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五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五

大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觀天品第六之四(三十三天初)

「復次,比丘觀於持戒,若有離於持戒智慧,不得生天。彼以聞慧見:持戒者生於天中,受天快樂。以有智故,命終退時,不墮惡道。以何等戒、有幾種戒,生於天中?以何相生?見七種戒化生天中,有上中下:不殺生戒,生四天王處;不殺、不盜,生三十三天;不殺、不盜、不行邪淫,生夜摩天;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惡口、綺語,生兜率陀天;受世間戒,信奉佛戒,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生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亦如是。比丘如是觀於戒業系諸眾生,上生天中。

「云何持戒?生於何處?彼以聞慧見:此眾生受不殺戒,生四天處,身量、色力、富命第一。若受不殺、不盜戒,生三十三天,身量、色力、富命轉勝。若受不殺、不盜、不淫,親近修習,生夜摩天,身量、色力、富命轉勝。信智勝故,生兜率陀天,身量、色力、富命轉勝。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生化樂天,身量、色力、受樂富命轉勝於前。受持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生於他化自在天中,身量、色力、壽命、富樂勝於餘天。非魔波旬自在所使,亦不使魔。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微細因生於天上。彼見:思心為勝戒因,上中下戒,生六欲天,心勝業勝,生於六天,以心勝故生處亦勝。

「復次,比丘觀戒幾種?彼見世間有二種戒:一者自生;二者從他。自生者,自性能持;從他者,和合而生。復有二種戒: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在家戒者,所謂五戒;出家戒者,持解脫戒。復有二種戒,謂一行戒,非一行戒。一行者,所謂一戒;非一行者,或受二戒,或持三戒。復有二種:一者久時;二、不久時。久時者,盡形護戒;不久時者,隨心所要,隨力持戒。復有二種:一者有垢;二者無垢。有垢戒者,生於天中;無垢戒者,至於涅槃。復有二種戒:一者世間戒;二者出世間戒。世間戒者則有流動,出世間戒則無流動。復有二種戒:一者自護;二者護他。自持戒者,名曰自護;他護者,令他住於世間染戒。復有二種:一者止;二者作。作者,成就諸行,轉於生死;止者,知因知緣而不進學。復有二種:一者智攝;二者施攝。佈施攝戒,得大富樂;智所攝戒,得至涅槃。復有二種:一者內行;二者外行。外行者,依於淨身;內行者,心口意淨。復有二種:一者修習;二者不習。修習者,已於無量世來修習;不習者,一世持戒。如是比丘觀如是等無量二戒。

「復次,比丘觀微細戒,有幾種戒?比丘觀戒復有三種:一者少分戒;二者多分戒;三者盡受戒。少分戒者,持於一戒;多分戒者,或持二、三;盡受戒者,持一切戒。復有三種:一者愛;二者不愛;三者自性愛。愛者,為財利故而受禁戒;不愛者,疾病故而受禁戒;自性者,自性淨行,此功德勝。復有三種戒:一者禪行戒;二者無禪戒;三者離惡戒。禪行戒者,修世間禪,乃至入於城邑聚落而常修禪;非禪戒者,離禪行戒;離惡戒者,恐遭眾惡,捨之不為,如人醉酒,行不善業,智人見之,斷酒不飲。復有三種戒:一者諂曲戒;二者不諂曲戒;三者性善戒。諂曲戒者,垢染不淨,得少果報;不諂曲戒者,得大果報;性善戒者,若心增上則得大果,若心劣弱其果則小。復有三種:一者因緣持;二、非因緣持;三者法不應作。因緣持者,有因緣故,護持禁戒;非因緣者,無緣持戒;不應作者,生於大姓所不應作,護種姓故。復次,從緣持戒者,為得佛故、以思勝故,其果則大;無緣持戒,其果則小,不識果故;不應作者,求世名故,其果亦小,生於人中。復有三種:一者畏師;二非畏師;三者畏於惡道。畏師持戒,名下持戒;非畏師持戒,名中持戒;若畏惡道,名上持戒。復有三種:一者自持戒而不教人;二者自行、教人;三者於他行捨。復有三種:一者缺戒;二者不缺戒;三者一切缺戒。缺戒者,初善持戒,後則破戒,是名缺戒;不缺戒者,初中後時常善持戒,是名不缺戒;一切缺戒者,會諸外道而受齋戒,邪見殺生,是名一切缺戒。

