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宏海法師:彌陀要解

宏海法師  2018/07/2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八講

好,各位,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放掌。大和尚慈悲,各位常住師父慈悲,各位居士同修吉祥。

今天晚上是我們講《彌陀要解》的第八講了。上一講就講到蕅益大師發揮這個信願行三資糧,因為現在講到「明宗」,《佛說阿彌陀經》是以信願持名為這部經的宗旨,蕅益大師把信願行的「信」,用這六個方面,把它拓展的極具深度和廣度。所以說,我們上一講,包括乃至今天這些內容,可以說是再再地跟大家講是《彌陀要解》裡邊最為突出的部分。

在淨土的教史上,有兩大跨時代的楷定古今的著作,一部就是善導大師,淨土宗的第二代祖師,所注的《觀經四帖疏》,另外一部就是我們正在學習的《彌陀要解》。這說到這裡,跟大家也推廣一下。還有兩大開示,一個是《徹悟禪師語錄》,是十二代祖師,一針見血;一個就是十三代(祖師)《印祖文鈔》,面面俱到。所以我覺得,作為淨土行人,乃至佛弟子,一定要把這四部根本的淨土所依的法義要常要熟讀。如果在見地或者說修學上有些模糊的時候,就應該看這個《觀經四帖疏》,信心不足了,和《彌陀要解》;如果你的見地上不去,你就翻一下《徹悟禪師語錄》;如果你最近非常懈怠,腰來腿不來的,那麼就看看《印祖文鈔》。真的要跟當飯吃一樣。這是插一個小曲兒。

那我們現在說到說上一講的這個六信非常重要。你看:信自,信我們自性即佛,不向外求。信他,淨土法門為諸佛所讚。信因,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信果,念佛必生淨土。信這個事的話,十萬億(國土)外真的有極樂世界。信這個理的話,雖然十萬億國土,還是在我們現前一念介爾心中。這就是這一套,蕅益大師把它這樣縱橫地做了一個發揮。你看我們上一講講到,一個是依人起信,二一個是依法起信,三一個是依心性起信。所以我想,其實《彌陀要解》在當時的問世之時,也就像我們現在,就是佛學跟科學這樣兩者結合起來,讓大家的這種入道之道,又多了更多的信息和這個機會。《彌陀要解》無疑在當時明末清初也起到了這樣的作用。我們現在在學的時候感覺到它是古文,其實在當時來講,應該是非常前衛的。

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這六信,我們上一講都能夠聽明白理解了悟,你把它打通成一片,還是要一點點,在教理上還是要有一點點貫通的功夫。實際上,六信只要具足一信,你能夠站得穩,腳跟落地,那麼其他的五信是同步全體都跟進上來的。也就是說,你有一信到位了,其實六信就到位了。就像我們現在說到六根,見聞覺知,它是一個見性聞性覺性,它是一個性而已,這個是本性的性,不是相信的信。所以你看我們現在,接著上一次,說這六信:

如果從信自而言,我們講到說,信你自己,自心本具的,那麼這個理,信理的理,也是本具的,事也是本具所造的,因果也不出我現前一念心性,全部是由他佛所說,這就叫信自,六信就具足了。

你如果說信他而言,我就全部的深信諸佛所說,金口誠言,說什麼是什麼,決不會騙我。如果你能夠在這個信上面,截斷眾流,相信佛沒有錯誤。你看,如果我們反思一下,如果說沒有錯誤,那就沒有討論,沒有研究,沒有辨析,不需要思辨了。因為我們去討論,我們去求知的時候,他是為了得出他是否正確。你現在已經徹底仰信了,只要信就足夠了。這是從這個角度來講,那就是信他:他說什麼是什麼,他說因就是因,他說果就是果,他說事就是事,他說理就是理,就可以了。

如果從因果上而言,你看我們信現前,我們所有的起心動念、開言吐語,等等這些,所做所想,皆是當來之因。那麼在這一項情況下,我們現前一念因,只要我們一念心啟動的時候,果是如影隨形的。而且這個如影隨形,它不是真的有前後的距離拉開,時間差別的,它是一念,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就是一切萬法中,唯見因果。你從因果契入進去,那麼自他也在因果,事理還在因果,皆是從因果中體現的。

你從信事而言,就是從這個現象,看得著摸得著的現實世界來講,那麼自他也是真的有,我們真真地活著,諸佛菩薩也在法界。因果也是從現象上能夠現見的,究竟之理也是從這個現象上才體現的。一切都是現前所聞所見之法,就信事,你就信這個事就可以了,信這個現象就可以。

那信理的話,那就更不用說了,一切萬法,因果之法,自他之法,皆是當體就是真如實相法。我們已經講了不是一講兩講,在翻來覆去地說這個真如實相。

所以說信雖然有六種,有一信就圓滿,這是因為根器的差別所以講了這六個角度,側重點。你縱然這六信,如果我們現在從發心上來講。你看,信事,它就比信理好信。為什麼呢?從道理上講,什麼心性呀,什麼真如實相,你說這麼形而上,看不見,摸不著,你怎麼去信呢?但是你能夠依事而行,就是認真地從事相上去修,去做,去在這個身口意上,就按部就班地就這麼往前走,那麼這個理自然而然就在其中。信事信理,你信事就可以了。信因信果,你說果我們現在,雖然因果同時,可是我們凡夫的心眼中,果在當來啊,因在此刻呀,那果我現在看不見,但是因地上我有主動權,信因就可以了。如果說信自信他來講,覺得我是一個凡夫,我的所思所想,自己都不敢完全相信,心念無常,起伏得有時候退一會兒進一會兒,不保險,那麼你就信他,信諸佛決無妄語,就夠了。這就是一個簡捷。

如果你說這三種信還嫌多,心跟不上,那我跟諸位講,你只要抓緊一信就沒有問題了,就信他。你說我們身為佛弟子,從這個皈依三寶,信誓旦旦地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每天入了道場,出家為僧,行的佛事,見聞的佛法,你說,過來過去,唯一可信的,就這張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的廣長舌頭。所以就這裡蕅益大師講的:「信釋迦如來決無誑語,彌陀世尊決無虛願,六方諸佛廣長舌決無二言。」就夠了,就信他。所以我們說,身為佛子,一切的教法行門從何所立呢?就是信他而已,我是佛弟子,我信佛,就夠了。這是我們講到的這六信一個總結性的看法。

