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正法念處經卷第三十七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正法念處經卷第三十七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觀天品之十六(夜摩天之二)

「『「爾時,世尊知彼調伏心淳熟已,即令聲聞以天眼力而調伏之。爾時聲聞告樂見言:『樂見當知!此佛世尊,並諸天、人、魔及沙門、若婆羅門,一切世間諸天及人、阿修羅師。此佛世尊一切悉知、一切悉見,常為一切世間說法,初中後善,義善語善,獨法具足鮮白清淨,說出世法寂靜,乃至到於涅槃。所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色滅道。」今者為汝夜摩天眾說法故來,利益安樂饒益故來。』

「『「時,彼樂見夜摩天王於聲聞所,如是聞已,喚言:『大仙!我今往至佛世尊所,不知云何供養世尊?我於今者,不解儀式,云何供養?』時彼聲聞聞已答言:『樂見天王來近世尊。』樂見聞已,舍冠莊嚴,心善調伏,寂靜諸根,一心正念,整服左肩,右膝著地,頭面敬禮,合掌向佛。一切天眾皆從聲聞如是聞已,舍莊嚴具,一心正念,寂靜諸根,一切皆詣坐蓮花台。如來世尊諸聲聞眾之所圍遶,如月悉為眾星所遶,又亦如彼須彌山王眾山圍遶,又亦如海為諸大河之所圍遶。如轉輪王八萬四千小王圍遶,又亦如日光明圍遶,諸聲聞眾如是圍遶。如來世尊,第一勝妙不可稱量威德光明,於大蓮花台上而坐。

「『「爾時,樂見夜摩天王身著法衣,整服一廂,合掌向佛,正住一面。世尊告言:『令汝今者舍離放逸。』爾時,樂見一處坐已,彼迦那迦牟尼世尊即出勇勝不畏音聲——一切夜摩皆悉遍滿——告言:『樂見!我今說法,初中後善,義善語善,獨法具足鮮白梵行,如是而說。汝今諦聽,正念善思,我於今者,善為汝說。』時,樂見言:『如是,世尊!願樂欲聞。』

「『「爾時,世尊為樂見等天眾說言:『有九種因能生放逸,於彼放逸樂行多作,能壞世間愚癡凡夫,身壞命終墮於惡道——地獄、餓鬼、畜生之中。以生因緣,受大苦惱,生死繫縛,不得涅槃安隱之樂,不得利益。何等九因?一者所謂樂於放逸,行於放逸,常行放逸,不近聖人,不能調攝身口意業,不攝根行,不能自正身口意等,而令行於不善境界,常喜樂聞不善之法,而不樂於佛之正法。此是放逸行之初因,能生放逸。若放逸行,愚癡眾生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以身口意不善行故,身口意等不善之業和集。癡人放逸所誑,身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在地獄、餓鬼、畜生。若舍放逸,是善丈夫,常舍放逸。若求善者,應舍放逸。此是初因能生放逸。

「『「『復次,樂見!復有第二放逸行因,能生放逸,起放逸已,能壞善根,所謂舉動心不審諦。彼眼見已,則生分別,數數如是憶念思惟,樂於彼色,更不異緣。常如是作不善之行,非是善念,心意錯亂。彼放逸者以放逸故,身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此是第二放逸行因,能生放逸。

「『「『復有第三放逸行因,能生放逸,所謂不實未見未聞,本未曾有,唯有心念,心生分別,或依止欲或依止癡。彼如是念、如是思惟,心常緣彼、心常念彼,第一之法不善思惟,以自亂心。此是第三放逸行因,能生放逸,縛諸眾生,能誑眾生,令身口意行不善行,身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

「『「『復有第四放逸行因,能生放逸,能令一切放逸眾生,身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如是,樂見!何者第四放逸之因?所謂恆常樂見婦女,樂見莊嚴不實之色,於不實色,心生愛樂;見其歌舞,心生分別,彼則心歡。如是分別身口意等,非作善業。彼放逸者,身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此是第四放逸行因,能生放逸。復有第四放逸行因,能生放逸,所謂憙樂種種園林,樂蓮花池或樂種種諸花樹林,見已心樂,在中戲樂、在中遊行,不念善事、不正心意。彼行放逸,放逸所誑,身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此是第四放逸行因,能生放逸。