「復次,比丘觀四種戒。何等為四?離口四過:一者妄語;二者兩舌;三者惡口;四者綺語。復有五種戒,止五境界,是名為五。復有六種因緣而持禁戒:一者畏他求便;二者畏於罰戮;三者怖畏;四者因緣;五者不觀;六者自性。復有七種戒,謂身三戒,口有四戒。比丘如是觀無量持戒,眾生畏於惡道,持戒能度。如是持戒略說二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

「如是比丘觀四天王天已,觀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及觀業行。以何業故生三十三天?彼以聞慧見:三十三天所住之地,何等三十三?一者名曰住善法堂天;二者名住峯天;三者名住山頂天;四者名善見城天;五者名缽私地天;六者名住俱吒天(俱吒者山名也);七者名雜殿天;八者名住歡喜園天;九者名光明天;十者名波利耶多樹園天;十一者名險岸天;十二者名住雜險岸天;十三者名住摩尼藏天;十四者名旋行地天;十五者名金殿天;十六者名鬘影處天;十七者名住柔軟地天;十八者名雜莊嚴天;十九者名如意地天;二十者名微細行天;二十一者名歌音喜樂天;二十二者名威德輪天;二十三者名月行天;二十四者名閻摩娑羅天;二十五者名速行天;二十六者名影照天;二十七者名智慧行天;二十八者名眾分天;二十九者名住輪天;三十者名上行天;三十一者名威德顏天;三十二者名威德焰輪天;三十三者名清淨天。

「如是三十三天,比丘觀於微細業之果報,持戒善業,集何等業生於善道?善業因緣,得善果報,樂報處生。彼以聞慧,聞佛說法,非外道法。彼見:諸天所生之處,遊戲受樂不可稱說,帝釋天王之所擁護,住善法堂。外道說為常住不滅。初觀善法,次分別觀善修何戒,生善法堂?彼見聞知:若人持於七種之戒,不缺戒、不穿戒、不隟戒,堅固持戒不可譏嫌;佈施修心,於福田中稱時而施,若施阿羅漢、若看病人、若父母、若阿那含、若斯陀含、若須陀洹、若起滅定、若道行人,行慈悲心歡喜捨與,於怖畏者,施其壽命。是人命終生善法殿,作釋迦提婆,姓憍尸迦,名能天主。有九十九那由他天女以為眷屬,恭敬圍遶供養帝釋,如一女人供給丈夫。諸天女等心無嫉妬,供養天後同奉帝釋,亦無妬心。

「其善法殿廣五百由旬,毘琉璃珠以為欄楯,珊瑚為柱,頗梨車璩馬瑙莊嚴,閻浮檀金而為殿壁,如融金色。其床皆以金剛摩尼、赤蓮華珠、青珠玉寶以為莊嚴。其諸蓮華,金剛為須,真金為莖,清淨華池以為莊嚴。復有眾鳥,毘琉璃翅,赤蓮華珠以為其嘴,青因陀寶以為其身,遍滿池中。其池四岸,青摩尼華、摩尼布地。復有眾鳥,青因陀寶以為其足,車璩為嘴,珊瑚為眼,充滿池中。其池復有眾鳥,具足其身皆如閻浮檀金,珊瑚為翅,因陀羅寶以為其眼。復有浴池,眾蜂莊嚴,其蜂色相如毘琉璃,莊嚴浴池。

