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人壽百歲,邪學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進受正法。《法句經-教學品》
[今譯]如果能活一百歲,卻去學不好的東西,還不如活一天,卻勤奮追求真理。
▲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嗚矣。」「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諾音普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安示,道不失矣。《四十二章經》
[今譯]一個僧人夜晚誦讀迦葉佛遺教經,聲音悲切緊張,產生了後悔不想繼續修行之心,佛問他:你過去在家裡,曾作過什麼事?回答說:喜歡彈琴。佛問:琴弦如果太鬆了怎樣?回答說:發不出聲音。佛又問:弦太緊了怎樣?回答說:弦斷聲絕。佛再問:如果弦不松不緊正適中怎樣?回答說:各種聲音都諧調具備了。佛說:出家人學道也是也此,心意如果調整適宜,道就可得了。在修道過程中如果一昧地急躁冒進,身體就會疲倦。如果身體疲倦了,心意就會惱恨,惱恨如果產生了,自然會後悔而不願繼續修行。修行一旦悔退,罪業必定會增加了。只有心身清淨安樂,道就不會失去了。
▲ 善男子,若能觀怨一毫之善,不見其惡,當知是人名為習慈。若彼怨家,設遇病苦,能往問訊,瞻療所患,給其所需,當知是人能善修慈。《優婆塞戒經-禪波羅密品》
[今譯]善男子,如果能看到怨家一絲一毫的善處,不追究他的惡處,這人就已學會了慈悲。如果怨家,假如有病苦,能前去問候,探望,治療其病患,供給他所需之物,應當知道這個人能很好地修行慈悲。
▲ 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金剛經》
[今譯]菩薩對於所作的福德,不應該貪戀執著,因為福德也是虛假不真實的,所以說菩薩不接受福德。
▲ 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佈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佈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金剛經》
[今譯]如果菩薩心中執著於佛法而實行佈施,就像人進入到暗室之中,什麼也看不見。如果菩薩心中不執著於佛法而實行佈施,就像人有雙眼,在日光的照射下,能看見種種事物。
▲ 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吉祥經》
[今譯]奉養父親母親,愛護妻子兒女,從事無害的事業,這樣才是最大的吉祥。
▲ 世間大地稱為重,悲母恩重過於彼;世間須彌稱為高,悲母恩高過於彼。《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
[今譯]世間大地被稱作是最重的,悲母的恩情比大地還要重。世間須彌山被看作是最高的,悲母的恩情比須彌山還要高。
▲ 世間罵者,亦有二種:一者實,二者虛。若說實者,實何所嗔?若說虛者,虛自得罵,無豫我事,我何緣嗔?《優婆塞戒經-羼提波羅密》
[今譯]世間的罵,也有二種:一是罵的內容屬實,二是罵的內容虛假。如果說的是真的,真的還有什麼嗔恨呢?如果說的是假的,說假的人自得其罵,同我沒有一點關係,我又為什麼嗔恨?
▲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四十二章經》
[今譯]佛說:有人聽說我保守正道,以大仁慈對人,故意罵佛,佛卻默然不答。等到罵完了,佛問:你送禮給人,別人不接受,禮物是不是還該你自己所有?那人說:當然是的。佛說:現在你罵我,我不接受,你自己把禍殃帶給了自身。這就像回聲跟著聲音,影子跟著形體,是永遠不可分離的。所以要謹慎,不要作惡。
▲ 怨親等苦,先救怨者。見有罵者,反生憐憫。《優婆塞戒經-自他莊嚴品》
[今譯]仇人和親人同樣受苦之時,應先救仇人。別人來辱罵自己,自己心中反而要產生憐憫之情。
▲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已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已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已。《四十二章經》
[今譯]佛說:惡人害賢人,就像仰頭向天吐唾沫,唾沫吐不到天上,還落到自己身上。又像逆風揚灑塵土,塵土灑不到別人身上,反過來污染了自身。賢人終不可毀,禍患一定害了自已。
