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正法念處經卷第三十三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正法念處經卷第三十三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觀天品之十二(三十三天之九)

「爾時,天主釋迦提婆告天子曰:『此諸天子以放逸行,不如實知,不行正法。我為如是放逸天子,欲令離於憍慢放逸,示如是化。此諸天子既生厭離,其心調伏,我今說法必能信受。』時天帝釋見諸天子心調伏已,告諸天眾:『汝等諦聽,當為汝說。如此丈夫第一大力,形貌丑陋,能壞他人,難以為敵,非咒術力所能調伏,一切天眾無如之何。復有勝天過於汝等,亦不能遮,復況汝等色力減少,無自在力。是丈夫者,名閻羅使、名死時使,以煩惱業縛諸眾生,縛之而去,將至地獄、餓鬼、畜生。有八種法攝於一切生死眾生。何等為八?一者一切生者,皆歸於死;二者無有強健而不病惱;三者一切少壯皆歸衰老;四者具足財富,當有貧窮;五者皆由業故,有諸世間業之所得,隨順於業,隨所作業或善不善,如是如是得業果報;六者一切恩愛皆當別離,無有堅固;七者自作之業決定受報,無有他作我受其果,無有自作他受其報,一切諸法決定如是;八者世間放逸,無有安隱,必受苦果。是名八法。如是之法於世間中流轉生死,從因緣生。如是之法不可以力而觝捍之,非咒術力所能調伏。如是閻羅使者非力能敵,非咒術力之所能遮。生死之法,法皆如是,若人造惡,能加苦惱無量楚毒。諸天、阿修羅、人、龍、夜叉、毘舍遮等,如是閻羅使者皆能加害,令此眾生墮於地獄、餓鬼、畜生。』

「時諸天眾白帝釋言:『天王!我於如是閻羅使者不得自在。唯願天王以方便力,令我得脫閻羅使者,我當隨順天王之教。』

「爾時,天王釋迦提婆告諸天曰:『有大方便,若能修者不為閻羅使者所害。云何方便能得自在?謂斷一法;言一法者,謂斷放逸。復修二法,謂捨摩他、毘婆舍那。復斷三過,謂貪、瞋、癡。觀四聖諦:苦、集、滅、道。知五善護,謂五境界。復有六護,所謂六根。知七正智,謂七覺分。行八聖道,謂正見等。知九眾生居、知十業得果、知十一修、知十二入、知十三念隨順繫念、知十四禪善修其心、知十五法、知於十六阿那波那、知十七中陰有道相續輪轉行法、知十八界、知十九中有。知於欲界眾生所居有二十處,知其行業。如是知者,則得自在。若天若人能如是知,能斷三惡道,能生一切善法,攝諸善法。若天若人能斷惡道,死則不為閻羅使者之所怖畏。是故應捨放逸之行,放逸能斷一切善法,猶如怨家。放逸之人不得世樂及出世樂,放逸覆人猶如畜生,未睡如睡,不知應作及不應作、福德非福德、親友非親友、福田非福田、應說不應說,不知利益、不知損減、不知功德、不知過惡,是名初惡。一切無利、衰惱之根本也。應斷放逸,一切諸天皆行放逸,云何不為閻羅使者之所繫縛?』

「爾時,天主釋迦提婆而說頌曰:

「『若天人放逸,  樂行於非法,
  至於臨終時,  則見閻羅使。
  放逸如毒害,  智者所捨離,
  臨於命終時,  則無眾苦惱。
  放逸死受苦,  不放逸最樂,
  若欲求樂者,  常應離放逸。

