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好,各位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放掌。
大和尚慈悲,當家師父慈悲,各位常住師父慈悲。今天是《彌陀要解》正式入到這個具體內容中的第二講。在上一講的時候,已經時隔半個月前,跟諸位師父們分說了一下「佛」,所謂覺悟的意趣,我們叫做細細說「覺」。
今天開始,我們的內容轉到,要加一個字,叫佛說。什麼是「佛說」?釋迦牟尼佛,能夠降生到我們這個國土來,開這個金口,宣這個聖言,確實是一件大事因緣。現在我們反觀一下,如果沒有當時釋迦牟尼佛講法,我們第一個不知道有苦,生在苦中渾然不知。每一位眾生,一旦流浪到這個娑婆世界來的話,真的有時候感覺到就跟這個蒼蠅一樣,老是往那個玻璃上碰,撞一下,撞一下,撞來撞去,不斷地撞,不知道要撞到哪裡。所以,沒有佛講這個法的話,我們不知道回頭,不具足這個因緣。現在,在世間來講,生而為人,確實也是非常苦的。從這個生下來養育,父母之苦,要養小孩兒;那麼慢慢的開始受教育,費盡心機;考學、找學校,完了找工作,成家立業,怎麼安這個身,怎麼讓日子稍微好點;有時候又天各一方;最後稍微有點江山的時候,身體又出問題;老了以後,成了空巢老人。我們在佛門不知道,世間基本上都這麼稀裡糊塗就一輩子過去了。那麼從道人來講,也是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真的是苦。
第二個,如果佛不說法,我們不知道「我今見聞得受持」,因為人心是無常的呀。沒有這個法,法的這個受持,我們心緒多端,你根本由不住自己。你怎麼匡正自己的發心,怎麼相續自己的這個精進,你沒由來呀。如果佛不說法,我們找不著這個路徑,漫無目標。
那麼特別特別重要的就是,如果釋迦牟尼佛不講法,我們不知道佛知見。《法華經》裡講的,「開示悟入佛知見」,不曉得。特別是我們現在要講到的是,《佛說阿彌陀經》這部聖典的要解。那我們知道,(佛)從菩提樹下成道開始講法,從華嚴到阿含,後來的般若,到法華涅槃,中間這個時期講的叫方等經典。大家知道方等經典裡面有一個最大的特色,天台宗常專業上叫做什麼呀,就是說,對說化法四教,就是藏通別圓全在其中。它有一個特色就是,你是什麼樣的根器,就能聽到什麼樣的法,這是方等會上的特色。那麼淨土的三經,全部都是在方等會上講的。如果我們沒有佛說,那大家想想,《阿彌陀經》叫無問自說的。就是說,你再怎麼高的智慧,怎麼常隨的弟子,他根本就想不到說,還有一個法界中,還有個世界叫做極樂世界,還有一個方法叫依信願持名,能夠往生這個通道。雖然同在法界,渾然不知,不知道有這個二有法門。所以佛不說,我們不知道佛知見。那我們今天講到《佛說阿彌陀經》的這個「佛說」,也有非常大的學問和內容在裡邊。
首先從說法的形態上來講,大家我們讀《金剛經》,一開始你看,釋迦牟尼佛,入舍衛大城乞食,次第乞完了,洗洗腳,敷座而坐,一言不發,這叫做「聖默然」。說法有兩種形態,一個叫「聖默然」。就是本來吃喝拉撒表的就是法,你還要說什麼呢?無言之教。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第一義諦就是這個無言之教。然後後面有長老須菩提又解不了這個法,沒辦法,只能用這個語言來,依世俗諦而言,才說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從鹿野苑給這個五比丘開始講法,轉四諦法輪,一直到雙樹林涅槃,經講完了,這叫做說法四十九年。這叫「聖說法」。
所以從說法的形態上一個叫「聖默然」,一個叫「聖說法」。「默然」來講的話,就是沒有一個字可講,就像《金剛經》裡面講到說,「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法華經》裡邊不是說,舍利弗要問,說,你不要問了不要問了。釋迦牟尼佛說,「我法妙難思」, 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的,這叫「聖默然」。
但是,因為有人問,應請,必須說,才開始有了三藏十二部教典。所以,你看我們從形態上就是,說,是為了悟到不說的這個法。那我們既然不能說,又無妨假借眾生的這個耳根,假借這個舌根,來方便而說。這就是說與不說之間,我們不斷地激盪在其中,才能夠悟到見到說,當體就知道是不說之法。雖然一言不發,但是洋洋灑灑可以隨性地發揮、稱性發揮,不悖佛見就可以了。這叫「聖默然」和「聖說法」。
所以大家想想,在娑婆世界來講,必須要大說特說,不說不知道。你假如果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完全是什麼呢,是無言世界,不需要說了。水鳥樹林都能夠變化所作,皆令法音宣流。不要刻意的,還要鼓起舌根,拎起耳根來相互作用,所謂的音聲佛事。這是從形態上而言。
其次,從說法的施設上而言,大家都知道,天台宗裡邊是教法最全面的。有一個概念我們了解一下,叫「四悉檀」。這是智者大師在講到說,本來釋迦牟尼佛不講法,後來又有佛弟子請法的時候,依著這四悉檀的背景下開始有了說法的必要。悉,就是熟悉的悉,檀,就是檀香的檀。這個四悉檀,翻譯成咱們漢語來講,就叫普遍的佈施,平等的佈施。反正大家來問,我全部供養給你。
第一個內容就叫「世界悉檀」,就是我們人世間的這個娑婆世界。這個講法的內容概念是什麼呢?就是來了眾生呢,給他講,光說世間的善法,只說善法。說供養,說佈施,說戒殺,說持戒。只說這個層面的,其他的不講。因為他只能吃得消這個法。他沒有離開世間法,還停足於人天福報,這就叫世界悉檀。