今天我們接著再往下看。第十六頁第二行,你看:「如此信已,則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這是這一句。我們來看,「如此信已」,是代表什麼呢,就是你的見解,你的這六信的深度,不管是於事理自他,都能夠生起相應的慧解了,在這裡就是已經信到這個水平了。蕅益大師所闡述的這個水準,到了這個水準以後,那麼你事理自他已經明瞭了,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夠說「則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你看,如果說你信不到這個層面的話,就覺得現實世界很真切,你就透不過去說萬法唯心。如果不知道萬法唯心,你就搞不清楚這個厭離娑婆的這個取捨的這個狀態,跟佛法本具的這個平等的說法,為什麼外在的矛盾怎麼也調和不了。所以只有到相應這個慧解的時候,我們才說,哦,原來娑婆這個八苦交煎的情狀,它也是由我們現前一念心性,但是,是隨染緣成就,循業發揮的,它不是淨的。雖然心性是平等的,可是現在它是隨著染業成就,而且正在受用,這就自作自受。既然是自作自受,就所謂的自心所感之穢,那麼當然要依這個能作能受之心,而生起能捨能放的願。既然是自心所召感,那麼我們現在明白了在自心所召感的背景下,我還不能捨棄這個背景發揮出來的,我正在受用的是染業,所呈現的是染國土,那必須要厭離。這就叫做「理應厭離」。極樂之樂,所有的依正莊嚴莫能明喻,但是它也是我們現前一念心性,是什麼呢,是隨淨緣成就,是隨解脫無為法成就,出世法成就的。所以呢,願得受用,還是依這個自作自受之理,發起求生之願。這個才是正解。就是借我們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這個心願,就是我們現前從事相上來講,你得當真這麼想,這麼好樂,這麼嚮往。可是這個好樂嚮往的背後,它可以怎麼樣啊,帶動我們自心穢轉為自心淨,這才叫理事圓融。這才叫理事圓融。

所以你看講到說,後面再加一句:「厭穢須捨至究竟,方無可捨。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故妙宗云: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才容易入道。我們從這個常態中的這種本能貪瞋癡心呀,大家要知道,能生起這麼一念的迴心,求往生的心,就是污泥中的蓮花。哪怕一念,哪怕此時此刻就這麼一念,這都是宿世的善根,當下啟發的時候。所以這幾句話特別重要,你看這裡講到:「故妙宗云: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這個「妙宗雲」,這是天台宗的一個大祖師,叫四明知禮,他寫過一篇著作是註釋智者大師註釋《觀無量壽經》的,叫《觀無量壽經妙宗鈔》。

當然它裡面的內容來講,他講發揮到一心三觀,圓教的這種觀法,還不是說淨土的這個信願資糧的這個核心法義,但是他會通得非常完美。所以為什麼你看咱們普陀山也有這個天台宗的傳統,叫教演天台行歸淨土。天台宗的祖師大部分都是這樣的風範。那麼他這裡講的提出來一個圓解就是什麼呢,說一個人如果你取捨取捨把這個心調到極致的時候,就是全情提起,跟萬緣放下,其實是兩頭中的一個頭。就跟會師一樣,其實一個點,只不過我們覺得說,情分兩頭,因為有二元對待法,其實是一個境界。所以這裡講到說「與不取捨亦非異轍」,完全正等無異。

這個真的是祖師們講法呀,這才叫圓解,開圓解。你看他這裡講到說,既然你知道唯心所感了,那麼你先把唯心所感放下,就你現前的心淨而言,你捨這個穢,你要捨的就是把它捨到極致,這個厭離娑婆的心要發揮到頭,就真的跟掉在廁所裡邊,跟被關在這個禁閉裡邊,早點出去,能出去,一刻都不想待,這才叫究竟。因為你只有到究竟,才能顯示出這個心的最清淨相。因為我們有時候心地沒用到那個功夫啊,你可能搞不清楚說,這麼說好像是這麼回事,因為取捨心跟這個不取捨的這個平等法本來就是矛盾的。可是從具體操作上來講,就是祖師們,過來人,你看,為什麼印光法師老說到:「念佛方能消宿業,竭誠自可轉凡心。」我們覺得說,竭誠就是心誠了,好像這是一種學佛的初機的狀態,慢慢地道理明白了,這個悟性有了,甚至還有一些相似的這個禪定呀什麼的,這麼高妙了,就不需要竭誠,這不是太執著了。

可是真正地能夠把功夫一直持續不忘初心,竭誠用到頂的人,他才能知道真的可以轉凡,就是把凡心給轉成這個聖智。你看,為什麼印祖說,佛法須恭敬中求。現在很多時候我們不得受用,甚至賤賣佛法,乃至這個不斷地稀釋過度,全部都是因為沒有恭敬心,失了恭敬了。你這個,真的,他說不過去,你有一分恭敬,你就得一分,你有十分,你才能得十分。所以你看這裡講到的說「捨至究竟」,就是要你從事相上當真這麼去,心性上去做。做到極致的時候,它心相的這個最清淨的狀態,它自然就顯現出來了。「捨至究竟,方無可捨」,就像經典裡邊如奔寶所,就像這個骨肉分離的兒子和母親,突然間認出來了,歸心似箭,到這種地步,這才叫一行三昧

就是現在我們有時候心,上,上不到那個竭誠的層面;下,下不到徹底桶底脫落。所以就這個半吊子,吊在這兒,就是在這個法義上圓不了。那麼如果單從淨土上而言,大家要曉得,真的跟般若系,或者說我們說的禪法吧,它是不一樣的。參禪的人,你有一念取捨心,那就肯定不對。可是你念佛的人,取捨心差了一點,你都不行。一個是專究自心,一個他是要仗佛慈力的。所以這些法門的然和所以然,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容易用禪法去破淨土,要用淨土來解禪法。其實,在參禪而言,這個不取捨可以說無上的醍醐;在念佛來講的話,你光說「不取不捨」,坐在這兒,就成了毒藥。就跟冬天,你就該穿棉衣,到了夏天,你再穿這個涼褂。你冬天穿個涼褂,夏天裹個棉衣,那就怪了,就不對了。所以這裡才講到說,「與不取捨亦非異轍」做了個會通。