「『諸天子!斷一法者,謂斷放逸,則有六種。何等為六?眼見色已,生放逸心,非如實見。或見好色、或見惡色,若黃若黑、若赤若白、若長若短、若方若圓。如是世間不如實知,以放逸故,亦復不知出世之法。以放逸意,雖復見色,不如實見,於己身色,不能正觀,不樂觀於四真諦法。於諸色中,不實見實,心放逸故,不能觀於世間之法及出世法。耳聞聲已,不知其義,或歌或語,若義、若非義,不解如是世間之義。若修多羅、若伽陀、若祇夜、若毘伽那、若憂陀那、若尼陀那、若毘多迦、若闍多迦、若毘佛略、若阿浮多達摩,聞如是法,不解其義。以放逸故,命終之時為閻羅使繫縛將去。復有放逸:既聞諸香,鼻即貪嗅,不知花香及以果香,不知如是世間之香先以燒香供養佈施。以放逸故,不知諸香。復以放逸,不知諸味:其所食味若甘若酢、若醎若苦、若辛若澹、若澁若滑不知差別。心放逸故,不知如是世間之味及以不知出世法味。以放逸故。復以放逸,不知身觸,不作身業,修治宅舍,不修作業、不作眾善,是人宅舍物不具足。不知世間所不應作,不知出世間所不應作,不近耆舊亦不恭敬禮拜問訊。以放逸故。

「『諸天子!復以放逸,不知心法,若善、不善、若無記。不知臨命終時,死杖所害,受大苦惱,為閻羅使自在將去。是故天子應斷一法,所謂放逸。修二法者:一者賒摩他;二者毘婆舍那。如是二法示涅槃道。賒摩他者,能斷生法及未生法,能令寂靜。毘婆舍那者,見心、見法二種身故,名毘婆舍那。如是二法以為善伴,能斷三過:若著欲者,教不淨觀;若瞋恚者,教慈心觀;若愚癡者,教以智慧。如是三法對治三法,令其不復起於放逸。若臨終時,不復畏於閻羅使者。云何四聖諦?四聖諦者,謂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諦者,苦有二種:一者身苦;二者心苦。集諦者,謂陰、界、入。滅諦者,所謂寂滅。道諦者,謂八聖道。是名四聖諦。善護五境界者,所謂色、聲、香、味、觸等。云何六護?所謂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於境界處善守護之。何等七法?謂七覺分,如人身份亦如城分,亦如眾分,是名菩提分。何等為七?謂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念覺分者有何等相?所謂念於有為過惡、念於實諦、念於涅槃寂滅之法,是名念覺分。擇法覺分有何等相?以智慧簡擇。云何簡擇?以如實相法簡擇此法,思惟其義,心念其義,念念不離。既思念已,復修精進,是名精進覺分。念此法已,希欲心生,念如是義,而生歡喜,是名喜覺分。復於此義,心思惟已,身法、心法如實調伏,柔軟輕樂,修行不亂,是名猗覺分。復於此義,心思惟已,緣於住心以攝其心,是名定覺分。復捨定意及以餘念,是名捨覺分。如此之法,若果、若智及斷煩惱,皆悉差別,其果亦別,上上轉勝,一緣而生,其用各異。如是天子!是名七覺分,若有念者,能捨放逸。

「『諸天子!云何八聖道能離放逸,怖畏未來,以求安樂、求涅槃道?正見聖諦如實見、正思惟聖諦、正語聖諦、正業聖諦、正命聖諦、正精進聖諦、正念聖諦、正定聖諦。云何正見?如實見相應義,是名正見。云何正思惟?如實見如實法自相、平等相,於如是法,心念種子,是名正思惟。云何正語?思惟四種口業,捨口四過,護持禁戒,是名正語。云何正業?捨於三種身不善業,護持禁戒,是名正業。云何正命?乃至失命,持戒不捨,是名正命。云何正精進?於如是義,其心憶念而起精進,是名正精進。云何正念?於如是法義,憶念思惟,不忘不失,是名正念。云何正定?於如是法義,以實念心,一心憶念,法定一相,是名正定。是名賢聖八聖道分,若能憶念則不畏於閻羅王使。復觀九種眾生居處。

「『諸天子!又觀十種大地之法。何等為十?一者受;二者想;三者思;四者觸;五者作意;六者欲;七者解脫;八者念;九者三昧;十者慧。是名十大地法,共心而生,各各異相。汝等當知!何等相?如是之法,一緣而生,猶如日光。如是之法,共心而生,有增減相應相。云何名想?知差別相應,故名為想。云何名思?意緣三種——善、不善、無記。復有三種,謂身、口、意。思所依止而無相貌。云何名觸?三種和合而生於觸,起三種受,故名為觸。天子當知!云何三觸生三種受?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云何名作意?攝取於法,故名作意。云何名欲?憶念所作,故名為欲。云何解脫?能辯了故。亦名為信,以能信故。亦名為力,以能持故。云何名念?若攀緣處,心不迷亂,是名為念。云何名三昧?若心一緣,是名三昧。云何名慧?分別觀法,是名為慧。