「其善法堂有十大華池。何等為十?一名難陀蓮華池;二名摩訶難陀蓮華池;三名歡喜蓮華池;四名大歡喜蓮華池;五名遊戲蓮華池;六名正憶念蓮華池;七名一切義蓮華池;八名正分別蓮華池;九名如意樹蓮華池;十名因陀羅覆處自在大光明蓮華池。是為十種大蓮華池,以用莊嚴天善法堂。復有其餘蓮華林池,其華清淨,白銀為莖,真金為須,琉璃為葉,金剛為台。復有蓮華,金剛為莖,雜色為葉,一一華葉如赤寶華、如毘琉璃、有如車璩、有如金色,有如是等雜色蓮葉,或有百葉、有二百葉乃至千葉,種種色華各各差別,以為莊嚴。釋迦天王善法殿堂,其蓮華中多有眾鳥——常欲之鳥、一切行鳥、常音聲鳥。若天帝釋與諸天女入蓮華池娛樂遊戲,鳥亦遊戲;天奏音樂,鳥亦發聲。復有眾鳥,名欲放逸,若天帝釋游於華池,鳥亦遊戲,如天女身。復有眾鳥名曰遊行,於華池岸,口銜華須,遍於池側,舞弄遊戲,出妙音聲。釋迦天王有如是等勝蓮華池。

「復次,比丘觀天帝釋善業所化。彼見:華池真金為魚,或白銀魚、毘琉璃魚,赤蓮華寶以為其翼,車璩為目——若瞋恚時如赤蓮花,種種雜寶以為鱗鮔或七寶翅,遊戲受樂於蓮花池。

「復次,比丘復觀帝釋蓮華林池。彼以聞慧觀蓮華池以何為地?彼以聞慧見:天帝釋真珠為沙以覆其地,或以銀沙、或以金沙、或毘琉璃以為其沙。如是種種雜色莊嚴,悉分別見。帝釋天王善業所化。

「復次,比丘如是分別觀察地分。彼以聞慧見:彼波頭摩華之林,周匝皆以真金欄楯,或毘琉璃以為欄楯,或以白銀而為欄楯,真金羅網以覆其上,種種眾鳥出妙音聲遊戲池邊。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善法堂蓮華池中,其蓮華池眾蜂雜色出眾妙音,金色華中白銀色蜂,金剛為翅,其身柔軟;白銀蓮華,金色為蜂。如是種種眾蜂遊戲其中。如是善業成就種種果報。

「復次,比丘觀善法堂。彼以聞慧觀善法林釋迦天王,幾種園林?彼以聞慧見善法堂所有園林,一一觀察善法諸天。帝釋天王與諸天女在何等林遊戲受樂,五欲自娛?彼見:有林名天女遊戲,天樹華果皆悉具足,眾鳥充滿。樹名如意,隨天所念,悉從林生。若諸天眾遊戲林中,勝華開敷,天女入林,若近其樹,華即下垂,授諸天女。時諸天女,既取華已,枝條還舉。如是眾華色香相貌各各差別,隨其念生,故名意樹。若念音樂亦復如是,聞種種音,隨心所念,善業之風吹諸樹葉互相敲觸,其聲美妙如天樂音,故名意樹。復有無量憶念之樹,隨諸天女心之所念,莊嚴之具、天衣、天華隨念皆得,故名意樹。復有意樹毘琉璃色,真金莖葉,白銀為枝、毘琉璃葉;珊瑚為枝,或七寶葉,流出美味。復有意樹,若諸天女欲見帝釋,以善業故,即於此林見化帝釋,與之娛樂。此林功德,見化帝釋,如是林中,九十九那由他天女,一一天女各見與己共相娛樂,不見餘女與天主會。隨諸天女心念莊嚴,見帝釋身,即隨所念,故名意樹。如是林中無量欲樂,於此林中次第遊戲,至喜樂山。其山莊嚴,七寶所成,以金剛身岩崿莊嚴,真金樹枝彌覆週遍猶如宮殿,金銀青珠以為麞鹿莊嚴其山,多有眾鳥出妙音聲。其山有殿,名曰勝上,殿有千柱,其柱皆以金毘琉璃、青摩尼寶之所成就。金剛廁填,百千天宮猶如紅色,端嚴殊特,師子之座敷具柔軟。殿有千床,毘琉璃寶以為莊嚴。