但是往往我們容易在哪裡出問題,你看下面:「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即是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光坐在這兒說這個道理,你沒有把這個身心世界參與進去的這樣走一遭,你永遠都是乾的。你看我們現在具體來講,咱們就說自心所感,為什麼要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可我們很多時候不是常說,心淨則國土淨嘛。這兩種法義,怎麼來定這個見解。如果咱們站在修淨土的角度,我們現在是極力在講淨土法門,從淨土法門角度,為什麼我們有時候說,你守著修自己的心就行了嘛,學佛就是修心嘛,一切唯心造,心造好了就好了嘛。

好像是說那沒本事的,他找不著心,不會用心的,那只好才求生西方,在這個世界修不起來。我跟大家講,這是不理解佛的密意。為什麼說這裡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就從你從境上去操作呢?因為我們一聽,一切唯心造,下意識地就會以為說,這是我心上出了問題,而且下意識地就會覺得,就在這兒,就是這個色身之內,再怎麼講,他都打不開。心上出了問題,好像說只是心有問題,不是外界的問題,你不要心向外求。跟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宏大的呈現,沒有關係,只要守好自心,但淨其心,環境不好,我們要好好換心,這是通常的一個說辭。可是諸位要知道,你一定要立足於我們現在當下的這個水準,這個話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呀,到達境隨心轉的時候,就是你的心能夠轉境了,再說這個話不遲。

我們現在處於什麼水平呢,所有的心都是被境轉的呀。大家捫心自問一下,但凡有一念,外邊的一個小浪花,你馬上就隨波逐浪,就跟著走了。娑婆世界也是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的眼中,人家跺一把腳,就可以現給你看。可是我們現在就是歷歷在目全是娑婆的場景。

所以現在我們,在你心一直被境轉的情況下,大家要知道,心就是境,境就是心,這是不別的。只不過在我們現在有了這個對立感了,才覺得說,我是正報,外界是依報。那麼我們現在,如果說你要轉心,要換心,並非就僅僅在自我心性上一點兒那麼艱辛地挪動,一點進進退退的這種修持。我跟大家講,有時候我們真的是,就是去收拾自己生活中的這些妄想紛飛呀,善惡念頭呀,波動的情緒呀,等等這些,這不是一個高明的改造,對於心的改造。真正淨土的改造,他是非常大刀闊斧的,他直接讓你換境。因為心境是一如的嘛。你覺得自己就天天守好自己的念頭,就這樣著,他索性把這個小家小氣的一把一扔,直接就從境上來進行換,轉境。從娑婆的厭離,直接欣求到極樂的境。不要忘了說:「心淨則國土淨」。反過來,國土淨才能心淨。這法永遠都是要圓的,要兩廂來看。這才是我們現在講到說,既然我們處於境能轉心的水平,我們現在就趕緊趁機轉境。

由這個境轉,而帶動我們的心轉,這就是淨土的修法,叫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如果你光說這轉心,就好比這裡講到說「但尚不取不捨」,不取不捨不是就平等心嘛,就這麼叫轉心。可是呢,其實就犯了執理廢事。大家知道執理廢事,就是你執著這個道理,廢了事相上的修行。很多的淺見人,他走到這一步,容易入斷滅見。就是只覺得天天說性空,他不懂得在緣起中才能走到性空。這就為什麼很多祖師雖然講理,最後還要囑託一句說:你如果理上透不過來,你依著事,一直做一直做。就我們依著這六信,你只管去信,一切的現象,當體都是本質,你只管事相上去修行。

你看六祖慧能大師為什麼去了,五祖讓他在那兒,舂米,就是讓他整整就這麼幹了六年,不給說法。然後呢,這個智者大師,也是誦《法華經》,都是從事上去誦,不斷地誦,不斷地誦,誦到《藥王本事品》的時候,突然間靈山法會就現前了。這就是入了理法境了呀,無礙法境了呀,它是自然現前的,說靈山法會還沒有散。入了這個時空交錯的理。

所以我們常言道:佛法得不得現前。就是因為這個佛法它一直在,我們現在是業障,障著它開不了,才要借假修真。我們在常住上發心,其實也是,每自己份內的事,你把它認認真真的,這就叫培福,如果你福報起不來,你的心就靈不了,福至則心靈嘛。那你光揪著這個理不放,很多行者見解,特別是喜歡擺弄見解的人就是這樣。光揪著理不放,就跟說拔苗助長一樣,要死的。你認認真真地依事而行,不要管它理不理,不要管它悟不悟,它自然而然水落石出,這是必然之理。這段話其實說白了,就給我們交代了這個意思。說我們不要「但尚不取不捨」,不能光揪著理不放,如果說能夠,當然,見解圓了最好了。怎麼樣呢,「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看,如果我們現在隨緣,欣求極樂世界這個事兒,還是沒有離開我們這個理;我們隨緣厭離娑婆這個事兒,也沒有離開現前這個理。反正就是這塊金子,由著你,想做就做什麼,不管你做什麼,你逃不脫,還是這塊金子,這就叫「一取一捨,無非法界」。一取一捨,無非法界。我們現在如果說,能夠會過去的,事理圓融好,會不過去的,那就依事,老實行之就可以了。

其實任何法都是這樣子的。咱們常住上,就說做這個經懺佛事,現在一說經懺好像一種貶義一樣。不是這樣子的,經懺佛事本來就是法門。就但怕什麼呢,如果你要全身心地,放焰口也是全身心地起觀,敲木魚你能一個一個不走妄想,敲得相續,所有的這些都是無上的事,都能洞見究竟的理。就不妨礙的,這就是不離世間法成就佛法。所以這個是講到信願行「願」的部分。願的部分,內容雖然比較少,可是它直接從「如此信已」則知道「自心所感」,這個一定要會過來。