「『諸天子!復有十種煩惱大地,若有受行如此法者,臨命終時為閻羅使自在繫縛。何等為十?一者不信;二者懈怠;三者不念;四者亂心;五者愚癡;六者不善觀;七者邪見解脫;八者不調伏;九者無明;十者放逸。是名十法煩惱大地,染生有法,為閻羅王使者所縛之因緣也。諸天子!如我所說,云何十種不善大地?云何不信?不信解脫。若不信於解脫之法,故名不信。云何懈怠?捨離精進,故名懈怠。云何不念?以忘失法,故名不念。云何亂心?其心不正,故名亂心。云何愚癡?無方便心,故名愚癡。云何不善觀?不正觀察,思惟非法,不行正道,不淨見淨,故名不善觀。云何邪見?取顛倒法,堅著不捨,故名邪見。云何不調伏心?不寂靜故,名不調伏。云何無明?迷於三界,故名無明。云何放逸?不作善業,故名放逸。是名十種煩惱大地,甚可鄙惡。

「『諸天子!復有十種染地之法。何等為十?一者瞋;二者恨;三者不悔;四者堅;五者幻;六者諂曲;七者嫉妬;八者慳;九者憍慢;十者大慢。是名十種染地法也。何故名曰染地法耶?大地所攝,故名染地。云何名瞋?其心麁惡,故名為瞋。云何名恨?其心結縛,轉成怨結,故名為恨。云何不悔?樂作眾惡,作已歡喜,故名不悔。云何名堅?作諸惡業,執著不捨,是名為堅。云何名幻?誑眾生故,為十二入之所誑惑,故名為幻。天子當知!云何十二入?所謂內有眼耳鼻舌身意,是名內入;外有色聲香味觸法,是名外入。二種分別:一者相;二者自體大。所言相者:四大因緣而生眼識,是名為眼,當知耳鼻舌身意,分別境界各有自相。云何當知自體相耶?言自體者,名不顛倒。以五因緣而生眼識。何等為五?有眼、有色、有明、有空、有憶念故,眼識得生。耳則不爾,耳識之生,明闇俱知,不因於明。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意識於明,或時有用、或時不用。云何有用?云何不用?若眼識見色,意識決了,是名為用。云何或用或有不用?眼識觀色,若無光明則無所見,餘根所知,不因光明,是名識大。諸天子!復有四大因緣,各各相依。云何四大互共相依或增或減?眼增火大;鼻增地大;身增風大;舌增水大;耳增空大。此法增勝,耳中空界,意得取聲。是故當知,故有增減。復次觀入:何者近緣?何入遠緣?鼻舌及身如是三根,對觸乃知。眼之所見,非近非遠。耳之所聞,遠則不了,近則能知,內亦自聞。鼻之所聞,近則能知,內亦自了。如鼻內有病亦自聞臭,如耳中風聲亦皆自聞。如是識,二種所攝——眼識、意識。如是盡攝,譬如一火,隨然得名,或名木火,或名草火。一切諸識亦復如是,因於意識,各各差別。天子當知!如是諸入,既得知已,莫得放逸。不放逸行、不貪、不瞋、不癡,如是善人命終之時,不畏閻羅王使者所縛,不見可畏獄卒惡相,不見閻羅王惡境界也。不墮地獄、餓鬼、畜生,常受安樂乃至涅槃,成就無量歡喜安樂,不放逸故。

「『復次,天子!觀十二入無常苦空無我,觀其依止,因緣而生。如是觀已,離於放逸。觀眼識生,猶如幻法,空無所有,非堅非實,破壞之法。眼識滅已,而生耳識,空無所有,不堅破壞。如是觀內六入、外六入,或生或滅,鬪諍愛味,衰變無常,從因緣生。如實知之,如是見已,不貪於色。若見愛色,不生染著。不放逸者,諸天五欲尚不生貪,何況人欲。』

