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麼耶經

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麼耶經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謚大正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般若波羅蜜多理趣品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成就殊勝一切如來金剛加持三麼耶智,已得一切如來灌頂寶冠,為三界主,已證一切如來一切智智,瑜伽自在,能作一切如來一切印平等種種事業,於無盡無餘一切眾生界,一切意願作業皆悉圓滿,常恆三世一切時,身語意業金剛大毘盧遮那如來。在於欲界他化自在天王宮中,一切如來常所游處,吉祥稱嘆大摩尼殿,種種間錯鈴鐸繒幡微風搖擊,珠鬘瓔珞半滿月等而為莊嚴。與八十俱胝菩薩眾俱,所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虛空藏菩薩摩訶薩、金剛拳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才發心轉法輪菩薩摩訶薩、虛空庫菩薩摩訶薩、摧一切魔菩薩摩訶薩。與如是等大菩薩眾,恭敬圍遶而為說法。初中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淨潔白,說一切法清淨句門。所謂:「妙適清淨句是菩薩位;欲箭清淨句是菩薩位;觸清淨句是菩薩位;愛縛清淨句是菩薩位;一切自在主清淨句是菩薩位;見清淨句是菩薩位;適悅清淨句是菩薩位;愛清淨句是菩薩位;慢清淨句是菩薩位;莊嚴清淨句是菩薩位;意滋澤清淨句是菩薩位;光明清淨句是菩薩位;身樂清淨句是菩薩位;色清淨句是菩薩位;聲清淨句是菩薩位;香清淨句是菩薩位;味清淨句是菩薩位。何以故?一切法自性清淨故,般若波羅蜜多清淨。金剛手!若有聞此清淨出生句般若理趣,乃至菩提道場,一切蓋障及煩惱障、法障、業障,設廣積集,必不墮於地獄等趣。設作重罪,銷滅不難。若能受持,日日讀誦作意思惟,即於現生證一切法平等金剛三摩地,於一切法皆得自在,受於無量適悅歡喜,以十六大菩薩生,獲得如來及執金剛位。」

時薄伽梵,一切如來大乘現證三麼耶一切曼荼羅持金剛勝薩埵,於三界中調伏無餘,一切義成就,金剛手菩薩摩訶薩,為欲顯明此義故,熈怡微笑,左手作金剛慢印,右手搊擲本初大金剛,作勇進勢,說大樂金剛不空三麼耶心:

「吽(引)」

爾時薄伽梵毘盧遮那如來,復說此一切如來寂靜法性現等覺出生般若理趣。所謂:「金剛平等現等覺,以大菩提金剛堅固故;義平等現等覺,以大菩提一義利故;法平等現等覺,以大菩提自性清淨故;一切業平等現等覺,以大菩提一切分別無分別性故。金剛手!若有聞此四出生法,讀誦受持,設使現行無量重罪,必能超越一切惡趣,乃至當坐菩提道場,速能剋證無上正覺。」

時薄伽梵如是說已,欲重顯明此義故,熈怡微笑,持智拳印,說一切法自性平等心:

「惡(引、重呼)」

時調伏難調釋迦牟尼如來,復說一切法平等最勝出生般若理趣。所謂:「欲無戲論性故,瞋無戲論性;瞋無戲論性故,癡無戲論性;癡無戲論性故,一切法無戲論性;一切法無戲論性故,應知般若波羅蜜多無戲論性。金剛手!若有聞此理趣,受持讀誦,設害三界一切有情,不墮惡趣,為調伏故,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時金剛手大菩薩,欲重顯明此義故,持降三世印,以蓮花面微笑而怒顰眉勐視,利牙出現,住降伏立相,說此金剛吽迦[口*邏]心:

「吽(短)」

時薄伽梵得自性清淨法性如來,復說一切法平等觀自在智印出生般若理趣。所謂:「世間一切欲清淨故,即一切瞋清淨;世間一切垢清淨故,即一切罪清淨;世間一切法清淨故,即一切有情清淨;世間一切智智清淨故,即般若波羅蜜多清淨。金剛手!若有聞此理趣,受持讀誦作意思惟,設住諸欲猶如蓮花,不為客塵諸垢所染,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時薄伽梵觀自在大菩薩,欲重顯明此義故,熈怡微笑,作開敷蓮花勢,觀欲不染,說一切群生種種色心:

「紇唎(二合、引、入)」

時薄伽梵一切三界主如來,復說一切如來灌頂智藏般若理趣。所謂:「以灌頂施故,能得三界法王位;義利施故,得一切意願滿足;以法施故,得圓滿一切法;資生施故,得身口意一切安樂。」