那麼如果說再有根器好一點的,他開始要修法了。修法呢就給他設定法門,你有什麼習氣,你有什麼毛病,那他相應的給你講一個法,把你這個習氣毛病給你對治掉。這個叫什麼呢?叫做「對治悉檀」。第二種講法的軌則叫對治悉檀。你看,我們大家如果依著聖道門來修的話,從開始上道,為什麼要修五停心觀嘛。五停心觀,就是我們的心太雜亂了,所以慢慢通過這個方法,這個操作,讓你心能夠停止,就是靜下來,止下來。那麼如果你的貪慾比較重,就給你講不淨觀來對治這個貪慾,專門針對你這個給你對治;如果你比較愚癡,那就給你講界差別、因果;如果你心比較散亂,那他教你數呼吸;如果你障礙比較重,那他就會教你念佛。這就叫做對治悉檀,對治一切眾生的習氣毛病,講這個法。
第三個叫什麼呢?叫「各個為人悉檀」。就是根據每一個眾生的具體情況,來給他量身定做所修之法。比如說在《地藏經》裡面最清楚不過了,為每一個眾生都講相應的佛法:為燒山林木者,說狂迷取死報,給他講因果,你不要燒山林木;為網捕牲畜者,說骨肉分離報;若這個就是一條一條地給你說,每一個眾生給你說相應的佛法,聽了以後,你能夠相應進去,這樣來講。這叫做世界悉檀,對治悉檀,各個為人悉檀,就為你一個人所量身定做的。這都是講法的一個軌則。
但是最根本的還是我們最後叫「第一義悉檀」,就是還是講佛法的實相法,講往生法。這才是佛暢的本懷,諸法實相。像《金剛經》裡面講到的,為大乘人、為上乘人說,那就一般人受不了。你給講這個第一義諦法,講這個中道實相的話,你看連羅漢小乘人聽了就像—他覺得白修了呀。他聽了這個畢竟空,他像刀傷他的心一樣難受,受不了這個法,這叫第一義諦。
所以一般真如實相法呀,比較差的人、下等的人聽了以後,他就說受不了聽不了,說好好好,你說得對,古人說的撫掌而不顧,就是轉身就走了。你是大師,你講的好,說的有道理,但是根本入不進去。一般的人,中根器的人聽了以後,半疑半信。就跟極樂世界一樣,你講的他這個善根正對在點兒上了,聞即信受;過一會兒他的煩惱障礙來的話,他就想想子虛烏有,離的那麼遠,這個現實世界這麼清澈,如此的展現真切,哪兒有極樂世界呀?就又懷疑。所以就一會兒信,一會兒疑,就來回在這之間遊走,這屬於中根性的人。只有上根性的人聽了這個第一義諦的話,他會勤而行之,馬上就相應,依之而行,這一世就能夠成就。所以說,我們特別是講這個橫超法的話,他是不容易信的。人有信慧難,你這個如是法、如是信解、如是說,經典裡面說,難中之難,無過此難。這是我們講到的,「說」的施設,施設教法上來講,依照四悉檀的這個背景,是這麼個講。
那麼如果說,針對眾生的根性的差別功德,那佛講法的話,這就是又一層理解層面了。大家都知道有一句話叫「如來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為什麼這麼說呢?《法華經》裡面不是有藥草喻品嗎?藥草喻品裡一樣的雨,一雨普潤啊。就等於說佛出世,如來出世他是千機並育的,所有的根性,他是就用這一個法往過灑。下的雨大小是一樣的,但是呢你這個人的根性,你如果是個小草,那你吸收的雨量就少;你如果是個中等的樹木,那你吸收的雨量就是中等;你如果是參天大樹,那你吸收的雨量就大。
如果再進一步地剖析一下,我們讀《法華文句》裡邊有個概念,三個級別,叫做種、熟、脫。種、熟、脫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雖然佛講的法是如此的,但是每個人所受用的不一樣。有的人他根器比較淺,這輩子來了,他也不可能再修了,他也不可能這輩子成就了,他只能種一個種子,就是結個緣,把這個菩提種給他種下去,這叫種。就是說,這輩子就努折了腰,他只能到這個地步。
就像說,我們把一塊冰塊兒給它化成水,它只能到化成水的這個層面,再前進不了了,這叫種。但是還有一些人呢,他過去已經就種過了,他這輩子來他可以什麼呢,他可以熟。什麼意思呢?就是把這個水已經化下了,成了水了,這輩子可以加溫了,讓這個溫度不斷地提高了,從十度、二十度、五十度、八十度、九十度開始不斷地加溫,那麼這就是如來給他方便善巧、循循善誘,這輩子開始什麼呢,要開始成熟了。雨這個法語甘露給他調停,讓他不斷地成熟。但是,最好的效果是什麼呢?是這輩子就要脫,解脫的脫。這個水已經升到九十九度了,就差那麼最後一把柴,馬上就要沸騰。這是過去已經種好了,已經成熟了,那麼這輩子來必定解脫。這是最上等的根性 ,聽佛說法所得的效果,這輩子就能脫。
所以釋迦牟尼佛涅槃的時候說,該度的人已經度脫了,這就叫脫了。那麼,有一些根性,慢慢已經讓他成熟之,這就是給他又備了資糧了。那麼還有一些沒有度的,已經給種下種子了。最後在《涅槃經》裡邊化緣已盡,示現寂滅。所以如來出世就是翻番種、翻番熟、翻番脫。說法的差別功德,就在這個上面體現。這叫做「佛說」。
當然大家知道,為什麼你看阿難叫多聞第一,須菩提叫善取空者,文殊師利又叫法王子。那麼他們親近佛陀,他是有自己的心心相印之處。因為如來說法,他除了放光現瑞,顯神通,最主要的就是說法。
那麼在這個說法上,他是以口密,就是口說的這個法呢,他是有多層意思的。在經典裡面講到說,有一個老國王一樣的,他自己給自己的大臣有時候只會說一句叫做「先陀婆」,他就說這麼一句話,意思一下。但是他每次說一樣的話呢,有善解他意的這個大臣,就知道他要說什麼。他這個語氣出來了,同一句話,他是想要出行呢,還是想吃東西呢,還是要備馬要去戰鬥。這就叫法王子,這叫多聞第一,叫心子,說一聲就知道,他都知道國王他是怎麼個意思。
所以我們來理解釋迦牟尼佛講法呀,他真的是全方位、立體式的。善解佛意。一個是有時候他講法是什麼呢,說法,他在淺法中說的是深法。什麼叫淺法中說的是深法呢?上次給大家引用過了,就比如說這個常不輕菩薩品。雖然他說的相上來講說這個人傻乎乎的,見了誰都「汝是未來佛,我要頂禮,不敢輕慢汝」。實際上表的就是,一切眾生本具佛性,他表的這個深法。從淺來顯的是這個深法,這叫做「淺法做深法說」。