「『「『復有第五放逸行因,能生放逸。如是,樂見!近惡知識,與共和合,毀破淨戒,行於惡行,不善思惟,造作惡行。如是眾生近惡知識,行放逸行,身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此是第五放逸行因,能生放逸。復次,樂見!復有第五放逸行因,能生放逸。所謂眾生無量種行、無量種意,無決定意造作善業。如是眾生無一定業,如是眾生不定作業,一切作業悉皆散失。於世間業、出世間業,彼一切業不究竟作,不能佈施、不作福業,非善思惟,以放逸過,是故犯戒。身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此是第五放逸行因,能生放逸。

「『「『復有第六放逸行因,能生放逸。所謂眾生舍離正法、舍離聖諦,乃至舍離八聖道分,有所行作,不善觀察。如是,樂見!如是眾生以放逸行亂其心故,身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此是第六放逸行因,能生放逸。

「『「『復有第七放逸行因,能生放逸,所謂貪味。何處何處著彼諸味,彼處彼處心樂常念,隨彼心作。如是眾生更無異念,不作善業、不持正戒,心常樂他請喚與食,常貪味故,為味所誑。不作善業,於苦、無常、空、無我等,此四種中一亦不念,唯念不善顛倒之法,一切所作非自利益。如是眾生身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此是第七放逸行因,能生放逸。

「『「『如是,樂見!復有第八放逸行因,能生放逸。所謂眾生若得種種無量樂已,於彼樂事喜樂貪著,謂常不動、謂常安隱、謂不破壞。彼常憶念如是之樂,身口意業常行不善,不知應作及不應作,不知是法、不知非法,不覺不知破壞苦惱,不念地獄、餓鬼、畜生無量百千分別苦惱。一切不念,不應念者而便念之。如是不念死滅之法,一切世間生死之中,死能作亂而不知念。如是眾生為樂所誑,如是惡貪著樂眾生,後時死至,爾乃生悔,悔火自燒,身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此是第八放逸行因,能生放逸。

「『「『如是,樂見!復有第九放逸行因,能生放逸。所謂種種樂樂之心。天人之中為愛所誑,不知歸依佛法眾僧,不持禁戒、不聽佛法、不住聖律;所應作法而不知作,而常憙聞不應作法;不入正法,而心不畏未來世罪,不見後世死後之苦,失自利益,怨心所誑。身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此是第九放逸行因,能生放逸。

「『「『樂見當知!此之富樂,非常、非恆、非不破壞。如是,樂見!夜摩天王過去無量於此已退,彼何處去?彼自業果成就故爾,彼以善業、不善業羂所繫縛故,輪轉生死。以善業故,生天人中;不善業故,生於地獄、餓鬼、畜生。是故,樂見!若有欲得人身之者,莫行放逸。何以故?身命無常,富樂亦爾,當如是念,勿放逸行。何以故?多有無量百千天眾以放逸行,是故退墮。如是勿行放逸之道。愚癡之者行於此道,非善男子。一切生者,必定歸死,死在現前,老亦如是,病亦如是,愛離亦爾,善不善業、富樂亦爾。如是一切不饒益過,常隨不離一切眾生。』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放逸之毒樹,  三枝住在上,
    謂老病死物,  常在其上住。
    老等不能惱,  丈夫善行者,
    若不放逸行,  彼行涅槃道。
    不放逸大斧,  常能斫諸過,
    彼解脫過故,  得無上之樂。
    若放逸受樂,  彼樂常怖畏,
    若離彼放逸,  彼樂常不退。
    如是百百倒,  放逸之所誑,
    以未覺知故,  今猶有不離。
    四種顛倒見,  住在放逸上,
    舍離放逸故,  則失世間怨。
    此無量分別,  無量怖畏逼,
    生死轉行苦,  皆由彼放逸。
    若離一放逸,  則得樂不退,
    一切無漏法,  放逸故能失。
    天中不放逸,  上上而轉行。
    何放逸癡天,  不能得解脫?
    彼此善思惟,  種種分別已,
    如自利益作,  後時則不悔。
    若天若受樂,  若其餘少法,
    此有為相法,  應知皆無常。
    若法有為數,  彼畢竟失滅,
    後時必破壞,  常受諸苦惱。
    若有憶念樂,  放逸所壞者,
    彼於離散時,  則多受苦惱。』