時虛空藏大菩薩,欲重顯明此義故,熈怡微笑,以金剛寶鬘自系其首,說一切灌頂三麼耶寶心:

「怛覽(二合、引)」

時薄伽梵得一切如來智印如來,復說一切如來智印加持般若理趣。所謂:「持一切如來身印,即為一切如來身;持一切如來語印,即得一切如來法;持一切如來心印,即證一切如來三摩地;持一切如來金剛印,即成就一切如來身口意業最勝悉地。金剛手!若有聞此理趣,受持讀誦作意思惟,得一切自在、一切智智、一切事業、一切成就,得一切身口意金剛性、一切悉地,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時薄伽梵,為欲顯明此義故,熈怡微笑,持金剛拳大三麼耶印,說此一切堅固金剛印悉地三麼耶自真心:

「恶」

時薄伽梵一切無戲論如來,復說轉字輪般若理趣。所謂:「諸法空,與無自性相應故;諸法無相,與無相性相應故;諸法無願,與無願性相應故;諸法光明,般若波羅蜜多清淨故。」

時文殊師利童真,欲重顯明此義故,熈怡微笑,以自劍揮斫一切如來已,說此般若波羅蜜多最勝心:

「菴」

時薄伽梵一切如來入大輪如來,復說入大輪般若理趣。所謂:「入金剛平等,則入一切如來法輪;入義平等,則入大菩薩輪;入一切法平等,則入妙法輪;入一切業平等,則入一切事業輪。」

時才發心轉法輪大菩薩,欲重顯明此義故,熈怡微笑,轉金剛輪說一切金剛三麼耶心:

「吽」

時薄伽梵一切如來種種供養藏廣大儀式如來,復說一切供養最勝出生般若理趣。所謂:「發菩提心,則為於諸如來廣大供養;救濟一切眾生,則為於諸如來廣大供養;受持妙典,則為於諸如來廣大供養;於般若波羅蜜多,受持讀誦,自書教他書,思惟修習,種種供養,則為於諸如來廣大供養。」

時虛空庫大菩薩,欲重顯明此義故,熈怡微笑,說此一切事業不空三麼耶一切金剛心:

「唵」

時薄伽梵能調持智拳如來,復說一切調伏智藏般若理趣。所謂:「一切有情平等故,忿怒平等;一切有情調伏故,忿怒調伏;一切有情法性故,忿怒法性;一切有情金剛性故,忿怒金剛性。何以故?一切有情調伏,則為菩提。」

時摧一切魔大菩薩,欲重顯明此義故,熈怡微笑,以金剛藥叉形,持金剛牙,恐怖一切如來已,說金剛忿怒大笑心:

「郝」

時薄伽梵一切平等建立如來,復說一切法三麼耶最勝出生般若理趣。所謂:「一切平等性故,般若波羅蜜多平等性;一切義利性故,般若波羅蜜多義利性;一切法性故,般若波羅蜜多法性;一切事業性故,般若波羅蜜多事業性應知。」

時金剛手,入一切如來菩薩三麼耶加持三摩地,說一切不空三麼耶心:

「吽」

時薄伽梵如來,復說一切有情加持般若理趣。所謂:「一切有情如來藏,以普賢菩薩一切我故;一切有情金剛藏,以金剛藏灌頂故;一切有情妙法藏,能轉一切語言故;一切有情羯磨藏,能作所作性相應故。」

時外金剛部,欲重顯明此義故,作歡喜聲,說金剛自在自真實心:

「怛[口*賴](二合)」

爾時諸母女天,頂禮佛足,獻鈎召攝入能殺能成三麼耶真實心:

「毘欲(二合)」

爾時末度迦羅天三兄弟等,親禮佛足,獻自心:

「娑嚩(二合)」

爾時四姊妹女天,獻自心:

「[山*含]」

時薄伽梵無量無邊究竟如來,為欲加持此教令究竟圓滿故,復說平等金剛出生般若理趣。所謂:「般若波羅蜜多無量故,一切如來無量;般若波羅蜜多無邊故,一切如來無邊;一切法一性故,般若波羅蜜多一性;一切法究竟故,般若波羅蜜多究竟。金剛手!若有聞此理趣,受持讀誦思惟其義,彼於佛菩薩行皆得究竟。」

時薄伽梵毘盧遮那得一切祕密法性無戲論如來,復說最勝無初中後大樂金剛不空三昧耶金剛法性般若理趣。所謂:「菩薩摩訶薩大欲最勝成就故,得大樂最勝成就;菩薩摩訶薩大樂最勝成就故,則得一切如來大菩提最勝成就;菩薩摩訶薩得一切如來大菩提最勝成就故,則得一切如來摧大力魔最勝成就;菩薩摩訶薩得一切如來摧大力魔最勝成就故,則得遍三界自在主成就;菩薩摩訶薩得遍三界自在主成就故,則得淨除無餘界一切有情住著流轉,以大精進常處生死,救攝一切利益安樂,最勝究竟皆悉成就。何以故?