「爾時,釋迦天王而說頌曰:

「『迷惑於界入,  妨於涅槃道,
  以此放逸故,  失一切善法。
  若有三種過,  是大惡道使,
  癡為第一惡,  放逸故流轉。
  愚癡放逸行,  死常在手中,
  若有樂放逸,  一切盡破壞。
  若人過一法,  思惟於二法,
  知於三處相,  是人則受樂。
  若天福德盡,  放逸所破壞,
  墮落癡所誑,  無人能救護。
  一法常最勝,  能忍而修行,
  若與忍相應,  悲念諸眾生。
  命終怖畏時,  得如是大力,
  是故離放逸,  精進修諸行。
  若能捨無明,  當守護明智,
  以知明無明,  放逸不能壞。
  若人捨放逸,  決定得大利,
  如是不放逸,  則能自利益。
  放逸網自縛,  勤修則解脫,
  如是縛解相,  我今總略說。
  天子既已知,  若有行放逸,
  至於臨終時,  乃知其果報。』

「如是天帝釋廣說十二入相,調伏放逸諸天子等。若諸天子曾種善根,少行放逸,聞此法已,心自覺悟不復放逸,諸根淳熟皆能受行。若諸天子根未熟者,如破生癰,破捺之時,捺已洗治,無所利益,亦復如是。

「復次,帝釋天王從一漸增,次第說於十二入法。十二入相。已於諸天大眾之中作神通力,示希有事,次第令入,係心正念,覺因緣相,離於放逸,令其利益。見此變化,心生厭離。時天帝釋方便利益,為諸天眾廣說妙法。『諸天子!云何諂曲?心不正直,堅著生死,故名諂曲。云何名妬?於他熱惱,故名為妬。云何名慳?懼己物盡而生貪惜,故名慳。是名三界染地之法,分別則有,三界所攝。瞋、恨、慳、妬、幻,欲界所繫,諂曲一法遍於欲界及於梵天,憍慢、大慢遍於三界。諸天子!是名十種不善大地法也。復有十種善大地法。何等為十?所謂不貪、不癡、有慚、有愧、有信、調伏、不放逸精進、捨離、不生侵惱。是名十種善大地法,如是十法,各各異相。謂不貪者,一切善法之根本也,猶如樑柱。不癡善根亦復如是。慚者自守正直。愧者愧於他人。信者於一切法,其心清淨。調伏者,身心調善離於惡法,依清涼法。不放逸者,勤修善法。捨者,於作不作因緣之中,其心捨離。不侵惱者,不惱眾生。是名十種善法大地。若有心念如是法者,於命終時不畏死怖,不畏閻羅使者所縛。何以故?攝善法故。如向所說心心數法、善大地法、染大地法。自相總說,是名十法。

「『復次,諸天子!云何名為修十一法?若有比丘觀於自身,自見其身,不愛不迷,心不堅著,是名初修。

「『復次,諸天子!若有比丘先受所欲毀訾,不味不著不念,生厭離心,是則名曰第二修也。

「『復次,諸天子!若有比丘常不放逸,不著境界,盡諸結使,是名修於不放逸行。是則名曰第三修也。

「『復次,諸天子!若有比丘憶念善法、修行善法。「如是善法能生樂報,樂因樂緣,如是樂報。我當受之,斷不善法。」是則名曰第四修也。

「『復次,諸天子!修行樂受生。受有何力,云何而生?何因何緣?云何因緣?云何而生?如是受生,莫為妨礙。如實觀受,不堅不實,空無所有。是則名曰第五修也。

「『復次,諸天子!若有比丘修行一切諸行無常、苦空無我、無所有,互相因緣而得有生,非一力生。如是修行。如是修已,心不愛樂,是則名曰第六修也。

「『復次,諸天子!若有比丘作如是念:「我生善念、生善因緣。」既生此念,異念所壞。「我今所緣,生滅不善之念,壞我善念,妨我善法。」如是常念所緣,是則名曰第七修也。

「『復次,諸天子!若有比丘修第八行法相、平等相、住自相,法不顛倒,一切諸法,性無垢故。如是比丘復自觀察:「我既有生,畢定當死。有為之法,無非三相。」如是修行,一切諸法皆悉無常,是則名曰第八修也。