「釋迦天王攻阿修羅軍,既得勝已,一切天眾皆懷歡喜,讚歎帝釋,共諸天女昇於此殿遊戲歌舞共相娛樂,隨其本業,各各自受上中下樂。既遊戲已,復入山中遊戲受樂,一心念欲。何以故?女人多欲,天欲勝故,天欲熾然。復詣一河,於其河中,上味飲食隨河而流,種種色香上味之飲充滿其中,若有飲者,離於醉亂。飲名歡喜,天女飲之,心大歡悅。復有美飲,名曰能觀,既得飲已,悉能遍觀一切天中所有園林、無量山障,一切皆見。復有天飲,名曰眾味,其飲甚多,飲之色力百倍增長。天女飲已,復入食地,以其自作上中下業,得如是報,種種色香美味具足。既飲食已,復往詣於音樂之地,遊戲山中,毘琉璃寶以為樂器,真金為絃,眾寶鼓音,馬瑙雜寶以為簫笛,諸天女眾無量音聲,如是無量無數音樂、乾闥婆音。諸天女眾遍身莊嚴,身諸樂具遊戲受樂,以自娛樂,歌樂音聲宮商和雅,音曲齊等,皆悉具足。為增欲樂,既作歌音,復往詣於鈴音之地。其地鈴網微風吹動,出於無量百千妙音,聞之歡喜歌舞戲笑,種種妙寶莊嚴其身。復往詣於眾鳥莊嚴蓮華之池,其池眾鳥,金銀雜寶以為莊嚴,天女入中遊戲受樂,各取金華而共遊戲,以華相散,心無嫉妬,種種遊戲,其聲美妙。八功德水,遊戲其中。

「既遊戲已,為增欲故,自欲難滿,貪著欲燒,不知厭足。復往詣於鏡樹之林,於此林中自見其身種種莊嚴,功德具足,種種鏡中見種種色,十倍放逸。何以故?女人之性,三種放逸。何等為三?一者自恃身色而生放逸;二者自恃丈夫而生放逸;三者憍慢而生放逸。自見身色,輕餘女人。復捨此地,更詣一林,名一切時。其林一日具有六時,常不斷絕猶如輪轉,以六種時而為莊嚴。林中眾鳥無量雜色,隨其林中時分相似,共遊林中,離於嫉妬,心懷悅樂。見此林已,隨心所念,入六時林,隨時遊戲而受悅樂。種種時鳥自集遊戲,與諸天女而相娛樂,於此林中受五欲樂,不念餘林。時天帝釋既至此林,天女歡喜歌舞戲笑,供養帝釋。如是帝釋,一林之中種種功德皆悉具足。

「復次,比丘觀天帝釋第二園林有幾種林?名字何等?彼以聞慧見:帝釋林名一切遊戲。有何功德?彼見聞知:其林自體名一切林,於此林中多有天子,共諸天女遊戲受樂,百千天女隨念遊戲。於遊戲處有八萬四千行殿,毘琉璃寶以為其輪,閻浮檀金以為鈴網,白銀羅網以覆其上,七寶莊嚴。第一天子或有乘馬、或有乘鵝,或有乘空、或有地行,或有伎樂、或作歌音,圍遶帝釋向遊戲處。八萬四千龍象,金網覆身,寶鈴莊嚴,柔軟繒褥以覆象上。若象念慾,頤則開敷,香汁流出。第一勝天乘此龍象,瞻仰帝釋,前後圍遶,詣遊戲處。八萬四千天女種種莊嚴,瞻仰帝釋,或歌或舞、或奏天樂、種種遊戲,詣遊戲處。八萬四千天女作眾伎樂,遊戲歌舞娛樂帝釋,種種莊嚴,瞻仰帝釋。天後捨脂,乘千輻輪七寶之殿,真金毘琉璃、硨璩馬瑙、天青珠寶、大青珠寶以為莊嚴。駕百千鵝,閻浮檀金為身,珊瑚為足,赤寶為目,赤蓮華寶以為其身,珊瑚為嘴,真珠為翅,以駕其殿。隨帝釋念而有所至,帝釋坐上,以種種寶莊嚴其身,威德光明勝百日光同時並照,與後捨脂詣遊戲處,勝餘一切天女莊嚴足一百倍,共天帝釋分座而坐,詣遊戲處。如是諸天受於色聲香味觸樂,與三十三天向一切樂林。一切天眾圍遶帝釋及以捨脂,如前所說,受於無量百千種樂。龍象之殿,大臣侍衛歌樂音聲娛樂帝釋,向一切樂林遊戲受樂。欲至彼林,先住天女聞天樂音,手執蓮華作眾伎樂出迎帝釋。帝釋見之,告諸天眾:『此諸天女,一切林中種種眾寶以為莊嚴,種種音聲。我今與之遊戲林中。』時諸天眾聞帝釋說,白言:『天王!此諸天女,王之給侍,常歸於王,以王為主。』帝釋告言:『此天女等,非我給使,非歸於我,非我業力;以自業力,自業受身,隨其自業有上中下,是故天女有上中下,非是我力。』