▲ 譽惡惡所譽,是二俱為惡。好以口快鬥,是後皆無安。《法句經-言語品》
[今譯]稱讚惡人和被惡人稱讚都是邪惡的。一個人喜歡在言辭上同別人爭鬥是難以獲得安寧的。
▲ 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好事,令他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梵網經》
[今譯]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譭謗侮辱,惡事向自己,好事給別人。如果自己讚揚自己的功德,隱瞞別人的好事,使別人受譭謗的,是菩薩的極重罪。
▲ 若菩薩,為貪利故,自嘆己德,毀砦他人,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菩薩戒本經》
[今譯]如果菩薩為貪圖名利,自己讚歎自己的德行,譭謗他人,這就是第一重罪。
▲ 若聞譏毀,心能堪忍;若聞讚歎,反生慚愧。《優婆塞戒經-自他莊嚴品》
[今譯]如果聽到別人譏諷譭謗自己,心中要能忍受侮辱;如果聽到別人讚揚自己,反而要生慚愧之心。
▲ 觀諸眾生,是佛化身,觀於自身,為實愚夫;觀諸有情,作尊貴想,觀於自身,為僮僕想,又觀眾生,作父母想,觀自己身,如男女想。出家菩薩常作是觀,或被打罵,終不加報,善巧方便,調伏其心。《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無垢性品》
[今譯]要把眾生,看作是佛的化身,把自己看作愚夫。要把一切有情,都看得非常尊貴,把自己看成是僕人。要把眾生都看成是自己的父母,把自己看成是子女。出家菩薩要常常這樣觀想,有時即使被打罵,始終也不加報復。用各種巧妙的方法,來調伏自己的心。
▲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擾亂者,汝自禁息,當無嗔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四十二章經》
[今譯]佛說:惡人聽說有人行善,就故意來破壞擾亂。你應該謹慎,不要嗔恨責怪他,那麼,來破壞擾亂行惡行的人自己就會有惡報了。
▲ 恚能自制,如止奔車,是為善御,棄冥入明。《法句經-好喜品》
[今譯]有了瞋恚卻能自我控制,有如及時止住奔駛的快車,這就叫作善於駕御自己的心身,能夠捨棄黑暗入大光明。
▲ 揚人善事,隱他過咎,人所慚恥處,終不宣說,聞他秘事,不向餘說。《優婆塞戒經-自他莊嚴品》
[今譯]要讚揚別人的善事,不要宣揚別人的過失。對別人慚愧羞恥之事,不要宣講。聽到別人的隱秘,也不要向其他人講說。
▲ 勿近愚癡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吉祥經》
[今譯]不要親近愚癡的人,應該與智者交往;尊敬道德高尚者,這樣才是最大的吉祥。
▲ 少恩加己,思欲大報。於己怨者,恆生善心。《優婆塞戒經-自他莊嚴品》
[今譯]別人對有我有一點點恩德,就應想著怎樣大大地回報他。對怨恨自己的人,要總是懷著善心。
▲ 一切世間欲,非一人不厭,所有有危害,云何自喪己?一切諸眾流,悉皆歸於海,不以為滿足,所受不厭爾。《佛說生經》
[今譯]一切世間的慾望,沒有一個人不想滿足,這些有著非常大的危害,為什麼還要自找傷害?大大小小一切河流,全都流歸大海。慾望不能滿足,貪愛沒有止境。
▲ 無害於天下,終身不遇害,常念於一切,孰能以為怨。《法句經-刀杖品》
[今譯]對天下沒有一絲損害,自己終身也就不會遇害。常常以慈悲之心對待一切,誰又會對自己有怨恨呢?
▲ 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佈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八大人覺經》
[今譯]應該認識到,貧窮困苦的人往往怨天尤人,意外地結下了惡緣。而覺悟了的菩薩,不但不會埋怨、嫉妒別人,反而把自己的所有施捨給別人,對仇人和親人都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不計較他們已往的過失,不嫌棄那些暫時還沒有改正自身缺點錯誤、執迷不悟的人。
▲ 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八大人覺經》
[今譯]應該認識到,太多的慾望就會帶來無窮的痛苦。生死、疲乏、勞累等種種煩惱,都是由貪慾引起的。如果能減少慾望,順應自然而不強作妄為,身體和心靈就會安閑自在。
▲ 萬物為泡,意如野馬,居世若幻,奈何樂此。《法句經-世俗品》
[今譯]萬物如同水泡,心意好像野馬,所居住的世間如同夢幻,為什麼還要樂此不疲?
