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曇毗婆沙論卷第三十一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三十一

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使犍度一行品第二上

九結。愛結。恚結。慢結。無明結。見結。取結。疑結。嫉結。慳結。若處所有愛結系。復有恚結系耶。若有恚結系。亦有愛結系耶。如此章及解章義。此中應廣說優婆提舍。處所有五種。一自體處所。二緣處所。三系處所。四因處所。五屬處所。自體處所者。如見犍度說。若處所有所知。彼處所亦有所斷耶。若處所有所斷。彼處所亦有所知耶。此中說忍智體名處所。見犍度亦說。若得彼處所成就。彼處所耶。或有說者。此中說一切法自體名處所。復有說者。此中說諸法有得相成就相者名處所。緣處所者。如波伽羅那說。一切諸法。應以智知隨其處所。云何名處所。隨智所行。隨智緣。隨智境界。是名處所。經亦說有四十四智處所。有七十七智處所。阿毘曇者。作如是說。此中說自體處所。所以者何。以忍以智。觀諸有枝。忍智體名處所。尊者瞿沙。作如是說。此中說緣處所。所以者何。以智以忍。緣於有枝。故名緣處所。系處所者。如此中說。若處所有愛結系。復有恚結系耶。五種法名處所。所以者何。五種煩惱。能系此五種法故。五種法者。謂見苦所斷。乃至修道所斷。因緣處所者。如波伽羅那所說。云何有處所法。云何無處所法。乃至云何有因法。云何無因法。有因法名有處所法。無因法名無處所法。如說。

 比丘心寂靜  能斷諸處所
 盡於生死苦  不受未來有

此中說因是處所。所以者何。有因故有生死。因斷故生死斷。屬處所者。如經說。應捨田舍市肆屬我之心。如偈說。

 不捨田財  牛馬奴婢  種種女色
 不得解脫

如世人言。此物屬我。此處所屬我。於此五種處所中。依系處所而作論。不依餘處所。復有說者。有五種處所。一界處所。二入處所。三陰處所。四世處所。五剎那處所。於此十處所中。依系處所而作論。犢子部作如是說。處所是假名法。無有定體。結非假名。眾生非假名。各有定體。阿毘曇者。作如是說。處所非假名。結非假名。眾生是假名。譬喻者。作如是說。結非假名有定體。處所是假名。眾生是假名。而有定體。問曰。彼何故說處所是假名法無有定體。答曰。彼作是說。以於境界中有欲無慾故。猶如有一端嚴女人。他人見已。或起敬心。或起欲心。或起恚心。或起愱心。或起厭心。或起悲心。或起捨心。起敬心者。如子見母。起欲心者。如多欲者見可愛色。起恚心者。如怨相見。起愱心者。如共夫者見之。起厭心者。如修不淨觀者。起悲心者。是離欲人。彼作是念。如是好色。不久當壞。起捨心者。得阿羅漢者。以於境界起如是等有欲無慾心故。智處所是假名法。無有定體。此諸煩惱。通五識身。及在意地。通五識身者。過去者系過去處所。現在者系現在處所。未來世必生法。系未來世處所。必不生者。系三世處所。在意地者。過去者繫於三世。未來者亦系三世。現在者亦系三世。依眼識生。使繫於色。彼相應法。是相應系。彼相應法。是意入法入。乃至依身識生使。亦如是。依意識生使。系十二入。彼相應者。是相應系。相應法者。是意入法入。如是說者。是一行毘婆沙。若處所有愛結系。復有恚結系耶。答曰。若有恚結系。亦為愛繫結。頗為愛結所繫。不為恚結所繫耶。答曰。有色無色界法未斷愛結者在三界。有五種緣。有漏非一切遍。恚結在欲界。有五種緣。有漏非一切遍。若是具縛欲界五種處所。為愛結所繫。亦為恚結所繫。若為恚結所繫亦為愛結所繫。若非具結則愛結長在三界。是故得作稱後句。若處所有愛結系。復有恚結系耶。答曰。若有恚結系。亦有愛結系處所者。是欲界系五種處所。頗為愛結所繫。不為恚結所繫耶。答曰。有色無色界愛結未斷未斷者。或有八地愛結未斷。或有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愛結未斷。彼非想非非想處。或有五種愛結未斷。或有乃至修道所斷者未斷。彼非想非非想處修道所斷。或有九種愛結未斷。或有乃至下下種未斷者。以總說故。言色無色界系。法愛結未斷是名為愛結所繫不為恚結所繫。所以者何。色無色界無恚結故。問曰。何故色無色界無有恚結耶。答曰。非其田器。乃至廣說。復次眾生厭患恚故。願生色無色界。若色無色界有恚結者。則不為彼處而修方便。若法是下地有上地亦有者。則無次第斷法。若無次第斷法。則無究竟斷法。所以者何。以次第斷法能生究竟斷法故。若無究竟斷法。則無解脫出離。欲令無如是過故。色無色界無有恚結。復次若有苦根憂根。則有恚結。所以者何。眾生以憂苦根故。於他生恚。色無色界無憂苦根。復次若有無慚無愧處。則有恚結。因無慚無愧故眾生起恚。色無色界無有無慚無愧。如無慚無愧。愱慳男根女根揣食淫愛五蓋勝妙五欲。當知亦如是。復次若有怨憎相處。則有恚結。怨憎相者。是九惱法。色無色界無有怨憎相。是故尊者瞿沙作如是說。眾生以怨憎故起於恚結。色無色界無有怨憎。復次色界有恚結近對治。近對治者。謂慈是也。猶如毘嵐摩風處則無雲翳。彼亦如是。若處所有愛結系。復有慢結系耶。答曰。如是。若有慢結系。復有愛結系耶。答曰。如是。所以者何。此二結俱在三界。有五種緣。有漏非一切遍故。若是具結三界五種法。為愛結所繫。亦為慢結所繫。若為慢結所繫。亦為愛結所繫。是故得作如是句。若處所有愛結系。復有無明結系耶。愛結在三界。有五種緣。有漏非一切遍。無明結。在三界。有五種緣。有漏無漏。是一切遍。非一切遍。若具縛三界五種法。為愛結所繫。亦為無明結所繫。若為無明結所繫。亦為愛結所繫。若非具縛無明使。則長於一切遍無漏緣。是故得作順前句。若處所有愛結系。亦有無明結系耶。答曰。若有愛結系。則有無明結系。處所者。是三界五種處所。頗為無明結所繫。不為愛結所繫耶。答曰。有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苦所斷法。見集所斷無明使未斷。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苦所斷愛結無明結斷。見集所斷無明結。緣系見苦所斷法。所以者何。無明結是一切遍故。愛結不爾。所以者何。自種愛結已斷。見集所斷愛結。於見苦所斷法。不緣系。以非一切遍故。非相應系。以是他聚故。若處所有愛結系。復有見結系耶。愛結在三界。有五種緣。有漏非一切遍。見結在三界。有四種緣。有漏無漏。是一切遍。非一切遍。若是具縛三界五種處所。為愛結所繫。亦為見結所繫。若為見結所繫。亦為愛結所繫。若非具縛愛結。則於五種中長。見結於一切遍無漏緣中長。是故得作四句。若處所有愛結系。復有見結系耶。乃至廣作四句。為愛結所繫不為見結所繫者。集智已生滅智未生。見滅所斷。見道所斷。見不相應法。愛結未斷。見滅見道所斷見不相應法。何者是耶。答曰。即彼邪見見取戒取愛恚慢疑無明相應法是也。如是見不相應為愛結所繫。於自聚中緣系相應系。於他聚中作緣系。非相應系非見。所以者何。見是一切遍。能緣五種者已斷。餘不斷者。於餘見不相應法。不緣系緣無漏故。不相應系。以異聚故。自體不與自體相應。修道所斷法。愛結未斷。或有九地愛結不斷者。或有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未斷者。彼非想非非想處。修道所斷愛結。或有九種未斷者。或有乃至下下種未斷者。總而言之。修道所斷法。愛結未斷。是名愛結所繫不為見結所繫。所以者何。見結是一切遍。能緣五種者已斷。修道所斷。無有見結。滅智已生道智未生。見道所斷。見不相應法。愛結緣未斷。見道所斷。見不相應法。何者是耶。答曰。即彼邪見見取戒取疑愛恚慢無明相應法。如是等見不相應法。為愛結所繫。自聚有緣系相應系。他聚有緣系。不為見結所繫。所以者何。見結是一切遍。能緣五種者已斷。餘不斷者。於彼法不緣系。以緣無漏故。不相應系。是他聚故。自體不與自體相應。修道所斷法。愛結未斷如前說。見諦具足世尊弟子。愛結未斷。廣說如上。為見結所繫非愛結者。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集所斷見結未斷。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苦所斷愛結斷。見結亦斷。見集所斷見結緣系。見苦所斷法。為見結所繫。非愛結系。所以者何。自種愛結已斷。他種者。於見苦所斷法。不緣系。非一切遍故。非相應系。是他聚故。二俱系者具縛見道所斷法。修道所斷法。二俱系。

