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土境觀要門

元傳天台宗教興教大師虎谿沙門懷則述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淨土境觀要門

元傳天台宗教興教大師虎谿沙門 懷則述

夫淨土法門者。乃末世機緣出生死之要路。橫截五道之舟航。一生彼處永無退轉。以諸天身飛行自在。衣食自然得。預清淨海眾。常得見佛聞法速入聖位。無虎狼師子蚊虻蚤蝨有情之惱。無寒熱風雨無情之所煎熬。蓮華化生壽命無量。既無生老病死等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世界。故我釋迦如來欲令此土在迷眾生。出離眾苦開折伏之門。彌陀慈父示攝受之路。所以苦口叮嚀慇勤告誡。偏讚淨土普勸往生良由於此。是故西天此土聖賢道俗。迴向發願臨終見佛得往生者。具載典記不可勝數。但下劣凡夫貪著麁弊色聲甘心。流浪生死不求出離。譬如入城句當。若不預辦安歇之處。至乎日暮無所棲泊。深可痛傷悲悼也。然而諸上善人。厭苦求樂發心念佛者多。知於境觀者少。因引筆略書大概。庶使信樂之人。因此以得入道之門。不致徒勞苦行也(初入道場當存想三寶。心生懇惻默發願雲。我與法界眾生諸佛菩薩性體不二。但我與眾生在迷。諸佛菩薩已悟。我今普為法界眾生。求生安養淨土。入是道場諷誦經文稱念佛號。如補助儀)。

