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八正道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八正道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弟子:「聽我說邪道亦說正道。何等為邪道?不諦見、不諦念、不諦語、不諦治、不諦求、不諦行、不諦意、不諦定。是為道八邪行。

「何等為道八正行?一者諦見。諦見為何等?信佈施、信禮、信祠、信善惡行自然福、信父母、信天下道人、信求道、信諦行、信諦受。今世後世,自黠得證自成。便相告說是為諦見。

「第二諦念為何等?所意棄欲、棄家、不瞋恚怒、不相侵,是為諦念。

「第三諦語為何等?不兩舌、不傳語、不惡罵、不妄語,是為諦語。

「第四諦行為何等?不殺盜淫,是為諦行。

「第五諦受為何等?是聞有道弟子法求,不可非法,飯食、床臥、病瘦正法求,不可非法,是為諦受。

「第六諦治為何等?生死意共合行,所精進行,出力因緣行,乃精進不厭意持,是為諦治。

「第七諦意為何等?生死行合意念、向意念,不妄不共意求,是名為諦意。

「第八諦定為何等?生死意合,念止、相止、護已止、聚止。不可為、不作所有罪,不墮中庭。是名為諦定。

「比丘!所有道弟子,當受是八種行諦道,如說行可得道八行覺。諦見者信佈施,後世得具福,信禮者見沙門道人作禮福,信祠者懸繒燒香散花然燈,信所行十善是為自然得福,信父母者信孝順,信天下道人者喜受經,信求道者為行道。信諦行者斷惡意,信諦受者不犯戒。今世後世,自黠為得黠,能教人得證,自成者能成人。能成他人,便相告說,是名為諦見知。如是便自脫亦脫他人。

「第二諦念所意起者為失意,欲棄家者為念道,不瞋恚怒者為忍辱,不相侵者當正意。

「第三諦語者,不惡罵不犯口四過,但說至誠道品諦要。

「第四諦行者,不殺盜淫而行誠信。

「第五諦不墮貪者,但求一衣一食為賤醫。

「第六諦治者為向三十七品經。

「第七諦意者日增三十七品經,不離意。

「第八諦止者不忘因緣,止者常還意護,已止者一切無所犯,聚止者得福道。」

佛說如是。皆歡喜受。

佛說八正道經


上篇:佛說相應相可經

下篇:佛說難提釋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註音版】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

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 宋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弊魔試目連經

弊魔試目連經(一名魔嬈亂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

廣義法門經

廣義法門經一卷(出中阿含經一品)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如...

佛般泥洹經

佛般泥洹經卷上 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

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

大乘玄論

大乘玄論卷第一 胡吉藏撰 二諦義有十重。  第一標大...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三界熱惱,猶如火宅。其忍淹留...

【註音版】佛說轉有經

佛說轉有經...

佛說阿難分別經

佛說阿難分別經 乞伏秦沙門釋法堅譯 阿難白佛言:「有...

【註音版】弘一法師:受八關齋戒法

依《佛說八種長養功德經》錄出...

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

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 如是我聞...

佛說如來獨證自誓三昧經

佛說如來獨證自誓三昧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註音版】大乘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

大乘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

【佛教詞典】難滿難養

【難滿難養】 p1445 發智論二卷十六頁云:云何難滿?答...

【佛教詞典】自性善

【自性善】 指本質即善之法,為四種善之一。慚、愧、無...

如何對治內心不好的念頭

問: 心中常有不良的念頭生起,是否有罪?該如何伏住...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信願行三資糧中,願是一個中間環節。當這種強烈的願望...

現代人如何修行

現代社會,以其節奏快,信息大,時間緊,事情多為特徵...

用科學觀點看佛教

佛教具有人們所期望的未來宇宙宗教的特色:它超越個人...

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大報恩經》裡面,善友太子到海中取如意寶,要滿眾生...

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習禪宗求得明心見性嗎

問: 是不是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習禪宗求得明心見性?...

改變思維

有一家生產牙膏的公司,很受消費者的喜愛,每年的增長...

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阿彌陀佛,各位大覺世間的有緣,大家吉祥。 我們今天利...

印光大師:親屬不信佛、不如法怎麼辦

彼等不能如法,一須以言勸諭,二須於佛前代為懺悔,祈...

以恭敬心供養佛像的功德

前面是把佛像給造出來。有些人他來到寺廟的時候,這個...

助念主事者宜明理,莫以世間俗情貽害病人

若病人將欲斷氣,宜三班同念。直至氣斷以後,又複分班...

佛教中的財神是誰

在佛教中,雖然沒有專門稱呼財神的說法的。但是佛和大...

【視頻】《維摩詰所說經》女聲讀誦

《維摩詰所說經》女聲讀誦

【視頻】《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受記經》聆志居士念誦

《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受記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