「『「彼佛世尊如是如是無量分別種種調御樂見天王。如是因緣,於一切法皆不障礙。一切知見天眾圍遶,種種調御,令彼諸天舍離放逸。若有諸天被放逸縛,不得自在乃至退時。夜摩天王二萬天眾,從佛世尊聞正法已,一切皆得須陀洹果。

「『「爾時,世尊如是思念:『我所應作,如是作已,更何所作而利益他?』爾時,世尊見未來世,如是思量更何所作,如未來世利益安樂苦惱眾生。世尊如是又復於彼大蓮花內——神通所化,更作如是天妙神通與天一種住而不滅,令有飛鳥,復為說偈。以彼如是天神通力調伏天已,作如是言:『如未來世,樂見天王於彼退已,復有天王,其王名曰牟修樓陀夜摩天王,未來當生,行放逸行。當於彼時有善眾生,彼於一時出遊戲處滑高山中。徐上彼山,上彼山已,次復上彼大蓮花已,亦坐如是蓮花台上。彼大蓮花是我所化。彼天見已,生希有心而入其中,入彼種種甚可愛樂大蓮花中。復從彼出,向他天說。彼時舊天於前次第先曾聞來,亦復向彼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如是而說。當於爾時,牟修樓陀夜摩天王既得聞已,信佛世尊,信彼佛法——善根種子,於是乃至得到涅槃。彼天如是信心生已,不久時聞釋迦牟尼如來出世。如是彼處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及於釋迦牟尼佛所,得聞正法。牟修樓陀夜摩天王次第傳聞,於舊天邊如是傳聞,如是一切如所聞事,如是一切皆悉具有。』如汝今見大蓮花中希有之事,我於今者如是為說。又復釋迦牟尼世尊於今出在閻浮提中,為眾說法,汝今應當到彼聽法。如彼過去名迦那迦牟尼如來世尊所說,汝如是得,必定無疑,必得解脫。」』

「爾時,彼名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從宿舊天如是聞已,心生歡喜,生敬重心。『過去久遠名迦那迦牟尼佛說,次第傳來,我今得聞。以如是故,我心歡喜,心得清淨。以於舊天得傳聞已,故生歡喜心得清淨,何況現見釋迦牟尼如來世尊,從佛聞法。』爾時,彼天如是念已,八萬天子相與共向波羅柰國,見佛世尊無比之色,以三十七菩提分法莊嚴其身,猶如金山,威德焰然。一切眾生皆蒙利益,一切皆見無量百千眷屬圍遶而為說法,四諦相應。

「爾時,彼名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八萬天眾共至佛所。到佛所已,頭頂禮足,爾時佛告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喚言:『善來!牟修樓陀!汝已曾聞名迦那迦牟尼佛法修多羅說,如是聞已,來到此處。』

「爾時,彼名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如是念曰:『佛一切智、極微細智、無障礙智,如我過去天中之事盡皆解知。』牟修樓陀念已心喜,八萬天眾一切皆共更禮世尊。禮世尊已,住在一面。

「爾時世尊如是告言:『牟修樓陀!我於今者,為汝說法,初中後善,義善語善,獨法具足鮮白清淨。此法門者,名天乘樂,汝當諦聽,善思念之,我為汝說。』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受教而言:『如是,世尊!我今樂聞。』