問曰。何故名具縛耶。答曰。為五處所縛。亦能縛五處。故言具縛。能系五處者。五種斷結。為五處所縛者。是五種斷法。具縛見苦所斷法。一種愛結系。二種見結系。見集所斷亦如是。見滅所斷見相應法。一種愛結系。三種見結系。見不相應法。一種愛結系。二種見結系。見道所斷亦如是。修道所斷法。一種愛結系。二種見結系。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集見滅見道修道所斷法。二俱系。見集所斷。修道所斷。一種愛結系。一種見結系。見滅所斷。見相應法。一種愛結系。二種見結系。見不相應法。一種愛結系。一種見結系。見道所斷亦如是。見苦所斷法。惟為見結所繫。不為愛結所繫。是故不說。集智已生滅智未生。見滅見道所斷見相應法。二俱系。見滅所斷見相應法。一種愛結系。一種見結系。見滅所斷見不相應法。惟為愛結所繫。不為見結所繫。是故不說。見道所斷亦如是。修道所斷法。惟為愛結所繫。不為見結所繫。二俱不系者。集智已生見苦見集所斷法。二俱不系。滅智已生道智未生。見苦見集滅所斷法。二俱不系。見諦具足世尊弟子。見道所斷法。二俱不系。已離欲愛慾界系法。二俱不系。已離色無色界欲。色無色界系法。二俱不系。所以者何。若結斷者。處所亦斷。此中作是論。頗見滅見道所斷見相應法。為愛結所繫。不為見結所繫。非不為見使所使耶。答曰。有斷六種欲者得正決定。集智已生滅智未生。見滅見道所斷六種見相應法。為愛結所繫。不為見結所繫。所以者何。見結是一切遍。緣五種者已斷。緣無漏六種見已斷。餘三種未斷。無漏緣見。於六種已斷法。無緣系緣無漏故。無相應系。以他聚故。未斷三種愛結。於見滅見道所斷。六種已斷。法作緣系。彼非不為見使所使。所以者何。三見作見結。五見作見使。為見使中見取戒取所使故。如愛結見結。愛結疑結亦如是。所以者何。如見結在三界四種斷緣有漏無漏是遍不遍。疑結亦如是。若處所有愛結系。復有取結系耶。愛結在三界。五種斷緣有漏。非一切遍。取結在三界。四種斷緣有漏是一切遍非一切遍。若是具系三界五種處所愛結系。亦為取結所繫。若為取結所繫。亦為愛結所繫。若非具縛愛結。則長於五種。取結長於一切遍。是故得作四句。或為愛結所繫。不為取結所繫。乃至廣作四句。為愛結所繫。不為取結所繫者。集智已生滅智未生。修道所斷法。愛結未斷。或有九地愛結未斷。或有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愛結未斷。彼非想非非想處愛結。或有九種未斷。或有乃至下下種未斷。總而言之。修道所斷法。愛結未斷。滅智已生道智未生。修道所斷法。愛結未斷。廣說如上。見諦具足世尊弟子。修道所斷法。愛結未斷。是名愛結所繫非取結所繫。取結能緣五種者已斷。所以者何。取結是一切遍。能緣五種者已斷。取結非修道所斷。為取結所繫。不為愛結所繫者。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苦所斷法。見集所斷取結未斷。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苦所斷愛結若斷。取結亦斷。見集所斷取結。緣系見苦所斷。是名取結所繫非愛結所繫。所以者何。自種愛結已斷。他種愛結。不作緣系。非一切遍故。非相應系。以他聚故。俱系者。具縛見道修道所斷法。二俱系具縛。見苦所斷法。為一種愛結所繫。為二種取結所繫。見集所斷亦如是。見滅所斷。為一種愛結所繫。三種取結所繫。見道所斷亦如是。修道所斷。一種愛結所繫。二種取結所繫。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集見滅見道修道所斷法。二俱系。見集所斷修道所斷法。為一種愛結所繫。亦為一種取結所繫。見滅見道所斷法。一種愛結系。二種取結系。見苦所斷法。惟為取結所繫。不為愛結所繫。是故不說。集智已生滅智未生。見滅見道所斷法二俱系。見滅所斷法。為一種愛結所繫。一種取結所繫。見道所斷亦如是。修道所斷法。惟為愛結所繫。不為取結所繫。是以不說。滅智已生道智未生。見道所斷法二俱系。見道所斷法。為一種愛結所繫。一種取結所繫。修道所斷。廣說如上。二俱不系者。集智已生滅智未生。見苦見集所斷法二俱不系。滅智已生道智未生。見苦集滅所斷法。二俱不系。見諦具足世尊弟子。見道所斷法。二俱不系。欲愛已斷。欲界系法。二俱不系。色愛已斷。色界系法。二俱不系。無色愛已斷。一切二俱不系。所以者何。彼結若斷。處所亦斷。若處所有愛結系。復有愱結系耶。愛結在三界。五種斷。