那我們《佛說阿彌陀經》它屬於什麼呢?它叫做「深法做淺法說」。大家知道,如果我們去讀誦《華嚴經》裡邊,《華嚴經》裡邊所有的境界,其實就在《彌陀經》裡面,把它很簡潔明快地給表達出來了。你比如說「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就一念之間的事;「常做天樂」,「雨天曼陀羅華」,「飯食經行」,然後「但見色聞香」,所有的六根門頭都在做什麼呢?在做這個事事無礙佛事。所以為什麼說這個《彌陀經》其實是小本,濃縮本的華嚴,它是直通事事無礙十玄門法界的,這個華藏世界海。但是我們看起來,讀起來就這麼流暢簡潔明快,這就叫「深法做淺法說,廣法做略法說」。只要你從略法、淺法就可以入這個甚深境界。這是佛另外一種,轉過來的一種說法。
那麼還有一些呢,我們從這個概念上叫做「亦淺亦深法」,就是一會兒深一會兒淺,沒有個深淺。做什麼呢?做「非淺非深法說」。像這一類的法,比如說,大家還記得以前不是有一個禪師點化另一個開悟的,結果他就說,什麼是祖師西來意?什麼是佛法大義?他說是什麼呢?「即心即佛」。另外一個祖師一聽到了這句話「即心即佛」,果然就心有所悟,明心見性了。這個受點化的叫大梅法常禪師吧,後來這個祖師爺(馬祖道一)又看他一個人在那兒用功,又去試他。試他說最近和尚又在講什麼法呢,讓侍者去看他。說和尚講的法變了,他不說「即心即佛」了,他說什麼呢?說「非心非佛」了。結果這個大梅法常禪師說,「這老和尚一天淨拿這個花樣兒禍害人,管他什麼非心非佛呢,我依然還是即心即佛」,這個祖師爺就說了,「看來說梅子熟了」。咱們現在梅雨季節就是梅子熟了,表這個法說,看來真的是悟道了。所以你看即心即佛就是,「即心即佛」嘛,也能說淺也能說深。「非心非佛」就非深非淺。它是隨性的,稱性的,無處不相應的。
那麼還有一類法叫做「非深非淺法做亦深亦淺法」。就是本來這個法也就是說沒有一個概定的深淺,但是就看你怎麼理解。你看比如說咱們誦《地藏經》,我們就是常熟的經典。《地藏經》裡面講:地藏菩薩共復一形,「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地藏王菩薩」,或者說時間「不可思議百千億那由他久遠劫來」。
大家想想如果從時間上表這個法說不可稱不可量,我們下意識地就從淺理解,說那肯定很久很久對不對?你都數不過來,不知道有點塵劫,不知道有無央數阿僧祇劫,說不可稱不可量這麼長的時間,我們聽起來就覺得無邊無際都算不過來了,這是一種淺法說。如果從甚深本來面目講的話,時間是假的呀。
大家想經典裡面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那時空是我們的錯覺,以為真的有一種時間,因為我們的心念流淌,妄想律動,所以就真的有一種時間在我們身邊流走一樣,實際上時間是一個假象。所以你說它不可稱不可量,也可以理解成說,本來就不可思議,沒有這個法,你怎麼去稱量呢。時間是假的呀。你說永遠永遠,永遠有多遠呀?往哪兒永遠去?當下當下,上哪兒上哪兒找當下呀?沒有個當下,念念就是剎那剎那不住,哪個念是當下呀?所以你看這「無上甚深微妙法」,它是圓融無礙的,確實如此,你怎麼說它都對。角度對了就對。如果你角度不對了,怎麼說都不行,為什麼?凡有言說動念就乖嘛,就相違了嘛。
那麼我們現在從咱們現實中,諸位法師,我們都是僧人,常說什麼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但是這個說上面,說法呢,不管你說一句半句,或者你給人家,怎麼說呢,給撂一個禪機,它有作用的,就是它要有原則,要有效果。從這個說法的原則上,這是最重要的。你不能白說,不能瞎說。我們常講的要契機要契理。如果你上不契佛法之機,就是把佛法的根本的這個意趣,你講得非佛法。現在很多時候有時候我們也沒有辦法,其實也是一種可悲的現狀。就是為了迎合大家能聽得懂嘛,現在很多福報不夠的,他沒有聽法的機緣,他沒有聽法的這個福報,稍微給他講得玄一點兒,他入不進來。那沒辦法,為了契他的這個機,不斷地稀釋,不斷地摻點世間法,再摻再摻最後摻的全成了世間法,沒有佛法了。
所以光契機,忘了理,忘了佛法的本懷,佛知見。這就等於叫什麼呢?叫瞎說了。就跟導遊一樣,他才不負責你什麼法身慧命,什麼這個正法久住呢,只要能夠現前把你的這個興趣給你逗一逗,我過來過去常聽見他們說法。這就不契理了。但是你光契理,說得談玄說妙,沒有一個人能夠相應聽得懂,就跟如聾若啞《華嚴經》上,這就叫白說,說了也白搭。聽不懂嘛,不接地氣嘛。所以原則上來講,一個要契機契理地說。真的要觀機逗教,雖然有時候我們說以這個凡夫心去觀,你不可能說開悟的這個有神通,他心通的祖師爺,或者大菩薩來了說法,那他是一點兒都不會錯,反正我就在前面往前引,下一個路口等著你。不斷地加持,不斷地引誘。但是我們現在大概估摸著,人的溝通你總是還是有這個底線的嘛,這叫契機契理的說,佛說。
那麼還有一個繁簡要得當,你不是說滔滔不絕,越說的就多越好。智者大師講過了,講經說法如果你太簡單了,這個義理不周全,「義不周」。如果你喋喋不休沒完沒了的太繁瑣了,會「令智退」,反而你不是給他講得越來越明白了,是讓他越來越糊塗了,退了。就跟咱們原來普濟寺的雲空長老一樣,雲空長老那會兒在佛學院給我們講經,講《金剛經》,我覺得他講的還挺有道理的。大家知道有一個大居士把《金剛經》註釋的有這麼厚一本,《金剛經》就這麼厚,他註釋的這麼厚。
他給我們說「哎呀,我看《金剛經》我還能看得明白點兒,看《金剛經》的註釋我越看越糊塗,看不明白」。所以這個繁簡一定要得當,不僅僅我們現在給大家這麼講,好像是教條地講,就是我們講佛法,或者跟別人談佛法的時候,聊天的時候,都是這樣子的。你光緊著自己一下子忘懷的在那兒說說說,說一堆說走了,他聽可能給你面子坐著這兒,一杯又一杯喝著茶,可是他根本入不進來。可是你說著說著說到一處,你得往起來什麼?勾機逗教,就是往佛法的道上要引一下。這個就繁簡得當,契機契理,這稱之為「佛說」。我們現在不是在講這個《佛說阿彌陀經要解》嘛,所以把這個今天貫一下,「佛說」的內涵。