下面我們再來看「行」。「故次信而明願也」這是講到的前面的一句總結。後面再看信願持名了:「言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這裡開始就講到持名妙行了。經裡面講到說,執持名號一心不亂,關於這個一心不亂後面也有細論。我們首先來看這段話,我們貫下來,首先說「名以召德」這句話,這四個字能夠吃透了,念佛念得才想念,能夠有味道,念得越念越得勁。什麼叫「名以召德」呢?前面我們在講《彌陀要解》題解的時候,我們再再地說過,一切都是假,名假受假法假。

這是一個假名,這是從理上而言。可是大家知道,從事上,假名它有真實的作用,作用什麼,就召感這個真實功德。就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這一句佛號,可是這個佛號,這四個字,它是臨時組合的,一個假名。但是這個佛號,它能把這尊佛所有的功德能夠組織、濃縮在其中,這就叫「名以召德」。所有他的修行的功德都是由這句佛號來體現的。雖然說它是一個名詞,我們現在說名號,說水。大家在心念裡,一講到水,特別是口渴的,一說水,那麼水的功德就現前。水的狀態,水的能量,水的作用,所有的一念就在這個水字中,如影隨形就現前。

我們說火,一說火,火就是一切火的能量的湧現。說到大禹治水,那就知道說上古的時期,一個先賢,在治水的方面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或者下意識趕緊就,好像三次回家都沒有進門,路過。這都是大禹所有的功德,我們一說大禹這兩個字,馬上就全體就能召感。這就叫「名以召德」。你說普陀山,說觀音菩薩,那除了平等,就是慈悲,滿願,尋聲救苦,就是他所有的功德都集中於這個名號中,這是我們國土裡面的常法。就是假名與實德這樣有機地結合在這個作用中,就叫「名以召德」。

你看我們說打水陸,說做普佛,說放焰口,你每說一個字,我們在客堂或者庫房登記的時候,師父們一聽,那馬上就知道,他不懂,給他解釋解釋,源源不斷的這些,這就叫它的德。功德就出來了,能夠冥陽兩利,能夠水陸所有的眾生都能夠得到超拔。所有這些功德就在「水陸」兩個字裡邊。就這道理。為什麼這裡說「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呢?就是說阿彌陀佛的這個功德,我們要對這個不可思議要有正解。他決不是說推脫的,反正說不清楚,也懶得跟你解釋,就這麼,就拋來這麼一句話「不可思議」就算了吧。他呀,這裡,確實不是說不讓你想了,而是真實的情況無法想像。

從他發願啟建極樂世界付出的辛勞,生生世世,棄國捐王等等,六度萬行,這樣的威力、神通、妙用、辯才,根本對於一個六道輪迴中的凡夫,你想想,他已經是把這個心體徹底地打開、運用,我們一個凡夫的思維局限,你怎麼能夠徹見呢?只能用不可思議。但是我們如果想獲得這個不可思議的功德,你同步想攝入這個不可思議的功德,那就用這個名號來吸收,把佛的功德用名號來形式化,就依著這個形式來開顯我們本有的覺性。所以這裡叫做「名號亦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這就講到這個是散稱跟執持,它是由高到低,最高處跟最低處,那麼中間的全在其中。就看你怎麼個念法了。

散稱,大家想,就這個偶爾的情況來講,無意中種個善根,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一旦八識心田中的時機成熟了,就成為成佛的種子了。這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抹不掉的。

那如果我們說,從專業而言,執持,一心執持,相續不斷,就能夠得佛接引。這裡講到的「執持登不退」,長驅直入的。從我們生信,到起行,從娑婆世界到極樂國土,從往生以後一直到一生補處,乃至成佛,再回過來度眾生,直入的全體就是從始至終這個執持三昧,不退的。入到淨土法界裡,再把這個名號(執持),那才真正叫執持名號起來。

所以這個法門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已經說得太多了,我們有時候真的是聽得疲厭。藉機說一下,因為大家都在路上,路上呢,但凡說,都會有一些心地上的功夫,這是一定會,在道場裡面怎麼可能沒有呢,多多少少。那麼,有最低分和最高分的時候,我們每個人用功的時候一定會有最佳的狀態過,也有最煩惱生起的時候,這都是上上下下的體驗。我自己有時候雖然半吊子修行,講的時候也很慚愧,因為你說講法嘛也挺難的,照著自己的水準說,你這算什麼法呀,那一定是佛菩薩祖師爺們的說。可是照著人家的說呢,他們都在高處、圓處,你說這一說出去顯得很狂,容易使人不入耳。但是,那我們也得一定說得還是要力爭上游呀。所以我想,大家就是說對這個淨土法門有幾點,你不信試一下。第一個,我覺得執持名號,平常你看我們有一個十念法,咱們碼頭不是有一個慈雲庵嘛,慈雲懺主所做的十念法。

這個法用不了多長時間,你早上起來就洗漱完了上殿之前,就是搭衣服之前,或者是到了集合,或者到了大殿裡邊,就拜佛的時候甚至都有可能完成,就十念法。默默地念一下阿彌陀佛身金色偈子,完了一進一出一口氣,能念幾聲算幾聲,哪怕一聲你也不要故意拉長,也不要憋氣,能念幾聲算幾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進一出一口氣,念十口氣,然後願生西方淨土中。每天如此,這就是往生的正業。你不信試試,就二十四小時一次,大家想想,這個頻率是很高的,我們其他法哪個法能夠二十四小時一次,除了吃喝拉撒這個老要來把我們拽到這個娑婆世界來。

但是你能夠把十念法每天嘗試著,這個法有個要求,是質量要高,盡形壽不斷,這就是一種執持,你一天不落,能把這個一直到盡形壽臨命終時,這就叫不退。二十四小時一次,慈雲懺主的早上十念法。如果說再要多一點的,十念法如果能夠把它作為一個打保票的,打底的嘛,這就是他給這些上早朝的這些大臣們設的這個法門,但是這個法肯定是能往生。再其他的,那我們就念珠在手,蕅益大師就說了,說剛開始就覺得說想不拿這個念珠,估計還是吹牛,你念珠拿得多了以後,你自然而然你就把玩著它,轉著轉著,這佛號就跟著轉出來了,這也是實情實景。那一天你如果有個計數的,你稍微計一下數,我嘗試著慢慢說當真,如果我不完成今天這個數,三千也行,五千也行,一萬也行,那我就不罷休,天天如此下去,它也是一番風景呀。