緣有漏。非一切遍。愱結在欲界。修道所斷緣有漏。非一切遍。若是具縛欲界修道所斷法。若為愛結所繫。亦為愱結所繫。若為愱結所繫。亦為愛結所繫若非具系愛結。長在三界五種斷。是故得作稱後句。若處所有愛結系復有愱結系耶。答曰。若為愱結所繫。亦為愛結所繫。修道所斷法。為一種愛結所繫。一種愱結所繫。頗為愛結系不為愱結所繫耶。答曰。欲界見道所斷法。愛結未斷。或有四種法愛結未斷。或有乃至見道所斷愛結未斷。色無色界系法。愛結未斷是名愛結所繫不為愱結所繫。所以者何。色無色界無愱結。無愱結義如上說。如愛結愱結。愛結慳結說亦如是。如愛結門。慢結門說亦如是。所以者何。此二俱在三界。五種斷緣有漏。非一切遍。若處所有恚結系。復有慢結系耶。恚結在欲界。欲界五種斷緣有漏。非一切遍。慢結在三界。五種斷緣有漏。非一切遍。若是具縛欲界系五種處所。為恚結所繫。亦為慢結所繫。若為慢結所繫。亦為恚結所繫。若非具縛慢結。長在三界。是故得作順前句。若處所有恚結系。復有慢結系耶。答曰。若為恚結所繫。亦為慢結所繫。處所者是欲界五種所斷。頗為慢結所繫。不為恚結系耶。答曰。有色無色界慢結未斷。或有八地慢結未斷。或有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慢結未斷。彼非想非非想處。或有五種斷慢結所繫。或有修道所斷慢結所繫。彼修道所斷慢結。或有九種未斷。或有乃至下下種未斷者。總而言之。色無色界慢結未斷。是名慢結所繫不為恚結所繫。所以者何。色無色界無恚結。色無色界無恚結義。如上說。若處所有恚結系。復有無明結系耶。恚結在欲界。五種所斷。緣有漏非一切遍。無明結在三界。五種所斷。緣有漏無漏。是一切遍。若是具縛欲界五種處所。為恚結所繫。亦為無明結所繫。若為無明結所繫。亦為恚結所繫。若非具縛無明結。長在三界。長一切遍。是故得作順前句。若處所有恚結系。復有無明結系耶。答曰。若為恚結所繫。亦為無明結所繫。處所者欲界系。五種處所。頗為無明結所繫。不為恚結所繫耶。答曰。有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欲界見苦所斷法。見集所斷無明結未斷。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苦所斷法。見集所斷無明結緣系。是名為無明結所繫不為恚結系。所以者何。自種恚結已斷。他種者。於見苦所斷非緣系。非一切遍。故非相應系。是他聚故。色無色界系法。無明結未斷。或有八地無明結未斷。或有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無明結未斷。彼非想非非想處。或有五種未斷。或有乃至修道所斷未斷。非想非非想處修道所斷。或有九種未斷。或有乃至下下種未斷。總而言之。色無色界系無明結未斷。是名無明結所繫不為恚結所繫。所以者何。色無色界無恚。色無色界無恚結義。如上說。若處所有恚結系。復有見結系耶。恚結在欲界。五種斷。緣有漏非一切遍。見結在三界。四種斷。緣有漏無漏。一切遍非一切遍。若是具縛欲界五種斷。處所有恚結所繫。亦為見結所繫。若為見結所繫。亦為恚結所繫。若非具縛恚結。長在五種斷。見結長在三界一切遍。是故得作四句。若為恚結所繫。不為見結所繫耶。乃至廣作四句。為恚結所繫不為見結所繫者。未離欲愛。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欲界系見滅見道所斷見不相應法。恚結未斷。欲界系見滅見道所斷見不相應法。何者是耶。答曰。即彼邪見見取戒取愛恚慢疑無明相應法是也。此法恚結未斷。自聚緣系。相應系。他聚緣系。非相應系。不為見結所繫。所以者何。見結是一切遍緣。五種者已斷。餘不斷者。於見不相應法。非緣系。緣無漏故。非相應系。以他聚故。自體不應自體故。欲界系修道所斷法。恚結未斷。或有九種未斷。或有乃至下下種未斷者。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欲界系見道所斷見不相應法。恚結未斷。欲界系見道所斷見不相應法。何者是耶。答曰。即彼邪見見取戒取愛恚慢無明疑相應法是也。此法恚結未斷。自聚中緣系。相應系。他聚作緣系。非見結系。所以者何。見結是一切遍。能緣五種者已斷。餘不斷者。於見不相應法。非緣系。緣無漏故。非相應系。是他聚故。自體不應自體故。欲界修道所斷法。恚結未斷。廣說如上。見諦具足世尊弟子。欲界修道所斷恚結未斷。廣說如上。是名為恚結所繫不為見結所繫。