那我們現在所謂這個講經說法,常說無僧說法鬼神愁,剛才講到弘法是家務。當然從廣義上來講,今天我們也是自家人,諸位法師,弘法利生都在做。其實穿著這身衣服,說實在的已經足矣了。在這個時代,還能見到僧寶的形象,還有這樣皈依三寶的,馬上我們要舉行非常殊勝的皈依法會。還有皈依三寶的這個法事在,這其實正法還在。但是我們現在要弘揚,要讓佛教的影響更大,要讓佛法的存在更加的明顯,這是要不遺餘力的。的確如此。你看說實在的,咱們現在普陀山我們提倡的三三制,其實就是在這個,這就叫弘法利生,各司其職。當然從狹義上來講,那就是要去說。唯有說是最起作用的,唯有說是最能夠撼動這個對於法的相應的。
為什麼?因為「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咱們這個世界就是耳根最厲呀,我們這個世界所有的語言表達,感情傳遞,大家相互感應,我們常說觀音菩薩感應,其實人與人之間無時無刻不在感應。你看否則我這麼說,你們聽的意思這麼解,這就叫感應。那麼你去說的時候,就是要用嘴去講這個法,說這個道。這樣的話,一切的因緣成就皆是應該以法為根本。諸位大德法師,一定要以法為根本,以法為紐帶,以法為相續,以法為嚮導,最後以法為指歸,這才叫住持法道。
我們就現在不說心法,光說口法上來講,但是我今天這也是多發點兒感而慨之吧。你看我們現在的漢傳佛教,我們只說漢傳佛教,其實是很弱的,真的是很弱的,內外都是這樣。我自己這麼些年,也不敢說有什麼見聞吧,但是也這麼走走看看,有時候也對照著自己的這種見解吧,說點個人的意見啊。你看我經歷幾個片段,就可以足以以點代面的說明問題。
我們現在就外圍而言,從外圍而言的話,現在從整個全球的視野中來講,其實咱們漢傳佛教,特別是漢傳大乘佛教,在國際上是沒有影響的。你比如說去歐美,去年我去美國,去美國弘法。去美國弘法呢,真正在歐美人的視野中,他不知道我們穿這個衣服啊,他不知道這是有何效應的。在主流的世界裡面,他們認為說東方的佛教,或者說佛法,所有的他們所接觸的全是非漢傳佛教。因為今天還有這個直播,還有錄影,那我們用這個非漢傳佛教在流通。所有的禪修也罷,所有的接觸說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也罷,他們所認知的全部就是非漢傳佛教。沒有漢傳佛教這個概念和這個影響力。
前幾年還有一次,我在柬埔寨,大家知道柬埔寨有一個吳哥窟嘛,吳哥窟不是去的人很多,那是已經是印度教,後來佛教慢慢傳成印度教傳到那裡的。柬埔寨那個地方因為他們吃的吃不慣,我們記得呆了幾天以後要回北京了,回北京了因為這個房間也退了,就找一個素齋館環境很好。在那個素齋館就坐下來吃一頓飯,吃了三五個鐘頭,因為把時間拖到去機場嘛。旁邊是一個大學,這個大學裡邊呢一個教授,我就眼看著這個教授,聽到他講的是韓語。這個教授呢就叫了他幾個大概是學生吧,就叫了幾杯飲料,他們在那兒就同步整整地呆了三到五個鐘頭,絕對有,他不斷地在講。哎呦,我就看得都累了,他還在孜孜不倦地講,就給那幾個同學,那幾個同學一開始我感覺到他們好像在嘻嘻哈哈,慢慢就越聽越入神,越聽越入神。
你看這就是人家在弘法,就發這個心去弘法。那我們現在,剛才講到美國,非漢傳佛教,人家有個格局,人家有一個意識。就是以這個法統,一切的核心紐帶,我跟你打交道,就是在法上見眉目。不是跟你交朋友,也不是跟你搞人情關係怎麼怎麼樣,根本不說這些的。我就是法統,就是法王。你來了,除了來依止,來供養,來護持,來一起修法,共修法,沒有別的事情,就幹這個。而也正因為這個,所以所有傳達的信息就是依教奉行,就是莊嚴住持法道。他接受的也是這個法的教育。所以你看這樣一來的話,人家這個格局就一直有凝聚力,而且團隊精神非常好。所以當時在紐約,洛杉磯,全部都有他們的禪修中心,去了以後非常人性化。但是我們漢傳佛法出去的話,基本上屬於什麼?隨華僑團去弘法,就是你的圈裡始終在華僑的這個圈子裡面打不出去,主流社會裡面根本不知道。那就那麼多的華僑,就那麼多的居士,反正不在這兒就在那兒,還要來回調節調節。
所以這就是我們現在。當然我們也有法呀。我在紐約的時候,我記得因為在他們道場裡面講法,後來紐約那兒還有認得的幾位居士同修,有兩個原來也在北京的佛弟子吧,他在紐約有一個福特漢姆大學教學,說讓去做一次講座。那次講座呀我也是,也絞盡了腦汁,這從何說起呢,最後靈機一動才找著個由頭。因為我每天有時候出去散散步或者什麼,有些外國人他看見這個衣服他也怪。有兩個猶太人有次就圍著我說了半天,我也聽不懂英語,我一個英語都不會。那麼後來過來幾個華人給幫助翻譯了一下,他圍著我說了半天問什麼呢?後來翻譯就兩個字「功夫」,就問功夫,就這樣,跟我比劃了比劃。後來我把這個由頭就給引在大學裡邊說,別人見了我說學功夫,今天我給講心地上的功夫。
再把《心經》給他們展開,但是那次效果非常好。他們聽了以後從來不知道說還有漢地的人,還有漢傳的修行者,漢傳的和尚,他是搞這個內容的,不知道。除了少林寺就是功夫,他不知道少林應該加一個禪寺,不曉得,法沒有。這就是從這幾點來講,大家想想這就是我們現在漢傳佛教。當然我也看到這樣的形象,當天去講的時候不是還沒到晚上嘛,中午,這個居士就住在紐約曼哈頓,曼哈頓他們樓下就是紐約最著名的叫中央公園。我吃完飯跟著他去散散步,說經行中央公園,大家知道嗎?就顧盼之間,那個是紐約的中央公園呀,這全球都有目光鎖定的地方,顧盼之間連續一天,就一會兒,三個。三個什麼呢?就穿著這樣的衣服,裡面有的還穿著皮鞋,還是牛仔褲就這麼弄了一下,拿個香袋到處什麼呀?見到一個人就給兜售什麼?護身符。
