨土宗概述

(一)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大家上午吉祥。今天因緣殊...

托彼名號,顯我自性

從事相上來說,無量壽是指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大藏經】【註音版】延生普佛儀規

延生普佛儀規...

【大藏經】【註音版】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輪金剛陀羅尼...

臨終無助念,平日的努力是否都付之東流

問: 印祖多次開示臨終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若家...

不吃魚的10個原因

1.疼痛:魚類同樣有大腦和神經系統,正像所有動物包括...

面相的好壞與心靈的善惡是相應的

現實生活中,人到中年後,就顯現出受性格和品格影響所...

居士團體可以稱為「六合敬僧團」嗎

問: 在家居士團體稱六合敬僧團,這在律上如不如法? ...

人往往不能善用其所長,變成反面就不妙了

【《韓詩外傳》曰:夫士有五反。】 這裡提到古書的《韓...

十種應當遠離

(一)與世事糾纏不清,一心眷戀世間八法的上師,應遠離...

要學會和佛的心相應

我們什麼時候能證道呢?這就全在於我們的信心,在於我...

以死亡和衰敗做為禪修對像

如果在家生活是最適合修行的話,佛陀就不會叫我們出家...

獵人改業

羅閱只國有一座高山,山上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很多,風...

頭腦發脹時,可以觀想眼前一片綠地或清水

時間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兩個七馬上就結束了,大多...

老中醫所遇的因果業報

池草師兄出生於中醫世家,幾代人在行醫過程中,記錄下...

修心十德

1. 若聞譏諷 心能堪忍 不管別人的嘲笑,譏諷,打罵如...

入禪之門第五講:無門關

今天給大家講的題目叫無門關。我想進入這個關、禪的關...

父母的教訓和責罰

居則致其敬的意思,是說在日常生活中,做子女的人,無...

白雲法師: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知識,是理論上的見聞。修養,是實踐中的體驗。 學佛...

廣欽老和尚臨終的慈悲示現

老和尚在往生前約一星期開始,每天晝夜都自己猛力出聲...

【佛教詞典】種姓具足

【種姓具足】 p1260 瑜伽三十五卷十二頁云:若諸菩薩、...

【佛教詞典】四重圓壇

指密教建立之胎藏界曼荼羅。圓壇,即梵語 mandala(曼...

【視頻】淨界法師《念佛應如何引導佛號》

淨界法師《念佛應如何引導佛號》

【視頻】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佛光山)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佛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