「『復次,諸天子!云何名為第九修耶?三煩惱根,三種對治。所謂貪慾、瞋恚、愚癡。貪慾之人,教不淨觀;瞋恚之人,教以慈心;愚癡之人,教觀因緣。是名對治。如是修觀,心常思念,是則名曰第九修也。

「『復次,諸天子!云何名為第十修耶?念佛功德,安樂世間,是故修行利益自身,是則名曰第十修也。

「『復次,諸天子!云何名為第十一修?從他次第聞無常法,念念不住,從於處胎,生滅不住,如始處胎、童子、少年乃至老時。如是比丘及餘修習,既修習已,臨命終時,不畏閻羅王使者,自在所持,不見丑惡怖畏之相。是則名曰十一修也。

「『復次,諸天子!云何名為十三繫念善修利益安樂乃至涅槃?何等十三?念不放逸、念生住滅、念不散亂,如是念已,若見好色、若見惡色、若見女人,觀其身內膿血不淨之所住處,大小便利不淨之處。如是繫念令不散亂。若入城邑聚落乞求,行色境界不應行處,若不繫念則着色欲。以是因緣,係心不散,是名第一一心繫念也。

「『復次,第二繫念:思惟觀外境界可愛園林及蓮華池、可愛河泉遊戲之處,見已作如是念:「如是可愛遊戲之處,以愚癡心而生貪著,必當衰壞。樹葉萎黃,失其本相,彫零墮落,狀似枯死,蔭影希踈。如是有為,一切無常,空無所有,何況愛法。」如是作心繫念,作是念已,心不貪著內外境界,魔不能亂。是名第二一心繫念。

「『復次,第三一心繫念利益安樂。云何繫念?緣何等法?若食若眠曾見美色,念不分別,心不繫念,作如是念:「愚癡凡夫,諸根貪著不知厭足。」如是繫念,是名第三一心繫念。

「『復次,第四一心繫念:隨何等處得供養利——衣服床褥、臥具醫藥,心不歡喜,不喜不樂。何以故?供養之利,利養瘡深,割皮壞肉,壞肉斷筋,斷筋破骨,破骨傷髓。利養因緣能壞善法亦復如是。是名第四一心繫念。

「『復次,第五一心繫念:若游城邑聚落村營,不住城邑。若有眾人往至其所,不與多言、不樂多語。何以故?若人遊行城邑聚落,心則散亂不能自利。如是一心繫念,如實觀之,是名第五一心繫念。

「『復次,第六一心繫念:見如是過於塚間樹下、若草[卄/積]邊、若山澗邊、若住空捨,無所愛著亦無親愛,不親近他,善法增長得自利益,遠避眾人。是名第六一心繫念。

「『復次,第七一心繫念:聞說天報,心不愛樂,而生厭離。樂聞說於地獄苦果,其心無厭,作如是念:「天退衰沒,為閻羅使自在將去。我今不復作地獄業,亦不隨喜。見有作者,教令捨離。」如是比丘聞天不喜,聞地獄苦不生怖畏,離憂離喜,常念善法,是名第七一心繫念。

「『復次,第八一心繫念。「我起善念,捨不善法,悉令盡壞,離於餘氣,生餘善法。繫念善法,若不善念妨於善念,我已斷不善念。」如是攀緣,想念次第之數,一心繫念,調伏其心。是人能於洄澓湧波怨家之心,令住境界。是名第八一心繫念。

「『復次,第九一心繫念:念佛功德、念敬重法、念敬信師,隨善師行,正意修行,直視一尋,利益一切眾生,心念度脫。如是繫念,得果不空乃至涅槃,是名第九一心繫念。

「『復次,第十一心繫念:善修正行,如有四種大怖畏至,謂衰、老、病、死。怖畏死怨,不憙憶念,見四種法,流動無常於壽命安隱、少壯具足。如是四種,如前所說,常有怖畏。如是修無常想,不樂五欲,不為愛怒之所使也。常行正念,則能碎於煩惱大山。是名第十一心繫念。

