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薩曇分陀利經

失譯人名今附西晉錄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薩曇分陀利經一卷

失譯人名今附西晉錄

聞如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四萬二千人俱。三慢陀颰陀、文殊師利菩薩等,八萬四千人;彌勒菩薩等,拔陀劫中千人。釋王等,與忉利諸天不可復計;梵王,與諸梵不可復計。阿闍世王,與閻浮提人王眾多不可復計。

佛在四輩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中,說《薩曇分陀利》(漢言法華),佛說無央數偈。

是時,七寶浮圖,湧從地出上至梵天。浮圖中央,有七寶大講堂,懸幢幡華蓋,名香清潔。姝好講堂中有金床,床上有坐佛,字抱休羅蘭(漢言大寶),嘆釋迦文佛言:「善哉!善哉!我般泥洹已來,過恆邊沙劫、恆邊沙佛剎,止於空中。恆邊沙佛以過去,我歷爾所劫,初不還彼剎。我見釋迦文佛,精進求佛道,用人民故,佈施無厭足,不惜手、不惜眼、不惜頭、不惜妻子象馬車乘、不惜珍寶,無有貪愛心。我故來出,欲供養釋迦文佛並度諸下劣,願釋迦文佛,坐我金床,更說《薩曇分陀利經》。」

於是釋迦文佛,上講堂就於金床而坐,便說《薩曇分陀利經》,復說無央數偈言:

「聞樂寶佛,  知名字者,  不畏生死,
 不復勤苦;  聞藥王佛,  知字名者,
 不得愈病,  自識宿命。」

於是釋迦文佛,說無央數阿僧祇劫,復說無央數阿僧祇劫。

「我行菩薩道時,求索《薩曇分陀利經》佈施與人,在所求索,飯食衣被七寶妻子,初無愛戀心。

「我為有國王時,是世極長壽,我便立太子為王,棄國事,撾鼓搖鈴,自衒身言:『誰欲持我作奴者?我求索《薩曇分陀利經》,我欲行供養。』時,有一婆羅門語我言:『與我作奴來,我有《薩曇分陀利經》。』我便隨婆羅門去,一心作奴,汲水、掃地、採花菓,飲食婆羅門,千歲不懈息。」

佛於是說偈言:

「撾鼓搖鈴願,  自衒言誰欲?
 持我作奴者,  我欲行供養,
 奴心善意行。」

佛言:「是時,王者,我身是也;時,婆羅門者,調達是。誰恩令我得滿六波羅蜜者、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是調達福恩。調達是我善師,善師恩令我得滿六波羅蜜、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威神尊貴度脫十方,一切皆是調達恩。調達卻後阿僧祇劫,當得作佛,號名提和羅耶(漢言天王佛),當得十種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天王佛國,名提和越(漢言天地國)。天王佛當為人民說法,盡劫不懈止。第一說法,當度恆邊沙人得羅漢道,恆邊沙人辟支佛道,恆邊沙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天王佛壽二十劫,乃般泥洹後,法住二十劫。天王佛般泥洹後,不散舍利,起作一七寶塔,廣六十里,長八十里,一切閻浮人,悉往供養佛舍利。是時,無央數人得羅漢道,無央數人發辟支佛心,無央數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法華之經,信不誹謗,除滅過去當來罪,閉三惡道門,開三善道門,生天上常第一,生人中常第一,生十方佛前,自然七寶蓮華中化生。」

於是下方佛所從菩薩,名般若拘,自白其佛,早還本土。釋迦文佛謂:「般若拘!我有菩薩,字文殊師利,可與相見乃還本土。」

即時,文殊師利,從沙曷龍王池中湧出,坐大蓮華,華如車輪,其華千葉,從諸菩薩其數甚多。文殊師利下大蓮華,為二佛作禮,還與般若拘菩薩相問訊。

般若拘問文殊:「所入池中度云何數多少?」

文殊答曰:「其數甚多,無能計者;若當口說,非心所信,自當有證。」其池即時湧華從下而出,盡是池中一切所散。本發菩薩心者,其華在空中,但說摩訶衍事;本發聲聞者,其華在空中,但說斷生死事。文殊師利見華如是,以偈答般若拘菩薩言:「以仁者之意,自分別其數。」