◎為見結所繫不為恚結所繫者。未離欲愛。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欲界見苦所斷法。見集所斷法。見結未斷。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苦所斷恚結。見結已斷。見集所斷見結緣系。見苦所斷法。為見結所繫。不為恚結所繫。所以者何。自種恚結已斷。他種者。於見苦所斷法。非緣系。非一切遍。故非相應系。是他聚故。色無色界見結未斷。或有八地見結未斷。或有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見結未斷。彼非想非非想處。或有四種斷見結未斷。或見乃至見道斷結未斷者。總而言之。色無色界系法見結未斷。是名見結系不為恚結所繫。所以者何。色無色界無有恚結。廣說如上。

云何二俱系。具縛欲界見道修道所斷法。二俱系。具縛欲界見苦所斷法。一種恚結系。二種見結系。見集所斷法亦如是。見滅所斷見相應法。為一種恚結系。三種見結系。見不相應法。一種恚結系。二種見結系。見道所斷法亦如是。欲界系修道所斷法。一種恚結系。二種見結系。欲愛未斷。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欲界系見集滅道修道所斷法二俱系。見集所斷法。一種恚結系。一種見結系。見滅所斷見相應法。一種恚結系。二種見結系。見不相應法。一種恚結系。一種見結系。見道所斷法亦如是。修道所斷法一種恚結系。一種見結系。欲界見苦所斷法。雖為見結系。不為恚結系。是故不說。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欲界系見滅所斷見相應法二俱系。欲界見滅所斷見相應法。一種恚結系。一種見結系。見不相應法。雖為恚結所繫。不為見結所繫。是故不說。見道所斷法亦如是。欲界修道所斷法。雖為恚結所繫。不為見結所繫。是故不說。未離欲愛。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欲界系見道所斷見相應法二俱系。一種恚結系。一種見結系欲界系見道所斷見不相應法。及修道所斷。雖為恚結所繫。不為見結所繫。是故不說。是名二俱系。不系者。集智已生滅智未生。見苦見集所斷法。二俱不系。色無色界見滅見道所斷見不相應法。二俱不系。色無色界修道所斷法。二俱不系。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欲界見苦集滅所斷法。二俱不系。色無色界系見不相應法。及修道所斷法。二俱不系。見諦具足世尊弟子。見道所斷法。二俱不系。色無色界系修道所斷法。二俱不系。已離欲愛慾界系法。二俱不系。已離色愛色界系法。二俱不系。已離無色界愛。一切不系。所以者何。彼結斷故。處所亦斷。如恚結見結。恚結疑結。說亦如是。所以者何。此二結俱在三界。四種斷。緣有漏無漏。是一切遍非一切遍故。問曰。欲界中有恚結系不系義可爾。色無色界中無有恚結。云何說言恚結不系耶。答曰。不係有二種。一從系得不系。二性不系。欲界不系。是從系得不系。以有恚結故。色無色界不系。是性不系。以無恚結故。亦如毘尼中說。有二人。名淨脫起。一未曾犯戒。二雖有所犯。如法除卻。未曾犯戒者。名本淨脫起。雖有所犯。如法除卻者。名本非淨脫起。得淨脫起。彼亦如是。若處所有恚結系。復有取結系耶。恚結在欲界。五種斷緣有漏非一切遍。取結在三界。四種斷緣有漏。是一切遍。非一切遍。若是具縛欲界系。五種處所。若為恚結所繫。亦為取結所繫。若為取結所繫。亦為恚結系。若非具縛恚結。長在五種斷。取結長在三界。是一切遍。是故得作四句。若處所有恚結。復有取結系耶。乃至廣作四句。為恚結所繫。不為取結所繫者。未離欲愛。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欲界系修道所斷法。恚結未斷。或有九種未斷。或有乃至下下種未斷者。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欲界系修道所斷法。恚結未斷。見諦具足世尊弟子。欲愛未斷。欲界系修道所斷法。恚結未斷。是名恚結所繫不為取結所繫。所以者何。取結。是一切遍。能緣五種者已斷。修道所斷法中。無有取結。為取結所繫不為恚結所繫者。欲愛未斷。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欲界系見苦所斷法。見集所斷。取結未斷。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欲界見苦所斷。取結恚結已斷。見集所斷。取結緣系。見苦所斷法。為取結所繫。不為恚結所繫。所以者何。自種恚結已斷。他種者。於見苦所斷。非緣系。非一切遍。故非相應系。是他聚故。色無色界系法。取結未斷。或有八地取結未斷。或有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者。彼非想非非想處。或有四種未斷。或有乃至一種未斷者。總而言之。色無色界系法。取結未斷。是名取結所繫不為恚結所繫。色無色界無有恚結。廣說如上。俱系者。具縛欲界系。見道修道所斷法。二俱系。具縛欲界見苦所斷法。一種恚結系。二種取結系。見集所斷。修道所斷。說亦如是。欲界系見滅所斷法。一種恚結系。二種取結系。見道所斷法。說亦如是。欲愛未斷。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欲界見集滅道修道所斷法。二俱系見集所斷修道所斷。一種恚結系。一種取結系。欲界見滅所斷法。一種恚結系。二種取結系。見道所斷法。說亦如是。欲界見苦所斷法。雖為取結所繫。不為恚結所繫。是故不說。欲愛未盡。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欲界系見滅所斷法。一種恚結系。一種取結系。見道所斷法。說亦如是。修道所斷法。雖為恚結所繫。不為取結所繫。是故不說。欲愛未斷。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欲界見道所斷法二俱系。一種恚結系。一種取結系。修道所斷法如上說。是名二俱系俱不系者。廣說如經本。乃至離無色界欲。二俱不系。所以者何。若彼結斷。處所亦斷。若處所有恚結系。復有愱結系耶。恚結在欲界。如上說。愱結在欲界。修道斷緣有漏。非一切遍。若是具縛欲界修道所斷處所。若為恚結所繫。亦為愱結所繫。若為愱結所繫。亦為恚結所繫。若非具縛恚結。長在五種斷。是故得作稱後句。若處所有恚結系復有愱結系耶。答曰。若有愱結系。亦有恚結系處所者。謂欲界修道所斷處所也。