但是所有的這些,我們現在講到信願行了,最要意識到,就是執持名號質量怎麼提高呢?就是要意識到名號的功德。我們現在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你就要覺得,這個南無阿彌陀佛念一句,真的能消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你就越念,念一句就覺得賺了數不清的錢一樣,就真的跟數錢一樣。你說我們現在有時候數錢數得沒意思,那是因為錢可能不是給自己花的,你如果說數錢這個錢是給自己花的,將來一定有大用的,數的時候你一定數不錯,也不會分心,都不想歇。這樣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就越念越得勁,如果能夠進入到這個良性狀態,源源不斷,就是執持,無上的執持。這個人人都可以,當下就可以。所以這是講到的「執持登不退」。可是在娑婆世界退的很容易,堅持幾天就不行了。

好,我們再往下看:「然諸經示淨土行,萬別千差。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淨土。」這裡開始講什麼呢,講這個行門。既然講到信願行,那麼行門有很多,前面提倡一下說念南無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可是還有助行有正行,有正行裡面的助行,和正行裡面的正行,最主要的就是念佛。可是這一段是講到行門裡面的助行,其實也是作為一個襯托,為了襯托這個其他的行門和持名的這個勝劣差別。所以你看,一開始講到說,經典裡面講到有各種的淨土行門,隨著每個人的根機,根性,你去修吧。

像這個觀像,觀像就是指的觀像念佛,在《般舟三昧經》裡面最主要的就講觀像念佛,觀像方法。《般舟三昧經》那會兒跟《般若道行經》是同期翻譯到東土最早的般若系和淨土系的兩大經典,所以你看這個緣起是非常微妙的,我們東土的修法幾乎就集中在禪淨兩門。那祖師們當時在翻譯經典引入這個法門的時候,他們就是具足了這個慧眼,一個是翻譯的《般若道行經》,另外一個就是《般舟三昧經》。這是叫觀像念佛。

觀想,就是指的《觀無量壽經》裡面的十六種觀法。這個法門實踐呀確實,你說為什麼,其實祖師們有很多的也是凡夫呀,可能出家的時候業障也很重,他為什麼後來能夠奮發地一下子成就了,有可能修行只要你一段時間能夠真的衝出去,他就衝出去了。你比如說就這十六種觀法,我那會兒講過一遍《觀無量壽經》,也沒怎麼真正地納入觀,就光這麼講一下琢磨一下這個義理,法門實踐,我就覺得真的是長期能夠出成果,就短期的你體驗一下都有心得。

你看我講到這個《觀無量壽經》的時候,我就注意到,裡面有一個要求,就是他觀到日落也罷,水觀也罷,西方三聖,整個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他都有一個要求叫什麼呢,叫開眼閉眼,就是眼睛開合之間不能夠移動,這就算這個觀就修成了。那我們現在,你如果依著,你看其他的也不知道,就《楞嚴經》裡面不是就有一個帶妄出真,就依著聞性,我們開始也給大家講過,一直我也走到哪兒都喜歡跟別人分享這個。就依著這個聞性向內反觀的時候,其實跟觀西方極樂世界開眼閉眼不能動,向外反觀,依附著聞性如如不動一模一樣,一個效果,一個定境。佛法永遠都是一個法,沒有二法。十六種觀法,沒有一種觀法不是為這個服務的,所以後面講到無上的方便。

那這裡再講到說「禮拜供養五悔六念」,那這就多了。像「禮拜供養」的話,《普賢行願品》裡面十大願王講得非常到位,禮敬諸佛呀,稱讚如來呀,廣修供養,這就是禮拜供養。「五悔」是什麼呢,一般在教義裡面,五悔是不僅僅指懺悔,除了懺悔以外,還有什麼呢,勸請、隨喜、迴向、發願,它是一套的。勸請、隨喜、迴向、發願,後面這四個也是有懺悔的功德,也能夠滅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有毀犯的時候,懺悔說你讀誦大乘經典,你發願迴向,你流通法寶,等等這些都屬於懺悔能夠滅罪的功德。那這裡講到的這個五悔裡面的懺悔,這是專指懺悔。像這個十大願王裡面的隨喜功德,就是指的五悔裡面的隨喜。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就是指的五悔裡面的勸請。常隨佛學,恆順眾生,就是五悔裡面的發願。普皆迴向就是迴向。所以十大願王其實跟這個五悔,它是開合的一個關係而已,都在其中的內容。

這裡所說的「六念」,就是指的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和念施,就是佈施的施,這是通常在這個教法裡面羅列出來的行門。具體的,他這裡的六念法門,說嚴謹一點的話,還跟咱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的這個法門還是不是完全是一套,他這只是說修一個六念門,是從這個淨心而言的,從這個自心的修行的本位而言。那麼這裡講到說「一一行成,皆生淨土」,就是剛才講的這些修法,如果你一一都能夠成就,什麼叫「一一行成」呢?就是一定要成就。成就有好幾種狀況,一方面,比如說你隨便啟動了一門,你能夠入到一行三昧,就是懺悔也罷,懺悔你懺得能夠見好相;供養能供得你已經整個就無障礙了,就是隨時隨地都能夠發起這個供養心,沒有一點慳貪;只要你哪一門能夠修得成就了,這就叫一行三昧。

所以你看我們其實每個道場裡面的師父,他每個人都有一套法徑,仔細觀察能看得出來。習氣其實就是過去的法,敲法器你擅長敲什麼也是過去的法,這都屬於一一行。甚至世間法,你像現在的球賽呀,比跳水呀,乒乓球,那都是他們所修的法,只不過他們在這個法上如果說修成王,到了冠軍,這就是所謂的成就。我們現在也是,你真是能把兩堂功課上下來,一堂不落地真的把這個當作,我就要咬著這個一行到底,這就叫成就,一個道理。所以說這裡講到的「一一行成」,就是只要你一行成了,迴向,全部就是往生資糧,就是一念迴心,即能往生。這個真是你一門行成了,可能淨土的信願持名也不在話下了。