就給賣護身符,騰騰騰跑上去就賣護身符。我拿著相機把其中一個拍下來,他還把我數落了一頓,說我侵犯他的人權。後來我懷疑他可能是什麼呢?是偷渡過去的,聽口音離咱們這兒還不遠。當時我就非常的沮喪,我說你看參觀來參訪去,我們漢傳佛教就這個形象,就成這樣的麼?法哪兒去了?所以我想想真的是無僧說法鬼神愁,確實如此。
那現在我們就內而言,大家知道我們現在相關的都在提倡講經說法。大家要知道提倡的時候,就說明這個事情你已經做不到了,不能夠普及了。所以才有我們主管部門才提倡說,這就真的是跟唐宋時期那會兒到處都是講法,都講得過了頭了,嫌大家都在說食數寶,都不去真參實悟,那太大相逕庭了。可是大家要知道,如果我們不說,會有人說的。第一個居士們說,你看現在到處都是這個老師,那個什麼長,這個師兄,全部就這些說的,登座說法,講得玄乎奇神的,儼然就是一個教主。他們會說,而且會很精進地說,最後就弄成二寶居士了。不認你的帳了,沒有三寶機製了,那就是敗法之相。還有這些邪師們說,這些,就是能夠妄談般若的,說心說性,給授記的,說誰誰是菩薩,就這些說,他很有市場的,大家知道吧,因為他聽起來也很爽快。
他這個氣場,講起來非常有攝受力的,大家知道吧。真的跟《楞嚴經》裡面講的,他就用不知道用一個什麼法,把你的心意識能夠攝住,非常精進地在說。你看,外道也在說,邪師在說,居士也在說,我們就給有留有餘地,讓這些騙子們去兜售護身符。所以說佛說太重要了。現在包括導遊都在說,你看這普濟寺下面多少導遊,他每天都在講經說法。哎呀,我有一次過去聽的,我都覺得的說,他怎麼編出來的呀,他也不管你什麼呀,反正他就說,問題是什麼呢,還都聽呀。說你們向上啊,那些遊客們拿著三柱香乖乖地向上;說站好,乖乖地站好;說不要打妄想啊,然後一問訊,朝東西南北,完全是依教奉行。大家想想為什麼,我們常說依教奉行,你得用法莊嚴,用威德莊嚴。
他用的是觀音菩薩的威德,他在用法來攝受那他們,他們也知道他就是一個導遊而已,但是一進入這個道場,一到觀音菩薩的座下,沒有一個人敢生二心,這是觀音菩薩的威德,他就利用這個威德,怎麼樣呢,就把他給攝住。所以為什麼我們講到說,就是說我們一定要以法來結這個緣,不以情來結這個緣。如果以情結緣,最後就是天下大亂。
有的時候我們接觸到南傳的,你看,南傳的僧人們,那居士們頂禮,他理都不理的,到咱們這又覺得說,你太不近人情了,你怎麼能這樣,太傲慢了,或怎麼樣。這是在表一個法,為什麼叫依人不依法,以法為依。當然,是法就要說是法,非法就要說非法,這才叫說跟佛說的這個步驟是一致的。跟諸位大德這麼講呢,這是我個人的見解,不是說好像,坐這麼多的人,光你說了,我們怎麼說呀。是說要我們有這麼一個意識形態和價值取向,非常重要。這個不能偏和離了,這就叫做知見,這是最重要的,在任何情況下。而且講法呀,不是說人人就這個好像入了三藏十二部教典了,你把佛陀的教法一宗一個經乃至一句一偈,能夠受用,碰到有緣往道上引,龍天護法,最護的就是這個。所以大家,這個佛說的從現實到法境,從法境到現實,一定要把這個擺正。
大家想我們現在算一帳,你說,漢傳佛教號稱說二十萬僧人,哪有這麼多。那麼我們布在各個省,各個佛協,各個堂口,廟裡的執事,然後,整個這個攤完了以後,你說,就光說什麼也不幹,講經說法的,我也曾經嘗試就這麼觀察,或者,也算不上統計吧,真的太少太少了。所以,我在佛學院的時候,一定要出來發心講經說法,而且是隨時隨地的說,不是一定要登座,或者怎麼樣,時時刻刻都要去說,真的是我們的家務事業,我們的生活主旋律就是這樣子的,這是跟大家說一些葛藤話。因為,說實在的,也是說「若見世間不清淨,須知自己苦未了」。所以,我自己的個人意見,這些見解,見聞中,說到了這個佛說了,引發出這些,感而慨之吧。跟諸位大德共勉。
其實由我本人來講, 我自己也常慚愧,能在觀音菩薩座下,那會兒恩師上人給剃度。我覺得我這個現在也號稱法師,也在這兒,真的也是慚愧,因為心法也沒有心法,有心法嗎,還橫說豎說也對。那麼經典也沒記住幾本,那會兒為什麼說發心說要講法呢?這個還真是看了來果老和尚的開示,大家有時間去看下來果老和尚的開示。
來果老和尚的開示跟虛雲老和尚的開示風格是不一樣,虛雲老和尚確實他是圓的,聖人說法。來果老和尚他講的是有次地,他是鮮活的,在叢林生活共住中,然後把他總結出來的一些,就是非常接地氣的一些講法。當時,民國年間,禪修的看不上講教的,說他說食數寶,賣嘴皮子;講教的又說禪修的裝神弄鬼,一句不言,在那啞羊僧;修淨土的又看不上講教的看不上修禪的,就互相相互門戶之見。後來來果老和尚沒辦法了,才給解謗,你們不要說它了,要相互水乳交融,當時他老人家有幾段話,真是就看的我入了心。他說,能在末法中,為人解說一句半句佛經,一句半句,能令人種善根,擁護三寶者,就跟如來現身說法正等無異。
所以大家看看,剛才說了,我們就是現成的吃十方飯,受供養的,當之無愧。我們所做的工作說自己心地不清淨,戒行有過失,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自願斷,這是我們所做的事兒,否則真的是這一生圓領方袍就足夠了。這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留的飯,夠吃了。他又講到說,如來的經教,那會兒我也是覺得,天天這麼講有什麼用呀,佛學院泡了這麼多年,說來說去的,弄得跟個,你連個學者也頂不上,你還沒看幾本經。後來就是看老人家的開示,他說,只要有處可弘,就是有個地方給你講,有人來聽,那麼講的這個人,盡量發揮,終生不懈,都不用考慮他能不能聽得懂,都不用考慮自己到底這輩子能不能解脫,就是以利生為事業,以弘法為家務。