「爾時,世尊如是說言:『何者法門名天乘樂?此有十二。牟修樓陀!何等名為十二天道?若善男子住彼道者,彼正丈夫能上天道,猶如世間著官道者,則得入城,離於怖畏、離於疑慮。如是不壞身口意等,行十二道,則得至天,如是丈夫入於天中。何等十二?一名實道。若著彼道,得到天上。牟修樓陀!彼實道者有五功德。何等為五?一者實語,實說丈夫一切人信。二者不壞,常一切時無人能壞。三者清淨,常一切時名色清淨。四者可重,常一切時天所貴重。五者上生,身壞命終生於天上。此有偈言:

「『「實語常調御,  恆為天供養,
   一切世間愛,  後時得生天。」

「『牟修樓陀!此初天道。牟修樓陀!何者復為第二天道,而著彼道得到天上?所謂佈施清淨無垢,不破、不壞、不悕果報。如是熏思,此則名為第二天道,此善業人得至天中。此第二道有三功德。所謂三者:一切人愛;常自熏思,心生歡喜;身壞命終生於天上。此第二道至天世間。此有偈言:

「『「佈施人所愛,  亦復增長恩,
   後時生天富,  佈施果如是。」

「『牟修樓陀!何者復是第三天道,而著彼道得到天上?所謂忍辱。能忍之人有五功德,所謂五者:不諍、不懟,此初功德;一切無能偷盜其物,此二功德;一切人愛,此三功德;多有悲心,此四功德;身壞命終得生善道天世界中,此五功德。此有偈言:

「『「忍辱相應行,  悲心亦不怖,
   一切人所愛,  身壞得生天。」

「『牟修樓陀!何者復是第四天道,而著彼道得到天上?所謂美語。牟修樓陀!如是美語有六功德:一者一切人愛;二者無怖畏處;三者面常清淨;四者得善名稱;五者行則不慮;六者身壞命終生於天上。牟修樓陀!此是美語六種功德。此有偈言:

「『「一切人所愛,  增長善名稱,
   普面甚端嚴,  身壞則生天。」

「『牟修樓陀!何者復是第五天道,而著彼道得到天上?所謂憐愍一切眾生。此善男子乃至終得到於涅槃,我說彼人無等功德。此有偈言:

「『「於一切眾生,  悲心如父母,
   彼人憐愍寶,  常在心中住。」

「『牟修樓陀!何者復是第六天道,而著彼道得到天上?所謂正心。正心之者,能作善業;善思惟者,善語言說。總略說此正心功德。此有偈言:

「『「若善正心者,  常順法觀察,
   不為過所使,  如日光除闇。」

「『牟修樓陀!凡為一切法之根本,謂善正心。牟修樓陀!何者復是第七天道,而著彼道得到天上?所謂正見。正見丈夫能到涅槃,何況於天。彼若少有身口意業,一切如是利益眾生,得生天中乃至涅槃。此有偈言:

「『「唯正見為勝,  隨何人有心,
   俗人亦如是,  得脫生死縛。」

「『牟修樓陀!何者復是第八天道,而著彼道得到天上?所謂遠離不善知識,無三種過,善人不舍,為同戒故。諸惡因緣一切不生,餘勝大過亦更不得。此有偈言:

「『「近惡知識者,  彼則不得樂;
   近惡知識已,  廣得不饒益。」

「『牟修樓陀!何者復是第九天道,而著彼道得到天上?謂聞正法。略說聞法攝七功德:一者得聞未聞異法;二者所聞堅固不失;三者舍離一切惡業;四者諸聖之所樂見;五者深心信敬如來;六者則得增長壽命;七者身壞命終生天。此有偈言:

「『「未聞者得聞,  已聞者堅固,
   舍離諸惡業,  身壞得生天。」

「『牟修樓陀!何者復是第十天道,而著彼道得到天上?謂柔軟心。牟修樓陀!彼柔軟心有四功德:一者於他不生怨嫌;二者雖作而不堅固;三者不為瞋恚所惱;四者身壞命終生天。此有偈言:

「『「若善淨無垢,  諸過不著心,
   瞋垢不能污,  死後得生天。」

「『牟修樓陀!何者復是十一天道,而著彼道得到天上?謂信業果。信業果者,一切惡業皆悉舍離,乃至不起微塵等惡,唯於惡業見則怖畏。彼人善業、不善業果,一切皆知。彼人知已,造作善業,舍不善業。彼人恆常習作善業,身壞命終得生天上。此有偈言:

「『「若知業果者,  常見微細義,
   彼惡所不染,  如空泥不污。」

「『牟修樓陀!何者復是十二天道,而著彼道得到天上?謂於三寶深心信敬,不顛倒信。彼於三寶深心信敬,不顛倒故,無量功德。多有無量百百功德,此一功德,則勝一切諸餘功德。謂此丈夫先受人樂,終到涅槃;謂天、天女不放逸行,若放逸天,非世間樂、非出世樂。以是義故,牟修樓陀!如彼大仙名迦那迦牟尼世尊,如是為彼夜摩天王樂見說法。彼如是法,一切如來法皆如是,更不異法,如汝於前舊天所聞。此有偈言:

「『「深心信三寶,  無量數勤修,
   於先得生天,  終得涅槃果。」

「『此等則是十二天道,恆常修行,如是必定得果不疑。』爾時,天王牟修樓陀並八萬天,從佛世尊聞此法門,聞已皆得須陀洹果。

「爾時,天王牟修樓陀禮世尊足,而說偈言:

「『我得脫惡道,  依於佛世尊,
  一切天孤獨,  如來法救度。
  我朝日得果,  入於佛法中,
  共天如是入,  過生死畏處。』

「牟修樓陀如是說已,飛昇虛空,並諸天眾向夜摩天所居地處。彼天一切如是皆到,既到天中,猶故受樂,遊行嬉戲。一生命業盡已則退,惡道閉塞。生於人中,第一富樂、第一端正,有勝大心,一切國土於中皆勝。若有非是須陀洹者,彼天退已,如其業行,或生地獄、餓鬼、畜生。若餘業故,得生人中,彼亦如是得大富樂,種種莊嚴。以餘業故。

「又彼比丘知業果報,次復觀察夜摩天中所有地處。彼見聞知:夜摩天中復有地處,彼處名為乘處遊行。眾生何業生彼地處?彼見聞知:若人善心,善深直心,不殺盜淫。彼人善業,身壞命終生彼地處。始生彼時,即見天中種種樹林、清流水河、蓮花池等,勝妙殊異甚可愛樂。眾鳥音聲,聞香知味觸等皆勝,可愛可樂。

「見彼妙色、聞妙聲等,作如是言:『今此所見種種樹林,種種可愛清流水河、蓮花池等,種種妙色昔所未有,甚為可愛、甚為可樂,有無量種,更無相似,心叵厭足。今此所聞種種歌聲、眾鳥音等,悉皆勝妙昔所未有,甚為可愛、甚為可樂,有無量種,更無相似,心叵厭足。今所聞香昔所未有亦甚可愛,亦甚可樂,有無量種,更無相似,心叵厭足。此味亦爾,昔所未有,亦甚可愛,亦甚可樂,有無量種,更無相似,心叵厭足。此觸亦爾,昔未曾有,亦甚可愛,亦甚可樂,有無量種,更無相似,心叵厭足。』彼天如是內心思惟五欲境界,念欲常得。如是勝妙五境界樂,嬉戲遊行,心不厭足。

「彼處所有一切天女聞已語言:『此天世間,法常如是,一切境界一切常爾,無不樂處、無不樂時。如此勝相,處處普遍,具足皆有五欲功德,有無量種隨念皆得,常受天樂,更無與等。天見此林已,生如是希有之心,何況入中。牟修樓陀天王之前,復過於是。彼處九億那由他千種種莊嚴少色天女,歌舞具足,歡喜心面,五欲功德而為供養。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如是受樂,夜摩天王牟修樓陀天子必見。何以故?此處境界,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則是其主,此一切天皆屬彼王,我等依之猶如父母,在此一切夜摩天中所有地處。』