你看又說到了,我記得那會兒雲門寺的那個老和尚,又講到佛源長老。佛源長老臨走的時候,大概他這輩子也是悲心太重,替這些弟子們擔的比較多,所以他身體也是有一些病痛。病痛有時候疼痛來的時候,他還不忘攝受這些徒子徒孫們。我聽他們說的,說他一晚上在這哼哼哈哈地疼得不行了,一會說你給我過來揉一下,說揉胳膊不對,罵上了,說是在左胳膊,右胳膊上下這疼,反正揉哪哪不疼,總是揉得不對。最後罵著罵著,把這個弟子給罵哭了,他又在那偷偷地笑,說你這點都受不了了,我這一輩子就這麼過來的。最後可能走之前,真的有一些疼,那麼他有一些常親近的一些,也是上首弟子吧,心子,他就,這是我在旁邊聽到的,聽到就說了一句話,說:「師父,實在不行了,就往生西方吧。」

你看就這麼一句話。按照常理說的話,那雲門宗所謂的天子嘛,他們的眼界高,誰跟你說什麼婆婆媽媽念阿彌陀佛,什麼信願行,不講這些的,從來連這個話都不提。你跟他講,一樣的雲門寺還出來一個原來是我們同學,他就說,哎呀,念南無阿彌陀佛怎麼怎麼好,他一迴雲門寺都是被排擠的對像。人家說什麼,說看見你就退道心,就這種活法。但是一旦到緊急關頭,你看信願提都不用提,本身就是具足的,就跟這個事就是真的一樣,這還用說嗎?說:「師父,你實在不行了,就往生極樂世界吧。」就是意思不要受這些苦了,就捨報吧。往生極樂世界那是肯定的事,不會沒有嘛。從來都不提,說不會沒有,這就叫做一一行成,這就是行門成就。

行門成就,見解成就也是行成呀,皆生淨土,一念就往生,這就是一種一一行成。所以我們理解要把它多樣化,不要死執崖板。還有一種行門就是成就功德,就是我所有的行,一一行成,哪怕我今天我就撿了一分錢放到功德箱,這也叫一行。一一,一一,就每天都是這些善法行,所有的都迴向往生,也能轉為淨土正業,這也叫一一行成。再一個,如果說你的信願持名的這個行,你的真信切願之行成就了,那麼所有的這個行都被你的真信切願可以點鐵成金,全成了往生資糧,這也叫一一行成,所以到此才叫做「皆生淨土」。可是要知道,所有的諸行重在迴向,要迴向。迴向和一一行成,到了極樂世界,依然還是執持名號。依然還是執持名號。

但是說到這裡呢,這些法門雖然都能成,可是下面的條件出來了,大家來看:「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這是所有行中持名之行的殊勝,相對所有行中諸行的劣而顯它的勝。為什麼呢?收機最廣,下手最易。你看其他的法門來講,你有時候收機不廣。什麼叫做收機不廣呢?有的人你給他弄這個他就修不起來。嫉妒心強的人,你讓他修隨喜,他就受不了,他明明知道是這個,我最有這個體驗了,明明知道道理是這個道理,你就覺得眼紅呀,受不了呀,覺得他比你強,你不服呀,這個煩惱你控制不住呀,你的習氣濃呀,這就上不了手。恭敬心弱,我慢心強的人,你讓他修禮敬恭敬,他做不到呀。就跟那個典故里面,不是原來是他的家裡的一個小丫鬟還是什麼的,人家最後都修得當了和尚了,他過河的時候還罵人家,意思說你是個小奴才,最後把這個狀都告在佛陀那兒了,佛陀囑託了說,你不能夠再這麼叫他了,他依然叫他小奴才,他修不了。那吝嗇的人的話,你讓他修不要說捨了,他普皆迴向他都捨不得。那好多居士同修不就這樣嗎,讀一部《地藏經》,讀一部普門品,生怕這個給家人迴向行不行,先迴向誰,再總迴向行不行,最後就說你普皆迴向,你不要給自己,全部捨出去,受不了。可是只有十迴向修圓滿了才能登地呀,過不去。所以這些法你修不了,為什麼,雖然皆能上手,可是都能從中生障,就障礙,這就不叫做下手最易,收機最廣。

這裡講到的持名一法,為什麼說「收機最廣」呀?一切人,但凡你是個活人,什麼古來講到的說,帝王將相,販夫走卒,只要你都會念,都可以念,任何根器,而且連文殊普賢這樣的菩薩他都發願往生,還有比這個高的嗎?不要說我們現在一般都容易只鎖定在人道了,還有鸚鵡八哥念佛還燒出舍利的,這算低的吧,畜生。九法界全部都是會歸這個法界之都極樂世界,這就叫「收機最廣」。

「下手易」,其他的不講,我們就光說兩個層面,一切時,就是任何時候你都能夠念南無阿彌陀佛,其他的你不一定呀。你一切時,你比如說修這個禮拜的法門,一切時一切處,你禮拜的時候你不在殿堂裡邊,你在大街上你去拜一拜,肯定有人就上來要問你個什麼所以然。也有的法師這樣發心,說從哪兒朝山朝到哪裡,或者他要經過市區,或者有幾個護法跟著,最後就引起注意了,覺得他想在搞什麼幹什麼,一下子就圍過來就問上了,所以這就不方便了。我原來在北京的時候,也是你說禮拜,剛才講到,他說禮拜就可以,都是禮拜,我說你地鐵裡邊你禮拜一個看看,馬上把你轟出去了,以為你是唱小曲要錢的。所以說這裡都屬於下手不易,不能夠在一切時一切處。念一句阿彌陀佛現在成為學佛的標誌了,打個招呼,再見,都叫阿彌陀佛。一切時處,在靜處也可以執持,在不靜處依然可以默念,這就叫「下手易」。下手最易了,但持佛名,可以了。這就叫事妙。就是從事相上來講,就這麼殊勝,就這麼妙不可言。持名一行為妙行,這叫做事上來講很妙,就是現前的操作手法。