頗為恚結所繫。不為愱結所繫耶。答曰。有欲界系見道所斷恚結未斷。或有四種斷恚結未斷。或有乃至見道所斷恚結未斷。總而言之。欲界系見道所斷法。恚結未斷。是名恚結所繫不為愱結所繫。所以者何。見道所斷。無愱結故。如恚結。愱結恚結慳結。說亦如是。所以者何。此二結俱是欲界系。修道所斷。緣有漏。非一切遍故。

若處所有無明結系。復有見結系耶。無明結在三界五種斷。緣有漏無漏。是一切遍。非一切遍。見結在三界。四種斷緣有漏無漏。是一切遍。非一切遍。若是具縛三界五種斷處所。若為無明結所繫。亦為見結所繫。若為見結所繫。亦為無明結所繫。若非具縛無明結。長在五種斷。是故得作稱後句。若處所有無明結系。復有見結系耶。答曰。若為見結所繫。亦為無明結所繫。處所者三界五種斷處所。頗為無明結所繫。不為見結所繫耶。答曰有。集智已生滅智未生。見滅見道所斷見不相應法無明結未斷。見滅見道所斷見不相應法何者是也。答曰。即彼邪見見取戒取愛恚慢疑不共無明相應法是也。此法無明結所繫。不為見結所繫。自聚中。緣系相應系。他聚中。作緣系非相應系。不為見結所繫。所以者何。見結是一切遍。能緣五種者已斷。餘不斷者。於見滅見道所斷見不相應不緣系。緣無漏故。不相應系。以他聚故。修道所斷法。無明結未斷。或有九地無明結未斷。或有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無明結未斷。彼非想非非想處。或有九種無明結未斷。或有乃至下下種未斷者。總而言之。修道所斷無明結未斷。是名無明結所繫非見結所繫。所以者何。見結是一切遍能緣五種者已斷。修道所斷。無有見結。滅智已生道智未生。見道所斷。見不相應法。無明結未斷。及修道所斷法。無明結未斷。廣說如上。見諦具足世尊弟子。修道所斷法。無明結未斷。廣說如上。如無明結。見結無明結疑結。說亦如是。所以者何。此二結俱在三界。四種斷。緣有漏無漏。是一切遍。非一切遍。若處所有無明結系。復有取結系耶。無明結在三界。如上說。取結在三界。亦如上說。若是具縛三界五種斷處所。如上說。若非具縛無明結。長在五種斷。是故得作稱後句。若處所有無明結系。復有取結系耶。答曰。若為取結所繫。亦為無明結所繫。頗為無明結所繫。不為取結所繫耶。答曰有。集智已生滅智未生。修道所斷法。無明結未斷。廣說如上。滅智已生道智未生。修道所斷法。無明結未斷如上說。見諦具足世尊弟子。修道所斷法。無明結未斷。廣說如上。若處所有無明結系。復有結愱系耶。無明結在三界如上說。愱結在欲界如上說。若是具縛欲界系。修道斷處所。若為無明結所繫。亦為愱結所繫。若為愱結所繫。亦為無明結所繫。若非具縛無明結。長在三界五種斷。是故得作稱後句。若處所有無明結系。復有愱結系耶。答曰。若為愱結所繫。亦為無明結所繫。處所者。是欲界系修道所斷處所。頗為無明結所繫。不為愱結所繫耶。答曰有。欲界系見道所斷法。無明結未斷。或有四種無明結未斷。或有乃至見道一種未斷。色無色界系法。無明結未斷。或有九地無明結未斷。或有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未斷。即彼非想非非想處。或有五種無明結未斷。或有乃至修道所斷未斷。彼修道所斷無明結。或有九種未斷。或有乃至下下種未斷者。總而言之。色無色界無明結未斷。如無明結。愱結無明結慳結。說亦如上。所以者何。此二結俱在欲界。如上說。

