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觀看電影、電視對修行的危害

2015/06/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觀看電影、電視對修行的危害

觀看電影、電視對修行的危害

凡夫定力有限,遇惡緣則易起邪念。溫光熹居士曾給印祖寫信發露懺悔自己在電影院心生淫念。印光大師慈悲為作開示:「汝自發露在重慶電影院起淫念信,已收到。人情如水,禮法如堤。男女授受不親,聖人預防人之因授受而或起染念也。欲握手,未握已有幾分淫念。彼跳舞者女人,著如羅如紗之衣,男女相抱十餘分鐘。及第三次則暗其燈,若不見其人者。此種情事,完全是禽獸行為。而通都大邑,大張旗幟,立跳舞學校、跳舞場。政府及教育家,皆不過問。其世道人心,尚可想及良善耶。宜努力斬斷此種不如法之情念。所謂去一分習染,得一分利益也。」(《復溫光熹居士書三》)

印祖在信中嚴厲呵斥跳舞情事,勉勵溫居士努力斬斷情念。試想,今之電影、電視畫面有多少比跳舞畫面更不堪入目的場景?修行人若每天都看那些卿卿我我、癡男怨女的畫面,心又怎會清淨?

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不想看電視還很難。公交車、地鐵、出租車上有電視,城市中心地標的上方巨大屏幕時時閃耀影像畫面。不出門能避開嗎?還是很難,就連高層小區裡的電梯都有電視。不管你是否喜歡,電視其實是無孔不入的,它從未遠離我們。

古大德有言:「寧在山中睡覺,不在都市辦道。」城市里並非不能修道,只是比在寂靜叢林要難得多。佛門中有一修行方式名曰「閉關」,閉關的好處在於可排除雜緣,讓眼根和耳根得到清淨。因此通過閉關念佛,心很容易得到安寧,跟平時散心念佛的效果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而電視節目的可怕就在於它對眼根和耳根的熏染是最厲害的,極易勾起我們的五欲,讓心難以歸一。

戒如冰雪 清淨眼根

《佛說梵網經》第三十三輕垢戒「邪業覺觀戒」云:「亦不得聽吹貝、鼓角、琴、瑟、箏、笛、箜篌、歌叫伎樂之聲。」

曾有菩薩戒居士向閩南佛學院講師本智法師請法:「受菩薩戒能否看電視?齋月能否看電視?」

本智法師慈悲答疑:「菩薩看到眾生的痛苦,應發心去利益他們。而菩薩需要通達佛法與世間法才能夠做到這些。如果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娛樂上,一是浪費時間,二是自己的修學不會提高。所以菩薩不歌舞倡伎,不看娛樂節目。齋月就是為讓佛弟子更好地清淨身口意三業。清除內心的污垢,培養與增長我們的慈悲與智慧。平時,在家居士大部分的時間都忙於工作、生活等內容。一年的三長齋月、其餘九個月的六齋日時間應用來專修佛法,以改變我們的思想與行為,讓我們具足佛陀的慈悲與智慧,可以更好地去利益眾生。」

聖嚴法師在《在家律學》之八關齋戒篇亦有相關開示:至於第六條「不著香華蔓,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以及第七條「不坐臥高廣大床」,目的也是為了間接地戒淫。

八關戒齋的重心,是為關閉眾生的生死之門。依佛法的觀點,淫為生死根本。遠離淫慾的助緣,便不會生起貪慾的煩惱。

近代高僧弘一法師曾在《改習慣》一文中提及眼目所觀對修行的熏染作用。其中有一條為:「不閱報。各地日報,社會新聞欄中,關於殺盜淫妄等事,記載最詳。而淫慾諸事,尤描摹盡致。雖無淫慾之人,常閱報紙,亦必受其熏染,此為現代世俗教育家所痛慨者。故學律諸道侶,近已自己發心不閱報紙。」

而今世風日下,五濁惡世的修行環境愈來愈惡劣。電影和電視熱潮的餘溫從未退卻,只不過是換了一種形式,被網絡和手機等新興媒體所替代。人們並非不看電視了,而是在電腦和手機上看,大家也並非不閱報了,而是在微信和微博上看。