不但這輩子如此,往生以後,生生世世,乘願再來,依然如此,眾生雖廣,不難度盡,老和尚是這麼給開示的。他說,你雖然說食數寶,只會記藥方。我們不是說,這個講法的人只能背幾個藥方,你又不會做藥,你又治不了病,有什麼用?他說,你把如來的藥方能夠讀熟了,記好了,那麼只去說法,別無他事,這就是法門龍象了,現在是釋迦牟尼佛的這個良材,將來就是彌勒佛的首會得度上首心子。所以,這幾個開示呀,看得我,當時非常的受加持,這也算一直支撐著我現在。因為有時候講得多了,確實也疲,因為你說的有十分,你自己做的一寸都不夠,丟幫跌底的,那種內心的煎熬也是如人飲水。但是,這就硬著頭皮,雖然自己,我常說也德行不夠,因為我慈悲心,確實我覺得不如救教心切,我這個有時候,不忍眾生苦,我自己覺得沒特別大的心得。但是不忍聖教衰,這可能也是天生的一個習氣吧。所以,從中給諸位大德講到這個佛說的意趣,到此為止。
下面我們要講這個《阿彌陀經要解》這幾個題目,但是因為在蕅益大師的要解中,他後面還會有五重玄義,會有釋題的這個版塊。那我們,阿彌陀佛,大家都知道,極樂的教主,這個法門的法主,名號主,法界藏身,諸佛之王,功德不可思議。但是我們現在先把他放一下,等到釋題的時候再進行講解。
我們下面先講這個譯經師和解經師,今天主要再把這兩個內容完成一下。翻譯這部經典的叫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什麼叫做姚秦呢,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時代,在我們中國歷史上,一共有三個秦朝:秦始皇,這是第一個,叫嬴秦;那麼還有一個符秦,就是苻堅,五胡亂華的時代,有一個苻堅,他也建立國號叫秦朝;後來又被姓姚的給滅了,一直到姚興手上,那麼就叫做姚秦,特指這個時代。當時是姚興,這個皇帝呀,對佛教貢獻不得了。現在我們看很多經典之作,都是說這個姚秦時代所翻譯出來的。為什麼呢,其他不必多說,最主要的一個,就是禮請了鳩摩羅什法師法駕東土,這是最大的功德。所以我們這裡的譯經之師,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眾所周知。在翻譯從梵文到漢語的溝通轉換中,最傑出的三大譯經師:一個是唐僧,玄奘法師;再一個真諦三藏,歷史上還有一位叫做真諦法師;那麼再一位就是羅什法師,可以說是這三位裡面的佼佼者,鳩摩羅什法師。因為他老人家不但是光做了語言上的溝通,他是對法上來講,他不但是譯經師,還是法主和尚,是有修有證的人,這一點來講,是更加的脫穎而出。
那麼從這個姚秦時代,三藏來講,三藏我們就不說了,經律論三藏法師。其實講到三藏,還有一個,就是以法為師,三藏法師,就是以三藏為師叫做三藏法師,因為他深入經律論;另外一點呢,因為他深通三藏教法,用這個教法來自利利他,可為人之師,所以叫三藏法師。兩個理解。那麼,真正能稱得上法師的人呀,不是說誰都可以稱法師,他在古代來講,他是有嚴格的資質的。你比如從五個方面:第一個,他能夠受持經典,受持是最上的,就是活學活用,不但自己內證,還能夠給別人講說,受持,我今見聞得受持;再一個,有讀和誦的功德,我們經典裡邊不是有一種叫做轉讀嗎,我不知道大家有在,原來在佛頂山常住就知道,咱們佛頂山閱藏樓裡面閱藏經,隆藏呀,隆藏那個是摺疊式的,他拿一個竹籤,就是這樣翻一下,到了這邊,再橫過來,再這樣翻一下,到了這邊,那個叫轉讀,是看著字一個一個的,這個叫轉讀,讀的功德;什麼叫做誦呢,背誦的意思,誦出誦出,你看當時為什麼阿難把經典誦出,他誦出來他是不看字的,叫誦。
現在我們覺得說讀誦經典讀誦經典,就是這樣。再一個誦還有什麼呢,還有一個就是不解義的意思。你讀的時候,你就一個字一個字盯著,不往左右上下看。然後呢,你也跟印光法師開示的,不要看上一句什麼意思,這一句怎麼承接,不管這些,就一個字一個字地讀,這個就是無上甚深微妙禪,這叫讀誦的功德。一個受持,二一個讀,三一個誦,第四個要解說,為人解說,就是依這個文義,來進行講解,結這個法緣;那麼第五個呢,他要書寫經卷,因為古代沒有印刷,你要去流通經書呀。為什麼古代有那個大富長者呀,甚至皇宮裡面太后嬪妃呀,動不動說,供養哪個法師,流通經多少卷多少卷,已經很難得了,你想那麼一大部頭的華嚴、法華的話,在沒有刻板印刷的時候,那得硬生生地抄出來呀,敦煌發現的那些殘卷,其實有的就是抄經抄錯了的,抄那個什麼的,都有。這五種功德具足了,才能稱之為叫做法師。這裡的羅什三藏法師,就具足這種功德。
羅什法師是西域人,我們來了解一下,他爸叫鳩摩羅炎,是一個丞相,就是大臣。但是他這個出世因緣太濃了,就尋師訪道,就來到了西域當時有一個龜茲國,龜茲國的國王妹妹就看上了他,這因緣還在那,沒抖落乾淨過去,所以這情緣把他牽引著,就強迫著把妹妹嫁給他,就成駙馬了。結果這個駙馬當得呢,本來他不願意娶,這邊的因緣不具足,後來沒辦法娶了以後,嫁給他了,婚後以後就生了一個鳩摩羅什。生了鳩摩羅什,他的道心就退了,他媳婦的道心又起來了。這個國王的妹妹呢,生下羅什法師,七歲的時候到廟裡面,七歲的羅什法師就手把這個鼎給舉起來。七歲能有多大的個呀,舉的這個鼎的份量還比他的體重要重,他就把它給舉起來。
舉起來了以後,旁邊有人說,怪了,這個小孩怎麼能把這個比自己體重還重的鼎舉起來呢,不可思議。這個話一入他的耳,這個分別念一起來,舉不上去了,咵的就給放下了,就由於這個,就悟到了一切唯心造的道理,七歲就跟著媽媽出家了。七歲母子出家的時候呢,這個鳩摩羅炎又放不下了,他又退了道心了。結果他媳婦就再不讓我出家,她就絕食,最後成功的就出家了,羅什法師也出家了。在西域的名聲很大,大到什麼程度了,鏡頭轉到咱們東土,連當時的苻堅都知道了。苻堅知道了以後,他當時在關中,立國號為秦。就讓大將呂光在公元三八二年,去攻打這個龜茲國,目標就是要把羅什請回來,請到東土來。