「『復次,第十一一心繫念:不生分別,此是精進,此是懈怠。若生是念,則自毀傷。不惱他人,其心清淨,繫念調伏,不惱眾生。是名第十一一心繫念。

「『復次,第十二一心繫念:常聽正法,聞已受持,既受持已,堅持不忘。是人知於善法及不善法,如是之人,如大闇中大燈明也。善不善法於佛法中,皆能了知,猶如明燈,是名一心繫念。如是一心繫念,不為愛怒、不為魔使,是名第十二一心繫念。

「『復次,第十三一心繫念:念身受心,念如是處,知於自相,正心繫念,離放逸行。既不放逸,不為閻羅使者自在將去。以自在故,不失憶念,無非時行,不行非處、不行惡境,一切繫念。是名第十三一心繫念。

「『復次,諸天子有十四種善修其心,善調伏心、善清淨心,離於放逸。何等十四?一者知足;二者精進;三者寂靜;四者親近善師;五者離惡知識;六者修習佛法;七者善觀修習;八者捨於憍慢;九者信於因果,法及非法;十者念於善欲;十一者不觀女色;十二者不近親族;十三者正住一切境界;十四者畏於生死。是名十四法善修其心。以此因緣,調伏其心,臨命終時,不畏惡道閻羅獄卒,不開惡道門,不斷正法,不為閻羅使者之所繫縛,隨意將去。不作惡業,能得一切善法者,所謂善調伏心,令修善業,能將眾生至人天中,開涅槃門,後得涅槃。是故,諸天子!汝等應善調伏其心。心調伏故,尚不見於閻羅使者,何況將去。』

「時天帝釋為諸天眾說惡道畏,見閻羅王使者怖畏。『我已如是一一漸增,次第為汝說十四法,今當為汝說十五法。如我往昔從佛所聞,我今當說。何等十五?若出家沙門毀於法式,亦令他作。被袈裟法,所著袈裟令他愛慾,樂好袈裟以自莊嚴,其音麁惡猶如驢聲,細步徐行端嚴威儀,為愛慾故,莊嚴其身。如是沙門不勤精進,樂見女人,憍慢自大,其心輕躁,欲心放逸。是故所著衣服為遮寒熱,才得覆身,不生貪著、不為愛著。放逸所誑,臨命終時,不生悔心,是名初法。

「『復次,諸天子!云何沙門知第二法,知於知足?持何等戒?出家修行或修智慧,既自知已,於施主所施臥具醫藥,知足受畜,相應受施、如法受施。如是受施,不妨出家沙門之法,是名知於第二法也。

「『復次,諸天子!云何沙門知第三法?不以貪心念於臥具。若聚落城邑非功德處,為飲食衣服故,捨離阿蘭若處,入於聚落城邑,妨修善法,失於知足。沙門法中第一勝者,所謂知足及不放逸。若人樂貪,不樂知足,為貪所誑,害於善法。如是之人猶如癡狗,還自食吐。是名沙門第三法也。

「『復次,諸天子!云何沙門知第四法?所讀經典,不言多讀,恐於施主多設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恐其難消,妨出家法。非我所應,自知止足。是名沙門知第四法。復有第四少欲之法:若有比丘少欲知足,於何等法不放逸行?如是沙門,或為僧使、或為病人至施主家乞求財物,於施主家若飲一水,妨於善法,唐勞行使,虛作勤勞而無福德。何以故?以貪味故,至施主家,令諸施主心生輕賤。如是比丘非自利益,不利病人,非利眾僧,此是第一輕慢因緣。所謂至檀越家貪於食味、輕躁、不正語,此三種法,世間、出世間之所輕賤。是故知足不放逸行,捨於此法。是名沙門第四法也。

「『復次,諸天子!云何知第五法?少欲知足,依止乞食,受出家法,唯受一食,不舉宿食。若舉宿食,心則貪著,不樂禪誦,貪著食味,恐後不得。如是少貪,妨沙門法,何況比丘多貪供養。若畜此法,為於愛網堅牢繫縛。是名沙門第五法也。