觀無量壽佛經云。若欲志心生西方者。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說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是則八萬相好乃是十信位人方得見之。非是凡夫初心所觀境界。是故令觀丈六之身。身有三十二相不可遍觀。須是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三十二相自然當現。觀若純熟不妨改觀。觀餘身相無不可也。若觀此相極須明瞭。其相在兩眉中間白如珂雪。長一丈五尺周圍五寸。外有八稜內則虛通。右旋宛轉顯映金顏分齊分明。瑩淨明徹不可雲喻。欲觀此相應須先了萬法唯心一切唯識。故經云。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又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是則極樂依報國土寶樹寶地寶池。彌陀海眾正報之身三十二相等。皆是我心本具。皆是我心造作。不從他得不向外來。能了此者方可論於即心觀佛。所以得雲唯心淨土本性彌陀。故觀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至八十隨形好諸句。天台大師作二義釋之。一約感應道交釋。二約解入相應釋。若無初釋則觀非觀佛。若無次釋則心外有佛。是則解入相應者即心也。感應道交者觀佛也。至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從修觀邊說名為心作。從本具邊說名為心。是文出第八像觀義遍初後。夫如是例此合云是心作日是心是日。乃至是心作勢至是心是勢至。以至九品之中。隨境作觀莫不咸然。然而即心觀佛亦名約心觀佛者。約心就託佛邊說。即心就本具邊論由具故即也。各舉一義意必雙含也。此之境觀說者雖多未見的當。今當先引舊說評之而後正出其意。淨覺法即謂。攝佛歸心然後用觀名為觀佛。今謂送想西方境在東土境觀既差。何由生彼亦濫直觀於心也。廣智法師謂。攝心歸佛名為觀佛。此乃直觀於佛。祖師何名心觀為宗耶。若據二師所見必須先了萬法唯心。方可觀心先了萬法唯佛。方可觀佛。此同常坐等直觀三道。是為直觀心直觀佛也。二師執諍不已遂求決於四明祖師。祖師雙收二家雲也。不是攝佛歸心也。不是攝心歸佛。乃是約心觀佛。何者彌陀淨土既是我心本具。是故託彼果佛三十二相。熏我自心本具法身性體。觀智若成自然發現。故妙宗雲。託彼依正熏乎心性。心性易發即此義也。問約心觀佛唯是所觀。境亦含能觀觀耶。答觀之一字是能觀觀。心佛二字是所觀境。若爾此所觀境是妄耶是真耶。答一家所論境觀永異諸說。直觀真心真佛唯屬佛界。是故凡曰觀心觀佛皆屬妄境。意在了妄即真。不須破妄然後顯真。諸家直觀真者。妄必須破真理方顯。此乃緣理斷九之義。正是破九界修惡。顯佛界性善是斷滅法。乃屬偏前別教非是圓頓妙觀。問既曰約心觀佛。佛是果人何得是妄。若是妄者。彌陀世尊應是凡夫耶。答初心行者外境未忘以來見有他佛。無非是忘亦是外陰入也。則知過在於我何關佛耶。問凡所觀境不出內外。心則屬內佛則屬外。今雲約心觀佛。莫也內外俱觀。若爾必須仰面觀佛低頭照心。如足跨門限如首鼠兩端。畢竟如何用心。答此尤難得的當。今略舉一家之非。而後出其正義。初義者先輩乃雲定境屬外觀屬唯心。須知此說有二失。一者正墮內外俱觀之失。二者觀屬唯心有濫真心之失。以由初心行者須約妄心。而觀彌陀應身。顯真佛體方免斯過。祖師雖有唯心觀立之言。正是唯於妄心所造之境。用三觀體之。觀若成時真佛方顯也。故知此說失之甚矣。次出正義者。須知我心不局方所。如前所引經文是也。故荊溪雲。唯心之言豈唯真心。須知煩惱心遍。子尚不知煩惱心遍。安能了知生死色遍色。何以遍色即心故。若爾不須攝佛歸乎東土。五陰質內亦不須仰面觀佛低頭照心。今斷之曰。定境屬外。境便是心。不須攝佛歸心。方名約心觀佛。如此明之非但深得佛意。亦乃逈出常情。況佛親口引喻雲。如執明鏡自見面像。鏡中之像在外。豈可攝歸我身方是我像耶。亦是引心向彼作往生因。雖無方所在迷成局。今以妙解融此局心。而即於佛成三諦三觀。是則鏡喻觀法。執喻修觀。見像喻觀成。即見本性佛也。觀未成時像既在外。以譬於心何須攝歸我身耶。此譬顯然人自不達耳。問約心觀佛定為外。境乃屬於妄。其義顯然無可疑者。用於三觀體此妄境成妙三諦願示其相。答如觀白毫一心一意專想不移。了了分明能了此境。具足諸法此相為從我身得。為從我心得。佛不從我身得。不從我心得。不從我身得佛心。不從我心得佛色。何者若是心佛無心。若是色佛無色。不可以色心求三菩提。所觀之境既空。能觀之觀亦寂。能所俱亡不落情想。空雖不可得隨念即見。如鏡照面像現其中。又如比丘觀骨起種種光。此無持來者亦無有此骨。皆意作耳。悉如幻化假。佛本不曾來我亦無所至。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則癡。無想是泥洹。是法不可示。皆念想所為。設有念亦無所有空耳。中三觀就能觀邊論。三諦就所顯邊說。諦觀不二能所一如。故祖師云。三諦三觀三非三三一一三無所寄諦觀名別體。復同是故能所二非二斯之謂也。問一心三觀三諦一境。不前不後方是圓頓三昧。據上所論似如次第一心義之何在。答說雖前後用在一時。且如照此白毫即是我心。心外無法法法叵得是空。其相宛然是假。假即是境。空即是觀。了了通達不為境所染亡假也。了了通達不為智所淨亡空也。非染非淨。境觀雙絕能所頓亡。即是中道何有前後耶。若論假觀亦復如是。白毫宛然如骨起光是假。其相叵得是空。此無持來者。亦無有此骨是中也。若論中觀了此白毫非空非假。若心有想則癡。無想是尼洹。是法不可示皆念想所為亡二邊也。既其雙亡必也雙照。以雙照故空假宛然。亡照同時不可前後。是則一空一切空三觀俱空。一假一切假三觀俱假。一中一切中三觀俱中。不前不後絕思絕議。問淨土依正在十萬億剎外。何云唯心淨土本性彌陀。又經云阿彌陀佛去此不遠耶。答此義須約三諦三觀說之其疑方解。何者就不失自體東西宛爾邊。何妨在十萬億剎之外。即妙假也。就同一性體不隔毫釐邊。即妙空也。就不一不異二相亡泯邊。即妙中也。亦是一即一切故不妨遠。一切即一故不妨近。非一非一切故不遠不近。以例取捨不取不捨。合散不合不散等莫不皆然。具如止觀前六章。依修多羅廣開妙解直論諸法本真。無非三諦妙法。由此理具方有事用。以即假故不失自體。不遠而遠往生彼土。復由即空故同一性體故。以佛力故。三昧力故。一念能見故。心在定故。如彈指頃故。不近而近實不往生雙非二邊。非生非不生事既即理便是妙事。但佛世根利隨舉其一必具三。故小彌陀偏語其遠。十六觀經偏語其近。既其遠近雙照必也遠近雙寂。是則近遠非近非遠。生即無生無生即生非生非不生。今人隨語生解偏執一邊不能圓解。故十疑論雲。今人聞生便作生解。聞不生便作不生解。正墮此責也。悲夫。若不約理具三法。而論事用三法。則遭從心生法之過。復招緣理斷九之譏。豈是圓頓法門。若不爾者。何故妙宗引般舟三昧經三力為證。一佛力。二三昧力。此二非事用耶。三者本功德力。此非理具耶。然末代行人而欲立行造修。須揀入理之門起觀之處。以眾生在迷未悟理故。故至第七正修章中。方論陰等十境的揀所觀。今亦如是如前所辯。良由於此不見此意豈不惑哉。問唯心淨土之唯心與本性彌陀。及十不二門唯色唯心之唯心同異如何。答唯心淨土。是所觀陰境。本性彌陀。是所顯法門亦是能觀觀法。各舉一邊意在互顯。若十不二門約三諦。妙色妙心而論唯心。故云非色非心空也。而色而心假也。唯色唯心中也。此乃直約中道絕待而論。名為妙色妙心。豈與唯心淨土所觀陰心同日而語。熟看金錍指要自見臧否。若觀二菩薩身相既同彌須揀別。經云。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如是大勢至。首相者。觀音頂上有一肉髻。如未開蓮瑩淨紅鮮。大勢至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若念此菩薩名時須觀此相。若念清淨海眾時。須想三乘諸天。圍繞一佛二菩薩也。所論境觀之相悉例上可知。若不精揀何稱圓修。是故不能已也。信筆述此老眼昏華不及檢文多有疎脫。觀者恕之。至大三年冬至前三日。