「爾時,帝釋而說頌曰:

「『下業得下報,  眾生道成就,
  中業得中報,  上業丈夫身。
  若人所作業,  隨業得果報,
  其人時處業,  於此身中受。
  若天光明輪,  遊戲種種樂,
  斯人得善果,  清淨勝業故。
  若丈夫作業,  或善或不善,
  受於果報時,  或苦或受樂。
  此種種樂報,  種種天遊戲,
  此非我因緣,  由彼前業得。』

「時諸天眾聞天帝釋說此偈已,皆生隨喜,合掌頂受,向一切樂林,欲共遊戲。諸天女等,或百或千,手執蓮華種種莊嚴。一一天女形貌色相悉無差別,歌音亦爾,善業所化。瞻仰帝釋舞戲而行向遊戲林。其林寶樹,白銀為葉,白銀為地,銀色眾鳥充滿其中,出種種音。帝釋為首與諸天眾次第而入,種種寶光,若身若地,光明旋轉遍虛空中,帝釋見已,心大歡喜。天女歌音,宮商齊等,天樂音聲。八萬四千行殿,駕以龍象,鈴網莊嚴出眾妙音。無量天子、九十九億天女讚歎帝釋,受六欲樂。

「時天帝釋與諸天女復往詣於一切樂林,乘大龍殿,亦如前說。天主釋迦及餘天眾,次入金林,金葉金果五丈夫量,其味甜美,眾香具足,食之增欲。龍象食之,醉欲而行,聞眾樂音,舞戲自娛;諸天見之,生希有心,舞戲可愛。食已舞戲,種種鳥音於此林中,銀色眾鳥住於金林,第一端嚴。

「時天帝釋與後捨脂,及諸天眾、天子天女遊戲受樂,餘天子等各與天女歌舞戲笑互相娛樂,以善業故,不生嫉妬。復往金林,林中有池,名曰清涼,金色蓮華、毘琉璃華種種和集,圍遶帝釋天善法堂,共天帝釋娛樂受樂,與天女眾久時在於蓮華池邊作眾伎樂。共善法殿一切天眾,復入一切樂林,其林皆悉毘琉璃樹,金果具足,美味充滿如波那婆果,色香味具。諸天取果,開而飲之,其味勝於人中上味摩偷之酒,諸天飲之,無有醉亂。天有三種放逸受樂:一者天女;二者食果;三者五欲。是為三種受放逸樂。如釋迦天主所食天飯蘇陀之味,自業成就。一切天眾恭敬圍遶,一一方面於毘琉璃林遊戲受樂,種種眾鳥及以眾蜂,鈴網彌覆。

「既遊戲已,還與天眾入善法堂,有第三林,名曰無比。釋迦天王有五百子,天女圍遶遊戲其中,其園廣博,所受之樂,次如帝釋。常順法行,正見無邪;以正見故,於鬪戰時,勝阿修羅。若人供養父母,恭敬沙門、婆羅門,隨順無諍。彼作是念:『我今當將諸天女等,詣無比林。』一一天子有一那由他天女以為眷屬,妙色具足,皆共一心,遊戲受樂。時諸天子詣帝釋所,白言:『天王!我今欲往至無比林遊戲娛樂,願與我等,至彼林中。』時天帝釋告天子言:『吾已遊戲,今欲順法以自利益,樂從欲生,不可滿足。我今捨樂,畏放逸過,放逸過毒,是故捨離。』

「時天帝釋而說偈言:

「『不放逸不死,  放逸是死處;
  不放逸不死,  放逸常生死;
  不放逸不死,  放逸是死句;
  我以不放逸,  今得天中勝。
  我今信如來,  汝當修行法,
  我於佛教法,  不敢有違失。
  若違如來語,  貪慾愚癡人,
  不得脫眾苦,  常受諸衰惱。』

「時天帝釋說是語已,入善法堂。爾時,帝釋子、諸天子等,生大歡喜,共詣本宮,金寶莊嚴,歌頌娛樂;還其所止,擊鼓相命,欲詣園林遊戲受樂。爾時,七萬天子各乘寶殿,有乘天鳥,與諸天女遊行空中,天眾圍繞。或有游於蓮華池間,奏諸天樂歌舞戲笑,詣無比林。時帝釋子天鬘莊嚴,雨栴檀香,其明晃耀猶如日光,或有光明如月盛滿、有如星宿,隨其自業,向無比林,各各愛戀,其心無間。入彼林中受天快樂,其林端嚴不可喻說。入彼林時,香氣無比,牛頭栴檀香十六分中不及其一,聞此香已,生希有心。復入飲林,為求樂故,次第入林。以善業故,毘琉璃樹、金樹銀樹、頗梨迦樹,各有百數種種雜色,猶如雜綵,其樹雜色,莊嚴奇妙,亦復如是無量色相。天子見之,如淨明鏡無量百千,四顧觀視生大歡喜,天女圍遶,聞眾樂音,心甚歡喜。復於異處遊戲自娛,其林眾鳥,真金為翅,毘琉璃為胸,珊瑚為足,白銀為背,赤真珠寶以為其目,出眾妙音。復有天子聞斯妙音,各相謂言:『諦聽,諦聽!眾鳥之音,無量音曲,與天女音不可分別。』聞鳥聲已,復詣異林遊戲受樂。見諸池中千葉蓮華,光明如日。至彼池間,種種莊嚴如前所說,與諸天女圍遶華池,歌舞戲笑娛樂受樂。復與天女更至異林,於此林中河泉流水,於其河中有種種水,所謂流乳及以流飲,甜美眾水,天子飲之。多有眾蜂、眾鳥百數,金銀珊瑚雜色寶石集在河中。天子天女於此林中遊戲自娛,經於多時,受五欲樂。復往詣於華樹林中,其林眾華悉不萎變,香氣普熏滿十由旬,所謂月光明華、月色華、白色華,清涼無熱如星色華。復詣果林,其林有果,所謂蜜搏樹果、辛味樹果、柔濡樹果、香鬘樹果,聞香即飽。六味樹果、如意味果、無厭足果,如是無比林中,具足此果,善業所生。於此林中,遊戲受樂,飯食餐飲。

「復往詣於鳥舞之林,其林眾鳥遊戲歌舞,出妙音聲,天子聞之,即受快樂。復詣雜林,其林異色,一切華果如前所說,河池眾鳥亦復如是,故名雜林。於此林中,五欲自娛,乾闥婆音,久受快樂。釋迦天王作是思惟:『我諸子等,何處受於放逸之樂,不覺退沒?』時諸天子知天帝釋心之所念,至帝釋所,諸天女等,各還本宮遊戲受樂。

「爾時,帝釋見諸天子而說頌曰:

「『悕望諸境界,  愛心難厭足,
  離愛則知足,  此人無憂惱。
  若人愛慾境,  則不得安樂,
  境界如毒害,  後世受苦惱。
  若初若中後,  若現在未來,
  求樂不可得,  後則受苦惱。
  一切諸世間,  增長於生死,
  流轉不暫停,  和合必有離,
  未曾有免者。  樂為苦所覆,
  無量諸誑惑,  眾生癡所誑,
  遊戲於愛慾。  一切癡愛人,
  未曾有厭足,  境界難滿足,
  如火益乾薪。  世間愛所誑,
  難滿亦如是,  雖近於死地,
  猶不生厭離。  為愛境所誑,
  不求善資糧,  天退不自在,
  為愛所誑惑。  我今教呵汝:
  汝為欲所迷,  當作自利益。
  法為第一道,  若有行法者,
  從樂得樂報,  能如是行者,
  得寂滅涅槃。  是故應修福,
  以求涅槃樂,  若有常修福,
  得至無盡處。  天聞帝釋說,
  寂靜心調柔。  是時帝釋子,
  調伏順父教。』

