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斷除生命的相續——自我意識

淨界法師  2014/08/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斷除生命的相續——自我意識

在唯識學的相續,它提出兩塊:一個是雜染的相續;一個是清淨的相續。當然我們從修行角度:先破妄,再顯真;先斷惡,再修善。因為人性先求離苦,再求得樂。我人生沒什麼快樂也就罷了,但起碼不要有痛苦;我不一定要榮華富貴,但至少幸福平安,所以離開痛苦是我們第一個訴求,當然痛苦來自於雜染的相續。

那現在我們要提出一個問題了:當我們要斷除雜染相續的時候,一定要找到病根:為什麼你會相續?當我們的生命在出現錯誤的時候,為什麼你一個人會一錯再錯的錯下去,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你做了第一次的時候,你很想做第二次、很想做第三次?那個推動你去繼續的往火坑推,那種相續的力量是怎麼來的呢?你明明知道你根本不能這樣做,你控制不了自己,那種相續的力量是誰給你的呢?

唯識學說因為你有第七意識的自我意識,這最可怕——「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當我們出現一個煩惱的時候,本來煩惱是生滅的,第六意識本來就是生滅嘛!但是當第七意識向內干擾第六意識,構成了因地的相續;當第七意識跟第八識結合的時候,構成果報相續,所以第七意識是罪魁禍首。

所有生命的輪迴、所有因地的錯誤的相續,都是自我意識造成的,沒有其它的問題。

所以唯識學的成功,就是告訴你:你的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我們一個人做了錯事,會一錯再錯,因為你想要掌控這一切的人生,一種自我主宰的概念,這個概念害了你!所以唯識學的成功:它成功的把我們的病根找出來了。如果你不對治第七意識,你只是平常的持戒、布施、修善法,其實你生命的本質——這個水流是很難改變的。所以當我們考慮要把水流,從一種六道的水流轉成一種往生的水流,轉換成成佛的水流,你就必須要面對你的自我意識了,那就不是斷惡修善可以解決的問題了。因為你要斷除你惡念的相續,就必須把自我意識挑出來,面對它、處理它。

所以整個唯識學的修行,從初發心的資糧位到究竟位,都是在面對自我意識,因為它是病根。這個病根不斷,春風吹又生,你所有的修行到了來生,前功盡棄。因為它相續的力量沒有斷,你只是斷它的枝葉,它春天到的時候,它繼續會犯錯。也就是說我們輪迴到現在,我們也做了很多的善事,但是我們為什麼繼續輪迴呢?因為你沒有斷相續,所以這個唯識宗,它就把這個斷除生命的相續——所謂自我意識,把它當做一個修行的重點。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如何用心力改變自己的生命

《大乘起信論》說我們今天所對治的是無明、是妄想,而...

照見五蘊皆空

《西遊記》裡有一段情節,是大家都熟知的。 孫悟空的...

星雲大師:我要創造人生三百歲

有一則人生三十歲的故事,但貧僧並不相信這樣的傳說,...

為什麼愛到後來都是苦

愛情的真諦是自私的,我愛自己所以才愛你,你適合我所...

什麼是領受等流果

等流果是個人所領受的。有兩種:第一種,領受等流;第...

離開阿彌陀佛,難靠自力了生死

多生多劫我們負債負了眾生的命債、情債、這個錢債,這...

懺悔罪障要先明白罪業生起的因緣

所謂懺悔,當然主要的目的在於懺悔罪障。佛法的修行必...

劣勢也可以變為優勢

有的時候,人的劣勢未必就是劣勢,可能反而成了優勢。...

【大藏經】【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人在三界,出離要緊

《法華經。警喻品》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

念咒可以結手印嗎

問: 念咒可以結手印嗎?比如准提咒。 宏海法師答:...

用感恩的心來過日子

每天花一點時間想想應該感謝誰。感激與內心的平安是攜...

如何參究「念佛是誰」這個話頭

念佛審實公案者,單提一聲阿彌陀佛作話頭!就於提處,...

漢地寺院常見的佛事與疑問

供齋 第一個,供齋。所謂供齋,通俗地說就是你們拿錢請...

在家人從朝至暮的修行方法

一、修行功夫貴恆常 很多初發心的人來問:老和尚!弟...

下人不深,不得其真

今天講印祖的《竭誠方獲實益論》中的關於求取世間學問...

把吵嘴的勁頭拿來學佛

修行最重要是四個字:信、解、行、證。為什麼會信得不...

不要對佛的迷信

1、生活中有一種迷信是對佛的迷信, 世人凡事都想圖個...

修行起來為何很困難不容易成就

要如何修行?有幾個重要的觀點是我們應當要先認識的。...

佛法宇宙觀之劫與世界

在此之前,我們講過了這麼多的國土呀,界呀,道呀,今...

人們為什麼會懼怕死亡

人都害怕生病,害怕死亡,因此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願望...

自己要建立一個正知正見的防禦機製

問: 弟子曾向你求教山西某法師歪講《法華經》並為弟子...

目犍連-神通第一

佛陀最初的侍從 目前大部分寺院的大雄寶殿的中央,蓮...

有兩種念佛人最老實

念佛的生命,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講,需要法義的學習作為...

淨土這個法門最直捷、圓頓

佛陀施設教法,我們可以分成實法跟權法,好比我們今天...

【佛教詞典】識神

(雜語)識者識心,心法也,神者神魂也。無量壽經下曰...

【佛教詞典】見聞等法非是我體

【見聞等法非是我體】 p0645   顯揚十五卷十三頁云:...

【視頻】法華經(金色蓮花表演坊)

法華經(金色蓮花表演坊)

【視頻】濟群法師《從有限到無限》有聲書

濟群法師《從有限到無限》有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