▲ 於諸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慈母在堂,名之為富;慈母不在,名之為貧。慈母在時,名為日中;慈母死時,名為日沒。慈母在時,名為月明,慈母亡時,名為暗夜。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
[今譯]在世間,什麼最富?什麼最貧?慈母在的時候,稱為富,慈母不在的時候,稱為貧。慈母在時,叫做太陽在天中;慈母死後,叫做太陽落於西山。慈母在時,叫做月光正明;慈母亡後,叫做暗暗長夜。所以你們要慇勤地孝順奉養父母。這樣做同供佛所獲的福報沒有兩樣。
▲ 察友在為謀,別伴在急時,觀妻在房樂,欲知智在說。《法句經-多聞品》
[今譯]觀察朋友要看看他怎樣為你計謀,分別夥伴要看看他在危急時的態度。了解妻子要看看她在家裡以何為樂,想辨別一個人有沒有智慧,首先要看看他怎麼說。
▲ 如人水所漂,懼溺而渴死,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設美膳,自餓而不食,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華嚴經-菩薩問明品》
[今譯]比如有人被大水漂流,因害怕淹溺不飲水而渴死,於佛法不親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又比如有人安排下美食,自己餓著肚子卻不吃,於佛法不親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
▲ 假使乾草積同須彌,投火於中,如芥子許,必皆燒盡。何以故?火能燒故。於如來所種少善根亦復如是,必能燒盡一切煩惱。《華嚴經-如來出現品》
[今譯]假如把乾草堆積得像須彌山那麼大,投一點點像芥子那麼大的火種在裡面,一定會將乾草燒盡。為什麼呢?因為一點點火也能燃燒。眾生對佛所種的一點點善根也是如此,一定能燒盡自己身心的一切煩惱。
▲ 懈怠之人,猶如舂杵,有二種事,一者不能自使,日益損壞;二者不能自立,棄地即臥,漸不堪用。《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
[今譯]懈怠的人,就像用來舂東西的杵,有二種事,一是不能自己支使自己,一天比一天使用損壞。二是不能自立,丟到地上就躺在地上,天長日久漸漸不能使用。
▲ 若多少有聞,自大以驕人,是如盲執燭,照彼不自明。《法句經-多聞品》
[今譯]自己懂了一點東西,就自高自大驕傲於人,這就好像盲人手執燈燭,照亮了別人自己卻看不到光明。
▲ 學無朋類,不得善友,寧獨守善,不與愚偕《法句經-教學品》
[今譯]在修學過程中,如果找不到真正的朋友,與其和愚癡的人在一起,還不如獨守正道。
▲ 如人善方藥,自疾不能救,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華嚴經-菩薩問明品》
[今譯]比如人善長醫方藥理,自己的疾病卻不能治療,於佛法不能親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又比如空數別人的珍寶,自己卻沒有半分錢,於佛法不能親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
▲ 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佛遺教經》
[今譯]如果勤奮精進地去做,那麼事情沒有難辦的。因此你們應當勤奮努力。譬如小水滴常流不斷,也能穿透石頭,如果修行人的心裡常常懈怠,譬如鑽木取火,木頭還沒鑽熱就停下來,雖想得到火,也是不可能的。
▲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淨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四十二章經》
[今譯]僧人問佛:什麼樣的人有大勢力?什麼樣的人最聰明?佛說:能夠忍辱的人有大勢力,因為他不懷恶心,而且安然健康。能夠忍辱的人沒有惡念,一定被人尊敬。心中塵垢滅盡,清淨沒有瑕疵污穢,這樣的人最聰明。從沒有天地時開始,直到現在,十方世界中的一切,沒有未見過的,沒有不知道的,沒有沒聽說過的。得到了無所不知的認識(一切智),這樣的可稱得上是聰明的了。
▲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空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四十二章經》