「彼始生天,既聞此已,諸天女等而為圍遶,入彼林中。既入林已,見下中色種種形服莊嚴諸天,一切皆受五欲功德。行食俱樂,一切皆有五功德食。見彼遊戲,多有無量諸天女眾共餘諸天美聲語說,無量百千種種功德而為莊嚴。復有七寶妙樹莊嚴,復有種種行樹莊嚴。彼處多有隨憶念樹,天有所念,從彼樹得,如是具足功德寶樹。彼始生天,有無量種勝妙功德皆悉具足,五境界樂亦皆具足。彼天見已,眼著甚樂,生勝愛樂,處處遍見。如是見已,共諸天女入彼大林,入大林已,豐飲食河百千莊嚴,種種色鳥、種種音聲。彼諸天女歌聲普遍,耳聞其樂,與鳥合聲。

「彼始生天,復於異處見蓮華林,希有殊妙,長三由旬,廣二由旬。見彼大林有金蓮花,無量形相,有無量色以為莊嚴。譬如秋時,虛空之中諸曜莊嚴,如是如是。百千天女多饒具足,歌舞遊戲,五樂音聲,受諸快樂,迭相心念,迭相附近,一念不離,恆常一心,迭相愛樂。見園林中處處多有歡喜天眾,亦見多有種種鳥群,迭共戲樂,迭相愛念,迭相附近,一念不離,恆常一心,迭相愛樂。如是天等遊戲受樂,鳥亦如是。鵝鴨鴛鴦如是等鳥有無量種,無量群眾在蓮華林清淨水中,處處遊戲於彼河岸。其處有天摘取金葉用飲天酒,共天女眾歌舞遊戲,受種種樂。復摘銀葉用飲赤酒,酒色猶如蓮花寶色,香味清冷一切具足,共諸天女歌戲受樂。自善業力之所感致。復有異天亦在彼處蓮花林中極可愛處,如是諸天五欲境界受諸快樂,摘青寶色蓮花之葉,共諸天女用飲天酒。復有異天入彼樹下,天華所覆,既飲天酒,怡然快樂,於園林中共諸天女遊行放逸,飲色香味天果美汁,歡喜歌笑。復有異天金銀玻瓈、青寶樹枝覆蔭為舍,共諸天女歌笑嬉戲,受天快樂。復有異天依止河岸鳥音聲處,在柔軟地、妙觸之地其處生華,摘取彼華。其華五色,有別、有合。共諸天女取已嗅之,彼諸天女近於天子歌舞戲笑。復有異天在種種寶石地之上,所謂青寶、玻瓈金銀,如是地處嬉戲遊行受諸快樂。乃至集作愛善業盡,善業盡已,於彼處退。彼處退已,墮於惡道,生在地獄、餓鬼、畜生。若有餘業,得生人中,常生樂處,則有第一端正之色,大心大富,得為國主。以餘業故。

「又彼比丘知業果報,次復觀察夜摩天中所有地處。彼見聞知:復有地處,彼處名為雲處遊行。眾生何業生彼地處?彼見聞知:若人直心,本性正直,信於三寶,不殺不盜,不行一切不善邪行——不樂、不行亦不多作。見諸婦女,乃至不生欲意之心,不念淫欲,舍淫欲心,亦不分別,猶如舍毒。此善男子身壞命終生夜摩天,在彼雲處遊行之處。生彼處已,身之光明與日不異,受善業樂、受無比樂,無量境界受諸快樂。即初生時,甚大歡喜,心生思惟:『我今云何獨在此處?』即生念時,見諸天女在樹林中。樹種種枝,具足寶鈴,鈴有妙聲。地色猶如火洋真金,地處有如銀玻瓈色,多有百千妙蓮花池以為莊嚴。彼地分處林樹柔軟,有百千鳥出美妙聲。彼諸天女如是林中遊戲受樂,即彼天子心生念時,林間速出妙莊嚴具而自莊嚴。以蓮花鬘莊嚴其頭,其身皆著種種色衣,到天子所。既到近已,種種莊嚴而圍遶之,詠種種歌,微妙音聲心極愛染,娛樂天子。無量樂具,具足而有,彼諸天女如是種種娛樂天子。如是天子於彼天女本未曾見,既得見已,如是思惟:『此是何人?從何處來?系屬於誰?為誰而來?』