「時天帝釋教呵諸子令順正道、修行善業,閉惡道門。詣於雜林遊戲受樂,諸善所生。帝釋天王有五百殿,種種諸寶頗梨珊瑚金銀、天青寶王、天大青寶種種諸寶。釋迦天王見種種林,諸蓮華葉如日初出,以為莊嚴。

「帝釋見已,而說頌曰:

「『人中造福德,  人中無量種,
  作種種福德,  種種皆成就。
  不作眾善業,  為心怨所誑,
  退時不自在,  墮於極惡處。
  一切諸宮殿,  諸業所莊嚴,
  以善業增長,  成就天人報。』

「爾時,釋迦天王說此偈已,復詣餘殿,其殿敷置無量柔軟寶莊嚴座以為嚴飾,善業所化。時憍尸迦見此宮殿,處之受樂。復至銀殿,無量光明、無量眾寶、無量眾華嚴飾其殿,無量天女遊戲受樂。復至園林諸天女等,其地柔軟,眾華莊嚴,其林廣博,種種金鳥出眾妙音,眾蜂圍遶如意之樹。釋迦天王普眼所觀,天眾圍遶遊戲受樂,其身威德勝於日月。金樹林中毘琉璃殿,以眾寶柱而為莊嚴,諸蓮華池青寶莊嚴。時天帝釋作如是念:『我入寶殿遊戲受樂。』諸天亦念:『天王欲入,與諸眷屬、天女圍遶歡娛受樂。』爾時,帝釋知天所念,告諸天子:『汝等各各遊戲園林。』時諸天子聞天王教,各入華池與其天女遊戲自娛。

「天王入殿,坐於清淨毘琉璃床。以善業故,其殿清淨猶如明鏡,於此淨壁,悉見古昔諸天王等退沒之相及以名字,其名曰:缽浮多天王、自在天王、無憂天王、正慧天王、一切樂天王、善住天王、普明天王、一切愛天王、千見天王、威德天王、持德天王、青色天王、不退天王、如幻天王、齋戒天王、福德天王、諸遊戲天王、挮羅天王、憍尸迦天王。以善業故,見如是等三十三天王。如是天王善業盡故,退墮地獄、餓鬼、畜生,隨所生處受大苦惱。若入地獄,壁上見其受大苦惱;若墮餓鬼,見其壁上受大苦惱,飢渴燒身羸瘦苦惱,筋骨相連;若墮畜生,見其壁上互相殘害,受大苦惱;若生人中,追求作業,受種種苦。如是見諸生死無可樂處,於生死中多諸過患,無堅無常,變易破壞。如是天王皆悉退沒,以自業果,生於地獄、餓鬼、畜生。云何捨於如是大樂,受斯苦惱?云何可忍?奇哉!生死甚為大苦,能將天人至大怖處。第二天王受斯大苦。釋迦天王第一勝人,見此事已,生大厭離,自觀其身閉三惡道,從天中死生於人中,人中命終還生天上。若生人中,生安樂國城邑聚落,生大姓家,行正法處,離於邪見憍慢諂曲。復有自見生於人中,為國王子、大臣之子、正見家生,大富自在。人中命終,當生何處?即自見身還生天中,具大神通,第一光明,共餘天眾食於雜食,心生愧恥,以業薄故,隨所作業,如業得食。後於生處,不見勝食,愧心思惟:『我當幾世受如是報?』以善業故,於殿壁中自見其身,天中七生,人中七生,去來七返,無第八生,非於天中,非於人中,非地獄中,非餓鬼中,非畜生中。帝釋心念:『云何我身無復生處,我生何處而不可見?』心生驚怪,何故無有第八生處?久思惟已。即自念知:『先聞世尊說如是言:「須陀洹人,七生之後入無餘涅槃。」我必如是。』以清淨心敬禮世尊,發歡喜心,坐其金座,閻浮檀金以為床座,眾寶莊嚴。復於壁中見諸先世退沒天王,復念入於善法堂上,見諸天眾,利益諸天。