當時羅什法師給這個龜茲國的國王說,說這個漢地的人來打你,不管什麼條件,你都要答應,結果他沒聽他的,最後給打敗了,把羅什給請走了。請到途中,這個姓符的江山斷了,被姓姚的給奪了江山了,這個姚萇當時就又立為王了,這個呂光一看,他原來的老皇帝不在了,他回去還幹什麼呢。他在途中又自立為王。這個呂光又自立為王,一直到呂光死了以後,他的侄子又投降了姚興,又歸到這個東土了。就在這種江山社稷來回這種斗轉星移中,羅什法師在這裡將近呆了近二十年,把漢語的功底完全給打下了。所以,因緣成熟,受了非常隆重的禮遇,到五十八歲那一年,入到長安,住在西明閣,草堂寺,來翻譯經典。草堂寺,當時有八百僧人,一起跟他,那個時候,國力這種翻譯經典,為什麼說,現在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就這麼流暢直白,就是那會兒的功德。翻譯經典的關口是非常嚴格的,不像我們現在,輕易的誰都能出一本著作。這是羅什法師當時到東土來的一個大概。
到了東土以後呢,這個漢人呀,真的是太難纏了。羅什法師他的一輩子神異事非常多,最出名的一件事是什麼呢,這個皇帝呀,就發現羅什法師太出色了,讓他要留個人種兒,就非得給他送了好多的宮女,逼著他成親。那成親了,旁邊就好多老婆,這怎麼辦呀,下邊的學僧退了信心了,對他沒有信心了,法上沒有信心了。說,你這一天妻兒老小的天倫之樂享著,還給我們當這個上師。結果呢,不服的時候呢,他就當眾拿一碗針,就是擺著一碗針,就趁大家坐在一起的時候說,誰能夠學我,拿起針,一碗針就吃掉了,說你們能夠跟我一樣的話呢,可以對我產生懷疑。這個神通一顯,又把大家的信心給提起來了。所以,他一輩子翻譯經典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
當時羅什法師,他的下面的一個弟子叫僧肇大師,還有僧叡,還有道生法師等等,就是這些,都是當時,每一位都是響噹噹的大祖師爺,都在他旗下。那麼直至後來,像我們現在八個宗派裡面,上次給大家講到的三論宗, 因為《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就是羅什法師翻譯過來的,他是奠定了我們中國這個般若空性的這一個宗派的基石,所以他後來被作為中觀三論宗的第一代祖師。現在舍利塔就在草堂寺。那會兒的玉石非常精美,漢白玉,現在大家去拜還可以。
那麼這也是斗轉星移吧,後來為什麼說羅什法師這麼有影響力呀?時代往後延續,又出了一個大祖師爺,也在長安。我給大家說一下,這次我們去,佛協去西安可能還沒安排這麼多,以後諸位大德想去參訪,到西安去,真的是大有噱頭,因為八個宗派的六大祖庭全部現在就在西安的長安縣。香積寺是善導大師的,這淨土宗的祖庭;這個淨業寺是道宣律師,當時南山三大部,律宗的祖庭;青龍寺是密宗的祖庭;還有興教寺是唯識,因為現在玄奘法師和窺基法師的舍利還在那兒,興教寺;另外還有一個就是三論宗祖庭草堂寺;還有一個是華嚴宗的祖庭華嚴寺,現在還在那兒。就這六大祖庭都是當時響噹噹的淵流呀!現在去看了真的是三十年河東到河西。草堂寺雖然非常大,地盤很大,但是也是東一下西一下建的,已經幾乎沒有氣勢了。
這也是通常人們說的說,中國,北京和西安嘛,到了西安,就跟中國是一棵大樹,就是見中國的根,到了北京只能見葉子了。其實咱們佛教的淵流來講,也是根在長安,其他地方都是後來,就跟開五葉一樣,各個宗派弘揚出去的。草堂寺。羅什法師入滅的時候,他發了個誓言,發了一個什麼誓言?說如果我自己這輩子所譯的經典,就是「今於眾前發誠實誓」,如果我這輩子翻譯的經典,就是跟釋迦牟尼佛原汁原味,沒有錯謬他老人家的原意,那麼我荼毗之後當舌根不爛。這個願力發出去,果不其然,羅什法師荼毗了以後,紅蓮舌一直沒有爛,這是在佛教史上是明確的事情。
後來到了道宣律師,道宣律師什麼樣的人呀?他的功德,你們去淨業寺,有一個叫天人應供台,那個地方非常險,大家以後有時間去的話,反正就是說屬於什麼呢?上去就下不來的地方。上去的時候往上看還沒什麼感覺,下來的時候,往下看就深不見底,就是終南山嘛。我去過兩次,都是下來的時候,腿抖得都不行了。我記得第二次去的時候,聽說前幾天還摔死一個比丘尼,弄得我還在那兒給她念了幾遍往生咒。這個天人應供台是有來頭的,為什麼?道宣律師,因為他戒行清淨,感得天人給他送飯。天人送飯的時候,他也趁機問了一下天機。當時有一個天人叫陸玄剎,他就問這個天人說,為什麼羅什法師翻譯的經典大家都喜歡讀,一目瞭然,而且引人入勝?這個天人就告訴他說,你以為羅什法師是這一世才來此,他已經為過去七尊佛作過譯經之師。
七佛譯經之師。所以大家看看,這樣的功德,他要不是古佛再來,哪有這樣的功德?所以我們現在說《彌陀經》、《法華經》、《金剛經》,根本就不用懷疑,一點兒都沒錯。既有這個人證,天人都證,祖師爺證;還有物證,舌根不爛。所以講到這個,也是無獨有偶吧,因我自己也是在中國佛學院的時候是學三論宗,那會兒假期去長安去參學,參訪一下。我記得那會兒先去的淨業寺,就去上那個天人應供台。完了以後再往上走,大家知道,道宣律師的舍利塔再往上走還有。那往上走的話,就是得手腳併用了,很險,好在還有這麼粗的藤。但是再爬上去的話,到淨業寺寺院後面,上面有道宣律師的舍利塔。大家知道這個塔是誰建的呢?就是剛剛圓寂不久的五台山的夢參長老。
夢參長老一塊磚一塊磚背上去,把它給建起來,這是我後來才聽說是這樣子。那大家想想,為什麼老和尚也有這樣的功德?你說這老和尚都是發大心過來的。我們上去的時候都手腳併用才能爬上去。我記得去的時候還爬著爬著嚇一跳,為什麼?獅子在旁邊叫。你們知道,淨業寺現在這個方丈和尚他很有意思,他養了兩個獅子。在那個山裡面,獅子一叫,真的是,為什麼說把佛說法作獅子吼啊?這個獅子一叫,其他的動物根本就不敢叫了。那藏獒在它跟前,後來我們好奇,還攆過去看了一下。那倆獅子就給圈起來,這麼個鐵籠子,看見人了,馬上就來回就走,真想就看見你就想撲過來了,這個獅子叫起來就是這樣子。所以這個地方手腳併用都不夠,他老人家竟然能夠把磚一塊兒一塊兒地給背上去,把這個塔給建起來,這發多大的心!