般若拘菩薩復問文殊師利:「說何等法,所度乃爾?」

文殊答曰:「於是池中,但說《薩曇分陀利》。」

般若拘復問:「其法甚尊,無能及者,為有便可得佛者不?」

文殊答曰:「沙曷龍王有女年八歲,智慧甚大,意願不輕,便可得佛。」

般若拘菩薩謂文殊師利言:「我見仁者之師,求佛勤苦,積累功德,劫數甚多,不信此女便可得佛。」

池中有女即時湧出,遶佛三匝,叉手而白佛言:「佛相好端正,功德巍巍,為諸天所奉,為一切龍鬼神人民薩和薩所敬,所說法甚尊,今我立願,便欲得佛。」

舍利弗即謂女:「雖發是願,佛不可得,又汝女,行積功累,行未應菩薩。」

女自持一摩尼珠,其價當一大國,女疾過與佛,佛亦疾受。女謂舍利弗及般若拘菩薩:「我與佛珠為遲疾?」

答曰:「甚疾!」

女復言:「佛受我珠為遲疾?」

答曰:「甚疾!」

女言:「我與佛珠為遲,佛受我珠復遲,我今取佛疾。」於是,即時女身變為菩薩,眾會皆驚,即變為佛身,相種好皆具足。國土、弟子,如佛所為。

一切眾會,天龍、鬼神、無央數人,皆發無上正真道意;三千大千國土,六反震動;三萬須陀洹,得阿惟越致。

薩曇分陀利經一卷


上篇:添品妙法蓮華經

下篇:佛說阿惟越致遮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法華部目錄

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註音版】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佛說濟諸方等學經一卷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宋元嘉年曇無蜜多於楊州譯 如是...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金剛頂瑜伽念珠經

金剛頂瑜伽念珠經(於十萬廣頌中略出) 開府儀同三司特...

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佛說濟諸方等學經一卷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註音版】觀音靈感真言

觀音靈感真言...

釋迦如來涅槃禮讚文

釋迦如來涅槃禮讚文序 宋霅谿沙門仁岳撰 儒家流有終身...

佛說未生冤經

佛說未生冤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

【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外道問聖大乘無我義經

外道問聖大乘法無我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

【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佛說弘道廣顯三昧經

佛說弘道廣顯三昧經卷第一(一名入金剛問定意經) 西晉...

【佛教詞典】法界次第

(書名)具名法界次第初門,六卷,隋智者撰。隨義理之...

【佛教詞典】浮圖之始

(故事)茶香室叢鈔十三曰:水經汳水篇注云:汳水又東...

陽德享盛名,陰德天報之

『四、覆者,於自作罪,恐失利養名譽,隱藏為性。能障...

善惡隨行

佛陀有一次到拘利城教化,拘利城的城主善覺王是耶輸陀...

寬嚴法師:六度與生死輪迴

有人說,現在的世界是修羅世界。修羅的特性是什麼?就...

在生活中如何智慧覺照

問: 雖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在生活中如何智慧...

堅持念佛定能改變命運

念佛法門,是後世最有效的修行方法:誠心念佛一句,能...

把工作當成磨練

青年朋友乍入職場,年紀輕沒有經過磨煉,比較缺乏耐心...

念佛時頭很憋很漲,該怎麼解決

問: 為什麼念佛時頭很憋很漲,越精進越難受,而且近...

如瑞法師追憶夢參老和尚:老和尚是為眾生而活

壹: 老和尚弘法路經香港,入住賓館即問:此房一夜何價...

如何對治誦經中的有口無心

前面講了受持《普賢行願品》的障礙熟溜病(念熟了就隨...

念佛人與不念佛的人鮮明對比

一談到西方,就是死亡的代言詞,死了就什麼都沒有,非...

在這個無常的世間,一口氣不來就成了隔世生命

發願之後一定要落實在自己的行為當中。如果放逸懈怠我...

如何快速對阿彌陀佛產生堅定不移的信心

問: 如何快速地對阿彌陀佛產生堅固的信心,內心深處...

【視頻】《大愛道比丘尼經》聆志居士念誦

《大愛道比丘尼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善音居士讀誦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善音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