「『復次,諸天子!云何沙門知第六法?若有沙門大姓出家,少欲知足。「我既出家已,不自說言:『我是某甲大姓出家。』」亦教弟子不令宣說,若受法弟子、若出家弟子教令不說。恐諸施主多設供養臥具衣服、飲食醫藥。「若我受取,妨於善法;若我不受,壞弟子心,若生瞋恚,妨其善法,於未來世得不饒益。」如是之人知足受施,不為愛攝,心不散亂,於正法中生正念心,樂於林中修學禪觀,觀身循身觀,觀心循心觀,觀受循受觀,觀法循法觀。如是比丘於有為獄則能超越,以行少欲知足行故。是名沙門第六法也。

「『復次,諸天子!云何沙門知第七法?少欲知足,畏大利養。舍利養已,知何等法?若有比丘多有知識,樂多事務、樂多弟子、多利供養,貪樂請食,數見親舊。如是比丘修行之人,不應與之共為行伴至聚落中。何故不得與其相隨?恐放逸故。如是比丘樂於利養,眾人所知,同處行故,亦謂此人多貪無厭。以供養故,敬重其人,二俱妨礙。若多事比丘受他利養,若此行人不受其物,令多事者其心忿恚,言此比丘諂曲不實,誑於聚落諸施主等,謂是比丘內心貪濁。以是因緣,令他見者內自毀傷。是故少欲知足比丘不應與彼多事比丘同止共住、行來出入,以生過故。是名沙門第七法也。

「『復次,諸天子!云何沙門知第八法?少欲比丘怖畏生死,遠於利養,常念一心。云何知法?若在家時,種種技術,既出家已,不復自說。所謂醫方工巧、伎樂刀矟,如是種種技術,不自談說。何以故?恐諸施主知我技術,多致供養,妨沙門法。或以如是世俗技術,心樂習行,毀壞善法,不得一心、不得禪定,心不清淨,妨沙門法,自利利他亦皆損減,不能利益調伏弟子。是故應捨不說技術,是名沙門第八法也。

「『復次,諸天子!云何沙門知第九法?少欲比丘智慧之人,遠離供養。見塔寺中,若城邑內、若聚落中、若近聚落、若柵邑中、若近柵邑見有僧寺。若有眾多破戒比丘多欲無厭,多畜飲食,食不淨食,飲酒放逸,治生販賣不淨之物,出入財產,親近俗人以為知識,不樂住寺,多樂住於施主之家。少欲比丘不應與此多欲比丘共住一寺。若有欲得寂靜之心,欲離魔縛,不應住於如是之處。何以故?恐城中人、若聚落人、柵邑中人知諸比丘破戒行惡,謂我一人持戒第一,多施供養。「若我受此供養之物,不名少欲。若我不受如是利養,眾人嫌恨,亦令多人瞋恨施主何故以物乃施一人,不施多人?」知此過已,少欲比丘不應共於不淨比丘同處而住,是名沙門第九法也。

「『復次,諸天子!云何沙門知第十法?若有比丘得世俗通,能示異相,少欲比丘不應宣說。何以故?恐諸聞者謂我當是阿羅漢人,多設供養,妨沙門法,或失神通,壞少欲法。是名沙門第十法也。

「『復次,諸天子!云何沙門知第十一法?若有比丘持佛舍利,從城至城,從村至村,從邑至邑,從鄉至鄉,以實神力示於世間。如是舍利是大福田,當設供養。如是比丘少聞無智,稱美讚歎少欲比丘,言此比丘多聞智慧,能為汝等演說正法。施主聞已,敬重舍利及多聞比丘,廣設供養。若此比丘受此供養,非少欲法。少欲比丘不應與此遊行比丘共行共住。何以故?諸施主等見此比丘不持禁戒,謂少欲者亦破禁戒。是故不應與破戒者行住坐臥,恐閻羅使獄卒縛故,恐放逸故。是名沙門第十一法也。