從理上來講更妙,後面講的就是理妙。「故釋迦慈尊,無問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這三句排比話呀說得一點都不誇張。首先我們來看,這段話裡面大家看出來第一個信息是什麼?「釋迦慈尊,無問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無問自說意味著什麼?十二部經裡面有一部叫無問自說部,這個一比喻大家就明白。無問自說是什麼呢?就是說沒有人啟問,佛都按捺不住了。前面講佛說佛說叫暢佛本懷,他都等不急了,一看到因緣成熟了,趕緊就說,不問,問不問都不重要。如果說俗一點就猶如什麼呢,我們聽法的人從賣方市場轉成買方市場了,知道嗎。原來商品緊俏,得頂禮佛祖右繞三匝,這樣才佛才放光現瑞,才開始爾時佛告誰誰誰,你還得請法。現在這個法是佛主動就給你說出來,就是求你聽吧,就是賣方市場轉成買方市場了。你沒有問,我還在說,可見這個法的殊勝所成就的甚深因緣。沒有問,時機成熟,就迫不及待全盤托出。所以大家想想,如果不重要,一個是極大利益,二一個非常有必要,為什麼?眼看著將來末法時期就靠它了,這叫「無問自說」。

這三句話大家來看,「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這是從什麼呀,從行而言,行門行持的行。「了義中無上了義」這是從教門而言。「圓頓中最極圓頓」是從理上而言。第一方便,整個佛法講,常說很多方便,如果大家讀《法華經》,裡面說一代教法不是只有《法華經》才叫做「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這《法華經》也是方便,它屬於究竟方便。正直捨方便,捨了方便說究竟,由這個來顯現方便。那如果說整個從《華嚴》到《法華》中間的一代教法都是用嘴說出來的,如果我們前面講到的,所有言說,但無實義,那麼從語言的表達上來說,這只是一個為了讓我們契入到這個無言之教,不說之法,所以所有的說都叫做方便,沒有一個說是真實的,為什麼啊?不是最後才說空拳誑小兒嘛,這叫做大方便。

從廣度上來講,就是沒有一樣不是方便,真如實相不是從語言表達出來的。最高方便是什麼方便呢,就是禪宗。我們在開始給大家講八大宗派的關係的時候就講到,禪宗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它就是不說方便的法,把究竟轉過來用作方便,究竟法就是這個,直接扔給你,你就依這個為方便,直接往真實上會,這叫最高方便。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這叫最低方便。就是實在不行了,你不要說你讚歎三寶,說了佛字,無意中待說不待說,無記地說了,你帶著惡念說了,帶著誹謗心說了,都叫做方便,所以你看有的祖師爺們寫完著作以後,最後說什麼,願迴向說,願什麼呢,讚謗皆成佛道。

就是你誹謗我著作的這個論點,你也得帶個佛字說點佛法,也將來要成佛。這叫最低方便,就已經門檻就降到只要你來,沾上邊就行。所有的都是方便,可是呢,一切行方便、理方便、無方便之方便中,淨土的南無阿彌陀佛為第一方便,大家參究一下啊。念念即佛,南無阿彌陀佛,念念即佛的時候已經不落語言了,也沒有取捨了,你也顧不上什麼高下了,也不依次第了,這就叫第一方便。憶佛念佛,即心即佛,還有比這方便的嗎?就是不在方便與不方便上論了,當體就是佛了,不落第二話頭了,在妙高峰頂了,就這麼個方便。沒方便的方便叫第一方便。

這裡講到的「無上了義」,「了義」就是顯了之義。為什麼這裡叫無上了義呢?哪個法門能夠直接攝凡夫成佛啊?大家想想我們每天都念說「不歷僧祇獲法身」。只有這個法門才擔當得起不歷僧祇獲法身,每天我們念的只不過是願力而已,大概是生生世世念這句話,念得今生能夠入到淨土法界,這才是顯了的無上第一義諦,叫做「無上了義」。

「最極圓頓」這是從理上來講,念佛,念心,佛心,心佛不二,就是不會再落到偏的呀,漸教呀,小教呀,都是圓融圓超之法。前些天我在講到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的時候,還真是又從思維心中又有一點跟進一點體會吧。你看一般我們以前講到這個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最深的講到就是說,我可能現前見,就是我入的念佛三昧嘛,像圓通章裡邊說,「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了,啊,那就現前見了,不要等到臨命終時了,淨土成就之時就是現前見時。好像當來見呢,是等到臨命終時或者往生之後,這叫當來見。跟諸位法師說一下,其實現前見在什麼時候見呢?念的時候就見,不用等到成就三昧的時候,只要你一念念佛起來,我們在念的時候呀,就是憶佛念佛,只要你一念心念佛的時候,是心就是佛了,《觀經》裡面講到的。

是心就是佛了,只不過我們現在因為是肉眼凡胎,看不見這個根身器界,密隨心轉,看不見。看不見不代表它不發生。所以真正的,我也講到說真正的往生的時候,就跟生病了一樣,其實我們一念病起來的時候,不是說檢查出來的,是病起來的時候已經病就在了,我們的心就病了。那我們念佛的時候,只要你心在念了,佛就在,現前就見了,現前就是了,這就還有比這圓頓的法嗎?就看你能不能從此生信,生真信,真能生了真信的話,那真的是就是別人勸你不念佛,你都要念,你不念別人都不信你不念。我們一切的聽聞佛法,增上因緣,就是為了往這兒會,因為現在還不夠。所以為什麼我也很感恩大家、感恩常住呢,我也是得到這個無上的機會。因為講一遍的時候,我自己更加地在受益。

那這裡下面就講到說:「故云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這是做了一個比喻,清珠水呢,我們現在世間的福報淺了見不著了,這是古人的話還能見到有一個清水珠。清水珠的話放在水裡面,這個水就清下來了,就好比說妄想中有一念佛號出現,那麼這個珠有清水的功能,佛號有什麼呢,讓這個亂心沉靜下來,佛號有成佛的功能,有靜心成佛的功能,這是一個深深的譬喻。

再往下,「信願持名,以為一乘真因。四種淨土,以為一乘妙果。舉因則果必隨之,故以信願持名為經正宗。」這是最後一個總結,所以說三資糧的修行方法就是信願行。我們講到真如實相為體,現前一念心性為體,要入這個心性就要往生。那麼怎麼往生?憑信願持名,就這一系列。所以這裡講到的說,信願持名叫做「一乘真因」,一乘真因就是也是正因,也是唯一的因。信佛、願成佛、念念念佛之因就叫「一乘真因」。如果你這樣念念念佛,那不成佛成什麼呢?什麼都成不了,這就叫「一乘」。就跟我們《楞嚴經》裡面講到的說,修證了義、了義修證,是一個道理。《金剛經》裡面講的,實無有心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真正的發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是一個道理。所有的起點跟終點它是一個水平,就叫一乘真因。