若處所有見結系。復有取結系邪。見結在三界。如上說。取結在三界。亦如上說。若是具縛。如上說。若非具縛取結。長在有漏。是故得作順前句。若處所有見結系。復有取結系耶。答曰。若為見結所繫亦為取結所繫。處所者。三界五種斷處所。頗為取結所繫。不為見結所繫耶。答曰有。集智已生滅智未生。見滅見道所斷見不相應法。取結未斷。滅智已生道智未生。見道所斷見不相應法。取結未斷。廣說如上。若處所有見結系。復有疑結系邪。見結在三界。如上說。疑結在三界。亦如上說。若是具縛三界五種斷處所。若為見結所繫。亦為疑結所繫。若為疑結所繫。亦為見結所繫。若非具縛。各各長在自聚中。是故得作自根本四句。若處所為見結所繫。復為疑結所繫耶。乃至廣作四句。為見結所繫。不為疑結所繫者。集智已生滅智未生。見滅見道所斷見相應法。見結未斷。滅智已生道智未生。見道所斷見相應法。見結未斷。是名見結所繫非疑結所繫。所以者何。疑結是一切遍。能緣五種者已斷。餘不斷者於見相應法。非緣系緣無漏故。非相應系。以他聚故。為疑結所繫。不為見結所繫者。集智已生滅智未生。見滅見道所斷疑相應法。疑結未斷。滅智已生道智未生。見道所斷疑相應法。疑結未斷。是名疑結所繫不為見結所繫。所以者何。見結是一切遍。能緣五種者已斷。餘不斷者。於疑相應法。不緣系。緣無漏故。非相應系。以他聚故。俱系者。具縛見道修道所斷法二俱系。具縛見苦所斷法。二種見結系。二種疑結系。見集所斷修道所斷法亦如是。見滅所斷見相應法。三種見結系。二種疑結系。疑相應法。三種疑結系。二種見結系。見結疑結不相應法。二種疑結系。二種見結系。見道所斷亦如是。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集見滅見道修道所斷法二俱系。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苦集滅道修道所斷法二俱系見苦所斷法。一種見結系。一種疑結系。見集所斷修道所斷亦如是。見滅所斷見相應法。二種見結系。一種疑結系。疑相應法。二種疑結系。一種見結系。見結疑結不相應法。一種見結系。一種疑結系。見道所斷法亦如是。二俱不系者。廣說如經本。乃至離無色界欲。二俱不系。所以者何。彼結若斷。處所亦斷。若處所有見結系。復有愱結系邪。見結在三界如上說。愱結在欲界。廣說如上。若是具縛欲界修道所斷法。若為見結所繫。亦為愱結所繫。若為愱結所繫。亦為見結所繫。若非具縛見結。長在三界。四種斷。愱結長在修道所斷。是故得作四句。若處所為見結所繫。復為愱結所繫耶。乃至廣作四句。為見結所繫。不為愱結所繫者。欲界系見道所斷法。見結未斷。或有四種未斷。或有乃至見道見結未斷。色無色界系法見結未斷。或有八地見結未斷。或有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未斷。彼非想非非想處。或有四種未斷。或有乃至見道見結未斷。是名為見結所繫不為愱結所繫。為愱結所繫非見結所繫者。欲愛未斷。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欲界系修道所斷法。愱結未斷。乃至見諦具足世尊弟子。欲愛未斷。欲界系修道所斷法。愱結未斷。是名為愱結所繫不為見結所繫。俱系者。具縛人。欲界系修道所斷法二俱系。具系人欲界系修道所斷法。一種愱結系。二種見結系。未離欲。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欲界系修道所斷法二俱系。一種見結系。一種愱結系。俱不系者。廣說如經本。乃至離無色界愛。二俱不系。如見結。愱結見結慳結亦如是。如見結門疑結門亦如是。若處所有取結系。復有疑結系耶。廣說應如見結取結。取結疑結亦如是。若處所有取結系。復有愱結系耶。廣說如經本。如取結。愱結取結慳結說亦如是。

若處所有愱結系。復有慳結系耶。答曰如是。所以者何。此俱在欲界。修道所斷。俱緣有漏。俱非一切遍。問曰。如愱因他生。慳因自起。何故。答言。如是耶。答曰。愱緣他亦因他生。緣己不因己生。慳緣己亦因己生。緣他不因他生。復有說者。此二法。緣他亦因他生。緣己亦因己生。問曰。如愱緣他亦因他生可爾。因己亦緣己生。云何可爾耶。答曰。猶如有人。為二比丘。作資生物。一則成好。二不成好。不成好者。便作是念如我所作。或不好使彼所作亦不成好。問曰。如慳緣己亦因己生可爾。緣他亦因他生。云何可爾耶。答曰。慳亦有因他生。猶如有人。見他佈施。便生慳心。此人何以施他如是物耶。是故此二亦緣自他生因自他生。若處所有過去愛結系。復有未來愛結系耶。乃至廣說。有總相煩惱。有別相煩惱。別相煩惱者。謂愛恚慢愱慳。總相煩惱者。謂無明結見結取結疑結。別相煩惱。系三界五種處所在未來世者。能系三世。過去不定。若前生不斷則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斷則不系。現在亦不定。若現在前則系。若不現在前則不系。愛結系三界五種處所。未來愛結。系三界五種三世處所。過去不定。若前生不斷則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斷則不系。現在亦不定。若現在前則系。若不現在前則不系。如愛結。慢結說亦如是。恚結系欲界五種斷三世處所。未來恚結系。欲界五種斷三世處所。過去不定。若前生不斷則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斷則不系。現在不定。若現在前則系。若不現在前則不系。愱結系欲界修道所斷法三世處所。未來愱結。系欲界。系三世修道所斷處所。過去不定。若前生不斷則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斷則不系。現在亦不定。若現在前則系。若不現在前則不系。如愱結。慳結說亦如是。總相煩惱。系三界五種斷處所。過去總相煩惱。系三界五種。斷三世處所。未來現在說亦如是。此說是歷六七人七。略毘婆沙。若處所有過去愛結系。復有未來愛結系耶。答曰。如是取。所以者何。先作是說。未來愛結。系三世處所。設有未來愛結系。復有過去愛結系耶。答曰。若前生不斷則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斷則不系。問曰。若過去愛結斷時。即彼時未來愛結亦斷。何故未來世定。過去不定。而作是說。若前生不斷則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斷則不系耶。外國法師作如是說。若說前生不斷則系。是說中結。若前不生。是說下結。生者已斷。是說上結。罽賓沙門復作是說。若說前生不斷則系。是說三種結。若說前不生。是說下結。若說生者已斷。是說中結上結。如過去上中愛結斷。未來亦爾。不生下愛結未來世系處所有未來愛結系。即彼處所。過去前生愛結不斷則系。若前不生。生者於餘處所生。若前不生若於餘處所生。即彼處所生。生者已斷則不系。