「『復次,諸天子!云何沙門知第十二法?受乞食法,頭陀功德。無知識處遊行乞食,不行放逸,捨於著味,是名沙門第十二法也。

「『復次,諸天子!云何沙門知第十三法?知足比丘受糞掃衣,知足受衣,畜陳故衣,於物知足,是名沙門第十三法也。

「『復次,諸天子!云何沙門少欲比丘知第十四法?知足比丘能破魔眾,是名沙門第十四法也。

「『復次,諸天子!云何沙門知第十五法?少欲比丘獨行無侶,捨惡知識,摧破無始煩惱堅山。如是知足得第一樂,臨命終時則不為於閻羅使者自在所縛,不見丑惡大怖畏相,心不怖畏。』

「爾時,釋迦天王即說偈言:

「『少欲知足法,  出家應修行,
  如是持戒人,  則近涅槃道。
  所作不悕望,  勤求涅槃道,
  不為魔境縛,  不至魔境界。
  若人常修行,  不生悕望心,
  修行勤精進,  則無有眾苦。
  念已作怖畏,  思惟於現在,
  亦知於未來,  則脫煩惱縛。
  常樂不放逸,  畏於不信法,
  修無垢淨智,  則近涅槃住。
  諸天受快樂,  猶起放逸行,
  何況愚癡人,  為放逸所使!
  若人行放逸,  是為已死人;
  若不放逸行,  常住智慧人。
  放逸懈怠心,  精勤能斷除;
  放逸眾苦本,  捨之如棄死。』

「如是釋迦天王為諸天眾化閻羅使怖諸天子,為之說法。爾時,帝釋知諸天子於正法中心生信樂,見閻羅使漸欲消滅。既見此事,復往詣於釋迦天王,復有諸天恐怖隱藏於園林中,一切皆往詣帝釋所。爾時,帝釋知此諸天心之所念,隨諸天眾心漸清淨,漸漸滅化。

正法念處經卷第三十三

 

上篇:正法念處經

下篇:妙法聖念處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佛說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

佛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 失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

佛說未曾有因緣經

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卷上 蕭齊沙門釋曇景譯 如是我聞:...

佛說腹中女聽經

佛說腹中女聽經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佛在羅閱祇,與...

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

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

說罪要行法

說罪要行法 唐三藏法師義淨撰 每於半月月盡憶所犯罪。...

菩薩念佛三昧經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譯 序品第一...

蓮邦詩選

蓮邦詩選序 經云。清泰國土。寶樹珠網。德水珍禽。常...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註音版】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十不二門

十不二門 唐荊溪尊者湛然述 然此跡門,談其因果及以自...

佛說月上女經

佛說月上女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法師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佛說四願經

佛說四願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拘...

【佛教詞典】於闍羅

(植物)木名。譯曰好。翻梵語九曰:於闍羅應雲那闍羅...

【佛教詞典】羯磨陀那

(職位)Karmadāna,舊稱維那。譯曰授事。寺役名。求...

菩薩如何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

般若的空性,並不破斥緣起法的因果

般若的空性當中,也並不破斥緣起法的因果。談因果是從...

拯饑救溺福綿長,驕橫欺人遭惡報

古語云: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惡者天報之以禍,福禍無...

佛教有哪些佛事

在寺院中所舉行的佛事,要以水陸法會為最盛大,以焰口...

【佛學漫畫】龍樹菩薩

這位大乘佛教的先驅,一生著作豐碩,經典絕倫。中觀派...

善良的美麗

有一種美麗,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需要我們用心來感...

日常所有的障礙,都當做臨終模擬考

我覺得,一個人到了五十五歲,你日常生活就是一個戰場...

圓因法師《蓮池警策》

蓮池警策序 末法時代,去聖日遙,佛法式微,邪師說法...

從小養成的行為舉止會影響未來的命運

從小養成得體的行為舉止,對一個人而言至關重要,因為...

對所有的人一視同仁

一個國王和他的朝臣們在一次冬季的狩獵中迷了路,走到...

親人是「冤家」還是「眷屬」

小的時候在老家,我們那裡有個順口溜:土地是枷鎖,兒...

【佛學漫畫】玄奘大師

玄奘大師...

【視頻】《佛說出家功德經、佛說五大施經、佛說佈施經》男聲讀誦

《佛說出家功德經、佛說五大施經、佛說佈施經》男聲讀誦

【視頻】晚課(開成禪寺)

晚課(開成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