[今譯]佛說:見道的人,就像手持火炬進入暗室之中,黑暗就消失了,而光明獨存。學道明見真諦,愚癡煩惱就消滅了,而智慧常存。
▲ 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八大人覺經》
[今譯]要覺悟到,由於迷惑無知,才使自己沉淪於生死輪迴之中。而覺悟了的菩薩則常常認識到,只有博學多聞,才能增長自己的學問智慧,使自己獲得宣講佛法圓通流暢,無所滯礙的才能,教化一切眾生,使他們都能夠得到遠離生死,徹底解脫的大快樂。
▲ 譬如有人,渴乏須水,於彼高原,穿鑿求之,猶見於土,知水尚遠。施功不已,轉見濕土,遂漸至泥,其心決定,知水必近。菩薩亦復如是,若未聞未解,未能修習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尚遠。若得聞解思惟修習,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華經》
[今譯]譬如有人非常乾渴,想喝水,到一個高地上挖坑求水,看到乾土,就知道離水源還很遠。像這樣不停地挖下去,就會見到濕土,漸漸地又見到濕泥。他以堅定的信心挖下去,就會知道已經離水不遠了。菩薩也是這樣,如果沒有聽聞了解和修行《法華經》的教法,這人離無上正等正覺(成佛)還遠得很。如果能夠聽聞、了解、思惟、修習《法華經》的教法,他就離成佛不遠了。
▲ 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佛遺教經》
[今譯]懂得知足的方法,就是處在寶貴、快樂、安隱的地方。知足的人,即使睡在地上,也覺得很安樂。不知足的人,即使身處天堂,也覺得不滿意。不知足的人,即使物質上很富有也是貧窮的人;知足的人,即使在物質上很貧窮也是富有的人。
▲ 在家菩薩應受善戒。彼應不殺,放捨刀杖,不殺一切諸眾生等,不惱一切,常行慈心。彼應不盜,自財知足,於他財物不生希望,乃至草葉,不與不取。離彼邪淫,夫妻自足,不希他人。應離妄語,如說如作,不誑於他,先思而行。隨所見聞,如實而說,寧捨身命,終不妄語。彼應離酒,不醉不亂,不自輕躁,亦不嘲嘩。《大寶積經-郁伽長者會》
[今譯]在家菩薩(指修道人)應受善戒。他們應該不殺生,捨離刀杖,不殺害一切生物,不惱恨一切眾生,常行慈心。他們應該不偷盜,對於自己的財物知道滿足,對於別人的財物不產生羨慕希望的心理,甚至一草一葉,別人不給自己不取之。遠離邪淫,夫妻二人即感滿足,不應該再求別人與之淫亂。應該遠離妄語,怎樣說就怎樣做,不欺騙他人,先思後行。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如實述說,寧可捨棄生命,也不妄語。他們還應該遠離酒類,不喝醉亂性,不輕浮躁動,也不吵嚷喧嘩。
▲ 能行說之可,不能勿空語。虛偽無誠信,智者所屏棄。《法句經-教學品》
[今譯] 如果能做到的,說出來還可以,如果根本做不到的,千萬不要說空話。要知道虛偽不講信用,正是聰明人所鄙棄的啊。
▲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四十二章經》
[今譯]看見人行佈施道,應該高興地幫助他,這樣做的福報很大。一個僧人問佛說:這種福報會被分盡嗎?佛說:譬如一支火炬的火,數千萬人各自拿著火炬來取火,用來做飯照明,而這支火炬依然如故。佈施的福報也是如此。
▲ 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恶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梵網經》
[今譯]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求施捨,要隨前面說的人所需要的東西施捨給他們。如果菩薩以恶心嗔恨心,甚至不施捨給他們一分錢、一根針、一根草;有來求法的人,卻不為他們說一句經、一首偈子、一點如微塵那麼少的佛法,反而辱罵、羞辱的,這些都是菩薩的極重罪。
▲ 若菩薩,自有財物,性慳惜故,貧苦紅塵無所依怙,來求索者,不起悲心,給施所求,有欲聞法,吝惜不說,是名第二波羅夷處法。《菩薩戒本經》
[今譯]如果菩薩,自己有財物,生性吝嗇,有貧苦眾生,沒有依靠,來乞求施捨,卻不生起大悲之心,施給他們所求之物。或者有想聽法的人來求法,卻吝惜不說,這就是第二重罪。
▲ 佈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吉祥經》
[今譯]佈施是良好的品德,要盡力幫助親戚朋友,行為上沒有一點污點,這樣才是最大的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