若處所有過去愛結系。復有現在愛結系耶。答曰。現在若現在前。若不起愛結。若起餘結現在前。若起善不隱沒無記心現在前。若無心。是故說為現在前。設有現在愛結系。復有過去愛結系耶。答曰。若前生不斷則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斷則不系。若處所有未來愛結系。復有現在愛結系耶。答曰。若現在前。廣說如上。設有現在愛結系。復有未來愛結系耶。答曰。如是。所以者何。先作是說。未來愛結系三世法。若處所有過去愛結系。復有未來現在愛結系耶。答曰。未來則系現在。若現在前。廣說如上。設有未來現在愛結系。復有過去耶。答曰。若前生不斷則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斷則不系。前生不斷則系者。若處所有未來現在愛結系。即彼處所亦有過去前生愛結者則系。若未來現在愛結處所異。過去已生愛結處所異則不系。若前不生。即於彼處所生者已斷則不系。若處所有未來愛結系。復有過去現在愛結系耶。答曰。或有未來愛結系。無過去現在。或有過去。無現在。或有現在。無過去。或有過去現在有未來愛結系無過去現在者。若處所愛結未斷。則明未來有愛結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斷。則明過去無愛結系。若不現在前。則明現在無愛結系。有過去無現在者。若處所前生愛結未斷。則明有過去愛結系。不現在前。則明現在無愛結系。有現在無過去者。若有過去愛結系。則有未來愛結系。有現在無過去者。若處所愛結現在前。則明現在有愛結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斷。則明過去無愛結系。若現在愛結系。則有未來愛結系。有過去現在者。若處所有前生愛結系則明有過去愛結系。若處所愛結現在前。則明有現在愛結系。若過去現在有愛結系。未來必有。若處所有現在愛結系。復有過去未來愛結系耶。答曰。未來則系過去。若前生不斷則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斷則不系。設有過去未來愛結系。復有現在愛結系耶。答曰。若現在前。廣說如上。諸別相煩惱。此中略說。如愛結作六句。恚結慢結愱結慳結。非一切遍。無明結作六句亦如是。若處所有過去見結系。復有未來見結系耶。答曰。如是若有未來見結系。復有過去見結系耶。答曰如是。所以者何。先作是說。諸總相煩惱。盡系三世法。未來現在。盡緣三世。廣說如經本。見結作六句。諸總相煩惱。此中略說。如見結作六句。取結疑結。是一切遍。無明結作六句亦如是。若處所有過去愛結系。復有過去恚結系耶。答曰。若前生不斷則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斷則不系。若前生不斷則系者。若處所有過去愛結系。即彼處所有過去前生恚結系。若前不生。若於餘處生。若生者已斷則不系。設有過去恚結系。復有過去愛結系耶。答曰。若前生不斷則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斷則不系。若前生不斷則系者。若處所有過去恚結系。即彼處所有過去前生愛結系。若前不生。若於餘處生。若生者已斷則不系。若處所有過去愛結系。復有未來恚結系耶。答曰。若不斷。云何不斷耶。答曰。未離欲愛。設有未來恚結系。復有過去愛結系耶。答曰。若前生不斷則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斷則不系。若前生不斷則系者。若處所有未來恚結系。即彼處所亦有過去前生愛結系。若前不生。若於餘處生。若生者已斷則不系。若處所有過去愛結系。復有現在恚結系耶。答曰。若現在前。云何現在前。答曰。若不起餘結不起善有漏不隱沒無記心。若非無心。是名現在前。設有現在恚結系。復有過去愛結系耶。答曰。若前生不斷則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斷則不系。廣說如上。

若處所有過去愛結系。復有過去現在恚結系耶。答曰。或有過去愛結系無過去現在恚結系。或有過去無現在。或有現在無過去。或有過去現在有過去愛結系。無過去現在恚結系者。若處所有前生。愛結不斷則系。是明有過去愛結系。即彼處所不生前生恚結。生者已斷則不系。是明無過去恚結系。不現在前。則明無現在恚結系。或有過去無現在者。若處所前生。恚結愛結不斷則系。是明有過去恚結愛結系。無現在則明無現在恚結系。或有現在無過去者。若處所前生。過去愛結不斷則系。是明有過去愛結系。即彼處所恚結現在前。則明有現在恚結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斷。則明無過去恚結系。或有過去現在者。若處所有過去前生愛結恚結。不斷則系則明有過去愛結恚結系。即彼處所恚結現在前。則明有現在恚結系。設有過去現在恚結系。復有過去愛結系耶。答曰。若前生不斷則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斷則不系廣說如上。若處所有過去愛結系。復有未來現在恚結系耶。答曰。餘廣說如經本。作七句如經本。如愛結恚結。愛結愱結愛結慳結說亦如是。此中差別者應說。欲界系見道所斷法。前生愛結。不斷則系。愛結慢結愛結無明結。廣說如經本。若處所有過去愛結系。復有過去見結系耶。答曰。若不斷。云何不斷。答曰。若道比智未生。設有過去見結系。復有過去愛結系耶。答曰。若前生不斷則系。廣說如上。若處所有過去愛結系耶。答曰。若不斷。云何不斷。答曰。道比智未生。設有未來見結系。復有過去愛結系耶。答曰。廣說如經本。作七句亦如經本。如愛結見結作七句。愛結取結愛結疑結作七句。說亦如是。