「既來見已,見其具有種種色衣,有種種寶莊嚴其身,其手執持無量樂器,且少分喻。何處何處三十三天所有天女歌樂之聲,不得為比,何況三種功德具足,無量善業所得之果。夜摩天女於彼三十三天天女歌詠音聲甚為殊勝,色少勢力、身之形量、歌聲樂受、園林諸樹、流水河池、須陀之食、勝妙堂舍、戲樂之處一切皆勝。上上次第乃至他化自在天中,色少勢力、身之形量、歌聲受樂如是等事,一切皆勝。何以故?業果重故。心戒清淨,無垢染故。此夜摩天如是天女不可比類,一切具足。

「彼如是處有二種過,謂無常、欲,唯有少分微樂可說。若愚癡人受持禁戒,悕望於有,作如是心:『願我持戒得生天中。』為迴彼心,我說:無常、退及愛離,如是等過。何以故?若起少心悕望於有,一切善法皆悉散失。一切有中,無處常者。下上傍廂,若常不動、不破壞者,無有是處。一切分別無不分別,以此因緣,說彼天報非可愛處。

「爾時,彼處諸天女等圍遶如是始生天子,歌舞遊戲種種娛樂。爾時,天子本未曾見,心自思惟:『此屬於誰,而來近我?』隨彼天子心之所念,即心念時,以善業故,彼天女言:『天為我主,何以不共我等語說?天是我夫,隨天所須,我為給使,令天受樂。』時,彼天子既得聞已,作如是言:『汝若屬我,今可來近在此林中,何以故?此之天處是受樂地。生此天者,此處受樂。』時,彼天女即抱天子,無量種種受快樂已。天女復起作如是言:『我共天子在園林中處處遊行。此園林中多饒無量種種天眾,隨眼所見種種可愛種種諸鳥音聲可樂,多有種種流水河池、蓮花莊嚴,多有百千種種山峯。其峯高峻,種種七寶,多有光明莊嚴山峯。種種山谷處處嚴好,多有種種諸鳥音聲。在地處處有池莊嚴,如是功德悉皆具足。我共天子俱行遊戲,受諸欲樂。』爾時,如是始生天子從彼天女聞是語已,語天女言:『我隨汝意,皆如是作。』如是說已,起彼坐處,為受樂故。一切天女共彼天子園林中行,種種音聲天寶樂器在手執持,共彼天子遊行放逸。

「爾時,天子共彼天女遊行放逸,復有其餘天子、天女共行遊戲合會相逢。時二天子見則相愛迭共語說,彼此天女亦復如是,心迭相愛,一切和合,復向異林。如是林者,名戲樂林,彼林之量三千由旬,彼林無量有百千億那由他數。諸天子眾滿彼林中,如歡喜林曠野無異,如是具足種種功德,名戲樂林。天遊行處種種具足。彼兩朋天,共見彼處皆悉本來未如是見亦未曾聞,不可譬喻。見彼林已,生歡喜心,面眼目等皆有喜狀。時始生天及其天女即語彼天,作如是言:『此如是等,昔來未見。』如是說已,兩朋天子、兩朋天女頭著天鬘,身塗栴檀坐天堂殿,上昇虛空,歌舞喜笑迭共遊戲,相與共詣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如是上去,復有餘天並其天女,手執蓮花坐天之處,上昇虛空,歌舞喜笑迭共戲樂,相與共詣牟修樓陀夜摩天王。亦爾上去,復有餘天能微細行,手執箜篌,能穿無量百千山過,行不障礙。共諸天女歌舞嬉戲,亦復向彼牟修樓陀夜摩天王所住殿舍,心生歡喜。亦爾上去,復有餘天於虛空中雨諸天花,共諸天女歌舞嬉戲,亦復向彼牟修樓陀夜摩天王所住殿舍。亦爾上去,彼始生天如是無量種種差別,無量遊戲皆悉具見,亦共同行,在天女前如是而行。彼無量天皆以美語共其言說。

