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唯識學從第六意識下手

淨界法師  2014/07/1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唯識學從第六意識下手

我們要了解唯識的概念是這樣,唯識學它不直接從第七意識下手,它從第六意識下手。它的方法很不錯,因為你挑戰第七意識,你不見得是它的對手,但是第六意識很好控制。就是說:你不向外攀緣,不要加以分別,第七意識就動不了,它的概念是這樣子。第七意識的執著要第六意識給它一個很好的環境,它必須要攀緣它、分別它,它才有辦法執著的。

舉一個例子,這是唯識學常用的例子。說有一個媽媽她生了兩個兒子,那麼當然這個媽媽對小兒子是比較寵愛的。有一天這個媽媽她經過老大的房間,看他讀書的時候,看了一眼,就發覺老大在看書的時候,在書桌上睡著了,手上拿一本書,她就:唉呀,嘆一口氣搖搖頭就走了;那麼經過老二的房間的時候,她看她的老二,也在書桌上睡著了,也拿一本書,她很高興點點頭也走了。

然後晚上她先生回來就問說:欸,今天兩個兄弟用功情況怎麼樣?這個媽媽說:這個老大實在是沒善根。怎麼?他一拿到書本就打瞌睡,他不拿書本沒準還不會打瞌睡,一拿書本就打瞌睡,你看這個人。

這個老二呢?老二不簡單,了不起,他打瞌睡的時候還拿著書本,連打瞌睡都捨不得把書本放下。

這個媽媽對兩個兒子做出了不同的名言分別:一個是懈怠的,一個是精進。其實她看到一個同樣的相狀,但是她把這個相狀切成對立的,一個是她喜歡的,一個是她不喜歡的。

這就是為什麼會把第七意識請出來後續,它已經動了第六意識的攀緣和分別,我們合理的推論,她一定會產生執著,未來一定啟動生死的業力了。所以我們第六意識你不能配合第七意識的節奏。第七意識的恆審思量是我們很難改變的,但至少你第六意識不能為它做這些的布局呀。所以最高明的是不攀緣,但這個很難。第一念就把執著給切斷,我們不能要求一開始就不攀緣,因為攀緣心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看到什麼東西都會很好奇:哦,這是怎麼回事?那是怎麼回事?但是你起碼你攀緣到影像的時候,你先做到不要分別它,不要把人生切成對立的世界,你要永遠知道人生沒有好壞,把今生過了就算了,隨緣消舊業就可以了。

這就是說,我們在今生走過以後,你不能在心中留下塵埃,每一個塵埃都是生死的業力。

好,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夠斷攀緣,那至少你斷分別,不要產生太多的名言分別。當然也不是說所有事都不分別了,但是如果你發覺有些事情,它在你的心中經常出現,而且每一次的出現,都會擾亂你的心思,可能讓你特別討厭或者特別歡喜,那麼這一條路你就要切斷了,這一定是一個強因,你已經產生執著了。這一條路一定有地雷呀!諸位,我再講一次,你不是所有的名言都要把這個道路給切斷,如果你發覺有一種分別,你經常會出現,數數現行,深生好樂,這個念頭一起來的時候,會深深的觸動你的念頭,讓你喜歡它,讓你深惡的討厭它,這個道路你要切斷,這個分別你要切斷,你不能再觸動它,這個一定是一個輪迴的力量。你先斷那些已經形成執著的,就是言語道斷嘛!你只要把第六意識的分別切斷了,第七意識就沒辦法執著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第七意識的執著要第六意識幫它鋪道路,就是你的名言分別。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禪宗的無味之味

參禪這個修行方法我個人認為是佛教諸多法門中最奇特的...

修行人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識

【瞭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 這個時候,徹底了...

什麼是獨頭意識

唐代傳奇名篇《枕中記》裡記載,鬱鬱不得志的盧生在邯...

聖嚴法師《禪--人類意識》

一、佛教對人類意識的分析 佛教把意識分為心、意、識...

第七意識在心中所產生的影響力

我們今天了解這個所知依,當然,它主要的內容是阿賴耶...

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發願持守五戒

一、不殺生 意識到毀滅生命所帶來的痛苦,我發誓養同情...

【推薦】六根攀緣的種種境界都不是真實的

緣影心就是指的第六意識,能夠緣種種影像。緣就是靠六...

破舌識有自體

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於舌根,應不自嘗,云何識知是...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捨...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婆提城祇樹給...

金明法師:莊嚴人生

莊嚴是佛教用來形容美好的詞句,莊嚴人生,也可以說就...

生病時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覺得不相應

問: 請法師開示,生病時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覺得不相應...

出家後請記住以下十條黃金定律

既出家,不管你在哪裡常住,請記住以下黃金定律: 第一...

古代高僧淨土感應事蹟

淨土宗對佛教其它宗派影響很深,一直受到歷代高僧的推...

吃狗肉會投胎成狗嗎

偶讀《來果禪師語錄》,看到一樁動人的公案:坐香一枝...

修學淨土法門應該怎麼下功夫

2015年9月24日,受大安法師委託,《淨土》雜誌編輯部一...

聖嚴法師《以四種環保提升人的質量》

要提升人的質量,首先要從心理的環保、心理的建設,以...

殺盜淫三惡果在人道裡的體現

首先殺業,你有殺業的話,直接就是多病、短命,這是殺...

淨慧法師《生活禪》

生活禪這個題目,可以說是天天講,年年講,月月講,總...

犯戒有五衰耗

佛說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謂為五? 一者求財,所願...

起心動念是善,那你所感的果一切吉祥

無論我們做做任何事,都要這樣發心不論你織布,還是做...

不精進,業障很重該怎麼辦

問: 弟子不精進,業障很重。 夢參老和尚答: 你自己...

【佛學漫畫】仗此連綿不斷的佛號而愈病

慧明法師的往生故事...

魔境與勝境之分別

接手書,知宿根甚深,現行頗純,故有種種勝境相現。然...

帶業往生,你不能帶著重業

修淨土宗,你要做兩件事情。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

【推薦】阿彌陀佛十二光如來名號的意義

十二光如來,首先看無量光。這個佛證到了心性的無盡的...

【佛教詞典】一個半個

(雜語)極少之數也。南泉禪師所謂會取佛未出世時尚不...

【佛教詞典】舐足摩踵

(儀式)西域記曰:致敬之式,惟一拜跪而讚德,謂之盡...

【視頻】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基礎篇》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基礎篇》

【視頻】淨界法師《意根造惡所得的果報》

淨界法師《意根造惡所得的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