「菩薩勝慧者,  乃至盡生死,
 恆作眾生利,  而不趣涅槃。
 般若及方便,  智度所加持,
 諸法及諸有,  一切皆清淨。
 欲等調世間,  令得淨除故,
 有頂及惡趣,  調伏盡諸有。
 如蓮體本淨,  不為垢所染,
 諸欲性亦然,  不染利群生,
 大欲得清淨,  大安樂富饒,
 三界得自在,  能作堅固利。

「金剛手!若有聞此本初般若理趣,日日晨朝或誦或聽,彼獲一切安樂悅意大樂金剛不空三昧耶究竟悉地,現世獲得一切法自在悅樂,以十六大菩薩生,得於如來執金剛位。

「吽」

爾時一切如來,及持金剛菩薩摩訶薩等,皆來集會。欲令此法,不空無礙,速成就故,咸共稱讚金剛手言:

「善哉,善哉!大薩埵!  善哉,善哉!大安樂!
 善哉,善哉!摩訶衍!  善哉,善哉!大智慧!
 善能演說此法教,  金剛修多羅加持,
 持此最勝教王者,  一切諸魔不能壞,
 得佛菩薩最勝位,  於諸悉地得不久。」
 一切如來及菩薩,  共作如是勝說已,
 為令持者速成就,  皆大歡喜信受行。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麼耶經


上篇:佛說遍照般若波羅蜜經

下篇:大般若經·第九會能斷金剛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般若部目錄

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雲。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

放光般若經

放光般若經卷第一 西晉於闐國三藏無羅叉奉 詔譯 摩訶...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一 西天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譯 如是我聞...

雲棲淨土匯語

雲棲淨土匯語 開示 水陸會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 竊惟淨...

【註音版】佛藏經

佛藏經...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上 陳南嶽思大禪師撰 如萬行中說。...

說無垢稱經

說無垢稱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序品第一...

供五百羅漢儀軌

【施主至。客堂應酬。即報方丈。次令照客。捧香儀點明...

增壹阿含經

增壹阿含經序 晉沙門釋道安撰 《四阿含》義同。《中阿...

佛說十八泥犁經

佛說十八泥犁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言:「人生...

禪門鍛煉說

禪門鍛煉說 江西南康雲居山真如禪寺晦山戒顯著 堅誓忍...

佛說樹提伽經

佛說樹提伽經 宋於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佛言: 昔有...

【佛教詞典】大殺戒厭禱殺

亦名:厭禱殺、[示*厭]禱殺 子題:符祝 羯磨疏·諸戒受...

【佛教詞典】不喜樂

【不喜樂】 p0318 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頁云:不喜樂者:謂...

你心一動,魔就有機可乘

這個地方我們要說明一下若作聖解,即受群邪。說是我今...

佛陀造像的最初因緣

釋迦牟尼佛出家成道後第八年,渴思報答母親摩耶夫人生...

如何能得到美滿家庭

問: 如何能得到美滿家庭? 方海權答: 在《三世因果...

為什麼有人預知時至要往生卻沒走

問: 有人預知時至要往生,叫來佛友助念,但幾次都沒走...

正確認識一句佛號念到底的意義

如果你的煩惱輕薄,如果你的善根深厚,如果你的願力堅...

「捨」這個字是很難的

捨這一個字是很難的,不管是善法,或者是什麼東西,我...

因果規律與命運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一切諸報,...

心正一切正,心邪一切邪

《法句經》中有兩個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個小...

五福的意義

一、五福的意義 五福這個名詞,原出於《書經》和《洪...

第六意識是怎麼去創造法塵的

我們看第六段,明意與法即藏性。 這個意是內處,意根;...

學佛者應從恭敬三寶開始

學佛者當從恭敬之中求,尤其是對出家師父。為說明此事...

《阿彌陀經》與《維摩詰經》的會通

《淨名》《法華》等者,此一心持名,得生彼國,即隨其...

【視頻】《佛藏經》聆志居士讀誦

《佛藏經》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智海長老唱誦

《佛說阿彌陀經》智海長老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