「時天帝釋從其座起,往詣雜林,共諸天子天女眷屬遊戲自娛,受五欲樂。種種眾鳥莊嚴林樹,及以蓮華以為嚴飾。諸天見已,作諸伎樂乾闥婆音,至帝釋所,皆為作禮圍遶帝釋。天子天女歌舞遊戲,種種歡喜。善法堂天種種莊嚴,共諸天女圍遶帝釋,作眾伎樂,詣善法堂,一切歡喜歌舞戲笑。時善法堂所住諸天,隨帝釋行,供養帝釋,種種音聲,鼓天伎樂,種種歌舞出美妙音,遍諸天眾。異住諸天聞此樂音,皆來詣於善法堂上,皆為天王稽首作禮,右遶而住。無量百千詣善法堂,善知歌舞,種種莊嚴。以善業故,生在其中,戒善所護,受斯大果,一切天眾樂報成就。其善法堂縱廣五百由旬,其色鮮妙如融金聚,毘琉璃樹以為莊嚴,種種寶花周匝嚴飾。其花香氣滿五由旬,常若新出,令心愛樂,未曾厭足。如是天眾給侍帝釋,九十九那由他天女隨天帝釋入歡喜殿,金毘琉璃車璩寶柱以為莊嚴,其床柔軟,敷以天衣,釋迦天王悉令就坐。諸天受教,即皆就坐。

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五

 

上篇:正法念處經

下篇:妙法聖念處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佛說罪業應報教化地獄經

佛說罪業應報教化地獄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如是我...

菩薩生地經

菩薩生地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於...

佛說犢子經

佛說犢子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龍王兄弟經

龍王兄弟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佛說鴦掘摩經

佛說鴦掘摩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罪業應報教化地獄經

佛說罪業應報教化地獄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如是我...

菩薩生地經

菩薩生地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於...

佛說婆羅門避死經

佛說婆羅門避死經 後漢安息沙門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

佛說犢子經

佛說犢子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按《開元錄》,須摩提經亦直雲須摩...

龍王兄弟經

龍王兄弟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佛說十地經

佛說十地經卷第一 大唐國僧法界從中印度持此梵本請於...

【佛教詞典】鳩鳩吒

(雜名)Knkkuta,又作矩矩吒。譯曰雞。...

【佛教詞典】轉依不滅

【轉依不滅】 p1408 瑜伽八十卷二十頁云:問:若無餘依...

回歸純真的本性

晉朝時,有一位名叫毛寶的小男孩,家境十分貧困。有一...

捐助會加重患者的業障嗎

問: 阿彌陀佛!法師慈悲!近來遇到朋友圈發來的各種重...

夢到底從哪裡來呢

在說夢之前,我們先要說一下眾生都具有的八種識:眼識...

隨順世緣少煩惱

前幾天寫了日記《隨順世緣除煩惱》,講了放下我執,精...

人生如苦海,學佛到彼岸

人生如苦海,每個人自呱呱墜地那一刻起便是哭喊著與痛...

文珠法師《生命壽命與慧命》

一、生命的組織 世間事物,由無而有謂之生,能令生起...

不要以「凡夫心」對接「聖人境」

問: 法師在講解中提到無我,既然這個神識不是我,我們...

善良,讓人生的機遇不曾錯過他

聖保羅國際影業公司計劃籌拍一部情感電影《中央車站》...

跟人打交道,如何判斷對方是否值得交往

怎麼看一個人的命呢?第一個,看他有沒有孝心;第二個...

修行中種種的不順障礙,跟我們的福報是有關係的

我們都在學習佛法,在研究佛法的道理的時候,都是唯恐...

度化眾生,要有緣才行

佛陀時代的城東老母是釋迦牟尼佛之鄰居,佛祖雖是無緣...

參禪的方法究竟是怎樣的

禪宗一門是佛法的骨髓,但以心印心,原不是言語文字可...

【視頻】《佛說伏淫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伏淫經》風柯月渚讀誦

【視頻】晚課(圓光女眾佛學院)

晚課(圓光女眾佛學院)