那如果我們把這個信願持名的心配一下的話,確實叫一乘。為什麼?你看我們大家聽過《勸發菩提心文》,《勸發菩提心文》也是淨土宗的祖師省庵祖師寫的。那裡面講到有正、邪、真、偽、大、小、偏、圓八種菩提心的差別相。其實我們這裡的菩提心,從信願持名就把菩提心全部體現出來了,為什麼有時候有一種誤區,說好像自顧自地發願往生有違菩提心的發起。大家要明確,信淨土就是大菩提心,為什麼?因為它不是小乘。願往生就是真菩提心,正菩提心,因為還有偽菩提心和邪菩提心,願往生就是真菩提心和正菩提心,念佛就是圓菩提心不是偏菩提心。所以信願資糧就把《勸發菩提心文》的四種究竟菩提心全部已經攝在里許,這才叫做一乘真因,一點都不少。

那由於真因所感生四種淨土,這四種淨土呢,後面還會有講解辨析,但是它這裡講到的「其四種淨土之相,詳在妙宗鈔及梵網玄義。」《梵網玄義》是蕅益大師的著作,應該是。《妙宗鈔》就是我們剛才講的四明知禮法師,裡邊詳盡地講過四種淨土,就是從我們現在在凡聖同居染土,極樂世界是從凡聖同居淨土,一直到常寂光淨土,四種淨土的差別相裡邊有過講解,所以他這裡講到的,這裡就不再複述了,從後面經文中也有給大家展開的講解,這裡就是「當略示耳」。到這一句,我們也把《彌陀經》,蕅益大師講到的「明宗」最核心的這一大段也給大家講完了。

下一講來講的話,我們就要講到第四,五重玄義第四明力用。就是它的功德吧,能產生什麼作用。你看這裡講:「第四明力用。此經以往生不退為力用。」這個退的這個難受勁兒啊,真的是沒有進過的人不知道退的悲哀和淒慘。其實我們現在不要說佛法了,世間法,就是娑婆世界整個就是一個退的法界。我跟他們世間的人也講到說,你發了財會破產,他原來聽不懂什麼叫做三不退,為講那個圓證三不退,若破產就叫破就叫退,股票眼看著漲漲漲還想更漲的時候,「啪」地就跌了,這就叫退;感情以為很牢固,大後方給你持家操持家的,突然間變心,出了軌了,這就叫退;生病以為治好了,以為鈣化了,突然間又發作了,還叫退。所有的一切身心世界就是一個退的法界,所以往生極樂世界最根本的功德就是能夠得不退。

那好,關於不退的具體的力用的內容呢,我們下一講來講,

好,請大家合掌。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好,感恩大眾,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人生得不償失,快樂跟痛苦不成比例

我們建立一種憶佛、念佛的信心,那怎麼憶念?這個方法...

今欲脫離苦果,惟有一心念佛

佛說三界唯心,一切唯識。 以真心隨緣,而成妄識,妄識...

恆真淨土變現淨土

今天我們講的淨土的第三個概念,叫恆真淨土。也就是釋...

《觀無量壽佛經》第一觀:日觀

【經文】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

佛有無量德,四字名號足以該之

舉名者,佛有無量德,今但四字名號,足以該之。以彌陀...

我們往生的電影,十劫前就拍好了

關於第十八願末學有新感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早在...

寧生邊地疑城,不去六欲天宮

唐代的道昂法師、慧光法師、壽洪法師,他們確實在修道...

萬一犯了五逆和謗法,就不能往生嗎

問: 關於往生的條件,在於深信切願,弟子對這點也是...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卷上.聆志居士念誦)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抽煙對外貌的十五大危害

抽煙對健康損害多多。一照鏡子您就能看出來!如果您抽...

你要用什麼思想來面對果報

第六意識扮演的是我們所強調的受用緣起,它受用果報的...

如何解決往生的最大障礙

從淨土宗的觀點來看,對我們往生最大的障礙是什麼?貪...

沒有跟三寶結緣,你就失去了被救拔的機會

禮敬諸佛,廣修供養修學皈依。 在菩薩戒,佛陀提醒所有...

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聰明。

善意的微笑是禪,熱情的幫助是禪,無私的奉獻是禪,誠...

淨界法師:菩薩戒修學法要

當我們發心要行菩薩道,開始在生命當中來積集福德、智...

聖嚴法師:許一個不會落空的願

人人都有願望,但不一定所有的願望都能實現。願望會落...

入清涼境除熱惱心

在夏三月中,夏至一過便是一年中最炎熱的三伏天了。人...

成人之美,勿壞人之名利

勿壞人之名利,就是不要破壞他人的名利。名名譽,是一...

凡有願者,終必能滿

淨土法門,是以信願行三資糧作為往生的條件。這三者是...

在生氣時,自己照照鏡子

當憤怒生氣時,拿出鏡子看看自己,這時的你一點都不可...

供佛的不思議果報

佛陀時代,有修習外道法門的五位兄弟,生活貧苦,因此...

【推薦】男女間交往須知

現代男女在交往異性朋友,乃至於隨著感情的加深而相互...

發願

佛教常說的發願,就是樹立學佛目標。每個人發心不同,...

游名山不願西方

【原文】 游五台者曰文殊在,游峨嵋者曰普賢在,游普陀...

打坐時面對業病的干擾,該怎麼辦呢

參禪確實是一個非常殊勝的法門,歷代有不少祖師大德,...

【佛教詞典】安慧

(475~555)梵名 Sthiramati。音譯作悉恥羅末底。南印...

【佛教詞典】蓮華輪

(術語)阿闍梨曼荼羅觀音院之一尊也。大疏五曰:如蓮...

【視頻】歡喜念佛(演甫居士)

歡喜念佛(演甫居士)

【視頻】夢參老和尚《人被貪慾所縛,三界九有都是苦》

夢參老和尚《人被貪慾所縛,三界九有都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