那次去就把這些地方也參完了,我每走到一處說起這個事,也給大家分享一下。下來已經黃昏了,黃昏了以後,還有兩個法師,我還叫他們師兄,客氣一下。我說,師兄,我這個三論宗畢業的,你說到了草堂寺跟前了,不去拜一下,我心虛得受不了。其實我就是想去看一看,因為晚上還在市區的臥龍寺掛單嘛,剛好是暑假吧,臥龍寺掛單還得趕回去。我們拼了個車,好,他們也答應了,就去草堂寺。到草堂寺的時候,按點兒,門已經關了,這也跟乾隆皇帝訪咱們這個普濟寺一樣,有典故的。走到跟前,那個門吱呀就開了,出來個老爺子,還問說,你們掛單嗎?我說我們不掛單,不掛單,進去拜一拜就好了,我就想著說到大殿拜一拜,觀想一下,反正祖師爺,我也來過了。
進到大殿拜,大殿也找不著,無意中找到法堂了,說法堂也行,拜一拜。又門吱呀一響,出來個和尚,我心裡還估摸著,他大概是香燈吧,他連個長褂也不穿,反正看上去也灰頭土臉的。他問我們哪裡來的,說中國佛學院。說佛學院的法師們,要不要拜拜舍利?我心裡想,又哪裡來的舍利呀,這到處是舍利,現在網上淘寶上都有舍利了,哪裡有這麼多的舍利。那礙於面子,說您老人家是誰呀?方丈和尚。說這方丈出來了,咱進去拜拜吧,也給他個面子。進去就拜,拜的時候,這裡邊是原來的一個小丈室,很小很小,老和尚一張床,這邊放一個台。我湊近去看一下,這什麼東西呀?說舍利。就是醫用的那個玻璃瓶,那種玻璃瓶,這麼粗,走跟前看了。
這方丈和尚說,這是我們老和尚的舍利。我仔細一看,阿彌陀佛!就是這個骨頭,內臟就這麼長,這麼一塊兒,就是那個脊椎骨,連著好像器官呀什麼的,這是一瓶。另外瓶裡面又是一塊兒,還有小一點的瓶,小一點瓶裡面還有舍利,那個金色的,就是來回拿著還卜啦卜啦的。最後還有兩個腎臟,這麼大,全是血紅血紅的。我當時還信心不足,把它的蓋兒揭起,反正也沒人嘛,蓋兒揭起,拿著那搖了幾下,跟那個玻璃瓶一碰,就跟瓷器一樣,咯噠咯噠地。那還不以為然,就說這老和尚有兩下子。後來終於這個方丈和尚又從櫃子裡面拿出來一個扁的,裡面就放這麼長,這麼扁,我問這是什麼呢?說這是老和尚的舌頭。這個老和尚就是草堂寺的前任方丈,叫做宏林老和尚。
他荼毗的時候那張照片現在還在那裡。他荼毗的時候,整個那個火燒出來,就跟一個菩薩坐一個坐騎一樣,這樣就是空中走了,那個形象特別像,不知道被誰搶拍下來,大概是個護法做的這個功德。這個老和尚在終南山大概住了有三十九年,聽說,清修三十九年。其他人都不知道,看上去很木訥的一個人。他唯一的名氣是什麼呢?有一本書,不知諸位法師看了沒有,叫《空谷幽蘭》,是一個美國人,叫比爾波特,他寫過這麼個書,裡邊介紹,《空谷幽蘭》就是說終南山所有的隱士,他一一採訪介紹,其中有一篇就是他老人家的法照和他當時住的茅棚。
哎呀,這當時我一看,才說這跟羅什法師,這才說就跟九華山的肉身一樣,這才叫法脈相承。我真是非常慚愧,我記得當時身上應該有兩百塊錢吧,全部供養了,又拜,又激動,感恩這個方丈和尚給我們這個機緣。把我們幾個,當時就一點兒信心都沒有,說哪裡有這麼多的舍利。真的滿屋子都是舍利,腎臟、舌頭,渾身都留下了,這就是戒定慧的真實功德。
所以你看這就是祖師爺們,就是這個法主和尚到現在還給我們表法,所以說天下叢林的主人呀,真的不是一輩子的事,真不是一輩子的事。這就是羅什法師,他作為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他的功德事業。直至唐太宗,後來還緬懷說,「秦朝朗現聖人星,遠表吾師德至靈」。說「十方流沙」就是所有的僧人「來振錫」,像我們上堂說法這個來振錫,「三千弟子共翻經」,你看聚集了多少沙門,規模有多大!但是呢,這也算是斗轉星移吧,最後說了一句「堪嘆逍遙園裡事,空餘明月草青青」,也就滄海桑田吧。你看現在我們如果是從法界來講的話,他們還在他們那個法界斗轉星移,我們現在普陀山普濟寺來讚歎祖師爺聖者的功德。所以這就是羅什法師的事蹟,稱之為姚秦三藏法師所翻譯的。這是我們說的譯經大師。
後面又講到解經大師,「清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一般我們把蕅益大師、憨山大師,還有紫柏大師,蓮池大師併稱為明末清初四大高僧。那麼嚴格地講,其實蕅益大師他是明朝生的人,為什麼這裡寫到「清西有沙門」呢?就是因為他圓寂在清朝,所以這年號上給他加了一個「清」。大家要知道,講到這些祖師爺們,我跟你們說,怪得很,我們看蕅益大師,不論看蕅益大師也罷,印光法師,全部都非常怪。蕅益大師叫做什麼呀?叫八不道人,什麼叫八不道人?我原來還以為說八不道人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我們中道裡面說,不是八不中道嘛,我是以為他是表這個法的。後來才知道,蕅益大師是什麼呢?他說,古代有的人,有老儒家、有修禪的、有持戒律、有講教的,說我不敢跟古人相比較,所以叫四不,追不上他們;說他生活那個時代也有儒家的、也有參禪的禪師、也有學教的講教的、學律的,他說我不屑與他們為伍,我也看不上,跟這四類人都不行,叫八不道人,這麼個人。
我們很多時候都覺得說,確實,如果不特立獨行,那他就會被世間流俗所湮沒,所以每位祖師他都是不合群,清高,難打交道,不領人情。但是我們對他們基本上都是畏愛兼抱,這可能也是我們對於祖師爺,對於自己的善知識,就是這樣子。你逃也逃不掉,你受也受不了,但是你就是要跟著他。像虛雲老和尚帶那些徒弟們,後面這些下面的老和尚們講,說如果不是上上根器的人,根本就跟不住。體力也跟不住,信心也跟不住,你根本就,要麼你就是被哄得沒了,丈二的和尚,要麼你就根本就受不了那個委屈,或者你就根本跟不上那個節奏,心跟不上,心力跟不上,所以這就是祖師爺調教下來的,確實不一樣。我們現在有大德講到說,高僧大德不是培養出來的,確實也是這樣的。但是這些祖師爺還有一個標誌,就是他們的善根福德非常的深厚, 可是表相上就是他們的遭遇會極其悲慘,遭遇極其悲慘。蕅益大師也是這樣,他是一個非常有風骨才情的大成就祖師。
那麼今天我們時間關係,就告一段落,講到這裡。主要講一下「佛說」和譯經之師,解經之師開個頭,下一講我們再繼續。現在煩請諸位大德合掌。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好。南無阿彌陀佛!感恩常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