過去愛結。過去恚結。問過去慢結。應作七句。或有說者。七句中。初句應作七句。所以者何。此中問七七句。答曰。七七句故。如先以過去愛結恚結。問過去慢結。次問未來慢結。次問現在。次問過去現在。次問未來現在。次問過去未來。次問過去未來現在。慢結亦應如是說。先以過去愛恚。問未來慢作初句。次問現在。次問過去現在。次問未來現在。次問過去未來。次問過去未來現在。次問過去。作最後句。復以過去愛恚。問現在慢作初句。次問過去現在。次問未來現在。次問過去未來。次問過去未來現在。次問過去。次問未來作最後句。乃至過去愛恚。問過去未來。現在慢作初句。乃至過去愛恚。問過去慢作最後句。若作是說。則有七七句。若作是說。則唐捐其功。於文無益於義無益。亦不成七七句。若欲於文有益於義有益。亦成七七句者。應作是說。如先以過去愛恚。問過去慢作初句。乃至以過去愛恚。問過去未來現在慢作最後句。應以未來愛恚。問未來慢作初句。次問現在。次問過去現在。次問未來現在。次問過去未來。次問過去未來現在。次問過去作最後句。復次現在愛恚。問現在慢作初句。次問過去現在。次問未來現在。次問過去未來。次問過去未來現在。次問過去。次問未來作最後句。乃至以過去未來現在愛恚。問過去未來現在慢作初句。乃至以過去未來現在愛恚。問過去未來現在慢作最後句。若作是說。則於文義有益。七七句成。如愛恚。問慢作七七句。愛恚問無明亦如是。乃至問慳結作七七句亦如是。置愛結。以恚結慢結。問無明結作七七句。乃至問慳結。作七七句亦如是。置恚以慢無明。問見結作七七句。乃至問慳結作七七句亦如是。乃至最後取結。以疑結愱結。問慳結作七七句亦如是。如以二結。問一結作七七句。以三以四以五以六以七以八。問一結作七七句亦如是。

問曰。一行歷六小七大七。有何差別。答曰。名即差別。復次以一行法作問。名一行。以六句作問名歷六。以七句作問名小七。以二結問一結。乃至以八結問一結名大七。復次問不相似法。不以世定。名一行。問相似法。以世定名歷六。問不相似法。以世定名小七。以二法問一法。乃至以八法問一法。以世定名大七。一行歷六小七大七。是名差別。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三十一

 

上篇:阿毗曇毗婆沙論

下篇:鞞婆沙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註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200卷)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二...

五事毗婆沙論

五事毘婆沙論卷上 尊者法救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一 尊者眾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

舍利弗阿毗曇論

舍利弗阿毘曇論序 釋道摽撰 阿毘曇。秦言無比法。出自...

佛說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

佛說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諸法集要經

諸法集要經卷第一 觀無畏尊者集(總二千六百八十四頌)...

樂邦文類

樂邦文類序 昔善逝愍群生之旋復於諸苦趣也。指樂邦令...

佛說越難經

佛說越難經 西晉居士聶承遠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波...

【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得無垢女經

得無垢女經(一名論義辯才法門)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

佛說勝義空經

佛說勝義空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

【註音版】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薩曇分陀利經

薩曇分陀利經一卷 失譯人名今附西晉錄 聞如是: 佛在...

【佛教詞典】欲法開緣

亦名:與欲開緣 子題:開欲、與欲是開唯除結界是制 隨...

【佛教詞典】諸趣

眾生所往之國土,名為趣。諸趣,即總稱天、人、阿修羅...

沒有眾生,一切菩薩不能成佛

一切菩薩成佛,他的依據就是眾生。沒有眾生,一切菩薩...

不要攀緣,要遠離名利,老實念佛

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擲戟渾若夢,魔...

如何降伏意念的邪淫

淫慾是三界六道一切眾生的生死根本,無始劫以來的病根...

聖嚴法師《怎樣才能成功》

人如果活在希望中,就能夠產生活力;如果活在絕望中,...

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十念皆生我國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佛珠的含義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時用以記數和束心的工具...

常想地獄苦,道念由此生

我們如何才能使菩提心不退呢?我們應如佛所說:「常想...

境無好壞,好壞起於心

境緣無好壞,好壞起於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

用幾十年的苦難,換取永遠的解脫

人生的晚景是淒涼的,不管你是鰥寡孤獨,還是子孫滿堂...

伽藍菩薩的前世今生

佛教的伽藍菩薩是寺廟叢林的護法菩薩,來源於印度。依...

關於吃素的兩個認知

慈悲心的直接的表達就是不殺生,我們住在沿海地區的眾...

本煥老和尚:要成佛就要結眾生緣

首座和尚、班首師父、各位執事、各位護法居士: 你們...

【視頻】般若心經(童聲演唱版)

般若心經(童聲演唱版)

【視頻】《藥師經》寺院版

《藥師經》寺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