「爾時,如是始生天子遙見遠處有勝光明,過百千日,自餘凡夫眼不能觀。復聞彼處無量音聲,聲有四種:一者相應;二者真正;三者和合;四者平等。如是音聲彼天聞已,心生歡喜問天女言:『今見彼處勝妙可愛,有大光明在於彼處,如是遙見。彼處如是勝上音聲,美妙平等和合歌聲,復有舞戲,云何如是?』爾時,天女即便語彼始生天子作如是言:『夜摩天王彼處受樂,多有無量百千天眾,復有無量諸天女眾,一切天眾之所讚歎。猶如兜率寂靜天王,受天之樂。』

「爾時,如是始生天子既聞是語,則生第一希有之心,如是念言:『除寂靜王,如是受樂,更有何處如是受樂?』時,彼如是始生天子既思念已,語天女言:『誰名寂靜?於何處住?我見此已,當往見之。』時,彼天女聞其語已,心則思惟作如是念:『此始生故,不知更有大勢力,故作如是言:「我見寂靜。」』時,彼天女復語之言:『兜率陀天在我之上,於我為勝,過百千倍。我之所有受用之樂,一切業果皆悉殊勝。彼於此處夜摩天王威德勢力及餘一切,種種皆勝,在我上住。一切凡天皆不能往,非其境界。彼天一切於我皆勝,若天具有福德之力、大神通力則能往到,非一切天皆能到彼。』

正法念處經卷第三十七

 

上篇:正法念處經

下篇:妙法聖念處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舍...

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婆提城祇樹給...

佛說文殊師利行經

佛說文殊尸利行經 隋天竺三藏豆那掘多譯 我豆那掘多,...

六趣輪迴經

六趣輪迴經 馬鳴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

佛說申日經

佛說申日經(開元錄中無法護譯,恐是支謙誤為法護) 西...

諸佛要集經

諸佛要集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華嚴五教止觀

五教止觀一乘十玄門合行敘 夫五教止觀也者。華嚴初祖...

佛說進學經

佛說進學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舍衛...

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

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亦名聞城十二因緣經) 吳月氏...

【註音版】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如是我...

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 附吳魏二錄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拘薩國...

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密咒圓因往生集

密咒圓因往生集序 竊惟總持無文。越重玄於化表。秘詮...

佛說勝軍王所問經

佛說勝軍王所問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

【佛教詞典】鬼鞭故尸

(傳說)經律異相四十六曰:昔外國有人死。魂還,自鞭...

【佛教詞典】萬杉寺

位於江西星子縣慶雲峰下。始建於南朝梁代。至唐代,稱...

做好人而命運坎坷,你還要不要做?

我從小對看電視沒有什麼興趣,但爸爸規定我要看布袋戲...

網絡學佛的正確態度

網絡是時代的產物,是眾緣和合的現相。網絡也被諸多有...

有些人念《地藏經》為什麼有這種感覺

你說業能轉不能轉?一念善心起,百萬障門都消失;一念...

用大悲水治癒重症糖尿病

民國五十年(公元 1939年),餘患中風,左半身不遂,住...

明一法師:吃虧勳章莫忽視

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煩惱很多,因為吃虧而煩惱不斷的情況...

隱士須歸極樂國

處士逃名遠市闤,此身清隱翠微間。 平分嶺上半邊月,高...

修修慈悲心

四大名山的菩薩各有所表:文殊菩薩表大智,普賢菩薩表...

文珠法師《理性感性與覺性》

今天的講題,是理性、感性、與覺性,可分三點來說明:...

是否需要抽出時間單念佛呢

問: 我現在的功課是早上拜佛兩小時,邊拜邊默念,是...

何為見地?修淨土宗沒有見地能否往生

問: 何為見地?修淨土宗沒有見地能否往生?在修行整個...

十善業道之不偷盜

《地藏經》云:「若遇盜竊者,說貧窮苦楚報。」 世間上...

出水蓮花自清淨——記著名高僧惟賢長老

山城重慶,由於經常霧氣氤氳而素有霧都之美譽。長江、...

【視頻】《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聆志居士讀誦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心經》張玉霞演唱

《心經》張玉霞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