淨土境觀要門(終)


上篇:龍舒增廣淨土文

下篇:淨土或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諸宗部目錄

【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千手千眼大悲懺法

楊枝淨水讚 楊枝淨水 遍灑三千 性空八德 利人天 福壽...

金光明最勝懺儀

金光明最勝懺儀 宋傳天台教觀四明沙門知禮集 一切恭敬...

淨土生無生論

淨土生無生論 幽溪沙門傳燈撰 稽首能仁圓滿智,無量壽...

華嚴策林

華嚴策林 右唐賢首國師述 夫華嚴宗旨。其義不一。究其...

佛說入無分別法門經

佛說入無分別法門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

【註音版】佛說師子月佛本生經

佛說師子月佛本生經...

大方廣佛花嚴經修慈分

大方廣佛花嚴經修慈分一卷 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等奉 ...

方廣大莊嚴經

方廣大莊嚴經卷第一(一名神通遊戲)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

金剛頂瑜伽理趣般若經

金剛頂瑜伽理趣般若經 唐南天竺三藏金剛智依梵本於中...

佛說長者施報經

佛說長者施報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一...

【註音版】佛說彌勒成佛經

佛說彌勒成佛經...

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

【佛教詞典】社得迦

(經名)Jātaka,譯曰本生。十二部經之一。...

【佛教詞典】七寶

(名數)諸經論所說少異。法華經受記品曰:金、銀、琉...

救拔母親出離生死

有一本《物猶如此》的古書,收集了許多可歌可泣有關母...

聖嚴法師《因果法》

接著我們來講因果,因果是從因緣而來的。從前與後的關...

業果和定業能不能轉?

在《地藏經》第一品裡有一個問題,業果能轉不能轉?定...

佛陀的姨母出家記

當佛陀回到迦維羅衛國時,大愛道瞿曇彌(即佛陀姨母,...

人生應該做到的十件事

一:孝敬供養父母師長。 一切善法都建立在孝道上,對...

迴向的訣竅

很多的同修,平時做迴向,除了按照大德門製定的迴向文...

諸佛境界,實是吾人各具境界

圓頓大法,塵劫難聞,得與勝會,確是多生善根深厚,切...

佛教本來就是人生的

人生佛教,是近代中國佛教泰斗太虛大師提倡的;但是人...

【佛學漫畫】地藏菩薩的故事——見聞利益品

地藏菩薩的故事——見聞利益品...

找小鳥當證人

我們平時面對外境時,常會加以分別,卻從沒有好好地觀...

走不回去的小和尚

某日,寺院要擴建殿堂,有一棵珍貴的銀杏樹需要移栽到...

學佛什麼事能求什麼事不能求

問: 學佛什麼事能求什麼事不能求?請師父開示。 能弘...

【視頻】《佛說戒德香經》釋大力讀誦

《佛說戒德香經》釋大力讀誦

【視頻】西方發願文(男聲念誦)

西方發願文(男聲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