以法自娛

電視有諸多功能,對大多數人而言還是以打發時間和娛樂為主。試著回顧一下,看電視真的是一種享受嗎?是一種純正的快樂嗎?其實不然。電視裡悲喜交織,即便我們知道那一切都是假的,還是會不免受之影響,勾起七情六慾。比如每部電視連續劇裡都有「好人」和「壞人」,這是劇情發展的必然設置。見到好人落難,壞人得勢,我們就容易義憤填膺。理智分析就可得知,沒有一部電視劇能讓人得到真正的快樂和歡喜。大多數人只是被這種大眾化、普及化的娛樂方式所洗腦,不知不覺讓它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於是電視節目順理成章成為了一種談資,在人們遇到熟人不知該說什麼的時候,這是最容易介入的話題。即便在單純的校園,學生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也離不開電視。電視極易麻痹人的心智,讓大家不知不覺就沉迷在一個虛幻的世界裡。那些年流行過的電視節目,哪一個和我們自己的生活有關?

經云:「伎樂聚會,當願眾生,以法自娛,了伎非實。」(《華嚴經·淨行品》)

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用在哪兒是看得到的。對於修行人來說,能夠專心辦道的時間實在是太有限。

你會利用時間修行嗎?當依妙蓮老和尚開示而行:「你把看電視、上下班、坐車、走路的時間拿來念佛,把看閑書的時間拿來看佛經,這樣修行就夠了,誰說無閑時?」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慧律法師《修行是享受,不是負擔》

對這世間的天地萬物,要先學放得下,修行不能有如下的...

做一個有修養的人

修養,是指一個人的品質,道德、氣質,對生命的領悟等...

抄寫佛經也是殊勝的修行法門

人世間的一切身、口、意諸般行止,都可以用來作修煉的...

要明心見性,首先要知道如何調心

我們在此打禪七,其目的就是希望通過靜坐的方式、調心...

淫慾之劍斬殺凡夫,可不戒哉

近年來,色情氾濫,青少年男女同胞,色情犯罪之事,時...

印光大師開示

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

嗔恨心的危害

許多人在遭遇不如意的對境時,例如別人做了自己不喜歡...

圖解手淫的危害

摘要: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面臨著道德和慾望的衝突。特別...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印光法師 人生世間,禍福吉...

關於僧人還俗問題三則

告青年苾芻(比丘)之還俗者 近年以事變紛乘,居各種地...

把福報留在法界將來好修行

要修行,不要求世俗樣樣都要。很多人念經,做功德很多...

控制心識的兩種力量

由此故知,定無實我,但有諸識,無始時來,前滅後生,...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原文】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制之若無,斯為聖人...

啞和尚悲心掘井除乾旱

安徽省有一個地方做採石磯(位在當塗縣西北),得名的...

一個人最害怕什麼

小和尚問老和尚:師父,一個人最害怕什麼? 你認為呢...

地藏菩薩名號的含義

地藏:梵語ksitigarbha,譯為地藏。地即土地,具有七...

初學者如何辨別邪師

問: 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作為佛法初學者當...

馬郎觀音的傳說

我們知道有一個觀世音菩薩像,畫的叫馬郎婦,這個畫像...

持名念佛是念四字,還是六字

持名念佛是念四字,還是六字?持名念佛,念四字阿彌陀...

六根互用的例子

這以下引出六個現實的例子來作證明。我們看下一段,舉...

如何對待別人的批評

貉稽曰:稽大不理於口。 孟子曰:無傷也,士憎茲多口。...

去助念應抓住哪些重點

問: 臨終人將往生時,同修去助念,應抓住哪幾點?最快...

食肉十過

法苑珠林卷九十二中,記載食肉有十種過失: 一、眾生...

大安法師:破除對身體的執著

這個身體的這種污穢、不淨。我們每天都跟四條毒蛇相處...

臨終時魔會化作佛來接引嗎

問: 有人說,臨終時常有魔會化作佛來接引念佛人,但...

【佛教詞典】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

全一卷。唐代義淨(635~713)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

【佛教詞典】展轉

(雜語)身體展張而移於他也。四卷楞伽一曰:展轉相因...

【視頻】《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承天禪寺唱誦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承天禪寺唱誦

【視頻】智海長老《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MP3

智海長老《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